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調研報告(通用11篇)

創業調研報告 篇1

一、現狀

創業調研報告(通用11篇)

近年來,由於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的舉辦,增加了大學生畢業生對創業的見識。大學生創業作為目前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和大學生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一個重要途徑,目前已得到了縣委、縣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的肯定和鼓勵。但總的來説,大學生畢業生對創業的認識更多的停留在理論和直觀感覺層面,特別是我縣大學生畢業生從事自主創業的還是少數,成功的更是不多。

二、大學生畢業生創業的優勢和制約因素

大學生畢業生創業的優勢:一是熱情高。雖然大學生畢業生創業者中能積極參與市場競爭而最終成功創業的屈指可數,但我縣大學生畢業生對創業表現出較高的熱情,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畢業生逐步從習慣性的就業觀念轉變為有選擇的就業和創業。20xx年,我縣大學生林某因父親車禍去世接手某某南星針織廠,目前公司企業擁有自營進出口權,年產值3000萬元,產品遠銷東南亞、西歐、東歐、香港、日本等二十幾個國家和地區。20xx年,我縣陸某等4名剛邁出大學校門的年輕人創辦的某某海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他們的平均年齡才23歲,但是由於市場、生產經營等原因,目前海芯公司已改做軟件。二是大學生創業的目的較為明確。無論是挑戰自我、解決就業還是獲取財富,都將有利於社會的進步和自身價值的實現。大學生潘某創建澳博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和博鑫電力設備有限公司,從事氣力輸送環保設備生產、安裝,年產值500萬元,20xx年度被評為象山縣科技型中小企業。三是創業方式和領域的選擇趨於理性。在創業方式的選擇上,我縣大學生畢業生還是比較理智和謹慎的,都能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創業方式。20xx年,我縣留英博士王一鳴放棄了優越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帶着自己研製的新能源項目創立了寧波錦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發了“併網式屋頂小型風力發電系統”,該項目具有環保、節能等特點,在國內外都有很好的發展前景,目前企業年銷售額達1000萬元。同年,大學生盛陳總創辦象山泓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象山生活信息網,專注於企業海外市場網絡行銷研究,通過與全球的b2b平台、行業平台、搜索引擎的合作,為出口企業客户提供的網絡行銷解決方案及服務,以顯著的效果、適中的價格、完善的服務受到了廣大出口企業的歡迎和關注。

大學生畢業生創業的制約因素:一是資金不足和沒有好的創業項目是目前我縣大學生畢業生創業的障礙,而實踐經驗不足是大學生普通存在的問題,這勢必對創業產生影響。二是親人出於對創業存在的許多困難和風險考慮,反對大學生畢業生創業,這是社會對大學生創業的支持不夠、認識不足的表現。三是大學生畢業生創業對市場變化認識少。因為大學生剛從學校畢業,對市場變化認識少,如果沒有敏鋭的洞察力,喪失一個關鍵的機會,對於一個大學生畢業生創業的公司來講可能是致命的。

三、我縣對大學生畢業生創業的政策措施

針對大學生面臨的創業形勢,我縣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出台了各類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政策。

一是做好輿論引導。每年在象山廣播電台和象山電視台等新聞媒體進行陽光政務專訪,介紹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有關政策,宣傳市、縣關於促進畢業生充分就業、創業的方針政策。

二是實行寬鬆户籍政策。不管是否自主創業,大中專畢業生都可以在城區落户,亦可回到生源地落户。

三實行普通高校本科以上畢業生社會保險等補貼制度。企業為

畢業生交納的養老、失業、基本醫療、工傷、生育五項保險,縣財政補貼80%,一補3年。具有學士學位普通高校本科畢業生在工業企業工作滿5年的發給2萬元住房補貼。自主創業期間獲得mba、emba證書的獎勵1萬元。

四是縣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的實行規費優惠政策,規定除從事國家限制的行業外,給予自注冊之日起3年內免交登記類、管理類和證照類的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的優惠。

五是縣科技人才俱樂部每年選擇部分自主創業的大中專畢業生人才成為會員,通過俱樂部活動,使自主創業學生與企業老總接觸,豐富創業閲歷。建設爵溪街道和寧波天安集團等2家市級畢業生實習基地,對大中專畢業生進行技能培訓,幫助自主創業的畢業生獲得創業技能。

六是積極鼓勵大中專畢業生到象山科技創業中心創業:向進駐企業提供與項目相適應的用房,免第一年租金。對海外留學生或國內高層次人才帶資金或項目的視具體情況實行一户一策,按其實際購置生產設備資金的30%予以配套支持。協助申報國家、省、市各類科技項目及國家技術創新基金項目,按實際到位資金在高新技術風險中按1:0.5予以配套。對技術含量高、成長性好的項目和企業,優先申請縣科研經費和列入縣科技型中小企業考核對象。享受縣工業示範園區優惠政策及技改貼息政策外,生產設備資金享受銀行基準貸款利率貼息一年。入園企業從事技術開發、技術轉讓等收入,經縣科技行政部門認定,主管税務部門批准,免徵營業税;年淨收30萬元以內企業暫免徵所得税;直接用於生產、實驗的測試儀器,單台價值在10萬元以下,可直接進入生產成本;企業實際發生的科研經費,不受銷售比例限制,按實計入生產成本。協助入園企業與金融機構、風險投資公司及其他融資單位開展合作。

七、建議

1、我市已經出台了《關於促進大中專畢業生充分就業的實施意見》,因涉及組織、人事、勞動、科技、工商、銀行等多個部門需要協調,相關具體操作方案遲遲不能出台。建議儘快設立“畢業生創新創業資金”,專項用於為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創辦企業申請小額貸款提供擔保。對高校畢業生到基層自主創辦企業的,其研究與開發的科技項目優先給予科技三項費用支持。

2、目前縣一級針對畢業生的技能培訓專項經費不能落實,技能培訓難以正常開展。建議加強高校畢業生創業技能培訓,高校畢業生參加社會急需專業的職業資格培訓的享受就業培訓補貼。

3、對部分大學生而言,由於各項政策散落於各個政府部門,加上信息溝通不暢等原因,大學生對國家及各級政府出台的相關支持政策並不知曉,迫切需要政府加大創業優惠政策的宣傳力度,從而使大學生在創業初期就可以得到國家、各級政府和各單位的支持,提高創業成功率。

4、為有效改變創業的“臨時抱佛腳”的現象,消除大學生創業中所表現出的浮躁、盲目、脆弱和草率等現象。建議高校教務主管部門要主動適應時代的變化,主動服務於大學生的創業需求,通過定期開展創業選修課、必修課等,將創業教育用制度的力量固定下來,建立創業教育的長效機制。

創業調研報告 篇2

全面提高婦女創業就業能力,充分發揮婦女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半邊天”作用,是沭陽縣婦聯的一項長期重點工作。近年來,該縣婦聯以提升婦女勞動技能為抓手,積極探索新時期行之有效的運作方式,以充分調動婦女投身經濟建設的積極性、創造性。

為進一步掌握全縣農村留守婦女創業就業現狀及需求,該縣婦聯深入張圩鄉採取摸底調研、實地走訪、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對該鄉留守婦女創業就業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促進該鄉留守婦女創業就業,幫助其解決實際困難。

一、張圩鄉留守婦女整體情況和基本特徵

本文留守婦女指的是年齡在20歲到60歲之間,丈夫外出後單獨或與其他家庭成員居住在户籍地的婦女。張圩鄉有留守婦女2175人,佔全鄉婦女總數的23%,其中,就業婦女957人,佔留守婦女總人數的44%,自主創業就業的婦女174人,僅佔留守婦女總人數的8%。

1、從年齡結構看:張圩鄉留守婦女中,20—30歲婦女有102人;31—40歲727人;41—50歲926人;51—60歲420人。調研結果顯示,留守婦女相對集中的年齡段是31至50歲。

2、從受教育情況看:留守婦女國小文化程度以下720人;國中文化程度1398人;中專以上文化程度57人。數據顯示,留守婦女整體受教育水平偏低。其中,年齡越大,受教育水平越低;年齡越輕,受教育水平相對較高。

3、從從事的行業看:留守婦女中從事工廠和環衞的佔總人數的63%,從事美容、酒店服務的佔29%,經營個體或企業(自主創業就業)的僅佔8 %。

4、從留守原因看:大多數婦女留守的主要原因是需要照顧家庭、撫育孩子、照料農業生產。具體而言,30歲以下婦女留守的主要原因是生育、照顧孩子;31—50歲婦女留守的主要原因是要照顧日益年邁的父母和撫育正在成長的孩子;50歲以上婦女留守的主要原因是喪失了外出務工的年齡及技能優勢。

二、農村留守婦女創業就業中存在的問題

1、創業就業形勢嚴峻,信息渠道不暢通。在農村很多工廠的工作負荷量較大,在招工時偏向於男性;而勞動強度較小的製衣廠 因工作需要,等更傾向招聘年齡35週歲以下女性,導致年長婦女就業較難。相關法律中雖然規定了男女享有平等的就業擇業權利,但一些工廠在招聘時考慮到自己的本身利益,招聘對象側重於男性,從而使婦女就業歧視依然存在,就業壓力更加突出。於此同時,創業就業信息渠道不暢,錯失良機。不少女性有着創業的願望,但不知道該選擇什麼項目、怎麼創業。有的雖有好的創業意圖,但對市場需求不甚瞭解,不敢投資。

2、文化素質偏低束縛了婦女創業就業。在調研中發現,農村留守就業婦女中中專以上文化程度57人,僅佔留守婦女總人數的2%。素質偏低,從而決定了婦女創新能力相對較弱。大部分農村婦女文化程度較低和技能單一,被“致富無門路、增收無技術、生產經營無人助”的情況所困擾,只能從事勞動收入低,勞動強度大的簡單體力勞動。一部分創業婦女,年齡大和文化水平低,影響了她們的創業熱情,即使想創業,所投資的項目仍在傳統項目上做文章,其投資項目規模小、缺乏科技含量,不具備高、新、大的特色,這些都決定了創業比例最終偏低,規模層次上不去。

3、創業資金不足。在部分婦女所發展的產業中,投資項目規模都偏小,有的更談不上成規模,大部分是因缺乏擴建或擴大規模所需的資金。有些婦女雖有滿腔創業的熱情,但由於無法籌到所需資金,再加上對政府扶持政策瞭解不夠,創業的那份熱情也就不了了之。

三、解決農村婦女創業就業問題的對策建議

1、優化服務,拓寬渠道。鄉婦聯積極參與並聯合鄉工貿中心、鄉人社所和鄉內企業,定期舉辦勞務洽談會、招聘會等活動,及時向留守婦女提供就業創業信息諮詢和指導,並積極主動地加強與用人單位的聯繫,爭取為農村婦女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利用全民創業、三來一加等項目,將加工點延伸到留守婦女家中,為留守婦女搭建就業平台,增加她們就業渠道。同時組織鄉、村兩級幹部觀摩學習其它鄉鎮“村民車間”等經驗做法,努力把未就業婦女人數控制在最低程度。

2、開展技能培訓,提升自身素質。根據留守婦女需求,制訂出詳細的培訓計劃和培訓內容,開展留守婦女勞動力就業培訓活動。根據婦女的文化層次、技能水平,蒐集和篩選出一批適合婦女再就業的項目,幫助廣大的失業待業婦女儘快撐握一技之長。藉助“雙學雙比”活動,採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層次開展文化科技培訓工作,組織婦女學文化、學科學、學管理、學營銷、學習現代市場經濟發展所需的各類知識,使培訓內容日益豐富,培訓規模不斷擴大,培訓層次逐步提高。

3、培育全民創業主體。設立創業基金,扶持下崗人員自主創業,鼓勵農民和返鄉農民工創業。在本鄉興辦的經濟實體,除享受原定的優惠政策外,還可享受一定數額的小額擔保貸款。

4、搞好政策扶持,解決創業難題。積極爭取政府和社會力量,着重幫助低保户、困難户、單親特困母親家庭和零就業家庭解決就業問題,切實為她們解決生活實際困難。根據婦女實際,推動政府制定出台相關政策,對農村婦女在職業介紹、就業培訓、技能培訓等方面給予優惠,進一步降低農村婦女小額貼息貸款准入門檻,簡化貸款手續,提高婦女小額貼息貸款額度,為廣大農村婦女搭建一條通往成功創業的綠色通道。

創業調研報告 篇3

高校畢業生是人才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生力量。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事關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和社會穩定。近年來,我市紮實貫徹落實國家、自治區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各項決策部署,將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從完善政策、搭建平台、加強指導、暢通渠道等多方面入手,積極探索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但是,當前我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依然較大,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為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我們對全市大學生創業就業情況進行了綜合調研,現形成調研報告如下。

一、當前我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形勢及現狀

隨着國內高校的不斷擴招,近年來我國高校畢業生的數量逐年增加。據國家人社部統計數據,20xx年全國大學畢業生人數達834萬,比20xx年增加14萬人,加之上年就業壓力尚未充分釋放,今年整體就業形勢仍難好轉。據統計,20xx年我市户籍高校畢業生約1.2萬人,加上外來求職的應往屆高校畢業生,全市高校畢業生就業總人數約1.5萬人,就業需求較往年進一步增加。同時,受整體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影響,全社會就業崗位需求明顯減少,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任務非常艱鉅。

(一)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分析

從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名制系統數據分析,20xx年和20xx年我市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人數分別為1648人和1676人,其中絕大部分為上級人社、教育部門移交的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信息,自主登記的離校未就業畢業生較少,20xx年為140人,20xx年為19人,各級人社部門通過免費就業創業培訓、推薦就業、扶持創業、提供見習崗位和基層服務崗位等手段,使就業率達到96%和96.56%。

(二)高校畢業生就業去向分析

從高校畢業生就業去向分佈情況看,近兩年年全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去向包括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非國有企業、自主創業、基層服務項目、靈活就業和其他8類(具體情況見表1)。從調研數據統計情況看,非國有企業、靈活就業和基層服務項目成為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主要渠道,20xx-20xx年以上三類就業渠道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人數佔到高校畢業生就業總數的80%以上。

注:事業單位錄用包含政府購買服務人員

(三)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情況分析

近兩年來,特別是20xx年我市啟動“十萬大學生鄂爾多斯創業就業圓夢行動”以來,全市通過自主創業實現就業高校畢業生大幅增加。根據調研統計,20xx年全市自主創業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625人;20xx年年自主創業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994人。

從全市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可以看出,隨着國家、自治區和我市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扶持政策的陸續出台,以及我市對就業創業指導服務工作力度的加大,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觀念有所轉變,先就業再擇業和自主創業的理念逐步樹立,不再一味追求穩定,主要去向也不再侷限於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而是把非國有單位和自主創業作為就業的主要選擇,而且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選擇通過自主創業實現就業。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紮實貫徹落實國家、自治區關於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有關決策部署,大力實施“創業就業”工程和“人才強市”工程,在充分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同時,積極引導和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不斷完善政策體系、優化就業創業環境,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一)完善政策,加強引導,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

1.加大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支持力度。20xx年以來,圍繞促進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我市先後出台了《鄂爾多斯市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辦法》(鄂府發〔20xx〕96號)、《關於貧困家庭大學生就業促進計劃的實施意見》(廳發〔20xx〕81號)、《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十萬大學生鄂爾多斯創業就業圓夢行動優惠政策的通知》(鄂府發〔20xx〕48號)、《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十萬大學生鄂爾多斯創業就業圓夢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鄂府發〔20xx〕49號)等7個指導性文件,鼓勵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貧困家庭大學生就業,大力扶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支持高校畢業生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就業見習及中小企業人才儲備等。特別是20xx年,我市啟動了“十萬大學生鄂爾多斯創業就業圓夢行動”,出台了“圓夢行動”優惠政策和實施方案,從社保補貼、場地支持、創業資助、就業補貼、創業就業培訓、吸納就業獎勵等多個方面對就業創業大學生及吸納大學生就業的企業給予優惠,設立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專項資金,市財政每年安排70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進一步加大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扶持力度。

2.引導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20xx年以來,我市按照自治區的要求,積極實施高校畢業生基層服務計劃,接收招募“三支一扶”大學生、社區民生志願服務大學生、中小企業儲備人才、大學生村官、西部計劃志願者、特崗教師和納入市、旗區人社部門日常管理的儲備人才等基層服務人員到我市工作。截至目前,我市累計招募基層服務人員約1.2人。

3.大力促進蒙古語授課高校畢業生就業。根據《中共鄂爾多斯市委、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民族工作的決定》(鄂黨發〔20xx〕5號)文件精神,從20xx年起我市分四批面向全市機關事業單位公開招考錄用了190名蒙漢語兼通工作人員。不斷拓寬就業渠道,促進貧困家庭和蒙古語授課畢業生就業, 20xx年以來,開發基層公益性崗位招募貧困家庭和蒙古語授課高校畢業生273人。積極做好就業指導服務工作,有針對性地對蒙古語授課高校畢業生進行創業培訓、就業指導,鼓勵其積極參與就業見習、中小企業儲備。各旗區也有針對蒙古語授課高校畢業生出台了專門的促進就業政策,例如東勝區對市場就業登記的少數民族高校畢業生實行跟蹤管理,建立專門台賬,實施“一對一”職業指導和重點幫扶,並向用人單位重點推薦,或通過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20xx年至今,各旗區累計安置蒙古語授課高校畢業生2200餘人。

4.發揮人才市場促進就業的主渠道作用。一是加大招聘力度。每年通過舉辦固定人才招聘會、大型人才招聘、網上招聘會等各類招聘活動,着力搭建高校畢業生就業平台。二是強化信息引導。實行人才市場供求信息和年度緊缺人才專業目錄發佈制度,通過鄂爾多斯人事人才網及時向社會發布人才市場供求信息,為用人單位引才和畢業生求職提供信息服務。

(二)以創業帶動就業,統籌推進高校畢業生創業工作

1.不斷完善促進大學生創業就業政策體系。為鼓勵支持大學生實現自主創業,從降低高校畢業生創業門檻、實施税收優惠政策和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政策、加大金融扶持和創業培訓工作力度、加強大學生創業園建設等多個方面入手,扶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20xx年,啟動實施了“十萬大學生鄂爾多斯創業就業圓夢行動”,制定印發了《十萬大學生鄂爾多斯創業就業圓夢行動優惠政策》(鄂府發〔20xx〕48號)、《十萬大學生鄂爾多斯創業就業圓夢行動實施方案》(鄂府發〔20xx〕49號),從創業資助、場地扶持、住房保障等多個方面配套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引導和扶持優秀大學生來我市創業就業。

2.紮實開展大學生創業項目資助評審工作。依據《鄂爾多斯市大學生創業項目資助資金實施辦法(試行)》,面向各旗區、經濟開發區(園區)和相關機構廣泛徵集企業經營管理、創業風險投資和高新技術企業孵化等方面的專家,建立了大學生創業項目資助評審專家庫,並組織有關專家開展了大學生創業項目資助評審工作,經過旗區受理、人社部門初審、專家組評審及公示等環節,20xx-20xx年對129個大學生創業項目給予資助,資助總金額共計193萬元。

3.大力舉辦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政策宣傳活動。組織有關旗區、經濟開發區(園區)、大學生創業園和部分企業先後赴呼和浩特市、蘭州市、北京市、西安市和深圳市舉辦了“鄂爾多斯創業就業政策進校園”活動,並同步開展了人才政策宣傳和急需緊缺人才招聘活動,通過展覽展示、發放宣傳資料、進行政策講解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我市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政策和創新創業環境。

4.穩步推進大學生創業平台載體建設。強化對大學生創業載體的政策扶持,鼓勵和引導各旗區因地制宜建設大學生創業園,不斷優化全市大學生創業載體整體佈局,努力提高全市大學生創業載體平台的承載能力和服務水平。引導各旗區立足實際,通過與企業共建、資源整合等方式推進大學生創業園的建設,並根據本地區區位優勢和特色產業,明確大學生創業園發展定位。截至20xx年上半年,全市建成各類大學生創業園、創業孵化基地26個,初步形成了大學生創業載體多點佈局、功能完善、特色鮮明、錯位發展的格局。

三、創業就業工作的主要制約因素

從總體上來講,我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仍將不容樂觀。具體來説,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制約因素:

(一)高校畢業生就業供需矛盾仍未根本改變

從畢業生“供”方來看,從全國到地方,高校畢業生人數持續增加,我市本地高校和本地户籍畢業生人數也連年創歷史新高。從用人單位“需求”方來看,受宏觀經濟和政策因素影響,事業單位招聘空間一再壓縮,各類企業的招聘的崗位數大幅度降低,有的企業裁員又把一部分高校畢業生推向市場,面臨重新擇業的局面,增加了我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

(二)產業結構的調整導致招聘市場供需錯位

我市目前處於轉型升級、產業結構調整時期,前幾年,吸引大學生就業的主體產業如煤炭、化工、房地產、酒店餐飲等支柱產業,受市場需求的影響,生產規模縮減,可提供給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崗位較前幾年明顯減少,而裝備製造、文化、物流等新型產業又傾向於招聘有工作經驗的中高級管理人才、專業人才及技術工人和服務人員,人才市場出現需求和供給嚴重錯位,企業“招聘難”與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局面同時出現。

(三)高校畢業生還有待進一步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

高校畢業生擇業觀念存在偏差,沒有擺正心態,準確定位。一是就業地域的選擇上,普遍偏好經濟發達地區或城鎮就業,不願意選擇在農村牧區基層就業;二是在行業的選擇上,多選擇報考公務員、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不願意去中小企業就業,更不願意去創業;三是在工種的選擇上,大多喜歡坐辦公室等輕鬆的工作,不願意從事專業技術工等相對髒、亂、差的工作,認為上了大學,有了文憑就應該從事腦力工作。

(四)部分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落實不到位

大學生是否選擇創業、創業的機會、創業後的創業狀況受到多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政府的創業政策在其中發揮着主導性作用。從大學生創業者的親身經歷來看,目前我市大學生創業政策雖然立意突出,目標明確,但卻存在政策執行率不高的問題。究其原因,一是政府的有效投入不足。自我市啟動實施了“十萬大學生鄂爾多斯創業就業圓夢行動”以來,市財政預算安排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專項資金7000萬元、大學生創業扶持專項資金1000萬元,實際到位資金遠達不到預算安排。各旗區也因財政緊張的原因,致使大學生創業就業的優惠政策得不到有效落實。二是部門之間尚未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大學生創業是一項系統工程,政府出台的優惠政策涉及放寬市場準入、實行税收減免、住房保障等多方面,這就要求人社、市場監督、房管等多部門加大配合力度,整合部門資源,在有序疏導各部門之間的關係的情況下,實現效率資源的最大化。三是創業指導有待進一步加強。目前,我市各級人社部門為創業者提供從創業項目選擇到工商税務登記再到具體經營的一條龍諮詢指導服務,而對我市大學生創業園的入駐企業的問卷調查結果表明,除缺乏創業資金外,缺乏合適的創業項目仍然是制約大學生選擇創業道路的最主要因素,對於大學生對創業項目的選擇規劃和指導有待進一步加強。

四、就業創業工作的對策與建議

(一)進一步引導和加強企業吸納就業主體意識

一是要結合具體情況,制定出台優惠政策,對安置大學生就業達到一定比例和規模的企業,政府可以在税收、財政等各項政策上進一步加大優惠力度,包括對企業實施貸款和税費減免政策,降低企業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綜合保險繳費費率等,減輕企業自身壓力,增強企業吸納大學生就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二是建立政府投資和重大項目帶動就業機制,在安排政府投資項目建設和制定產業規劃時,充分考慮擴大就業的需要,新上項目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崗位用於招收本地户籍大學生。其他民營企業在項目正式立項前均須先行進行“項目用工計劃書”審核備案,就業部門要根據企業用工計劃積極推薦本地户籍大學生,並做好培訓等就業服務工作。三是要結合我市大力培育新興產業,打造經濟發展新增長點的戰略措施,鼓勵新興產業吸納高校畢業生,積極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優惠政策,挖掘更多適合高校畢業生的智力密集型就業崗位,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問題。

(二)進一步完善大學生就業服務體系建設

一是要充分發揮大學生就業指導機構的公益性和主渠道作用,進一步成立集就業心理服務、就業諮詢和信息發佈、創業培訓、創業就業交流和創業就業服務為一體的市、旗、社區三級大學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着力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加強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二是加速創業就業服務信息化進程,加強“一網兩庫”建設。加快推進“鄂爾多斯創業網”上線運行,逐步完善導師庫、項目庫建設。為有意願創業的大學生提供創業信息、資金申請、投資對接、創業指導、項目查詢、創業企業展示等信息服務。三是對大學生創業各個階段進行分類指導,提高大學生創業人才培育的針對性和科學性。對於初始創業大學生要加強創業基本素質的培養;對於處於成長階段的優秀創業人才,要着眼於企業發展壯大提供更為個性化的支持和服務,聘請企業家和創業投資、風險投資專家等擔任大學生創業導師“一對一”提供創業指導,指導大學生企業創新商業發展模式,提高企業經營管理能力。

(三)繼續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為大學生創業保駕護航

一是加強創業就業政策宣傳活動,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濃厚氛圍。通過參加人才交流活動、宣傳創業就業政策、舉辦大學生創業大賽等活動,進一步提高“十萬大學生鄂爾多斯創業就業圓夢行動”的知曉度,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熱情。二是完善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執行率。從整體視角出發,完善大學生創業政策,加快推進各項大學生創業就業優惠政策配套實施辦法的出台。繼續做好大學生創業項目資助評審工作,集中有限的資源對大學生創業項目實施擇優資助,幫助更加優秀、更具潛力的創業項目成長起來,真正實現創業帶動就業。三是由政府、社會和學校出資建立用於扶持大學生創業的基金(資金),重點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有潛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或能夠形成新興產業的創業項目,同時成立基金會,為符合條件的大學生創業者提供貸款擔保、税收優惠和貸款貼息,解決大學生創業者因信用不足而難以融資的問題。定期舉辦大學生創業項目、創業企業與風險投資機構對接會,採取“企業孵化+創業指導+投融資支持”等方式,拓寬大學生創業企業融資渠道。

(四)加大創業教育和創業培訓的工作力度

一是與國內知名高校加強合作,共同推進鄂爾多斯大學生創業學院的建設,依託大學生創業學院開發適合大學生的規範化創業培訓課程體系,並免費為自主創業大學生提供培訓服務。二是在市內各高校開設專門的創業教育課程,把創業教育列入學歷教育的重要內容,積極營造大學生創新創業氛圍,努力普及大學生創新創業知識技能;同時積極與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開闢企業實訓基地,鼓勵更多的大學生去企業打工或實習,以積累相關的管理和營銷經驗。三是加快建立創業信息服務體系,開展網上檢索、諮詢等多種服務,方便大學生創業者查詢各個行業比較完整和真實的信息,為大學生創業者投資決策提供參考。

創業調研報告 篇4

一、調研報告背景

隨着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高等教育逐漸由精英教育向通才教育轉型,而作為祖國的棟樑——當代大學生,人數不斷上升,隊伍不斷擴大,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則愈顯嚴峻,需鼓勵各位同學積極投入到自主創業中去,為人生提供更多的可行之路,因此在大學生內部進行創業觀調研很有必要。

二、 調研目的

1、 瞭解所在蘇大材化部及周邊同學對創業本身的認識與其對創業的個人看法,分析存在的誤區及利於積極發展的方面;

2、 通過調研結果得出大學生創業應該注意的問題及合理的途徑,為各位同學提供合理的建議,鼓勵其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進行創業,為職業道路提供更多的選擇。

三、 調研方式

1、 利用QQ羣、人人網等通信工具,發動院部同學參與網頁問卷調研;

2、 採取面對面交流採訪的形式,瞭解身邊同學對創業的普遍看法及自己對創業的構想與安排;

3、 查閲有關文獻,參考部分專業調研報告數據。

四、 調研報告結果

1、 大學生對自主創業的瞭解程度:

(1)、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的原因:

A、冒險嘗試心理的鼓舞:

參加調研的29位同學中有11位同學希望自主創業,佔總數的37.93%,其中有4位同學是認為自己還年輕,還有時間去冒險創業,嘗試一條不同的發展路線,約佔希望自主創業同學的36.36%,且四位同學均為男生,結合男女生性格特點差異,可見冒險嘗試精神是大學生創業的創業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B、收入豐厚的刺激:

此次參與調研的同學有4位同學是因為自主創業可以帶來豐厚的收入而願意進行自主創業的,佔36.36%。從事後的採訪調研得知,這些同學認為雖然找到工作雖然相對創業要簡單許多,但是其與創業相比,收入差距較大,不足以為高質量的幸福生活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故希望能夠進行自主創業;

C、嚴峻的就業壓力的影響:

調研中2位同學表示因為現今就業壓力明顯而選擇願意進行自主創業,佔18.18%。從國務院每年的工作報告及近期參加工作的人員口中可以得知,近幾年伴隨着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數不斷增加,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不斷攀升,給大學生心理產生了較大壓力;

D、家庭成員的鼓舞:

調研中1位同學表示自己希望選擇自主創業是受了家庭觀念的影響,佔總人數的5.88%。從採訪得知,此位同學父母均受過高等教育,對自主創業有清晰的認識,也支持其子女進行自主創業,走不同的發展路線。

(2)、對創業與專業關係的認識:

創業與專業有何關係?一些企業的老總,大學所讀的專業與創業的行業毫無關係,現也成為全國明星企業,這些事例往往給大學生帶來一些困擾,這不得不讓大學生因專業和創業而思考。此次調研中,31.03%(9人)的學生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密切相關,55.17%(16人)的學生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有關係但不大,10.34%(3人)的學生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基本沒關係,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完全沒關係的僅佔調研人數的3.45%(1人)。數據顯示,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關係不大的學生始終佔多數。部分專家指出,大學生創業最好能與專業掛鈎,從基層做起,因為專業往往是畢業生最擅長的,正所謂不熟不做,另外大學生剛畢業時肯定缺乏社會經驗,如果急於創業,很有可能失敗,最好還是從基層做起,先到擬創業的行業裏紮實的工作一段時間,瞭解行內情況,這樣創業時也可以提高成功的機會,切不可盲目投資創業,更不要相信一夜暴富的神話。如此表明,專業給人們發展以一個起點,那是條件,而不是籠子和束縛自己的繩索。我們還必須眼光遠一些,知識面寬一些,頭腦活一些,反應靈一些,專業多一些,朋友廣一些。

(3)、創業之前會做哪些準備:

A、參加創業設計大賽:

3人選擇自己在創業之前會通過參加“創業設計大賽”的形式來為自己的創業打下更堅實的基礎,獲得專業人士的指點並作好更充分的心理準備,佔希望進行自主創業的同學的27.27%;

B、看創業類書籍:

9人選擇自己在創業之前會閲讀足夠的創業類書籍,學習創業成功人士的良好經驗,並得到充分的知識儲備。採訪顯示,部分同學對類似李開復創辦的“創新工場”等為創業者提供幫助的公司的瞭解較多,希望通過閲讀相關內容獲得更多的幫助,並希望自己以後創業時能夠獲得其幫助;

C、參加創業培訓:

6人選擇會在創業之前參加創業培訓,以此獲得關於創業的專業知識,佔總人數的54.55%;

D、到企業實習:

10人選擇會到企業實習,佔總人數的90.91%。要成功創立小型公司,最好先經歷過大組織的磨練,因為組織可以提供較大的視野。創業是非常艱苦的過程,必須吃苦耐勞、必須堅韌不拔、必須掌握專業技術、必須心態平和、有愛心,而且不能斤斤計較,這些東西可以在企業實習中獲得。

另有調研數據顯示,大部分學生對創業(商業)計劃書的書寫要求認識並不高,其程度僅在於“認識一點”,更有一部分是“不知道有這麼回事”。有創業理念但是認知程度低這是遠遠不夠於將理念實施的。

2、大學生創業時應做好的準備(查閲資料):

對於自主創業,許多大學生只是一時好奇而擁有三分鐘熱度,最終也只能落得鏡花水月,因而,自主創業無疑是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目前,雖然有不少國內高校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但是真正自主創業的學生並不多,即使對自主創業感興趣,有憧憬的學生很多,但大多隻停留在“紙上談兵”這一階段,如何才能真正地自主創業,真正地脱離“紙上談兵”呢?

(1)、主觀方面:

A、創新

大學生要自主創業創得出色,靠的就是自己能否兼備技術創新和思維創新。大學生們要創業,必須眼看四面,耳聽八方地接受新信息,從而促進創新意識的增強,進而令自己的創業理念能迎合大眾的口味,及時滿足因時代變化而引起的新需求。

B、務實

大學生們是一羣受社會影響較大的羣體,要有從實際做起的決心,不能盲從,要兼備面對現實的勇氣,留心身邊的有利與不利條件。在求學階段,要懂得從方方面面獲取自己所需的資訊。想創業的大學生們要紮紮實實地從基本做起,並想擴大自己的社交圈子,吸取經驗,大學生們要創業應該也必須如此做的。

創業調研報告 篇5

一.項目概況

1.調研背景

近幾年來,我國高校招生總體規模一直在不斷擴大,預計到20xx年,單從高等學校畢業生這一項來講,就會給社會就業造成相當大的壓力。公共機關要減員增效,難以再大量接收大學畢業生,國有大中型企業則因結構調整和產業優化也難以提供充分有效的就業機會。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下,大學生畢業就要面臨失業的可能。因此,通過創業來解決大學生就業的問題無疑會是一種可行而且有效的辦法。一個學生創業可以吸引若干個學生的參與,創業成功就可解決一批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如果社會上形成了學生創業的氣候,將大大緩解社會就業的壓力再次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城鄉產業結構必將根據市場的變化不斷進行調整,從而帶來勞動力的轉移和職業崗位的轉換,這就要求未來的勞動者不能僅僅是生產環節中某個單一工種的單一操作者,還應能夠參與新產品的開發和創造,新技術、新工藝的實施,並進入計劃、管理、服務等經營環節。這些都要求未來的勞動者具有從業和創業的雙重能力,具備多方位的職業轉換能力和自主創業能力。

2.調研目的

所有這些都表明當今的大學生需要從就業觀念向創業觀念轉變。獨自闖出一片事業天空,或者集結三五好友的力量,合力創一番事業,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過這樣的夢想,甚至擬訂出一套計劃,逐步實現,讓美夢成真,但是,光有夢想、希望,若沒有條件,則創業的夢想還是難以實現。最重要的,是累積創業前必要的經驗,與充份的準備,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創業前,不妨先停下來思考一下,我們大學生是否具備創業的觀念,我們是否已為創業做好了準備,大學生創業到底需要我們具備怎樣的素質以及需要什麼樣的創業條件,這都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

3.調研地域及概況

針對這一問題,我們於20xx年11月份,對萬州地區在校“大學生創業”進行了調研分析研究。我們的調研範圍是重慶三峽學院在校大學生。本次是隨機抽取50名在校大學生展開的小範圍的調研,共發放調研問卷50份,回收50份,其中有效問卷45份。

二.調研結果分析

1.問卷分析

(1).是否願意自主創業

考慮過自主創業的佔56%,完全沒有打算的佔25%,已經進行的佔19%。45名大學生中有25名大學生考慮在大學畢業後自主創業,其中大一佔到了總人數的36%,其餘的佔20%。

大一學生新鮮有活力,對未來充滿了期望.畢業生也許是在找工作或是學業方面被所謂的現實束縛,願意自主創業的僅佔7%.在調研中農村學生更願意自主創業,當然,這也與漢中當地農村學生多於城鎮學生有很大關係.

(2).對創業的瞭解程度

對於對“大學生創業”的瞭解程度,其中有62.5%的在校大學生一般瞭解,另外6.25的大學生有一些瞭解或不是很瞭解;31.25%的在校大學生都未在學校內接受關於創業指導方面的教育;而被調研的大學生均表示有必要在學校接受創業方面的教育,學校在創業方面應加強挫折心理的教育,其他認為應加強推進創新教育、實踐能力的培養、以及團隊精神的培養.

(3).不同學歷層次對創業看法

其實,無論是本科生還是專科學生,都有創業願望,有創業潛能.根據這次調研,本科生有創業願望的佔56.25%,專科生僅僅少了12.5個百分點.

(4).創業中所要具備的素質與創業前的準備

然而創業究竟需要我們大學生具備怎樣的素質條件,哪些行業適合我們大學生創業,在創業中又會遇到哪些困難,這都是我們需要調研研究的問題。在調研中發現大學生認為自主創業最重要的是資金和技術,其中技術佔了62.5%.這也正是青年創業面臨的二個難題。剛跨出大學校園的大學生們缺乏資金,而本身在社會籌資方面也無環境優勢.大學生創業失敗的多,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忽視技術創新。

在創業資金方面,一般籌措的管道,除運用自己的積蓄外,便是尋求親朋好友的支持,或是再結合一、二位志同道合者,共同投資創業等。獨資創業的情形越來越普遍,一方面獨資創業可使創業者擁有絕的經營權,省掉合資者因意見分歧的麻煩。另外,則因經濟結構變遷,服務業儼然是「創業新星」,吸引大批擁有創業夢想者,在這個舞台一展抱負。而一般的服務業大多屬小額投資性質,所需的資金從25萬~200萬元不等,不像製造業或信息業等,需要龐大的資金,造成的負擔與風較大。親朋好友在個人的創業歷程中,大多扮演「親密戰友」的角色,出錢出力,所以,往往是創業者週轉的主要對象。尋求創業夥伴共同投資,則是一種分擔風險的分式,而且,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彼此截長補短,更能使創業的腳步快速上軌道。

而在技術方面創業者缺乏對創業所需各種資源的準確理解,在這一點上,有着實戰經驗的企業人員要比在校學生強。

心態問題也是創業過程中所要探討的。學生創業首先要有“風險意識”,要能承受住風險帶來的壓力.在調研中各50.00%的同學對於創業中的資金短缺和創業風險等問題而是否放棄創業持不同態度.

(5).創業地域的選擇

近年來,隨着西部開發和中部的崛起,大學生們更多的把目光瞄向了西部和中部市場.分別佔31.25%和43.75%的大學生願意到西、中部去接受機遇和挑戰,這對於我國消除地區差距是一個很好的兆頭。面臨如此眾多的難題,我們在校的大學生是否已做好準備,我們應該具備哪些素質去接受創業的挑戰.87.5%的同學認為最重要的是具備良好的個人能力及強烈的挑戰精神,同時學校的知名度也成為大學生在創業中所擔憂的.

我們欣喜的看到國家為鼓勵大學生創業頒佈了多項優惠政策,今年一月,教育部便公佈了一項有關“大學生、研究生(包括碩士、博士研究生)可以休學保留學籍創辦高新技術企業”的政策。

2.對策與建議

從這100份問卷中我們為願意創業的大學生提出幾點建議:

(1)重視並評估自己的財力.企業是由人才、產品和資金所組成,自有資金不足,往往會導致創業者利息負擔過重,無法成就事業。因此,創業青年要有“多少實力做多少事”的觀念,不要過度舉債經營;企業應“做大”而非“大做”,“做大”是有利潤後再逐漸擴大,“大做”則是勉力舉債而為,只有空殼沒有實際,遇到風險必然失敗。

(2).要有意志力.有年度計劃,有目標,有理想,就必須要有堅強的耐心與意志力來貫徹,愈挫折愈勇,不達目標絕不中止。

(3).完成公司登記,瞭解相關法律和創業程序.在開始營業之前,必須瞭解所有與商業法規相關條文規定、執照或許可證申請的細節與表格。切記一點,各縣市政府對營利事業單位的規定可能有差異,因此別忘了詢問有哪些是該特別注意的法律規範條文.

(4)選擇創業方向,學好專業知識.創業要選擇自己熟悉又專精的事業,初期可以小本經營或找股東合作,按照創業計劃逐步拓展。

(5).選對地址,事半功倍.選地址有兩項因素絕對不可忽略,即租金給付的能力和租約的條件。對於初次創業者來説,最划算的方式是訂一年或兩年租期,以預備是否有更新的選擇。

當比爾蓋茨、楊致遠、甲骨文的埃裏森先生為我們所熟知的時候,當越來越大的就業壓力壓得我們喘不

過氣來的時候,當大學生得“創業”浪潮滾滾而來得時候,我們不得不正視大學生有激情,但是往往缺乏對國情的認識;有創業的勇氣,但是缺乏成熟得創業思想,所以很多擁有着無限激情與夢想的剛剛走出象牙塔的年輕人不得不面臨許許多多的坎坷。但相信隨着時代以及歷史文明的進步,我們知識的不斷積累,我們會正視自己的缺點,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培養,使自己具備創業應具有的素質及知識儲備,我們會成功,即使我們會遭遇失敗,我們也無悔,因為我們曾為自己拼搏過,曾經做過自己的主人,我們會拍拍身上的灰塵,繼續我們艱難的創業歷程,因為我們擁有的資本――年輕,青春,激情,夢想!

三.調研情況總結

本次調研活動自20xx年3月初開始實施,歷時1個月完成,共分為“需求分析”、“問卷設計”、“問卷調研”、“數據分析”、“報告形成”幾個階段,總體開展情況比較順利。綜合本次調研結果,我們發現目前願意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只是相當少的一部分,而且對於創業的認識也只是皮毛而已。但是他們都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對未來充滿了信心,並且對於創業在做着積極的準備,相信他們的激情和智慧能給他們帶來成功。

創業調研報告 篇6

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富民之源。近年來,按照中央和省、市、區部署要求,江寧高新區大力推進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始終把促進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努力促進充分就業,就業創業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為了解園區就業創業基本情況,應對新變化和新挑戰,打好就業創業攻堅戰,經調研形成如下報告。

一、就業創業工作推進情況

(一)搭建有效的就業推薦平台。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多渠道發佈招工信息。舉辦大型招聘會,讓企業與應聘人員面對面溝通;與各高校就業中心建立合作關係,向園區企業發佈各高校應屆畢業生專場招聘會信息,為園區企業招聘高技能人才搭建橋樑;主動與福利企業聯繫,對就業崗位進行摸排,以崗薦人盡力促成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今年以來,累計舉辦各類招聘會12場,1場春風行動大型招聘會、6場企業專場招聘會、4場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1場就業困難人員專場招聘會,發佈招聘信息1000條,提供5000多個崗位,幫扶困難就業人員101人。

(二)建立健全社會保障機制。在做好園區社會保障服務工作的同時,密切關注企業勞資關係發展動態,監管並舉,督促企業合理規範用工,以規範用工促就業。為營造良好的就業環境,今年還進行了省級“和諧勞動關係示範園區”創建工作。

(三)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根據就業需要和職業技能標準要求,大力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和創業培訓。與培訓機構一道走訪企業,把培訓和服務送進企業。同時,利用高校資源,讓高校為企業服務,做好高校職業技能和就業能力培訓,多為社會培育高技能人才。今年,已完成在職培訓4500人,培育高技能人才106人。另外針對大學生創業特點,定期到高校巡講創新創業政策,宣傳“大創”服務功能和各項辦事流程。積極組織區域內高校學生參加省市各類創新創業大賽,以實戰來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和水平。

(四)拓寬就業渠道,以創業帶就業。在推進全民創業方面,積極開展創業教育與指導,重點推進高層次人才創業和高校畢業大學生創業工作。載體建設方面,共計孵化面積約30萬平米,包含生命科技小鎮南、北區,創業大廈、生命科技加速帶、瑞鴻科技孵化器和有志教學孵化器。融資對接方面,江寧創投、金光紫金、蘇創投等40餘家風投機構入駐園區,累計為園區內科技型企業提供含天使投及多輪融資在內融資總額數億元。營商環境改善方面,園區對入駐的科技型企業研發出的產品採取首購首試首用原則,優先購買、試用其產品並給予客户體驗報告,並對產品性能強、試用效果好的給予大力宣傳與推薦。

二、主要問題

(一)勞動力供求總量和結構性矛盾突出。從勞動力的總體需求來看,江寧高新區總量供求關係基本平衡,但是在勞動力結構上,依然嚴重失衡,主要表現在專業技術性崗位“有崗無人”,非專技性崗位“有人無崗”,勞動力供求雙方均有失衡。

(二)企業與個人參與技能培訓積極性不高。在職人員工作比較繁忙,利用平時工作時間,企業不支持,利用節假日,員工精力又不夠。而無業人員的培訓,雖有政府補貼,但需個人先預付培訓費用,培訓積極性不高。

(三)針對大學生創業的扶持政策少、創業載體缺乏。園區現有創業扶持政策以及載體建設大多服務於高層次人才,針對大學生的少,以至於優秀的學生創業項目很難落户。

三、幾點思考

(一)積極引導實現就業。詳細瞭解求職人員以及企業用工信息,做好信息採集。加強就業各項扶持優惠政策的宣傳普及,及時準確地為羣眾發佈就業政策資訊,充分利用新媒體平台提高就業創業宣傳力度。

(二)建立培訓就業機制。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建立適應不同羣體的培訓就業基地和形式多樣的培訓就業模式。計劃將創業培訓與崗前技能培訓合併進行,提升就業、創業能力,確保人才不流失。

(三)調動大學生自主創業。儘快促成園區大學生創業獎勵政策出台,整合現有資源為大學生提供更多創業載體。繼續到高校巡講創新創業政策,做好創業實踐項目的管理、孵化與服務,有效的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的深入開展。

創業調研報告 篇7

縣農民工外出務工和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情況淺析

一、基本情況

(一)返鄉農民工的人數

我縣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縣,全縣總人口46.6萬人,農業人口有40.8萬人,主要是以養殖業為主,因農村人均耕地面積不足一畝,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在有限的土地上,農村勞動者主要從事傳統農業,很難實現脱貧致富。導致農村大量富餘勞動力向東部沿海地區轉移務工,極少數人返鄉創業。據統計,2019年12月底我縣外出農民工達61293人。截止2019年12月,我縣返鄉農民工總數為3563人。

(二)返鄉農民工的特點

一是平均年齡小,16至28歲佔50%,28至55歲佔50%。二是文化程度底,初高中文化程度佔90%,高中以上文化佔10%。三是返鄉農民工主要從事加工製造、建築、服務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返鄉農民工在進城務工的過程中,積累了一定資金,學習到了相應的技能,更新了觀念,回到家鄉創業,主要創業的行業有汽車、摩托車、農機、家電維修、種植業(主要種植反季節蔬菜、水果等)、養殖業(主要養殖雞、鴨、魚、生豬等)、加工業(主要加工米粉、蘿蔔乾、米酒等)、服務業(只要是農村客貨運輸、美容美髮、飲食店等)。但目前大多規模小,不能形成產業鏈條。

(三)農民工就業創業的主要模式

我縣返鄉農民工創業主要是成立合作社方式,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户”的模式,由公司採取委託的方式,有機地將農民合作社串聯起來,形成一體化運作體系。如平樂鄉以農村經濟專業合作社為“助推器”,加快種植業發展,目前已成立金銀花專業合作社1個,中藥材公司1個,併成立了中藥材合作社,註冊資金達100萬餘元,會員85户,聯繫會員372人,實現利潤收入80萬元。

二、主要做法

一是積極引導有技術、有資金、有創業能力的返鄉農民工自主創業,重點創辦農產品加工業、縣域中小型企業、鄉村特色餐飲、旅遊、服務等第三產業,紮實推進農民工“回鄉創業工程”。

二是培訓提升農民工就業技能。對有培訓意願的農民工,全部納入“農村勞動力技能就業計劃”,將農民工參加就業技能培訓納入就業再就業培訓補貼範圍。同時,為培訓者免費進行職業技能鑑定,發放職業資格等級證書。

三是加大對返鄉農民工創業的小額貸款支持力度。為拓寬返鄉農民工融資渠道,幫助返鄉農民工通過創業實現就業,我縣20xx年共發放小額擔保貸款82户,每户貸款金額為5萬元,其中返鄉農民工有21户;20xx年共發放婦女創業貸款344户,每户8萬元,其中返鄉農民工婦女有86户;20xx年共發放小額擔保貸款3220萬元、424户,其中返鄉農民工81户;2019年共發放小額擔保貸款4155萬元、537户,其中返鄉農民工168户。

四是營造寬鬆的創業投資環境,政府從政策、資金、技術上給予扶持。

三、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面臨的主要困難

(一)就業問題

我縣返鄉農民工文化技能水平本身不高,更缺乏就業的知識和技能,對市場經濟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掌握不多,有些農民工雖有就業意願,但往往不知道如何就業、從哪裏着手創業和怎麼管理企業等等。

(二)創業問題

1、後續投入資金不足。一些農民工在創業過程中雖然積累了一定資金,但資金量不大,創業時缺乏通盤考慮,將有限的資金一次性投入到項目中,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後續資金缺乏,貸款十分困難,項目難以為繼。

2、管理知識匱乏,技術力量不足。農民工外出打拼,一般在所從事的行業有一技之長,但是回鄉辦企業,往往缺乏全面的綜合性的管理知識和經驗,大多數採取家族式管理,影響了企業的發展。同時,農民工回鄉創業,往往進入的並不是自己十分熟悉的行業,對生產性技術不太精通,又缺乏技術人員和相關部門的技術支持,經常造成企業損失。如20xx年**縣普坪鎮鴨子井姜春元飼養的一千隻肉雞,由於防疫不當,發生雞瘟後,損失達三萬元,只得再次走上打工的路。

3、創業培訓需進一步加強。我縣由於缺少師資力量和相關資質的培訓學校,目前還沒有舉辦關於創業方面的培訓。

四、建議事項

1、建議加大宣傳,營造環境。建議省、州、縣新聞媒體加大對返鄉創業政策和先進典型的宣傳力度,加強市場化勞務經濟秩序的組織引導,營造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的良好環境。

2、建議加強技術服務。有針對性地組織有關專家到**縣指導工作,對返鄉創業的農民工進行專業指導。建立掛幫機制,讓創業農民工與有關技術人員建立常態化聯繫,向企業推薦有關技術人才,切實幫助企業解決生產中遇到的技術難題。

3、建議加強對返鄉農民工的信息採集力度。縣就業局建立返鄉農民工信息交流、溝通平台,提供政策指引、引導就業方向。建立網絡互聯、信息共享機制,收集農民工就業和企業用工信息,科學、全面、及時、準確地掌握農民工和企業用工總量、結構、分佈及其變化趨勢方面的信息,加強農民工就業和創業公共管理和服務。扶貧、農業、民政、人社等部門根據創業的需要提供種養殖業在病蟲害、牲畜疫情防治等技術服務;信息部門要根據返鄉創業農民的需要提供市場信息等方面的服務。

創業調研報告 篇8

一、調查報告背景

隨着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高等教育逐漸由精英教育向通才教育轉型,而作為祖國的棟樑——當代大學生,人數不斷上升,隊伍不斷擴大,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則愈顯嚴峻,需鼓勵各位同學積極投入到自主創業中去,為人生提供更多的可行之路,因此在大學生內部進行創業觀調查很有必要。

二、 調查目的

1、 瞭解所在蘇大材化部及周邊同學對創業本身的認識與其對創業的個人看法,分析存在的誤區及利於積極發展的方面;

2、 通過調查結果得出大學生創業應該注意的問題及合理的途徑,為各位同學提供合理的建議,鼓勵其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進行創業,為職業道路提供更多的選擇。

三、 調查方式

1、 利用QQ羣、人人網等通信工具,發動院部同學參與網頁問卷調查;

2、 採取面對面交流採訪的形式,瞭解身邊同學對創業的普遍看法及自己對創業的構想與安排;

3、 查閲有關文獻,參考部分專業調查報告數據。

四、 調查報告結果

1、 大學生對自主創業的瞭解程度:

(1)、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的原因:

A、冒險嘗試心理的鼓舞:

參加調查的29位同學中有11位同學希望自主創業,佔總數的37.93%,其中有4位同學是認為自己還年輕,還有時間去冒險創業,嘗試一條不同的發展路線,約佔希望自主創業同學的36.36%,且四位同學均為男生,結合男女生性格特點差異,可見冒險嘗試精神是大學生創業的創業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B、收入豐厚的刺激:

此次參與調查的同學有4位同學是因為自主創業可以帶來豐厚的收入而願意進行自主創業的,佔36.36%。從事後的採訪調查得知,這些同學認為雖然找到工作雖然相對創業要簡單許多,但是其與創業相比,收入差距較大,不足以為高質量的幸福生活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故希望能夠進行自主創業;

C、嚴峻的就業壓力的影響:

調查中2位同學表示因為現今就業壓力明顯而選擇願意進行自主創業,佔18.18%。從國務院每年的工作報告及近期參加工作的人員口中可以得知,近幾年伴隨着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數不斷增加,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不斷攀升,給大學生心理產生了較大壓力;

D、家庭成員的鼓舞:

調查中1位同學表示自己希望選擇自主創業是受了家庭觀念的影響,佔總人數的5.88%。從採訪得知,此位同學父母均受過高等教育,對自主創業有清晰的認識,也支持其子女進行自主創業,走不同的發展路線。

(2)、對創業與專業關係的認識:

創業與專業有何關係?一些企業的老總,大學所讀的專業與創業的行業毫無關係,現也成為全國明星企業,這些事例往往給大學生帶來一些困擾,這不得不讓大學生因專業和創業而思考。此次調查中,31.03%(9人)的學生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密切相關,55.17%(16人)的學生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有關係但不大,10.34%(3人)的學生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基本沒關係,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完全沒關係的僅佔調查人數的3.45%(1人)。數據顯示,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關係不大的學生始終佔多數。部分專家指出,大學生創業最好能與專業掛鈎,從基層做起,因為專業往往是畢業生最擅長的,正所謂不熟不做,另外大學生剛畢業時肯定缺乏社會經驗,如果急於創業,很有可能失敗,最好還是從基層做起,先到擬創業的行業裏紮實的工作一段時間,瞭解行內情況,這樣創業時也可以提高成功的機會,切不可盲目投資創業,更不要相信一夜暴富的神話。如此表明,專業給人們發展以一個起點,那是條件,而不是籠子和束縛自己的繩索。我們還必須眼光遠一些,知識面寬一些,頭腦活一些,反應靈一些,專業多一些,朋友廣一些。

(3)、創業之前會做哪些準備:

A、參加創業設計大賽:

3人選擇自己在創業之前會通過參加“創業設計大賽”的形式來為自己的創業打下更堅實的基礎,獲得專業人士的指點並作好更充分的心理準備,佔希望進行自主創業的同學的27.27%;

B、看創業類書籍:

9人選擇自己在創業之前會閲讀足夠的創業類書籍,學習創業成功人士的良好經驗,並得到充分的知識儲備。採訪顯示,部分同學對類似李開復創辦的“創新工場”等為創業者提供幫助的公司的瞭解較多,希望通過閲讀相關內容獲得更多的幫助,並希望自己以後創業時能夠獲得其幫助;

C、參加創業培訓:

6人選擇會在創業之前參加創業培訓,以此獲得關於創業的專業知識,佔總人數的54.55%;

D、到企業實習:

10人選擇會到企業實習,佔總人數的90.91%。要成功創立小型公司,最好先經歷過大組織的磨練,因為組織可以提供較大的視野。創業是非常艱苦的過程,必須吃苦耐勞、必須堅韌不拔、必須掌握專業技術、必須心態平和、有愛心,而且不能斤斤計較,這些東西可以在企業實習中獲得。

另有調查數據顯示,大部分學生對創業(商業)計劃書的書寫要求認識並不高,其程度僅在於“認識一點”,更有一部分是“不知道有這麼回事”。有創業理念但是認知程度低這是遠遠不夠於將理念實施的。

創業調研報告 篇9

一.項目概況

1.調研背景

近幾年來,我國高校招生總體規模一直在不斷擴大,預計到20xx年,單從高等學校畢業生這一項來講,就會給社會就業造成相當大的壓力。公共機關要減員增效,難以再大量接收大學畢業生,國有大中型企業則因結構調整和產業優化也難以提供充分有效的就業機會。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下,大學生畢業就要面臨失業的可能。因此,通過創業來解決大學生就業的問題無疑會是一種可行而且有效的辦法。一個學生創業可以吸引若干個學生的參與,創業成功就可解決一批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如果社會上形成了學生創業的氣候,將大大緩解社會就業的壓力 再次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城鄉產業結構必將根據市場的變化不斷進行調整,從而帶來勞動力的轉移和職業崗位的轉換,這就要求未來的勞動者不能僅僅是生產環節中某個單一工種的單一操作者,還應能夠參與新產品的開發和創造,新技術、新工藝的實施,並進入計劃、管理、服務等經營環節。這些都要求未來的勞動者具有從業和創業的雙重能力,具備多方位的職業轉換能力和自主創業能力。

2.調研目的

所有這些都表明當今的大學生需要從就業觀念向創業觀念轉變。獨自闖出一片事業天空,或者集結三五好友的力量,合力創一番事業,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過這樣的夢想,甚至擬訂出一套計劃,逐步實現,讓美夢成真,但是,光有夢想、希望,若沒有條件,則創業的夢想還是難以實現。最重要的,是累積創業前必要的經驗,與充份的準備,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創業前,不妨先停下來思考一下,我們大學生是否具備創業的觀念,我們是否已為創業做好了準備,大學生創業到底需要我們具備怎樣的素質以及需要什麼樣的創業條件,這都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

3.調研地域及概況

針對這一問題,我們於20xx年11月份,對萬州地區在校“大學生創業”進行了調研分析研究。我們的調研範圍是重慶三峽學院在校大學生。本次是隨機抽取50名在校大學生展開的小範圍的調研,共發放調研 問卷50份,回收50份,其中有效問卷45份。

二.調研結果分析

1.問卷分析

(1).是否願意自主創業

考慮過自主創業的佔56%,完全沒有打算的佔25%,已經進行的佔19% 。45名大學生中有25名大學生考慮在大學畢業後自主創業,其中大一佔到了總人數的36%,其餘的佔20%。

大一學生新鮮有活力,對未來充滿了期望.畢業生也許是在找工作或是學業方面被所謂的現實束縛,願意自主創業的僅佔7%.在調研中農村學生更願意自主創業,當然,這也與漢中當地農村學生多於城鎮學生有很大關係.

(2).對創業的瞭解程度

對於對“大學生創業”的瞭解程度,其中有62.5%的在校大學生一般瞭解,另外6.25的大學生有一些瞭解或不是很瞭解;31.25%的在校大學生都未在學校內接受關於創業指導方面的教育;而被調研的大學生均表示有必要在學校接受創業方面的教育,學校在創業方面應加強挫折心理的教育,其他認為應加強推進創新教育、實踐能力的培養、以及團隊精神的培養.

(3).不同學歷層次對創業看法

其實,無論是本科生還是專科學生,都有創業願望,有創業潛能.根據這次調研,本科生有創業願望的佔56.25%,專科生僅僅少了12.5個百分點.

(4).創業中所要具備的素質與創業前的準備

然而創業究竟需要我們大學生具備怎樣的素質條件,哪些行業適合我們大學生創業,在創業中又會遇到哪些困難,這都是我們需要調研研究的問題。在調研中發現大學生認為自主創業最重要的是資金和技術,其中技術佔了62.5%.這也正是青年創業面臨的二個難題。剛跨出大學校園的大學生們缺乏資金,而本身在社會籌資方面也無環境優勢.大學生創業失敗的多,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忽視技術創新。

在創業資金方面,一般籌措的管道,除運用自己的積蓄外,便是尋求親朋好友的支持,或是再結合一、二位志同道合者,共同投資創業等。獨資創業的情形越來越普遍,一方面獨資創業可使創業者擁有絕的經營權,省掉合資者因意見分歧的麻煩。另外,則因經濟結構變遷,服務業儼然是「創業新星」,吸引大批擁有創業夢想者,在這個舞台一展抱負。而一般的服務業大多屬小額投資性質,所需的資金從25萬~200萬元不等,不像製造業或信息業等,需要龐大的資金,造成的負擔與風較大。 親朋好友在個人的創業歷程中,大多扮演「親密戰友」的角色,出錢出力,所以,往往是創業者週轉的主要對象。尋求創業夥伴共同投資,則是一種分擔風險的分式,而且,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彼此截長補短,更能使創業的腳步快速上軌道。

而在技術方面創業者缺乏對創業所需各種資源的準確理解,在這一點上,有着實戰經驗的企業人員要比在校學生強。

心態問題也是創業過程中所要探討的。學生創業首先要有“風險意識”,要能承受住風險帶來的壓力.在調研中各50.00%的同學對於創業中的資金短缺和創業風險等問題而是否放棄創業持不同態度.

(5).創業地域的選擇

近年來,隨着西部開發和中部的崛起,大學生們更多的把目光瞄向了西部和中部市場.分別佔31.25%和43.75%的大學生願意到西、中部去接受機遇和挑戰,這對於我國消除地區差距是一個很好的兆頭。面臨如此眾多的難題,我們在校的大學生是否已做好準備,我們應該具備哪些素質去接受創業的挑戰.87.5%的同學認為最重要的是具備良好的個人能力及強烈的挑戰精神,同時學校的知名度也成為大學生在創業中所擔憂的.

我們欣喜的看到國家為鼓勵大學生創業頒佈了多項優惠政策,今年一月,教育部便公佈了一項有關“大學生、研究生(包括碩士、博士研究生)可以休學保留學籍創辦高新技術企業”的政策 。

2.對策與建議

從這100份問卷中我們為願意創業的大學生提出幾點建議:

(1)重視並評估自己的財力. 企業是由人才、產品和資金所組成,自有資金不足,往往會導致創業者利息負擔過重,無法成就事業。因此,創業青年要有“多少實力做多少事”的觀念,不要過度舉債經營;企業應“做大”而非“大做”,“做大”是有利潤後再逐漸擴大,“大做”則是勉力舉債而為,只有空殼沒有實際,遇到風險必然失敗。

(2).要有意志力.有年度計劃,有目標,有理想,就必須要有堅強的耐心與意志力來貫徹,愈挫折愈勇,不達目標絕不中止。

(3).完成公司登記,瞭解相關法律和創業程序.在開始營業之前,必須瞭解所有與商業法規相關條文規定、執照或許可證申請的細節與表格。切記一點,各縣市政府對營利事業單位的規定可能有差異,因此別忘了詢問有哪些是該特別注意的法律規範條文.

(4)選擇創業方向,學好專業知識.創業要選擇自己熟悉又專精的事業,初期可以小本經營或找股東合作,按照創業計劃逐步拓展。

(5).選對地址,事半功倍. 選地址有兩項因素絕對不可忽略,即租金給付的能力和租約的條件。對於初次創業者來説,最划算的方式是訂一年或兩年租期,以預備是否有更新的選擇。

當比爾蓋茨、楊致遠、甲骨文的埃裏森先生為我們所熟知的時候,當越來越大的就業壓力壓得我們喘不

過氣來的時候,當大學生得“創業”浪潮滾滾而來得時候,我們不得不正視大學生有激情,但是往往缺乏對國情的認識;有創業的勇氣,但是缺乏成熟得創業思想,所以很多擁有着無限激情與夢想的剛剛走出象牙塔的年輕人不得不面臨許許多多的坎坷。但相信隨着時代以及歷史文明的進步,我們知識的不斷積累,我們會正視自己的缺點,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培養,使自己具備創業應具有的素質及知識儲備,我們會成功,即使我們會遭遇失敗,我們也無悔,因為我們曾為自己拼搏過,曾經做過自己的主人,我們會拍拍身上的灰塵,繼續我們艱難的創業歷程,因為我們擁有最大的資本――年輕,青春,激情,夢想!

三.調研情況總結

本次調研活動自20xx年3月初開始實施,歷時1個月完成,共分為“需求分析”、“問卷設計”、“問卷調研”、“數據分析”、“報告形成”幾個階段,總體開展情況比較順利。綜合本次調研結果,我們發現目前願意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只是相當少的一部分,而且對於創業的認識也只是皮毛而已。但是他們都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對未來充滿了信心,並且對於創業在做着積極的準備,相信他們的激情和智慧能給他們帶來成功。

創業調研報告 篇10

一、基本情況

談到創業,不少人認為,開一家大公司或者建一家大工廠才是創業,外可以贏得社會認同,內可以獲得成就感,其實不然。開發高科技產業是創業,開辦小廠小店也是創業;立足城市打拼天下是創業,重返鄉村養殖種植也是創業。更何況,隨着新農村建設進程的推進,創業的機遇更多,創業的條件更好。安徽科技學院三名大學生到鳳陽縣小崗村自主創業的成功實踐,充分表明在新農村建設的廣闊天地裏,大學生創業大有可為。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隨着人們就業觀念的轉變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選擇在農村基層創業成為我市大學畢業生就業的新途徑,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將農村作為施展才華的廣闊天地,給當地帶來了知識和技術,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在為新農村建設事業做出積極貢獻的同時也實現了自身的價值。

自XX年以來,我市大學生到農村創業人數共1159人。從學歷構成來看:本科以上學歷214人,佔創業總人數的18.5%;大專學歷511人,佔創業總人數的44.1%;中專學歷434人,佔創業總人數的37.4%。從專業分佈來看,到農村創業的主要是農科、醫科以及師範這三類畢業生:其中農科類畢業生共53人,佔創業總人數的4.5%;師範類畢業生共302人,佔創業總人數的26.1%;醫科類畢業生共106人,佔創業總人數的9.1%。

從本次調研的情況來看,我市大學生到農村創業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

(一)由省、市統一安排,通過招錄鄉鎮公務員、選拔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鍛鍊、選聘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從事支農、支教、支醫和扶貧(簡稱“三支一扶”)的形式,選拔了一大批畢業生到農村工作。

自1999年以來,我市把選拔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工作作為吸引各類人才、培養年輕幹部、優化隊伍結構和建設高素質隊伍的戰略舉措,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工作上狠抓落實,在鄉鎮機構精簡、人員分流的情況下,每年儘量拿出有限的空編用於高校生選拔。截止XX年,我市共選拔399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鍛鍊,前三批有142名高校畢業生已被錄用為國家公務員,除3人直接錄用到區縣直機關外,其餘139人全部錄用在鄉鎮機關。

(二)根據市委、市政府《關於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和社區工作的實施意見》和《XX年黃山市招聘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和社區工作的公告》,採取公開招聘的方式,聘用我市生源的普通高校畢業生和非本地生源的本市普通高校畢業生,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助理、村委會主任助理職務。從XX年起,每年輸送300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就業,力爭用3到5年的時間,基本實現“一村一名大學生”的工作目標。今年是選拔工作開展的第一年,共有1023名高校畢業生報名參加招聘活動,目前,選拔工作尚在進行之中。

(三)自主創業類型,部分大學畢業生通過創辦企業,成為個體工商户或私營企業主,直接接受市場的優勝劣汰。從此次調研組走訪的7位自主創業畢業生情況來看,他們具有以下共同點:①、所學專業大多為農科類專業;②、創辦企業大多為茶葉加工或傳統工藝類企業。③、自主創業之前,大多具備相關領域的從業經歷,有了一定的資本積累和經驗積累。④、在創業過程之中,具備一定的技術支持。具體一定的技術支持。具體而言,又可以分為以下三種子類型:

1、企業改制,被動創業型。有的大學生畢業後被分配到國營企業,90年代中期以後,在國企改革過程中下了崗,迫於生存壓力,不得不破釜沉舟,忍辱創業。如創辦黃山一品有機茶業有限公司的程福壽,84年大學畢業後進入當時的屯溪茶廠工作,95年由於茶業企業的整體改制,不得不離開工作20xx年得茶廠,家人的埋怨、社會的壓力和失敗的挫折不但沒有壓垮他,反而激發了他創業的勇氣。經過一年多的精心籌備,創辦了“一品茶行”和休寧縣流口茶業有限公司。

2、求職碰壁,轉而創業型。隨着近幾年大學畢業生人數激增,社會新增就業崗位已滿足不了新增大學生的需求。有的畢業生在投了一份又一份簡歷,跑了一次又一次招聘會仍未找到合適的工作後,抱着試一試的態度回鄉自主創業。如創辦徽州竹藝軒有限公司的朱偉,XX年從安徽農業大學畢業後,在省城合肥應聘了多家單位未果後回到家鄉徽州區,加入其弟弟開辦的竹雕工藝廠並逐步將企業發展壯大,直至創辦徽州竹藝軒有限公司。

3、時機成熟,辭職創業型。有的大學生畢業後即找到了待遇優厚的理想工作,然而,他們胸懷創業抱負,在完成了創業啟動資金積累和相關信息、經驗積累之後,毅然辭去工作,回鄉創業。如徽州區潛口鎮二聯竹編工藝廠廠長鄭重,XX年從合肥工業大學計算機系畢業後,就職於浙江安監局。在與浙商接觸過程中看到了竹編工藝品的巨大市場潛力,因而萌生了回鄉創業的念頭。有了這一想法後,他一方面注意學習浙商的經商之道,另一方面開始市場調研和回鄉考察。XX年初,他辭去了月薪4000餘元的工作,在潛口鎮二聯村創辦了竹編工藝廠。

二、大學生到農村創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根本在農業,出路在科技,關鍵在人才。近年來,黃山市高度重視大學生到農村創業工作,通過“三支一扶”、選派大學生當“村官”、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等形式,引導大學生到農村、到基層創業,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為新農村建設奠定了人才基礎。如黟縣有496名村“兩委”幹部,過去僅有2人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如今已增加到49人,提升了村“兩委”的工作水平。黃山區旅遊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投身於旅遊產業的發展,目前黃山區從事旅遊產業的大學生達175人,其中,大學本科25人,專科150人;從事導遊服務的達到112人,佔全部人數的64%,為鄉村旅遊提供了人才支撐。

二是大學生在農村創業中鍛鍊成長。歙縣在農村機關、事業單位創業的大學生中,有一部分人走上了領導崗位,其中98年以後走上國小教師崗位的大學生,絕大部分已經成為教學骨幹。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工作的大學畢業生中,高管(副總及以上職務)有15人約佔總數的4%,中層幹部約佔75%,一般工作人員約佔20%。選擇自主創業的大學生更是成就喜人,有“全國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俞志榮、創辦黃山誠鑫絲業公司的程學軍、創辦德平化工公司的周德平等。

三是以創業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如XX年從安徽合肥工業大學畢業的鄭重在市級貧困村潛口鎮二聯村創辦竹編工藝廠,開發竹製產品近百種,以公司加農户的模式,帶動農民增收。1984年從安徽省農業大學茶業系畢業的程福壽,XX年創辦了黃山一品有機茶葉有限公司,如今已發展成為資產總額1000萬元,員工180餘人,年銷售收入2300萬元,出口創匯240萬美元的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被中國茶葉流通協會評為XX年度中國茶行業百強企業,促進縣域經濟的發展。

但同時也感到,大學生到農村創業還存在一些值得重視的問題,主要是:“三缺位”。一是教育缺位。大學生到農村創業,普遍缺乏必要的知識、技能和信息。在校期間,多數大學生未參加過創業技能培訓;在社會上,也沒有一個培訓機構,專門針對大學生到農村創業的知識培訓,使大學生到農村創業的知識儲備不夠。二是服務缺位。大學生到農村創業,涉及到方方面面,尤其是大學生自主創業,關係到土地、信貸、税收、財政、農業、勞動保障等部門的相關政策,特別是創業資金來源渠道不寬。另外缺乏一個大學生創業綜合指導部門,大學生剛畢業,人生地不熟,不知從哪裏入門。三是政策缺位。大學生到農村創業,也是一個弱勢羣體,要有實實在在的政策,讓大學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目前,在土地流轉、創業貸款、税收優惠等方面還沒有出台實實在在的傾斜政策,還缺乏代償助學貸款、户檔遷轉、養老保險、創業扶持等事關的大學生切身利益的政策,大學生對到農村創業不成功存在後顧之憂。

三、下一步大學生到農村創業的幾點思考和建議

為促進農業科技創新和農村經濟發展,進而推動國家經濟快速發展,許多發達國家都出台了傾斜政策,大力扶持高校加強農科類人才培養和鼓勵人才到農村、基層工作。而我國面對大學農科專業逐漸弱化和農村基層大學畢業生“下不去、留不住”的局面,應當採取有力措施予以應對。

一是從高校層面來看,要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和人才培養模式,重視培養農科人才,加強創業教育,引導支持大學生到農村創業。

國無農不穩,民無食不寧。“三農”問題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問題。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推動農業科技進步和培養農科類人才。現階段,由於農業效益低,農業農村工作條件艱苦,農科生就業難度大等原因,農科類專業成了冷門,普遍存在着生源“墊底”和報到率不高的現象,加之農科類專業辦學投入大、效益低,迫使農業院校弱化發展農科類專業而大力興辦“熱門”專業。實際上農科人才培養與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密切相關,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所不可或缺的。所以高校要重農科學科專業建設,大力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有作為”的應用型農業科技人才。要重視培養大學生的創業精神與創業能力。大學生創業一要有敢於創業的精神和勇於創業的激情,二要有創業所必備的素質和能力。幾年前在校大學生和畢業生創業曾一度“紅火”,但如今在校大學生創業以及畢業生選擇創業的已很鮮見。高校要重視對創業大學生的支持。對走上創業之路的大學生,學校要繼續給予關注與支持,以促進他們創業成功。

二是從政府層面上看,要優化政策輿論導向,促進農科人才培養和大學生到農村創業。

一要積極引導和支持高校辦好農科類專業。目前,高校農科類專業因投入大、辦學效益低,加上缺乏優質生源和就業形勢嚴峻,處於較為艱難的辦學境地,政府要重視高校中這一“弱勢羣體”,採取傾斜政策加大投入,支持高校辦好農科類專業,防止農科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的萎縮。同時要大力鼓勵考生報考農科類專業。針對高校農科專業優質生源嚴重不足的實際,應積極實施吸引優質生源報考農科專業的招生政策。

二要積極營造鼓勵到農村創業的社會氛圍。社會對大學生到農村創業的輿論導向,直接影響着他們的創業行動與熱情。目前,雖然大學生到農村創業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但從社會整體看,人們對大學生到農村創業還缺乏足夠的理解與認同。各級政府要成立專門的大學生創業指導機構,成立各類創業中心或創業孵化器,加強對大學生創業工作的指導;宣傳部門要通過各種形式大力宣傳大學生創業的重要性和各項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拓寬宣傳渠道,通過各種媒體有重點推出大學生創業典型,擴大社會宣傳面,發揮好輿論導向作用。積極營造全民支持、鼓勵大學生到農村創業的社會氛圍。

三要提供大學生到農村創業的制度保障。鼓勵大學生到農村、到基層,要有實實在在的政策,讓大學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國土、金融部門在土地、融資方面,可向大學生創辦或領辦的企業傾斜,給予優惠政策;税務部門要認真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意見》(中辦發〔〕18號)的文件精神,兑現各項優惠政策;財政部門對大學生創業興辦企業申請小額貸款擔保要進一步降低門檻、簡化相關手續、逐步推行大學生創業小額貸款。國家應該儘快建立健全統一的社會保障體系,引導大學生在社會安全網的保護下走向非公單位、走向基層、走向自主創業。要想讓大學生到基層就業、到農村創業,就給他們一個崇高的名義,一個充足的理由,一個可預期的發展空間,一個正常流動的退出機制。要重點落實好代償助學貸款、生活補貼、户檔遷轉、職稱評定、權益保障等事關畢業生切身利益的政策,真正在户籍管理、勞動關係形式、社會保險繳納和保險關係接續等方面提供保障。

四要引導企業家為創業大學生提供指導和資金支持。企業家應增強社會責任感,創辦大學生創業的指導機構和中介組織,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服務。在IT業迅猛發展的印度,能產生穆爾蒂這樣的“偶像”,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印度有非營利的“成熟的創業指導協助機構”,如tie公司和維瓦尼基金會等。由印度知名企業家羅密什·維瓦尼資助創建的維瓦尼基金會,致力於激勵、教育和支持那些“新企業家”,並創造可使他們成功的環境。“只做好事不求營利”的tie則是1992年在美國硅谷成立的專門幫助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這幾個國家的青年進行創業的公司。該公司的執行主任賽山·萊摩汗告訴記者:“我們與大學、風險投資公司、律師、銀行、企業都有着緊密且固定的聯繫,因為這些環節都是創業者白手起家必不可少的要素。我們所做的,就是給青年企業家提供一箇中間平台,幫助那些只有技術的IT人才做好技術以外的其他環節。”在全球it業的搖籃美國硅谷,有4%的公司是印度公司;其中,在對創業而言非常重要的風險投資公司中,有24%由印度人創辦。萊摩汗説,很多想創業的青年雖然條件很好,卻不知如何從風險投資公司那裏拿到錢,tie會出面來幫他們。tie每年定期幫助幾十家小公司聯合組織人才市場,為他們尋找合適的員工。tie還與其他國家的政府機構和當地組織有很多聯繫,以幫助自己的會員公司在建立國外分部時適應當地的情況。

引導和鼓勵大學生到農村創業,有利於讓廣大高校畢業生熟悉國情,瞭解民情,不斷增強熱愛農村、紮根基層、服務人民、報效祖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豐富閲歷,磨鍊意志,提高能力,有利於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緩解大學生的就業矛盾。我們相信,只要不斷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政策優惠並真正得到落實,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自願到農村創業。

創業調研報告 篇11

一、調研背景

20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數達到765萬人,比20xx年增加16萬人,大學生面臨的就業挑戰再創歷史新高。同時受我國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就業總量持續增加和勞動力結構性矛盾突出三大因素的影響,針對高校畢業生的有效用人需求呈下降趨勢。在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社會背景下采取有效措施,為大學生創業營造良好的環境,對促進大學生創業並帶動就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鼓勵和支持大學生創業更有利於區域經濟增長、轉型升級,從而激發整個社會的創新活力。

筆者有幸作為郵儲銀行赴縣級團委掛職幹部,利用工作之便,對襄陽市樊城區20xx年和20xx年申報省市兩級大學生創業扶持項目的59家企業進行了調研,一方面瞭解大學生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為已經或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提供合理的建議和解決途徑,鼓勵其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進行創業,從而為大學生職業道路提供更多的選擇;另一方面也探討如何通過銀團合作,更好的服務大學生創業就業,普惠金融,服務地方經濟建設。

二、調研方式

採用走訪調研和電話回訪、資料查閲相結合的方式,於20xx年5月中下旬對申報20xx年大學生創業項目的28家企業進行了實地走訪,對這28家企業發放了問卷,共回收問卷28份,其中有效問卷28份,問卷有效率100%;同時於6月上旬對申報20xx年大學生創業項目的31家企業進行了電話回訪和查閲資料,合計調研59家企業。此次問卷發放過程中做到了以下兩點:第一、解除調研對象的思想顧慮,保證調研結果的真實性;第二、問卷題目明確,減少答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歧義和差錯。

三、調研結果

1、大學生創業者的性別比例基本均衡。

“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思想觀念在國人腦中根深蒂固,一般認為女性應該謀求一份穩定的職業,騰出一些精力相夫教子,而男性則應該承擔起更多家庭的責任,多在事業方面打拼。另外普遍認為男性更富有冒險和進取精神,女性考慮問題時更加理性,因此創業在男性中會更為盛行。但實際調研的結果顯示,59位大學生創業者中,有30位是男性,29位是女性。由此可見,創業者並未出現“性別比例失調”的現象,近年來女大學生的創業熱情也“不讓鬚眉”。

2、大學生創業者的學歷構成呈現“金字塔”結構。

59位創業者當中,1位博士在讀,3人為碩士研究生,29名本科生,其餘26位專科生。大多數大學生創業人員的學歷為本科和專科,只有極少數是碩士或博士生。客觀上來分析,學歷越高,就業的壓力相對就越小,相反創業的機會成本就越高。同時這也印證了社會輿論的一般看法:“創業需要的不是高學歷,而是膽識、魄力和冒險精神。學歷越高,學識越廣,顧忌也就越多,越難踏出第一步。”

3、大學生創業者的專業與其創業項目並無直接關係。

一般認為大學生創業能與專業掛鈎,學以致用。當然也有專家指出,專業應服務於創業或就業,但不能單方面強調創業必須與專業相契合。所調研的59家企業中,13家從事農、林、牧、漁業,11家從事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14家從事教育、文化創意業,21家從事零售業及其他服務業。其中,15家企業的創業者所學專業與所從事的行業相關,其餘44位創業者都從事的與所學專業不相關的行業。從實際調研過程中企業的經營狀況來看,企業的經營情況與創業者所學的專業也沒有直接關係。這一方面説明當前大學生創業者的創業理念比較開放,能夠根據市場需求實時調整導向,勇於嚐鮮、敢於創新;另一方面也存在前期求職、創業受挫,不得已轉行的苦衷。

4、大學生創業者大多青睞新興行業。

從這59名大學生創業者經營的項目構成來看,從事互聯網+、電商經營、計算機軟件開發、微信平台運營、教育培訓等的項目就有41個,佔所有項目七成。好的方面突顯了大學生創業者能夠敏鋭的捕捉市場信息,善於接受新事物,能夠融入當下最熱門的市場環境中;同時也看到,傳統行業,如農林牧漁、批發零售、加工製造等行業大學生創業者涉獵很少(農林牧漁類之所以還比較多,是因為此次調研的樣本僅限於襄陽市樊城區,而樊城區太平店鎮當地有一項特色產業就是菌類種植,13個農林牧漁的項目大多是這個情況),一方面是這些行業准入門檻較高,例如對資金、技術、渠道要求相對較高等,同時這些行業也是非常辛苦,另一方面,大學生創業者扎堆互聯網+、電商等項目,也不排除存在盲目跟風的情況。

5、絕大部分大學生創業者經營情況不甚樂觀。

雖然很多人都在説,創業的成功率只有10%左右,但是仍然希望更多的大學生創業者能夠勇立潮頭。根據實際調研情況,這51個大學生創業項目中,運營較好的有8家,略有盈餘的有11家,基本能夠維持企業日常開支的約有15家,亟需幫扶的約有17家。從大學生那邊反饋的結果來看,認為制約創業項目發展的因素主要是用工成本增加(約佔85%)、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約佔80%)和流動資金短缺(約佔70%),其次是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價格不斷下降(約佔50%)和新型行業、市場認可度低(約佔30%)。事實上,這些也是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普遍因素。從現場調研結果中還得出一個現象,只有3位創業者認為是自身經營管理不善制約了企業經營發展,由此可以看出大學生創業者還不善於從自身尋找原因,而是把問題歸結於外部因素。

6、大學生創業者最期望得到資金幫扶。

提供資金、項目雙選平台和專業培訓是大學生創業者最希望得到的創業幫助(約佔100%),舉辦企業家講座也是大多數創業者需要得到的幫助(約佔80%),其次打造創業者網絡家園(約佔50%)、提供成功創業者視頻訪談或視頻創業指導課程(約佔30%)也是創業者期望職能部門提供的服務。

51位大學生創業者中,辦理有經營性貸款的僅有6位,有14位表示曾申請過貸款,但是因為經營規模偏小、擔保不足等原因沒有獲得貸款,餘下有23位表示很希望貸款,但是不知曉合適的信貸產品。

團委和人社局、財政局合作的大學生創業扶持資金,每個創業者僅能獲得一筆,不能重複申請,從以前的情況來看,絕大部分創業者僅能得到1——3萬的資金幫扶,對於大學生創業者而言,也只能解一時燃眉之急。

四、調研結論

通過此次調研掌握的情況,在此給已經或即將創業的大學生提出一些建議:

1、積累綜合知識。

對一名創業者來説,不論投身何種創業項目,一些商業知識與經營之道都是必須要提前具備的。創業者應具備的基本知識包括:關於註冊登記、納税申報及減免政策、銀行開户等合法開業的知識;關於市場預測和調查、定價知識和價格策略、銷售渠道開發和營銷管理等方面的營銷知識;《合同法》、《公司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經濟法常識;勞動用工及社會保障方面的知識等。

2、拓展人脈資源。

據網絡信息顯示,目前中國70%的大學生社交範圍太窄,很難同陌生人交流,勢必造成了人脈資源的匱乏。而人脈對創業者來説又極其重要,所謂人脈決定財脈,因此已經或即將創業的大學生要學會在成長中積累自己的人脈,一是在拜訪客户的過程中積累人脈;二是要學會處理得到的任何一張名片;三是多去參加行業活動和培訓,如各個企業的新產品發佈會、新聞發佈會和產品推廣會議等。

3、學會與人合作。

隨着行業競爭加劇、社會分工細化和商業環境複雜化,一個人樣樣精通很難做到。所以大學生創業者一定要學會利用別人的資源,學會合作,依靠團隊開拓事業。正如攜程計算機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總裁季琦告訴青年創業者的那樣,攜程網的成功,除了抓住當初互聯網快速發展的契機,更重要的因素是有一個良好的創業團隊。大家攜手創業,分享各自的知識和經驗,也可以避免很多創業“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