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課程總結(通用21篇)

校本課程總結 篇1

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我國試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這標誌着我國課程改革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校本課程作為“三級課程”的結構,其開發有着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不僅可以彌補國家課程開發的不足,有利於形成學校特色,滿足“個性化”的學校發展,還有利於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和學生主體性的發展,真正滿足學生生存與發展的需要。

校本課程總結(通用21篇)

為進一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有關精神,實現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為學生終身發展打基礎的目標。我們在高一年級開展化學課校本課程。

在資料的收集和應用上我們注意了以下問題:一是資料的科學性要經得起推敲;二是信息具有前沿性,選取與課程有關的最新信息;三是信息資料具有廣泛性。收集資料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培訓教師,對教師的培訓要立足於校本培訓。內容重點在兩個方面:一是對教師進行課程理論的培訓,讓教師初步掌握課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確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常識、課程探究等基本理論,為課程開發提供理論依據;二是對教師進行專業知識培訓,不斷拓寬其知識面,重新構建教師知識結構,為課程的開發提供理論知識能力和智力上的支持。

經過一學期的組織和實施,我們對校本課程的實施者和受施者兩個方面進行階段診斷評價:

(1)、對課程開發實施者的評價。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評從價:一是學生參加的人數,二是學生實際接受的效果,三是領導與教師聽課後的評價,四是學生問卷調查的結果,五是教師採取的授課方式及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情況。學校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從以上幾個方面入手,研究各佔多大的權重,最後把幾個方面的因素綜合起來考慮,形成對課程開發者的最終評價。

(2)、對學生的評價。校本課程中對學生的評價主要採取等級制。學期末,檢查學生作業,展出學生的作品等活動,集中展示校本課程活動成果。

在實施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下困難:

第一,校本課程課堂中的學生是可以自由流動的,這樣增強了學生的自主性,也是對老師的一種監督,對於國中的學生來説是個好事,但是高中的校本課程是要記入學分的,這樣流動的課堂老師應該怎樣高效率地評定學生的成績呢?點名太浪費時間,簽名又出現每次有的學生退出又有新的學生進來,最後的學分表不好整理。

第二,校本課程是學生選擇老師,提高了教學難度,怎樣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完成教學任務是一個難題。如我的手工製作課,理論知識講的少了有些學生掌握不了,講的多了學生的製作時間就短了,沒有作品就降低了成就感,興趣也就降低了。在上課過程中我力圖給學生創造一個輕鬆的學習環境,但是過於輕鬆的環境學生又容易放鬆,怎樣才能把握好這個尺度又是一個問題。

不管怎麼説,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關係到學生的發展,我們會通過協商和協調解決以上問題,把我們化學科的校本課程開展地多姿多彩!

校本課程總結 篇2

校本課程教學讓我體會到不拘泥於課堂教學,學生也有了更多的自由空間。另外學生數量不多,所以上起來也比較輕鬆,學生領悟和接受能力也比較好。這也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是我針對這學期的教學進行的總結反思。

一、對教師自身的要求

鑽研教材教法,提升自己對教材把握的準確性,積極向身邊的同事請教教學中的困惑,通過經驗的積累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通過對不同的教材的接觸也發現了自己英語知識的一些欠缺和遺忘,所以還要在平時注意及時給自己充電,加強系統知識和教育理論的學習,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才能更好地處理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困惑。

二、面向全體,全面發展

小班化最大的優勢就是有充足的空間去發現每個孩子的優勢,保證了每個孩子都有足夠的操練和“全身運動”的時間,老師也能及時的給以輔導,這樣通過“聽、説、練、玩、演”各種活動,全面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激發興趣,讓學生樂學好學

學習是一件主動性的事情,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習得語言的.規律,教師必須多角度思考,精心設計教學思路和環節,採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並使之持續下去,例如課堂上可以通過多種遊戲和cAI課件等直觀教學學具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教授場所名詞的時候可以分小導遊帶領同學們去參觀校園處所,運用鞏固單詞和句型,不僅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也實現了語言的交際性作用。另外,結合賞識教育,運用多種評價手段,和學校的多元評價有機結合起來,不僅讓學生全面瞭解自己的優勢,更重要的通過各種評價彌補自己的不足,培養並建立起他們的自信心。

四、知識歸類,跳出教材的侷限

對於學生來説,他們的知識是零散性的,系統性的知識對他們來説還難以接受,但是簡單的知識歸類還是可以接受的,所以,結合教材裏每個單元的一個話題,帶領學生認識一些單詞,並及時補充一些日常生活用的到的知識,並通過簡短的句型把知識點整合,使學生的語言實現一定基礎上量的積累,為以後的英語學習及運用打下結實的基礎。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繼續努力,積極探索教學新動向,力爭把校本課開辦的更好。

校本課程總結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新一輪課程改革“一切為了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的發

展”的教育理念為指導,從學校的實際狀況和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構建學校辦學特色,打造在“賞識教育”辦學理念指導下的特色學校,發展學生特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以適應社會進步,科教發展,教育改革的客觀要求。

二、開發依託

以校為本,是新世紀學校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是為保證新課程實施而設定的一門綜合活動課。校本課程的開發旨在滿足學生髮展需要和體現學校辦學理念與特色,促進學生健康和全面發展。它反映的是學生的個性,體現的是學校的特色。我校將校本課程的開發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對目前使用的國家課程、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能進行整體思考,並結合學校特色,合理地開發和進行校本課程的實驗。

新課程“以人為本”的課程理念打破了教學單一的教學方式,更注重培育人的精神,關注人的發展。依靠我校的教育辦學特色“以賞識教育之燭火照亮每一個孩子的心靈”為依託,充分挖掘每一個孩子潛在的能力與興趣,我校特此開設以校園秧歌舞欣賞與練習為主題的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此次課程的開發秧歌舞和其它舞蹈一樣都是以人體為載體,通過人體動作語彙,表達一定思想感情的動態藝術。抓好秧歌教學,對少兒的智力發展、道德養成、意志品質和審美能力的培養,身體素質的提高等都具有常規課堂教學所無法替代的積極作用。舞蹈音樂節奏明快、行動活潑,非常符合孩子們愛動的特點,也很符合少兒通過感知和依靠表象來認識事物的心理特點。舞蹈動作時無聲的語言,孩子們常常依靠豐富的想象和心靈的感悟去表現這些動作的內涵。反過來孩子們通過對舞蹈動作的理解又能激發、啟迪他們產生豐富的聯想,開拓創造性的思想。我校的秧歌舞成為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是弘揚繼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培養學生藝術素養和鑑賞力的特色課程資源。

三、課程目標

秧歌是中國北方具代表性的民間舞種之一,它不僅是五彩斑斕的文化現象,也給人民帶來了快活和歡樂,新課程“以人為本”的課程理念打破了教學單一的教學方式,更注重培育人的精神,關注人的發展,本節校本課“秧歌舞”課程目標如下:

1、感受我們地方文化,增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瞭解和自豪感

2、提高學生的自我表現意識與人交往的能力3、學習秧歌舞的基本舞步,提高學生對舞蹈的興趣4、通過學生親身實踐,感受民間音樂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意義

總之,校本課程開發與校園文化建設有機的整合,不斷完善,是發展學生特長,適應學生興趣愛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保證;化利於形成學校特色,能夠使學校明確自己的辦學理念、培養目標這一教育哲學,調動全體師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充分形成教育合力,同心協力的實現既定辦學目標,促使學校特色的形成。

校本課程總結 篇4

舞蹈作為教育內容和手段,不僅可以培養教育對象具有健美的身體姿態,培養動作的協調性、節奏感,而且可以抒發和表達感情,加強相互交往,美化生活,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

為了上好舞蹈校本課程,我不斷地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思想業務素質。因為我知道只有不斷充電,才能維持教學的青春和活力。所以,一直以來我積極參加舞蹈排練,觀看各地的比賽和演出的舞蹈碟片,學習各種技法和亮點。另外,平時有時間欣賞各類舞蹈的排練和隊形等使自己在舞蹈教學方面不斷進步。通過這些學習活動,不斷充實了自己、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和見識、為自己更好的教學實踐作好了準備。

在課程實施中,我對教學內容主要做了這樣的安排。首先從基本訓練入手。通過基本訓練的中間活動練習,使學生首先學會了使動作做的自然、協調。並同音樂和諧一致。在音樂伴奏下做各種練習,使學生身體得到較自然全面的活動。初步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動作姿態,力量的靈活和協調性和初步欣賞音樂的能力。

基本訓練的把上基本動作練習,克服了學生的自然體態,使學生舞蹈時具有正確的姿勢,初步體驗、掌握瞭解身體各部位舞蹈的基本動作要點,規範了動作,為以後對舞蹈的`表現力以及民族民間舞的學習打下了基礎。同時,在身體柔韌性很強的同學中,我教授了一些高難度的技能技巧,如打前橋、側翻,轉等,滿足了優秀學生的求知慾,做到了根據個體差異,有針對性的安排教學內容。

在訓練中,我讓學生對照鏡子反覆練習表情,這樣訓練不是簡單地讓學生像照相一樣,怎樣做最美,而是根據舞蹈情節的需要作出適合表達主題的表情、神態和動作。演員的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都要為整個舞蹈服務。再次,教師講解非常關鍵。教師要在整個輔導過程中不斷去示範,去講解動作表情的要領。俗話説:“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舞蹈教師和語文、數學教師一樣,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自己去感悟、去發現。另外,訓練時要嚴格要求。作為一個舞蹈教師,首先是隊員的“班主任”,比如説,哪些孩子的素質好,哪些孩子的素質較差,好的要積極培養成領舞或獨舞對象,差的要耐心輔導不歧視;哪些孩子比較開朗活潑,哪些孩子比較內向文靜;哪些孩子有小脾氣,比較嬌氣等等。教師都要了如指掌。

同時,我還給學生搭建平台,展示自我。叫舞蹈隊的學生參加舞蹈比賽和學校文藝演出,經過訓練與鍛鍊,舞蹈隊的學生都成了班級的文藝骨幹,老師的得力助手。

舞蹈校本課的實施,能滿足學生髮展的實際需要,有利於學生個性和特長的充分發展。同時,通過舞蹈教育鍛鍊,培養了學生的羣體意識,培育學生的藝術美感,提高學生的欣賞力,增強他們對生活的積極想象,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

校本課程總結 篇5

1、校本課程中的小知識閲讀促進了學生科學地鍛鍊身體。

校本課程中的小知識閲讀部分不僅科學性強,而且圖文並茂,通俗易懂。以體育鍛煉重在參與、科學鍛鍊的基本原則、合理安排運動負荷與休息、學會運動負荷的自我監測知識的學習掌握,這幾個方面的知識較好地把學生引入了科學鍛鍊身體的環境。,學生在鍛鍊身體方面的積極性和科學性提高,學生基本懂得了根據自己的情況安排運動計劃。如不同年級、不同體質、不同選修項目的同學能夠自己製作比較合理的運動處方,在鍛鍊身體過程中能用科學的方法指導鍛鍊,目的性更明確。

2、學生能比較好地掌握教材規定的運動技能。

一是教材淡化了動作技術難度,不過多強調技術,但對一些基本的動作技術項目加強了,如休閒動作的難度大大降低,增加了學生喜聞樂見的“三門球、風箏”等趣味性內容,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二是教材又提出了發展性的學習與內容,主要體現在球類的項目上,對於個性化學習提供了可能,使學生在學習上有了提高的選擇,對於發展學生的運動水平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教材把普及與提高較好地結合起來,較好地適應了不同層次的學生需要,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思想。

3、評價方式促進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一是教材淡化了體育教學評價的甄別、選拔功能,學生通過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項目參加測試,降低了項目測試難度,學習的自信心加強;二是教材對過程評價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看到自己的進步,學習的積極性增加;三是自評、互評、師評三種評價方式的結合,讓學生感到了多方的`評價與激勵,學習信心倍增。因此,學生學習技術的同時又能享受運動帶來樂趣。

4、教學過程與方式方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教材為學生自己的身體,掌握體育與健康知識,加強身體鍛鍊,學會評價身體素質及運動能力的方法,豐富體育文化等方面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幫助,為學生科學地從事體育鍛煉的實踐活動提供具體指導。因而,教材的自主性很強,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與方法運用新的教學理念進行大膽改革與創新,結合課堂教學實際,我們把“自主與合作學習”作為重要教學方式運用於教學,這種方式比較好地適應了教材的要求,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指導思想和目標體系相一致,提高了學生學習知識與技能的效果,教師在實驗中也摸索出了一些適合我校的教學模式,如:交互學習模式,情感學習模式,展示與分享學習模式,這些學習模式在我校體育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我的心得與體會:

《校本》教材強調了學校體育特色和時代特點,把學生參與、體驗、探索作為課程的內容,使目標性教育與選擇性教育、課業性教育與娛樂性教育、健身性教育與生存性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在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競爭意識和合作精神等方面發揮更大、更積極的作用。

《校本》着力要求學生學習一些調控自己身心健康的必要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身心健康意識、行為習慣,重視幫助學生提高對個人健康和羣體健康的責任感,逐步建立科學進步、文明健康、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和體能,提高自我保護和救助他人,以及與自然、社會環境相適應的能力。

在教學評價上淡化了甄別、選拔功能,強化了激勵、發展和創新功能,以新觀念指導學生了解自己身心發展的過程和變化,認識和理解影響自己身心發展的要素,學會掌握和應用基本的體育與健康的知識和運動技能,培養運動的興趣和愛好,使之身心愉快地參與體育和健康教育實踐,為終生體育奠定堅實的基礎。

校本課程總結 篇6

活動目的

為傳承中國古典文化,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增強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和熱愛,培養他們對生活積極的態度,我們就把《三字經》和“古詩文誦讀”定為我們一年級的校本課程。

並且針對此,我們制定了詳細的方案,並認真實施,下面就對我們這個學期的實施進行總結。

一、整合古詩,統一教材內容。

由於以前古詩教材不統一,每個年級自選教材,不利於學生系統學習,也給期末的總結及彙報帶來了不便。為了使以後校本課程更好的開發和利用,本學期我們組根據學生特點選擇出適合我們學生背誦的古詩,編寫了《一年級校本課程》一書,確定了教學內容。

二、採用多種形式教學古詩

我們在進行古詩誦讀教學中,分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以老師教為主,第二階段以學生自學為主。在第一階段中我們主要採取“入境+吟誦”的方法:既指導老師帶領學生進入古詩的意境,在意境中使學生享受到古詩畫面的美,並讓學生粗略瞭解詩的大意,然後,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去學習吟誦古詩,從吟誦中感受古詩的韻律美、節奏美。

我們在指導學生學古詩的時候,還注重培養學生的誦讀能力,教學生一些朗誦技巧,比如朗讀的節奏語音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語調的高低,以及朗讀的語感情變化和朗讀重音的把握等,不斷提高學生的吟讀的能力,強化記憶背誦。長此之後,學生學古詩的興趣日益高漲。因此我們及時把課程進行到第二階段,開展《我做小老師》的活動。讓學生自己查找喜歡的古詩,理解意思,並以生動有趣的形式教給其他學生。這樣的活動形式深深吸引着每一個孩子,孩子們踴躍展現着自己的古詩才華。我校自開設校本課程以來在全校範圍內深入開展了經典誦讀活動。一年來,師生都大有收穫,深入體味了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誦讀活動已成為我校具有深遠意義的傳統活動形式,並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我班基本保證每天課前3——5分鐘的誦讀時間。每週背四句三字經,一首古詩。

2、為了使學生收穫頗豐,我們利用板報、專欄,營造一個良好的誦讀氛圍,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熟悉唐詩宋詞,為誦讀創設了氛圍。

3、校本課程的開設,其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記住名篇佳作,而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一個道理,養成一種品質,學會一種本領。

當然,我們在鼓勵學生背誦的同時,不忘幫助學生理解一些含義深刻的,有一定意義的句子,使學生學到千古美文中的道德原則,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薰陶和影響。

4、對每一篇必背古詩文的通過,我們都經過自背、學習小組檢查、全班抽查的方法,確保背誦質量。

5、我們堅持以學校領讀為主體,以家庭助讀為輔助模式,使我班校本課程開設比較成功。

如今,我班的古詩文誦讀逐步走向深入,已融入學校的肌體,成為學校教育重要組成部分。正在引發着學校由內而外的變化,對學校儒雅風氣的形成,學校文化的重建,學生的成長正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總之,開設校本課程誦讀古詩文,是弘揚傳統文化,振興中華民族的一大功德無量的事。我們將義無返顧地把播撒傳統文化的種子,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鑄人鑄魂的功德事業堅持下去,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東關國小開出花、結出果。

校本課程總結 篇7

本學年擔任我《國小文明禮儀教育》課程教學,面對新的工作任務和新課程,仍堅持在創新中求發展,邊學習邊教學。進一步認識到德育教學和禮儀課程在國小學校中的重要性。半學年來在學校的正確引導下工作有了新的變化,也有許多不足之處,工作中有許多感想現將個人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車爾尼雪夫斯基説:“教師把學生造成什麼人,自己就應當是這種人。”禮儀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首先具有示範性,作為禮儀教師首先做不到做不好禮儀課程教學就是失敗的。在眾多任課教師中,學生對禮儀教師的一舉一動最關注。因此,禮儀教師必須以身作則,我們禮儀課教師的一言一行,穿衣戴帽,關係到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也關係到學生人格的塑造。

二、明確要求,集體教育

對學生提出要求具體、明確、詳細的文明禮儀常規,是每個學生心中有數。打好基礎,形成氛圍,做示範,教表演,使學生知道怎麼去做,

首先對學生提出要求明確、具體、詳細的文明禮儀常規,使每個學生心中有數。一開始就重視禮儀訓練,打好底子,對學生進行禮儀教育。既要使學生明白“理”,又要訓練“儀”,學練結合,以練為主。做示範、教表演,使學生知道怎樣去做。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動作定勢,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

在語言方面,從説好“您好、請、謝謝”這三句話為切入點,同學們還補充了“對不起、沒關係、再見”等禮貌用語,並結合日常生活實際討論了這些禮貌用語的用法。關於培養好習慣,教師從正面加以引導,學生則舉反例説明沒有好習慣的危害,一正一反,一莊一諧,使學生對“養成好習慣將受益終生”這句話加深了認識和理解。

三、持之以恆,堅持到底

文明禮儀教育,是一種養成教育。通過教育訓練,持之以恆,使學生逐步形成文明識禮的好習慣。出現反覆,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應對學生充滿信心,抓反覆、反覆抓、紮紮實實,堅持不懈。每當學生放學時,我都提醒他們見到老師主動問好;如果老師從你身邊走過,就很自然的向老師問好。現在我班學生已養成了良好的禮儀習慣,不論是在樓道里、上學的路上,還是在校園之外,他們見到老師都能主動問好,提高了講文明、懂禮貌的自覺

性和主動性。我堅持正面教育,注意樹立典型,讓禮儀榜樣去影響帶動他們。平時我也跟蹤,隨時發現禮貌突出的同學,進行及時的肯定。

學生禮儀表現有反覆現象。學生可塑性大,有好模仿和從眾的心理特點,強化禮儀訓練是比較容易取得效果的。但由於受家庭、社會和環境的影響,學生禮儀表現具有時好時差的反覆性特點。有的學生明明知道禮儀規範的具體要求,就是不能很好地去執行,或始終如一堅持;再有常規訓練的鬆懈、社會環境的負面影響等也會使學生的禮儀表現產生反覆。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不要氣餒,應對學生充滿信心。我們經常提醒學生見到老師、客人主動問好;如果老師從你身邊走過,就很自然的向老師問好。現在我班學生已養成了良好的禮儀習慣,不論在哪兒見到客人、老師都能主動問好、或者行鞠躬禮,提高了講文明、懂禮貌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總之,文明禮儀教育靠老師和學校教育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依靠家長、社會共同來完成,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校本課程總結 篇8

一個學期的語文教學已經結束了,現已進入期末複習,回顧一學期的探索與嘗試,酸甜苦辣樣樣都有。如何傳知、如何解惑、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貫穿讀這一主線。諸多思路,到了清理一下的時候了。

一、求新求異,讓學生愛上語文課。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教師關注的熱點,如何引領學生在學習新知的基礎上討論、交流、探究學習心得已成為課題的主流。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興趣盎然,讓學生學有主見,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既享受學習的樂趣,又能發展原有的語文素養。

二、注意新課導入新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導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於一種輕鬆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導入方式。可以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也可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導入,採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引發設計,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三、培養積極探究習慣,發展求異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閲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為此,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質疑,各抒己見。在思考辯論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昇華和靈性的開發。教師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自然,懂得知識是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倡導活躍的課堂氣氛,開放的課周舜欽

校本課程總結 篇9

隨着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校本課程開發已經成為我國當前課程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校本課程是課程改革的新生事物,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中第六條中明確提出:“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在課時計劃中也明確規定:“地方與學校開發或選用的課程占課時總比例的10%-12%。”這些都足以見出國家對校本課程開發的重視。同時,這也成為我們弘揚學校文化,發展學校特色的新契機。在開發校本課程,辦好學校特色方面,我們是這樣做的:

(一)領導重視,機構健全

1、成立了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組長由校長任春林同志擔任,副組長由教導處繩鐵傑老師和政教處馬榮成主任擔任,組員包括各科學教研組長、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等。其主要職責是對校本課程的開發作出正確決策,予以全面部署,組織人力物力,協調各方關係。

2、組建了校本課程審議委員會

校本課程審議委員會由校長任春林、教師代表邢美麗、竇鬆海、賈國祥、學生及家長代表組成。其主要職能是審議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的重大決策,形成《校本課程開發方案》,制定相關管理條理,檢查督導校本課程開發方案執行情況。

(二)深入調查,多方評估,前期論證

1、深入調查學校及社區課程資源狀況:

學校資源:

我校課程資源最具優勢的是:

我校課程資源最具特色的是有一支年青、充滿活力、敢於創新的實踐型教師隊伍,具有承擔課程開發的能力。同時,學校從建校起,就參加了省級課題《中國小教師心理能力的培養》的研究,積累了相關方面的經驗,在該課程方面有一定的資源優勢。教練邢美麗同志是武術世家,拜師學藝多年,又在滄州體校學習三年,業務熟練,素質很高。

2、多方評估是校本課程開發的立足之本

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從學校的培養目標、學生的發展、學校發展等多方面、多角度進行了評估。

(1)學校的培養日標:

全面發展、提高素質、發展個性、培養特長、服務社會、把學生培養成“有一顆美麗的心靈、有一份優異的成績、有一副強壯的身體、有一手過硬的本領。”

(2)學生的發展需要:

從研究學生的需要、興趣、個性特質等方面人手,我們對學生、家長、社區有關人員進行了訪談,並與相關專家共同診斷了學生、家長反饋的信息,發現存在的問題,最後得出結論,學生需求主要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

(1)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2)身體素質的需要;

(3)自主探究、合作交往的需要。

(3)學校及社會發展的需要:

學校發展目標是爭創一流學校,培養一流師資、造就一流人才,把學校建成

“靜謐的學園,迷人的花園,學習的樂園,温馨的家園。”通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使學校真正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陣地,改善學校教育教學的軟硬件環境,使教師樂教、學生樂學,成為學生生活的樂園,成為學生一生中最值得懷念的學校。

目前學校環境基礎設施差。政府已經明確其發展規劃,學校搞好基礎課程改

革、開發校本課程、造福一方老百姓,通過學校的發展幅射校區、帶動校區的精神文化的發展,提高校區的檔次。

3、利用現有資源,徵集教師意見,確定校本課程的具體內容

學校充分利用校園現有資源,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組織全體教師召開會議,廣泛徵集教師意見,初步確定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素質訓練、長拳、綜合實踐活動作為學校的校本課程進行開發。

4、發放問卷調查,向學生及家長征求意見,爭取家長的支持

初步擬定了學校的校本課程體系之後,我們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向全體學生及廣大家長征求了意見,贏得了所有家長的大力支持。

5、專家諮詢引導,多方評估確定

我們通過對學生、家長、上級有關人員進行訪談、調查,並向縣體育局等相關專家進行了諮詢、論證,通過一系列的評估,最後統一認識,校本課程的開發應該從學校的現有資源出發,立足於學生髮展的需要、學校培養目標的需要、學校及校區發展的'需要,因此,最終確定武術作為我校的校本課程。

(三)開展校本師資培訓

校本課程開發,首先是課程的開發,而課程的開發離不開教師的參與,這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共識。教師是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體,只有開展以校為本、有的放矢、優質高效的師資培訓,才可能真正發揮教師在校本課程開發中的主體作用。我們的校本培訓以教師自主閲讀、同伴討論交流為基礎,採取了專家講座、集體研討、自主反思等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對教師分別進行了校本課程相關理論的培訓,使教師明確了校本課程開發的重大意義,瞭解了校本課程的涵義和特點,領會了校本課程設計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強化了課程意識,樹立了明確的教育觀、課程觀、教學觀。通過系列培訓,教師掌握了相關理論、跆拳道專業知識,能夠為學生提供生動活潑、優質高效的教學。

(四)撰寫課程綱要

課程綱要是課程管理、實施、評價的基礎,也是教學、評估、校本教材編寫的依據,是學校與教師所開發課程的核心內容。它包括以下內容:

1、總體目標:

(1)以“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為教育理念,關注並尊重學生的個性,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多樣化的機會,促使學生主動而全面的發展。

(2)進一步改進並完善“武術”校本課程。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和身體健康素質,努力形成校本特色。

(3)通過開發校本課程,學校、教師積累一定的課程開發經驗,由此帶動學校、教師的發展,提高學校的辦學質量和聲譽。

2、課程目標:

(1)改善和增強學生體質

(2)提高學生防身與自衞的能力,

(3)磨練意志,培養學生謙遜、寬容、禮讓的高尚品德和尊師重道、講禮守信、見義勇為的情操。

3、課程內容結構簡析

(1)武術發展史

(2)武術與武德

(3)現代武術的特點和作用

(4)武術技術

(5)武術品勢

(6)武術的教學理論和方法

4、課程實施:

本課程為普修必修課,3-6年級共144課時,每週一節排入課表,採用班級授課制,由本校體育教師負責實施教學。

(五)組織校本課程實施

教導處、政教處是學校校本課程管理的專門的行政機構,負責做好計劃、

執行、監控、測評等各項工作。參與聽課、評課的指導,調控校本課程實施情況,總結經驗,解決問題。其具體措施如下:

1、任課教師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按步實施,教導處、政教處隨機聽課,隨時測評。

2、教師必須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學生考勤記錄。

3、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4、教師應保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5、任課教師要認真寫好教學案例,及時總結反思等。

6、每學期召開一次校本課程研討會,展示優秀教師的成功經驗,解決存在的問題,及時總結校本課程的實施情況。

(六)校本課程的評價

1、授課教師的評價。教導處、政教處通過聽課、查閲資料、調查訪問等形式,對教師進行考核,並記入業務檔案。主要是五看:一看學生實際接受的效果,二看領導與教師聽課後的反映,三看學生及家長問卷調查的結果,四看教師的教學案例、教案等。

2、學生的評價。校本課程不採用書面方式的考試或考查,對學生評價主要是發展性評價:一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如情感態度價值觀、積極性、參與狀況等,分為“優秀、良好、一般、較差”等形式記錄在案,作為“優秀學生”評比條件。二看學生學習的成果,學生成果通過實踐操作、競賽、評比、彙報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績優秀者可將其成果記入學生學籍檔案內。

(七)取得的成效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與實踐,我校校本課程開發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1、編寫了郭橋國小武術普修課程教學大綱;

2、編寫了郭橋國小武術普修課程材

3、總結了一套武術教學理論與方法

4、學生素質明顯得到提高

通過武術的訓練,孩子們的學習進步了,變得更加懂事了。這是因為,跆拳道推尊的“禮始禮終”武德精神,能培養學生勇敢無畏、堅忍不拔的品質,養成謙遜、寬容、禮讓的品德和尊師重道、講禮守信、見義勇為的情操,這正是我校所追求的校園文化。

總之,我校校本課程武術的開發與實施,已經引起各級各類媒體的高度關注,為縣鄉藝術節及文藝晚會參加相關節目的排練、演出,受到社會各界、家長的一致好評。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校本課程開發也不是朝夕之事。隨着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我們還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難,我們將不斷地學習、摸索,讓校本課程在我校煥發蓬勃生機。

校本課程總結 篇10

本學年,我校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各項要求,認真開展地方課程的教學和管理,為了更好的開展工作,現將本學期工作總結如下:

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認真落實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全面貫徹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要求,提高課程實施水平和教學質量,形成基礎教育課程的地方特色,推動課程研究、管理和開發隊伍的建設,提高地方管理與開發課程的`能力。

二、地方課程體現了地域性特徵、針對性特徵、現時代性和現實性特徵和體現探究性和實踐性特徵。

地方課程是不同地方根據特定地域或社區社會發展及其對學生髮展的特殊要求,以及特定的課程資源設計的課程,因而,在適用範圍上具有鮮明的地方性或區域性。地方課程設計要充分研究地方社會的歷史和現狀,挖掘地方資源,體現地域特色。從課程目標上看,地方課程是針對實際設計的,它的基本目的是滿足地方或社區發展的實際需要,加強學生與社會現實和社區發展的聯繫,使學生了解社區,接觸社會,關注社會,學會對社會負責,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地方課程的設計與實施,要有利於克服課程脱離社會生活的弊端,要充分反映社會發展的現實和要求。從課程內容上看,地方課程不同於國家課程中的學科課程,它不刻意追求理論知識的系統性、連貫性和深刻性及其對學生智力發展的認知功能,但特別強調內容的時代性和現實性。地方課程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以及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培養和發展學生適應地方或社區發展需要的基本素質。因而,在地方課程實施中,學生的學習活動方式不應是接受式,而應是探究式、實踐式的。

三、實施內容及要求:

1、課時安排:根據上級課時計劃安排,地方課程每週1課時,學校在進行教學時,地方課程課時不得隨意挪用或擠佔。

2、教學內容設置:

(1)1-2年級《傳統文化》。

(2) 3-6年級《傳統文化》、《安全教育》、《環境教育》。 具體作法

1、嚴格按新課程計劃開課設節,不佔用及挪用地方課程的時間,保證開足課時。

2、地方課程科任教師應加強學習、刻苦鑽研、勇於探索,盡心盡力搞好地方課程的教育工作。地方課程教研 組及時對科任教師的教學常規工作進行檢查督促,保證地方課程教學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3、地方課程教研組按時開展教學研究活動,不斷探索開發地方課程規律,努力提高地方課程科任教師的理論與 教學水平,在搞好教研活動的同時,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培訓學習、外出參觀考察等活動,下大力氣創建一支素 質高、信心足、熱心參與地方課程的教師隊伍。

4、搞好地方課程的評估工作,地方課程的教學應講求實效,不流

於形式,搞好評估工作是地方課程的重要 一環。為此,擬在本學期內完善好評估細則,每學期末認真進行評估、獎優罰劣,並將評估結果進入教師年終目標 管理評估中。

5、在實施地方課程活動中,及時進行總結,不斷吸取經驗教訓,在總結中不斷開拓、提高、更新。一是地方課 程教研組每期進行一次全面的總結,總結前段取得的成績,改進工作中不完善的地方,提出今後的工作任務;二是科任教師進行總結、反思,改進教學中的失誤,充實地方課程內容。每學期末,無論是教研組,還是教 師個人,都要認真收集好有關資料,進行整理歸檔。

6、遵循地方課程適應學生興趣、愛好和社會需求的原則,在地方課程活動中,及時組織教師進行社會 調查,廣泛徵求學生、家長及社區團體的意見,結合學地方身的實際,充分利用本地資源,不斷改進充實與完 善地方課程內容,使我校地方課程內容真正成為培養學生個性特長髮展,適應社會發展的特色課程。

四、取得的成績:

1、本學期通過開展安全教育,家校聯繫,配合教育,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識。注意挖掘其他學科教材的安全內容,積極開展安全教育。將安全教育與實踐活動相結合。

2、達到了如期目標:培養了學生的社會安全責任感,使學生逐步形成了安全意識,掌握了必要的安全行為的知識和技能,瞭解到相關的法律法規常識,養成了在日常生活和突發安全事件中正確應對的習慣,保障了學生安全健康的成長。

3、 提高了有效預防自身安全事故的發生,具備應對安全事故的

校本課程總結 篇11

在全省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推進與培訓工作會議上,李永成校長作了題為《積極進行課程建設,促進課改深入開展》的典型發言。發言的中心就是校本課程開發問題。

為了切實搞好校本課程開發工作,我校制定了《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並及時付諸實施、實驗。現將這一工作的進展情況做以簡要總結。

一.開發《髮色證書》教育課程。

《綠色證書》教育課程是寧安市的特色課程。我校從提高學生技術素質和創業能力出發,在“綠證”教育中突出了勞動教育和農業技術教育、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了勞動觀念,磨鍊了意志品質,樹立了艱苦創業的精神,達到了以勞樹德,以勞增智的目的。

在“綠證”教育教材的使用上,我們除選學國家、省、市教材外,校綠證教育領導小組還結合本地實際自編了《甜葫蘆栽培技術》《西爪栽技術》、《蛋雞飼養管理》等教材,供學生選學。在教學過程中做到了“教、學、做”合一。學校科研組把“綠證”教育研究作為“十五”科研課題,目前正在實驗研究之中。

二、開發傳統項目教育課程。

我校的傳統教育項目較多,並形成系列。如:清明節祭烈士墓,宣講當地英雄事蹟,並以《編懷先烈,立志成材》為內容進行演講比賽,五四青年節舉辦以“發奮讀書,報效祖國”為主題的朗誦會;“七一”以黨的偉大曆程為主題進行歌詠比賽;國慶節以“鉅變的祖國”為主題舉辦徵文比賽等等。通過這一系列活動,使學生受到了極好的愛國主義教育,並從中到了一定的知識。

三、開發特長教育課程。

我校從藝術、體育、技能三方面入手,開辦了13個特長班,4個專業班,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選學,每週三下午統一時間開課。在安排上做到了有教師、有教材、有場地、有課時、有作業。在管理上做到了有專人負責,有統一考核。這些特長課較好地激發了學生情趣,展示了學生個性,發揮了學生特長,培養了學生能力,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

通過一個階段的校本開發與實施,使教師的觀念行為發生了變化,新課改的理念,全新的課程觀,教學觀,學生觀,評價觀在教師中形成共識並能轉變為自覺的教學行為,湧現出了一批新課改實施和課程建設創新型教師。

學生學習方式發生變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社會調查能力,知識整合能力,審美能力,社會情感,價值觀等方面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課程開發使學校有了活力。校本課程開發給教師提供了開發創造課程的空間,給學校注入了新的活力。形式多樣的綜合實踐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了各方面的基礎。

總之,校本課程開發有利於現代教育,有利於學生髮展,校本課程是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必要補充,我們有決心,有能力充分利用廣闊的農村資源和當地,本校的有效資源進行課程建設,化資源優勢為課程優勢,把校本課程建設,開發、實施推向一個新高度。

校本課程總結 篇12

緊張而愉快的一個學年就要結束了,回顧本學年的校本課程的學習和教學,是我和學生都受益匪淺,我們都從中學到了知識、經驗。同時也學到了珍惜。感覺收穫非常大,現總結如下:

一、循序漸進,注意校本課程與其它課程的相互銜接

搞好校本課程與其它課程的相互銜接,老師要在學生學習校本課程前,給學生介紹校本課程的特點及其在社會生活中的運用,引起學生的足夠重視,同時介紹學習校本課程的方法和注意事項,讓學生轉變學習策略,做好各方面的精神準備。

二、轉變觀念,鑽研校本課程教材,更新教法

校本課程在內容的編排、教學要求、教材的趣味性、引導學生的創新精神等方面,都有獨到之處,要求學生主動參與,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知識,還要求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研究、學會探討、學會觀察。我們教師也必須轉變觀念,更新教法。例如關於大氣、水體、土壤的污染,學生能夠聞得到、看得見,教起來也容易得多,通過學生自己思考、觀察、探討,就容易掌握。

三、校本課程給我們帶來的思考

通過校本教研,我深深地體會到,校本課程已不僅僅是新課標、新理念,它已經與協作、創新、探究、激情、希望、未來這些滾燙的字眼緊緊聯繫在一起,教育是學生的教育,課程是學生的課程,教育應向學生的生活世界迴歸,教育的根本任務是把學生培養成幸福的人,昇華教育理念,保持與時俱進,為學生的發展而學,為學生的發展而教。

1、教師的教育觀念開始發生變化,教師認識到教材只是教學的載體,教師不再是隻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計地利用教材啟發拓展。課堂教學的角色發生了變化,教師能把平時積累的知識有機地融進課堂,融進校本課程,重視研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

2、教師意識到課改形勢逼人,教師自身知識水平,業務能力的提高,掌握必要的現代信息技術應用於教學等迫在眉睫。所以教師的自我學習提高的積極性越來越高,教師們能積極地開動腦筋,進行富有創造性的工作。如製作課件、集體備課等,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探索、研究熱情。

3、課堂教學氛圍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更注重師生的交流、互動。教師從重知識的掌握轉變到更注重學習方法、研究能力的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

4、學校、教師們更注重了通過開展校內外、課內外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來獲得知識,培養能力。這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良好的道德情感。

5、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的同時,不能忽視教師在系統教材體系下落實“雙基”的主導作用。

四、開展校本課程的的目的(現實意義)

近年來,隨着縣城規模的不斷擴大,人口數量的迅猛增長,

在大力發展工業和鄉鎮企業時,只顧短期經濟效益,忽視對環境的保護,環境污染已達到相當嚴重的地步。工礦企業和汽車排放的廢氣,市城區環境污染。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大量隨意排入江河,是江河的水質變壞,危害人類健康和動植物的繁殖。交通運輸和工業生產的噪音污染,破壞了人類的的生存壞境。居民生活的廢棄物和工廠企業生產過程中的廢棄物過多,亂丟亂放,影響了人類的生活,危機人們的生存。環境污染造成的惡果還會影響到子孫後代,關係到人類的延續和發展。因此,解決壞境污染問題是重大的社會問題之一,已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我們通過此課題的研究、學習,通過學生調查校園內外主要的環境污染源,瞭解了常見的污染的處理措施,通過學生的手工製作、家務勞動、生活安全的教育,達到了以下目的:

1、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助於學生動腦、動手等諸多能力的發展,當學生看到自己用廢棄物品製作的精美作品時,能感受到了廢棄物品所能給他們帶來的樂趣,同時既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又培養了學生們的創造性思維。在情感上,學生們也感受到了變廢為寶的妙處,利用這些作品來美化家園的這一理念也深深地滲入了學生的心田。

2、掌握了研究性學習的一般程序,學習收集整理信息、調查和實驗報告等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社會實踐的交往能力,調查研究能力。

3、激發學生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社會責任感,積極主動參與社會實踐的意識、認真負責的科學態度。

4、在研究中,同學們的表現讓人覺得非常欣喜,他們積極的查閲資料,利用課餘時間調查收集信息,進行實驗研究,從中他們既學到了課本中沒有的知識,又鍛鍊了自己實驗、分析、整合的能力。

這樣的校本課深受同學的喜歡,以後我們還會有更多這樣的機會,我們將會做得更好。

校本課程總結 篇13

一、活動目的

為傳承中國古典文化,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增強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和熱愛,培養他們對生活積極的態度,我們就把《三字經》和“古詩文誦讀”定為我們一年級的校本課程,學校校本課程工作總結。

並且針對此,我們制定了詳細的方案,並認真實施,下面就對我們這個學期的實施進行總結。

整合古詩,統一教材內容。

由於以前古詩教材不統一,每個年級自選教材,不利於學生系統學習,也給期末的總結及彙報帶來了不便。為了使以後校本課程更好的開發和利用,本學期我們組根據學生特點選擇出適合我們學生背誦的古詩,編寫了《一年級校本課程》一書,確定了教學內容。

二、採用多種形式教學古詩

我們在進行古詩誦讀教學中,分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以老師教為主,第二階段以學生自學為主。在第一階段中我們主要採取“入境+吟誦”的方法:既指導老師帶領學生進入古詩的意境,在意境中使學生享受到古詩畫面的美,並讓學生粗略瞭解詩的大意,然後,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去學習吟誦古詩,從吟誦中感受古詩的韻律美、節奏美。

我們在指導學生學古詩的時候,還注重培養學生的誦讀能力,教學生一些朗誦技巧,比如朗讀的節奏語音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語調的高低,以及朗讀的語感情變化和朗讀重音的把握等,不斷提高學生的吟讀的能力,強化記憶背誦,工作總結《學校校本課程工作總結》。長此之後,學生學古詩的興趣日益高漲。因此我們及時把課程進行到第二階段,開展《我做小老師》的活動。讓學生自己查找喜歡的古詩,理解意思,並以生動有趣的形式教給其他學生。這樣的活動形式深深吸引着每一個孩子,孩子們踴躍展現着自己的古詩才華。我校自開設校本課程以來在全校範圍內深入開展了經典誦讀活動。一年來,師生都大有收穫,深入體味了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校本課程總結 篇14

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局和中心學校下發的關於校本課程工作的要求,我校積極行動起來,校本課程開發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教師的課程職能也相繼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研究和開發課程將成為我們教師工作的一部分。因此,我校教師也結合實際情況對校本課程進行了研究與開發。將對我校開發校本課程的有關情況作一些小結。

一、高度重視,勇於探索,大膽實踐

學校將開發校本課程納入本學期工作計劃,並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開發校本課程的實施方案。

二、校本研發的目的

校本課程的開發意味着一種權力,更意味着一種責任,我校實施校本課程開發的最主要的目的可以簡要地概括為三個方面。

1、讓所有的教師都“動起來”

校本課程開發把學校推到了課程改革的前沿,學校成了課程開發的主體。校本課程開發確定了學校作為課程開發的責任單位的地位,讓每個教師都行動起來。這樣既可以提高教師自身的實力,也可以促進學校的發展。

2、讓所有的教師都“站起來”

教師對待所教的科目及其內容一直是敬畏有餘的。科目對他們來説,是國家的規定,教材對他們來説,是專家編寫的。他們被要求嚴格忠實於國家的所有課程文件,甚至連教學的具體步驟都嚴格遵照教學參考書指定的教學步驟和課時數。教科書對他們來説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他們跪拜於教科書的神威之下。

然而,在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中,我們的老師親自參與到課程編

制的整個過程。國家提供的課程標準,成為他們主動學習研究的'指導性綱要,國家提供的配套教材成了他們自主選擇的對象。

三、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

1、明確目標。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必須體現校本化,必須建立在對學校環境與學生學習需求分析的基礎之上。目的是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健康地成長,讓每一個學生走向成功。

2、落實教師。校本課程開發,關鍵在落實教師,需要一批具有創新意識高素質的有特長的教師。然而,大多數教師長期習慣於一套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材,僅滿足於課程實施,視教材為聖經。因此,必須喚醒教師正確的課程意識,確立正確或合理的課程理念,積極投身於校本課程開發的熱潮中去。

3、確定內容。校本課程開發是以學校為基地,以學生需求為導向的課程開發。在組織實施過程中,應充分考慮選擇安排知識或活動序列、班級規模、時間安排、資源分配及需要注意的問題等事項。校本課程開發大多會打破學科的界限,把多門學科通過事例有機地組合在一起。

4、編寫教材。校本課程開發要求將成功的經驗積累起來並形成較科學的體系和實踐內容,以教材的形式反映出來,為進一步開發和實施作參考或有利於推廣,遵循“開發──實施──觀察──反思──再開發”這一螺旋上升的過程。

四、存在的問題:

1、校本教材的開發與使用是一項具有持續性和連續性的工作。在具體的工作中做為一所村小首要的問題就是師資缺乏,必須開設的科目勉強開齊,就不敢奢望能有專職教師了,只能由校長兼課。

2、校本教材的編寫難度大,即要結合農村學生的實際,讓他們學到真正實用的知識,又要做到深入淺出,實在是有難度。

3、教具和演示的儀器太難找。面對想教的知識,有時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各方面的硬件不具備,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五、存在的困惑

校本教材中的寫字課有教材,好操作。能不能以縣為單位編一套完整的有體系的縣域(鎮域)教材,教師和基層工作者很少有編教的能力和知識高度,尤其是村小,教師年紀偏大的居多,能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學任務就不錯了,再加上知識儲備、身體、家庭等因素,很難有創新性人才和能編校本教材的人。

改進措施與建議

1、在以後的工作中,多向優秀的學校學習,取長補短。

2、加強校本教材的編寫工作,多向學生、家長、教師徵集意見。

3、讓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做一名一專多能的教師。總之,經過近一階段我們全體教師的努力,我校校本教材的開發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學生在校本課程的實施過程中也受益匪淺,但是,畢竟還只是起步階段,很多事情還要我們自己去摸索,去實踐,其中肯定也會有一定的曲折,但我們也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去做,認真去做,我們學校的校本開發將會更上一個新的台階。

校本課程總結 篇15

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更多地接受一些有關地方傳統美德和優秀文化的教育;為了更好的進行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的教學,在學期結束之際,特對本學期的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學期開始,我又進一步深入學習了《新課程標準》,全面瞭解其有關規定,領會其精神。在此基礎上,認真學習研討了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熟悉教材內容,明確教材的編寫意圖和教學目標要求,制訂了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措施。

認真備課,真對學生基礎差,識字少,備課時考慮到學生的這一實際,儘量寫出切合這一實際的學容易接受的教學內容的教案。授課時,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水平,即識字少,朗讀能力差,記的慢,我就讓他們儘量帶領學生多讀,老師領讀,學生試度,在朗讀基本能自己進行的時候,讓讀的好學生帶領全班學生朗讀,反覆讀,充分讀,使每個學生都能熟練地朗讀時,再讓他們試着背誦。在能熟讀的前提下,讓學生讀課後註釋,理解每一課的基本精神。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背誦,每一課都力爭學生能理解,能背誦。第二課時,在上新棵時,先檢查學生對前一課時的學習情況,複習鞏固上一課所學內容,避免先生前面學後面忘。

教學時,還充分運用各種有效的方法和電教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的學習興趣,並使每個學生對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有個正確認識,有個正確的學習態度,從思想上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的學習活動中來。板書時儘量用正楷字,將課文板書在黑板上以便於帶領學生朗讀背誦理解。

我們學校的校本課程,是學習一些名人名言,在選擇名人名言時,儘量選擇一些簡單,短小的,容易理解的,能夠指導學生行為人名言。

本學期為保證新課程標準的`落實,我把課堂教學作為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的無學習環境,把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把物理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在教研組長的帶領下,緊扣新課程標準,在有限的時間吃透教材,分工撰寫教案,以組討論定搞,每個人根據本班學生情況説課、主講、自評;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公開輪講,反覆聽評,從研、講、聽、評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

校本課程總結 篇16

一、校本課程開發的意義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__大提出的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及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精神,堅持以人的發展為本,以弘揚民族精神為核心,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好基礎的目標。根據我校的師資條件、社區資源和學校的硬件條件,考慮學生個性化、全面化、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決定設置排球校本課程,體現學校的辦學特色。依據《教育局關於中國小校本課程開發與管理指導意見》,從我校辦學特色和社團目標出發,本着有效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依靠本校教師和學生共同開發的原則,決定從20xx年9月開始實施本校課程計劃。

二、排球校本課程開發的需要評估:

1.評估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

從學生的需求出發,尊重和滿足學生的個性差異的校本課程,才會有長久的生命力。學校在校本課程開發前期的調查問卷中發現,有76%的學生贊同排球校本課程開發,而不贊同的'只佔不到10%,同時還了解到另外一部分學生自購了排球,排球活動已經成為了每節課課間學生們主要的活動內容。這些數據表明了學生有開設排球課程的需求,完全可以實現用自己一技之長,帶動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2.評估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

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使教師不僅是課程的實施者,而且成為課程的設計者、課程標準的制定者、教材的編制者、課程的先導者、具體的實施者,這些都要求教師不斷地去努力,認識課程、探索課程。充分研究學生,研究課程,苦練基本功,還要擁有專業的學科知識,精湛的教學藝術,以及有融會貫通的綜合能力。校本課程的開發為教師提供了無限表現與創造的舞台,令人欣慰同時也感到機遇與挑戰是並有的。它是一種壓力、一種挑戰、一種責任、一種渴望、一種成功。在奮鬥中,我們共同成長。

3.評估社會發展與學生的需要。

近幾年來,隨着社會發展迅猛,人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社會對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教育需求旺盛。作為一所市級規範化學校,結合學校特殊地理位置,只有迎合社會的教育需要,努力創建自己的教學品牌,才能獲得社會及家長的認同。同時通過校本課程開發前期的學生問卷我們不難發現,有76%以上的學生認為學校開設排球校辦課程有利於自我的全面發展;有70%以上的學生認為開設排球校本課程有必要。綜上所述,我校排球校本課程的開設,順應了社會的需求,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更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需要。

4.分析學校優越而獨特的課程資源。

我第四實驗國小擁有較厚的排球基礎,每年都舉辦歷時半個月到一個月學校排球賽,全校師生都共同參與其中。學校配備了專用的排球場地2塊,設施較完善,並擁有教學經驗豐富的專業體育教師。

以上的這些條件,都為實施幸排球校本課程的開發提供了良好基礎。

三、校本課程目標

(一)總目標

1、培養運動的興趣和愛好,形成堅持鍛鍊的習慣;2、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體育道德;

3、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提高個人健康和羣體健康的責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增強體質,掌握和應用基本的排球知識與運動技能;

5、發揚體育精神,形成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養成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品質。

(二)分階段目標初級階段(三年級學生)

1、培養對排球的興趣愛好,形成堅持鍛鍊身體的習慣;

2、學習簡單的排球基本技術,發展柔韌、協調和靈敏的身體素質;

3、培養排球爭搶意識和勇敢精神;

4、建立排球課的常規和要求。

中級階段(四年級年級學生)

1、學習熟悉基本技術動作要領和方法;

2、用科學的方法參與排球運動,具有積極的態度和行為;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質,表現出人際交往的能力與合作精神;

4、發展身體柔韌、協調和靈敏素質;

5、培養勇敢精神,積極主動和團隊精神。

高級階段(五、六年級學生)

1、熟悉基本技術動作,發展運動技能,對技術動作進行規範化訓練。發展在對抗中的應變能力;

2、進行身體素質的訓練,進一步發展發應、動作和移動速度;

3、學習基礎配合和比賽知識,培養和提高戰術意識;

4、加強心理訓練,提高意志和注意品質;

5、發揚體育精神,形成積極進取、頑強拼搏的態度,養成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

四、校本課程內容初級階段(三年級)

學習領域一:

運動技能

(一)球感的基礎學習

(二)基本技術訓練

1、步法

2、發球

3、接球

4、傳球

5、補位

學習領域二:身體健康

1、柔韌性學習

2、靈敏性學習

3、速度學習

學習領域三:心理健康

1、體驗排球活動中的心理感受。

2、在排球活動中具有展示自我的願望和行為。

3、在體育活動中適應陌生的環境。

學習領域四:理論知識學習

1、介紹優秀運動員的成長過程(感受體育意志能力)

2、介紹運動衞生常識,培養良好衞生習慣。

3、提出排球課的要求,建立排球課的常規,形成既活潑又有良好的紀律。

4、團結同學尊重師長,培養團隊精神。

學習領域五:社會適應能力

1、體驗集體活動與個人活動的區別。

2、在排球活動中尊重他人。

3、排球課中與他人合作完成活動任務。

初級階段(四年級)學習領域一:

運動技能(一)

技術基礎學習(二)

基本技術訓練

1、步法

2、發球

3、接球

4、傳球

5、補位

6、攔網

7、二次進攻

8、掩護

學習領域二:身體健康

1、柔韌性學習

2、靈敏性學習

3、速度學習

4、跳的學習

學習領域三:心理健康

1、通過排球活動樹立自尊和自信

2、在一定的困難條件下進行排球活動

3、觀察並説出同伴在排球活動中的情緒表現

4、學會調節情緒的方法

5、敢於進行難度大的體育活動

學習領域四:理論知識學習

1、介紹排球運動的特點,培養學生團結合作,尊重裁判尊重對方,遵守比賽規則的作風。

2、幫助學生認識和處理好學習文化知識與排球學習的關係,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

3、講解排球課的規定與要求,遵守課堂紀律,團結和遵循同學、師長、培養文明、頑強的作風。

4、講解基本技術的規格和要領。

學習領域五:社會適應能力

1、在排球活動中表現出合作精神。

2、在排球活動中表現出對弱者的尊重與關愛。

3、理解不同運動角色的任務,識別排球活動中的道德行為。

4、簡單評價媒體的排球報道與健康信息。

中級階段(五、六年級)學習領域一:運動技能

(一)技術基礎學習

(二)基本技術訓練

1、移動

2、傳球

3、掂球

4、強攻

5、後排進攻

6、假動作

7、策應

8、掩護

(三)戰術訓練

1、進攻配合

2、防守配合

3、快攻學習

學習領域二:身體健康

1、柔韌性學習

2、靈敏性學習

3、速度學習

5、跳躍的學習

6、力量練習

學習領域三:心理健康

1、通過排球活動改善心理狀態

2、表現出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在排球活動中努力獲得成功感,

3、在排球運動中表現出調控情緒的意願與行為

4、在具有挑戰的運動情景中,體驗戰勝困難帶來的喜悦。

5、在排球活動、學習和生活中自覺表現出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

學習領域四:理論知識學習

1、介紹排球運動的特點

2、講解排球賽場上的行為規範

3、講解基礎配合的概念,運用配合方法和要求

4、進一步介紹講解比賽中的主要規則和特殊規則

學習領域五:社會適應能力

1、在排球活動中表現良好的體育道德和合作精神。

2、關心社會的排球運動和健康問題。

3、具有通過互聯網獲取排球與健康知識和方法的能力

4、表現出與社區活動的聯繫。

校本課程總結 篇17

微機這門校本課程很多學生都感興趣,在生活中他們也經常使用電腦,對電腦知識有一定的瞭解,所以我挑選了一些有電腦基礎知識的學生來參加。

本學期開設的課程內容主要有瀏覽網頁方面的知識,打字與文字排版,文字修飾與效果,查殺計算機病毒,有關動畫與特效的知識等內容。這些內容的學習對學生的學習、生活都有很大的幫助。比如上機查找資料、圖片,有疑難問題也可以通過網絡查找答案,在做手抄報、介紹大召的資料收集過程中,打字與排版的技能也幫了學生大忙。學生自己上網查找資料,打字,插入圖片,做成word文件保存並打印,既豐富了自己的知識,開拓了眼界,也陶冶了情操。下面是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的一些作品展示:

神奇的書

沒有一艘非凡的戰艦,能像一冊書,

把我們帶到浩瀚的天地。

沒有一匹神奇的駿馬,能像一首詩,帶我們領略人世的真諦。

即令你一貧如洗,也沒有任何柵欄能阻擋,你在書的王國遨遊的步履。

多麼質樸無華的車騎!可是它裝載了人類靈魂的全部美麗!

輸入:曹舒婷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輸入:王旭傑【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輸入:孫潔在學習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些學生打字的`速度偏慢,我叮囑他們回家可以把要背會的課文打在電腦上,這樣既是一個記憶過程,又鍛鍊了自己的打字速度。也有一些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編輯文字習慣,打了一篇文章,不及時保存,或者不注意保存在哪兒,需要找的時候找不到了,這與他們接觸電腦時間短有關,也是平時總在紙上寫形成習慣的延續。我在他們打字時不斷的提醒,告訴他們一會兒要用的東西可以先保存在桌面上,打好的材料要保存在自己專門設置的文件夾中,這樣就能很容易找到所要的材料了。

我擔任微機校本課程時間不長,經驗也不足,有很多沒做到位的事情,課程的選擇、安排有不合理的地方,在以後的課程教學中我會積極收集資料,豐富課程內容,讓學生學的更多,練的更好。

校本課程總結 篇18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內容是關於校本課程開發總結,歡迎您來閲讀並提出寶貴意見!

校本課程開發總結

校本課程之一:信息技術

XX國小自20xx年9月開始在2、3、4年級中開設信息技術校本課程的教學工作,現將教學情況彙報如下。

一、校本課程的基本內容:

1.覆蓋範圍:

我校信息技術校本課程使用的範圍是(2-4)年級其中四年級校本暫時使用《兒童學flash》,將在今後調整到使用《易語言》教學中。

2.教學內容簡介:(介紹內容均為上學期)

二年級:主要學習畫圖軟件認識畫圖軟件。認識畫圖軟件的界面、菜單、填色工具、畫直線、曲線的方法。學生通過本學期的學習掌握基本的構圖方法,認識色彩的對比,彩度等基本概念。

三年級:(1)系統學習windows20xx的操作如桌面的設置,背景的修改主題的使用。(2)IE瀏覽器的使用學習登陸校園網。(3)文件的建立和修改方法。

四年級:主要學習flash軟件的操作,向學生介紹基本的動畫如逐幀動畫、漸變動畫、遮罩動畫的製作方法。學生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可以獨立製作喜愛的動畫。

三. 教學效果:

通過近一個學期的教學XX國小的信息技術校本的教學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1.學生通過學習信息技術,低年級的學生可以熟練的使用計算機打字、繪畫上網查找資料,下載圖片,音樂等操作。中年級的學生可以繪畫、書寫文章、上網查找資料,製作動畫片等。

2.為其他學科的信息整合打下良好的基礎,現在課程整合已經成為了教育信息化的必由之路,而學生的信息素養直接關係到整合教師上課的質量,由於學校校本課程的實施,不少教師可以不費力地開展網絡整合課程的嘗試。

信息技術的校本課程依然在實驗階段,還會有許多不足,這要求信息技術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有意識的區體驗和感受,探索和研究新的方法、新思想、及時總結經驗不斷修正自己的教學思路,完善校本課程。

校本課程之二:砂紙畫

本學期,是我們歷時近四年的砂紙畫展示的一個學期。

偶然一節美術課,啟發了我們要對砂紙畫進行一系列的嘗試的想法。因此,我們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嘗試與探究。

一、初步嘗試

1.課外小組內進行少數人的興趣性的學習,如何才能用油畫棒在砂紙上畫出能吸引人的畫面:(1)題材新穎;(2)構圖飽滿;(3)設色大膽,進行了不斷的嘗試,最終便達到了我們所希望的結果。

2.走進課堂

將課本上適合的內容表現在砂紙上,就這樣砂紙畫在課堂上也受到了同學們的喜歡。

1.發展探究。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制定有趣的題目,如《金色的童年》、《五彩的煙花》、《我的朋友》等,為他們的創作打開了無限的空間。

2.材料、方法的拓展。

在已有經驗有的基礎上,利用水粉顏料、紙、石子、幹樹葉、蝸牛殼、幹樹枝等材料進行繪製。

我校的美術老師將部分砂畫作品送出參賽,尤其在全國少兒美術畫展中獲一、二、三等獎。同時在教研室及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們精選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整理成冊,形成極具特色的校本課程材料。它是師生在校學習與實踐的結晶,今後我們將吸取各方的寶貴意見,將砂紙畫在形式與內容上進一步填充,使其更加完善。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於校本課程,校本課程開發總結,希望對你有幫助!

校本課程總結 篇19

一、本學期工作總結

本學期生物校本課程依據提高學生生命科學素養。本着貼近生活、貼近課本、提高興趣、增長見識、培養能力的原則。使學生對高中生物知識有一個補充和拓展,同時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本學期開設以下課程:

1、數學知識在生物學中的應用

本課程主要針對高中生物涉及數學計算一些內容,如蛋白質分子量的計算、DNA多樣性的計算、種羣數量變化的計算,遺傳學概率的計算等。這些都是高中生物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以題目的形式講解該類計算的方法和技巧,以增加學生的解題能力。

2、生命的奇蹟受精和胎兒的發育

本節內容與必修三的內容相輔相成,採取視屏教學的形式,回顧胎兒的受精和胎兒發育的整個過程,讓學生更加細緻的瞭解受精和胎兒發育的整個過程,加強對課程知識的理解。培養了學生對自身、對生命的敬畏精神。

3、微觀世界

本節用三個課時分別介紹了顯微鏡的發展歷史,顯微鏡的使用和顯微觀察和顯微繪圖。根據本校學生實驗能力較差的弱點特安排本課程。介紹顯微鏡的發展是為了讓學生了解技術與科學發展的關係,增強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介紹顯微鏡的使用的教學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的瞭解顯微鏡的構造和使用方法,通過前面的學習,最後一個課時讓學練習對顯微鏡的使用並練習生物繪圖的技巧。通過三個課時的學習,既增加了學生的知識面,又增加了學生對生物的學習興趣和動手操作能力。

4、超級病魔艾滋病

主要介紹了艾滋病的起源、發病機理、病情的特點、預防措施等。讓學生更加全面的加深了對艾滋病的瞭解,有助於對艾滋病的預防。

5、從雜家育種到基因工程

主要簡單介紹了雜交育種,單倍體育種、多倍體育種、無子西瓜、基因工程等在生物育種方面的應該,主要比較各種育種方法的差異和關係。

6、生物知識網絡的構建本節主要介紹生物學概念的一種學習方法,以構建網絡的形式進行生物知識的記憶。

二、存在的問題

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基本上達到原先預定的目標,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生命科學的認識。但是任然存在很多問題和不足。

1、教學的形式還是比較單一,還沒有做到完全的吸引學生。

2、教學組織還是不夠合理,這對於教學是極為不利的。

3、還沒有充分的開發學校的教學資源。

4、教學安排基本上處於很隨意的狀態沒有形成一定的系統教學。

5、任然缺乏相應的教學場地和設施。

三、解決辦法

為了更加的完善生物校本課程的實施和教學,更好點的服務於學生。

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1、更加深入的開發校本課程,成立生物校本課程開發小組,力求做到:能吸引學生、能影響學生、能成就學生。

2、根據前面的教學經驗,對課程的教學順序更加的合理化,成立生物校本課程教材開發小組,主要完成對教材的系統化研究。

3、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條件,尋找新的教學亮點,爭取一定的資金投入,完善教學條件。

校本課程總結 篇20

在學校各級領導的領導和支持下,經過田徑隊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本學期較好地完成了田徑校本課程的教學。現將本學期田徑校本課程教學總結如下:

一、快樂體育、快樂鍛鍊

在學生原有學習的基礎上,他們能自覺的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並能自己完成田徑訓練的常規練習。由於田徑訓練的枯燥性,所以這學期制定了本學期的訓練指導思想,在玩中學,在遊戲中練,多開設新技術的學習,多開展遊戲,使學生們在上課的時候快樂,從而有堅持訓練的信心。

二、進行訓前體測,制定訓練計劃。

在課程開始,我對每一位學生都進行了體能測試,從靈敏到速度、耐力和力量幾個方面去綜合考核每一位學生的情況,進行摸底。通過體測瞭解學生的體質情況,總體來看並不是很樂觀,我制定了本學期的訓練計劃。

三、課程小結

結合我校學生的特點及身體素質情況,為使校本課程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我在教學訓練中重點抓學生的基本動作,培養學生興趣為主,以遊戲、分組比賽的形式來激發學生的活動興趣,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掌握基本動作要領,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在活動過程中注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學生之間出現矛盾或一些不文明行為,及時對學生進行教育,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發展,達到開展校本課程活動的目的。

一個學期下來,學生通過田徑校本課程的學習,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高。在訓練之餘我還幫助學生解決困難,給學生做思想工作,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使學生得到了全面健康的發展。

校本課程總結 篇21

一個學期的校本課程又結束了,回想本學期的教學,有苦也有樂,通過對校本課程的總結,我也找到了今後努力的方向,有了自己的看法與認識。

1、學生現狀分析

本學期我帶的是四到六年級的計算機課程,這學期參加校本課程的學生共有22人,這些學生基本上是新的學生,而且六年級中佔多數。在學期初分組時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分配,高年級與低年級的相搭配,原來學過的與新學生相搭配,學有餘力的與相對薄弱的相搭配。在這個班中有許多學校“知名的人物”,淘氣是有名的,在分組時將這些學生都調配開,分散在不同的位置,這樣可以保證課堂的紀律。

2、學生的

校本課程中的學生是各個班的學生,在上就要求教師多下功夫,在學生平時的中,我採用了學生“自治”的方法,用學生來學生,每個班有一名負責的學生,每天報告學生的人數以及沒有來的學生的原因,這樣保證學生在教師的視線之內,人數清。選好小組長,學生中有了小老師。夥伴教學的模式初步形成,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老師也有了小助手。

3、課程的選擇

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課程的選擇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本學期是以photoshop的圖片處理為教學內容,加上了中國傳統包粽子的動手活動。在校本課程內容的選擇上既要讓學生感興趣,又要讓學生有作品,看到他們的成長過程,讓他們時刻都有成就感。

4、學具的準備

計算機課和其它課程不一樣,每一次課程的內容只能保存在計算機中,機房的計算機是大家共用的,有時會出現內容刪除的現象,針對這一情況,在學期初我教給學生將每課的作品上傳給老師,這樣學生可以記錄下自己的每一次成長的歷程。為了更好地記錄學生學習的內容,培養學生好的學習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課堂上還要求學生記筆記,學習內容要求學生全部記錄下來。

5、教學的設計

在教學設計方面老師先進行講授,基礎理論知識的傳授依靠教師,實踐操作需要學生自行解決,在教學中每節課設置相關任務,每節課都有不同的主題,通過自主操作、集體討論解決問題,針對不同的學生,我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三年級的學生遇到問題老師適當幫助解決,高年級的學生主要通過討論自己解決。這樣充分鍛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6、個人知識的提高

“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要有一桶水;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源源不斷的水源;要給學生泉水,就要教學生尋找水源的方法”。教師的知識對學生也是至關重要的,我利用課餘時間刻苦鑽研專業知識,不斷充實自己,讓自己的教學技能更有深度與廣度。帶領學生參加計算機表演賽,共有4名同學獲獎,教師評為優秀指導獎。

有思考就有前進的動力,下學期的校本課程會有一個嶄新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