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物理量子力學的書推薦:《給孩子講量子力學》

我們都是充滿好奇心的孩子——《給孩子講量子力學》

關於物理量子力學的書推薦:《給孩子講量子力學》

圖書信息

書名:《給孩子講量子力學》

作者:李淼(1962-)

標籤:物理學 量子力學 科普 教育

簡介:著名物理學家李淼寫給孩子的量子力學普及讀物,把抽象難懂的量子力學巧妙化為日常可感的事物,更講述了許多可愛的物理學家的故事,一下子拉近了物理與我們的距離,讓我們饒有興味地跟隨他展開這場量子物理之旅。書中也配有妙趣叢生的插畫,讓小讀者們能夠更直觀地看懂物理過程,也更好地認識世界。(百科)

目錄:

第1講 量子世界是什麼樣的

第2講 物質為何能保持穩定

第3講 量子力學有什麼用

第4講 量子計算機和人類大腦

實驗一 光的干涉

實驗二 激光打氣球1

實驗三 激光打氣球2

實驗四 測量普朗克常數

後 記

作者推薦

內容節選

牛頓的早年生活相當悲慘。他出生在英國的一個小村莊。在他出生前3個月,他爸爸就去世了。3歲那年,他媽媽又結了婚,牛頓被交給外婆撫養。牛頓怨恨媽媽遺棄了自己,甚至曾經想放火燒掉繼父家的房子。直到他10歲那年繼父也過世了,媽媽才搬回來與他同住。16歲那年,媽媽讓他輟學,好幫家裏幹農活。幸好中學校長特別愛才,專門跑到他家去遊説,説像他這麼聰明的孩子,不讀書實在太可惜。再加上他的舅舅也表示會在經濟上幫忙,牛頓才重返校園。我們應該感謝這位了不起的中學校長:要是沒有他,牛頓爵士就得一輩子修理地球了。

——《給孩子講量子力學》第1講

牛頓第二定律説的是,力能改變物體運動的速度。我們可以想象,一個靜止的物體,你推它一下,它就會動起來;而一個運動的物體,你把它抓住,它就會停下來。還有一點很關鍵:質量越大的物體,要改變其運動狀態就得花更大的力氣。舉個例子:有一輛玩具小汽車朝你開過來,要想讓它停下來,你只需伸手抓住它就可以了。但如果是一輛真正的汽車朝你開過來,要想使它停下來,一般人肯定做不到,得超人這樣的超級英雄才行。我們可以將牛頓第二定律看成是一個懶人的定律:越懶的人,他的惰性就越大,改變起來也就越難。同樣,越是質量大的物體,慣性就越大,改變起來也就越難。

——《給孩子講量子力學》第1講

有一個關於普朗克的趣事。普朗克獲獎以後,經常被邀請到各個大學去做演講。由於報告內容都是一樣的,久而久之,他的司機也能講出來。有一次,司機和普朗克説,你的報告我已經倒背如流了,乾脆下次演講讓我去吧。普朗克答應了。於是下一次演講時,司機就頂替普朗克上台做報告,並且很順利地完成了。但在接下來的觀眾提問環節中,有個觀眾問了個技術問題,直接把司機給難住了。幸好司機反應很快,回答道:“這個問題很簡單,連我在台下的司機都能回答,讓他來和你講吧。”然後坐在台下的普朗克就上台救了場。

——《給孩子講量子力學》第1講

最近我碰到一位叫瑟夫的認知科學家,他獲得了第五屆“菠蘿科學獎”,然後就來到杭州演講。在他演講之後,主辦方安排了一個我和他的對談。我就問他:“你認為人類大腦到底是不是一台量子計算機?”他回答説:“每當一種複雜事物出現的時候,我們總是覺得人腦像它。比如,當互聯網出現的時候,我們就覺得人腦像互聯網;當量子計算機出現的時候,我們就覺得人腦像量子計算機。如果將來出現了某種更復雜的事物,我們也會覺得人腦像這種更復雜的東西。”所以説,人類大腦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奧祕。

——《給孩子講量子力學》第4講

中國人喜歡説人生識字憂患始,當然,這裏的憂患可以被“糊塗”或者“好奇”取代。我們每一個人在人生的某個時刻有一個突然而來的好奇心,我的好奇心應該是由文學開始,更具體地説是由小説開始。

——《給孩子講量子力學》後記

如果不好奇,不去追問,世界的面目就像萬事萬物對於一個完全懵懂無知的人,本來就是那樣,何必去追問和理解?而一旦心智的大門被打開,一個人就會一發不可收。

——《給孩子講量子力學》後記

推薦語

《給孩子講量子力學》作為一本定位給小學生的科普文物,有着淺顯易懂,妙趣橫生的特點。作者運用了大量的比喻來解釋抽象枯燥的物理現象,如用“開過來的玩具小汽車可以用手抓住,但是開過來的真正的汽車只有超人才能攔住”來講解牛頓第二定律,並將其解釋為“懶人定律”,用“列隊的士兵”來講解原子與原子間空隙等。同時,書中配了許多插圖,有物理學家的畫像,也有解釋物理定律的插圖,都為讀者的理解起到了極大的幫助作用。不僅如此,書的內容並不只侷限在解釋量子力學中的物理概念。任何一門學科的成就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量子力學的發展是經過許多物理學家不斷遞進的實驗與推導。作者用大量筆墨講述了在量子力學的發展過程中里程碑式人物的事蹟,包括牛頓、愛因斯坦、普朗克、海森堡、薛定諤等。另外,在每一講的最後都有“延伸閲讀”的部分,這一部分是對每一講中所提到內容的補充,也有對當下某一技術發展情況的介紹或者對未來發展趨向的展望,往往層級更深,也更能拓寬視野。

作為一名文科生,已經許久沒有接觸數理化,恰好發現了《給孩子講量子力學》這本書。當我開始閲讀,嘗試去理解書中的內容,去想象量子世界的運行,彷彿回到了中學的課堂,也再次被喚起了好奇與興趣。往往在閲讀中想起書中沒有解釋到的問題,也在好奇的促使下查閲論文資料去獲得答案。如李淼老師所説“如果不好奇,不去追問,世界的面目就像萬事萬物對於一個完全懵懂無知的人,本來就是那樣,何必去追問和理解?”書中提到的量子力學無限的未知,人類對這個世界的瞭解還少之又少,既令人惶恐,也令人興奮。

無論從化繁為簡、深入淺出的思路,還是從內容裏對當下量子力學領域的前沿跟進,這本書都是目前極為成功的中文科普文物。李淼老師曾在採訪中講:“不要老是妄自菲薄,覺得連外國的月亮都比中國的圓。我相信《給孩子講量子力學》就不比《七堂極簡物理課》差。”這本書定位給國小生閲讀,那麼成年人閲讀更不成問題。我也相信,這本科普文物對許多大朋友也會有很大的科普意義。

其實,在這個奇妙的世界中我們都是充滿好奇心的孩子,還有無數的奧祕等着我們去探索發現。

延伸閲讀

閲讀不可只沉浸在文藝之中,科普文物也是閲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以下摘自知乎用户@夜雨鶯歌

文學類的書籍,我更多的是看到情感的共鳴

他的感情,思想,撼動着你的心靈。

讓你感到靈魂的昇華,與書中的人物有着思想的連接。

不同的文學書籍有不同的核心思想,你能從裏面讀到什麼是生命,什麼是人性。

不同的故事從不同的角度去為你展示生命的意義,人性的共鳴,社會的現實,還有我們所追求的希望。

在書中沉溺,孤獨,也是温暖的孤獨。

科普類的書籍看似沒有生命,只有冰冷的數據和理論

但是他們卻是基於生命所誕生的。

書中沒有温暖的修辭,只有一本正經的給你講道理。

他是濃縮的,世界上的各種事情都是基於某核心展開的,而專業書籍正是萬物的核心。

他會簡單粗暴的告訴你事情的本質是什麼。

雖然你得不到情感的共鳴,但是你得到了大量知識所帶給你的愉悦與興奮。

兩者看似矛盾,但卻是相輔相成的。

如果你只有理性,那麼你跟電腦沒什麼區別,你懂的再多,你也只是一台沒有情感的機器人。

如果你只有感性,那麼你跟小孩沒什麼區別,你想的再多,你也只是一個沉溺在自身情感中的青春期少女。

本文作者: SHEN C.

公眾號: 一起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