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積玉橋的美文欣賞

本站:每個地方都有那麼一座橋,連接着兩地連接着兩方的心,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積玉橋》。

有關積玉橋的美文欣賞

積玉橋,在全椒縣襄河鎮東南門街道之接壤處,橫跨襄河之上。原名“市石橋”,民間俗稱“大石橋”。相傳始建於西漢初年。宋嘉祐二年(1057)由邑人吳訟與僧人行悦領首重建,歷時五年方成。明景泰元年(1450)重修,明成化、弘治年間(1465—1488)續修。清宣統元年(1908),橋被大水再次毀圯,各坊邑人捐資銀元達一萬四千兩,擬重建;辛亥革命起,工程暫停,接着大旱災荒,延至六年(1917),方又“始甃橋址”,重新募捐,並專門成立以椒邑文士汪文綬(曾任淮安知府)為首的“積玉橋修復促成團”和以張德霈(縣財政局長)、盛元龍(縣財政局副局長)、江紹禹(縣商會會長)為經理的“積玉橋橋工局”促其事。到民國八年(1919)十二月告成。重修的積玉橋長41米,寬4.2米,高9.6米,四垛、三孔,橋面皆以石條壘成,橋面兩邊有磚砌欄杆,大橋中孔上鐫刻有“積玉橋”三個大字,為邑人江克讓所書。今此橋仍為全椒城內重要津樑。

積玉橋前有一塊青石板,石板上有清晰的馬蹄印。傳説霸王項羽飛馬從城牆馳下,馬落在石板上,留下了蹄印。這一雙馬蹄印從此就成了全椒人引以為豪的談資。

1920《全椒縣誌》記載:民國六年(1917),因橋重修清理橋墩時,發現散見橋石中的殘字石刻,每石一字,達千餘字。時本邑書法能手江克讓囑子江兆源與盛峻居,在亂石中搜拓,先後共拓八十六字。

積玉橋石刻,字跡結構奇古,經當時金石家李瑞清、曾熙鑑賞,評價其字古厚渾樸,有漢魏神韻,論為“蕭樑人手筆,與鶴銘同時。”書法家亦均公認為六朝人作品。所書內容即千字文。名橋名刻,當時就被學術界所重視,江氏將所拓八十六字裝璜成冊,曾由中華書局影印成《全椒縣積玉橋殘字》一書,供人臨摹。凡得者,如獲珍寶。此書冊為江克讓之子江兆沅保存,傳至第三代江家蔭(原縣文化局長)因文革後佚。可惜,這批視為書法藝術珍品的近千塊石刻,因民國年間修橋時,被填入積玉橋橋基之下。何時能重見天日,只好有待後人修橋時查找了。(黃口:積玉橋記),為此著名書法家劉二剛在《書法導報》撰文,關於《初拓全椒積玉橋殘刻》。著名畫家徐悲鴻為《全椒縣積玉橋殘字》寫跋 《積玉橋字》。

積玉橋,為全椒古代最著名石橋,是南北交通重要津樑,素為兵家爭奪之地。據清康熙十三年(1674)《全椒縣誌》:東晉簡文帝鹹安元年(371)大司馬桓温討伐袁瑾,袁氏求救於前秦,前秦遣將軍王鑑、張蠔率步騎三萬來助,桓温遣桓伊等人迎擊王鑑、張蠔於積玉橋,大破秦兵。《宋史》記載:“金人大戰積玉橋”,亦即指此地。抗日戰爭期間,侵華日軍佔領全椒期間,在橋頭建碉堡,控制東西街道交通。

在古代,積玉橋也被作為全椒學宮的金水橋。每當學使駕臨全椒試取秀才,凡成為秀才的,必戴花從積玉橋上,從湧金橋下,謂之走“金水橋”,然後到學宮拜老師,拜孔子牌位。

公眾號:天府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