優秀學子章晉源成才報告:實惠的智慧

簡介:

優秀學子章晉源成才報告:實惠的智慧

章晉源

浙江省文科第5名

已被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與金融專業錄取

各位同學你們好:

我是章晉源,是一個文科生,很高興能在這裏和各位分享我學習生活中的一些體會。

個人都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同樣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學習方法,好比武功招式,林林總總,今天我在這裏所講的,只是現成的磚瓦,同學們需要把它們假設到自己構建的體系中去,完善自己的學習方法。

雖然有些不近人情,但是最終決定你能夠進入哪所大學深造的,只有一個直觀的標準,那就是成績,它取決於三個部分,你掌握的知識,你具備的心態,你應試的技巧。如果説對知識的掌握決定了你屬於前十名或者前二十名,那麼你具備的心態,則決定了你到底是前十名中的第一名,還是第十名。而應試的技巧,則決定了前兩者,能否得到最大的發揮。

首先我們來談談對知識的掌握。

每一天,我們都會從課堂中,從課本上,接觸大量的知識,接受並且在大腦中儲存它們是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做到,並且能夠做到的。然而,僅僅做到這點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將原本零碎,孤立的知識,進行聯繫,弄清楚每個單元,每個概念之間的相互聯繫,從而建立起涵蓋所有知識點的網絡,也就是所謂的,知識體系。舉兩個例子,數學是公理化的體系,也就是説,從數學最基本的公理出發,能夠推導出現有的所有定理,而在文科,這一特點最為顯著的是歷史,每一個歷史事件必然是與之相關聯的一系列事件相互作用的結果,點燃一戰的,絕不僅僅是薩拉熱窩那顆致命的子彈。

構建這樣的知識體系的好處有兩個,一是全面,在解決問題時我們的思維不再是一條直線,而是一張網絡,不再是想到什麼答什麼的狀態。另一個好處就是迅速,體系化後的知識就好比按內容分區的新華書店,我們買輔導書時知道直奔二樓,而不是從第一本書開始慢慢尋找,在考場上答題,也是同樣。

在平時的學習中,對於一個問題,我們通常有兩種解決方法。向自身求索,也就是獨立思考,向外部求索,也就是求助他人。獨立思考的結果往往失之片面,而求助他人,則會使思維缺乏深度,所以在二者之間尋找平衡極為重要,老師是資源的富礦,經常去問老師是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我希望大家在提問之前先有自己的思考,在心中得到一個初步的答案,也就是説,在辦公室裏,我們要做的不是單純的“詢問”或是“求助”,而是“求證”或者是“交流”,因為大學聯考,你必須一個人戰鬥,但是這場戰鬥,你不是一個人在準備。

鞏固知識的一項重要手段,就是作業。有很多同學,特別是高三同學,都喜歡買一本教輔做,這當然是有必要的。但是同學們,我們要明白,質量最高的,始終是老師佈置的作業,特別是老師發下的卷子,基本上都是從許多教輔中挑選出來的好題,有些同學常常胡亂應付老師的作業,然後把大量的時間花在自己購買的教輔上,自以為搶佔了先機,實際上,這才是真正的主次不分,是最大的浪費。

下面就具體幾門學科,談談我的心得與體會。

語文,重在基礎,大家都知道,語文是一門主觀性比較強的學科,所以能保證穩妥地得到高分的方法只有一條,儘量做對所有選擇題,平穩完成作文。選擇題考查的內容其實很基礎,包括讀音,成語,病句,古文,而這些完全是可以依靠平時積累到達的。

數學,懂得放棄,數學有時會很難,但是絕不會所有題目都很難,通常,只有選擇題的最後一題,填空題的最後一題,大題目最後一題的最後一小題會有難度,考試時不必糾纏於這些難題,就算全部放棄也不過損失13分,以此節約下的打量時間用於檢查,最後抱着可有可無的心態衝刺難題,常常會有意外的收穫。

英語,巧用材料,英語有巨大的閲讀量,而試卷中出現的文章自然都是百裏挑一,所以英語考試髮捲時,我們不妨留意一下作文題目,在完成閲讀理解時看到切題的句子時留下標記,然後巧用到作文中來,這個方法要注意兩點,其一是引用要巧妙,不能留下抄襲的痕跡,其二是主次分明,做閲讀理解需要全神貫注,尋找妙句只是額外之舉,不能刻意尋找分散了做題的專注,得不償失。

歷史,以本為本,歷史學習很注重課本,在這幾年的浙江大學聯考中都出現了以書中插圖備註為背景設置的考題,所以,仔細的審讀課本是重中之重,以我們班為例,幾乎每位同學在大學聯考前將歷史書翻了不下五次。

地理,建立心理地圖,地理是一門讀圖佔重要地位的學科,經過我仔細觀察,我們班地理最好的同學最大的愛好就是畫地圖,世界地圖中國地圖幾乎每天一幅,如此這般,地理讀圖自然駕輕就熟。

政治,巧妙記憶,政治是一門記憶量相當大的學科,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中將所有課本都仔細看一次,然後背誦一次之後,做題時最好的選擇,做政治簡答題相當於兩次記憶,做時查漏補缺,查答案時加深印象。

文綜,選擇題決定成敗,控制時間是重中之重。文綜選擇題有三十五題,分值是每題四分,扣分還當厲害,所以平時多做多練選擇題相當重要,可以毫不誇張的説,選擇題決定了文綜成敗,而文綜成敗又決定了考試成敗。文綜考試的另一個特點就是時間緊張,同學們務必帶好手錶,控制好作答時間,這裏有個小技巧,在做完選擇題後立刻填塗答題卡並核對一次,這樣可以使你在最後時間吃緊的情況下,毫無顧忌的狂飆。

然後我們來談一談心態。

在所有心態中,最良好的心態,我認為就是平常心,不卑不亢,不驕不餒的平常心。文科的同學們都學過哲學,知道所謂的辯證的否定觀,對現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包含着否定的理解,換句話説,一切都是會變化的,沒有人理所當然的比我們優秀,也沒有人理所當然的比我們卑微。我的故事也許有同學已經瞭解了,在新昌中學的三年中,我只拿過一次獎學金,現在依然能夠進入清華的大門,換言之,高三,一切皆有可能。文理分科後,尤其是到高三之後,成績變動時非常劇烈的,我們形象的把這種現象稱作“洗牌”,在這種時候,尤其需要平常心,當我們達到老僧入定般的境界,達到了任憑你風吹雨打我自巋然不動的境界時,大學聯考,你就成功了一半。

平常心來源於兩個部分,一是規範,二是自信。規範,規範地學習,規範的生活,規範的答題,這一點上,新昌中學的環境是非常好的,在大學聯考來臨之際,依然按照規範學習生活,和熟悉的同學住在熟悉的寢室,在熟悉的時間醒來和入睡,穿着熟悉的衣服用熟悉的筆作答,這種規範,應該貫穿三年的學習生活。大學聯考為什麼會使人緊張?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大學聯考時一件“特殊”的事,特殊也就是反常,而人對反常總是有着莫名的恐懼,如果我們打破原有的生活規律,用“特殊”的方法來應對大學聯考,無異於增加了大學聯考的特殊性,也就增加了緊張感,所以規範的生活,平常的心態,用尋常來消磨大學聯考的反常,從而消除了大學聯考的緊張感。

平常心的第二個來源,是自信。自信並不是憑空而來,自信源自實力,也就是我的數學老師常説的,運氣是由自己創造的,怎麼創造,用實力創造。所以要建設良好的心態,就要認真對待每一堂課,每一次作業,每一次測試,當你步入考場的時候,才不會有“那一堂課我沒聽,萬一來考怎麼辦”“那道題我沒有訂正,不會做怎麼辦”這樣種種的惶恐,自信,就是對自己過往作為的毫無愧疚,自信,就是不後悔。

所謂物質決定意識,健康的心態也絕不會建立在羸弱的體質之上,因此我們要擁有健康的體魄。有很多同學,特別是到了高三,往往會做出廢寢忘食之類的事,我要説的是,無論你吃麪包或者泡麪節省了多少時間,晚上在被窩裏用手電看了多少頁書,和損耗的精力與健康相比,完全是得不償失。當然,擁有健康的體魄並不意味着每天跑個五千米什麼的進行鍛鍊,同學們只要充分利用好課間操,體育課,課外活動,換言之,就是所有學校允許並鼓勵你動起來的時間運動,度過黑色六月,完全沒有問題。

最後,我們來談談應試技巧。

應試技巧歸根究底,只有兩個字,規範。規範審題,規範答題。在很多老師的努力下,基本上大學聯考會涉及的所有題型,我們都會掌握規範的答題流程,同學們我們要做的,就是熟悉這些流程,根據自身特點進行調整,然後熟練地使用規範答題。

應試技巧需要不斷磨礪,而一次又一次的考試,顯然是磨礪應試技巧最佳的時機,那麼如何對待模擬考呢。

第一類人,考試對他們的意義就是結果,考得好開心的笑,考得不好傷心地哭,這樣,考試對他們的作用幾乎是零,還不如去電影院看場喜劇或者悲劇。

第二類人,考砸了明白自己要努力,考好了明白自己要保持,這類人不錯,考試的目的大概達到了四分之一。

第三類人,考完後會認真的回顧每道題,總結得失,查漏補缺,認認真真的做着考後滿分工作,這類人應該説相當不錯了,但是考試的目的也只完成了一半。

那麼,怎樣才能充分發揮模擬考的作用呢?

同學們,請注意這是模擬考,模擬考模擬考,模擬的是什麼,是大學聯考。模擬考並不是簡單的題型模擬,難度模擬,我們要做的是全方位的模擬,用怎樣的心態,怎樣的速度答題,這門課考砸了怎樣調整心態迎接下一門,甚至用什麼筆,穿什麼衣服,吃什麼早餐,考前要不要吃巧克力,這些都是可以模擬的,如果以這樣的方式經歷了幾場模擬考,就好像經歷了數場大學聯考,那麼真正踏入大學聯考考場時,怎能不駕輕就熟,遊刃有餘呢?

大家都知道,今年大學聯考的數學並不是很簡單,考完後我的感覺也不是很好,可是依然能夠在下面幾門考試中正常甚至超常發揮,原因説起來很簡單,數學一直算是我的軟肋,所以,我經歷了太多次數學考砸然後繼續考試的情況,在大學聯考時除了撇撇嘴,説一句又是如此之外,沒有其他感覺。因為一場又一場的模擬考證明了一點,考砸一門,我們完全可以翻盤。

説到考試,就有必要提一下錯題集了,錯題集是相當重要的東西,因為到了高三後期,試卷實在太多,想要回顧幾乎不可能,只有依靠錯題集。當然錯題集是一個寬泛的概念,並不是單純指一本本子上中規中矩的抄着題目和正解,大家完全可以有自己的風格。這裏向各位推薦一下我高三時做錯題集的方法,剪卷子。剪下題目不僅省時省力,更重要的是,剪東西這個行為本身就具有很好的放鬆效果,當學習到心情煩躁,無法靜心時,剪剪卷子做做錯題集,實在是最好的選擇。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經驗體會,講了一大堆,如果其中有哪怕一句話對大家有所幫助,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最後,有一句話與各位共勉

這樣做,或是那樣做,每個人都有選擇的自由,同時,我們也必須為之負責。

感謝同學們耐心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