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鐘自由演講稿2022(精選5篇)

2分鐘自由演講稿2022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2分鐘自由演講稿2022(精選5篇)

大家好!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這是匈牙利著名詩人裴多芬所寫的一首詩。由此可見自由的寶貴。失去了自由,那金錢,名利等也就失去了意義。當然,自由的擁有也有一定的約束。

自由需要約束,沒有約束的人便得不到自由,還會反而失去更多自由。20__年5月7日晚,著名音樂家高曉鬆在北京東城區,因醉酒駕車並且發生四車追尾事件,而導致四人受傷。他對此這樣説:“我一直以為喝酒能給人自由,最後卻因喝酒而失去了自由。”人人都渴望自由,每個人都希望無拘無束的做自己喜歡的事。但自由是在約束下產生的,沒有了約束的自由,便如同美國的亨利·羅伯特説的那樣“一旦離開了規則,每個人都自由行事,結果將是每個人都得不到真正的自由。”

自由是最寶貴的,遠遠超過其他,失去了自由便等於一無所有。美國第一個黑人國務卿克林·盧瑟·鮑威爾,出生於紐約,在南布朗克斯長大,父母都是來自牙買加的移民。童年的鮑威爾非常貧困,艱苦磨難沒有阻礙鮑威爾的奮發成功,為了追尋自由以及黑人與白人間種族平等。他不斷努力,在種族意識仍很強烈的美國贏得了白人和黑人的尊敬和愛戴,為美國黑人獲取自由做了巨大貢獻。鮑威爾深知自由的價值,為了自由生活他也放棄過一個極有可能成為第一屆美國黑人總統的機會。一個人一旦失去了自由,生活便會黯然失色,生命也會失去光彩。的確,“誰因為害怕貧窮而放棄比財富更寶貴的自由,那他就只能永遠的做奴隸。”

自由需要約束,有了公路的約束,汽車才得以自由疾馳;因為有了峽谷的限制溪水才得以自由流淌;因為有了海的阻擋,魚類才得以自由遨遊。自由也是珍貴的,擁有了自由才會擁有其它一切的美好。

2分鐘自由演講稿2022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自由是被大眾所渴望的。人們肯定會認為自由就是隨心所欲,想要什麼就有什麼。事實並非如此,自由其實是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在法律與道德規範下,合情合理地支配自由。

大家一定會常常在心裏埋怨着父母、老師對自己的約束太多了:不準打遊戲,不許挑食,不許玩得太瘋狂,不許……作為學生與孩子的我也經常抱怨:為什麼我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我想趕快長大,就可以隨心所欲。但是其實長大後也不一定能隨心所欲。為什麼呢?因為父母和師長給我們限定自由是為了讓我們健康成長,是飽含了對我們無限的愛與責任。

不許我們挑食是為了讓我們擁有健康的體魄,攝取多種成長所需的營養。不許我們打遊戲是怕影響我們的視力,也擔心佔用太多時間耽誤學習。不許我們上竄下跳瘋狂追逐,是怕我們受傷,有可能造成終生遺憾。從小經過父母、師長對我們自由的給予與約束,讓我無形中領略到什麼是真正的自由。

自由是想象力的激發,我們可以在學習研究中發揮無限想象的自由,致使我們可以擁有藝術、文學、科學、醫學、娛樂的各新研發。這是腦力自由開發的成果。

我們也可以在心靈與精神層面去自由地追尋,因為“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放飛心靈的自由,我們可以追尋更遠大的目標。

所以雖然擁有自由,但好似天上的鳥兒,水裏的魚兒,它們看似自由飛翔與遊憇,但隨着季節的變化,大雁也要南飛,魚兒也要依洋流回遊。在一定的規範下的自由,方能創建開放、創新、温馨的和諧社會。這樣的社會才足以讓我們安身立命、安居樂業!

2分鐘自由演講稿2022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中”這響徹歐洲的聲音來自盧梭。這句話有兩層意思:第一,人在自然狀態中是自由的;第二,自由人一旦進入了社會狀態,自然的自由就被社會的枷鎖所約束。簡而言之,當今社會,我們都是自由人,但必須在道德、制度、法律等秩序規則下行使自由的權利。

最初的規則是在自然界中產生的,自然界中的規則使萬事萬物都在自己的軌道上運行着。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幫助生物們優勝劣汰,使物種在規則中變得更適應環境,變得更快更強,不適應規則的生物會被自然法則無情的淘汰。

從自然規則中演變而來,人類在生存和發展中也產生了種.種規則。法律是維持正常生活和秩序最為普通的規則。是我們謀求個體需要以及利益時必須考慮的前提。從當今社會的種.種犯罪中可以分析出,其中的根源不外乎為了滿足人的慾望,對利益追求不顧一切,最終受到法律制裁。拿馬路上的紅綠燈來説,儘管規則限制了自由,但實際上最終是保護了自由。因此,當個人需求與法律、社會秩序這些社會基本規則相矛盾時,個體必須放棄“自由”,滿足社會的整體利益,這就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當然,社會生活中絕非只有“死板”的法律,在科學發明、商業競爭等活動中也有許許多多的規則,面對這些,我們首先要用正確的世界觀、道德觀加以辨別,同時必須靈活運用,甚至主動修改完善規則,絕對不能被條條規則框住了大腦,做了井底之蛙。從古至今,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早在春秋時期,墨子就提出了“兼相愛、交相利”的思想,主張通過人們之間互動的相愛來改善人際關係,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建立良好的規則使每個人的利益都能得到滿足,打破舊有規則,創造新的更適用的規則,讓每個人獲得更大的自由。科學界更是如此,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是對舊有技術規則的挑戰。正是有了牛頓這樣不為“蘋果總是掉在地上”思維所束縛的大科學家,正是有了愛迪生這樣敢於實現一切想象的大發明家,人類才能突破地心引力,擁有了如此美好豐富的生活。大家熟悉的馬雲,這個在20年前別人眼中的騙子,正是運用了創新將原來的實體商業模式打破,建立了自己的“雲”規則。這些人類世界的佼佼者都用自己的方式創造了規則。

由此可見,自由與規則絕不是一對矛盾,而是一種相互支持的關係。當我們明白了什麼是正真的自由,什麼是真正的規則的時候,我們自然就學會了如何享受自由不放任,如何適應規則不僵化,這個時候,我們的創造力就來臨了。

2分鐘自由演講稿2022 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自由,似乎是很多人一直都夢想得到的,但自由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那麼,何為自由?

有人認為自由是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也有人認為自由是有錢有權,心有所想,事有所成。而我認為自由不僅僅是物質的,更體現在精神層面。我對自由的尋找就從書中開始……

自由在一本本童話書中。在很小的時候,讀的最多的是那些王子與公主的唯美的愛情故事,他們都試圖擺脱物質上的束縛,突破重重困難,只為尋找到那屬於自己的愛情。而在我看來,那不僅僅是愛情,更是敢於突破自身和困境,尋找那來之不易的心靈上的自由。在我心中,自由就是那最後的大團圓,是永恆的歡聲笑語,是永遠的愛與被愛。但隨着年齡的增長,卻發現,愛不會永遠的存在每個人身上。在這個世界上,還有着許多被遺忘的人,他們或許被戰亂所害,或許被貧窮所困,他們在生死間掙扎,為滿足物質生活而奔波,他們缺少愛,缺少關懷,因此得不到心靈上的自由。

自由在哪?在我少年的生活中,一直有着對這個問題探求的渴望。在那個黑暗的中世紀,許多哲人探尋着自由與愛。於是,但丁的《神曲》引領我尋找愛,尋找自由。在那黑暗的地獄是不愛人者的居所,是奪他人自由者的囚籠,在這裏的所有人都被功名利祿等心魔所困擾和折磨,以至於接受懲罰的煎熬。那美麗的,擁有着朝陽的煉獄給予了渴望愛渴望自由之人新的希望,他們通過心靈的修行,渴望擺脱心魔,不斷追求心靈的自由。而那充滿着愛與被愛的天堂,則是真正的自由之地,因為在這裏的人們心靈純善,互愛互敬,相處和諧。尋找是《神曲》的主題,自由則是它尋找的目的。原來自由是要被尋找和發現的,它藴藏在每一份愛人者的身邊,愛着他人,不僅給予了他人自由,也給予了自己自由。

如今,我在我們的先哲那裏發現了自由的更高境界。《禮記》曾經為我們建造了一個大同世界,在這個世界裏“外户而不閉”,人人無心作惡,這叫善的大同。孟子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社會上老有所養,少有所依,貧困之人也有着來自他人的救濟,沒有人自私自利,只顧自己的功名利祿;每個人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去追求心靈、精神上的自由。但“敬人易,則愛人難”,想將“愛人”普及到所有人,是十分困難的,這就需要極高的素養,需要人與人之間互敬互愛,真正做到心中無我,只有他人,這就需要我們努力突破心靈的束縛,扔下一切思想上的自私與小我,這樣做就能得到心靈上的解放和精神上的愉悦愜意,達到真正的自由。

所以,自由不是憑空而生,它從愛中而來,只有對他人,這個社會,對世間的一切生靈都飽含愛意,這個人才會獲得真正的自由;當每個人都處在愛之中,整個社會就會獲得真正的自由。

2分鐘自由演講稿2022 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論自由》是英國資產階級哲學家、經濟學家、自由主義的著名代表人物。書中論述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公民自由權利,闡明“社會所能合法施用於個人的權力的性質和限度”,並提出了自由的各項“原則”。關於“論自由”這本書,密爾在引論中開宗明義地説,他所要討論的是“公民自由或社會自由,也就是要探討社會所能合法施用於個人的權力的性質和限度”。全書要義可以概括為兩條基本原則:一、個人的行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害,個人就有完全的行動自由,不必向社會負責;他人對於這個人的行為不得干涉,至多可以進行忠告、規勸或避而不理。二、只有當個人的行為危害到他人利益時,個人才應當接受社會的或法律的懲罰。社會只有在這個時候,才對個人的行為有裁判權,也才能對個人施加強制力量。

它將自由問題的探討從國家與個人延伸到社會領域,深化了啟蒙運動以來關於個人自由與政治自由的論述,成為自由主義理論體系的集大成之作,它對個人自由的強有力的熱情辯護,使之成為英文世界裏捍衞自由的經典。

在對付野蠻人時,專制政府正是一個合法的型式,只要目的是為着使他們有所改善,而所用手段又因這個目的之得以實現而顯為正當。現在看來,密爾的這句話是相當政治不正確的。一個如此強調“自己對自己負責,他人無權干涉”的人,怎麼會覺得用專制來“對付”一個民族是正當的呢?原來,在密爾看來,野蠻人的種族就好像人類中的未成年人,他們無法對自己負責,需要成年人的照管。可是,如果密爾的這種看法成立的話,那麼我們的文明種族是怎麼長大的呢?在人類剛出現的時候,可沒有其他人來幫助、照管這些“野蠻人”啊。

對於某些意見,因我們自己的判斷裁定其錯誤就拒絕傾聽,為了更充分説明這種做法的危害性,看來有必要把討論付諸具體的案例;而且最好我首先選擇那些最不利於我的例子,在這些例子中,反對言論自由的論點,無論是從正確性上還是從有用性上來説都被視為是最強有力的。

人類自由的適當領域包括:第一,意識的內向境地,要求着最廣義的良心的自由、思想和感想的自由、意見和情操的自由、發表和刊發意見的自由;第二,趣味和志趣的自由;第三,個人之間相互聯合的自由。假定全體人類減一執有一種意見,而僅僅一人執有相反的意見,這時,人類要使那一人沉默並不比那一人要使人類沉默較可算為正當。

相應於一個人對自己的孤獨判斷之缺乏信心,他就常不免帶着毫不置疑的信託投靠在一般“世界”的不可能錯誤性。而所謂世界,就每個個人説來,是指世界中他所接觸到的一部分,如他的黨、他的派、他的教會、他的社會階級。我們所謂的世界,只是我們接觸的那小小的一羣人。雖然網絡時代讓地球變成了一個村落,然而作為一個個體,能夠接觸到的人和觀點終究還是少而又少的。在世界這隻龐大的大象面前,我們永遠是盲人。所以,我們盲目相信“世界”的看法,和盲目相信自己的看法沒什麼兩樣。

自由原則不能要求一個人有不要自由的自由。如果在當今社會有完全的自由,那麼我們的生活將會達到一個不一樣的階段。本書中提出最中心的就我們在不影響到別人的生活的情況下達到自己的絕對自由。但是現在的社會可以給我們有這樣的自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