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爺爺的悼詞(精選3篇)

給爺爺的悼詞 篇1

尊敬的來賓:

給爺爺的悼詞(精選3篇)

公元20xx年X月X日X時,雲天凝素,山川失色,我的爺爺X老太公無疾而終,駕鶴仙去,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告別了這個您心心相印、難割難捨的家庭,走完了您輝煌的一生、艱辛的一生、可歌可泣的一生、充滿傳奇的一生。

老話説:人活七十古來稀。爺爺您雖然高壽八十又四,但是,您的倏然離世,仍然給咱們這個大家庭帶來了極其黑色的際遇。大家難抑悲情,肝腸寸斷;惜別德高望重之至親,鄉鄰高朋接踵而至,都來弔唁。靈棚高建,香火裊裊,緬懷您的高風亮節。

爺爺:記得小時候。我們時常在您那寬厚的脊背上入睡,那種踏實、温暖的感覺每每想起,都倍感幸福和安逸。上幼兒園的時候,您總是會第一個來接我們,還會買好吃的給我們,上了國小後,您總會給我零花錢,在後來我長大了,離開了您的身邊,赴外地完成學業,每次放假回家來看您,您那長滿歲月皺摺的臉上總會露出欣慰的笑容,每次開學,您總會塞錢給我,千叮嚀萬囑咐,生怕我在外面受委屈,如今我再也見不到您慈祥的笑臉,也聽不到您的叮嚀囑咐,再也沒有機會為您捧上一杯熱茶,為您洗一次腳。

爺爺,您走了。可以和先走一步的奶奶團聚了,卻將無限的哀痛和思念永遠的留給了我們。爺爺,您的一生度過的84個春秋,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也沒有流芳百世的偉業,但您可貴的品質將永遠激勵和感動着子孫後代。您堅強的性格、樂觀的生活態度與儉樸的生活作風將會成為我們最大的精神財富,也將是我們面對生活不斷進取、面對困難不斷前行的精神動力。

爺爺,您的一生是歷經坎坷,飽經風霜的一生。是勤勞儉樸、艱苦辛勞的一生。是平凡無奇,樸實無華的一生,您經歷的動盪、經歷的磨難,吃盡苦頭,把自己一生的熱忱、自己的青春奉獻給了社會,獻給了家庭,獻給了你的兒孫,奉獻給了身邊所有的人!

爺爺一生,耕讀傳家,教子有方,深得鄉親父老尊崇。受你的言傳身教影響,我的父輩們勤勉上進,很早就走出家門,自食其力,並分別在各自工作崗位上作出了令人滿意的成績。在爺爺的言傳身教的影響下,我們兄弟幾個也通過讀書,離開了家鄉,走向了更加廣闊的人生舞台。在過去的歲月裏,爺爺你是一棵參天大樹,為我們遮風擋雨;在苦難的日子裏,爺爺你是一杯淳香的美酒,給予我們進取的力量;如今當我們成長、成人的時候,爺爺卻不能繼續陪伴我們了,傷心之餘,惟有綿綿的思念掛在心頭;慟哭之餘,只有歷歷往事縈繞眼前。爺爺留給我們的是沉痛的悲傷,是深切的緬懷,是永恆的思念,你的音容笑貌長久地留在我們後輩子孫的心中,你的諸多美德都將是我們永遠珍藏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你的叮囑和教誨永遠激勵我們、滋養我們,讓我們在前行的道路上走的更穩、走得更遠。

當此之時,身為孫子的我們也只能用這隻言片語來告慰爺爺您的在天英靈,願您在飛昇極樂的路途中,帶着親人、朋友對您的思念與祝福悠然上路,我們會在淚水和松柏中銘記您慈祥的笑容。請寬恕孫子們不孝,臨終時沒能守在您身邊,成了一生的遺憾,生如春花之燦爛,逝如秋葉之靜美。

爺爺:孫兒們將銘記您慈祥的笑容;孫兒將珍藏您永恆的囑託;孫兒會以您為榜樣,做一個向您一樣真誠、客觀、勤儉、善良的人。

敬愛的爺爺,鄭重鄭重,一路走好!

您的孫子:

哭叩

給爺爺的悼詞 篇2

尊敬的來賓:

感謝大家至此參加我爺爺杜化賢先生的追悼會,並與次沉痛悼念爺爺杜化賢先生與世長辭,作古千里。

爺爺在世,雖歷經人生坎坷,但樂觀向上,為事業和家庭勤勤懇懇,兢兢業業,辛苦撫養並嚴格教導膝下子女,如今兒孫滿堂,本應頤養天年,但天公不平,牽其天國。回憶爺爺的一生,孩童飽嘗人間冷暖,少年克服重重困難,自學多藝,而立之年,為黨的事業奮鬥不已,人到黃昏,依然長期參悟易學孔孟,倡導佛家之至仁至善之理,其思想言行深深教誨子孫處世為人之道,孫輩才人疊出,金榜提名,名揚千里。爺爺雖然與世長辭,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繞樑不絕,令人萬分悲痛,悲慼難離,願老人含笑九泉,也願他的子孫後代能銘記他的生前教誨,努力拼搏、奮發向上、仁義理智、光宗耀祖、傳延不綿。

默哀!

敬禮!

孫子:

公元 20xx年3月23日悲此!

給爺爺的悼詞 篇3

尊敬的各位長輩、親戚、父老鄉親們:

感謝大家前來參加爺爺的葬禮。白沙垂首,伊洛嗚咽!爺爺走了,走的匆忙,沒有留下任何遺願。

爺爺,於農歷19xx年**月**日出生在吳起薛岔鄉背山溝,於農歷20xx年**月**日晚點分因車禍在吳起縣人民醫院與世長辭,享年**歲。爺的一生是勤勞、平凡、樸素的一生,他沒有給我們留下物質財富,卻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精神財富,他教導我們如何勤儉節約,如何做事做人。爺爺出生在一個貧寒的農村家庭,經歷了兩個不同的社會。少年時代是在黑暗的舊中國度過的,年幼的爺爺從小就懂得愛國愛家。1945年也就是爺爺**歲那年,參軍當兵,近兩年的時間參加過“堆子樑”等多次戰役,曾身上攜帶超重量的武器彈藥奔跑三十多里路程後,胃受損而導致嚴重吐血,但爺爺依然堅持,他從沒有放棄。

1948年2月,爺爺便去了青海擔架隊,期間,10人一組住在一間破窯洞裏,半夜,窯洞坍塌,除了爺爺倖存外,其餘9人均被掩埋死亡。爺爺的生命是頑強的,直到九月份,終於返回家中。爺爺成家後,以務農為生,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與奶奶靠勞動和汗水,長期過着艱苦而平淡的日子,那年頭,糧食短缺,只能靠野菜、樹皮充飢,如果能飽飽的吃上一頓煮洋芋,已經算是很高興的事了,那時候,家裏的土炕上就一塊破沙氈,被子、褥子破破爛爛,根本達不到每人一套,到了冬天,早早的把炕燒上,以此取暖,由於炕太燒,父親和叔伯們在爛氈上翻滾,爺爺就給這個蓋蓋,給那個揪揪,又怕凍着,又怕燙着。為了能讓家人都吃個飽飯,都不要受罪,爺爺每天砍柴,步行十多裏地到集市賣柴,一次也只能買兩三塊錢,就這樣,爺爺不辭辛勞,為我們這個家默默地承受一切,默默地付出一切。

爺爺共有兒女10人,7男3女,其中一女七歲病亡,一女出嫁後因意外火災而亡,其餘子女均健在。共有子嗣64人。老人家生前含辛茹苦,不屈不撓,不向困難低頭,艱辛的人生歷程,彷彿記憶猶新,歷歷在目……爺爺74歲時,為了尋找根基淵源,下定決心,立志尋根,於20xx年正月,遵照爺爺的爺爺(也就是老祖輩)的遺言,到處打聽,開始尋找老家,幾經打聽,輾轉反側,用了七天的時間找到老家定邊縣盧草溝,失散百餘年的親人終於相認,爺爺是為了爺爺的爺爺的七代360口人的根源,含辛茹苦,老心勞累,這是對親人的無限牽掛和無私大愛,爺爺為了我們高馮相認做出了非常大貢獻,同時完成了幾代人都沒有完成的遺願。

教子齊家語不聞,寸草何曾報爺恩?望雲路斷親何在?空餘血淚灑新墳。

失爺之痛,催徹心肝,欲絕之情,萬言難盡,今天兒孫共64人,僅以薄言鉛淚一把敬爺爺。爺爺啊爺爺,若魂昇天國則請極樂,若靈赴九泉則請含笑,無論何處,敬請安息。萬世千古,永垂不朽,萬世千古,永垂不朽!

親愛的爺爺,請您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