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家鄉的文章推薦:中川老家

本站:中川充滿了傳統文化氣息,它是無名之地,但也有着撲朔迷離的神話傳説方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中川老家》這篇文章吧。

關於家鄉的文章推薦:中川老家

我的老家在昌靈山南腳下一個叫中川的地方。從嚴格意義上講老家已不復存在,因響應政府的號召,鄉親們全部下山入川遷移到黃花灘居住,只有殘牆劣壁在四面環山的保衞下標誌着這裏曾經充滿人間煙火。現在沒有人居住,那還叫家嗎?離別越久,回憶越真切,走得越遠,思念越近。多少回在夢裏依然是兒時老家的情景,思念是一種魔咒,總是把人牽回到透着鄉音的泥土裏,喚醒山間音符的每一個細胞。

中川,是無名之地,但在昌靈聖山的映照下也有着一段撲朔迷離的神話傳説方誌。據説,此地充滿靈氣,固有天降龍脈之傳,曾經因紅柳遍野,景色秀麗故名稱紅柳灣,後來,聽説是斷了龍脈,紅柳一夜消失,由於此地形東高西低,一條沙河彎彎曲曲被改名為拐把川,再後來因地形變化分成上、中、下三川。中川以沙河為界由陰屲、陽屲、劉家台、高家灣幾個村組成。神話方誌僅僅是當地人們的一種敬仰和靈魂,我們無法考究,但山泉六月凍冰,實乃親眼所見,此地人傑地靈、人才輩出在方圓百里那是家喻户曉。隨着回憶,時光將我穿越到兒時老家情景……

老家的春天彷彿比其他地方來的晚一些。她沒有大靖城東門坡上冰雪融化的泥濘;也沒有海子灘鋪天蓋地的沙塵,萬物都在寧靜中悄悄地發生變化。一聲雞鳴破曉,春天就進來了,門前的樹枝會多幾顆嫩芽,父輩們便鍥犁夯耙隨着春天的腳步踩在鬆軟的、酥酥的、温柔的泥土上將一年的希望播種;樹上停歇的兩隻喜鵲沐浴着絲絲春意,温馨而又暖意的嘰嘰喳喳;幾隻老母雞悠閒自得地在門前鬆軟的泥土裏拋着尋覓蚯蚓吃;孩童們在母親的吆喝下脱去了裹了一冬的大棉襖,在村裏輕裝上陣撒歡兒;“春催萬物”,所有的山間綠意盎然,滿村的杏樹綻蕊吐香,田間地溝都換上了新的綠裝,一切新的活力在寧靜中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中川的夏天是一個忙乎的季節,這兒的莊稼大多都在山川,完全屬於靠天吃飯。但在兒時的記憶裏雨水較多,真所謂“一年豐收,十年不愁”,所以,只要搶抓好夏收的黃金季節,鄉親們的日子就過得安逸自在。天麻麻亮,大人們就備好饃饃、裝好開水、套上架子車,一路吆喝着到地裏,開始日出而作,日落而歇,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就這樣拔完豆子,拔麥子,再拉到麥場上壘成垛,然後按照前後進場的順序開始打場,等到顆粒歸倉已經到了秋季。心細的人家再種上些玉麥子、胡麻、土豆、胡蘿蔔等農作物就顯得更加忙活了。

暑假的娃娃們也不可能讓閒着,放牲口成了第一要務。整個山間地頭以及溝溝窪窪都是牛羊騾馬出沒的地方,孩子們三五成羣聚在一起諞着閒傳,牲口們悠閒自得啃着青草,只要不侵犯別人家的麥田,便相安無事。那時,中午都不回家,瞅準機會,偷些剛拔下的豆子,燒着吃就算一頓可口午餐,當然,最誘人的是挖個土樓樓燒山藥吃了,那個美味,現在想起依然饞相百出。黃昏時分,孩子們回家心切,吃飽了肚子的牲口們精神抖爽,東窪山、八尺窪、趙家山、邱家溝……牲口們從四面八方向大泉溝湧來飲水,整個山川猶如萬馬奔騰圖,氣勢磅礴,景色壯觀,所有生命盡在黃土上的汩汩脈動。等在流着泉水的澇壩上人喊馬叫一陣子,大自然又迴歸於寧靜,那空曠的星辰,使每一個細胞都在這靜靜的夜空裏分享着瀰漫的土地芳香。

家鄉的秋天彷彿比較悠閒。由於莊稼早已歸倉,漢子們抽着旱煙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談古論今;婆姨們夾個鞋幫子互相串門;孩子們背起書包上了學堂,牲口們也不在受任何約束,三五成羣自由“活動”,就連圈養的豬也解除“禁令”,跑到已經收過的山藥地裏再掘地三尺。整個村莊猶如與世隔絕,生活在世外桃源。

冬天的中川充滿了傳統文化氣息。在我模糊的記憶裏,那時一到冬天,家家户户便請在村子裏德高望重的老人們來念經卷。這些有威望的人可不是輕易上門的,他們會視情而定,要看你是否團結鄰里,是否孝敬公婆。他們一來便盤盤腿坐在炕上,開始彈拉琴唱,念得經卷有《賜福》、《報娘恩》、《十勸人心》等等,好多已經記不清了。當他們念得稍有歇息時,男主人便敬煙致謝,女主人就馬上端來油餅子,倒上糖茶,娃娃們還趴在炕沿子上,雙手掫着頭,回味經卷裏的意思。

後來,又流行唱戲。當第一場雪來臨之後,預示着離過年不遠了,於是有人組織戲劇排練。等到了大年七年級,中川國小院子裏早已搭好了戲台,全村男女老少自行攜凳,前來觀看。唱的戲有《鍘美案》、《李元貴賣水》、《韓琪殺廟》、《轅門斬子》、《穆桂英掛帥》……一年又一年地唱,中川的戲唱出了名氣,走出了外界,大靖、裴家營、海子、土門等地方的人們都僱個大汽車排隊來請,據説最遠唱到了武威,還聽説幾個姑娘因為戲唱得好,找的對象都是公幹家庭。那時,中川的大人娃娃都能隨口唱上幾句秦腔,彷彿冬天的中川是戲劇的世界。

……

夢迴故里的同時,歲月的痕跡漸漸拉開了隔膜,忙碌的奔波中,一切童真都已遠去,對於家鄉的事兒,回憶成了唯一的奢侈。清明祭祖,重返故土,眼前情節,不堪入目,家鄉已雞犬不聞,荒無人煙,鞠為茂草,面目全非。此情此景,吾心落淚。唯願早日落實退耕還林,給九泉之下的祖輩們留一片淨土,享一份綠意……

作者:王忠堂

公眾號:大靖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