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政治演講稿

世博會給中國帶來什麼

時事政治演講稿

世博會既是每個時代最新文明成果和人類智慧的大匯聚,也是東道主動員全國力量,全方位展示本國社會、經濟、文化成就和發展前景的最好機會,是國力強盛的象徵和國際地位提升的重要標誌,因此一直為世界各國爭相舉辦。但世博會長期囿於少數發達國家,中國贏得XX年世博會主辦權是151年以來發展中國家的第一次。XX年世博會的主辦權的成功,是全世界對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認可,是對中國經濟實力的認可,也必將對中國社會全面進步、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剛剛勝利閉幕的黨的“xx大”提出,在未來20年中,我國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這段征程中,XX年北京奧運會和XX年上海世博會將發揮“中途加油站”的重要作用。

不可否認的是,世博會在我國老百姓中的知名度不及奧運會。但是,世博會對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不亞於奧運會。

在國際上,素有“經濟、文化、科技領域奧林匹克”之稱的世博會,同奧運會一起,被譽為全球兩大頂級盛會。有數據預測,在籌備和舉辦奧運會期間,對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拉動將達到每年0.3%左右。

根據規劃,上海用於世博會園區建設的直接投資額將達到30億美元,而由此帶動的產業結構調整、交通、商業、舊區改造等延伸領域投資約是直接投資的5至10倍。同時,世博會的需求將催生一大批中外合資的融資、商業、旅遊、管理以及法律諮詢等專業服務公司,海內外客商參與的市場空間非常大。

有人曾測算,北京申奧成功後,預計在未來幾年中,我國將因此新增200萬個就業崗位,經濟增長速度每年將額外增加0.3%。而上海世博會會期長達半年,人數更可能打破歷史紀錄。

據權威部門測算,如果XX年在上海舉辦世博會,參觀者將超過7000萬,有望創下世博會歷史的最高紀錄。有關專家認為,如果上海世博會門票價格為170元人民幣,購票遊客為4300萬人次,則門票收入將達73.1億元人民幣;如果參加世博會人數中有60%在會場內用餐一次,以平均每人消費30元計,則餐飲收入為7.8億元人民幣;估計參觀者90%會在會場內飲用飲料,以平均每人消費10元計算,飲料費收入為3.9億元人民幣;估計30%的參觀者會在會場內購買旅遊紀念品,以平均每人消費30元計,紀念品銷售額達3.9億元。綜合各項,世博會門票、餐飲、旅遊紀念品等的直接銷售收入將接近90億元。

世博會將為“旅遊消費鏈”的形成推波助瀾,對旅遊及相關行業起到巨大拉動作用。據世界旅遊組織測算,旅遊每增長直接收入1元,相關行業的收入就能增長4.3元。

而且,除了直接、間接收益外,世博會還將給上海帶來持續的無法計算的後續效益。這可以參照歷史上的經驗:埃菲爾鐵塔是1889年世博會給巴黎留下的“搖錢樹”,讓法國相關行業受益無窮。上海位於長江入海口,世博會的舉辦必將產生顯著的周邊聯動效應,輻射華東,甚至帶動全國經濟的發展,這方面的價值將難以估算。

世界博覽會為什麼備受關注

中國國務院總理説,世界博覽會是展示世界文明發展最新成果的盛會。通過舉辦世界博覽會,可展示人類在某一個或多個領域中,在政治、經濟、科技和文化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舉辦世博會的目的往往是為了慶祝重大的歷史事件或某個國家、地區的重要紀念活動,以展示人類在某一領域中,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因此,世博會一直是世界各大國爭相承辦的大型國際活動。自英國首屆世博會以來,國際大都市一直熱衷於舉辦世博會。1851年的倫敦博覽會站在歐洲工業時代即將到來的最前沿;1893年的芝加哥博覽會宣告美國登上世界舞台;19XX年的巴黎博覽會將目光聚集在新世紀;1958年的布魯塞爾博覽會標誌着戰後重建進入佳境;1970年的大阪博覽會顯示戰後日本的日益強大。

事實上,許許多多的對世界發展起到巨大推動作用的科學技術產品均是在世博會展出後迅速推廣的:

1851年,首屆博覽會中,展出了英國工業革命所產生的經濟成就和參展國家先進的工業品,如左輪手槍、自動鏈式精紡機、大功率蒸汽機、軌道蒸汽牽引機、高速汽輪船、起重機以及先進的鍊鋼法、隧道和橋樑等模型;

1855年,巴黎世博會展出了混凝土、鋼製品、鋁製品和橡膠等;

1862年的倫敦博覽會展出了新的工業產品——縫紉機、印刷機和火車;

1873年的維也納博覽會首次展示了電動馬達;

1876年,美國費城博覽會上,大量的美國技術展現在歐洲人面前,有收割機、打字機、電話、冰庫車,還有由同一條電線同步拍發兩項消息的雙重電報機;

1878年,巴黎世界博覽會展出了貝爾的電話、愛迪生的留聲機、冷凍船等劃時代的發明;

1889年,巴黎世博會主題塔著名的埃菲爾鐵塔,至今成為法國和巴黎乃至世界的象徵;

1893年,芝加哥世博會上,電的發明和應用,使其成為此屆世博會中最耀眼的“明星”:首次使用交流發電系統,並用玻璃管吹製出字母和圖形形狀,霓虹照亮巴黎夜空;

1939年美國紐約世博會上,磁帶錄音機、電視機、尼龍、塑料製品等嶄露頭角;

1958年,二戰後的第一次世博會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辦。博覽會的中心飾物是一個巨大的原子結構模型。它象徵着人類安全、和平地應用原子能;

1962年,美國西雅圖世博會上,首次展出了航天器,表明人類已經能夠藉助高科技的威力進入宇宙;

1964年,美國紐約再次舉辦世博會,博覽會展示了複合屏幕、座椅連動式影像式娛樂、伏茲鏡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展示了可口可樂和“迪斯尼”主題公園;

1970年,日本大阪世界博覽會上,美國館展出了“月亮上的石頭”,此次博覽會也讓日本第一次以世界發達國家的形象呈現在世人面前;

XX年,漢諾威世博會時,漢諾威市進行了isdn(綜合業務數字網)網絡建設,使其成為信息流和快速交通流的交匯點……

同樣,XX年世界博覽會在中國舉辦不但説明了我國政治、經濟、科技和文化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為世人所注目,也預示着我們正在偉大民族復興的道路上大踏步前進。

當年父輩被瓜分 今日成了東道主

和許多發展中國家一樣,中國人對世博會既熟悉又陌生。中國參與世博會始於晚清。1866年,總理衙門首度受邀參加法國巴黎博覽會,但置之未理。清政府一向以“天朝”自居,對出洋參賽並不重視,目之為賽珍耀奇、無益之舉。把“世博會”譯為“賽奇會”、“炫奇會”、“聚珍會”、“聚寶會”等,隱然含有“奇技淫巧”的鄙薄之意;

1873年,維也納世界博覽會上,代表中國人去觀摩的卻是一個叫包臘的英國人。他是由當時清朝的“總税務司”——英國人赫德委派的。中國的參展方式本身成為“賽奇會”的一“奇”;

1876年,美國費城世博會,中國政府第一次派中國工商業代表李圭一人蔘加;

1915年,中國參加了巴拿馬世博會,有張小泉剪刀、西鳳酒、茅台酒、魏氏風箏、茅台酒等傳統手工藝品獲獎,被人譏笑稱:中國除了這些東西外,沒別的了;

新中國成立後,直到1982年美國諾克斯威廉世界博覽會,中國才返回世界博覽會。

1982年5月1日,“能源”專業世博會在美國田納西州諾克斯維爾市舉行。中國館首次登上世博會的舞台,成為世博會新的亮點。展覽期間,中國館內經常觀眾如潮。—羣來自台灣的學生在參觀後即興賦詩一首:“當年父輩似瓜分,信斷依稀兩不聞,今日吾輩重集會,正如龍虎會風雲”。

此後,歷屆世博會的組織者都邀請我國參加。世博會成為我國展示綜合國力、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以及未來發展前景的重要窗口。截至XX年底,我國共參加了10次世界博覽會,並贏得較高聲譽;

1992年,在西班牙塞維利亞世博會上,中國館展出的現代高科技成就、園林建築藝術和手工藝品,以其新穎、豐富的內容和獨特的設計被評為“五星級展館”;

1993年,在韓國大田世博會上,中國館展示了中國古代和現代航天科技、三峽水利工程等,並被評為5大最佳展館之一;

1998年,在葡萄牙里斯本世博會上,中國館展出海洋開發和利用、火箭模擬發射衞星表演和環幕電影館等具有國際尖端技術的科技產品……

“當年父輩似瓜分”,今日成了東道主,世界博覽會中的中國歷史,見證出中國從封閉走向接受,從自固走向共同,從衰落走向復興的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