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縣中國小校長交流會上的發言大綱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在全縣中國小校長交流會上的發言大綱

現在我結合外出學習的情況,談幾點自己不成熟的看法,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

堅定不移地走素質教育之路,是學校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教學工作是學校中心工作,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的主要形式,是形成教學質量、達成教育目標的主要途徑,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省基本規範40條的實施,又給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更好地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擺在了我們的面前。學校沒有師資優勢,沒有生源優勢,在不延長教學時間,能夠達到“低負擔,高質量”的需求,這就要求學校必須改變目前的教育教學模式,“求變”,“應變”,解放學生,解放教師,實現教學合一,低耗高效!這次江南之行可以説是一次“輕負擔,高質量”的探索之旅!

東廬中學原是一所面臨撤併的農村薄弱學校,但是從1999年開始,該校廣泛借鑑各地先進教學改革經驗,探索出一條教育觀念先進、教學方法靈活、學生課業負擔輕、教師主業發展水平高、教育質量提升快,藉助於“講學稿”為載體的“教學合一”的教改新路子。“講學稿”是備課組老師“剪刀+漿糊”的自造產品,其備課模式可以概括為“超周備課、輪流主備、集體研討、優化教案、師生共享”。通過改革實踐,教學質量得到大幅度提高,會考成績名列南京市前茅,學校曾被授予南京市教育教學突出貢獻獎,連續多年被溧水市評為教學質量一等獎。學校的教改經驗在基礎教育界引起很大反響!參觀東廬給我最大的啟示是,把一件事持之以恆的做好,時間長了就會帶有哲理性的東西存在!反觀東廬,我們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學校集體備課質量的提升,“教學案”的使用,新的課堂模式的實踐,還有學校質量的逐年提高,東廬經驗給我們注入了信心,——我們應該結合自己的實際,立足校本,紮實開展課程改革推進工作,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等待!

後六中學——任誰看來都是一個奇蹟!一所硬件、師資、生源都很一般的農村學校,曾一度頻臨被撤併,但是僅僅兩年時間,卻異軍突起,一鳴驚人,成績從全市排名靠後進而拔得頭籌,把很多城市學校遠遠拋在後面,更是我們農村學校實現“三級跳”——首先兼併城市學校的楷模,讓我們一行人目瞪口呆,驚歎連連。但是更驚奇的是,早讀課教師不坐班,不增加課時,不延長教學時間,學生不知道甚麼叫晚自習和節假日補課,能夠很好的落實課程方案,沒有疲憊的老師,更沒有疲憊的學生,真正實現了低投入,高產出的“低負高效”的結果。走進課堂,聽了學校領導的彙報,一個公式深深印進我的腦海:“常規+細節+過程=奇蹟”——“把常規抓好,把細節抓嚴,把過程抓實”量變實現質變!反觀後六中學,給了我最大啟示是——教師的力量和能力挖掘有多深,教師發展學校之路走得就有多快!

蘇州中學——吳文化底藴的厚重,無不流露在每一位師生的臉上!可以説到了蘇州一中才知道什麼是文化的作用!蘇州一中的精細化管理做的很到位,把做教育的文化功能發揮的淋漓盡致!蘇州一中是一所百年老校,深厚的文化底藴造就了一大批卓有成效的文化大師和著名學者,但是今天的蘇州一中人人然沒有放棄文化領先的優勢,發揮着非常好的文化引領作用。教師專業發展水平之高令人羨慕,學校的扁平化管理模式最大程度地闡述了“教育組織”的含義——那就是在這樣的管理羣體中,奇思妙想無處不在,不同管理層的領導和教師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並且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讓這些奇思妙想不斷地展現出來,不斷推動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對我最大的啟示就是——教育是文化的教育,文化是教育的靈魂!作為文化宣傳的主陣地的學校,對於學校文化的建設必須持之以恆,力爭用優質的文化資源去豐富學生內涵、去啟迪學生的智慧、去引導學生的良知,真正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在這條道路上我們正在繼續前行!

揚州中學——的精緻深深打動了我們學習的每一位!學校建設的精緻,學校管理特色的精緻,教師對待工作的精緻追求更是學校成功發展的主要原因。置身揚州梅嶺中學,如人在畫中行!看梅嶺中學的特色教育開展,如置身素質教育的海洋之中。先進的教學管理理念,良好的教師專業發展水平,和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的付出,讓每一位揚州梅嶺中學的學子,在以“四輛碰碰車”為主載體的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健康成長。揚州梅嶺中學教師的敬業精神也是我們值得學習的,當天下午5:10分放學以後,教師自發留下來給學生補課的情形,到今天一直留在我腦海中!我們在看到梅嶺中學取得成績的同時,更應該看到梅中奉獻的情懷。

感受最深的是——堅定了我們開展素質教育模式探索的信心,反觀梅嶺中學的做法,有一些也正是我們在開展的,要把這種培養學生素質的實踐持之以恆地做下去,創新活動模式和思路,讓教育手段更加豐富多彩!

下面我結合外出學習體會,談一下對我校教育教學工作評價反思、存在的問題、優勢及不足的問題:

1、教育局關注教學質量、突出教學中心地位的舉措是明智之舉,那麼如何突出對課堂教學、教學成績、教師發展的評價權重,讓其更有利於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這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

2、如何落實課標精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問題。是否加強業務指導,推進課改,深入課堂教學研究是唯一的渠道。(模式創新——用跳出教育看教育的眼光看待,教學改革)

3、課程開足開齊,課時緊張、師資不足、地方課和實踐課的指導問題。兩張皮的矛盾何時了。校園設施的不配套和利用問題難以保證學生真正提升素質。

4、教師成長——教師專業發展的問題。離不開聽課評課,定位一定要準確。教研室在深入學校指導時要引導學校和教師準確認識聽評課,避免把聽課評課成為對教師管理的主要途徑和重要手段。聽課和評課是一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活動,是一個診斷、交流、合作的活動,是一種學習、反思、研究的活動,是一種觀念更新、思維轉換、行動改進的活動,因而它是一種教師自主建構和專業發展的活動。所以更重要的要教師主動參與、並深入其中。聽課評課除了“聽”、“評”,還要重在“説”和“改”上下功夫。

5、自習課利用和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隨着素質教育的大力推進和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改變學習方式,倡導自主學習已成為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要真正把自修時間還給學生,因此預習課指導顯得尤為重要。余文森教授提出三條鐵律:之一: 當學生已經能夠自己閲讀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時候(處於相對獨立和基本獨立的階段),就要先讓他們自己去閲讀和思考,當然,這時只靠學生自己讀書和思考還不能解決全部問題。之二:當學生不具備獨立閲讀教材和思考問題的時候(處於依靠教師的階段),教師要把教學的着眼點放在教學生學會閲讀和學會思考上面,這同樣是教學的一條規則、規律,而不是一種可以採用也可以不採用的方式、方法。之三:一切教學都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原有知識狀況進行教學)。這也是教學的一條規則、規律,而不是教學的一種方式、方法。所以提高教師預習指導的能力顯得更關鍵,東廬中學的做法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佐證。

6、學校中層業務教幹從教師走上管理崗位,大多工作熱情高,但管理知識及業務指導能力不足,平時往往疲於應付事務性工作,缺乏專業引領,有必要進行相關理論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