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悟散文:年老的人懂自愛,故為寶

後輩的尊敬與愛戴,是長輩生活的最好禮物。懂得自愛的老人,更能活出自我的風采。

生活感悟散文:年老的人懂自愛,故為寶

有很多事,不用解釋,時間會讓我們懂事;傻瓜才在年輕時候不做傻事,羨慕別人有故事。

——邵夷貝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説法似乎把所有的老人都併入了“可貴”之列。

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並不是所有的老人都能夠給予後輩智慧的啟迪,或具有與人愉快相處的能力。就如不是所有經歷過年代更迭的古物都具有收藏價值一樣——若不是因為稀缺而彌足珍貴,定是它自身就一直存在被人願意擁有的價值。

人的價值在於能夠被他人有所“利用”——或是為他人帶去既得好處或思想收益;或是其言行能夠讓他人有所學,讓人敬仰產生傾佩之處。這是人性因利而聚的本能社交反應,也是人情世故的真實本相。

處於弱勢的老人不會因為年老力衰而被區別對待,反而會因“吃過的鹽比後人走過的路都多”的時間優勢而被後輩有所期待。

因為自古以來,長輩與晚輩之間情感維繫的樞紐都是由上而下地傳遞——一個主動並心甘情願地付出,一個被動而理所當然地接受。

這種行為模式經由幾十年的固定訓練,形成一種慣性之後,想要改變其傳遞方式和雙方的心理狀態其實並不容易。大多是長輩在感概身體一年不如一年,仍然力盡所能照顧着後輩的情況下,年富力強的子女卻無法體會那種想把依靠寄託在後輩身上的心理。沒有經過相同經歷的過程就做不到感同身受,何況是把被動接受當成了習慣的後輩。

如果一個老人在年紀增大,身體、力量逐漸減弱的情況下,不説還能為子女做些什麼,若是還沒有智慧為其加持,總處於時刻需要充值的狀態;或對自己不再有任何要求,任生活陋習讓自己不再幹淨清爽,給人污穢不堪的印象,能夠不被後人嫌棄就算是很不錯了。

每當看到那些穿戴適宜、乾淨利落、精神矍鑠,給人如沐春風之感的老人時,我就會想,一個能被後人尊敬和孝順的老人並不是其子女的品性有多好,一定是老人本身就有着不同凡響之處,能夠影響後人對待其態度,願意與之相處。Ta們自身是帶着光芒,後輩以擁有Ta們為榮、視Ta們為寶。就同“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原理一樣,無法得到子女尊敬的老人,一定是自身就存在着各式問題。

不禁想起看到的一條評論:過年期間,一位帶着孩子回家鄉的女士去給一位長輩拜年。那位老人可能想要表達對孩子的親暱,想拍一下孩子,結果是一張烤着炭火而烏黑的手抓在了孩子穿着淺色羽絨服的手臂上。她當時的心情不可描述,只能是盡力裝作沒看見。

這種裝作沒看見的行為是那位女士的修養,但作為一個老人,一定不能因為年齡增大而不再自覺和自知,隨意在後輩的心裏埋下一顆厭惡的種子。

就如這句話所説:

我們欣賞一個人,其實本質是欣賞了他的生命綻放力;我們討厭一個人,也是討厭了一個人的頹廢。

處於弱勢的老人需要後輩的理解和照顧,但更需要的還是後輩能夠對自己有所欣賞。因欣賞而聚焦,才能產生一種自然的粘合力,毋須費力。

人都有年老力竭的那一天,但不能因此而找藉口頹廢,也不能因為年齡而束縛自己。只要是沒有死去,就算沒有力量綻放,也一定要讓自己弱弱地開放着——照顧好自己,注意生活細節,仍像年輕時一樣講究個人衞生,不被人厭棄。如此,便是在開放自己的生命力。

一個老人的頹廢正是從不自知,不注意自己的言行開始。若是總以自己的標準去對待後輩,孰不知那些因生活環境不同、文化差異不同而導致的生活習慣不僅不被後輩接受,還容易形成隔閡,留下矛盾的隱患。

若想雙方和平相處,少些紛爭,除了子女能夠自我要求,擁有把長輩當成需要照顧的孩子那般看待的自覺之外,長輩也要有着能夠幫年輕一輩考慮事情更為周全的謀略,和力盡所能少干預後輩、自我照顧的能力。否則,就是雙方攪成了一團亂麻,互相指責,各自埋怨,老無所尊,幼無所恐。

若是長輩總是倚老賣老,像一副枷鎖般,用世俗的道德觀念去綁架和約束後人的言行,那隻會導致面和心不和的場面,無法得到後輩的尊敬與愛戴。

任何事情,一旦被強迫的要求,而不是出於自然而為之,都會適得其反。一個能夠被他人尊重的老人,一定是先出於對自己有所約束和珍愛。

睿智的人看得透,故不爭;豁達的人想得開,故不鬥;明理的人放得下,故不痴;重義的人交天下,故不孤;濃情的人淡名利,故不獨;寧靜的人行深遠,故不折;知足的人常快樂,故不老……

年老的人懂自愛,故為寶。

作者:又耳

公眾號:又耳夜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