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教育的演講稿彙總(通用6篇)

實用的教育的演講稿彙總 篇1

尊敬的領導、老師、同學們:

實用的教育的演講稿彙總(通用6篇)

大家好!

雨果曾説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教師就像那默默奉獻的綠葉,時時刻刻襯托着鮮花的嬌豔。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的品德和素養是教師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只有對“怎樣做一名好教師”這一問題有深刻的認識,才能對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怎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我認為:

首先,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教師良好的思想品行將是教師最偉大人格力量的體現。曾經有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師,他不幸患上了強直性脊椎炎,頸不能轉,腰不能彎,腿不能曲,上課時整個身體全靠雙枴支撐着。但他不悲觀、不憂傷,憑着對人民教育事業的赤誠之心,依然頑強地堅守在講台上。學生看着他忍着劇痛、冒着冷汗在那裏講課,都感動得落淚。他深情地説:“我的知識是人民給的,我要珍惜這有限的時光,把知識獻給人民。”古今中外無數事例證明,育人單憑熱情和幹勁是不夠的,還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為一名教師就要有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甘為人梯,像“春蠶”吐盡青絲,像“蠟燭”化成灰燼,把畢生獻給事業,獻給學生。

其次,規範文明行為。教師工作的“示範性”和學生所特有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對象。教師需要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範,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再次,關愛每位學生。熱愛一個學生就等於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於毀壞一個學生。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時間,將一名有偷竊習慣的學生培養成一名成功的農莊主席。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尤其是那些家庭有過特殊變故的學生,容易形成特別性格,這就要求教師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師愛的温情去融化他們“心中的堅冰”,讓他們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

史煙飄過,回看今天。師者為師亦為範,學高為師,德高為範。走上三尺講台,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台,為人師表。教師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更是莘莘學子們的道德基因的轉接者。因此,師德,不是簡單的説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讓我們以良好的師德,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實用的教育的演講稿彙總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做農村教育的播火者》。

我是來自湯溝中學的一名普通教師,我的學生,他們都是來自農村的孩子。他們沒有上過正規幼兒園,沒有豐富多彩的童年,他們沒有條件去參加鋼琴班、舞蹈班、書法班,他們有人甚至會因為貧困而輟學。他們的父母大多是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有的為了生計奔波在外不得不把孩子丟給爺爺奶奶。由於環境的影響,孩子們的內心深處隱藏着自卑、怯懦,但他們和城裏孩子一樣渴望被理解、被關愛。

面對這羣孩子,作為農村教師,我想我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應該是播火者,我要用我的一顆心去温暖這一羣孩子的心,用我的一點光去驅散孩子們心靈的霧霾。

在語文課上,我告訴我的學生們,雖然咱們是農村的孩子,但是我們不比任何人差;雖然,我們家庭條件不好,但是我們人窮不能志短。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漢,改變命運只有靠自己。只有自己從怯懦、自卑中走出來,才能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人。工作9年以來,我從來沒有輕視任何一個學生,沒有放棄任何一個學生。教育無貴無賤,每個學生都是一塊金子。教師的平等心,就是對他們最大的鼓勵。

我相信“好學生是誇出來的”,賞識他們,培養他們自信心特別重要。為此我要求他們在課堂上積極思考,主動地提問,大膽地回答問題;鼓勵他們多參加學校的社團活動,鍛鍊自己的能力;引導他們正確認識自己,找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翻開我結婚時他們送給我的祝福本,每一頁都留下孩子們自信的話語,我很欣慰。我相信,這些孩子帶着自信走出去,一定會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

我的學生中,還有一個特殊的羣體——留守學生。他們有的住校,有的寄宿在親戚家。平時,他們沒有父母在身邊噓寒問暖,沒有父母做的美味佳餚,情緒波動時也沒有父母的安慰和鼓勵。他們像野草一樣孤獨地生長。這些家長把孩子交給我們,再三叮囑我們:“老師,孩子交給你,就像你們多了一個弟弟妹妹,麻煩你們了。”看着他們充滿信任又感激的眼神,我想其實這是我們的本分。作為人民教師,就應該樹立為人民服務的理念。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家長把孩子交給我們,就是把家庭的希望交給我們。如此的信任,我們有什麼理由辜負他們的囑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這是我們每個教師不容推卸的職責。學生的父母不在他們的身邊,我們就是他們的親人。天氣變涼,我提醒學生添衣;學生生病,我送他們去看醫生;學生沒錢吃飯,我為他們買飯;學生叛逆,我寬容地引導;學生有情緒,我耐心地撫慰。我待他們一如待自己的弟弟妹妹。

在農村學校,因為大部分學生住校。我們教師早上7點就到班級,晚上10點半才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到家,有時聽到女兒在夢中呼喚“媽媽……媽媽”,我的內心也曾彷徨,也曾糾結:這樣辛苦是否值得?然而想到在棉花地裏汗流浹背的農民,想到他們送孩子上學時那一雙雙渴望的眼睛,想到在大山深處支教的老師,我的這點苦又算得了什麼呢?能讓孩子的父母在外安心工作,能讓農村的孩子成龍成鳳,我無怨無悔!因為,農村的孩子多不容易啊!

為此,我有一個美好的夢想。我夢想,通過我們所有人的努力,多年以後,所有的農村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所有的農村孩子都能在優越的教育環境中接受教育,所有的農村孩子都能昂首行走在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上,他們和城裏的孩子能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到那時他們比拼的是自己的實力而不是家庭背景。

我有一個美好的夢想。我夢想中國的農村教育能夠綻放出美麗的花朵,結出豐碩的果實。有人説振興中國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廣袤的農村。因為中國是一個擁有十多億人口的農業大國,農村教育的興衰決定着中華民族的未來。把農村孩子培養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是我們農村教師的神聖使命,我們責無旁貸。我們雖不是詩人,但是可以培養出詩人;我們雖不是科學家,但是有可能培養出科學家,我們手中孕育着未來無限的希望。

所以,我夢想自己與時俱進,勤奮讀書,認真教書,做一個為民、務實、清廉的好教師,為農村孩子播撒希望的火種,為鄉村教育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我夢想有一天,從湯溝中學走出來的學生可以昂首行走在學府叢林,他們可以自豪地説:“我們來自長江北岸的湯溝中學,那裏是我成長的樂園,那裏是我成才的搖籃。”

實用的教育的演講稿彙總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高揚教育的信念之帆》。

我成為一名教師,已有十八個年頭了。自已認為老了,同事説我還年輕;年輕同志説我老了,我還不服氣。我想用這十八年的經歷,説説對教師這個職業的體會。

這是個平凡的崗位,默默的崗位,不計回報的崗位。沒有世人羨慕的眼神,也沒有鮮花與掌聲。在堅守的課堂裏,卻有孩子們求知的眼神,更擁有勝於鮮花與掌聲的,是孩子們純美的微笑,這些就足夠了。這是一羣甘於平淡,內心寧靜的人,他們之所以能做到這樣,是因為有一份信念——“得天下英才育之”是他們最大的快樂。當他們離開課堂,賦閒在家時,“少者懷之”,將是最大的寬慰。

教師的事業,又是一份甜蜜的事業。備課時,要有一種“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的鑽勁;課堂上就像庖丁解牛一樣,有一股“有厚入無間,遊刃有餘”的從容;與孩子談心時,要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關懷;與孩子們春遊時,告訴他們“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的美感……我一直堅信,在教育裏,有大美,更有大愛。

我跟大家説,十八年只是開始,我將執教育之手,與之偕老。

我還想説説辦公室裏的那些人,那些事。

就説我們的Z副校長吧,有着近30年的教學經驗,是全縣有名的語文教學專家,日常的工作事務又那麼繁忙,但每一次上課前,總能看到他在認真鑽研,翻閲書籍,圈點勾畫,添注加批。他已達到了把厚書讀薄,再把薄書讀厚的境界。他這樣做,是律己,也是激勵後學。我體會到一個信念:一切為了學生。

不會忘記,那個調研測試的夜晚,我們的S老師, 和其他老師一直在閲卷。天黑了,他忘記了今天妻子的出差,女兒被他接在辦公室。他那可愛的女兒,餓着肚子,趴在辦公室的一個角落,早已睡着了……閲卷結束,邵老師把女兒抱起來,在她額頭上吻了一下,是愧疚,或是希望女兒的理解。“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我們青年同志,心中一樣有信念:為了學生的一切。

每到教研活動時,我們六語組可就“熱鬧”了。Z組長,設計了一個討論的框架或是主題L補充了細節,話聲末落,S提出了質疑,M、J等老師又從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可謂是爭論不休,思想的火花不時閃現。青年同志有一股“我愛吾師,更愛真理”的求索精神,長者得到“終身學習”的觸動。在這一次次思想交鋒中,創造出“批註式閲讀”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法的推廣,達到了“為了一切學生”的目的。

我不是天生的樂天派,對教育現狀也有隱憂,但一直堅信教育將來的美好。常用泰戈爾的詩句自我反省:我要唱的歌,直到今天還沒有唱出。每天我在樂器上調理絃索。時間還沒有到來,歌詞也未曾填好:只有願望的痛苦在我心中……

教育,是被信念之帆鼓舞的遠航,是通向明天的航程。一個個日子是一頁頁紙,書寫着我們的人生。在這段艱難的征途中,只有“信念”,才能讓我們屢被痛苦打磨的靈魂之上,綿延生長出不絕的希望。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讓我們相信教育、踐行教育,讓我們繼續努力,以此再建美好的社會——這,正是我們這代教育人的夢想!

十八年的教師生涯,流水帶走了光陰的故事,帶不走的是信念,帶不走是z國小人的精神——求真知,做真人。

謝謝大家!

實用的教育的演講稿彙總 篇4

大家上午好!很榮幸今天站在這裏演講,我演講的題目是《愛的教育》。

陶行知先生曾説:“愛是一種偉大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就是“愛的教育”。對啊,愛是教師的天性,從金子般得年華到日染桑榆,有多少不知疲倦的跋涉者,留下一行行奮進的足跡。

陶行知先生還説:“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正是教師無私奉獻的典範。

一個月前,我第一次站在講台上,成為一名光榮的特崗教師。我發現那是一個浩瀚的世界,講台下,我所面對的不止是幾十雙求知的眼睛,而是一個需要用愛來傾注的海洋。

我是一名計算機教師,經當地領導介紹得知這裏的孩子以前從來的都沒上過計算機課,家庭條件差,計算機幾乎零基礎。聽到這裏,我的心像是被什麼紮了一下,都這麼大了怎麼不會計算機那?我下決心一定要教好學生。由於我剛剛畢業,沒有多少教學經驗,這樣的現狀對我來説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我走進孩子們,傾聽孩子們的心聲,得知他們是多麼渴望學計算機啊!他們學習的激情感染了我,我上網搜索優秀課件、教案,認真備課,研究學生心理特點,制定學生能接受的學習計劃,精心設置學習任務,提高學生操作能力。通過開展計算機競賽形式,激發學生學習潛力,彌補不足。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射進校園的時候,我總能看到那一羣羣天真爛漫的孩子,那一張張春蕾般的笑臉,那一雙雙渴望求知的眼睛。當我走在校園裏,一聲聲老師好傳入我的耳膜時,當那幅動人的畫面毫無保留的映入我的眼簾時,我覺得我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老師了。我為當初的崇高理想而感到驕傲,我為我的選擇而感到自豪。

泰戈爾説: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着它的綠蔭。可是我要説,我們乾的不僅是花的事業、果的事業,更是根的事業,沒有根,哪有枝繁葉茂的大樹;沒有根,哪有枝頭累累的碩果;沒有根,哪有絢麗多彩的花園;沒有根;哪有鳥語花香的春天。我們的事業是平凡的,但是平凡中孕育着偉大,我們的工作是瑣碎的,但是瑣碎中藴含着執着。

領導們,老師們,三錢粉筆,萬鈞重擔。教師之責任,任重而道遠。山登絕頂我為峯,莫管風逐秀林木。教師應該把關心留給社會,把熱心留給學校,把忠心留給教育,把愛心留給學生,把真心留給同事,把耐心留給自己,用心去工作,用愛去育人!謝謝大家!

實用的教育的演講稿彙總 篇5

我不會忘記,有這樣一位老教師,他叫朱龍新,那年,我剛剛畢業;那年,他不到50歲,卻因突發心臟病,倒在了三尺講台上,他在醫院留下的最後一句話,卻令在場的所有的人無不動容:“不要給我打吊瓶,學生還在化學實驗室等着我去上課呢?”十五分鐘後,這位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老教師就離開了我們。

我不會忘記,有這樣一位女教師,她叫昝秀娟,丈夫在部隊服役,孩子不到兩歲。一天,婆婆因事沒有及時回家,眼看就要上課了,這位母親,竟含着淚,狠心的把幼小的孩子用繩子拴在了牀頭上,在孩子哇哇的哭聲中帶上了房門。

我不會忘記,有這樣一位母親,在冰天雪地裏推着電動車,去找尋上網的女兒。跌倒了,爬起來;再跌倒了,再爬起來,腿摔傷了,褲腳開裂了,她仍然在艱難地前行。可在網吧找到她的女兒的時候,得到的卻是女兒冷冷的目光和譏誚的眼神,在這位母親近乎絕望的表情中,女兒揚長而去。

我不會忘記,就是這位母親,把孩子送到了臨港三中,來到了我們班級,作為班主任,我知道在這個孩子身上我付出了多少的努力。三個月後,當這位曾經對女兒幾乎絕望的母親,用顫抖的雙手接過孩子高中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再也掩飾不出眼中的淚水,當着我的面嚎啕大哭。

我不會忘記,我班的學生範詩鵬感冒了,正發着燒。他的貧窮的父親竟然沒有一件雨披,在寒冷的秋風中,赤着雙腳來到學校。握着老人冰涼的手,我心裏很不是滋味。我把自己的雨披輕輕地披到範詩鵬的身上,我明顯地感覺出孩子身體的顫抖。

在一篇日記中範詩鵬這樣寫道:“老師,其實我是一個壞學生,在國小裏我沒有錢,就偷家裏的糧食賣錢去上網。為此爸爸打了我很多次,同學們也瞧不起我,我感覺自己很無用。老師,我永遠忘不了那天晚上您給我穿雨披的情景,我向您保證,從今天開始,我再也不做這樣的傻事了。上個星期,您和同學們資助我的五元錢,這個星期五我給了爸爸。他用一元五角買了一斤掛麪煮給了我和媽媽吃,三元五角給我換了上學的煎餅……”一個孩子就這樣開始了他的轉變。而我們班級這一資助,就是三年!

我不會忘記,七年級階段性檢測後,為了準備家長會,我整整籌備了一個星期。當介紹到我們班的成長曆程時,我想到了烈日下艱苦的軍訓、每天細心的查崗、大掃除中的揮汗如雨、深夜中找尋上網學生的艱辛……對着眾多的家長和全班的學生我幾度哽咽,會場上卻響起了一陣又一陣更加熱烈的掌聲。

會考,我班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參加會考的32名學生,統招過線28名,其中臨港區前30名,我們班就有5位。毫不誇張地説,九年級一班已成為臨港三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會考即將來臨,作為8班班主任,我和學生們期待着更大的突破和成功!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您現在聽到的這首歌曲,是我和我的學生共同填詞並演唱的《追夢》,它演繹了我們在成長的路上追求夢想的心路歷程。

大愛無聲,師愛無言。上天已經註定把我的一生獻給了我最熱衷的教育事業,獻給了我最可愛的學生,獻給了我所熱愛的班主任工作。那我就願意在這一片教育的熱土上默默守候,無怨無悔!

實用的教育的演講稿彙總 篇6

我是XX派出所沿山河社區民警。20xx年10月我從浙江省軍區裝備部某倉庫教導員轉業到西湖區公安分局當了一名普通的社區民警。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使我深深感到公安工作的艱辛,曾經彷徨一時,但是18年軍旅生活所造就的幹一行愛一行的軍人本色絕不能因為工作性質的改變而改變,新的環境、新的工作、新的起點,對我來説也是一種新的考驗,既然在社區民警這一崗位,就一定要把它幹好。特別是學習了王法金的先進事蹟後,我覺得自己有了目標、有了更高的追求,我要學習王法金同志的優秀品質、他的大局意識、他的敬業和創新精神……以羣眾利益為我們的最高利益,以羣眾滿意為我們的最高目標。現在,我根據自己在沿山河社區的工作實踐談一些粗淺的體會。

轉變觀念深入社區

如何幹好社區民警的工作,通過一段時間的體會,我覺得是否有足夠的時間、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社區居民羣眾中去是幹好社區民警的關鍵。熟悉社區情況,掌握社區動態,瞭解社情民情只有深入社區才能實現。王法金同志曾經説過“只有把自己的位置擺低了,老百姓才會把你看高;你沉下去了,老百姓的信任度就上升了。”於是我有空就到社區進行走訪,使老百姓產生一種好感和認同感。我所在的沿山河社區主要有杭大新村和沿山河新村及其他一些小散住宅組成,杭大新村以原杭州大學的退休教職工居住為主,沿山河新村則以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的離退休職工居住為主。現在社會的一個基本特點就是老人與子女分開居住,精神生活比較孤單。這些老人平時除了自己的老伴外,沒有更多的人進行交流,有的甚至只有孤身一人。

於是我就利用這個居住特點,在下社區的時候,經常上門找老人們拉家常、聊天,在拉家常、聊天中瞭解社區的情況,同時也使社區的居民認識我、熟悉我、認同我、相信我、支持我。另一方面對於社區組織的支部會、居民小組長會、文藝演出、老人活動及其他一些公益性活動,只要所裏沒有安排其他任務,我都主動參加,併力所能及地幫助老人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主動與老人們一起參加一個節目、一個活動,使老人們對社區民警產生親近感。我想這樣做一方面能讓更多的社區羣眾認識我、熟悉我,同時也提升了社區民警在社區中的地位和形象。我還針對有些住宅區上班族多的特點,採取彈性工作制,上班時間選擇有人的住户瞭解熟悉情況,對上班時間沒人在家的住户,採取推遲上班或利用雙休日登門上户,通過這些工作方法。居民羣眾普遍反映較好,認為現在的民警工作紮實,為今後的社區警務工作的順利展開打下較紮實的羣眾基礎。

立足基礎抓防範

防範工作是公安基層基礎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派出所工作的重心,而派出所在新時期做好基層基礎工作的平台就是社區警務工作,做好社區警務工作離不開社區及轄區單位的配合和支持。因此我在抓防範工作的時候,注意處理好社區和轄區單位的關係:一是處理好社區警務與社區工作的關係。應該説這兩者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社區工作包含社區警務工作,社區警務工作是社區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某種意義上説社區警務工作在社區工作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試想如果一個社區經常發生案件,居民人心惶惶,社區其他工作即使搞得再好,也難以得到居民羣眾的認可。因此,作為社區民警要主動將社區警務工作融入社區工作,主動與社區幹部協商問題,充分利用社區幹部的工作優勢,密切社區關係,力所能及地幫助社區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在更大程度上取得社區幹部的支持,做到主動溝通、及時配合、密切合作。

同時要積極參加社區組織的各項活動,在參加活動中將社區警務工作的重要性潛移默化地融入社區工作,使社區幹部真正地從心底裏認識到社區警務工作的重要性,繼而開展各項警務工作。比如,杭大新村的防範工作就是建立在這種融洽的合作關係上展開的。杭大新村從20xx年開始實施拆遷工作,由於各種原因到現在都沒有拆遷成功,原來的25幢房子515户住户現尚有不足50户住户仍住在裏邊,整個新村有近4萬平方米,綠化面積達1萬多平方米,區域大、綠化面積較多、灌木較密、因為沒有經費來源,取消了一部分門衞值班室,到了晚上更象是一個荒廢的公園,人煙稀少。因此,不少不法分子乘虛而入,經常進去作案,曾一度案件高發。另外,杭大新村的25幢房子都是五、六十年代建造的磚木結構,極易引起火災。

針對這一現狀,在社區的一個工作會議上我指出了杭大新村目前所面臨的嚴峻的消防、治安問題,並提出“只要杭大新村還有一户住户,我們就要對他負責”的觀點,得到了社區幹部的認同,社區主任沈菊華是杭大新村的住户,與浙江大學的關係較好,於是我和沈菊華主任四次到浙大西溪校區管委會進行協調彙報,三次到浙大房產部反映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