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好看在哪裏?精彩影評5篇600字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餃子導演執導的電影,目前票房超過30億,希望以下影評對您有所幫助!

《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好看在哪裏?精彩影評5篇600字

《哪吒之魔童降世》一

1、唐宋元一直活在佛教世界的哪吒

哪吒的形象在中國形成至少千年以上,最早應可追溯到唐朝。

但彼時哪吒還是比較徹底的外來神,跟隨佛教東傳而來,原型可追溯至西域的印度教、或比印度更西方的波斯教神仙。在中國比較明確的説法,哪吒是北方毗沙天王的三兒子,因此稱三太子,因肩負護持佛法的重任,所以戰鬥力超強,且法器眾多。三頭六臂的形象應該也是一併從西域傳過來的,畢竟中國國產神仙從未原創過這種模樣,倒是印度教和佛教中的神佛,動不動就九個頭,一千隻手。

也是因為唐朝出了一個神勇的李靖將軍,常在北方作戰,常戰常贏,在民間被尊為神,北方毗沙天王形象就逐漸跟李靖形象融合,本土化了。

這個融合的過程沒有那麼快,至少要到了宋朝。

北宋詩人蘇轍,也就是蘇東坡的哥哥,寫過一首詩:

北方天王有狂子,只知拜佛不拜父。

佛知其愚難教語,寶塔令父左右舉。

兒來見佛頭輒俯,且與拜父略相似。

佛如優曇難值遇,見者聞道出生死。

嗟爾何為獨如此,業果已定磨不去。

佛滅到今千萬祀,只在江湖挽船處。

説的顯然就是還是佛教故事中哪吒父子的形象,完全沒有出現李靖的任何信息。

所以一般猜想,是到了南宋,北方毗沙天王才完成了本土化,成為一箇中國將軍戰神的形象。他的三兒子哪吒,也隨之變成了中國人,開始逐漸往少年英雄的形象上靠攏。

為什麼説是南宋,因為到了元朝,哪吒的故事已經非常成熟了,許多元雜劇裏都有哪吒的身影,主要負責降妖除魔,戰鬥力爆表。

不過此時,哪吒的佛教體系背景還沒消融,哪吒不認父親故事梗概是有了,但跟孝不孝的還沒扯上關係,佛教語境不認孝這一説,所以這個故事在民間流傳主要是哪吒降妖除魔的本事。跟道教也還沒產生直接關係。

古代中國是一個容納多元宗教體系的政治文明體,再加上地大物博,朝代更迭,一直以來就沒有一個明確的神話譜系,總的來説是:道教參考佛教,民間宗教往道教上靠。

比如玉皇大帝,在很多人的心裏,是統領三界的最高神,但在宋代以前,玉皇大帝在神仙譜系里根本就沒有存在感,反而是看起來脾氣壞又有點慫西王母,也就是王母娘娘的形象,從西漢開始就位列神仙譜的頂端。

元朝時間很短,但元雜劇的流行,用“表演”的形式,讓很多故事在真正的民間,得到了更廣泛的流傳。這也讓民間智慧更加湧現,開始反哺故事的創作,讓即將到來的明朝,出現了一箇中國民間文學創作的高潮。

2、明早期《西遊記》裏的哪吒

《西遊記》的誕生就是這種反哺的典範。就神仙譜系這一塊兒,《西遊記》是一部關鍵作品,是一次對中國神仙想像世界的大一統。在此之前,神仙都散落在各個時空,即使在同一片土地上,佛教的神仙、道教的神仙、本土民間神仙,都見不到面,像彼此生活在平行宇宙裏。

《西遊記》之後,一切都不一樣了,各個時空的次元壁被打破了。這同時也是儒釋道三家文化融合的一個標誌,這給民間也帶來了新的影響:既然上面的神仙都見面了,我們生活在現實裏的人,還那麼較真兒幹嘛?於是中國的民間信仰體系,也愈加朝着功利化的方向去發展。關於民間信仰體系,和儒釋道的融合,是另一個大話題,略去不表。

這裏説《西遊記》,是因為哪吒故事出現在《西遊記》裏,比出現篇幅更長的《封神演義》,時間要早,文本敍述更簡潔,立意也更大氣。因此從文本考據或者尋找原型的角度來看的話,《西遊記》更有參考意義。

“天王生此子時,他左手掌上有個哪字,右手掌上有個吒字,故名哪吒。這太子三朝兒就下海淨身闖禍,踏倒水晶宮,捉住蛟龍要抽筋為絛子。天王知道,恐生後患,欲殺之。哪吒奮怒,將刀在手,割肉還母,剔骨還父,還了父精母血,一點靈魂,徑到西方極樂世界告佛。佛正與眾菩薩講經,只聞得幢幡寶蓋有人叫道救命!佛慧眼一看,知是哪吒之魂,即將碧藕為骨,荷葉為衣,念動起死回生真言。哪吒遂得了性命,運用神力,法降九十六洞妖魔,神通廣大,後來,要殺天王報那剔骨之仇。天王無奈,告求我佛如來,如來以和為尚,賜他一座玲瓏剔透舍利子如意黃金寶塔。那塔上層層有佛,豔豔光明,喚哪吒以佛為父,解釋了冤仇。所以稱為託塔李天王者,此也。”

這段西遊記的原文,是説哪吒出生時,左右手就刻了自己的名字,三歲時下海玩闖了禍,抽了龍筋。他父親李天王知道後,怕這件事連累自己,生出後患,就想殺了哪吒。結果哪吒大怒,剔骨割肉還給父母,表明將父母精血還回去,就跟父母了無瓜葛,不會連累父母。雖然了結了不連累父母這事,哪吒心裏卻是忿忿不平的,到佛祖那裏求救。佛祖見到哪吒,為他用蓮藕做了肉身,荷葉做了衣服,唸咒讓他起死回生。哪吒得了這一次的性命之後,去打敗了96洞的妖魔,煉成了更厲害的神通,然後想要去找父親報當年的剔骨之仇。天王打不過哪吒,也來找如來佛求救。佛祖覺得還是以和為貴,不要繼續鬧了,就給了李天王一座寶塔,塔上每一層都有佛,叫他託在手裏。又跟哪吒説,你不想認這個父親,但是可以認佛為父親,以後見到這個寶塔就如同見到父親。哪吒特別聽佛祖的話,李天王又日夜託着寶塔,父子二人就算化解了之前的冤仇,李天王也變成了託塔李天王。

這段故事小傳,前因後果跟蘇轍那首詩裏寫的一致。從文本敍述來看,以明初的《西遊記》為界,之前的哪吒故事,包括民間傳説、元雜劇劇本,描述主體都是他變成了蓮花身之後的戰神形象,剔骨還父的情節並不突出,大致當成“捨身飼虎”這樣比較血腥的佛本生故事來看。

背景上來看,西遊記裏,哪吒父子通過佛祖“和解”後,是共同為玉皇大帝當差,這也是宗教背景由佛向道的第一次轉型。

3、明末期哪吒成了道教神仙

《西遊記》之後,明末的《封神演義》,把哪吒重生之前的幼兒時代補全了,並且讓哪吒故事實現了徹底的本土化,同時,哪吒故事的佛教底色也完全消失了,哪吒全家都成了修道成仙的人。

因為要寫哪吒的流變,我把《封神演義》裏關於哪吒的三章原文讀了一下。這本書文學性很一般,像是一部寫於明朝的、披着歷史外衣的玄幻爽文。

用魯迅的話説

“書之開篇詩有云,’商周演義古今傳’,似志在於演史,而侈談神怪,什九虛造,實不過假商周之爭,自寫幻想,較《水滸》固失之架空,方《西遊》又遜其雄肆,故迄今未有以鼎足視之者也。”

可見魯迅老爺子對其評價也實在不高。

但文人的評價不代表羣眾的口味。正如當今玄幻故事席捲小説界和影視改編界,《封神演義》塑造的封神宇宙,因為人物眾多,世界觀宏大,有帝王八卦,還有凡人成仙,各式法寶,整體上正邪對立明確,實在是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精神娛樂。

哪吒故事的本土化,有賴於明朝儒釋道三教合一的背景,佛教是外來宗教,道教是本土宗教,儒家雖不是宗教,卻是中國古代社會意識形態最主流的部分,宋以來變味兒了的理學、道學尤甚。《封神演義》表面看是道家玄幻小説,實則講的都是儒家道統這種封建統治階級的官方哲學,維護的是封建社會統治秩序。

哪吒也是在這個時候,從一個佛教護法,變成了帝王建功立業的幫手,並因此得列仙班。

《哪吒鬧海》這部動畫片出現以前,人們是怎麼看待哪吒這個角色的,他在封神演義裏強調的東西跟如今不同,一是天生命好,有本事,有法器,二是出了事有骨氣,不連累父母,但跟父母也沒情義。對他是羨慕?尊敬?

4、《封神演義》的價值觀

除了文學性不高,各種常識性錯誤,對當代觀眾來説,《封神演義》最大的問題是價值觀奇葩。

咱們拿寫哪吒的這三章來説。不瞭解這本書價值觀的人,覺得哪吒的行為、他老師太乙真人的行為,不可理瑜,令人髮指。但如果你瞭解整本書的唯一底層規律——天命大於一切,這些劇情就大致能找到出發點。

不管是哪吒還是太乙,在其中行事完全不需要顧及善惡,不管是抽了龍筋,還是無緣無故射殺別人,包括去揍龍王、燒死石磯,都只需要一個理由:哪吒是上天派來助武王伐紂的,所以在完成這個使命之前,哪吒做一切事情都是合理的,都會受到保護。

如果阻礙哪吒,就是違背天命,可以隨便慘死。

翻看全書,不只是哪吒,上到女媧娘娘,下到姜子牙,唯一的行動決策依據就是:依天命行事。《封神演義》裏一定級別的神仙有預知未來的能力,這個未來就是“天命”,神仙知道了之後,就要努力保證讓天命按時按量發生,為了保證天命,幹什麼都行。

這個過程裏,沒有善惡是非,沒有好人壞人,沒有能力高下,一切的唯一評判標準,就是是否順應了天命。

更奇葩的是,這部小説從來沒想過要説服你,比如除了陳述事實以外,從反面論證一下不順應天命會怎樣怎樣。不,《封神演義》就只是單純的擺事實,一切都是天命,你要順應天命,不可能不順應天命,不管你幹啥天命都會發生,你要是真不服,自然有要保證天命的神仙來解決你。不講道理。

不過,民間故事很認這一套。因為既然天命是註定的,所有的努力也都失去了意義,不管是帝王將相,還是平頭百姓,都安心做自己該做的事就好,不用想着突破階層什麼的,也不需要抱怨上天不公,產生不必要的民憤。

民間社會的通行觀念,通常比知識分子想象裏的要保守得多,你認為這顯然是在愚民,民眾卻覺得這很好啊,充滿了道德感和正義感。

5、哪吒在《封神演義》裏是英雄嗎

還説哪吒。他在封神演義裏是靈珠子轉世,一出生就拜到道教太乙真人門下,卻是一點仙風道骨也沒有學來。這也不怪哪吒,雖然《封神演義》整個背景都是道家修仙,但其中確實沒有任何一個角色體現出道教的灑脱天真,完全淹沒在儒家道學之中,一派迂腐至極,唯出身論,官本位論,在天命不可違的包裝之下道貌岸然。

哪吒在跟太乙真人一起燒死石磯的時候,聽聞四海龍王齊聚,要對李靖夫婦下手,垂淚擔心。可見他對父母還有一點感情。太乙真人就給哪吒出主意,説你回去,剔骨割肉還給父母,好跟父母撇清關係,就能不連累父母,順便也解了龍王的氣。這方法很管用,哪吒依法實施之後,龍王敖光倒是個講理的神仙,説了一句,

“也罷!你既如此,救你父母,也有孝名。”

三太子敖丙之仇,就算是報了。

在這裏,出現了跟“孝”相關的命題。

在古代,凡事能跟孝扯上關係,就像我們今天“蹭熱點”一樣,能在民間收穫更多的關注度。

到了79年的《哪吒鬧海》動畫片裏,故事再一次經過了巨大改編,哪吒一切行為的動機都變了,變成了懲惡揚善,但自殺以不連累父母,這個情節還是得到保留。你要説這個情節是意味着啥呢,是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麼?還是一人做事一人當的英雄氣概?

不能連累別人,和不能連累父母,這是兩個層面。

觀眾看戲,不連累別人,是有擔當,是一個英雄的基本素質。但不連累父母,從來不是想不連累就能不連累的。

哪吒能通過還給父母骨肉精血,就撇清了跟父母的關係,從而做到不連累父母,這在中國歷史上是頭一份兒。為什麼以前沒有這種情節?因為以前根本沒這個選項,子女和父母的關係怎麼可能割裂?再説了,也不是誰都能剔骨割肉後,再用蓮花重生。

哪吒故事的一個重要意義就此誕生:從前,人不能選擇不孝,現在可以選擇了——《孝經》説: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因為是從父母那裏來的,所以不能毀傷;那我把身體髮膚都還給父母,還算不算毀傷?

哪吒用毀傷身體這種“不孝”的方式,完成了不連累父母這種“孝”的行為,算不算是對孝的一種反諷?

如果親子關係這件從來都不能反抗的事情,都被反抗了,還有什麼是不能反抗的?

在封神演義裏,反叛精神並不是哪吒這個角色要表現的重點,他從頭到尾,都是一種在秀優越感的狀態:我是天命註定要做什麼什麼的,所以我是順天命的,不管是龍王還是石磯,幹掉你們不算什麼。

從始至終哪吒的暴力都是在釋放私慾。唯獨剔骨還父這個情節,讓他“被反叛”了一把,第一次讓”不孝“也成為了一個正當的人生選項。

在我看來,這足以讓哪吒,成為意識形態領域的一個英雄。

6、建國後鬧海的小哪吒

也許就是《封神演義》裏哪吒這一點的“被反叛”,讓哪吒的形象逐漸成了反叛精神的代表,也終於在幾百年後,成就了《哪吒鬧海》裏的哪吒小英雄,反抗體制,反抗父權,反抗暴力,成了正義的化身。

《哪吒鬧海》於1979年公映,正是十年浩劫剛剛結束的特殊時期。這部時常一個小時的動畫片,有着非常高的藝術水準,美術構圖、造型都極盡中國古典繪畫之美,音樂運用了豐富的戲曲元素,張弛有度,有板有眼。

唯獨戲劇創作上,沿用了善惡分明的簡單邏輯,沒有向深處挖掘。也許是受到了太多不公的對待,當時的創作者們向這個角色裏傾注了太多的忿懣,讓一個7歲的孩子,獨自承擔了秉持正義、消除邪惡、顧全大局、孝順父母等等太多的責任。

這讓哪吒小英雄的形象立起來了,但也讓他身上帶着一種委曲求全的憋屈。這種憋屈,是觀眾自發的情感,是源自自身真實經歷的強大共情,一方面是無處不在的體制,一方面是親子關係裏父愛的不純粹,以及母愛的缺位。

《哪吒鬧海》裏,父母沒有給予哪吒應有的慈愛和幫助,為了落個忠孝兩全,逼得一個孩子自殺,這哪個觀眾看了能不憋屈啊?

7、新世紀的好命小頑童哪吒

《哪吒之魔丸降世》之所以廣受好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化解了觀眾心裏這層憋屈。

我們看哪吒父子的關係,在《封神演義》裏,李靖一直覺得哪吒是妖怪,不祥,但這不重要,只要哪吒是他兒,他作為父親就有特權,毫無感情上的互相滋潤,所以哪吒剔骨割肉還給父母,就算是了了父子情分,後面做什麼都再無瓜葛,哪吒要去追殺李靖報仇都無所謂——你拿現代人的思維想想,這是哪門子的父子啊。

《哪吒鬧海》裏好了很多,但這個父親依然沒有父親的人味兒,哪吒出了事,毫無關愛之心,先想到的是得罪了特權階級,會不會連累自己,接着就不問事情原委,直接認定哪吒做了錯事,要去舉劍殺之。哪吒為了勸退發大水的龍王,不連累百姓,也不連累父母,自殺謝罪,既有倫理大義,也有孝心。

如果倫理和孝心就是不問是非黑白,只要掌權就是對的,只要是父親就是對的,這算哪門子大義?這樣的孝順又是在圖什麼?體制有問題,老百姓也沒法子,只能心裏默默憋屈。

到了《魔丸降世》中,哪吒的父子關係終於回到了真實的人間。

父子之間,首先是情感,然後再説倫理,情感和倫理上有衝突,儘量去想辦法解決,不是説一邊倒。從前故事裏的,要麼為了哪吒不顧陳塘關百姓,要麼為了百姓完全不顧哪吒,這都不是最優解。

在這組最新的父子關係裏,李靖的慈,成了解決矛盾的關鍵。面對哪吒魔丸的身份,他選擇先不告訴這個小屁孩兒真相,讓他以為自己就是靈珠轉世,肩負着替百姓斬妖除魔的責任。

然後是給他找老師,試試看後天的努力,是不是能改變一些先天的稟賦。

最後是修改命運劇本,既然故事線是不能動的,天劫咒無法取消,那就改一改角色分工,把天劫咒的對象改了,用自己的命去交換哪吒的命。

這才符合一個父親的真實內心世界。

面對哪吒,他從來沒考慮哪吒給他帶來了什麼,而是一直考慮,他能給哪吒什麼。

圍繞哪吒父子關係的關鍵詞,終於從“孝”,變成了“慈”。

慈字,上面一個茲,下面一個心,茲的意思是草木茂盛,茲與心合起來的意思是,有幫助人茁壯起來之心。我們通常説上對下、長輩對晚輩的愛,是慈。

孝呢,孝字是一個小孩兒攙着老人走路,是下對上、晚輩對長輩的愛。

一個向前看,一個向後看。

我更喜歡“慈”,這個字裏透着着眼未來的態度。

最新版的哪吒裏,明確的善惡對立消失了,劇情裏沒有絕對的好人壞人,呈現的是每個人不同的自由意志跟他們獨特的必然性之間的鬥爭。

獨特的必然性,翻譯到俗話裏,就是命。

面對自己的命,爭與不爭是你的自由。《哪吒之魔丸降世》裏,哪吒選擇了爭,李靖夫婦選擇了爭,小白龍、申公豹、整個龍族都選擇了爭,連陳塘關的小朋友們也選擇了爭。

你呢?

《哪吒之魔童降世》二

哪吒二刷了,發現初次看時疏忽掉的不少細節。

一刷時,注意力多集中在哪吒上,二刷更多看了哪吒爹孃、敖丙他們,個個都精彩!

二刷想着看看別人哭,結果小朋友沒哭,自己卻依然流淚了(成樣人看哪吒更好哭的樣子)―――在哪吒對敖丙説:看你那慫樣!靈珠還不如我這魔丸時。

哪吒,值得N刷。

以後的作品,期待……

《哪吒之魔童降世》三

影評寫的晚了些,

上週去觀的影,起了個大早,電影院小朋友居多,動漫果真是老少皆宜,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意味,下面進入主題。

開始的搞怪路線,顛覆了傳統太乙真人的形象,申公豹倒是意料之中,但是結巴又是一個不小的伏筆。另外,打破腦袋我也沒想到,那肥豬竟然最後竟然化成了風火輪,靈珠、魔珠一體兩面的設定有點像玄幻小説,由元始天尊定基調三年後大劫毀滅魔珠開啟故事。哪吒母親的設定很符合我的個人胃口,就喜歡這樣的女生,對漂亮又自稱老孃的女生沒有免疫力。故事情節不再一一贅述,觀眾老爺們可以去電影院觀影,電影以哪吒囂張的姿態為外衣,外加搞笑橋段,內裏的確是哪吒懷揣着懵懂無知的善意,卻沒被陳唐關的百姓温柔以待,在一路不被人信服中度過兒童生涯,骨子裏想證明自己是無害的,合羣的,不知道為什麼中國電影的描述總是將局外人表現得冷漠無情,人本無情,但是表現得太明顯了。不管怎麼説,哪吒父母還是陳唐關的總兵,就算是畏懼強權也不應該這麼表現,哪吒父母刻畫的也有點聖母情節,守護了陳唐關這麼久,就因為這個看着村民侮辱孩子?可能這個只是導演的鋪墊為了刻畫哪吒入魔後再守護他們的 烘托吧。説完魔童咱們説靈珠,敖丙身負龍族大義和氣運,僅朋友二字就置j族人於不顧,未免有點太理想化,相識、相知,最後一路黑化卻選擇了背叛族人,不符合生長大環境,當然也是為了烘托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旨,只能犧牲一下嘍。

總體來説,拍的還是很不錯的,既然是動漫不能事事吹毛求疵,整體畫風很不錯特效雖未達到完美,但是也已經不錯了,國漫也在慢慢以新形式來表現自己的張力,另外期待後續的哪吒2了,目前票房也是很不錯的,現在大眾審美普遍提高,不喜歡吃快餐了,只要導演努力打磨,終歸是有收穫。

國漫加油,我命由我不由天,由廣電!!!

《哪吒之魔童降世》四

1.魔丸的魔性並沒有很好的體現出來,哪吒魔性與人性的的對抗在哪裏?僅僅只是失去意識。帶上乾坤圈便可基本壓制魔性,那麼魔丸這個設定是否有必要呢?如果這麼容易抑制,那麼完全不需要破壞,只需投胎為人,戴上乾坤圈,一個“好神”就誕生了。2.劇情內為何將哪吒母親出場時設定成悍婦形象?如果僅僅為搞笑,我覺得不如古代賢良母親的人設好。3.拿口吃,肥胖等缺陷作為搞笑題材,是不是有些過分和低俗呢?4.為何把全村的村民都設定為尖酸刻薄?(那個小女孩過於年幼,心智不成熟排除在外)按劇情裏,哪吒從未做過類似殺人的重罪,但是村裏卻無一人對哪吒有同情心。如果想讓國漫走出世界,這樣刻畫古代中國人的形象好麼?如果將村子裏人民的設定改為:村子裏大部分人討厭哪吒,部分人害怕哪吒,不選擇幫助,但是不去刻意排擠。並且有少數人同情哪吒的遭遇,去愛護哪吒。這樣的人將成為哪吒對抗心魔的支柱。我認為這樣的村子才是有人性,知善惡的村子。

《哪吒之魔童降世》五

陪兒子看的。兒子喜歡,只要是看起來熱鬧、好笑的電影他都喜歡。特效有出彩的地方(比如山河社稷圖的設定),但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人物表情和行走動作還是僵硬(李靖尤甚)。

神煩這一套棒子游戲的基本設定,龍族,妖族,人族什麼的。沒來由的就是煩。

人物塑造方面,非常多的,前後不連貫。哪吒親媽出場一副混不吝的姿態(“都拜了三年了,今年還生不出來我砸了這個破廟”),然後呢就是終於生下來之後母性大爆發,護住了初生的哪吒;再然後卻又是因為要降妖,忽略了跟哪吒之間的親子感情——人物形象前後是不統一的。你哪怕是稍微改編為,丈夫離開家(上天庭求助了),妻子溺愛哪吒,把哪吒寵成了個大魔王,聽起來都更像一回事。更重要的人物,比如敖丙,本來塑造的形象就是個善良正直、只是不小心肩負了種族復興眾人的光輝形象,申公豹幾句話,就能起殺心要滅整個陳唐關的百姓?殺心起了,朋友一句話就又決定不殺了,跟朋友一起扛雷?該形象豐富的人物,倒十分扁平,李靖(反正就是一個優秀的家長,工作盡職盡責,愛百姓愛子女,不惜犧牲自己),太乙真人(反正主要作用就是搞笑和抖包袱)從出場到結尾就都是那個形象。

劇情主線也略顯混亂,主要矛盾非常模糊,哪吒出生,然後被眾人誤會,再去山河社稷圖練級,出來打怪,敖丙這才出場,然後瞬間就要完成登場、誤會、消除誤會、互相賞識的大節奏,又要在下半部裏完成“好人變壞人,壞人終究其實還是好人”的變化,所以顯得特別精分。

對於小朋友來説,拍得挺好,笑料足,打鬥炫酷,電影院出來還意猶未盡。

對於我來説,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吧——它的確還可以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