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音樂活動方案實用方案(精選20篇)

國小音樂活動方案實用方案 篇1

教學內容:

國小音樂活動方案實用方案(精選20篇)

1、音樂《快樂的一天》

2、瞭解音有長有短,讀出走與跑的長短

教學目標:

1、能注意聆聽《快樂的一天》,初步知道怎樣聆聽音樂,學可以動作的方式表達自己感受

2、知道音有長有短,讀出走與跑的長短,會看圖形譜

教學重點:

感受各種不同的情緒在樂曲中表現的內容。

教學難點:

準確的讀出走與跑的時值。

教學準備:

課件電子琴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聆聽《快樂的一天》

(師):“我們已經開學兩個星期了,你能不能説一説你上學後的感受是什麼呢?”

1、請學生談談自己上學後的感受

2、用一個詞來形容自己的一天:請學生髮揮想象力説出自己的心裏話

3、初聽樂曲(請孩子靜靜地聽):仔細地分析樂曲出現了幾段音樂,他們的情緒有什麼不同?

4、“如果我們用各段音樂來描繪我們的一天的生活,你覺得每一段都描寫的是什麼”起個合適的名字,復聽樂曲。

5、分析各小段樂曲的情緒,並隨音樂動作表示(鼓勵學生創編表現每段內容的動作,並表演出來)

6、再聽樂曲,讓學生自由想象,鼓勵學生編創獨特的與眾不同的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

二、瞭解音的長短,認讀走與跑:

(師):“我們在生活中會聽到成千上萬種聲音,但這些聲音的長短是不一樣的,有的長,有的短,我們的音樂是與生活緊緊聯繫在一起的,因此音樂中的音符也有長短之分”

1、講解走與跑的區別——出示卡片

觀察:兩張卡片的大小一樣,説明應唱的一樣長,但一張卡片中有一個人(走),另一張卡片中有兩個人(跑),走一步的時值與跑步一樣多。因此:走=跑跑

2、練習:讀一讀拍一拍

3、學生用走與跑創作2-4小節節奏,讀一讀、拍一拍

4、有時間還可以做節奏接龍的遊戲

三、課堂小結:小結今天的教學內容與學習情況

課後反思:通過五首小曲的欣賞,使學生能初步地藉助於作品的藝術形象來感知音樂,體驗聽音樂的樂趣,並初步感受各種不情緒的樂曲。培養兒童的音樂感受能力,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而編的一組走題音樂欣賞。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認讀走與跑的節奏,並用編創節奏説一句話

2、表演歌曲《其多列》

教學目標:

1、能夠整齊演唱歌曲,學習用歌聲及動作表達歡快活潑的情緒。

2、鞏固走與跑的時值與長短,通過創編活動,讓學生準確地掌握它的長短,並培養學生的即興創作能力

教材分析:

歌曲《其多列》是一首雲南哈尼族兒歌2/4拍,五聲羽調式,歌曲輕快、活潑、旋律以級進為主,節奏變化不大,易上口,是孩子們喜愛的一首兒童歌曲。

教學重點:

有表情的進行歌唱與表演

教學難點:

用節奏創作一句話

教具準備:

歌曲錄音,節奏卡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上節學習的內容:

1、出示節奏卡片,認一認,讀一讀(可根據書中節奏認讀)

2、拍手認讀,要求準確、均勻、速度以中度

3、認讀老師用卡片拼出的節奏(讀、拍出來都可以)

4、請學生試着自己創編2-4小節的節奏,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

二、創作練習(鞏固走與跑的節奏,培養創編與靈活運用的能力)

1、老師講解練習要求,並舉例説明怎樣做?

例:(老師問5個字學生答5個字)

你去做什麼?我要去上學!

2、學生進行創編練習(在節奏準確的情況下,不限制説話的內容)——出現問題老師及時糾正。

3、如某個班的能力強,還可變換節奏進行創作,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歌曲教學《其多列》

(師):“九月一日這一天我們所有的小朋友都揹着新書包高高興興地來上學,你們知道嗎?每年的這一天全國的一年級小朋友都開學啦!他們與我們一樣,背起漂亮的書包,高高興興地走進學校,開始了新的學習生活,你們聽......”

1、老師有表情的範唱歌曲。(其多列:哈尼語快快來)

2、板書,請大家一起來認一認歌曲中的節奏,並練習分辨音字

3、聽歌曲錄音,邊聽邊拍手,並記下第一段歌詞,然後老師輔導學生拍●○讀詞。

4、隨老師的範唱學習二、三段詞,如學生記不下詞,可用動作輔助(老師可教幾個動作,也可讓學生即興創作)

5、學生隨音樂完整、整齊的演唱歌曲。(老師隨時糾正學生在演唱中出現中出現的不同——尤其是姿勢及演唱方法)

6、熟練的唱下之後,可進行小組及個人的表演,鼓勵學生不僅可以與大家一起整齊的歌唱,還能勇敢自信地進行獨唱。

四、課堂小結。

課後反思:這是孩子們喜歡的一首兒歌,在上課的過程中我通過創編活動,讓學生準確地掌握它的長短,並培養學生的即興創作能力。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複習鞏固走與跑組成的節奏,並練習創編2-4小節

2、表演歌曲《跳繩》

教學目標:

1、鞏固走與跑的時值,並準確的讀出節奏,通過創編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

2、與大家一起整齊的演唱歌曲,並用歌曲與動作表現歡快、活潑的情緒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自己創作歌詞

教具準備:

歌曲錄音、紅綢帶、乒乓球、卡片

教學過程:

一、鞏固學生的節奏——出示卡片

1、2-4小節節奏,並利用節奏卡片貼在黑板上,帶領全班同學讀一讀。

2、用手拍出所有編的節奏,告訴學生讀好的小竅門(心中讀節奏)

3、試一試口中讀節奏,手中拍●○

二、通過畫圖形的方式感受長短

1、出示教具:紅綢、乒乓球

2、舞動紅綢,拍乒乓球感受它們的動作的長短。

3、畫出圖形,並指導學生在書中塗上顏色,從視覺上感受長短。

三、歌曲教學:

(師):“這節課我們的遊戲是跳繩,讓我們隨音樂愉快地跳起來!”

1、老師有感情的範唱歌曲,學生邊聽邊拍●○,感受二拍子的活潑、歡快的情緒。

2、用聽唱法學習第一段歌詞,並參考書中的圖形譜辯別音字。

3、啟發學生感受“小繩”的輕巧與靈活,從而體會在演唱中應輕巧跳躍

4、學生隨伴奏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學生可自由加入動作表演)。

5、學習第二段歌詞:根據書中給的第一、三句詞繼續進行創作,分小組進行創作。要求:可繼續創作、也可自己創作第二段歌詞。

6、分小組進行表演、展示(老師伴奏)。

7、選出創作較好的歌詞全班有表情的演唱。

四、課堂小結:小結教學內容與學習情況。

課後反思:《跳繩》是一首活潑短小的歌曲,歌曲的節奏規律強,由八分音符,四分音符組成,旋律以跳進為主,形象生動、活潑,是多年來深受兒童們喜愛的一首歌曲。所以,在上課時結合孩子們的活潑好動,我用遊戲來上了一堂跳繩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國小音樂活動方案實用方案 篇2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長江我的家》、欣賞管絃樂合奏和合唱《長江之歌》。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歌曲《長江我的家》。

2.在欣賞《長江之歌》時能體會旋律線的起伏與歌曲表現的內容之間的聯繫,在演唱和欣賞音樂過程中激發學生熱愛母親河的感情,豐富有關長江的相關文化知識。

教學過程:

1.導入

2.欣賞《長江之歌》

(1)簡介《長江之歌》。

(2)欣賞管絃樂合奏《長江之歌》,請隨着音樂用手劃出旋律線。

(3)朗讀歌詞,體會情感。

(4)復聽,體會合唱與獨唱的不同。

3.學唱歌曲《長江我的家》

(1)欣賞範唱錄音。

(2)與學生共同討論歌詞的含義。

(3)隨錄音輕聲學唱歌詞。

4.展示。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保衞黃河》、欣賞陝西民歌《黃河船伕曲》。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歌曲《保衞黃河》,並嘗試進行輪唱。

2.在欣賞《黃河船伕曲》時能體會民歌與勞動的關係以及民歌的質樸、形象和感染力。

3.在演唱和欣賞音樂過程中激發熱愛母親河的感情,豐富有關黃河的相關文化知識。

教學過程:

1.導入:同學們交流知道的有關黃河的情況。

2.欣賞陝西民歌《黃河船伕曲》

(1)簡介《黃河船伕曲》

(2)欣賞男聲獨唱《黃河船伕曲》

(3)跟錄音輕聲哼唱,並初步學會這首歌曲。

3.學唱歌曲《保衞黃河》

(1)聽賞歌曲錄音。

(2)隨範唱錄音輕聲學唱歌詞。

(3)欣賞《黃河大合唱》中的《保衞黃河》(輪唱)。

(4)啟發和引導學生聽出歌曲中運用了“輪唱”的演唱形式,並能領悟到採用輪唱是為了更形象地表現抗日浪潮遍佈中華大地、此起彼伏的壯觀場面。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複習歌曲《長江我的家》和《保衞黃河》,欣賞輪唱曲《保衞黃河》,冼星海創作《黃河大合唱》的故事。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人民音樂家冼星海及其不朽作品《黃河大合唱》,對作曲家表示敬仰之情。

2.更熟練、更富有表情地演唱《長江我的家》和《保衞黃河》。

教學過程:

1.導人:介紹人民音樂家冼星海。

2.師生共同閲讀課本上的連環畫:瞭解一下冼星海與《黃河大合唱》。”

3.按照課本上的要求,聽賞《黃河大合唱》的錄音資料。

3.複習歌曲《長江我的家》

(1)隨範唱錄音帶歌唱。

(2)隨歌曲伴奏帶歌唱。

(3)隨琴聲學習前16小節歌譜,學會_×的節奏。

(4)按課本上的規定,用領唱和齊唱的形式隨伴奏帶歌唱,領唱可先由教師擔任,後由學生擔任。

4.複習歌曲《保衞黃河》

(1)再次欣賞輪唱曲《保衞黃河》。

(2)隨伴奏帶齊唱幾遍。

5.音樂活動《黃河與長江》動員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音樂活動《黃河與長江》。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組織、協調、合作的能力。

2.通過對音樂姐妹藝術的收集、欣賞、交流,拓展學習視野。

教學過程:

這一活動是充分發揮師生創造性的極好時機,可用多種方式來進行,例如小組擂台賽、遊藝會、班級文藝節目展演等。

這一活動除可由教師主持外,也可由幾名學生來主持,師生要共同參與,儘量讓每位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大多節目應採用小組共同表演的形式,但也可有幾個由個人表演的節目。

國小音樂活動方案實用方案 篇3

一、初聽

1、出示詞語卡片:緊張、恐怖;寧靜、安詳;歡快、優美。要求聽音樂,根據樂曲的情緒,把這幾種情緒進行排序。(播放《鳥店》錄音)

2、生邊聽邊排序(第一是寧靜、安詳;第二是歡快、優美;第三是緊張、恐怖;死四又是歡快、優美。)

二、復聽

作曲家用音樂表現各種不同的情緒為我們講述了一個發生在鳥店裏的故事,請同學們看着圖畫聽着音樂再來仔細地欣賞一遍這首樂曲,然後給大家講講你從音樂中聽到的故事。

三、分段欣賞

1、第一段音樂描寫的是什麼情景,你聽出了哪些特殊的音響?

生:這段音樂描寫的是清晨時的情景,有鐘聲、公雞的叫聲、鳥叫的聲音。

2、第二段音樂速度有了變化,描寫了小鳥們在做什麼?

生:速度有快有慢,好象鳥兒們唱歌、遊戲、休息……

3、下面這段音樂令人心驚膽戰,是誰來了?

學生:是貓來了,他想吃掉小鳥。結果貓沒有吃到小鳥,因為小鳥在籠子裏。

四、表演欣賞

1、邊聽音樂邊表演。

2、情感昇華:小鳥是那樣的可愛,它們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無窮的樂趣,我們應該用實際行動愛護它們,使它們有一個安全的港灣。那我們該怎麼做呢?

3、學生展開討論。

4、鳥店老闆被我們感動了,在貓離開後他打開鳥籠,放小鳥飛回大自然。

5、學生模仿小鳥在音樂聲中“飛出”教室。

國小音樂活動方案實用方案 篇4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聽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2.學唱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

教學目標:

1.能安靜地聆聽音樂,並知道在什麼場合下要唱、奏國歌。

2.熟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感受人聲和器樂不同的音色。

3.學唱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能用正確的演唱姿勢唱歌。

教學過程:

(一)聽賞《國歌》

1.引入新課。

教師簡單介紹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歌。國歌代表着一個國家的尊嚴,反映該國家人民的精神風貌。因此,在唱、奏國歌時一定要起立。面部表情要莊重、肅穆,身體不能亂動。介紹完後,請學生起立,播放《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錄音,讓學生完整地聽賞一遍。

2.可向學生提問:在什麼場合、情景下唱、奏國歌?然後播放有關唱、奏國歌的VCD、錄像帶或幻燈片及有關圖片,再請一至兩位學生補充。

3.介紹國歌的來歷,並聽齊唱和銅管樂演奏的國歌,使學生感受人聲與樂器的不同音色。

4.教師啟發學生簡單談談,用樂器演奏和人聲演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給他們的不同感受。

5.播放奏國歌、升國旗的畫面,讓學生知道奏國歌、升國旗的聯繫。

(二)學唱《國旗國旗真美麗》

1.教師可讓學生自己談一談,國旗的形狀、顏色、五星的排列、象徵意義等國旗知識。

2.教師播放歌曲錄音或範唱一遍,以引起學生學唱歌曲的興趣。

3.教師帶領學生將歌詞按語言節奏朗讀一遍。

4.學生跟着教師分句模唱歌曲數遍。

5.教師引導學生,以接唱方式熟唱歌曲,如教師唱“國旗國旗”,學生接唱“真美麗”……

教學評價:

1.是否能安靜地聽音樂。

2.是否知道在什麼場合下,唱、奏國歌。

3.是否能用自然的聲音學唱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而不喊唱。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我愛家鄉,我愛祖國》。

2.認識常用課堂打擊樂器碰鈴、響板。

3.聽賞歌曲《吹蘆笙》。

教學目標:

1.能有興趣地聽喜樂,並知道《吹蘆笙》是表現哪個民族的兒童歌曲。

2.能有表情地演唱《我愛家鄉,我愛祖國》。

3.認識碰鈴與響板,並知道正確的演奏方法。

教學過程

(一)學唱《我愛家鄉,我愛祖國》

1.教師掛出中國地圖和長江、黃河風景圖,介紹長江、黃河,並請學生指出長江和黃河在中國地圖上的位置。

2.教師將歌曲範唱一遍,或播放童聲獨唱錄音。使學生初步瞭解歌曲的歌詞、節奏和情感。

3.跟着教師有表情地分句輕聲學唱。

4.請幾級學生集體演唱,並評出有表情且音色較美的小組進行表揚。

(二)聽賞《吹蘆笙》

1.教師播放歌曲《吹蘆笙》,引導學生欣賞,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緒。

2.教師簡單介紹侗族及其吹奏樂器蘆笠的主要特點。

3.引導學生在聽賞時接唱歌曲中的襯詞。

4.在聽賞幾遍以後,可讓學生跟隨錄音輕聲哼唱。

(三)認識打擊樂器:碰鈴、響板

1.教師向學生展示樂器實物,演示基本的演奏方式,並讓學生識別兩種打擊樂器的不同音色。

2.教師將樂器發給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正確的敲擊方法。如樂器數量不夠,可輪換進行。

3.教師出示卡片

碰鈴 dang dang dang dang

響板da da da da da da da da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統習演奏。可分組交換練習,每兩人為一組作樂器交換。

教學評價

1.能否區別碰鈴與響板的音色,並能正確演奏。

2.是否知道《吹蘆笙》是哪個少數民族的兒童歌曲。

3.能否有表情地演唱《我愛家鄉,我愛祖國》。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歌表演《彝家娃娃真幸福》。

教學目標:

1.能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2.能主動、大方地參加歌表演。

教學過程

(一)用碰鈴和響板為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伴奏

1.在教師指導下將歌曲集體演唱一遍,使學生感受節奏、速度和情緒。

2.教師給出節奏卡片。

學生分組按節奏拍手練習。

3.每兩人一組發給碰鈴和響板,按卡片上的節奏練習。

4.教師彈奏歌曲旋律,學生分組為歌曲伴奏。

(二)歌表演《舞家娃娃真幸福》

1.在教師的指導下聽歌曲的錄音。

2.學生四人為一組學習彝族集體舞的走步與拍手。

3.教師引導每組學生隨歌曲跳簡單的彝族集體舞。

4.教師請出跳得較好的學生作示範,並和自己一起跳,以鼓勵其他學生。

5.要求學生回家後將所學的彝族集體舞的基本動作大方地跳給爸爸和媽媽看,並能在家裏尋找一件能敲擊出清脆聲音的物件,製作打擊樂器。

教學評價

1.能否正確地使用打擊樂器並按規定節奏為歌曲伴奏。

2.能否主動、大方地參加歌舞表演。

3.能否背唱《國旗國旗真美麗》

國小音樂活動方案實用方案 篇5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學目標:

能尋找並模仿生活中的聲音。學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學過程:

導入:今天是我們的第一節音樂課,大家認真聽一聽,外面是不是還在下雨?(是),同學們早上家長送你們來的時候,那時候是下的大雨還是小雨啊?(大雨)。下大雨的時候是什麼樣的聲音啊?(嘩嘩嘩嘩)下小雨的時候呢?(學生用很小的聲音嘩嘩嘩嘩),雨是一種自然現象。有大雨也有小雨。同學們觀察的很仔細,那麼今天咱們就來學習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叫大雨和小雨。

(二)學唱《大雨和小雨》

1.由教師範唱或聽錄音。

2.跟着教師學唱《大雨和小雨》。

3.討論大雨和小雨的聲音有什麼特點?

4.學習四二拍子的指揮,掌握四二拍子的重拍在第一拍。

(三)聽聽我創造的聲音

1.我們剛才聽到的聲音都是生活中的聲音。我們能不能創造一些聲音呢?按教材提示創造出聲音。

2.能不能自己創造一些與教材中不同的聲音呢?

3.用幾種聲音連在一起表現一定的內容。

教學評價:

能積極參與聲音的探索,聽辨出兩種以上的聲音。會唱《大雨和小雨》。

學生能創造兩種以上不同的聲音。

第二課時《布穀》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布穀》,理解四分休止符、二分音符,牢記第一段歌詞。

2.利用生動有趣的故事情境法學習知識,並參與表演加強記憶。

3.通過表演,培養學生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熱愛小燕子、布穀鳥的情感。同時,讓學生知道生活是有大自然的萬物生靈才顯得更美。

教學要點:用柔和的聲音演唱《布穀》,能編創動作表現歌曲。

教具:琴、歌片、彩筆、動物頭飾。

教法:聽唱、故事、創編、表演、活動嘗試。

教學過程:師生問好。

一、新學期教育與學生溝通,激勵學生熱愛音樂。

二、表演《小燕子》

提示:歌曲中唱出了哪些內容?你想和小燕子説什麼?你想和它交朋友嗎?那你該怎麼做呢?

1.聽歌曲《小燕子》,併為其自由創編舞蹈。也可以和同桌合作,還可以自由選舞伴來完成。

2.隨琴聲自由表演。

三、表演《布穀》

1.師邊講故事邊在在黑板上進行繪畫。將學生帶進春天,帶進大自然,帶進火熱的生活。

2.站學生來模仿“布穀鳥”的叫聲或者動作。而且邊做邊隨老師記憶歌詞,體味歌詞。

3.師範唱歌曲。讓學生默聲表演。看誰能把老師的歌表現的。

4.聽琴,體會歌曲中的四分休止和二分音長,跟着音樂來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節拍,可以隨琴自由演唱。

5.請大家互相合作,討論一下歌曲中唱出了什麼?你是怎樣理解的。

6.聽唱學習歌曲。注意旋律的的確起伏,邊學習邊讓學生分小組拉起手。聽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聽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讓學生在充分感受中記住歌曲的旋律。

7.唱會歌曲,牢記歌曲的第一段歌詞,並啟發學生小鳥唱出的是第二段歌詞,我們唱出是第三段歌詞。

8.動手操作,用彩筆標出休止符和長音的地方,看誰找的最準確。

四、小結:這節課我們來到了春天,來到了田野,讓我們這些可愛的小鳥,把春天裝扮得更美。把生活裝扮得更美。

五、板書設計:

布穀

歌詞意境彩圖

學生自己描繪的春天

第三課時:《聲音的強弱》

一、教學內容:《聲音的強弱》

1.音樂活動:聲音的強弱

2.歌表演:《小動物唱歌》,並創編歌詞進行表演。

二、教學目標:

進一步理解,感受音樂的強弱,並能正確的進行運用到歌曲之中。通過歌表演活動,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和表演力。

三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投影儀教學課件、小動物頭飾、打擊樂

四、教學過程:

1.學生伴着音樂《火車開了》開着小火車進教室,來到動物樂園。(幻燈片動物樂園)。

2.師:動物樂園的小動物看到我們來了送給老師一樣禮物,同學們閉上眼晴聽聽是什麼?(老師拿出鼓和碰鈴)

你們剛才聽到了什麼?生:鼓和碰鈴。師:這兩種聲音有什麼不同?哪種聲音大一些?學生説出自己剛才聽到的感受。

3.師:小動物們不僅給老師送禮物,給你們也準備了禮物,快到自己的凳子底下找找吧。(凳子底下是老師準備好的各種打擊樂)

快拿出來敲敲吧。(孩子們隨意的敲)。老師想聽聽大一點的聲音?老師想聽聽小一點的聲音?(學生按照老師的引導敲擊大小不同聲音)。

4.遊戲:《找小兔》

動物園派小兔來招待我們,我們向小兔打個招呼吧。小兔這麼友好我們和它做個遊戲吧。遊戲規則是這樣的:一會我請一位同學上來矇住他的眼晴,再請一位同學把我們的小兔藏好,藏好後我們請剛剛矇住眼睛的同學睜開眼睛來找,其他同學用手中的打擊樂提示他幫助他儘快找到小兔。如果他離藏的小兔越近我們就將手中的打擊樂敲得聲音大一些,如果他離藏的小兔越遠我們就將手中的打擊樂敲得聲音小一些,直到找到小兔為止。

通過遊戲感受聲音的大小。小結:剛才我們説的聲音大在音樂中把它稱作強用f來表示;聲音小在音樂中把它稱作弱用p來表示。(出示幻燈片強和弱)

5.分組合作(兩人一組)

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強和弱

6.動物樂園的小動物真是好客,你們聽他們唱着歌來歡迎我們來了。(幻燈片放歌曲《小動物唱歌》的曲譜和音樂)

師:剛才聽到那些小動物又來了(小貓、小狗)它們兩次的叫聲有區別嗎?(第一聲強,第二聲弱)

7師生合作:老師唱許多小動物,你們唱小動物的叫聲,注意第一聲強,第二聲弱。

8.創編歌詞。

師:同學們動物樂園有許多小動物你喜歡誰就和它做朋友並且模仿它的叫聲,一會我請同學帶着你的夥伴上來表演《小動物唱歌》。(老師拿出準備好的頭飾,讓孩子們去挑。

9.師生共舞

今天太高興了,讓我們和小動物一起跳起來吧。一會我們唱到強的聲音大家都向圈外叫,唱到弱的聲音大家都向圈裏叫。

五、總結下課

今天我們感受到音樂中的強和弱,並且和這麼多的小動物成為了好朋友,真開心,現在太陽已落山了,讓我們和小動物再見,坐着小火車回家吧。

第四課時:《大鼓和小鼓》

教學內容:大鼓和小鼓

教學目標:

1、感受聲音的強弱。

2、認識大鼓和小鼓,感受其音色,學會基本演奏方法,能積極參與各種音樂活動。

3、學會《大鼓和小鼓》,並能表現歌曲。

教學重點:

1、學會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2、學會演奏大鼓和小鼓。

教學難點:

1、歌曲不同樂句的力度處理。

2、器樂的演奏。

教學過程:

一、感受音的強弱:

1、(多媒體課件出示“森林之門”)導入:

師:(伴隨着輕快、活潑的音樂)今天,我們來到森林進行探險,瞧!這有一座通往森林之門。它中間是大門,兩邊是小門。看哪個聰明的小朋友,能用兩種不同的聲音,分別敲開這扇大門和小門。

2、教師啟發,學生想象,用“強弱”兩種不同的聲音表現。

師:看見大門怎麼敲?看見小門怎麼敲?

3、師小結,引出“強、弱”。

師:這兩種敲門聲一樣嗎?有什麼不同?

聲音響、聲音大在音樂中稱為“強”,聲音輕、聲音小在音樂中稱為“弱”。

4、展開想象

師:生活中、森林中有許多的聲音,哪些聲音是強的?哪些聲音是弱的?

5、畫一畫,聲音的強弱。

(1)學生繪畫圖形。

師:生活中有的聲音強,有的聲音弱,你能用圖形來表示嗎?(聲音強,用大的圖案來表示,聲音弱,用小的圖案來表示。)

(2)(課件出示:□□、〇〇、△△)

師:老師也畫了三組,你們看都對嗎?哪裏有錯?應該怎樣?

三、歌曲教學:

1、導入:

師:剛才小朋友回答得真棒。看!森林之門終於打開了。瞧!動物們正在歡迎我們的到來呢。(多媒體課件出示:有各種動物的森林圖)

師:看!它們是怎樣歡迎我們的?(多媒體課件出示:小熊敲大鼓,小猴敲小鼓)

師:大鼓和小鼓的聲音怎麼樣?有什麼不同?(聽一聽“鼓聲”)

2、學歌詞和演奏大小鼓。

(1)師:它們不僅敲鑼打鼓歡迎我們,還唱着歌呢!我們聽……(播放歌曲)

(2)聽後,師問:大鼓和小鼓在歌曲中,它們的聲音是怎麼樣的?(課件出示咚咚、噠噠噠。)學生模仿。

(3)引出歌詞,指導學生按節奏朗讀歌詞。

師:小朋友們,通過剛才讀兒歌,你們知道了大鼓和小鼓是怎樣演奏的嗎?

指出大鼓和小鼓的演奏方法不同,歌詞中:“擂”和“敲”。

師: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來敲敲大鼓和小鼓。

課件出示演奏大鼓小鼓的圖片,學生模仿,指名上台演奏。

師:大鼓的聲音強,小鼓的聲音弱,那我們也用相應的力度再來讀一讀這首兒歌。

(4)尋找音源,進行創編:

師:看看你的身邊有什麼物體可以模仿大鼓或小鼓的聲音。

(如:讓我們用自己的椅子來當作樂器,把大鼓和小鼓的節奏敲一敲。引導學生用椅子拍出強弱不同的鼓聲。又如:身體律動,咚——跺腳,噠——拍腿)

3、為歌曲伴奏:

播放歌曲,學生在鼓聲處伴奏。

4、學唱歌曲:

師:你們也能像小熊、小猴那樣,邊敲鼓邊演唱嗎?

(1)指導學生隨琴跟唱。

(2)指導學生唱出歌曲的力度變化。

師問:這首歌哪一句要唱得強?哪一句要唱得弱?

用“咚”“噠”哼唱。

(3)指導學生唱出力點,聲音有彈性,不能太連。

(4)隨伴奏輕聲演唱。

(5)加入大鼓和小鼓,或用身邊的音源,創編節奏,為歌曲伴奏。

四、拓展:

1、師:這首歌加入了大鼓小鼓的伴奏,你覺得怎麼樣?(引導學生説歌曲情緒)

你平時還在什麼場合或者什麼音樂中聽到過鼓的聲音?(引導學生結合氣氛和情緒説)

2、小結:不知不覺,快要天黑了,森林裏的小動物們要回家了。它們要跟小朋友們再見了。讓我們在音樂中結束今天的課。

課件:播放《春節序曲》片段,《喜洋洋》片段。

學生自創節奏來伴奏,隨音樂邊演奏邊出教室。

教學評價:

1.能認識一種以上的樂器並説出它的名稱。

2.會敲擊一種打擊樂器。

3.會唱《布娃娃彈琴》和《大鼓和小鼓》中的一首。

第五課時:《青蛙音樂會》

《青蛙音樂會》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一、聆聽《青蛙音樂會》,感受音樂所表達的生動鮮明的青蛙形象。

二、願意用肢體動作和演唱等形式來表現青蛙的模樣。

三、喜歡並樂意參加音樂會。

教學重難點:

創設情境,讓學生通過欣賞音樂感受並表現音樂中的青蛙形象。

教學用具:

音樂、頭飾、青蛙相關動畫等

教材分析:

《青蛙音樂會》是一首具有趣味性的通俗音樂作品。樂曲為3/4拍,蛙鳴聲伴隨着樂聲響起,好像夏季池塘邊的青蛙在暮色中的合唱開始了。前面一段是抒情的慢板,好像青蛙的優美舞蹈伴着起伏的旋律;接着樂曲再現了一遍,蛙鳴聲、流水聲在樂聲中漸弱,消失在暮色中。

教學過程:

一、唱歌的青蛙來了。

1.引用《動物説話》伴奏音樂唱幾遍,“青蛙唱歌咕咕兒呱(拍手),青蛙唱歌咕咕兒呱(拍手),咕咕兒呱(聳肩)咕兒呱咕兒呱咕咕兒呱”並出示唱歌的青蛙形象。

2.播放《青蛙音樂會》開頭部分,跟音樂模擬青蛙唱歌。“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學生根據音樂節奏、情緒用嘴型有表情地演唱。

二、跳舞的青蛙來了。

播放《青蛙音樂會》慢板的片段,教師戴上頭飾用典型的三拍子舞步跟着音樂邀請小朋友參加跳舞,沒受邀請的小朋友在座位上跟着老師動身體。結束後出示跳舞的青蛙形象。

三、演奏的青蛙來了。

1.可用你們的音樂書、筆、課桌等東西編創一些簡單的節奏模擬流水聲、鳥叫聲、鼓聲等加入到音樂中來,看誰最厲害。

2.小組討論創編。

3.合着音樂展示。出示演奏的青蛙。

四、青蛙指揮家也來了,舉行青蛙音樂會咯。

1.夏季暮色中的池塘裏,來了一羣會唱會跳會奏的青蛙們,看,他們多熱鬧啊!(出示課件)

2.播放完整的《青蛙音樂會》,青蛙指揮家(老師扮演)領着這幫青蛙們開始一場別開生面的音樂會。

3.學生自由選角色,在音樂中跟着指揮表演了。演後選出最出色的歌手,舞手,奏手,並給予獎勵。

五、動物音樂會。

音樂會吸引了各種各樣的動物,有老虎、獅子、鳥兒、松鼠……他們也要參加,播放《青蛙音樂會》音樂,讓更多的動物也來表演。

六、動物狂歡。

課件出示動物狂歡節情景,播放《動物狂歡節》音樂一起在歌聲笑聲中結束課堂。

本堂課以審美為核心,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引導學生唱歌、跳舞、演奏、狂歡,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能力。

國小音樂活動方案實用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吉他、提琴、法國號。

2、在演唱《我是小音樂家》中,進行編創活動,體驗做小音樂家的情緒。

3、介紹並演奏自己的樂器。

[教學準備]

1、課前佈置學生自己動手製作一件小樂器。

2、教師準備一件手工製作的小樂器,課件等等。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了幾個會唱歌的小朋友來給大家認識,讓我們來聽聽他們的歌聲,猜猜他們是誰。(隨後,我播放課件中吉他的音樂,學生很快猜出答案。)

生:這是吉他的聲音!(如果學生回答不出,教師可以提示,在黑板上貼上“吉他圖片”)

師:那麼你知道吉他是怎樣演奏的嗎?誰能模仿吉他的演奏姿勢?(學生開始有模有樣地擺出吉他的演奏姿勢。)

2、師:第二位小朋友是誰?(播放了一段《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小提琴協奏曲片段)

生:這是小提琴!(在黑板上貼上小提琴圖片)

學生合着音樂模仿演奏小提琴的姿勢。

3、師:現在老師請同學們猜最後一位小朋友是誰?(播放圓號音樂片段,對於圓號的音色,學生可能會出現一臉的茫然)

師:你們認為這件神祕的樂器是屬於吹、拉、彈的哪一種?

(生討論)

師:這種樂器採取吹奏的演奏方式,它起源於古代的獵號……(教師可以簡單介紹圓號的來歷。)

二、寓教於樂

1、第一遍聆聽

師:有幾個小音樂家會演奏這幾樣樂器,讓我們來聽聽他們分別是在哪裏演奏這些樂器?

(播放課件,在倫敦、巴黎、柏林三地風光照片背景襯托下,聆聽本課音樂,讓學生帶着問題傾聽音樂。)

2、第二遍聆聽

師:誰能把黑板上歌曲中出現的樂器名與地名正確地連接在一起?

(學生們爭先恐後舉手回答,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可以可以清唱歌曲的前半部分,讓學生在無伴奏演唱中感受歌曲的節奏以及加深學生對於歌曲中三段歌詞的記憶,有助於表演。)

3、第三遍聆聽

師:這些小音樂家們在演奏時候的心情怎麼樣?演奏的音樂美妙,在歌曲中找找它們的聲音吧!

(演奏時的心情很高興、愉快地,演奏的聲音是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跳喲,唱喲,跳喲,唱喲,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這裏教師解決後半部分的襯詞)

4、第四遍聆聽(結合動作模仿)

師:大家羨慕這些會演奏美妙音樂的小音樂家嗎?讓我門也來當一會小小音樂家吧!(隨音樂帶上前面模仿樂器的姿勢進行律動)

5、張口默唱。

6、隨琴聲輕聲跟唱。(如果有錯誤,及時糾正)

7、完整演唱歌曲。

8、表演唱(加入拍手動作及樂器模仿的動作,或者也可以按順序跟老師走出位置圍成一個大圈,進行表演)

三、創造表現

1、師:上節課老師給大家佈置了作業,讓同學們回家用身邊的東西來製作一件小樂器,樂器都帶來了嗎?

(在第四冊中已出現讓學生自己根據身邊的物品製作沙球等打擊樂,這裏學生應該會紛紛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師須表揚學生的創新精神。)

師:老師今天也帶了一個小樂器,是用一個空酸奶杯和三根橡皮筋做的,我把橡皮筋系在空的酸奶杯上,兩頭固定好,拉動兩頭的橡皮筋就會發出響聲,而且兩頭的聲音都不一樣。“老師想請幾個做得比較好、有創意的同學來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

(自制小鼓:在空月餅盒的旁邊穿根繩子繫上結,可以掛在脖子上,再用兩跟筷子做小鼓捶。用一個空的紙巾盒,幾根橡皮筋,把橡皮筋系在紙巾盒上,拉動橡皮筋就會發出聲音。)

2、師:我們看了幾個同學的小樂器,你們能不能給自己的樂器起個名字,然後把你的樂器名與歌曲的樂器名稱換一換。我是一個小小音樂家,住在奉化,我拉起我的小響筒,能奏起美妙的音樂,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跳喲,唱喲,跳喲,唱喲,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

3、學生小組進行編創。(學生紛紛像小鳥似的嘰嘰喳喳為自己的樂器編歌詞。)

國小音樂活動方案實用方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唱歌曲,增加學生對中國北方地區音樂的瞭解,激發學生對民間音樂的學習熱情。

二、過程與方法:

1.體驗的方法,讓學生感受歌曲中的不同情緒。

2.模唱的方法,唱準歌曲第一樂段曲譜。

3.視唱的方法,學習歌曲第二樂段曲譜。

三、知識與能力:

1.通過視唱曲譜,提高學生識讀樂譜的能力。

2.通過學唱歌曲,引導學生用歡快、活潑的聲音演唱第一樂段;用優美的聲音演唱第二樂段。從而提高正確的表達歌曲的能力。

3.通過學唱歌曲,提高學生的合唱能力。

二學情分析

此教學班為五年級的自然班,班級聲音條件整體較好,但是少部分學生音準較差,歌唱方法需要糾正和提高。有個別學生音準較差。由於班級容量較小,僅為18人,因此,個別音準差的學生,對整體效果影響還是較大。我的策略是,要求這些音準較差的學生儘量降低音量。班級學生,識讀樂譜能力較強,基本可以獨立完成本課的識譜任務。在以往的學習中學生積累了一定的理解音樂、表現音樂的素養。能夠準確理解歌曲要表現的內容和情緒,並用聲音表現出來。學習過10餘首合唱歌曲,具有一定的合唱水平。

三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用歡快、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三度到六度音程的音準及和聲部分的和諧統一。

四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

【導入】

(一)播放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體會蒙古族對家鄉的熱愛與讚美之情。

(二)提問喜不喜歡我們的家鄉?我們的家鄉都有什麼?

設計意圖:讓學生初步瞭解這一課的主題,暢所欲言談談對家鄉的瞭解。

【講授】《美麗的家鄉》

(三)學習歌曲《美麗的家鄉》

1.初聽歌曲

設計意圖:通過初聽歌曲,使學生對歌曲有初步的認識,並感受歌曲的情緒。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非常好聽的少數民族歌曲,他們的家鄉非常美麗。歌曲表達了人們熱愛家鄉,讚美家鄉的真摯情感。請你來感受一下,體會一下歌曲的情緒。試着説一説是哪個少數民族的歌曲?

播放歌曲《美麗的家鄉》(帶有達斡爾族圖片的課件)

生:欣賞歌曲,通過歌詞提示,判斷出歌曲是一首達斡爾族民歌。

師:我們簡單瞭解一下達斡爾族的風土人情。説一説他們居住在哪裏?以什麼為生?以呼號為節奏,多由女子表演的民間歌舞形式叫什麼名字?

(居住在黑龍江北岸,以捕魚和打獵為生,以呼號為節奏,多由女子表演的民間歌舞形式叫“魯日該勒”。)

設計意圖:歌曲延伸,大致瞭解

2.復聽歌曲

設計意圖:通過再次聆聽,使學生能夠分辨出歌曲的段落構成。

師:再次播放歌曲,説一説兩個樂段的演唱形式有什麼不同?(第一樂段齊唱,第二樂段合唱)

生:再次欣賞歌曲,回答問題。

第一樂段:齊唱;第二樂段:合唱(出示課件)

3.學習歌曲第一樂段

設計意圖:通過聽唱法,完成第一樂段的學習,提高學生的聽唱能力。

(1)學習第一段的前兩樂句

a.師:播放歌曲第一樂段。

b.師:再次播放歌曲第一樂段。

生:輕聲跟唱第一樂段。直接填詞演唱。

c.師:分句指導前兩樂句。注意前八後十六分音符的清楚、準確;八分附點音符的演唱要輕巧。

教師示範、指導“浪、滿”,注意強弱對比,用手勢幫助學生理解。

d.生:完整演唱前兩樂句。

注意用歡快活潑的聲音表現。

(2)學習第二段的前兩樂句

a.生:跟琴演唱第二段的前兩樂句

b.教師示範、指導“舀、飛”。

(3)學習後兩樂句

這樣美麗的自然美景我們怎能不熱愛?達斡爾族人們不由得唱出了歡快的旋律。

a.生:輕聲演唱後兩樂句。

b.師:為了更好地表達歡快活潑的情緒,我們加上重音記號再

試一試。教師示範指導。

c.生:演唱後兩樂句。

4.學習第二樂段

(1)師:聽聽歌曲的第二樂段是怎樣來抒發熱愛家鄉、讚美家鄉之情的。

生:欣賞第二樂段

(2)學習高聲部

a.師:這麼美的景色,我們怎樣才能表達出來?

生:直接跟音樂(音樂大師軟件)學唱高聲部(填詞唱)

注意前八後十分附點音符的準確。

師:示範、指導

b.高聲部同學視唱歌譜,低聲部同學看自己聲部的歌譜

(3)學習低聲部

a.生:低聲部視唱歌譜,高聲部學生輕唱歌譜進行配合。

b.生:低聲部唱歌詞,高聲部輕唱歌譜進行配合。

師:分句指導。

(4)合唱

生:高、低聲部輕聲合唱(填詞唱)

師:分句指導。注意歌曲的情緒,與第一樂段的區別。用優美抒情的聲音進行演唱。

師:我們怎樣用力度變化,來表達達斡爾人民對家鄉的熱愛。

生:個別學生試唱。

師:他用的是什麼力度變化來表現的?(漸強)為什麼用漸強?

教師示範演唱(旋律音,與歌曲中的旋律走向相符)(出示課件)

教師糾正指導。啟發學生情感的正確表達。(歌曲在這裏加入合唱,能夠更加充分的表達情感,使歌曲更加立體、豐富。高聲部是美麗的喜鵲,低聲部是遼闊的大地、河流,二者相互呼應。使歌曲情感表達更加充分。)

5.完整演唱歌曲

(1)完整欣賞歌曲

生:心裏默唱。注意歌曲的演唱順序。

(2)跟伴奏音樂完整演唱歌曲。

注意提示學生用不同情緒,正確表現歌曲。(第一樂段:歡快活潑,第二樂段:優美抒情)

五課後延伸

1簡介歌劇《傲蕾·一蘭》

師:出示課件。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歌曲是哪個少數民族的歌曲(達斡爾族)這首歌曲選自歌劇《傲蕾·一蘭》。她是歷抵抗沙俄入侵的達斡爾族女英雄。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三百多年,但她不畏_誓死保衞祖國,保衞家鄉的精神依然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揚。同學們可以回家查找相關資料,更深入的進行了解。

2.欣賞歌曲《忠實的心想念你》

師:下面,我們再來欣賞一首斯琴格日樂演唱的達斡爾族民歌,感受一下它與我們學過的哪首歌曲的旋律相似?(《美麗的家鄉》)今天我們學習的《美麗的家鄉》就是在這首歌曲的基礎上改編創作而來。這位歌手使用現代的、流行的方式演唱的,你想不想用這樣的風格來唱一唱?我們就用聽的“那依吔——”來試試看。

生:個別學生試唱。

(五)完整演唱歌曲

師:讓我們再次感受達斡爾族人民對自己家鄉的熱愛,用我們美妙的歌聲來表達我們對家鄉的讚美和熱愛。

生:再次完整演唱歌曲。

六課堂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美麗的家鄉》這首歌曲,有誰不熱愛自己的家鄉呢?我們的祖國56個民族,各民族兄弟姐妹風雨同舟,並肩向前。老師希望同學們刻苦學習,用知識來武裝自己,將來共同建設我們更美麗的家鄉。老師相信你們!讓我們伴隨這首《美麗的家鄉》結束本節音樂課吧!(跟伴奏演唱歌曲!)

國小音樂活動方案實用方案 篇8

教學內容:

欣賞《桔樹尚且性剛強》。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本地區主要戲種的歷史發展、主要特點和代表性劇目,引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從而引發學生對中國戲劇藝術的關注,弘揚民族精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導入

(1)播放三段唱段,請學生猜一猜是哪個劇種?

京劇《紅燈記》選段、黃梅戲《女駙馬》選段、越劇《紅樓夢》選段。

(2)哪一個戲種是流行於我們地區的?

(3)你都知道哪些有關越劇的知識?

2.新授部分

(1)介紹越劇發展歷史及行當:小生、花旦、老旦、丑角。

(2)欣賞《桔樹尚且性剛強》,邊欣賞邊完成課後問題。

(3)欣賞《紅樓夢》選段──天上掉下個林妹妹

(4)總結越劇的音樂風格特點:清悠婉麗。

3.演員介紹:尹桂芳

4.拓展性作業模擬演唱,積極體驗、大膽表現。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欣賞《報花名》。

教學目標:

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使學生了解評劇的歷史、表演特點以及主要的劇目。欣賞《報花名》進一步感受評劇演唱特點,通過欣賞、模唱感受評劇藝術的深厚文化底藴。

教學過程:

1.教師課前要了解各小組的學習情況:戲劇種類、相關知識資料的準備情況。

2.導入:播放歌曲《看大戲》並交流評劇的有關內容:發展歷史、藝術特點、音樂特點、代表劇目、優秀演員。

3.欣賞《報花名》:簡單瞭解《花為媒》的劇情,感受音樂風格,介紹演唱者。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欣賞《花木蘭》。

教學目標:

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使學生了解河北梆子的歷史、表演特點以及主要劇目;欣賞《花木蘭》,進一步感受河北梆子的音樂特點。對比欣賞豫劇《花木蘭》,學習瞭解豫劇的歷史、表演特點以及主要劇目。

教學過程:

1.教師課前要了解各小組的學習情況:戲種以及相關知識等有關資料的準備情況。

2.導入:播放歌曲《看大戲》

3.瞭解豫劇的有關知識:發展歷史、藝術特點、音樂特點、代表劇目、優秀演員。

4.欣賞《花木蘭》選段──誰説女子不如男:簡單瞭解《花木蘭》的劇情,感受音樂風格。

5.欣賞河北梆子《花木蘭》並瞭解河北梆子這種藝術形式。

6.背誦古詩《木蘭辭》

7.拓展性欣賞:民族管絃樂交響詩《花木蘭》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唱歌《看大戲》。

教學目標:

學習歌曲《看大戲》,設計歌曲的唸白節奏,正確演唱歌曲。

教學過程:

1.導入:播放豫劇《花木蘭》──誰説女子不如男,感受豫劇的唱腔風格。

2.學習歌曲《看大戲》

(1)初聽:體會樂曲的情緒,感受樂曲的風格。

(2)哼唱歌曲旋律:注意過門、變化音以及拖腔的正確演唱。

(3)學生自主設計唸白的節奏。

(4)完整演唱歌曲。

3.欣賞教師提供的音響材料

4.總結本單元的學習情況。

國小音樂活動方案實用方案 篇9

教學目標:

一、通過講述《天鵝湖》故事內容,讓學生感受體會樂曲的情緒的發展。

二、通過選擇綵帶表現樂曲的情緒發展,讓學生接觸瞭解帶再現的三段式結構。

三、通過各種形式的對同一樂曲的欣賞,讓學生能記住樂曲的主要旋律。

四、啟發學生展開豐富地想象。鼓勵學生能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如:演奏、跳舞、畫畫、寫詩等等)來表現出對樂曲的感受。

教學重點:

感受樂曲的情緒和發展變化,記住主題旋律與樂曲的結構。

教學難點:

理解樂曲所要表達的意境。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自己對樂曲的理解和感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紅、藍兩種顏色的絲帶白紙油畫棒

教學方法:

合作學習法談話法創作學習法模仿學習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孩子們,讓我們隨着音樂,模仿老師的動作進教室。音樂《天鵝湖》

2、師生問好。

二、談話式引入教學。

孩子們,大家喜歡看動畫片嗎?老師也特別喜歡,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個動畫小片斷好嗎?播放動畫片《四小天鵝舞曲》

1、邊聽邊讓學生仔細看看這是哪種小動物?2、讓我們來模仿一下它的動作,師生共同學習。3、再拍手、拍腿、跺腳、等形式為音樂伴奏。4、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為樂曲伴奏。

2、提問:動畫片中的小動物是誰?(天鵝)哪你對天鵝瞭解多少?(學生談)教師總結:天鵝有黑白兩種顏色的,是屬於卵生動物,也是我們國家的二級保護動物。如果大家希望有一天這些可愛的小傢伙在我們地球上消失的話,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3、教師曾看過一個關於天鵝的童話故事,大家想聽嗎?教師講故事的同時播放相應的動畫片

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美麗、善良的公主名叫歐得珍。由於她不願意嫁給邪惡的貓頭鷹妖精羅度巴特,被羅度巴特變成了一隻不會説話的白天鵝。一天晚上勇敢的王子奇夫裏特王子露過天鵝湖邊,發現了只有在晚上才能變回人形的公主。王子很好奇便上前詢問,公主向他講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並且告訴他只有勇敢、真誠的人才能解除魔法。羅度巴特知道他們見面非常生氣,為了阻止王子解除魔法,他想出了一個壞主意。他讓自己邪惡的貓頭鷹女兒變公主的模樣去參加王子的舞會,而把真正的公主關進了高高的鐵籠子裏,公主多傷心呀,當王子發現真像以後,便與羅度巴特展開了生死搏鬥,最終王子用勇敢消滅了邪惡的魔法師和他的女兒,解除了施加在公主身上的魔法。讓她變回了原來的樣子,並且快樂的生活下去。

三、今天老師就將帶着大家走進這神奇的童話世界。去欣賞由俄羅斯的作曲家、音樂教育家――柴科夫斯基為故事中公主講述自己不幸遭遇時創作的一段管絃樂曲。

1、請大家認真傾聽,感受一下樂曲所要表現的情緒,並充分發揮你所想像力,為樂曲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多媒體播放《天鵝湖》教師輕聲的配上講述,幫助學生理解內容。

2、讓我們來看看樂曲的創作者為樂曲取了一個怎樣的名字。請大家看大屏幕,出示課題《天鵝湖》

3、隨着故事中公主講述時情緒的波動,樂曲的情緒也隨之上下起伏,大家的座位底下有紅、藍兩種顏色的綵帶,請大家隨着樂曲情緒的變化選擇顏色適合的綵帶揮動,感受樂曲發展時的情緒變化。並記一記你使用綵帶的顏色順序。

4、學生談談使用的顏色順序,教師總結:大家在開頭和結尾都用了藍色,中間則是藍紅交替使用,是不是?根據大家所使用的顏色順序,我們把樂曲分成了三個部分。

5、誰來説説藍色代表的情緒(學生談)[平穩、憂鬱、柔和等等]那紅色呢?(學生談)[熱烈、激動]

6、那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開頭的第一部分,請大家用“啦”輕哼旋律。思考:在寧靜、憂傷的樂曲聲中你彷彿聽見公主正開始説些什麼?播放片斷欣賞。教師啟發:這是公主變成天鵝後第一次看見人類,你想她首先會對王子説些什麼?

7、再來聽聽第二部分,公主正在説些什麼讓她的情緒這樣激動。大家可以繼續揮動紅色彩帶來體會公主此時此刻的心情。

8、讓我們輕聲用“啦”哼唱結尾部分,並把這部分與開頭部分的旋律進行比較,看看兩部分旋律的關係。並思考:公主情緒趨於平衡想想她會在最後説些什麼?

9、學生髮現開頭和結尾的旋律很相似,教師總結:像這樣開頭和結尾情緒、旋律相似,而中間有着較大的差異,我們把這種曲式結構稱為:帶再現的三段式結構。

10、請三位同學隨着音樂把剛剛大家想到的公主的語言加入到相應的旋律情緒中去,來為這首樂曲加上精彩的旁白。

11、欣賞完由管絃樂演奏的《天鵝湖》以後,讓我們再來欣賞一下由兒童表演的芭蕾舞《天鵝湖》,讓我們和小演員們一起跳一跳。用動作來感受一下樂曲表達的內容和情緒。

12、剛剛我們通過揮動綵帶,為音樂加旁白、輕哼旋律、舞蹈等方式來表現對樂曲的感受。那大家想想除了這些我們還能用其它的哪些方式來表達對樂曲的理解、感受?(編故事、畫畫、寫詩、跳舞)那就讓我們邊欣賞由吉它這種樂器演奏的《天鵝湖》邊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選擇你們喜歡的方式來表達你的感受。等會就讓我們來看看你們的表現

13、學生自由活動,教師個別指導。

14、分別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創作。

15、教師小結

16、師生隨着《天鵝湖》音樂,由跳舞的同學帶領飛出教室。

國小音樂活動方案實用方案 篇10

教學內容:表演歌曲《鈴兒響叮噹》

教學重點:聲部間的均衡

教學難點:分聲部學唱歌曲

教學過程:一、學唱歌曲

1.教師以副歌的第一句範唱為導入:

(1)設問:這首歌的歌名叫什麼?是哪個國家的歌曲?歌曲描寫的是什麼情景?

(2)教師歸納:美國歌曲《鈴兒響叮噹》,因是人們在冬季滑雪橇時所唱,又名《雪橇歌》;又因為是冬天的歌曲而逐漸演變為聖誕節等節日歌曲。它深受廣大人民喜愛,長期被當作美國民歌。

2.聆聽歌曲範唱。

提示:這是一首二聲部合唱曲,大家對第一聲部的曲調都很熟悉,但第二聲部是很重要的,不然,歌曲表現就不豐滿,因此大家要仔細聽第二聲部。這歌曲的學唱,採用自由報名參加某一聲部的學唱。想多學一點,音準有把握的同學希望你們報名低聲部,望大家考慮後回答。

3.學唱曲調。

(1)分聲部。自由坐成二個聲部的座位,教師儘量尊重學生的選擇,適當做思想工作進行調整,要注意聲部人數的平衡。

(2)教師重點輔導第二聲部。

(3)先學習副歌部分的8小節。從讀譜上,在五年級是沒有困難的。主要是三度、四度的二聲部音準與和諧,尤其是低聲部,所以在學唱中教師多幫助低聲部,鼓勵他們的自信心。分聲部唱都沒問題,合成時,往往低聲部把握不住,教師這時要給予支持,因此,多合成,多聽,感受是惟一的辦法。當這8小節成功時,他們就樹立了信心,就有成功的喜悦,這是本歌學習的關健處。

(4)學習主歌部分。

主歌的開始8小節沒問題,是同聲部,只要把弱起拍唱準。問題在後8小節的低聲部。其中要唱清楚,不能混同一樣。因此在學唱主歌部分時,宜將後8小節單獨訓練,教師要多幫助低聲部唱熟練,在後8小節合成有把握後,再唱主歌部分的16小節。?

(5)全曲合成並以歡快的情緒、稍快的速度來演唱。

二、表演歌曲。?

1、在熟練唱好二聲部合唱曲調的基礎上填入歌詞:注意一音一字的吐字要清晰而歡快。

2、想像角色化的情緒,全身心投入地演唱歌曲。

3、選用打擊樂器編創節奏譜,為歌曲伴奏烘托氣氛。可以分組設計,全班分為四個組,每兩組分別設計主歌與副歌的伴奏,進行比較選擇,取長補短。

4、把歌曲的開始8小節副歌曲調改編成3/4拍。教師可以提示一小節的改編,

如: 多種節奏型的變化,讓學生去發揮。

當學生改編完後,教師要給予表揚,讓學生自己試唱後,集體評價選出1—2改編比較好的曲調,全班進行試唱,並讓學生説説對不同節拍產生不同情緒的感受。

5、完整地表演歌曲。

A 2/4拍(原型歌曲)→B1副歌部分改編的歌曲→A 2/4拍(原型歌曲)→B2……

三、課後小結

教學內容:表演歌曲《鈴兒響叮噹》

教學重點:聲部間的均衡

教學難點:分聲部學唱歌曲

教學過程:一、學唱歌曲

1.教師以副歌的第一句範唱為導入:

(1)設問:這首歌的歌名叫什麼?是哪個國家的歌曲?歌曲描寫的是什麼情景?

(2)教師歸納:美國歌曲《鈴兒響叮噹》,因是人們在冬季滑雪橇時所唱,又名《雪橇歌》;又因為是冬天的歌曲而逐漸演變為聖誕節等節日歌曲。它深受廣大人民喜愛,長期被當作美國民歌。

2.聆聽歌曲範唱。

提示:這是一首二聲部合唱曲,大家對第一聲部的曲調都很熟悉,但第二聲部是很重要的,不然,歌曲表現就不豐滿,因此大家要仔細聽第二聲部。這歌曲的學唱,採用自由報名參加某一聲部的學唱。想多學一點,音準有把握的同學希望你們報名低聲部,望大家考慮後回答。

3.學唱曲調。

(1)分聲部。自由坐成二個聲部的座位,教師儘量尊重學生的選擇,適當做思想工作進行調整,要注意聲部人數的平衡。

(2)教師重點輔導第二聲部。

(3)先學習副歌部分的8小節。從讀譜上,在五年級是沒有困難的。主要是三度、四度的二聲部音準與和諧,尤其是低聲部,所以在學唱中教師多幫助低聲部,鼓勵他們的自信心。分聲部唱都沒問題,合成時,往往低聲部把握不住,教師這時要給予支持,因此,多合成,多聽,感受是惟一的辦法。當這8小節成功時,他們就樹立了信心,就有成功的喜悦,這是本歌學習的關健處。

(4)學習主歌部分。

主歌的開始8小節沒問題,是同聲部,只要把弱起拍唱準。問題在後8小節的低聲部。其中要唱清楚,不能混同一樣。因此在學唱主歌部分時,宜將後8小節單獨訓練,教師要多幫助低聲部唱熟練,在後8小節合成有把握後,再唱主歌部分的16小節。?

(5)全曲合成並以歡快的情緒、稍快的速度來演唱。

二、表演歌曲。?

1、在熟練唱好二聲部合唱曲調的基礎上填入歌詞:注意一音一字的吐字要清晰而歡快。

2、想像角色化的情緒,全身心投入地演唱歌曲。

3、選用打擊樂器編創節奏譜,為歌曲伴奏烘托氣氛。可以分組設計,全班分為四個組,每兩組分別設計主歌與副歌的伴奏,進行比較選擇,取長補短。

4、把歌曲的開始8小節副歌曲調改編成3/4拍。教師可以提示一小節的改編,

如: 多種節奏型的變化,讓學生去發揮。

當學生改編完後,教師要給予表揚,讓學生自己試唱後,集體評價選出1—2改編比較好的曲調,全班進行試唱,並讓學生説説對不同節拍產生不同情緒的感受。

5、完整地表演歌曲。

A 2/4拍(原型歌曲)→B1副歌部分改編的歌曲→A 2/4拍(原型歌曲)→B2……

三、課後小結

教學內容:表演歌曲《鈴兒響叮噹》

教學重點:聲部間的均衡

教學難點:分聲部學唱歌曲

教學過程:一、學唱歌曲

1.教師以副歌的第一句範唱為導入:

(1)設問:這首歌的歌名叫什麼?是哪個國家的歌曲?歌曲描寫的是什麼情景?

(2)教師歸納:美國歌曲《鈴兒響叮噹》,因是人們在冬季滑雪橇時所唱,又名《雪橇歌》;又因為是冬天的歌曲而逐漸演變為聖誕節等節日歌曲。它深受廣大人民喜愛,長期被當作美國民歌。

2.聆聽歌曲範唱。

提示:這是一首二聲部合唱曲,大家對第一聲部的曲調都很熟悉,但第二聲部是很重要的,不然,歌曲表現就不豐滿,因此大家要仔細聽第二聲部。這歌曲的學唱,採用自由報名參加某一聲部的學唱。想多學一點,音準有把握的同學希望你們報名低聲部,望大家考慮後回答。

3.學唱曲調。

(1)分聲部。自由坐成二個聲部的座位,教師儘量尊重學生的選擇,適當做思想工作進行調整,要注意聲部人數的平衡。

(2)教師重點輔導第二聲部。

(3)先學習副歌部分的8小節。從讀譜上,在五年級是沒有困難的。主要是三度、四度的二聲部音準與和諧,尤其是低聲部,所以在學唱中教師多幫助低聲部,鼓勵他們的自信心。分聲部唱都沒問題,合成時,往往低聲部把握不住,教師這時要給予支持,因此,多合成,多聽,感受是惟一的辦法。當這8小節成功時,他們就樹立了信心,就有成功的喜悦,這是本歌學習的關健處。

(4)學習主歌部分。

主歌的開始8小節沒問題,是同聲部,只要把弱起拍唱準。問題在後8小節的低聲部。其中要唱清楚,不能混同一樣。因此在學唱主歌部分時,宜將後8小節單獨訓練,教師要多幫助低聲部唱熟練,在後8小節合成有把握後,再唱主歌部分的16小節。?

(5)全曲合成並以歡快的情緒、稍快的速度來演唱。

二、表演歌曲。?

1、在熟練唱好二聲部合唱曲調的基礎上填入歌詞:注意一音一字的吐字要清晰而歡快。

2、想像角色化的情緒,全身心投入地演唱歌曲。

3、選用打擊樂器編創節奏譜,為歌曲伴奏烘托氣氛。可以分組設計,全班分為四個組,每兩組分別設計主歌與副歌的伴奏,進行比較選擇,取長補短。

4、把歌曲的開始8小節副歌曲調改編成3/4拍。教師可以提示一小節的改編,

如: 多種節奏型的變化,讓學生去發揮。

當學生改編完後,教師要給予表揚,讓學生自己試唱後,集體評價選出1—2改編比較好的曲調,全班進行試唱,並讓學生説説對不同節拍產生不同情緒的感受。

5、完整地表演歌曲。

A 2/4拍(原型歌曲)→B1副歌部分改編的歌曲→A 2/4拍(原型歌曲)→B2……

三、課後小結

國小音樂活動方案實用方案 篇11

教學目標:能用自然流暢的聲音、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金鈴鐺》

教學重點:用自然流暢的聲音、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金鈴鐺》

教學難點:隨音樂模仿摘果子的動作,進行律動表演,體驗摘果子的快樂

教具學具:鋼琴、錄音機、掛圖

教學過程:

1、學唱歌曲《金鈴鐺》

(1)欣賞秋天:採用音像、掛圖等教學手段,讓學生觀察秋天的自然景色:變紅的楓葉,漫天飛舞的黃葉,碩果累累的果樹,一望無邊的金黃色稻田和麥田,創設一種秋天豐收的情景,以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2)説説秋天:從欣賞豐收的果園圖人手:果園裏,樹上掛滿了蘋果、梨子,人們在快樂地採摘果實,汽車司機滿臉笑容地駕駛着載滿果實的汽車。讓學生説説果園裏的自然景象,模仿風吹雪花梨像金鈴鐺一樣哐啷響,模仿司機駕駛裝滿果子的汽車的模樣。通過説秋天和模仿動作,使學生在生動、快樂的感受和想像過程中,形象地記住歌詞。

(3)聽歌曲:可播放錄音,也可由老師範唱。讓學生邊欣賞豐收圖景邊聽賞歌曲,從聽覺、視覺兩方面感受歌曲的優美旋律,激發學生學唱歌曲的興趣和衝動。

(4)唱歌曲:可讓學生先學唱歌詞,再學唱曲子。這首歌的旋律流暢,只要跟着音樂或琴聲模唱幾遍,學生就能很快地將歌詞唱出來,然後老師再教唱幾遍曲子,學生就能唱準曲子的音高了。

(5)跳秋天:老師應創設自由寬鬆的環境,以便學生能忘我地自編動作,邊唱歌邊表演,盡情表現秋天的快樂。

2、做律動《摘果子》

(1)出示果園掛圖:果園裏的蘋果又紅又大,把果樹壓彎了腰,小朋友們在愉快地採摘果子,以激發學生模仿或摘果子律動的慾望。

(2)學生邊聽音樂,邊模仿摘果子的動作。

(3)教師指導學生創編一套動作。《摘果子》有四個樂句,可每一樂句安排一個摘果子的動作,其動作可以是學生一手挎籃,一手分別向上、向前、向左、向右四個方面做伸手摘果子的律動。這一套動作適合全體學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表演。

(4)學生表演摘果子的律動。人數多的班級,學生可以坐在座位上,邊聽音樂,邊向不同方向做摘果子的律動。人數少的班級,可以離開座位,在教室的空地上,分成小組進行表演。教師要注意鼓勵學生自己創編動作,對學生能創造性地設計摘果子、倒果子、裝果子等動作,要及時表揚,並讓他們當眾表演,以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

3、聽賞(豐收之歌》

(1)初聽全曲。是用錄音,讓學生靜心聽賞歌曲,感受優美的旋律,想像秋天美好的豐收景象。

(2)復聽全曲。可結合秋天的畫面欣賞全曲,也可以隨着歌聲輕輕哼唱。

(3)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教材上呈現了打擊樂器鈴鼓、碰鈴、雙響筒的圖片和相應的節奏型,學生可以邊聽歌曲邊用這些固定節奏型伴奏,也可以自創節奏型為歌曲伴奏。

(4)自編舞蹈動作歡慶豐收。學生可扮演農村各種人物的模樣,邊聽歌曲邊表演,表現“人人都高興,到處歌舞歡”的豐收景象。

(5)畫秋天、寫秋天。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愛好,隨着歌聲,選用合適的顏色畫出秋天的景色,或用文字寫下對秋天的美好記憶和想像。

學生能隨音樂模仿摘果子的動作,進行律動表演,體驗摘果子的快樂。

國小音樂活動方案實用方案 篇12

教學內容:

一、歌曲《巴塘連北京》《迷人的火塘》

二、欣賞《北京喜訊到邊寨》、《阿佤人民唱新歌》

本課用兩個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歌曲《巴塘連北京》欣賞《北京喜訊到邊寨》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聆聽音樂的習慣,初步瞭解中國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

2、培養學生了解少數民族音樂,熱愛少數民族音樂;

重點、難點:民族樂器與西洋樂器的區分;

教學過程:

一、先請同學們欣賞一段音樂,聽完之後請你告訴我這段音樂的風格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描繪的是什麼樣的場面?演奏的樂隊事中國民族樂隊海獅西洋管絃樂隊?演奏形式是合奏還是獨奏?

二、到底是什麼喜訊從北京傳出來呢?大家都是北京是中國的首都,是祖國的心臟,在1976年又一個重大喜訊從那裏傳出來,人們聽到了這個喜訊之後是怎樣的一個心情呢?從音樂裏我們可以聽出,下面完整的欣賞一遍樂曲。

三、用手指來告訴每個段落的進入。

四、樂曲中哪段最有力,哪段最抒情?

五、跟着哼唱這兩段旋律;

六、這裏還有一首和北京相關的歌曲《巴塘連北京》,一起來學唱;

1、認真聆聽歌曲範唱;

2、一起用2/4拍來指揮;

3、老師範唱中間比較難掌握的節奏;

4、學會歌曲之後加進幾個藏族舞蹈的簡單動作,邊唱邊跳;

課堂小結:學生邊唱邊跳的能力有限,以後還要多進行這樣的訓練。

第二課時:教學內容:學唱歌曲《迷人的火塘》欣賞《阿佤人民唱新歌》

教學目標:

一、簡單瞭解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以及他們的音樂風格。

二、瞭解歌曲中切分節奏的變化。

重點、難點:歌曲中切分節奏的變化。

教學過程:

一、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十六個少數民族的國家,同學能説出多少個少數民族?

二、今天我們要學唱的這首歌曲你能從歌詞裏聽出是哪個少數民族嗎?_

三、聆聽歌曲範唱;

四、你知道火塘在侗族同胞那裏象徵着什麼嗎?侗族同胞在喜慶節日的晚上,生起篝火圍坐在火塘的四周唱歌跳舞,抒發他們對生活的憧憬,火塘象徵着歡樂的時光。這就是侗家的風俗。

1、老師範唱。

2、重點演唱第四樂句(即第7、第8小節),引出切分節奏;

講解書上___是什麼節奏,請同學們把它和前面學過的節奏對比一下,他們之間有相似點嗎?

3、唱歌詞,老師可以在學生唱好了第一聲部的時候,加入第二聲部的演唱。

4、帶領學生唱第二聲部,尤其注意第二聲部進入時的節奏,休止兩拍,把能唱第二聲部放在一組,剩下的同學唱第一聲部,老師也帶唱第二聲部。

5、今天我們除了瞭解侗族的歌曲之外,還要去另外一個少數民族那裏看看,聽聽。

6、聆聽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

在我國雲南省居住着很多少數民族同胞,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有彝族、傣族等,在雲南的西盟、淪源等地居住着另一個少數民族——佤族,他們世世代代在那裏狩獵、耕耘,他們的音樂與他們的風俗一樣古樸、粗獷;

7、歌曲表達了什麼樣的情緒?(熱情、歡快)

8、歌曲最後的江三木囉是佤族的語言,表示歡樂、友好的意思;

課後反思:同學們對少數民族瞭解甚少,還要擴大這方面的知識容量。

國小音樂活動方案實用方案 篇13

教學內容:

唱一唱《採山》

教學目標:

1.通過音樂學習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明白勞動光榮的道理。

2.創設情景使學生能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朝氣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表現能力。

3.能歌曲節奏用樂器伴奏。

教學重難點:

1.能用歡快活潑的聲音完整演唱歌曲《採山》。

2.準確掌握歌曲中的_ __、__ _的節奏。

教學準備:鋼琴,多媒體,木魚,手鈴,沙錘。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歌》

二、發聲練習

2/4 1 3 | 5 — | 54 32 | 1 —||

Wu wu wu wu wu wu

三、新授。

1.導入課題:

師:同學們有沒有去爬過山呀?你都在山上看到過哪些美麗的景色呢?今天就請各位同學隨着音樂和老師一起去“採山”,看看我們都能有什麼收穫?

2. 板書課題:《採山》,學生齊讀課題。

3.初聽歌曲,感受歌曲情緒。

4.師:歌曲裏的朋友都在山上採到了些什麼?帶着老師的問題復聽歌曲。(木耳,蘑菇等山菜)模仿小朋友採蘑菇,採木耳的情境動作。

5.師簡介歌曲:採山是根據民歌音調所創作的歌曲,旋律歡快活潑,生動地描繪了小朋友們菜山時的愉快心情和獲取果實後的喜悦氣氛。那麼現在我們就帶着這種喜悦的情緒學唱歌曲吧!

6.按節奏朗讀歌詞。

7.教唱歌曲。師採用分句教唱,先唱譜2遍再帶入歌詞教唱2-3遍。最後由學生隨琴唱,唱的不熟的地方老師指出並帶唱。指出_ __、___的節奏,帶學生打一遍,找出歌曲裏相同的兩種節奏。

8.隨多媒體播放的音樂動畫用歡快活潑的聲音完整演唱歌曲,邊唱邊根據自己的想象來自由舞蹈。

四.創編與活動

1.師生共同創編,為歌曲編創動作表演歌曲。然後請學生分組演。

2.指導學生用樂器為歌曲伴奏,指名學生上台演奏。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採山這首歌曲,你們要向山裏的小朋友學習他們熱愛勞動的精神,只有通過自己積極的勞動才能收穫豐盛的果實。

國小音樂活動方案實用方案 篇14

教學過程 :

一、 引入教學:

1. 複習學過的幾種速度標記;

2. 讓學生聽辨三個音樂片段的速度(採用《瑤族舞曲》裏的三個主題旋律);

3.引入並提出問題:剛才欣賞的三個音樂片段是我們今天準備欣賞的民族管絃樂合奏《瑤族舞曲》裏的三個音樂主題,同學們是否能在樂曲中聽到這三個主題並分別用手勢指出它是我們剛才聽辨的第幾個音樂片段呢?

二、 初聽,學生在聽的過程中,邊用手勢回答老師的問題;

三、 復聽,出示掛圖,提出問題:

1.瑤族是我國西南部的一個少數民族,這首由作曲家彭修文改編的描寫瑤族人民生活的民族管絃樂曲《瑤族舞曲》就是以瑤族的民間歌曲為素材的,現在,讓我們閉上眼睛傾聽音樂並想象一下,樂曲描繪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場面(唱歌跳舞)?表達瑤族人民怎樣的心情(幸福歡樂)?你是從樂曲的哪些特點中得到這樣的感知的(節奏感強、旋律歡快……)?聽完後,同學們可以和旁邊的同學討論一下,再回答老師的問題;

2. 復聽後,請同學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四、 細聽三個主題

引入:剛才,我們已經初步地感受了三個主題旋律,接下來,我們進一步來欣賞這三段美妙的旋律:

1. 第一部分之第一主題

1)先聽一聽第一部分的第一主題,請同學們注意一下,第一主題出現了幾次(3次)?每次出現時在什麼方面(樂器的音色和力度)有變化?如果把第一主題的第一次出現表現的是一位美麗姑娘的翩翩舞姿,那麼,再次出現時多種樂器的齊奏和力度的漸強,又表現了什麼情景呢(越來越多的姑娘加入了舞蹈的行列)?

2) 播放第一部分第一主題,讓學生跟着哼唱旋律。

2. 第一部分之第二主題

1)接下來,我們聽一聽第一部分的第二主題,請同學們注意一下,這個主題共出現了三次,三次在音調的高低上有什麼變化(一次比一次高)?速度和樂曲(快速、粗獷豪放)的情緒和第一主題比較有什麼不同?如果第一主題表現的是姑娘們在跳舞,那麼,第二主題表現的又是什麼呢(小夥子們雙手猛擊着長鼓,加入了舞蹈的行列,盡情歡舞)?

2) 播放第一部分第二主題,讓學生跟着哼唱旋律。

3. 第二部分主題

1)第二部分的主題在拍子(三拍子)和速度(中速)、力度(較弱)等方面都有明顯的變化,請同學們認真感受它都有怎樣的變化並説一説。第二部分相對於第一部分的熱烈歡快,旋律變得比較(平穩),就象人們在親切地交談。

2) 播放第二部分主題,讓學生跟着哼唱旋律。

五、 再次復聽全曲

剛才,我們更深入地瞭解了樂曲的三個主題,這首樂曲是由三個部分組成的,樂曲的第三部分基本上重複了第一部分,下面,讓我們完整地再次復聽全曲,並聽聽樂曲的哪個部分美抒情(第二部分),高潮是出在哪一部分(第三部分)?在本次欣賞中可提示學生樂曲中漸快、漸慢的地方。

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我國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樂器(像瑤族的長鼓、蒙古族的馬頭琴等),人們藉助這些民族樂器和民族器樂曲(像我們今天欣賞的《瑤族舞曲》)來表現各族人民在社會主義大家庭裏的幸福生活。這些民族樂器和它們的各種表演形式有着豐富的表現力,在表現我國各民族人民的生活、勞動和豐富多彩的民族音樂文化中能起到其他樂器所不能達到的效果.

國小音樂活動方案實用方案 篇15

教學內容:1、表演《盼紅軍》

2、音樂實踐與創作活動

教學重點:表演《盼紅軍》

教學難點:音樂實踐與創作活動

教學過程:

一、表演《盼紅軍》

1.以社會生活導入:田野、山川、自然本身是個百花園,所以,民歌中以花為主題的樂曲比比皆是,本課的歌曲《盼紅軍》原名為《採花》。

2.教師範唱。

設問:歌曲中唱了幾種花?採花獻給誰?

3.聽辨曲調範唱。

設問:這首民歌在節奏上有什麼特點?把出現最多的節奏型拍擊出來?

(“ ”)

4.學生劃拍自學曲調。當自己感到有把握流暢唱出時,舉手示意。(供老師掌握學生自學的情況,及時調控。)

5.集體、小組、個人試唱曲調,教師點拔糾正。注意要唱出民歌的風格。

6.按節奏念歌詞,然後跟琴將歌詞填入。

7.跟伴奏帶,以迫切地盼望的心情演唱。

8.就地取材自制打擊樂器(課前應與學生溝通),並編創節奏型為歌曲伴奏。一部分學生亦可即興舞蹈,抒發對紅軍到來的殷切

9.小結:表揚以最簡單的廢品自制有效果的打擊樂器參與表演的同學,以及即興以最簡易的動作,表達對親人盼望的心情參與表演的同學。

二、音樂實踐與創作活動

1.分組準備與選舉音樂會主持人。

(1)推選節目主持人(2—3)人。主持人的任務是收集各組的節目進行串聯、編排。

(2)分組討論參加全班音樂會節目並進行排練。要有集體節目,也要有個人節目,每組至小要有2—3個節目參與。

(3)形式不拘,但主題要鮮明——花之歌。

(4)教師要深入到各小組進行指導,做好服務工作,協助各組的排練演出,教師也應準備節目參與演出,師生共演師生共樂。

2.音樂會演出開始。

主持人主持並報幕。

3.教師小結。?

國小音樂活動方案實用方案 篇16

教材分析:

《種玉米》是一首印度尼西亞兒童歌曲,歌曲充滿勞動熱情,四二拍,音調堅定有力,描繪了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用辛勤的勞動換取豐盛的果實。

教學目標:

1.能用堅定有力的聲音、歡快飽滿的情緒準確演唱歌曲《種玉米》。

2.通過節奏練習、模唱、對比等方式唱準歌曲中帶有附點節奏的樂句。

3.通過聽唱法學習歌曲,感受歌曲所表現種玉米的勞動熱鬧場面,培養愛勞動的傳統美德。

教學重點:

能用堅定有力的聲音、歡快飽滿的情緒準確演唱歌曲《種玉米》

教學難點:

通過節奏練習、模唱、對比等方式唱準歌曲中帶有附點節奏的樂句。

教具:

電子琴、多媒體電腦課件、單響筒,圖片等。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歌

二、發聲練習曲《我們一起來唱歌》

三、學唱歌曲《種玉米》

1、導入:

設問:同學們都知道現在是秋天,那秋季是一個什麼樣的季節呢?(豐收的季節,收穫的季節)

師:同學們吃過烤玉米、煮玉米嗎?在這個季節裏賣烤玉米煮玉米的非常多,現在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玉米的成長過程。

(播放課件)

【設計意圖:通過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對歌曲產生興趣,為學唱歌曲做準備。】

2、初聽歌曲錄音範唱

師: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印度尼西亞的小朋友在做什麼呢?(種玉米)

(課件播放歌曲)(出示課題)

3、復聽歌曲

設問:請你仔細聽一聽孩子們在種玉米時都有哪些勞動動作?你能試着做一下嗎?

(除草、施肥、撒種子、澆水)

【設計意圖:為能用堅定有力的聲音演唱歌曲做鋪墊。】

4、教師彈琴範唱歌曲

師: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唱這首印度尼西亞兒童歌曲《種玉米》,請同學們打開書到22頁,仔細看歌詞,用手指指着歌詞,在心裏跟着老師一起唱一唱。

聽後設問:歌曲是幾拍子的?他的節拍特點是什麼?請你用拍手的方式告訴大家。

(四二拍、節拍特點強弱)

5、教師按歌曲節奏讀歌詞。(用單響筒打拍子,邊打邊讀歌詞)

師:請同學拿出筆,認真聽老師讀歌詞,如果有不認識的字請你在旁邊標好拼音。

6再次復聽歌曲錄音範唱,請學生用手指指着歌詞輕聲跟唱。

7節奏小練習:(課件展示)

教師用打擊樂器分別擊拍兩條節奏,讓學生分辨是哪一個,然後學生用拍手的方式分別拍出兩條節奏,不準確的地方教師指導糾正。

設問:第一條節奏是歌曲的哪一句?請你找出來告訴大家。

(學生找出後試着按節奏讀出歌詞)

設問:第二條節奏歌曲中出現了幾次?請你分別找出來,並且按着節奏把歌詞讀出來。

(教師指導讀的不準確的地方,全班齊讀)

【設計意圖:為解決歌曲中的難點做準備,為了學生能準確演唱歌曲做鋪墊】

8、再次復聽歌曲,學生輕聲跟唱。

設問:找出自己唱的不準確的樂句。

學生唱得不準確的樂句教師彈琴範唱,學生模唱至唱準,(全班齊唱)

【設計意圖:解決歌曲的重難點,為能準確演唱歌曲做鋪墊。】

9、師生共同練唱歌曲:男女生接唱,小組接唱等方式。

(在學生唱的不準確的樂句教師指導唱準。)

10、教師啟發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控制力度以及用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學生可以加入種玉米時的勞動動作表現歌曲。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感受歌曲帶來勞動時的快樂,培養熱愛勞動的美德】

四、教師小結:

師:同學們,歌曲中的小朋友在勞動時心情是怎麼樣的?

(開心的)

師:那你們在勞動時心情是怎麼樣的?為什麼呢?

(學生熱愛勞動,喜歡勞動,享受勞動)

國小音樂活動方案實用方案 篇17

教學目標:

1、學習並感受日本歌曲《愉快的夢》,通過學習《愉快的夢》,指導學生用輕柔、連貫、優美的聲音表達歌曲的意境,使學生體驗音樂帶來的美及情感的愉悦,感受樂曲的情緒變化,培養學生豐富的音樂想象力,並能用有感情的歌聲表達《愉快的夢》所描繪的美麗夢境。

2、通過使用打擊樂器、動作創編,讓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3、瞭解6/8拍的含義和強弱規律,感受6/8拍輕盈、搖盪的節奏特點。

4、認識圓滑線和連音線,將其作用正確運用到歌曲演唱中。

教學重、難點:

1、貫穿始終的情感體驗。

2、6/8拍輕盈、搖盪的節奏特點。

3、時值有五拍、六拍長音。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手風琴、打擊樂器、豎笛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放歌曲《哈里羅》,學生律動走進教室。師生問好。

二、情景導入

1.聆聽音樂片斷

師:請你閉上眼睛用心聆聽,想象一下你彷彿感受到怎樣的意境?

2.發聲練習:《夢》出示課件

師:你做過夢嗎?夢是什麼樣的?讓我們隨着發聲練習曲一起走進美麗的夢!

三、學習歌曲《愉快的夢》

1.欣賞歌曲

師:有一位小朋友做了一個神奇而愉快的夢,我們一起到她的夢中去看一看,她的夢裏有什麼?

2.跟錄音演唱(出示課件)

師:讓我們乘上夢之船,一起到美好的夢境中去遨遊!把你聽到的歌曲的情緒表現出來,並哼唱曲子。

師:同學們的表情我看到了,什麼樣的情緒?

師:這首歌曲是非常優美的,很好聽,下邊老師給你們唱一遍,請你們為我打節奏。

3.瞭解6/8的含義及強弱規律

師:這是一首幾拍子的歌曲?

師:以八分音符為一拍的拍號我們只學了八三拍子。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個新的朋友。(出示課件)

師:八和六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師:它的強弱規律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説一説、拍一拍、讀一讀

師:跟着音樂小聲音唱歌詞。注意強弱規律、唱出搖盪的感覺。(出示歌曲)

4.認識圓滑線和連音線

師:通過剛才的演唱你有什麼發現?(出示課件)

師:(講解圓滑線和連音線)

師:跟老師的琴唱一遍。

5.解決演唱中的難點

師:同學們注意音符的時值要唱準確,尤其是每行最後一小節音符的時值,我們跟着老師的琴試試。

師:你覺得這首歌你哪句唱不好,提出來,我們共同來解決。

四、歌曲處理與拓展

1.演唱歌曲,找出歌曲的高潮部分

師:你覺得在這個夢裏哪裏是他最愉快的地方?演唱時,請你在最愉快的地方用自己的動作表現出來。

師:你是怎樣想的?從力度這方面來説説?並唱一下。教師範唱。

2.有感情演唱歌曲

3.創編活動

師:你還想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表達你對這首歌曲的喜愛呢?

(學生分組討論,創作表演,教師巡迴指導)

4.分組成果展示

師:我們現在一起把你們的創造成果展示一下。

五、小結

師:剛才同學們運用了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了這首歌曲,表演的非常棒。我們每個人都會做夢,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夢想,大家從現在開始努力,為了能讓你美夢成真,加油吧!!讓我們一起帶着美麗的夢走向你們的美好的未來吧!!(隨音樂走出教室。)

國小音樂活動方案實用方案 篇18

《魯冰花》

教學內容:1、欣賞歌曲《魯冰花》、《小白菜》

2、遊戲跳格子

3、聽辨音的高低

4、選用內容:學習用豎笛演奏歌曲

教學目標

一、引導學生欣賞歌曲《小白菜》,體驗感受樂曲中音樂作品旋律線條級進下行,每句落音依次下跌,形成帶有哭泣性質的音調,深刻地表現了一箇舊時農村中失去親孃而受人虐待、孤苦無依的女孩悲涼悽苦的心情。

二、引導學生欣賞歌曲《魯冰花》,進一步體驗感受樂曲中音樂作品一部分旋律採用羽調式並下行,表現了女孩對家鄉、母親的深切思念和悽婉傷感的情緒。第二部分調式轉為大調式,節奏活躍,給人帶來明亮、温暖的感覺,這是對美好童年的回憶。但旋即音調跳躍動盪,情緒變得激動起來,表現了無奈的感慨與執著不渝的渴求。隨着歌曲第一部分的再現,又使人深深地沉浸在魂牽夢縈的不盡思念之中

三、組織學生參與《跳格子》遊戲,鞏固四分休止符,訓練思維的敏捷。

四、引導學生用豎笛演奏歌曲《小白菜》增強學生學習音樂作品的興趣,提高學生器樂的演奏能力。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無規範動作要求,但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複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豎笛小練習。(結合學唱歌曲演奏6、1、2、3、5、6六音進行練習)

4、複習《唱給媽媽的搖籃曲》指明學生演唱(其餘學生評價)邊聽音樂邊唱邊表演

二、欣賞歌曲《魯冰花》、《小白菜》

1、談話:老師今天又帶來兩首歌曲《魯冰花》、《小白菜》,請小朋友們聽後説説這兩首歌曲講述的內容好似什麼?(放錄音後師生交流)

這兩首歌曲的歌名都是兩個主任翁的名字,一個叫《魯冰花》,一個叫《小白菜》,這兩首歌曲都是對媽媽的思念,但背景不一樣,誰能分析一下?請大家再聽一邊。

2、復聽這兩首歌曲。(師生分析討論兩首歌曲的不同背景。)

這兩首歌曲給你帶來怎樣的感受?(生:自由回答後,幻燈出示圖片,讓學生選擇。

3、設問:這兩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有什麼不同?(師生討論演唱形式與這兩首歌曲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4、再次復聽,在輕聲跟錄音哼唱

三、遊戲:跳格子

1、導入:接下來我們來做個遊戲《跳格子》,看哪個小朋友跳得最棒

2、講遊戲規則(教師邊講邊示範)

格子中的“Х”是一個代號,可以是節奏,可以是任意唱名或模擬動物的叫聲等等“0”代表休止符

3、方法:可以任意一個方向切入跳格子

A、教師執棒,學生跳格子試一次

B、學生執棒,分組比賽,看哪一組最準確

C、依次輪流,從不同方向進行跳格子。

國小音樂活動方案實用方案 篇19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學會演唱《別來接我》,並能深情地唱出歌曲所表達的感情。

2、能積極參與音樂活動。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深情地演唱歌曲《別來接我》。

教學難點

歌曲的銜接及恰當的表達出歌曲的情感。

教學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是四年級的孩子了,很多的事情我們都願意自己解決,可是也有的孩子有的想法卻不敢和家長交流,他們用歌聲來向爸爸媽媽傾訴,讓我們一起來聽聽。

(播放cai,學生聆聽歌曲《別來接我》。)

二、進入主題

1、交流、討論

師:你覺得剛才這首歌給你的第一印象是怎樣的?歌中的小朋友唱出了對家長的心聲,我們來和他們比比,看誰表現得更好,好嗎?

(播放《別來接我》音樂及畫面,學生邊看邊聽自由表現。)

2、學唱旋律

a、學生分別用mu、lu等母音跟琴模唱。

b、學生跟琴輕聲識讀樂譜。

c、採用比賽的形式,比比誰的讀譜能力,能識讀一樂句也很棒!

3、學唱歌詞

a、學生輕聲跟唱歌詞。

b、以小組形式分樂句自學歌詞,再互換學唱。

c、請部分學生當“小老師”帶唱或採取一幫一的形式。

4、指導演唱

指導學生用“心”去演唱,以情帶聲,用最美的歌聲表現內心真摯的情感。

(小博士 頓音記號:頓音也叫斷音。記在音符的上方,表示該音要唱(奏)得短促而有彈性。)

三、情感的昇華

師:同學們,就要到“三八”婦女節了,你們想對長輩説些什麼呢?能將今天所學的歌,採用表演的形式把自己的心中的想法表達出來,行嗎?

1、分組排練

(學生分組自由練習,由小組長負責,老師整體調控,分組指導。)

2、綜合表演。

a、鼓勵學生大膽表演。

b、評價

師:對剛才的表演你有什麼感觸?如果要讓家長肯定的想法,你覺得自己或他人還有什麼不足,又該如何改進?

(學生自評、互評。)

c、拓展引申

a、拓展:平時家長是怎樣嬌慣你們的?

b、引申:在以後的日子裏你將如何做才能讓長輩放心呢?(學生自由發言,老師作鼓勵性、表揚性小結。)

c、小結

國小音樂活動方案實用方案 篇20

教學目標:

1. 簡單瞭解有關戲歌的一些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 能夠用京劇的風格韻味演唱《我是中國人》。

3. 進一步激發對民族民間音樂的熱愛,體驗以京劇音樂為素材而創作的濃郁京韻,學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教學重難點:

弱起、波音、裝飾音、拖腔的唱法,初步掌握京腔歌曲的演唱。

教學方法:

欣賞法、對比法、講解法、聽唱法、教唱法。

教學準備:

錄音機、課件

養成教育訓練點:

上課要養成專心聽講,積極發言,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的好習慣,並引導學生平時要養成收集資料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教師用京腔向同學們問好,要求學生也用同樣的腔調向老師問好。

提問:覺得這樣的問好與平時有什麼不同?

2.課件播放《説唱臉譜》片斷

引出戲歌的概念。戲歌:用戲曲的音樂素材創作的歌曲,就叫戲歌?戲歌是戲曲這種傳統而古老的藝術形式與當代流行因素結合的產物。它是歌中有戲戲中有歌,很受大家的喜愛。

二、新歌學習

1.初次聆聽《我是中國人》

學生感受歌曲情緒。

引導學生從歌曲情緒和歌曲內容説説對歌曲的感受。

師:這首歌曲的情緒是熱情豪邁的,它讚揚了中華民族講文明的傳統美德和中國人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

2.再次聆聽感受歌曲節奏

提問:這首戲歌的節奏有什麼特點?

學生説一説

師:這首戲歌吸取了京劇西皮流水的特點,只有強拍沒有弱拍。在戲曲中強拍叫做板,弱拍叫做眼,這首戲歌就是有板無眼。讓我們來點着板,輕聲哼唱全曲。

3.學生點着板輕聲哼唱全曲

4.分句學唱解決難點

A 第一句“我是一箇中國人”比較有戲曲的特點

按節奏讀歌詞

跟琴學唱歌譜然後填詞

老師加上波音範唱第一句,讓學生感受到波音

老師講解上波音的唱法,學生練習

還有哪一句帶有波音記號呢?學唱“炎黃子孫龍的傳人”

總結波音使歌曲增添了戲曲的味道

B “文明古國,更要講文明。”

〈1〉跟琴學唱歌譜然後填詞

〈2〉老師加上倚音範唱,讓學生感受到和她們唱的有所不同

〈3〉老師講解前倚音的唱法,學生練習

〈4〉總結倚音也使歌曲增添了戲曲的味道

〈5〉還有哪一句帶有倚音呢?讓我們來唱一唱.“堂堂正正”

C 最後一句“人”字的拖腔,一共有23拍(用教唱歌譜的方法解決難點,學會後要求學生儘量做到字正腔圓。

師:這個“人”字是一字多音,叫做拖腔,是戲曲的一大特點。請大家在老師唱歌譜的同時,邊唱邊數拍。

學生可跟琴視唱前9小節歌譜,再唱後14小節,最後23小節連起來唱,讓學生找出換氣的地方。

D 師生接唱最後一句。

5.跟琴完整學習歌曲

同學們的拖腔唱得字正腔圓,就連老師都佩服你們,老師教給你們一個戲曲動作作為獎勵吧。

師表演跑圓場並介紹戲曲演員圍着舞台中心繞圈子,表示在長途上行走叫做跑圓場。

學生分組表演。

讓我們來完整的唱一遍,老師唱歌譜你來唱歌詞。

6.休止符

歌曲中的八分休止符在這首戲歌中有什麼作用呢?

學生答

對比練習

7.有感情的演唱

作為炎黃子孫我們都感到驕傲,讓我們帶着這種心情來唱這首歌。

8.播放名家唱段視頻。

從同學們的歌聲中,老師已經感受到了你們內心的激動,那麼藝術家們是怎樣演繹同名戲歌《我是中國人》的呢?

9.請同學們帶着各自的感受再來跟伴奏演唱一遍。

教師評價與學生自評互評相結合。

10.分組比賽唱

學生評價

三、表演唱

學生根據前面已學過的動作邊唱邊表演。(相互學習)

四、總結

師:在我國眾多的戲曲劇種中,哪個劇種被稱為“國粹”?

京劇現已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博大精深的京劇藝術深深地吸引着國內外的朋友。我們作為炎黃子孫更應該去繼承和發揚我國的優良文化傳統,讓我們從唱戲歌開始,慢慢地去了解京劇,學習京劇,將來也能夠登上戲曲的舞台一展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