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練聲曲(精選3篇)

唱歌練聲曲 篇1

練聲曲的練習,是歌唱的重要的基礎訓練。練聲曲可以用各個母音或混合母音或子母音混合音,也可以用音階的音名1234567等等來練唱,也可以在練聲曲上安排歌詞來練習叫帶詞練習。發聲練習過程中,是以聲音效果和發聲器官肌肉適度的標準去調整發聲器官的機能和狀態的,每個人的發聲器官的構造、嗓音條件、聲音類型、發聲習慣各不相同,因此,並不是每一種類型的練習都必須唱,而是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選擇練習,

唱歌練聲曲(精選3篇)

1、“哼鳴”的基本練習

一般在開始練聲時,先練練“M”是有益的,因為發這個音容易達到高位置和靠前、明亮、集中的效果。練習哼鳴時首先上下脣自然地閉上、口腔內部要打開,好象閉口打哈欠的感覺,感到聲音向高位、額竇、鼻竇處擴展,但切勿把聲音堵塞在鼻腔裏,否則會發出鼻音。

2、母音的練習

除進行哼鳴練習外,更多地是進行母音的練習,如a,e, i,o,u,等單母音練習,也可用混合母音練習如ma,me,mi,mo,mu等等。

3、連音練習

人們常説:“不會連貫就不會歌唱。”歌唱聲音的主要表現力就在於聲音的連貫優美,只有連貫的聲音才能唱出動人的旋律線來。為了使聲音有更多的連貫性,可以將練習的音域相對拉寬些,練習也可以隨之難度更大些。

4、頓音練習

頓音唱法又稱為斷音唱法。要求唱得清晰,短促,靈活,富有彈性,集中感強。練習時要注意一字一音的靈活性和一字一音的連貫性。

5、連音和頓音結合的練習

在基本掌握了連音和頓音唱法的基礎上,可以加連音、頓音結合在一起的練習,這樣有利於歌唱狀態的統一,頓音好象是一個“點”,連音像是一條“線”,這樣以點帶線,便聲音的位置統一,並保持氣息均勻流暢。

6、保持共鳴位置不變的練習

在“哼鳴”練習中我們已經講了找共鳴位置最好的辦法就是體會“哼鳴”感覺,如果這個共鳴焦點找準了,那麼其它所有的音都應該向這個哼鳴位置靠攏,這樣才能達到歌唱的高位置,使聲音上下統一。

7、聲音靈活性的練習

這種練習主要是為了適應歌曲演唱中快速、流動的要求,以達到更積極的身體、喉嚨、氣息的配合。

8、結合字聲練習(可以是歌曲裏面的一句)

根據詞意富有想象,有意境,有畫面,語氣有表現,聲音有樂感,有感情地去唱。力求做到字準腔圓,以情帶聲,聲情並茂,慢慢地向歌唱歌曲作品過渡。

9、練聲注意事項

1)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嗓子,適當地練唱,發聲練習的時間,初學時20分鐘一次為宜,以後逐漸地加至半小時或一小時,堅持每天練習最重要,絕對避免用全音量來練習。大聲地亂唱,容易使歌唱器官受損。

2)在沒有能力唱高音之前,切勿作高音練習,經常唱一組你最滿意的音,選擇曲目更要謹慎,不要唱不適合自己的曲目。

練自己的肺活量,多游泳,多跑步!多看一些音樂錄影帶,看一下其他歌手唱歌時的口型,多模仿!多唱,多練

最好找一個專業的老師,指導一下,才不會誤入歧途,不會把聲帶損害,要注意唱歌時不要多用自己的聲帶,要讓自己的聲音傳的遠而穩,注意運用氣息,否則會使聲帶生繭 。

唱歌練聲曲 篇2

關於跳音、頓音的發聲練習

呼吸主要是由橫膈膜來控制的,只有正確的、自然的橫膈膜式呼吸才能為悦耳的音色提供必要的氣息支持。因此,對業餘演唱者而言,首先通過練習來熟悉腹式的、橫膈膜式的呼吸就顯得尤為重要。這種呼吸方式必須最終成為一種下意識的習慣,就可以通過恰當地使用橫膈膜來控制並定量地供給氣息。

練習時,要放鬆雙肩,不能提起。或把手放在胃部,感受橫膈膜如何起落,來加強練習。

聲音的位置要高,要穩定。在哪裏停就在哪裏接着唱

開口“啊”音練聲曲

開口“啊”練習,是聲樂練習最重要的練習之一,屬於開口音。因此,練習時特別注意要放鬆下巴,自然發出“啊”音。與拼音“a”略有不同,應該使用“nga”,即是“嗯啊”的發聲。

如果下巴不能放鬆,可以嘗試用雙手從顴骨輕輕向下夾臉頰,讓口型像金魚嘴一樣,再用氣息支持,力量在腰腹部,發出“啊”音,可以隨音高張大口型,加大腰腹力量並向下沉,但下巴絕不能緊張。然後跟着伴奏練習。

哼鳴練聲曲

閉口哼鳴 (也可以開口哼鳴)

閉口哼鳴就是閉着嘴脣發出“嗯”的聲音。閉口哼鳴時,下巴、喉腔、口腔肌肉不可僵硬,舌頭放平,輕抵着下齒,軟齶隨着正確的吸氣動作而上抬,咽腔呈拱形,嘴脣輕輕閉合,牙關放鬆緊,整個口腔像含着半口水一樣,保持放鬆自然的狀態。發聲時可感覺到鼻樑上部有明顯的振動,胸腔處有微微的共鳴感。

哼鳴是開口歌唱的感覺基礎,蘭培爾提常説:“如果你不能先閉着口哼好,你就不能把張口唱好。”哼鳴能有效地調節緊張的腔體,不論是口腔、鼻腔或是胸腔。

做哼鳴訓練時應注意兩肩放鬆,哼鳴時身體一定要保持吸氣時的姿勢。在進行練習的時候注意聲音保持統一,到高聲區時真假聲的互換是重點。

練聲時注意:

1、本練聲曲伴奏,只製作了上行練習,從中央C到High C。練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安排。

2、目的:通過正確擺放和調整舌頭、雙脣和口的位置和形狀,以及恰當地運用頭腔和胸腔共鳴,練習者能根據自己情況改換各種元音。考慮到這些元音具有不同的音色,所以當從一個元音轉到另一個元音時,將二者銷加平衡是必要的。如以上圖片中的“呀”實際上是“啊”的平衡音,前面我們使用“衣”後面加“啊”,就成了“呀”。再如,音色較暗的“烏”後緊跟唱“E”或“衣”時,後面的音不能唱得太亮。這稱為元音轉換。元音之間的過渡應當通過調節口中共鳴腔的大小來從容地實現。所有發元音字母聲的樂音應當直接進入頭腔。

唱歌練聲曲 篇3

發“ s ”的狀態不變,舌尖稍向後移,聲帶立即振動,發出一個近似國際音標“Z”(介於“ zi ”與“ ri ”之間的音),發音時,注意力集中在聲帶上,練習曲的每個音都不能脱離“聲帶”,並要配合已練習過的氣息方法。

以上兩個問題都是我這裏反饋較多的問題,如果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可以繼續問,呵呵,繼續加油嘍!

一、通俗唱法的基本功

1、 聲音必須要讓聽眾感覺到清晰的“質感”。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在演唱時,聲音充分靠前。這種靠前還必須是“高度集中的”。“質感”是以高度“聚焦”的形式來體現的,點子越小,質量愈高。

2、音量控制不是以放大----縮小來體現的,而是以上述這個小小的聚音點的亮----暗控制體現的,這種技術要求的目的是為了唱者廣大音量時,音質仍保持聚而不散。在減弱音量時,更不能失去“質感”,哪怕唱氣聲時,仍不失去“質感”,電聲再高明,只能改變唱者的音色,卻無法制造出“音色”來。

3、音質產生於聲帶的振動,振動來自聲帶的張力---- 阻力,因而發音的“焦點”必定在聲帶上,西洋傳統唱法中有一句聲樂術語叫做----“讓聲帶歌唱”。帕伐洛蒂説過:“聲音是從聲帶開始的,必須使聲帶立即振動起來。”就是這個意思。

4、在通俗唱法中也有一句聲樂術語----“聲必須靠在聲帶上”。也是同樣性質。如果説聲音的出發點在嘴巴,聲音就無法靠在聲帶上了。也就是聲帶的張力----阻力不到位,所產生的聲音效果要麼奶聲奶氣的;要不聲音就無法集中;日本歌壇目前就有這麼一種唱法,據説是為了表現“清純”的效果。相比之下,我國的楊鈺瑩、何影在這方面就是比酒井法子、松田聖子要強。奶聲奶氣作為一種表演特色未嘗不可,但完全脱離了聲帶的基本振動和氣息的支持就成了“做作”了。“讓聲帶歌唱”五個字同時可以具有三個內容:聲音意識不要以“嘴”為出發點,而是應以聲帶為起點,這是一種意識,(因為聲音實際上總是通過嘴巴出來的)始終應以聲帶為“起點”;第二種是從生理上説的,在讓聲帶歌唱時,“軟齶的兩邊必需放下來”,好像一直掛到脖子下面,這是在歌唱時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因為它是解決聲帶緊喉嚨鬆的關鍵。齶弓鬆了,舌頭就自由了,下巴也放鬆了,喉嚨才可能打得開。反過來,齶弓一繃緊舌根立即下壓,造成聲道堵塞,一切全完了;第三種是指“聲音靠在氣上”(傳統唱法有此要求,歐美流行唱法同樣有此特點)因為歌唱方法的本質是氣息----聲門的阻抗,沒有積極的聲門張力----阻力又如何能和氣息產生阻抗?聲帶的調節是一切科學唱法的核心,通俗唱法當然也不例外,也是歐美唱法的區別於港台、日本唱法的標誌之一。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聲音“質感”強,嗓音特色顯著。值得我國歌壇借鑑。

5、聲音必需充分唱出來的另一體現是吐字。儘管通俗唱法的吐字建立在平時説話自然的基礎上,但畢竟仍有程度上的差別。應該説歌唱吐字要比説話誇張得多,就如同演話劇時念台詞的吐字比平時説話要誇張的情況相同。通俗唱法的吐字在發聲時要求舌頭左右橫向拉緊,這一強調的目的是讓聲音更靠前,更清晰,舌頭好象一直處於英語中“get”、“let”、“like”那個位置上。通俗唱法的吐字沒有像中國民族唱法中“噴口”、“咬口”,那樣講究。也不象西洋傳統發聲那樣,要求腔體打開如同打哈欠的位置上吐字。它始終要口腔後部儘量不要大於口腔前部。因此在歌唱時絕不能有意識去張大口腔後部,也就不要提軟齶。通俗唱法也不要求張大口,只需口腔前呈“喇叭形”,不影響聲音靠前即可。(貓咪叫時的嘴巴形狀,形象地説明了唱法的口型要求)

曾有過這樣的情況:某女歌手平時歌唱時聲音很輕,可演出時音量很大;另一女歌手平時音量很大,在台上演出音量卻很小。為什麼呢?原來前者音量雖小卻有“質”,而且聲音很靠前;後者音量大卻不集中,造成質感模糊。又因“靠後”----口腔後面大於前面;聲音雖大但出不來,等於不大。那麼是否通俗唱法就不能使用“靠後”的意識呢?回答是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通俗唱法無論是意識還是效果都應是靠前的。只有在特定條件下,允許採取臨時“靠後”的權宜之計。這是指某些歌唱者在歌唱時下巴習慣性向前凸出,以至於造成聲道阻塞,為了矯正下巴的位置,允許聲音暫時“靠後”,其目的是促使下巴退後。如果這樣做確能有助於矯正下巴外凸的毛病,但當錯誤一旦得以糾正之後,仍需按通俗唱法的“靠前”要求來歌唱。保加利亞著名聲樂教師勃倫巴諾夫曾斷言:歌唱的祕密是“靠前、再靠前”。為什麼要如此強調靠前?在西洋傳統聲樂界,曾有過“靠前”----“靠後”的長期爭論。原因是“共鳴”這個內容,常常容易讓人造成錯覺----讓自己的耳朵聽到振動,這種本能的習慣意識會讓唱者不自覺地讓自己把聲音安放在口腔後部----距離耳鼓膜最近的地方,造成了自以為聲音很響但人家聽起來並不響。在通俗唱法中同樣可能發生這種情況,絕大多數歌唱者忽視了唱者自我感覺和聽者實際感覺是兩回事這個客觀現實。在高音上的自我感覺,甚至和實際效果完全相反。如果一個歌唱者不能建立走這麼一個概念----隨時不忘用自我的耳朵去聆聽自己的聲音----即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聲音在聽眾耳朵中的實際效果的話,是絕對唱不好歌的。有些歌唱者自我感覺特好,實際卻完全相反。有些歌手唱得很好,卻老是自卑地認為自己唱得不好,要樣,這個問題在下文《唱法的誤區》中還要談到。“唱出來”就是“靠前”的本意,但傳統聲樂的靠前和通俗唱法的靠前在聲音效果上是截然不同的,通俗唱法就是要西洋傳統唱法中的“白聲”,甚至可以説要求越“白”越好。

6、氣感:氣感不只是一種意識,更是一種“效果”,上述呼吸中用上下腹對抗來建立支持是一種手段,這並不是説在歌唱時兩肋能保持張開的姿勢就算有了氣息支持的情況一樣,“氣感”正是對這種方法後鑑定。以教堂的鐘為例:如果這個鐘沒有掛起來就敲擊它,聲音短促而難聽;掛起之後再去調皮擊它,聲音會產生迴盪的餘音,傳送十里之遙。氣感能使歌聲始終帶有迴盪的“餘音”,聽覺效果明顯不一樣,唱者的自我感覺是清楚地感到胸中有“回聲”。

以上幾點是通俗唱法實踐應用中必需注意的具體要求,盡通俗唱法是多制式、多層次的,這些要求卻是一致的。但對不同層次的歌手的具體要求標準可以有所區別。如果我們按能高能低、能強能弱、能剛能柔、能亮能暗這十六字為準繩,對高層次的要求:十六字全部到位;對中層次是部分到位;對低層次的可不講究到位。這是指技巧要求。有些歌星樂感達不到一流,而技巧卻是一流的,仍能達到一流之列。作為一流樂感的歌手,縱然技巧不足,也無損於他們成為一流歌手的可能,因為樂感在通俗唱法中畢竟是首要的。正因為如此,樂感不足的人唯一的出路只有通過技巧去彌補了,而技巧製造出來的力度對比、色彩對比以及高音的爆發力等技巧,即使不能達到“動心”的效果,至少可以達到“動聽”的效果。不可否認有這樣的事實:有些樂感較差的人,通過“製造”卻“激發”出了真的樂感,這叫弄假成真。

畢竟一流樂感的人是少數,渴望“製造樂感”的人是多數。基本功是培養“能力”的,“能力”則是技巧的基礎,學好基本功無疑需要付出一定的勞動代價,但也一定會有收穫。任何唱法模式,當經驗上升為理論時,都會發現它們有着自己的發音“套路”,在聲樂專業術語上也叫“狀態”。西洋傳統唱法為建立這個“狀態”需要化費很長時間和精力。最終仍未必都側“種豆得豆,種瓜得瓜”。到頭來顆粒無收的也不在少數。通俗唱法的基本功相對要比起西洋傳統唱法要簡單,就如同芭蕾舞和現代舞的情況相似:芭蕾舞非要用足尖支撐,現代舞卻不需要,但在腰和腿方面都需要有“功”。芭蕾用“足尖”的特定要求與西洋傳統唱法要求在“喉頭沉底”的基礎上歌唱,同樣是難度很大,訓練的“耗時”自然也長。通俗唱法則無此要求。如果的抽掉了這項特殊要求就認為通俗唱法不需要基本功,結論未免輕率了。任何唱法模式,只要有技巧要求就必要基本功,只是按不同的美學效果來建立自己的不同“狀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