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演講稿(精選16篇)

拖延症演講稿 篇1

昨天,破天荒的拿出自己上次踏過泥窪坑的鞋子洗了起來。是那麼的可憐,又是那麼的罪有應得。

拖延症演講稿(精選16篇)

明明已經不是七八歲的孩子,卻還是免不了不當心的時候。現在想想也覺得很氣,所以當時回家,根本就沒有想要洗。出門遇上台風,買了雨傘也沒有什麼用,回到家一身濕透就算了,還在離家不遠的地方,因為天色有些黑,根本沒留意,就不幸地踏入泥坑,論誰都會覺得倒黴吧。那天回家後,就脱了身上的衣服,洗了熱水澡,還把白運動鞋,給收了起來。當然,當時已經不是白色運動鞋了,而是泥色運動鞋。

所以,始終都沒有拿出來洗。今日,整理牀底的`時候,突然想起來。才發覺自己已經忘了那麼久。於是,最終把鞋子放入水裏,拿起自己的小鞋刷,開頭洗涮涮了。過程和往日一樣,費勁不討好,消耗了不少的時間。不過,因為每次洗鞋都是這樣厭煩,所以我也算有些習慣了。自然,也是沒有什麼埋怨的洗完了。

然而,沒有放過我的是。在我整理鞋盒子的時候,發覺我的另一雙白色球鞋,還沒有洗。是前幾天我出門弄髒的,因為剛下過雨,所以地面潮濕,在外表和伴侶説説笑笑,所以回家就覺得明天再洗。結果,自然是説一時,遺忘一陣子。於是,我又只好拿着這雙鞋子去洗涮涮。因為已經洗過一雙,所以洗第二雙讓我覺得更加不悦了。好在是球鞋,好洗。但是,喜愛白色的我,鞋子也經常買白色,對於污漬總是過度計較。於是,就把自己吃力的勁給用上了,才整理完畢。好在洗完之後就可以休息吃飯,不然,我又不知道要埋怨多久了。

可是現在想想,不都是自己太懶散了,才會有這樣的後果嘛。明明最開頭的自己,就是把不喜愛的事情先做掉,然後再去做別的事情,結果現在,越來越會拖延了。不是玩手機,就是做些有的沒的,根本就沒有做什麼正經事過。

的確,許多不想做的事情,越放只會變成,遺忘的事情。最終在一個不湊巧的時間,才會最終感到有些不好意思,不情不願的去做。既然這樣,何不像從前一樣,當心一點,留意一點,儘量不要被其他的事情耽擱,好好盤算天氣和穿着,也不要拖延放置厭煩的事情,儘快去做。

有些事情,拖延還可以解決,可是有些時候,你一但有了這樣的心思,就會變得麻煩了。從前看過一句話,“把今日的事情拖到明天去做,你的餘生都不夠用”。古話不是也説嘛“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所以,不要給自己理由鋪張時間。

拖延症演講稿 篇2

每次吃完飯,看着僅有的一個髒碗,心想,下次再洗吧。下次復下次,買的新碗已全部用完。看着灶台上摞着的一大堆泛了白毛的碗,我一臉發愁,以前還總嫌一個碗也洗,廢水費工夫,現在我卻懊悔了,自己弄的亂攤子只能由自己來整理。碗堆了那麼多,我花了一個整個晚上的時間才洗完,實在累的不行。

躺在牀上休息時,我又開頭了以往多次無效果的埋怨:我為什麼這麼懶?幹什麼事都愛拖延,別説渴望成為什麼勝利人士了,竟然幾個碗也洗不好。打開微信和,大家所發的動態中也不乏很多公開責怪自己懶散,愛拖延的狀況。我們經常只在思想中進行激烈的鬥爭,可是在形體上卻總是無動於衷。其實解決這些毛病的關鍵就在於一個詞——行動。

古人曰:“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若坐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拖延洗碗,最終得到的'只是一大摞長白毛的碗;拖延作業,最終“贏得”的是老師的批判與父母的“雙打”;拖延人生,我們將無所事事,一事無成!“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只有走出舒適區,行動起來,我們才能鑄就所憧憬的輝煌。人生亦是如此,我們應當明白,空想是一無全部的源頭,實幹才是翹起幻想的槓桿,沒有人情願自甘墮落,天上也不會掉下餡餅,假如想要真正的轉變現狀,那麼請行動起來吧。

想要行動,應做到以下三點:一,不怕困難,這種無畏的精神正是我們所應當去學習的,要知道,一個連洗碗都怕累的人不行能做出大事。二,不能拖延。狄更斯説:“永久不要把你今日可以完成的事留到明天做,拖延是偷光陰的賊,抓住它吧!”要做貧僧,不畏困難,用行動遊歷九州四海;莫做富僧,安於現狀,拖延而徘徊不前。三,不停止奮鬥。當今時代飛速進展,豈會等待停滯的少數人?請永葆奮鬥之心,用行動踏出屬於自己的光明將來!

愛默生説:“一心向着自己的目標前進、行動起來的人,整個世界都會給他讓路。”青年伴侶們,行動是連接抱負與現實的橋樑,行動起來吧!不怕困難,不去拖延,不止奮鬥。行動起來,我們定能書寫人生的華章!

拖延症演講稿 篇3

我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那就是世界上最苦的水果是什麼?答案是“當時假如”。雖然這只是一個腦筋急轉彎,但這是一個大家都感同身受的問題,因為幾乎每個人都不同程度患有一種病,叫做拖延症。拖延症的定義自然不用多説,大家患病那麼久,應當接觸過各種不同的病發症狀。

但是也不要因為拖延症而對生活失去信念,因為每個人都是在有選擇地拖延。比如你會在一個無聊的會議上遲到,卻不會在跟男神女神的約會上遲到;對於你不想做的事情,你有排山倒海的理由拖延它,事關重要的事情,刻意製造困難你也在所不辭。還有的時候一件事情拖着拖着,我們就乾脆不做了。其實這也不錯,你能夠通過它,來區分事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自己本身是一個拖延症非常嚴峻的人。我信任班裏有許多同學都和我有着相同的困擾。一到放假的時候,之前明明做好了很多的方案,方案今日做什麼,明天做什麼,在這個時間段做什麼,我要幾點起牀之類的雜事。可一到實行的時候,就變成了:現在才幾點幾點,我還可以再多睡一會。今日是放假第一天,要不就給自己放鬆一天吧。這個時間段應當用來休息啊,還是待會再做吧。這樣的狀況下,結果往往是,哪怕坐在地上發呆一成天,也不情願去執行原本的方案。

在表面上看來,拖延的時候我們完全沒有做和任務相關的事情,我們刷伴侶圈吃零食談天,忙裏偷閒中,潛意識裏必定會不時地想起還沒完成的事情,這種焦慮感會讓我們漸漸開頭方案起來,哪怕只是不靠譜的一些設想,也是行動前的蓄力過程,至少在你開頭做的時候不會毫無頭緒。

更令人快樂的'是,拖延有時候會帶來價值。

而且,拖延還能帶來製造力!許多作家會經常拖了一週沒有寫稿,卻在最終期限突然引發頭腦風暴或是靈感爆棚。廣告圈裏面也有句話説,牛逼的創意,都在最終一秒消失的。

聽到這裏,大家也許已經開頭原諒自己的拖延症了,那麼,我只能説你們真的是資深拖延症愛好者。假如沒有強大的頭腦風暴和整理信息的力量,那還是着手開頭治療吧。

究竟許多人都愛説,當時假如早點預備,我肯定能做的更好。其實你已經盡了你全部的努力,你耗費了大量精力在躲避和焦慮上面,也花費了大量精力在截止前不久的行動力爆棚。無論怎樣,是你自己選擇,要現在的結果。

有些人覺得,我沒有拖延症啊,我始終都在做和工作相關的事情,這類人有一種狀況也很可怕。他會先花非常鍾挑一支最想用的筆,然後思索寫在哪個位置比較好看,最終漸漸地把一天的方案列出清單,結果根本沒有按清單去做,這種看似強迫症的行為就是標準的花式拖延時間。

拖延症是可怕完成一件事,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該結束一件事,是不知道如何完成這件事。其實根本不需要考慮太多,我們熟知的電影《阿甘正傳》中,阿甘看到一個目標就走過去了,別人卻是觀察目標先訂一個作戰方案,然後匍匐前進,往左閃,往右躲,再弄個掩體折騰了半天最終哪兒也沒到達。對於拖延症來説,最糟糕的,是在拖延的時候,嚮往勞碌的狀態,在勞碌的時候,去懊悔當時自己的拖延。

加拿大卡爾加里高校的皮爾斯·斯蒂爾教授曾提出了一個聞名的“拖延公式”是否拖延,其實本質上來講,就是你情願付出的代價,和你的獲得之間,你做一個選擇。

我的演講結束了,感謝大家!

拖延症演講稿 篇4

時間都去哪了,時間都在拖延下鋪張流失了。

週五下午,各科課代表各司其職,在第二節課下課時攢到辦公室,在黑板上佈置作業。我是隻有在筆記本上記的份,望着黑板,沒有討價的權利。

最終放學了,我整理書包回到家,支配週末方案:今日,我要把作業寫一半,明天上午就把作業一掃而光!其餘的時間用於複習。不過,現在肚子有點兒餓,先補充點能量吧!晚餐自然是豐富無比,我狼吞虎嚥,飽餐一頓。

飯後,我吃得太飽,得站着消化一下食物。光站着太無聊,時間不能鋪張啊,看會兒電視吧。於是我打開了以前的回放,看起了《挑戰不行能》······時間怎麼這麼快,半個小時過去了,我慌了,趕快拿出作業開頭做,一張數學卷還沒寫完,爸爸就回來了,“十點半了,快睡覺!”無可奈何的我只好遵命。

“起牀了,七點了!”我不知是聽力不好,還是意志力薄弱,就是不願離開那温和的被窩。最終,在媽媽的'千呼萬喚中我起牀了。上午有點沒睡醒的感覺,做題效率不高,只完成了昨天的數學卷,下午午睡一會,睡醒看會電視,那作業呢?沒事,有的是時間,明天還有一天呢!

週日上午,總感覺我有一點思維混亂,簡簡潔單的題被我“醖釀”成了非常簡單的題目,完成了歷史作業和地理作業。下午又完成了政治作業。還不防抓住愛好愛好,畫了一會兒畫······天黑了,我馬上想起:生物卷子還沒寫完!我慌了神,埋到桌子旁,求助“作業幫”,連搜帶寫搞了四十多分鐘,終於是寫完了。現在想想看,週五我還想着用一天半時間去複習呢!

拖延症不只鋪張時間,還拖延人的成長啊。我要和拖延症説再見。

拖延症演講稿 篇5

馬爾頓説,拖延的最能損壞和降低人們做事的努力。我覺得這句話説得很對,拖延幾乎成了我們每一個人的惡習,心理學家説,到了50還能改掉一樁壞習慣就是奇蹟。

今日我讀了一篇文章叫《拖延惡習》,文章主要講了:從小就有拖延的惡習,而且,為了拖延還差點失業。可是就在他50歲的時候,卻改掉了這種要命的惡習。

以前,爸爸媽媽叫我做一些事情,我都會説,等一下在去做,每次聽到這句話,爸爸就會嚴峻的批判我,説,假如你以後在工作上,也對領導説一句,等一下再去做的話,那麼你就會失業。於是,我只好不耐煩的`去做事了。

可讀了這篇文章以後,我才覺得爸爸説的是對的,不管做什麼事情説就要立刻去做,不能拖延。

記得有一年放寒假。老師佈置的作業特殊少。我心裏想:作業這麼少不如明天在做。可到了第二天,我又想在拖到明天再做。快要上課了,我才想起我的作業,於是我抓緊補。現在放假我都記住那次教訓,早早的就把作業寫完。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肯定要改掉這惡習,不能讓他成為人人的笑柄。

拖延症演講稿 篇6

同學們好,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想和大家談談現代社會中一種非常常見的“絕症”——拖延症。

拖延症是一種自我調節失敗,即使預期到結果是有害的,也要推遲完成計劃任務的行為。

我相信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下個星期的月考前,英語單詞還沒有背下來,但仍然不能打開英語書背誦單詞,總覺得“還有一個星期”,時間還早;看到古漢字的意思還沒有被記住,明明手上什麼也沒有,寧願翻開小説看幾眼,或者拿起手機玩一會兒遊戲,也不願翻開課本,總是拖到最後幾天,甚至最後一天才打開書,嘴裏説“太晚了太晚了”,同時後悔為什麼不提前複習。考試結束後,痛下決心,下次考試一定要好好複習,然後下一次再次被拖延症耽誤。

我對這類事情有很深的經驗。例如,在這次演講中,半個月前,我開始想説些什麼,但總覺得這周是男生講,還有一個週末可以準備,沒關係,即使這周是女生講,也不一定輪到自己,就這樣一直被窩拖延,直到昨天才急急忙忙準備,這真是一次非常深刻的教訓啊。

我們都知道拖延的後果有多嚴重,那麼解決辦法是什麼呢?正如心理學家尼爾·菲奧裏在一本書中描述的那樣,克服拖延症的一種方法是“逆向日程表”。簡單的説,就是最終完成任務的那個日期算起,往前推,到哪一天該完成哪一階段,一直推到當下,這樣你就不會失去緊迫感。同樣地,當一項巨大的任務被分解成更小的部分時,它似乎更容易,對困難的恐懼感也會減輕。

另一種方法叫做番茄工作法,它來自番茄計時器,它每30分鐘報時一次,參與者有30分鐘的休息和工作時間,每30分鐘被稱為“番茄時間”。經過多次實驗,人們發現25分鐘的工作和5分鐘的休息更合理和可接受,它還能讓你集中精力工作,而不會被誘惑分心。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拖延症演講稿 篇7

拖延是一種壞習慣。現在,我發覺很多人都患上了一種心理疾病——“拖延症”。我也有拖延的毛病。因為拖延,我上次嚐到了老師的武器——板子。我下定決心要好好改正這個令人厭惡的壞毛病!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昨天語文老師不知是怎麼的,給我們佈置了一大推作業,看起來也不是很難,但題量是比較大的。我心想:這個語文老師是怎麼了呀,莫非成心要針對我們嗎?哎呀,算了,反正我一時半會也寫不完,等會寫也不遲,去看會兒電視吧!

我開頭閒適地看起電視來,真滿意呀!“喂,你在幹什麼呀,還不抓緊去寫作業嗎?”這洪亮的聲音把我嚇了一跳,我趕忙地説了一聲:“好好好,我立刻去做。”我急速地跑到書房裏,掏出作業放在桌子上,坐在椅子上開頭寫作業。我靜靜地告知你:剛剛我只是嘴上説了一聲,根本沒有行動,我想歇一歇再説。就開頭磨磨蹭蹭,一會兒完筆,一會兒發呆,轉瞬間一個鐘頭過去了,只寫了不到半張的.卷子。不久,我的雙眼皮已經開頭打架了,爸爸坐在一旁冷笑一聲:“你還是別寫了,你看看這都幾點了。”我抬頭看了一下鐘錶,發覺已經十一點多了。爸爸又説:“這都是拖延惹的禍,明知道作業許多還磨磨蹭蹭,行了,別寫了,快上牀睡覺去,明兒就等你們老師的板子服侍吧!”聽了爸爸的話,我感到很慚愧。爸爸又大喝了一聲,我只好乖乖地上牀睡覺去了,我剛上牀時還想着明天早上早起趕作業呢!可是第二天早上,瞌睡蟲趴在我的頭上,擔心好心地對我説:“好啦好啦,你的作業那麼多,反正趕也趕不完,還是好好睡覺吧!”就這樣,我又昏昏睡了過去。

“喂,小兔崽子,你怎麼還不起牀呀,作業還沒寫完,又想遲到了是不是!”睡夢中感覺有人拍了拍我的後背,我睜開眼睛一看,原來是爸爸呀!我看了看鐘,已經七點半了!我迷模糊糊起了牀,洗漱、吃完飯以後,帶着那沒寫完的卷子上學去了。我把那半空的卷子交給了小組長,心臟砰砰地跳。下課後,班長找到我,像諷刺一樣對我説:“李江琦,老師叫你去辦公室喝茶呢!”説完呵呵笑了幾聲。我心想:還喝什麼茶呢?這就是要我領板子了!假如我早點兒寫完作業,就不會有這個不好的結果了。哎!我慚愧不已,懊悔極了,可世界上究竟沒有懊悔藥。

我懷着一顆忐忑擔心的心,慢悠悠地來到辦公室。老師剛看到我,就拿出了他的殺手鐗——板子,就這樣,我捱了一頓教訓。

其實,我的“拖延症”已經是個老毛病了。平常,我早上的時候,總是能聽到媽媽的督促,催我起牀,催我吃飯……催過之後,總要慢幾分鐘。所以我總是遲到,總是受到老師的批判。還有一件常常犯的事情:我每次下午放學回家,總是要拖延一會兒,不是看電視就是去玩耍,直到爸爸媽媽大喊:“快去寫作業!”

我才説:“知道啦,知道啦,我立刻去寫。”但是,我還是磨磨蹭蹭,經常快十一點才能寫完。因此,爸爸媽媽每次提起我的時候,總會説:“哎,那個熊孩子每次做事情都拖拖延延的,真叫人頭疼,假如她的“拖延病”能準時改掉就好咯!”這一次,我最終吃到拖延給我帶來的苦頭了。

我想到了一個寓言故事,在大森林裏,有一座高山,那裏住着一隻美麗的寒號鳥,寒號鳥有一個勤勞的鄰居,名叫喜鵲。這是一個烈日炎炎的夏天,寒號鳥躺在樹蔭底下的涼蓆上,扇着扇子聽着歌,過得閒適得意。而它的鄰居喜鵲,頂着烈日就開頭壘巢了,喜鵲往它的樹洞裏放了一些棉花,放了一些樹枝,又把自己的門加固了一下。它看到鄰居寒號鳥在那躺着,就勸她抓緊壘巢,而寒號鳥卻説:“夏天,壘啥巢呢,離冬天還早着呢。”喜鵲連續修它的巢。到了秋天,喜鵲又囑咐寒號鳥:“寒號鳥老弟呀,冬天就要到了,你再不築巢就來不及了。”寒號鳥仍舊不聽勸説,在那裏玩耍。冬天到了,喜鵲在温和的巢裏舒適地躺着,而寒號鳥卻在自己那冰洞似的窩裏凍死了。我覺得我就是那個愛拖延的寒號鳥,我都開頭稱讚自己呢。

因為“拖延症”我捱了板子,變得有點像寒號鳥了,想起來真有點害臊了。我暗暗下決心:肯定要改掉這個壞毛病,加油,李江琦!

拖延症演講稿 篇8

我的心中住着一個小惡魔——拖延症。

媽媽曾語重心長地告知我:“你呀,什麼都好,就是拖延這個毛病改不了!”而我卻聽之任之,認為不就是慢一點嘛,沒什麼大不了。

雖然,我是個五班級同學了,但每次叫醒我的並非鬧鐘,而是媽媽的河東獅吼。“起牀了,快點!”一大清早,媽媽推開門就衝我喊道,而我伸頭看了看錶:“早着呢!”身子又蜷進被窩裏去了。沒過幾分鐘,忍無可忍的媽媽怒氣衝衝地來到我的牀前,伸手把被子一掀,揪着我的耳朵怒吼道:“起不起來,我要打人了啊!”我極不情願地拿起衣服,隨着門“咣”的一聲關上,我馬上倒下,再次進入夢鄉。媽媽第三次叫我起牀時,手裏已經多了一件法器,俗稱“家法”。這回我最終起來了,磨磨蹭蹭,半個小時已經過去了。

這樣的'三重奏每週都會上演,媽媽還咬牙切齒地説:“真盼望你被老師狠狠懲處一次,看你長不長記性。”我對這句話不屑一顧,直到有一天靈驗了,我才最終下定決心告辭那害人的拖延症。

上課鈴響了後,我才踏進教室,由於我的中途闖入,打斷了老師繪聲繪色地講課。王老師(學校外愛好班的老師)衝我陰險地一笑,一臉温柔地説:“小羅,下課了有‘嘉獎’哦!”我丈二和尚摸不清頭腦,不是應當受懲處嗎?忐忑擔心的我坐在座位上,好不簡單等到下課。王老師讓全班同學用掌聲把我請到講台,宣佈了一條新規定:凡是遲到的同學,都要用屁股寫“我遲到了!”四個大字。很不幸,我成為了第一個中招的。此時的我,已經羞得滿臉通紅,恨不得有一張飛毯,馬上逃離教室。在同學們火辣辣的目光凝視下,好像我全身的每一根汗毛都着火了,慚愧得無地自容。

這次懲處嚴峻打擊了我的自尊心,於是我一連幾個星期都比其他同學更早到學校。媽媽覺得我堅持不了多久,就會打回原形。可我每次一犯拖延症的時候,那火辣辣的目光就出現在我的眼前,我便會立即出門。

拖延症,這個惡魔已經離我遠去,雷厲風行來到我的身邊,我能不興奮嗎?

拖延症演講稿 篇9

始終以來,我都是同學、家長眼中“別人家的孩子”,但大家有所不知的是,我始終在與一個“病魔”作鬥爭,它就是拖延症。

請不要驚異,這個“病”已經伴隨我很長時間了,可謂是根深蒂固。它有時輕,有時重,間歇發作。媽媽經常半開玩笑地説:“你這是病,得治!”

就拿上學期來説,美術老師要求我在6月30日前創作一幅《綠色承諾》手抄報。我心想,這還不簡單,分分鐘搞定!於是,這件事就被一拖再拖,結果直到交稿截止前一天,我才開頭沒日沒夜、加班加點地趕“工程”。就這樣,原來有一兩個月的充裕時間,被我拖到了最終一天。這場較量,拖延症“完勝”。

再拿一次寫作文來説吧。原來我給自己定下了兩個小時完成的目標,這時,拖延症跳出來了:“反正有兩個小時嘛,不妨先看會書,找找靈感?”我欣然應允了它的'懇求,開頭肆無忌憚地看起雜書來。不知不覺,一個小時過去了,我開頭有些焦急,把書扔到一旁,心想:作文該如何開頭呢?冥思苦想之際,我又瞥見了書架上的雜誌……

就這樣,我的時間被這個大惡魔一點點蠶食了,原本綽綽有餘的作文時間打水漂了。這一次,我又惜敗了。

當然,更多時間,我會提前作好方案支配並嚴格執行,這時,拖延症的囂張氣焰也隨之煙消雲散。在這樣的較量中,我當然能夠戰勝“病魔”。

俗話説“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改掉一個壞習慣,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在這場曠日長久的較量中,我信任,我肯定會把它徹底毀滅掉,等着我的捷報吧!

拖延症演講稿 篇10

敬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想和大家來説一説在現代社會中,十分普遍的一種“絕症”——拖延症。

拖延症是指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後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後推遲的一種行為。

相信大家在平時生活中都有這樣的體驗:下週要月考,英語單詞還沒有背熟,但還是不能翻開英語書好好地背單詞,總想着“還有一個禮拜”、早着呢;或者語文要看的古文字詞義還沒記牢,明明手上沒有什麼事,寧可翻開小説看幾眼,或者拿起手機玩一會兒遊戲,都不願意翻開課本。總要拖到最後幾天、甚至最後一天才翻開書,嘴裏唸叨着“來不及了來不及了”、一邊後悔為什麼沒有提前複習。這樣臨時抱佛腳、很有可能被佛一腳踢開。考試結束之後,痛定思痛、下定決心,下次考試一定要好好複習;然後呢?然後下一次還是被拖延症扯斷了後腿。如此循環、周而復始。

對於這樣的事我深有體會。就比如這次演講,在半個月前我就開始想講什麼,但是總想着這周是男生講,有一個週末的時間來準備,沒有關係;或者就算這周是女生講,但是輪不到我,還有時間。就這樣一直拖拖拖,直到昨天我才決定,用自己血淋淋的教訓,作為今天演講的話題。

我們都知道拖延症有多麼嚴重的後果,那有什麼解決的方法呢?一位心理學家尼爾·菲奧裏有一本書叫《戰勝拖拉》,書中提到這樣一個方法,叫“逆向日程表”法。簡單來説,就是從最終完成任務的那個日期算起,往前推,到哪一天該完成哪一階段,一直逆推到當下。這樣就不會沒有緊迫感;同樣,一個巨大的任務被分割成小部分,看起來也會輕鬆一些、人的畏難心理也會減輕。

還有一種方法被叫做“番茄工作法”,這個方法來源於一個番茄計時器,這個計時器每30分鐘會報一次時。實驗者在這30分鐘內分配休息和工作的時間,每30分鐘被稱為一個“番茄時間”。經過很多次實驗後,人們發現,25分鐘工作和5分鐘休息是比較合理、容易被人接受的;也可以讓人專心工作、不被誘惑分散注意力。

那到現在,我的演講也基本結束了。希望可以給大家、同樣也是給自己一些克服拖延症的好的建議;也希望下次輪到我演講時,別再準備得如此倉促。謝謝。

拖延症演講稿 篇11

敬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開場:同學們好,老師好。相信絕大多數同學都聽説過這樣一個新名詞——拖延症。顧名思義,所謂拖延症,就是指事事都會無意識的拖延。也許本來做好了詳細的計劃,一到實行的時候,就想着,再等一會 ,等一小會。等着等着,這件事就那麼過去了。

曾經有一位叫做錢鶴灘的學者寫過這樣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從某一方面來看,拖延症無疑壓制了一個人的執行力。本來無關緊要的事,日積月累下來就做不完了。説到這裏,我想做個小調查。各位同學認為自己有拖延症的,請舉一下手。那請問,這些舉手的同學,你們是否認為拖延症阻礙了你們的計劃,壓制了你們的執行力。

其實,根據調查發現。拖延症大多來自一定的時間限制。假如一件不大不小的事,給你10天去完成,幾乎絕大多數人都會無意識選擇拖延,因為大家都認為,這件事既然無足輕重,一定很容易就辦到,等期限快到的時候再去做也不遲。結果到了第八天,第九天甚至第十天你才去做這件事,本來慢慢做可以非常漂亮並且輕鬆的完成任務,卻因為拖沓導致任務完成倉促,虎頭蛇尾。甚至需要外力的幫助去草草解決。

我自己本身是一個拖延症十分嚴重的人。我相信班裏有很多同學都和我有着相同的困擾。一到放假的'時候,之前明明做好了許多的計劃,計劃今天做什麼,明天做什麼,在這個時間段做什麼,我要幾點起牀之類的雜事。可一到實行的時候,就變成了:現在才幾點幾點,我還可以再多睡一會。今天是放假第一天,要不就給自己放鬆一天吧。這個時間段應該用來休息啊,還是待會再做吧。這樣的情況下,結果往往是,哪怕坐在地上發呆一整天,也不願意去執行原本的計劃。更多的情況是,假如今晚數理化政史地六科作業,肯定有一部分同學這麼想:政史地可以直接抄答案,我先寫這些吧,數理化我要留着好好做。可實際的情景是,我抄完了政史地作業,看向鐘的時候發現,啊,都這麼晚了,算了,數理化明天再做吧。到了第二天早上,原本計劃好哪怕作業不交也要認真寫完,可實際上,在倉促的交作業熱潮中,不聽話的手還是伸向了答案,抄完之後,陷入了深深地自我譴責中。

所以,綜上所述,拖延症帶來的負面作用更多的表現在給自己帶來壓力,負罪感,效率低下,還有人們對你不能完成任務的不良評價。而且,在這樣的負面作用下,往往會產生惡性循環,導致進一步的拖延行為。

通常情況下,人做選擇依循兩個原則:或者是追求快樂,或者是逃避痛苦。你覺得上學無趣,所以會遲到,但是你跟喜歡的人約會就不遲到;老師來檢查,你就不會遲到,老師一不來,你就昨天晚上忘了訂鬧鈴,或者鬧鐘沒有響。對於你不想做的事情,你有排山倒海的理由拖延它;對於你事關重大的事情,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你也在所不辭。

當然,有時拖延症也有積極地一面。一件事情拖着拖着,我們乾脆就不做了。這也是拖延症的價值:通過它,來區別事情的重要性。我常常覺得,有的時候我們是自動選擇了“拖延”這樣一個方式,以來激活自己的創造力。我現在就制定好複習計劃,可實際上,我到了考試前一天才開始背書。但往往這種抱佛腳的行為卻出奇的有效,所以我認為,我不怎麼努力不怎麼拼命也可以做的和那些努力的人差不多。雖然知道這種想法不正確,我的知識也沒有努力的人鞏固,可我還是忠於這種想法,這就是拖延症。

對於拖延症來説,最糟糕的,是在拖延的時候,憧憬忙碌的狀態,在忙碌的時候,去悔恨當初自己的拖延。 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的皮爾斯·斯蒂爾教授曾提出了一個著名的“拖延公式“U=EV/ID,戰拖=信心*價值/衝動*回報延遲。

是否拖延,其實本質上來講,就是你願意付出的代價,和你的獲得之間,你做一個選擇。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拖延症演講稿 篇12

今日,我想和大家來説一説在現代社會中,非常普遍的一種“絕症”——拖延症。

拖延症是指自我調整失敗,在能夠預料後果有害的狀況下,仍舊把方案要做的事情往後推遲的一種行為。

信任大家在平常生活中都有這樣的體驗:下週要月考,英語單詞還沒有背熟,但還是不能翻開英語書好好地背單詞,總想着“還有一個禮拜”、早着呢;或者語文要看的古文字詞義還沒記牢,明明手上沒有什麼事,寧可翻開小説看幾眼,或者拿起手機玩一會兒嬉戲,都不情願翻開課本。總要拖到最終幾天、甚至最終一天才翻開書,嘴裏叨唸着“來不及了來不及了”、一邊懊悔為什麼沒有提前複習。這樣臨時抱佛腳、很有可能被佛一腳踢開。考試結束之後,痛定思痛、下定決心,下次考試肯定要好好複習;然後呢?然後下一次還是被拖延症扯斷了後腿。如此循環、周而復始。

對於這樣的事我深有體會。就比如這次演講,在半個月前我就開頭想講什麼,但是總想着這周是男生講,有一個週末的時間來預備,沒有關係;或者就算這周是女生講,但是輪不到我,還有時間。就這樣始終拖拖拖,直到昨天我才打算,用自己血淋淋的教訓,作為今日演講的話題。

我們都知道拖延症有多麼嚴峻的.後果,那有什麼解決的方法呢?一位心理學家尼爾·菲奧裏有一本書叫《戰勝拖拉》,書中提到這樣一個方法,叫“逆向日程表”法。簡潔來説,就是從最終完成任務的那個日期算起,往前推,到哪一天該完成哪一階段,始終逆推到當下。這樣就不會沒有緊迫感;同樣,一個巨大的任務被分割成小部分,看起來也會輕鬆一些、人的畏難心理也會減輕。

還有一種方法被叫做“番茄工作法”,這個方法來源於一個番茄計時器,這個計時器每30分鐘會報一次時。試驗者在這30分鐘內安排休息和工作的時間,每30分鐘被稱為一個“番茄時間”。經過許多次試驗後,人們發覺,25分鐘工作和5分鐘休息是比較合理、簡單被人接受的;也可以讓人用心工作、不被誘惑分散留意力。

那到現在,我的演講也基本結束了。盼望可以給大家、同樣也是給自己一些克服拖延症的好的建議;也盼望下次輪到我演講時,別再預備得如此倉促。感謝。

拖延症演講稿 篇13

我們許多人都有“拖延症”:吃飯慢、上學慢、寫作業慢,做什麼都慢……喜愛把一件事拖到最終一刻,那麼就讓我來説説我的“拖延症”吧!

記得那是在上二班級的時候,一天下午放學後,我正津津有味地看着動畫片,媽媽突然走過來關掉了電視,説:“別看了,快去寫作業吧。”我心不甘、情不願地從沙發上站起來,邊起身邊小聲嘀咕:“我正看得起勁呢,時間還早呢……”

我不緊不慢地走向自己的書桌,無可奈何地打開書包,掏出書、作業本和文具盒開頭寫作業。剛拿起筆,突然,書桌旁媽媽正在充電的手機來了一條信息提示,我東張西望不見媽媽,心想:媽媽不在,就看一眼,不會耽擱時間的。於是,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起了手機,“真巧,是我的.好伴侶發來的,給她回一個吧,不會耽擱時間的。”就這樣,一來一回,不大一會兒,我們就天南海北地聊得熱火朝天。“你在幹什麼?”媽媽一把奪過手機,嚴峻地批判了我,我只好乖乖地寫作業。

寫着寫着,突然感覺腳底下有個東西,拿起來一看,原來是我可愛的小魔方,它在召喚我:“小僕人,歇會兒吧,時間還早呢玩一會兒吧!”我想也是的。不知過了多大一會兒,媽媽猝不及防地進了房間,我立即收起魔方,裝模作樣地寫起作業。“快點寫!”望着媽媽的笑容,我深深地吁了一口氣,閃電般地將作業收尾,開頭讀起書來。

現在想想真可怕,一寸光陰,一寸金,人最珍貴的就是時間,抓緊時間寫完作業還可以看看書,增長自己的見識,才會有更大的進步。在學習生活中,我們要遠離拖延,讓自己變得更加樂觀,爭取做最好的自己!

拖延症演講稿 篇14

“叮鈴鈴”上課鈴響了,語文期末模擬練習也拉開了序幕。

試卷從前桌傳了下來,我像是接住了一個燙手的山芋!我認真地閲讀着試卷,發覺前面部分並不是很難。可作文直把我嚇了一跳,這可是命題作文啊。我悄悄地思索着,盼望能想出一點什麼作文的靈感來。“我懂得了什麼?”作文要求裏的一句話。我想了很長一段時間,不知不覺考試時間已經開頭了。我還在這裏鋪張太多時間,於是我先寫好了班級姓名,學號。

從前面開頭做了一題,比較滿足,順當完成。第二題也還好,我一路過關,斬六將,始終攻到了是閲讀題。可一看到閲讀的習題我可就傻眼了。“請你評價一下文中的人物是個怎樣的人?”這可是我最弱項的題目,我一下子就卡住了,可是我記住假如遇到無法解決的題目就跳過,他先做會做的題目,然後再來漸漸解決它。於是我接着往下做,可就在這時,我就是前面的題目有點不大對頭,我又往前檢查了一遍,發覺是有一個錯了,我抓緊改掉,再看看其他有沒有錯其他並沒有錯,我又不放心就認真來回掃了好幾遍才放心。才安心的放過試卷。

閲讀題的文章,我讀了一遍又一遍,始終讀了十來遍。我努力做這題目,做完後,認真檢查着,發覺我做得不錯,於是翻過了,去做下一面。我又突然覺得不放心,來回看了好幾遍,這時我發覺別同學已經開頭寫作文了。我認真看了看

別人寫到哪兒了,這可把我嚇了一跳,人家都把格子寫完了,我連動都還沒動。我真想説,我的磨嘰神功,可把我害慘了。

我抓緊起筆開頭寫,也不管會不會,也不管好賴,一想到句子就往上抄。可我寫了沒多久,老師就説:“同學們這次考試還有二非常鍾可以做,請認真檢查。”“媽呀,二非常鍾,可我才寫了三行啊!我抓緊寫……我幾乎受驚得要跳起來了。但是我的筆似乎越越來越重,彷彿跟金箍棒一樣,我的手吃力地在紙上滑動。我寫字的速度也越來越慢,越來越慢,這隻筆似乎塗了502,一動也不動。我心裏這個焦急呀,似乎屁股都着了火一樣,可是越孤獨越急越慢極了,後來就再也想不出來了。就在這時靈光在我腦海中閃過。發覺有一本書,正好能拿來用。我抓緊……我努力回想書的內容,並依據依據書上的`故事進行改編擴充。然後,把書上一百字的內容擴充成了五百字。也就在這時下課的鈴聲響起,我匆忙地檢查了一遍,長吁了一口氣,把試卷交了上去。哎呀,剛才真是嚇死我了,要不是我讀書讀的多,那可就真卡殼了,假如作文沒寫完,那麼那可就頂多只有六非常了。直到放學以後,我還是心有餘悸!

哎呀,我的拖延症啊!你什麼時候能離我遠去?

拖延症演講稿 篇15

敬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拖延症是種惡習,幾乎曾經發生在每個人的身上。因此想要提升執行力,首先我們得學會如何治療拖延症,不要等到火燒眉毛了,才知道如何去處理一件事情。那麼如何提高個人執行力?最好的方法就是拒絕拖延症。

拖延症狀歸納為五點:1、面對事情無從下手時,有目標、有方法、缺乏步驟!(猶豫型)2、在做事的過程中缺乏思考,缺乏技巧,總是結果不好,後悔。(衝動型)3、定下目標,就是做不到,缺乏執行力或者堅持,光説不練。(懶惰型)4、沒有目標,沒有激情,不知道該往哪去,混一天是一天。(迷茫型)5、有了目標,有計劃,但總是被他人影響,最後總是偏離自己的目的,甚至做了完全相反的結果。(盲從型)

克服拖延,提升執行力:

一、掌握方法,做正確的事。很多人之所以行動力不足,部分原因是在已有目標和方向的前提下,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因此導致辦事效率低下,手頭事物的序列混亂、複雜、思路不清晰,因此對於事務的進行非常不順利,久而久之變成了拖延,這屬於執行過程中缺乏有效的方法,導致進度緩慢低下。

二、學會排列事務序列以及進行時間管理。專門針對注意力分散,思維跳躍的人。對於這類人需要學會“番茄工作法”,就是將時間分成一個又一個的番茄塊,儘可能讓時間形成塊狀而非碎片化的方法,以達到高效的目的。在排列事件方面,需要按照嚴密的邏輯順序一步步的來,比如我要解決某個問題,第一步並不是去馬上提出解決方案,而是儘可能的先收集各類信息,進行綜合的分析處理,才能找到解決方法。

三、學會拒絕。在工作中不必馬上回復的信息和被人要求幫助常常都會影響效率,引起拖延,而拒絕別人是一個高效能人士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而這個能力卻是大多數人都不具備的,在某些事情會影響到自身情況下,一定要學會用或硬或軟的方法拒絕。

四、目標合理。想要在工作中更加順利的完成任務,首先目標要合理。贏家往往都是儘可能的完成每個小目標,從而促使全局發生質的改變。目標不合理的情況下,即使將大目標分解成小目標,在完成小目標時也會備受壓力。如此容易導致對長遠目標喪失信心。最佳狀態應該是每完成一個小目標還有餘力,這樣可以產生一種得勝者的快感。

拖延症演講稿 篇16

“趕快起牀”、“等一會兒”,“趕快寫作業”、“等一會兒”,“趕快去吃飯”、“等一會兒”,“趕快關電腦”、“等一會兒”,“趕快上牀睡覺”、“等一會兒”……宅在家裏上網課這段時間,一天中有許多個等一會兒。我的“等一會兒”和媽媽的“趕快”似乎交織成了一曲響亮的家庭交響樂,此起彼伏。

早上我的鬧鐘滴滴滴滴地響個不停,我伸出手將鬧鐘拍到地上,果真他不響了。於是我身子一縮,被子一蒙,連續和周公進行一日遊。突然媽媽的女高音響了起來,兒子快起來打卡,要不然就遲了,緊接着我暖烘烘的被子不見了。我急不情願地坐起來,閉着眼摸索着衣服,慢吞吞地往身上套,嘴裏不滿足地嘟囔着:“急什麼,現在才幾點,再等一會兒不行嗎?”但觀察媽媽怒目圓睜,我只好穿好衣服,磨磨蹭蹭晃到衞生間。

來到衞生間,半眯着眼睛,拿起牙桶牙刷,一邊接水一邊在牙刷上擠了“三點”牙膏,慢悠悠地刷着牙,嘴裏還哼着不知名調子。這時媽媽的`女高音再度想起:“怎麼還不出來,掉衞生間了……”

我嘟囔着來到餐桌旁,一看早餐,眉頭就皺了起來,心想:“哎,怎麼又是牛奶麪條加雞蛋!”我捏住鼻子,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着牛奶,一根兒一根兒慢條斯理地兒吃着麪條。這時媽媽吼道:“別磨蹭,趕快吃飯、趕快整理、趕快上課……”,一連串的趕快,像炸雷一樣,震得我耳鼓膜一顫一顫的。看到媽媽那張兇巴巴的、滿臉殺氣的、極不行耐的表情,讓原來想説再等一會兒的我,就像老鼠見了貓一樣,“嗖”地一下坐到桌子前……

剛進入直播間,就聽見尹老師熟識的聲音:“請全部同學連麥”,我一看錶,原來上課竟然遲到了五分鐘。我懊悔不已,下定決心,以後肯定要和等一會説再見,不讓時間在我的“等一會兒”中匆忙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