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的邊界

google這個名字來自於數學中的googol

Google的邊界

若鄰網的於副總裁專門請我吃中飯,目的就是為了討論一本書:《google的利器》。為了一本書吃飯,還是為了一家公司(google)吃飯?顯而易見。雖然關於google公司的簡體中文圖書還很少,但繁體中文圖書和英文圖書,已經可以排滿了一排書架。看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真是一家值得書寫的公司。

google是一家網路搜尋引擎公司,創立於1998年,兩位創始人larry page和sergey brin都是斯坦福大學的研究生。他們當年的一篇論文後來成為了google搜尋引擎技術的核心演算法,也就此拉開了google在網際網路上的海量搜尋之路。這篇論文從網路上越來越複雜的頁面海洋中尋找到了一個合理的邏輯,那就是越是重要的網頁得到其他網頁的連結越多。google利用開放的作業系統(例如linux)和自己設計的硬體儲存陣列開始抓取、計算全世界的網路,並對他們進行索引。而在終端使用者這裡,卻提供了一個最簡單的搜尋介面。使用者只要輸入關鍵字就可以找到最可能匹配的結果。這項技術產生的結果是google積累了全世界超過100億個網頁。在網頁搜尋的基礎上,google漸次推出了圖片搜尋、地圖搜尋、視訊搜尋等服務,還正在打算把全世界的圖書館藏書都數字化並能夠進行搜尋。google的視野如同它的名稱一樣——google這個名字來自於數學中的googol,代表10的100次方,被認為是宇宙中最大的數字——巨集大。

google倡導自由創造的文化,兩位創始人還經常高調倡議“don’t be evil”(不要邪惡),所以被公眾視為挑戰軟體壟斷企業微軟的候選人。在google公司內部,也有非常獨樹一幟的文化基因,從員工的工作方式、管理方式,到員工的生活福利都與傳統企業大相徑庭。google公司的食堂24小時免費開放,他們甚至專門在全球搜尋優秀廚師長來改善員工的生活。google的員工可以有20%的時間做自己的“私活”,而一旦這些工作得到認可,還可以被投資深入發展,這種方式大大激勵了員工的協作能力和創造力,永遠不需要刪除郵件的gmail和社會網路orkut就是在這種政策下的產物。google甚至還推出了一個月球搜尋頁面,在招聘的頁面上也有開玩笑的“月球實驗室”招聘廣告,讓人們處處感覺到google的雄心,輕鬆甚至惡搞的文化氛圍。

在商業經營方面,google也似乎從來沒有發愁過。從行業和收入比例角度來看,google實際上可以稱作是全球最大的廣告媒體公司之一。它在大量使用者的免費搜尋服務基礎上,充分利用了每個人的“眼球”,創造了一個基於網頁上下文內容相關的“微廣告”模式,讓無數的廣告消費者同時變成了廣告發布者,形成了一種“多對多”的自我迴圈經濟。這種模式也是眼下web 2.0風潮中最常被用作研究的一個“長尾巴”(longtail)案例。“長尾巴”理論就是數學上的冪次規律,當大量的微不足道的經濟行為積分起來,其總量可能會遠遠超過一些少量的可見經濟行為,草根出版、微支付、社會性軟體無不從不同角度在實踐著這個理論,也帶來了網際網路上新一波被稱為“web 2.0”的創業熱潮。google的特立獨行也應用到了商業經營中,就連它的上市過程都充滿了傳奇色彩:2005年,google選擇了史無前例的荷蘭拍賣方法確定了上市價格85美元,而不是傳統的投資銀行估價方式。這種方法被稱為顛覆了華爾街的舞蹈,至少google當時的知名度、業績和市場影響力給了他這樣狂妄的理由。事實證明,google的股價一路攀升,直到2005年第四季度前曾經一度攀升到471美元。

最近,business 2.0雜誌邀請了科學家、諮詢顧問、google的前任員工,以及技術前瞻者(例如,ray kurzweil,stephen wolfram等等),對google未來數十年的發展進行預測。他們用不同的方式超級大膽地對google進行了預測:有人認為google就代表了未來的媒體(大約在2025年);有人認為google就是未來的internet(2015年);有人認為google將最終滅亡(2025年);還有人認為google就是上帝(大約2105年)。這四種幻想情景看上去天差地別,不過都很狂野。認為google就是媒體,是因為google不但開始涉足各種媒體搜尋,新聞服務,還被傳言可能會推出桌面作業系統、家庭娛樂系統等等。google tv,google mobile,google epaper和googe radio等字眼已經經常出現在研究google的群體中。認為google就是網際網路,是因為google blogger,gmail,gtalk已經深入人心,而google wifi,gbrowser和cube等計劃更讓人們可以無處不在地利用網路釋出資訊,把人們的溝通和思想一網打盡。說google最終滅亡,雖然有些辯證,也未嘗不可能,任何一家公司都有其發展屋頂,希望google一家公司擔負起“數字人類”的未來,也未免責任太大,更何況最終隱私問題,搜尋優化干擾以及其他競爭對手都是未知因素。說google就是上帝,則來自於我比較認同的技術未來學家和發明家ray kurzweil,他堅信“強人工智慧”,認為終有一天會出現機器智慧挑戰人類智慧的“奇點”(singularity),而google則是朝向了累積這種智慧的方向,最終能夠儲存人類的思維,把每個人的大腦在生命結束前轉換為數字儲存,那時候是“上帝造人”還是“人造上帝”自然就模糊了。

google的服務幾乎支援全世界各種語言,所以中文使用者也很早就識別了google,併成為它的“粉絲”。最近的調查顯示,使用google的中國消費者對它的偏愛,從某些方面超過了本地競爭對手。2005年之前,google雖然沒有中國公司,也沒有在中國本地有伺服器,可是已經在本地有了相當的使用者使用量。2005年之後,google開始僱傭華人在本地提供服務,不過卻被網民指責背離早期的宗旨。google的中國網站明顯“腦收縮”,很多搜尋只能得到有限的結果。在的搜尋結果頁面下端,開始出現“據當地法律法規和政策,部分搜尋結果未予顯示”這樣的字樣,這顯然和google自己當時許諾的不做資訊過濾原則大相徑庭。所以近期很多網路使用者開始形容google也進入了新的階段,從“don’t be evil”,到“less be evil”。

google的未來還有足夠的能量去發展,至少它的發展速度已經遠遠超過了當年的微軟等早期技術公司。但是假如google繼續膨脹,未來的google究竟是上帝還是魔鬼,確實值得人們思考。google今天的文化精神可能會讓它最終擁有80%左右的全球資訊量,但是如果按照廣泛適用的發展規律,它是否也會心理膨脹,從“less be evil”變成“be evil”呢?今天的google創始人,已經在商業利益面前鬆動了自己的信念,而公司的變遷是否讓後來的google 掌舵人更加偏離,也是未定的因素。2005年,google被評價為最聰明的公司,但是如果google終有一天具備了上帝般的控制力量和宇宙智慧,你我(或者我們的子孫)還有辦法抗衡嗎,或許只能天天祈禱“google bless”? (毛向輝)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