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白居易作文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關於白居易的作文,僅供參考。

關於白居易作文
白居易作文篇1

人生在世,知己難求啊!問那世間有誰沒有追求?可是又有誰想擁有知己吶?你可曾問道:“紅顏知己多禍水,咋就要尋求知己吶?”這你就有所不知了。何謂知己吶?何謂的知己表面含義是知道自己。可想而知有個美麗佳人知道自己的心事,願示撫媚、安慰,難道不説很高興嗎?難道反而説別人是什麼禍水?這難道説的過去嗎?你可以説楊貴妃是禍水,也可以説西施是禍水、貂禪是禍水。那你有憑證嗎?

哪個美人不是因為男人而成名的。西施原本不過是一個打漁的姑娘,後因勾踐的關係送給夫差,這能説是西施的過錯嗎?就算西施這麼做,也是為了整個越國的百姓,這樣做也值得。然而人家一提到“紅顏禍水多薄命”,肯定就會想到楊貴妃,我認為楊貴妃並非禍,只是李隆基昏而已。楊貴妃原初只是李亨的妻子,後來被李隆基看上,就封為貴妃,這難道是楊玉環願意的?後來的安史之亂,也並非楊玉環的錯,一、李隆基昏庸無能;二、安祿山野心太大;三、楊國忠亂國。這三條是導致安史之亂開始的三大主犯,其實根本就沒楊貴妃的事,更可笑的是什麼白居易,寫了《長恨歌》來貶斥楊貴妃的事,我認為楊貴妃就是有錯,也是楊國忠和李隆基逼的。白居易對楊貴妃的恨雖然不明顯,但是從他的《長恨歌》,我可以感受出白居易顯示文人的憐逸心軟,轉而對貴妃和李隆基的蕩氣迴腸的愛情加以描寫,在國家大事的“恨”下又莞爾生出卿我千古之愛的生死離別之恨。這讓我從中明白,只要有知己,無論有何苦惱之事,都可以侵訴。李隆基雖然逼迫楊玉環成為自己的女人,但是卻得到楊貴妃這樣的知己,並且有一段讓人羨慕的愛情,此二人之愛原本無罪,卻因角色的不同終成悲劇。

雖然天下人都在覓尋自己的真愛,但是依我而言知己與心中的她或許相似,或許相差,無論如何我也要找到向楊貴妃那樣的知己,伴隨我度過苦惱的日子來迎接快樂的日子。

我渴望得到知己,可惜不知那時終究在何時?

白居易作文篇2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這是白居易的詩,無修辭,不華麗,卻樸素。樸素的辭藻,樸素的情感。“蒸”、“灼”、“惜”等常用字卻讓我們彷彿看見了農民們在烈日下辛勤勞動的動人情景,令人產生出由衷的同情、憐憫之情。白居易不愧為詩壇中的一員巨將,他的詩直白如畫,樸素易懂,滲透着款款覺悟,老少皆宜。

不求精闢的典故,不求華麗的辭藻,樸素的詩歌我喜歡。

丹青中的樸素

儘管我不長於丹青,卻對丹青中那份毫不做作、自然流露的樸素特別傾情。

我認為,國畫中的黑墨和花青是很好的顏色,因為它們樸素卻極富表現力。我喜歡大氣渾然的山水畫,一支狼毫,兩種顏料,即可描繪出“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優美意境。

不需硃紅的妖豔,不需藤黃的明麗,有的只是樸素的黑墨和青花。筆走龍蛇,了了數筆,繪出了中華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樸素的丹青我喜歡。

古韻中的樸素

我愛古箏它樸素的絃音中流出的真情。

我喜歡品一口香茗,聽一曲《高山流水》,或在清風吹拂中聆聽《漁舟唱晚》那婉轉悠揚的曲調,舒緩的曲調中滲透着作者樸素的情意。刪繁就簡,樸素的旋律下含着作者一份追求真摯的情感。“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我的思緒便隨着悠揚的琴聲,飄向深山巨古中,飄到“半江瑟瑟半江紅”的開闊江面上了。

不要複雜的旋律,樸素的琴聲我喜歡。

樸素,別樣的情意。它將伴我長大,讓我在一片浮華喧囂中尋覓一份寧靜與恬淡。

白居易作文篇3

盛唐時期的李白、張九齡,由盛轉衰的杜甫、高適,中唐時期的白居易,由中轉晚時期的杜牧、李商隱,晚唐時期的黃巢等都在詩壇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豪放的李白,以《蜀道》、《行路難》、《早發白帝城》、《將進酒》和《夢遊天姥吟留別》著稱。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和“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震驚了全唐朝,震動了唐玄宗。李白漫遊四海,放浪不羈,不願“摧眉折腰事權貴”,以豪邁著稱。

沉重淒涼的杜甫,以《三吏》、《三別》、《春望》、《兵車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著名。“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淋漓盡致地表現了杜甫憂國憂民的衷傷情感。杜甫一生漂流四海,死於舟上。

放蕩的白居易,其詩歌通俗易懂,以《新樂府》為主。《長恨歌》、《琵琶行》和《錢塘湖春行》皆是他的得意之作。“回眸一笑百媚生”和“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表現了他詩歌的美,表現了他放浪的性格。他一生高低起伏,從被貶為荊州司馬後,一直悶悶不樂,用佛家的色、空思想來看待一切事物。

愛國的杜牧,以《赤壁》、《秋夕》、《泊秦淮》著名。“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和“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就唱後庭花”表現了他對戰爭偶然性的肯定,進一步表現了他的軍事才能,又表達了他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唐朝的文化十分昌盛,光照千古的詩壇,仍舊是中國人民的驕傲,是任何國家所不能達到的。就連日本這樣傲慢的國家都對唐朝給予了肯定與敬佩。所以唐朝永遠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顆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