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綁架的演講稿(精選11篇)

道德綁架的演講稿 篇1

還記得前幾天在微信上鬧得沸沸揚揚的羅一笑事件嗎?且不論該事件的真假,單就轉發該事件的朋友圈來看,就足以讓筆者感慨萬千。

道德綁架的演講稿(精選11篇)

我是在上體育課的間隙玩手機刷朋友圈時看到眾朋友同學都在瘋狂轉發羅一笑的募捐文章的。説實話,我一直是不喜歡發朋友圈的,除了剛玩微信時興致勃勃地發了幾條朋友圈外,就一直處於潛水狀態,但每當我看到朋友圈大肆轉發同一條募捐信息時,都會在指間猶豫,要不要跟風轉發,可是我真的不喜歡發朋友圈,而且覺得轉發的信息也不一定是真實的,於是之前我一直堅持堅決不發朋友圈的原則,可是,這次我卻妥協了,也許是因為同為文人,對賣文章募捐這一新形式有種深深的同情,也許是因為這次太多人轉發,特別是微信裏的同學全都轉發了,自己如果不轉發,會不會給同學留下冷血的印象,我覺得是後者的原因為主,於是,我在道德綁架中無奈地點擊了轉發,轉發後,覺得自己的良心得到了釋然,但又覺得自己像個被強權打倒的士兵,狼狽不已,只不過,這次的強權變成了人們高尚的道德。

道德綁架,是指以道德為砝碼,要挾個人或眾人不得不做某些事情,我覺得道德綁架現如今已沴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連自由的微信,都受到了束縛。

現實生活中最常見的道德綁架,或許就在公交車上,公車的讓座問題,本來是種自發的美德,現在卻成了年輕人的道德綁架,老年人一上車,年輕人就必須讓座,若有不讓座者,輕則被指責,重則被毆打,年輕人不讓座反被老人掌捆的事件已不少見,讓座本來是為了讓年老體弱者提供更舒服的條件,可現在有些老年人每天退休生活過得舒適,精神飽滿,有些身體素質比年輕人還好,站一會可能對他們來説沒有什麼,相比之下,每天忙忙碌碌的年輕人疲於生活,勞累了一天,剛想在公車上眯一會,卻被不分青紅皂白的所謂道德給要求讓座,如果只是勞累還好,還能強撐下,讓就讓吧,站會也沒什麼,可若年輕人遇到身體不適時,是否也要強行站起給健壯的老年人讓座?我的朋友就曾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那天她正好身體不適,頭暈的很,本想去醫院看病,可就在公交車上,遇到一位老人,一上車看到她沒有主動讓座,就在她身邊喋喋不休地指責她,説她沒有禮貌,不懂得尊老,最後我朋友無法,只好撐着站起來給老人讓座,而她自己卻差點暈倒。我聽了她的講述後不禁唏噓,如果不讓座就被視為道德敗壞,那麼這種衡量實在是太偏頗了。

而在虛擬生活中,如微信中的道德綁架,也讓人頭疼不已,就像前文中提到的,當朋友們都轉發了募捐信息,或轉發尋物啟事,這時,你是不是也要必須轉發諸如此類的信息,方能顯得你有愛心,不冷血,有人情?這樣或那樣的道德綁架,不管是在現實生活還是在虛擬網絡中,都如蜘蛛絲般纏繞着我們,讓我們逃脱不得,感到厭惡的窒息。

道德如法律般,本是起着促進規範作用,讓人們有更良好的行為,但美德的形成應是人人發自內心的實踐,從而傳播開來,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道德綁架卻讓這種美德成為了個人的作秀,人們做得不情不願,每每在道德的高壓下做出所謂的善行,都會感到一種噁心與反感,這樣的善行,在下次遇到同樣的情況,會不會引起人們的逆反心理,從而索性不做了,如此這般,又怎麼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

而善行,本來是人們發自內心做出的,人們之所以做善行,是為了獲得內心的愉悦,可是被道德綁架的人,是在不自願的情況下做出的,他們無法在踐行美德後獲得內心的愉悦,也就無法形成良性循環。這樣的美德,在下次沒有道德的監控下,會不會變成一種可怕的冷漠?

我們尊重道德,但拒絕道德綁架,讓道德在空氣中自由的呼吸,比將它強行加壓到人的身上,會更讓人喜愛。

道德綁架的演講稿 篇2

隨着成長過程的不斷推進,生活中出現的煩惱也越來越多,可是由於價值觀的不同,出現了許多難以抉擇的事情,常常讓我感到不知所措。

但這次,我實在不知如何表態了,因為我現在已經思維碰撞很久了。

事情的起因很簡單,就是我在一個烤紅薯攤位,向攤主——一位老奶奶——買了個紅薯,卻是花了我一頓半的飯錢!我的心很痛,因為這個紅薯對於我來説是“天價”了。

本來,老奶奶這麼大年紀了,頭髮花白,體現了其主人的飽經風霜,更由於是冬天,這兒風又很大,做小本生意的大家都很不容易,何況是這位老奶奶,以及她身邊的一位應該是她的老伴的老爺爺。

餓的慌,我迅速來到這個攤位前,挑了個比較小的紅薯,老奶奶拿起稱了稱,報了價,可是卻讓正在從書包拿出錢包往外掏錢的我感到不可思議,我的動作一瞬間靜止了……竟然如此之昂貴!比別人的攤位那兒足足貴了一倍多!但是看見老人家也不容易,老奶奶忙着幫下一位顧客稱重,老爺爺已經打包好遞給我了。

我是不太想要了現在,但是,想到做生意的艱難,以及老人家還在冷天裏出來賣烤紅薯實在是——不買似乎對不起自己。於是,我狠狠心,買下了這個“天價”紅薯。

但是,走回來的路上心裏不是滋味。因為買了又覺得對不起爸媽。爸媽賺錢也不容易,都是無產階級,他們要是知道我花了這麼高的價錢買了家裏四處都能見到的紅薯不知做何感想?

我不懂,我只知道,不得不買。

德綁架演講稿4

作家莫言在一次演講中也談到了道德綁架,

上世紀六十年代,我上國小三年級的時候,學校裏組織我們去參觀一個苦難展覽,我們在老師的引領下放聲大哭。為了能讓老師看到我的表現,我捨不得擦去臉上的淚水。我看到有幾位同學悄悄地將唾沫抹到臉上冒充淚水。我還看到在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學之間,有一位同學,臉上沒有一滴淚,嘴巴里沒有一點聲音,也沒有用手掩面。他睜着大眼看着我們,眼睛裏流露出驚訝或者是困惑的神情。事後,我向老師報告了這位同學的行為。為此,學校給了這位同學一個警告處分。多年之後,當我因自己的告密向老師懺悔時,老師説,那天來找他説這件事的,有十幾個同學。這位同學十幾年前就已去世,每當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這件事讓我悟到一個道理,那就是:當眾人都哭時,應該允許有的人不哭。當哭成為一種表演時,更應該允許有的人不哭。

這樣類似的現象在現在依然存在,尤其是在國家發生什麼大事或節日時。

但我認為。我喜歡這個國家,不是轉轉微博喊喊口號就代表愛國了。每當災難發生,我都會選擇在社交網絡禁聲,因為聲音太多太嘈雜,不要再去製造無用的信息;每當榮耀來臨,我都會發自內心的高興,可我不會轉發任何相關信息,我依然發着我日常生活。

熱愛自己的家庭,難道不是政治正確嗎?

試問,每當舉國同慶時,你狂發一陣微博後,突然,你不小心摔了一跤,你露出痛苦的表情,有人指着你鼻子破口大罵:大家都高興,你哭喪着臉是幾個意思,人渣!

你怎麼想?

這並不是最悲哀的,最悲哀的是在這個快速消費的社交網絡時代,無論是災難還是榮耀都轉瞬即逝,消費過了,大家便都忘了,日子還一如往常地過,好像前幾天的狂歡真的只是場狂歡罷了。

我希望,我看見的愛國是這樣的:

當災難發生時,可以有追責但不要有辱罵,可以有感動但不要有趁機欺騙。

當榮耀發生時,可以有激動但不要有消費,可以有狂喜但不要有道德綁架。

我堅信的愛國,不是統一模板去轉發相關微博,不是一定要天天高喊着主旋律口號,更不是惡意詆譭抹黑其他國家。

我愛國,和我是否刷屏轉發愛國微博無關,和我是否循規蹈矩按部就班無關,無論是温和還是激進的人,他願意傳承中國古典出色文化便是愛國,和他是否“五毛”或“憤青”的行為無關。

在如今這個年代,我們的內心變得前所未有的堅硬,也前所未有的柔軟,堅硬到在街頭看見每一幕慘劇都視而不見,柔軟到在網絡發現每一張圖片都淚流滿面。

我不希望,我們體驗過大悲大喜,後來悲喜交加,最後不悲不喜,心是真空,麻木不仁,行屍走肉般活着,只是活着。

我願做個愛國的人,不願做一個拿愛國作為標榜、炫耀和道德綁架的人,並且,我相信,不會只有我一個人。

道德綁架的演講稿 篇3

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好!

隨着成長過程的不斷推進,生活中出現的煩惱也越來越多,可是由於價值觀的不同,出現了許多難以抉擇的事情,常常讓我感到不知所措。

但這次,我實在不知如何表態了,因為我現在已經思維碰撞很久了。

事情的起因很簡單,就是我在一個烤紅薯攤位,向攤主——一位老奶奶——買了個紅薯,卻是花了我一頓半的飯錢!我的心很痛,因為這個紅薯對於我來説是“天價”了。

本來,老奶奶這麼大年紀了,頭髮花白,體現了其主人的飽經風霜,更由於是冬天,這兒風又很大,做小本生意的大家都很不容易,何況是這位老奶奶,以及她身邊的一位應該是她的老伴的老爺爺。

餓的慌,我迅速來到這個攤位前,挑了個比較小的紅薯,老奶奶拿起稱了稱,報了價,可是卻讓正在從書包拿出錢包往外掏錢的我感到不可思議,我的動作一瞬間靜止了……竟然如此之昂貴!比別人的攤位那兒足足貴了一倍多!但是看見老人家也不容易,老奶奶忙着幫下一位顧客稱重,老爺爺已經打包好遞給我了。

我是不太想要了現在,但是,想到做生意的艱難,以及老人家還在冷天裏出來賣烤紅薯實在是——不買似乎對不起自己。於是,我狠狠心,買下了這個“天價”紅薯。

但是,走回來的路上心裏不是滋味。因為買了又覺得對不起爸媽。爸媽賺錢也不容易,都是無產階級,他們要是知道我花了這麼高的價錢買了家裏四處都能見到的紅薯不知做何感想?

我不懂,我只知道,不得不買。

謝謝大家!

道德綁架的演講稿 篇4

大家好!

一位獨自上學的10歲小女孩坐在公交車的愛心坐上,聽到一位婆婆不停的吐槽無人讓座,最終哭着讓了座。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讓座的孩子最終受不了道德的譴責,將座位讓給了婆婆。這位婆婆心安理得的坐上了愛心座位,她是不是忘記了給她讓座的是個獨自去上學的小姑娘?

近年來,有關公交車上老年人逼着年輕人讓座的事件層出不窮,各方對於事件的態度也是眾説紛紜。從上幼兒園開始,老師就教育我們“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是將“尊老愛幼”這一美德放到現如今的“逼着讓座”這件事情上,是不是有種道德綁架的嫌疑?

當今年輕人壓力大,來自工作的、家庭的,朝九晚五再帶個加班,柴米油鹽醬醋還得買房,使得他們必須去拼搏,或許只有上下班路上的時間才可以休息休息、放鬆放鬆,為什麼不能多點理解和包容?

公共交通資源,誰都有權利乘坐,年輕人有義務為老年人讓座,但是老年人沒有權利要求年人人讓座。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會逼着年輕人讓座,也不是所有的年輕人都不會給老年人讓座,但是總是有那麼一個小羣體在,這個羣體惡化了“老年人”“年輕人”這兩代人的關係,對於這樣的羣體,我們可以説不!絕不讓道德綁架了年輕人!

謝謝大家!

道德綁架的演講稿 篇5

什麼是道德綁架?所謂道德綁架從字面上來看,就是以道德的名義迫使他人不得不做的事情,否則就會被罵是沒有良心,沒有品德。這是一種逼迫的行為,但它穿上“道德”這件華麗的衣服。而現在社會中卻時常出現這些事情。

有新聞稱,有一名患有尿毒症的十三歲女孩,因家中支付不起昂貴的醫療費用,只好在網上求助捐款。可卻有人説,若女孩子被醫好,就讓她捐出一個腎。這件事情就是典型的道德綁架,“捐款”本來就是一個你情我願的事情,卻要因為是在幫助別人的情況下就對其加以不合乎情理的要求。在別人生死存亡之中,那些網絡上的過路人卻不忘為此添油加醋。得病的女孩沒有義務去這麼做。網上的標註也是無理的,更讓人進退兩難,這種越過了義務的,以道德為載體的行為就是道德綁架。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首先由我來看,進行道德綁架的人自身利益並不會隕害,於是他們就可以輕便自如,毫無壓力的對另人進行道德綁架。畢竟這種行為只會對別人產生不適和尷尬,而自己也無傷大雅,這些讓他們失去了感覺,只有一為的體現自己的高尚,從而他們便無所謂地進行了道德綁架。

其次,是因為通過這種行為可以體現自己的高尚,從而滿足自己內心的虛榮心。這樣的好處都被他們給佔盡了,這就是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像他們這樣的坐享其成,更使他們做出道德綁架行為。在對於自己有利而無一害的事情上,自然讓他們時常做出這種行為。

道德綁架,用道德去綁架他人,讓他人不得不做。做了,讓別人隕失,不做,讓別人被罵。好壞都輪不到自己,於是他們常常用超乎聖人的道德去要求別人,就好像錢多的人就得捐多點些錢,考試考得好才是孝。否則,就是被言論抨擊。這公平嗎?這擺明了不公平呀。錢再多也是別人通過自己賺的,考試考得好卻殺害父母,這也是不孝啊。既然連文字上的道都瞭解不清的人,就不要用自己都做不到的要求去要求別人。

道德綁架,它綁架的不只是他人,更是自己!

道德綁架的演講稿 篇6

親愛的__:

大家好!

因為現代這個社會通訊發達,媒體,輿論,不管是真的假的,滿天都是。因為輿論壓力太大,社交太發達,特別是對於名人來説,一舉一動都要小心翼翼,一不小心就是頭版頭條。很多網友粉絲對於明星的行為要求很高,既然作為名人,所作所為必定會受到廣泛的關注。他們的行為是大眾定義他們形象的重要因素。道德綁架是近年來最惹發爭議的話題,還有很多發生在明星身上的事情,比如我前些天看過一部電影《戰狼2》,這一部火遍全世界的電影,大家對它的評價也是相當的高。那就不得不説一部電影的最大贏家——吳京,一個打星,因為電影迅速成為當紅小生。

8月8日發生的四川九寨溝地震事件,明星的捐款又稱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因為戰狼2的票房沖天,吳京賺的鍋滿盆滿,所以對於“驚爆”吳京只捐了50萬的數字,很多網友炮轟吳京太小氣,還有人覺得“人家掙的錢,捐多捐少和你們有什麼用!”這就是所謂的道德綁架,因為人家有名氣,人家掙的多,就逼着人家捐款?這種事情層出不窮,吳京的事情也僅僅是代表性的。

當然,生活裏也有這樣的事情。現在禮讓公車座位已經變成了理所當然的,如果你不讓座,那就是你的不對了。受到所有人的指責,現在所有的禮貌和素質都被硬性要求,如果你做了會被認為是義務,如果你不做就會被輿論譴責。這樣的社會面貌已經被扭曲,我們認為的道德素質,已經逐漸被綁架的變了形。

道德是自我約束的行為,如果被輿論擠壓變形,那麼就會成為一種負能量的社會效果。我們有道德,有素質,卻不想被硬性要求!

希望大家可以多一些言論行為自由,少一點無事生非的壓力。我們拒絕“道德綁架”。

謝謝大家!

道德綁架的演講稿 篇7

大學混到現在,感覺馬克思最偉大的地方在於,他深刻的洞悉到了人的社會性,並構建出了一套較為完善的理論。

道德,實質上是一種社會規範體系。與法律交相呼應,共同約束引導着社會當中每個人的行為。“道德”,則是引導人們向善,為他人為社會,這是高尚的。“不道德”,則是一種約束,這是不應該的。

其約束作用就在於1.從小到大,社會一直在告訴你不要做“不道德”的事,一旦做了就是不好的,有違社會的2.當你做了“不道德”的事,你就或多或少的會受到外界的輿論批判,給你個人造成壓力。

但關鍵是道德這種東西是無法像法律那樣有明確的條文規定,這就意味着每個個體的道德觀總有不同之處。當你心目當中的不道德與其他人認為的無關乎道德的行為相沖突時,你就會不自覺的施加輿論批判,“道德綁架”也就由此產生了。

有趣的是,當別人“不道德”在何種程度時,你才會對其施加輿論批判,實質上也是道德體系的一種。就像我們所説的“道德綁架”,也是基於道德的一種輿論批判。

那麼矛盾也就產生了,沒有輿論,道德的約束作用損了大半,施加輿論,不同人的道德評價體系又有區別,難免會形成“道德綁架”。

那如何處理,或者説制約這種矛盾?還真不好想,但我最近接觸到了一個邏輯鏈,或許能有點啟示。

在法律上,我們遵循着一個無罪推定的原則。意思是無論這個人多麼離譜啊,只要你沒有證據,那麼他就是無罪的。但如果你有了強有力的理由,就可以推翻這個推定原則,判他有罪。

那麼在評判一個人是“不道德”的時候,我們是否也應當遵循一種“他不是不道德”的推定原則,如果你沒有強有力的理由,那麼無權施加輿論批判。

而這個強有力的理由,不能自己説了算,大致可以歸為社會主流的道德觀。或者説,社會的大多數人能否理解並接受。

這種推定原則細化下去肯定會產生許多問題,許多無法解決的矛盾產生。但這或許也能解決很多問題。

而“道德綁架”為什麼最近會這麼引起我們的探討。或許是因為隨着科技的發展使得信息的表達與傳遞變得容易,再加上我們的意識在逐漸脱離社會,與獨立的自我相靠近。

科技越進步,生產力越高,我們無需依附社會生存,社會也就沒這麼重要了。

個體的覺醒,是文明的進步,但也是羣體生存容錯率的下降。

道德綁架的演講稿 篇8

談到道德綁架,在這個信息技術飛快發展的時代,可謂隨處可見,避之不及。在我看來,那些正義的綁架都實質上實際上是在綁架自己。

綁架都事出何因綁架?網絡世界給予了使用者太多的言論自由,以致於使用都所需承擔的後果幾乎為零。而這種“大義”的成就感與虛榮,所以這種無需擔負什麼而能收穫什麼的行為被這種低能者所推崇,也就是為什麼總能在微博留言下方看到應該捐款。

互聯網是一種工具,現在被錯誤的方式使用着,説到底,是使用者素質差的問題,別人擁有的多,所以應該兼濟天下。這是一種荒謬的思維,但這些綁架者大多都是知道道理卻依然不放他們的鍵盤,我想,這應該就是他們一直作為評論者而不是表演者的原因吧。就算有一天達到了那個高度,可能還不如一個平凡人所做的道德。

道德不是工具,而是修養。這是世間最高明的學問。那些綁架者還未觸及道德的門就以道德評點世事,其真不怕誤導世人的價值觀。窮者應獨善其身,而抱着鍵盤他們一無所有。

時代在發展,思想在進步,身為新時代的青年,思想的深度與知識的廣度同樣的重要,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樣需要文化的快速發展。別讓道德綁架了時代迅捷的步伐。

當代在發評論時,為何不將“應該”,“你要”刪掉?

關於道德綁架的演講稿3

道德綁架,是指人們以道德的名義,利用過高的甚至不切實際的標準要求脅迫或攻擊別人並左右其行為的一種現象。現在社會中經常出現社會綁架:為了籌錢向富豪或明星求助,公交上青年人一定要主動為老人和小孩讓座,明星一定要參加扶貧活動……娛樂圈中有一種説法,能把事業與家庭兩相兼顧的女明星中,孫儷首當其衝。而在20__年3月10日早上,孫儷看到重慶衞視某節目正報道重慶市巫溪城廂中學貧困的高一學生向海清艱苦求學的情況,此後孫儷被向海清的命運所感動,於是決定資助他的學業。當年孫儷還沒有大火,自己平時的開銷也很節儉,在決定資助向海清後,首先承擔了其學習生活費用。而在向海清上了大學之後,向孫儷提出購買手機等物品的要求,第一個月電話費就超過了90元。生活費每月500元,沒有十幾天就説沒錢了,花錢大手大腳像款爺兒。瞭解實情後,孫儷覺得這樣下去只會害了這個孩子,讓他過於依賴別人,不懂得自立,不懂得奮鬥,所以停止了資助。但是向海清不知悔改,在網上寫了一篇長達6000字文章説孫儷的壞話,先是感恩後來又説孫儷和他有矛盾,後來向海清的校友站出澄清才將此事平息,對於網友的指責,孫儷甚至還為他求情。明星不是一定要為生活困難的人做出捐助,他們的錢也是靠自己的努力掙來的血汗錢,只有他們自己有資格去決定這些錢,是捐助貧困的人還是自己用。公交車上因沒有讓座而被譴責、被言語攻擊的事也不少,為此特意用法規的形式,賦予老人、孕婦坐下的權利,這種立法精神,值得讚許。但是,該草案用罰款和剝奪拒不讓座者乘車權利來迫使乘客履行讓座的義務,則大謬矣。我們尊重道德,但一定拒絕道德綁架。

道德綁架的演講稿 篇9

某八旬老人坐動車看病,女兒只買了半程的坐票,半程後被女大學生請了起來,其女兒要求一起坐被拒絕而爭執,後來一名中年男子給老人讓座,其女兒留下一句一味深長的話:“年輕人啊,應該多學學。”女大學生為此感到委屈,做自己的位置錯了嗎?我認為讓座也要尊重他人,合法正當的權利,真正的孝順不能依靠道德綁架。

關愛老人是中國道德的核心,是“忠孝”。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讓座老人天經地義,但是要做老人也要尊重他人合法正當的權利。人們的合法權利是法律授予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老人的女兒也一樣,其女兒沒有為了孝順父母而侵犯他人正當權利的特權。女大學生既然付出了全程車票的車錢,就應當享有全程坐座位的權利。讓座只是中國人思想觀念中的倫理道德,法律是中國長治久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保障,是國之根本。當道德觀念與法律觀念相沖突時,我們應選擇法律,維護法律權威。因為與道德倫理相比,法律才是規範人們社會行為最重要的原則,最根本的底線。一旦法律的權威被踐踏,那麼國之根本就會被動搖,國將不存。所以孝順的倫理道德與法律規定的權利相沖時,請選擇尊重他人合法權利,他人正當權利神聖不可侵犯。

真正的美德讓座不能依靠道德綁架,讓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尊老愛幼的體現,但是老人女兒的行為實質上打着“要尊老愛幼要讓座”的名義進行道德綁架。

真正的美德是內心自發的,讓座也應是個人自願的,而不是外界進行道德綁架強行逼迫的。如果縱容這種尊老愛幼的口號而強行逼迫讓座的行為,只會給社會帶來不良的風氣。

真正的美德在人們心間,大家自有一把衡量是非對錯的尺子,真正的樣子應是自願不是被逼,真正的孝順是給老人要一張全程車票。

道德綁架的演講稿 篇10

同學們,大家好,

我今天要演講的主題是關於道德綁架。道德綁架在百度詞條裏的解釋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以看似道德的邏輯去約束或規範別人的行為。以道德為砝碼,要挾個人或眾人不得不做某些事情。所謂的“道德綁架”,只可能是在用聖人的標準要求普通人,用美德來要求道德義務,一般是一個羣體思想道德低下,認為資源多的人就必須幫助資源少的人,才能達到一種心理平衡,也順帶達到了自己幫助別人的虛榮感。

聽完這樣的解釋大家肯定認為道德綁架是個很高逼格的詞,但,其實並不然,這樣的事情每天每天都在發生。像前不久的一則新聞:近七旬的一個老太太凌晨去為兒子排隊買足球票,所有的人為她讓位的感動故事;感動的背後更藏着道德綁架。像去年國慶,所有的明星都在千篇一律的發表各種感慨,而范瑋琪的曬娃引起罵聲一片,這也是道德綁架;再比如説,天津爆炸事件在祈禱的同時,很多人去馬雲的微博下逼捐,等等等等,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

而這類人的想法就是 “我關注了你,所以你必須按我的想法做。”不要被倖存者偏差忽悠了,在社交軟件上的這些人其實代表了社會中一種極其普遍的主流價值觀:“我關注你是你的榮幸,我喜歡你所以你欠我的,你必須要滿足我的期望,否則就是對不起我。”他們不僅是這麼想的,現實中他們就是這麼做的: “我總來你這買菜你怎麼能漲價呢?” “我追了你十年你怎麼就不感動呢?”“劉亦菲我關注你這麼多年你怎麼能嫁給一個韓國人呢?” 等等等等。這種人其實也蠻可憐的,先是自戀地認為別人很關心自己的觀點,看到他們與自己三觀稍有不和便傷透了心,惱羞成怒地反覆修飾雕琢自己認為最惡毒的言論,最後心滿意足地以為自己的攻擊能給別人帶來多大的傷害。分析這個過程,他們的驅動力來源於對他人的期望破滅後的不甘。他們只能通過否定他人,以獲得一種類似於“讓你也體驗一下我的傷心”的奇怪的滿足感以填補內心的空缺。從根源上來説,這種強迫所有人認同自己的行為來源於自卑和對生活的不滿,看到他人不順自己心意又會正反饋地加重這種負面情緒,從而進入一種惡性循環。然並卵的是,大多數情況下其他人根本不在乎他們的觀點。他們自以為自己的言論非常重要,其實並沒有人關心。范瑋琪5000萬微博粉絲,並不差幾個只會在評論區説閒話的;馬雲坐擁千億資產,並不會在意那些月入兩千的逼捐;王思聰從英國名牌學校畢業,他在和美女一起的時候也不會因罵他的人苦惱。每個人的現實生活中也或多或少有這樣的人,當面對這種人時,我們要記住,獅子不會因綿羊的觀點而焦慮。何況,有些人的感受我們根本無須在意。作家莫言在一次演講中也談到了道德綁架,

上世紀六十年代,我上國小三年級的時候,學校裏組織我們去參觀一個苦難展覽,我們在老師的引領下放聲大哭。為了能讓老師看到我的表現,我捨不得擦去臉上的淚水。我看到有幾位同學悄悄地將唾沫抹到臉上冒充淚水。我還看到在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學之間,有一位同學,臉上沒有一滴淚,嘴巴里沒有一點聲音,也沒有用手掩面。他睜着大眼看着我們,眼睛裏流露出驚訝或者是困惑的神情。事後,我向老師報告了這位同學的行為。為此,學校給了這位同學一個警告處分。多年之後,當我因自己的告密向老師懺悔時,老師説,那天來找他説這件事的,有十幾個同學。這位同學十幾年前就已去世,每當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這件事讓我悟到一個道理,那就是:當眾人都哭時,應該允許有的人不哭。當哭成為一種表演時,更應該允許有的人不哭。

這樣類似的現象在現在依然存在,尤其是在國家發生什麼大事或節日時。

但我認為。我喜歡這個國家,不是轉轉微博喊喊口號就代表愛國了。每當災難發生,我都會選擇在社交網絡禁聲,因為聲音太多太嘈雜,不要再去製造無用的信息;每當榮耀來臨,我都會發自內心的高興,可我不會轉發任何相關信息,我依然發着我日常生活。

熱愛自己的家庭,難道不是政治正確嗎?

試問,每當舉國同慶時,你狂發一陣微博後,突然,你不小心摔了一跤,你露出痛苦的表情,有人指着你鼻子破口大罵:大家都高興,你哭喪着臉是幾個意思,社會敗類!

你怎麼想?

這並不是最悲哀的,最悲哀的是在這個快速消費的社交網絡時代,無論是災難還是榮耀都轉瞬即逝,消費過了,大家便都忘了,日子還一如往常地過,好像前幾天的狂歡真的只是場狂歡罷了。

我希望,我看見的愛國是這樣的:

當災難發生時,可以有追責但不要有辱罵,可以有感動但不要有趁機欺騙。

當榮耀發生時,可以有激動但不要有消費,可以有狂喜但不要有道德綁架。

我堅信的愛國,不是統一模板去轉發相關微博,不是一定要天天高喊着主旋律口號,更不是惡意詆譭抹黑其他國家。

我愛國,和我是否刷屏轉發愛國微博無關,和我是否循規蹈矩按部就班無關,無論是温和還是激進的人,他願意傳承中國古典優秀文化便是愛國,和他是否“五毛”或“憤青”的行為無關。

在如今這個年代,我們的內心變得前所未有的堅硬,也前所未有的柔軟,堅硬到在街頭看見每一幕慘劇都視而不見,柔軟到在網絡發現每一張圖片都淚流滿面。

我不希望,我們體驗過大悲大喜,後來悲喜交加,最後不悲不喜,心是真空,麻木不仁,行屍走肉般活着,只是活着。

我願做個愛國的人,不願做一個拿愛國作為標榜、炫耀和道德綁架的人,並且,我相信,不會只有我一個人。

道德綁架的演講稿 篇11

有一個女兒,要帶自己的家人去看病,他只給老人買了動車的半程票,半程過後,拿着車票的女兒把老人給‘請’了起來。那個女兒要求大學生與其與老人同坐,但是學生因為怕老人生病而拒絕,因而不願意。兩人爭執,最後一位中年男人給老人讓座,這時候女兒就説了:“年輕人啊,應該多學學。”

對這件事情我認為這是一起道德綁架事件。那位女兒因為自己給老人買到了半程的車票結果因而讓別人給自己讓座,讓別人擔負起這樣不應該由自己擔負的責任,這樣的行為是一件道德綁架事件,我們不應該因為這種行為的道德綁架性質而屈服。因為這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情,題中的女兒説自己想要盡孝心所以才給老人帶去看病,並且因為想要盡孝因而道德綁架,讓其餘的人收到原本不應該自己擔負的責任,這種行為只讓自己的老人受到屈辱而不會得到被尊重被孝順的感覺。

我們反對道德綁架,但這個任務卻需要很多人的努力,因為這是一個並不怎麼容易辦到的事情。就像是教師和醫生的職業很容易被人道德綁架一般。作為一個老師,普通人普遍認為是應該敬職敬業,這點本來是沒有任何的錯誤,但因為他應該敬職敬業因而要求他無私奉獻,無論怎樣都必須要做到為學生考慮,而不應該把自己放在某個位置,理直氣壯的要求着他們做到一切,需要他們用無數的時間去做孩子的保姆,這種事情甚至還有人認為是理所當然。然而老師並不是孩子的保姆,他們只是一羣給孩子授課的人,他們也是如孩子一般的人類,也應該有自己想要的自己所想要做的,不應該因為自己的私慾而要求別人如何如何。老師也需要自由,老師沒有義務為他人的私慾而失去自己的身體健康。

我們現代社會,無論是現在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還是古代的‘任意禮智信’無不要求我們腰符合自己的道德觀,而別人的一切都不應該我們去做出抉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樣的道理誰不知道,但為什麼卻還是這般多的人不願意用這樣的觀點去看問題,去做出不道德綁架的事件?

我們堅決反對道德綁架,我們也堅決不對他人做出道德綁架,我們應該是如他人一般,做好自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