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戰爭的發言稿3篇

我們要嚮往和平,不要戰爭,戰爭是我們的共同敵人。下面本站小編整理了關於戰爭的發言稿,供你閲讀參考。

關於戰爭的發言稿3篇
關於戰爭的發言稿篇0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代表我們小組上來演講。我演講的主題是淺析帝國主義侵華戰爭,以中日甲午戰爭為例。

昔日的輝煌隨歷史而去,萬邦來朝的記憶依稀還留在心中,甲午,一場中國命運的決戰,帶給我們無盡的傷痛。中日甲午戰爭已經過去一百多年了,這場失敗的戰爭而今看去仍是滿眼傷痛。然而,習慣了線性思維歷史教育的國人真的瞭解這場戰爭嗎?在傷痛之餘我們有沒有思考過泱泱中華為何會身罹奇禍?道德的譴責,真的能夠概括這場戰爭的勝負緣由嗎?歷史不允許假設,但卻不能妨礙我們對中國的百年屈辱史進行理性的反思。

首先,為何會爆發這場戰爭,又為什麼是中國承受這樣的災難?

日本統治階級一向推行對外擴張政策,並把中國和朝鮮作為主要侵略對象。明治維新後,隨着國內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及由此引發的各種矛盾的激化,日本政府迫切需要發動對外戰爭,以確保國外原料產地和市場,進行資本主義原始積累,同時轉移國內的視線。而歐美列強從自身利益出發,助紂為虐,為日本軍國主義進攻朝鮮和中國提供了後援.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領導的農民起義,這對日本來説是求之不得的事,真可謂“欲渡河而船來”,於是故意揪住不放,趁機出兵朝鮮,不久,日本對中國不宣而戰,挑起了侵略中國的甲午戰爭。

甲午戰爭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平壤之戰和黃海海戰

第二階段,鴨綠江江防之戰和金旅之戰

第三階段,威海衞之戰

這麼多次戰爭,清軍卻節節敗退,沒防住敵軍的入侵不説,有很多清軍將領竟置諸軍於不顧,棄城而逃,不戰而敗.這多麼可恥啊,竟然臨陣逃脱,連面對敵人的勇氣都沒有,何以守護國家呢?也難怪泱泱大國竟落得到任人宰割的地步.

就拿金旅之戰來説,日本在旅順後路上的花園口登陸十二天了,清軍竟然毫無反應。當日軍進攻大連灣,發現清軍早已潰散,不戰而得大連灣。日軍又開始向旅順進逼。統領紛紛潛逃,日軍輕而易舉地佔領旅順口,並且製造了旅順慘案。

清朝官員竟然如此,可見清政府何其腐敗啊!的確, 當年慈禧太后盼望從速結束戰爭,就是怕耽誤她大辦慶典,因此傾向和議,並且從海軍經費中抽錢建她的頤和園。黃海海戰戰敗後,清廷內部主和聲音越來越響.最後下令"避戰保船",結果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陸路諸軍兵敗如山倒,成片國圖淪喪,海路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清政府至此已經不再具備任何繼續作戰的實力和信心,最終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根據《馬關條約》的規定,中國放棄對朝鮮的宗主權,這無異於承認日本控制朝鮮,同時又便於日本以朝鮮半島為跳板侵略中國;割讓遼東半島、台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這進一步破壞了中國領土和主權;鉅額賠款,清政府大借外債,使得列強控制中國的經濟命脈,同時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增開新的通商口岸,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設廠,使列強的侵略勢力深入中國內地。《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它給近代中國社會帶來嚴重危害,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機大大加深。它同時又反映了帝國主義資本輸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

《馬關條約》的簽訂使日本大獲其利,這極大地刺激了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野心,紛紛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在中國劃分勢力範圍。長城以北屬俄,長江流域十省屬英,山東屬德,雲南、兩廣屬法,福建屬日。好端端的一箇中國被帝國主義瓜分得支離破碎,面對這樣的情形當時的詩人黃遵憲寫道:

寸寸河山寸寸金,

瓜離分裂力誰任?

杜鵑再拜憂天淚,

精衞無窮填海心。

甲午戰爭戰敗,使洋務運動徹底破產。割地賠款,主權淪喪,列強掀起瓜分狂潮,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中國陷入深重的民族危機。

然而對日本而言,得到鉅額賠款和台灣等戰略要地,不僅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而且便利了日本對遠東地區的進一步侵略,使日本一躍成為亞洲唯一的新興資本主義強國。

甲午戰爭也引起了遠東國際形勢的劇烈變化:甲午戰前,遠東三國中國、日本、朝鮮都是半殖民地。甲午戰後,日本國勢直線上升,中國、朝鮮急劇下降。俄、德、美、英等國在遠東地區的爭奪更加激烈。

中國近百上前的歷史悲劇,雖已成為過去,但是我們有必要認清此次戰爭,知道中國敗在哪。

那麼,中國敗在哪呢?

一、對可能發生的侵略戰爭缺乏預見,準備不足,是戰爭失敗的認識原因。

二、一味依靠外國調停,沒有把立足點放在自身力量上來,是戰爭失敗的外部原因。

三、信奉“武器決定論”是戰爭失敗的思想原因。

四、放棄和喪失制海權是戰爭失敗的戰略原因。

五、腐朽沒落的封建統治是戰爭失敗的政治原因。

六、軍隊素質低下不堪一擊是戰爭失敗的直接原因。

七、封建政權買辦化導致妥協投降是戰爭失敗的根本原因。

滄海橫流,驚濤拍岸,似乎還在默默地吟唱着一支早已消逝的悲歌戰爭雖然過去了;但,中國曾經的歷史恥辱我們決不能忘記。“忘記就意味着背叛”。在座的各位都是炎黃子孫,都是龍的傳人,都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每一位國人都必須將之銘記、反省、深思,然後付諸行動。

銘記,是銘記“落後就要捱打”這一血的歷史教訓和真理。

反省,是反省自身存在的缺點與不足,以及存在的矛盾。

深思,是深思出現問題的原因,並想出相應的解決方法。

行動,是用行動切實解決問題,不再讓歷史悲劇重演。

關於戰爭的發言稿篇02

一、開頭——活躍現場氣氛

1. 向聽眾問好,介紹自己的演講題目(匯率戰爭)

拿出一張人民幣

請問在場的人有沒有人認識這個東西….有誰知道?大聲地告訴我!

好!看來大家都認識這個東西,而且似乎大家看到這個東西的時候臉上都洋溢着極其燦爛的笑容。那我再問大家一句,有沒有人想要這個東西?誒喲,大家的熱情都很高漲啊,看來大家不是有一點喜歡這個東西,而是喜歡的不得了啊!嘿嘿,想要我不給,給了你們我下個星期就沒飯吃了啊... ...好了,我現在可以確定大家都非常喜歡這個東西了。

但是我必須得告訴大家,也有人不喜歡這個東西,並不是説他們不喜歡錢,而是因為他們不喜歡現在的“人民幣”!而且,在他們的眼中,人民幣似乎成了他們,特別是某個國家經濟衰退下滑的罪魁禍首。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二、正文——慷慨激昂的

好, 我告訴大家,我們的國家正在經歷着因全球經濟衰退而引發的一場“戰爭”!一場“匯率戰爭”!而且,我們就是這場戰爭的主角!最近,西方各國,尤其是美國,將國內不佳的經濟現狀歸咎於人民幣的匯率,通過多方渠道極力得壓迫人民幣升值,其中的原因就在於:

1.第一,長期以來,美國以美中間存在鉅額貿易逆差為由力促人民幣升值,儘管美國明知人民幣升值並不能明顯改善其國際貿易狀況,但仍然不遺餘力地促壓人民幣升值,原因在於:一是美國一直將中國視為自己潛在的強大競爭對手,千方百計打擊中國產品的競爭力,最終削弱中國同美國的議價能力;二是通過促壓人民幣大幅升值,將全球熱錢引入中國,吹大中國國內資產泡沫,並在泡沫頂峯時反手做空,使中國成為歷史上的第二個日本。所謂的第二個日本,指的是80年代末期,由於日元大幅升值,產生的泡沫經濟破裂後,日本經濟從1991開始了漫長的經濟衰退期,企業破產、收入下降、消費萎縮,貧富差距拉大。日本政府採用了包括“金融大爆炸”在內的各種振興經濟的手段,但經濟依舊一蹶不振。90年代末的亞洲金融危機使日本經濟雪上加霜,即使其他亞洲國家從危機中全部復甦之後,日本經濟仍然在衰退的泥潭中掙扎了很長一段時間。可見經濟泡沫的破裂對日本經濟的打擊何其沉重。

2.第二,相對於美國而言,歐盟在人民幣升值問題上一直持相對温和的態度。但自20xx年初開始,歐盟的態度一度超越美國變得異常強硬。歐盟之所以突然關注人民幣匯率問題,在於人民幣雖然兑美元升值,但相對於美元兑歐元的大幅度貶值,人民幣兑歐元同樣是貶值的。這一方面增加了歐盟成員國對華出口的難度,另一方面卻使得中國的商品進入歐洲市場比進入美國更容易,其結果是歐中之間貿易逆差的迅速擴大。為減少貿易逆差,歐盟選擇聯手美國共同壓迫人民幣升值。

3.第三,與美國、歐盟不同,日本在中日貿易中一直處於順差地位。以20xx年商務部統計為例,截至20xx年10月,日本一直居於中國前10大貿易逆差來源地第3名,僅次於我國台灣和韓國。因此日本迫使人民幣升值的原因不在於貿易差額問題,而是爭奪亞洲領導權以及未來"亞元"主導權的戰略舉措。

可見,包括日本在內的西方國家合力壓迫人民幣升值並樂此不彼,歸根結底就是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然而對於我們國家而言,如果因為西方國家給予了我們巨大的人民幣升值壓力,而貿然屈服、匆忙大幅度調整人民幣匯率,必將給我國經濟各方面造成極大的影響。

我總結了三點!

第一,人民幣大幅升值會抑制出口增長。

人民幣匯率升值會增加出口企業成本,在世界市場價格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出口利潤的下降將影響出口企業的積極性;如果出口企業為維持一定利潤而提高價格,則會削弱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不利於出口的持續擴大和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佔有率的提高。尤其是金融危機爆發後,我國對外出口一度萎縮,此時提高人民幣匯率無疑是對出口的又一沉重打擊。

第二,人民幣大幅升值會對中國的優勢產業產生嚴重損害。

在目前的國際分工格局中,相對於發達國家以研究開發和服務業為主來講,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是以製造業為主的,其優勢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產品檔次不高,附加值含量低,在國際市場價格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這種貿易結構極易受到匯率水平變動的影響。

第三,人民幣大幅升值會影響到我國金融市場的穩定。

目前,世界經濟整體環境依然並不樂觀,這對活躍在資本市場上的國際遊資而言,具有升值預期以及進入相對安全的新興經濟體尤其是"金磚四國",無疑是最好的選擇。然而,國際遊資由於具有資金規模大、流動快、趨利性強的特點,會對金融市場造成潛的在衝擊。況且,我國金融監管體系尚不健全、金融市場發展比較滯後,大量短期資本通過各種渠道流入資本市場的逐利行為,會對我國金融市場的穩定直接產生影響。

二、結尾——富有氣勢的

所以,我們應該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着想,人民幣的升值問題不應屈從外部壓力。我們中國人!是有底氣的!

關於戰爭的發言稿篇03

一.講述何為經濟戰爭

經濟戰爭是一場在和平的環境下看不見硝煙的戰爭,並非所謂的武力衝突,而是通過控制對己方具有比較優勢的戰略資源來威脅他方而獲得經濟利益的鬥爭,其中戰略資源包括貨幣、石油、糧食等。釣魚島事件不僅僅是中日的領土爭端問題,幕後實質是一場爭奪戰略資源的經濟戰爭。

二.釣魚島簡介

緒 論

中國與日本關於釣魚島的領土糾紛近年來逐漸激烈,尤其是日本政府企圖購買釣魚島及實現其國有化期間,一系列舉措引起了中國人民的憤怒和抗議,中方持堅決反對的態度。中國內外的愛國人士通過遊行示威、抵制日貨、甚至還有一些不理智的暴力行為,來抗議日本侵犯中國的領土主權。 表面看來,釣魚島事件只是中日兩國的領土紛爭,很多中國人看到的是日本侵犯中國的領土主權的問題。20xx 年 8 月份至 10 月份,除了遊行示威以外,在國內各地還出現了一些混亂的場面。有些人認為,中國應該以武力來解決問題,把釣魚島拿回來。但是從經濟角度看釣魚島事件,幕後的經濟戰爭並非這樣簡單,如果真的以武力解決,反而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改革開放 30 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GDP 總量逐年增長,特別是從 1995年的十多年來增速加快。20xx 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為 47 億元,中國 20xx 年 GDP增 9.2。其中四季度增長 8.9。20xx 年,中國 GDP 排名已經超過日本,位居世界前三位。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經濟復甦和克服時艱過程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與會各方對中國寄予了很大期望。

三.分析釣魚島事件背後的原因和影響

釣魚島的海洋漁業資源:釣魚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是我國東海著名的靖魚場,周圍海域的漁業資源十分豐富,盛產飛花魚等多種魚類,年可捕量高達 15 萬噸。1997 年,中國海洋水產品總產量 2176 萬噸,其中海洋捕撈產量 1385 萬噸,而釣魚島海域所產魚超過十分之一強,顯然在中國的海洋漁業中佔據重要地位。 釣魚島的石油價值:1966 年聯合國亞洲及遠東經濟委員會經過對包括釣魚島列島在內的我國東部海底資源的勘查,得出結論:東海大陸架可能是世界上最豐富的油田之一,釣魚島附近水域可能成為“第二個中東”。

釣魚島是戰略交通要道:釣魚島附近海域是一條十分繁忙的海上大通道,誰控制該地域誰就能遏制他人咽喉。

四.講解釣魚島屬於中國的鐵證以及日本的意圖

釣魚島事件起因 首先,這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兩次世界大戰,日本在中國犯下了滔天罪行,中國人民感情上受到極大傷害。釣魚島是中國固有的領土,一戰以後被日本竊取,二戰結束以後中國政治經濟實力落後,沒有及時收回釣魚島,領土主權被 1美國和日本所幹涉,導致長期以來中日兩國釣魚島領土主權的紛爭。日本的舉動有美國在背後支持,中國一貫主張和平共處,日本便對中國的抗議和聲明無所畏忌。 從地理位置來看,日本和中國是鄰國,日本是一個國土面積狹小資源貧乏的發達國家。日本對國外資源具有太強的依賴性,同時也具有掠奪性。由於本土資源的極度缺乏,日本長期以來非常重視對周邊海洋資源的勘探和開發。釣魚島離日本沖繩很近,日本實現擴張的策略就是佔領島嶼從而獲取島嶼擁有的海洋區域。以釣魚島為基礎,日本才可以與中國分劃東海大陸架,增加約2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並進而攫取東中國海油氣資源。

2.2.2 從經濟角度分析釣魚島事件的根本原因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我們應該從經濟角度來分析釣魚島事件的根本原因。從以上提到的釣魚島事件的經濟背景,得出其根本原因是中日美等主要經濟體進行經濟戰略資源的爭奪。 中國和日本經濟資源競爭包括:海洋漁業資源之爭、石油資源之爭、領地及海域資源之爭等。美和日本主要是爭奪國際市場,尤其是中國的市場。中國和美國的經濟資源的競爭,主要在於貨幣之爭,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威脅美元全球結算貨幣地位。20xx年中國在 GDP 上超過日本,日本降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但是日本的實際經濟地位並未因此動搖。美國雖然嚴重經濟危機的影響,經濟發展緩慢,依然也還是世界超級大國。在美國戰略重心東移計劃中,主導充滿活力的亞太經濟是其重中之重。

五.分析釣魚島對日本的重要性

對日本出口的影響:日本是典型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體。中國自20xx年起成為日本最大的貿易國,中國成為日本經濟復甦和前進的最主要動力,中國是日本第一大出口市場。分析認為,日本外貿出口持續低迷除了歐債危機導致全球經濟減速,釣魚島事件也對其出口產生一定影響。日本20xx上半財年貿易收支為逆差32190億日元(約合2540億元人民幣),創下1979年有可比數據以來的半年度新高。對華出口的鋭減,同時使汽車、鋼鐵和電子零等日本經濟支柱產業均陷入困境。9月單月,日本面向中國的汽車出口減少44.5,汽車零部件也下降17.5。摩根大通10月初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今年四季度豐田、本田、日產等日本汽車製造商對中國的汽車出口量將同比暴跌70,而20xx年全年都可能維持在低 2水平。因釣魚島問題而惡化的中日關係尚無改善跡象,日本的貿易逆差很可能將長期持續。

對日本對外投資的影響:釣魚島事件發生以後,日本在華投資的企業生產受阻,許多日企不得不停工休假,利潤受損。

對日本產業發展的影響:日本服務業中中國市場重要性也在日益提升,據日本政府觀光局數據,20xx年1月中國的訪日人數佔全體訪日外國遊客的43.7,中國兩岸三地遊客就給日本旅遊業貢獻3.56億元人民幣,中國赴日遊客平均每人消費16萬日元約合14000元人民幣,是其他國家遊客的兩倍,已位居日本“重要旅遊推廣國家”之首。在釣魚島事件升級以後,日本的汽車產業、電子產業、旅遊產業等受到了巨大的衝擊。

六.講述我國應對釣魚島事件的策略

3.1 政府要堅定立場維護國家主權 釣魚島最早是中國發現命名的,明、清兩朝均將釣魚諸島劃為我國海防管轄範圍之內 。1895 年日本趁甲午戰爭清政府敗局已定,在《馬關條約》簽訂前三個月竊取這些島嶼,劃歸沖繩縣管轄。 1943 年 12 月《開羅宣言》規定,日本將所竊取於中國的包括東北、台灣、澎湖列島等在內的土地歸還中國。 1945 年的《波茨坦公告》規定: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同年 8 月,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佈無條件投降,這就意味着日本將台灣、包括其附屬的釣魚諸島歸還中國。 1951 年 9 月 8 日,日本卻同美國簽訂了片面的《舊金山和約》,將釣魚諸島連同日本沖繩交由美國託管。 1971 年 6 月 17 日,日美簽訂“歸還衝繩協定”時,這些島嶼也被劃入“歸還區域”,交給日本。20xx 年 7 月 6 日,日本政府高官造訪在東京都廳辦公的石原慎太郎,傳達了將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本島、南小島、北小島 3 島“國有化”的方針。釣魚島事件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在國內外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以下是中國政府對釣魚島事件明確表明了中方立場: 國際上存在部分反華勢力,他們故意製造各種事端,或者利用我國與他國之間的矛盾,想借中國人強烈的愛國熱情,對我國進行造謠和詆譭,甚至挑起戰亂。釣魚島事件發生,全國有50多個城市發生了反日遊行示威,其中不少地方出現打砸搶等暴力事件,不少民眾藉機宣泄心中對社會的不滿,並實施犯罪行為。我國

3人民想要表達自己強烈的愛國心,卻損害了同胞的利益,傷了同胞的心。這説明我國政府亟需提高我國國民素質,在尊重和鼓勵國人的愛國熱情的同時,還應該引導國人理性愛國。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堅持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國民需要提高自身的道德和科學素養,增強法制意識,遵紀守法,明辨是非。我們應該認清反華勢力的真面目,在大事面前保持頭腦清醒,理性表達愛國情懷。

七.結 論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釣魚島爭端藴含着巨大的經濟利益,是中日美等主要經濟體進行經濟戰略資源爭奪的結果。中日美三國經濟利益緊密相連,經濟戰爭是一把雙刃劍,也許美國可以把本國的經濟風險分擔到其他國家,但是一定程度上將阻礙世界經濟的發展,最後也會影響美國的經濟發展。中國和日本是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經濟體,中日只有理性應對釣魚島事件,堅持和平共處,共同發展,才能實現共贏,否則最後還是傷人傷己。為了促進世界經濟發展,世界各國之間應該減少矛盾與衝突,共同應對經濟危機,堅持和平與發展,友好與合作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