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環境教育 創建綠色學校

加強環境教育 創建綠色學校

加強環境教育 創建綠色學校

環境保護,教育為本。在學校開展環境教育是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措施,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作為省級示範高中的濉溪中學理應高瞻遠矚,放眼全球,在環境保護和綠色學校的爭創活動中身先士卒,率先行動。二年來,濉溪中學領導以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指導,將環境教育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斷提高師生環境素養,改善學校環境品質,努力實現學校的可持續性發展,而且通過師生的宣傳、實踐活動帶動了廣大市民參與環境保護積極性,並把環境意識和行為帶向未來。現如今,“與環境真誠友好,同自然和諧相處”已成為濉中人的共識和行動的準則。二年來,在環境教育的實踐和創建綠色學校活動中,我們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積累了一些成功經驗。現總結如下:

一、領導高度重視 師生全員參與

濉中領導高度重視環境教育和綠色學校的創建工作,成立了由陳若強副校長任組長,吳志道副校長任督導員,由政教處、團委、總務處、教導處領導、縣環保局領導,地理、生物、化學、物理等學科教師及學生家長為成員的環境教育領導小組,全面具體負責綠色學校創建的宣傳、組織、實施工作。領導小組設立“綠色學校創建辦公室”,對每個成員具體分工,各司其職。領導小組每年召開會議若干次,在認真學習上級有關文件的基礎上,結合本校情況制訂奮鬥目標,年度計劃、實施方案、做到平時有檢查、有督促、年終有檢查、有總結。學校辦公室在制訂每學期的工作中,均有開展環境教育的內容和具體措施。每學期的學校工作總結均對本學期的“綠色學校”創建工作,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

學校重視環境的宣傳和發動工作。利用電視台、廣播站、黑板報、橫幅等宣傳陣地宣傳環保知識、環保現狀以及環保的重要性、必要性,宣傳校園環境建設內容,培養學生良好的環保意識和文明習慣,促進師生的環保觀念向自覺行為的轉化。學校設有環保教育宣傳欄,各班輪流出宣傳牆報,校園內顯著位置設置環境宣傳標牌,學生廣播站定期播放環保的宣傳內容。為了提高領導教師的環境教育水平,連續兩年,周傳軍校長和吳志道副校長參加了全省創建綠色學校培訓班,並學習了兄弟單位的先進經驗。

為了提高地理、生物、物理、化學等學科教師的環境教育水平,學校教導處每年制訂教師培訓計劃,組織教師集體培訓,共同探討學科教學中滲透環境保護問題,如地理中人口的問題、大氣污染、水質的調查、西部開發對環境影響等;物理中清除噪音的途徑,新能源、新材料對人類生活社會發展的影響;化學中的塑料,化肥、農藥對環境污染以及回收金屬的重要性、某些有毒或有害物質對健康的危害、“三害 ”處理辦法等均是師生共同關注、重點解決的問題。通過學習、培訓、探討、教學,全體教師改變了觀念,從繁重的升學考試中解脱出來,引導廣大同學關注環境、關注自然、關注健康、關注生活、關注發展、關注未來。

幾年來,濉溪中學為了創辦全省一流的省級示範高中,加大對軟件資料的建設力度,不斷充實學校圖書資料、音像資料、其中很多就是有關環保內容的。學校電視台定期播放有關錄相片、圖書室、資料室有關圖書隨時供學生借閲、查看。

二、加強校內環境教育 培養學生良好習慣

學校環境教育要立足於校內,延伸到課外。幾年來,濉溪中學教導處在重視常規教學的同時,引導廣大教師不失時機地在課堂上滲透環境教育內容。地理教師謝文為上好環境課親自帶領同學去考察相山污染的狀況;生物教師楊立清取來濉河污水給同學們做種子 發芽試驗,啟發學生保護環境,愛護水源。這樣的課堂教學結合實際,生動活潑,深受學生喜愛。另外,地、生、物、化等學科教師每學期都要結合教學內容,上好環境教育課。在每學期的考試試卷中均有環保內容。

為了培養同學們良好的衞生習慣和環保行為,除學校進行監督檢查外,各執周班同學嚴格執法,堅決制止部分學生不文明行為習慣,每天檢查同學們的生活學習情況,並量化評估,把評比結果納入文明班級的評比之中。執周班同學率先垂範,增長了才幹,培養了能力,受到深刻的實踐教育。學校健全了各項衞生制度,堅持每天校內清掃制度。綠化區還劃分到班,標誌明顯,便於監督。團委定期開展“向不文明行為告別”活動 ,強化學生的環保行為,堅決消除亂丟廢棄物、隨地吐痰等不良現象。學校要求教職工不能在公共場合抽煙。在教學樓樓道、班級懸掛《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如今的濉中,學生的環保習慣已經養成,環保意識不斷提高,相信在未來的社會這些同學定能成為合格的公民、環保的主力軍。

為配合法制教育,學校在全校範圍內開展了環境保護法的宣傳教育活動。每年均聘請縣環保局有關領導作環保知識、法律、法規的專題報告。每班每學期均開展有關環保的主題班會。

三、加強學生實踐教育 開展研究性學習

為了使學生把書本知識轉化為實際行為,把學生的環保意識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政教處、團委、學生會定期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經常組織廣大同學走上街頭撿拾垃圾,清理縣城公共場合的污染點。每週執周班同學都到敬老院幫助孤寡老人整理牀鋪,打掃庭院。最近學生會又在全校範圍內 開展 “回收廢舊電池活動”,大力激發同學們愛護環境的熱情。每年清明節,學校均組織部分師生植樹種草。學校家屬院的綠化、美化得到了加強,並注意在生活區留綠地和空間給師生。現今家屬區樓房整齊,巷道平坦,種花植草,並實行了“五禁養”。全體職工家屬環保意識進一步加強,生活垃圾按時投放,隨時清理。後勤人員定期到縣衞生防疫部門進行健康體檢,嚴防傳染病的流行 。濉中師生在校園的綠化、美化、淨化勞動中,在爭創文明縣城的活動中,在創建綠化學校活動中,嚴格要求、率先垂範、以身作則,表現了濉中人良好的道德風貌。

幾年來,學校積極引導同學廣泛參與社會實踐。每週均安排一個班的同學外出參觀考察半天時間,並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會勞動、校園勞動。他們先後到市酒廠、縣化肥廠、礦山機械廠、縣鋁業集團、市印染廠、寇灣高科技示範園、武警部隊等單位參觀實習。通過參觀勞動,開闊了同學的視野,瞭解廠礦、部隊的生活,同時也調查了一些環保狀況。在實踐中同學們動手收集環境信息,寫成心得體會,有的已上繳有關部門。

為把素質教育推向深入,濉溪中學從去年始,在高一、高二年級實施了新一輪的課程改革,開設了選修課和研究性學習。學校教科室制訂活動課學習計劃,精選研究性課題和優秀教師,本着自願、自動、自主的活動原則,組織了幾十個課外活動和研究性學習小組。這些小組有很多從事環境問題的研究。環境小組深入工廠,農村、礦山、居民區,風景區、河流等處開展調查研究,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其中高二(3)班研究小組“關於濉河一段水面水質分析的調查報告”,高二(10)班“相山旅遊景點污染問題”已在全市研究性學習研討會上作了展示,並得到了與會者的一致好評,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濉中學生強烈的愛護環境的責任感和事業心。除此之外,每年的節假日學校團委均佈置有關環境課題,供同學們調查,並評出優秀調查報告。

每年的愛鳥周、世界環境日學校都組織部分同學參加上級有關部門的書畫比賽,並在本校內開展一些主題宣傳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加強校園建設 陶冶師生情操

校園整體佈局合理,搭配諧調。寂娛園、怡趣園、鍾毓園來源於詩文佳句,內藴豐富。三大園內大道小徑,橫貫斜穿,曲徑通幽;花木松竹,四時花卉,品種多樣;亭台池榭,假山怪石,相映成趣。

濉溪中學無愧於“省級花園式學校”稱號,校園內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青。

我校校園的美化,既重“形”,又重“質”。“寂娛園”、“怡趣園”、“鍾毓園”三座花園使人看後情思翩然。“奮飛”雕塑以手託電子模型的青年男女學生的形象為主體,以書本虛化而來的翅膀為背景,寓意深刻,耐人尋味。“金蘋果”小品乃是國際教師協會的標誌,襯以紅、黃、藍三原色的園環,更是理藴物中,意趣無窮。校園中亭台池榭,假山怪石,丹楓翠竹,搭配諧調,相映成趣,不僅具有自然風貌,而且具有人文風情,確是做到了“每一處景物都會説話”。這不僅為全體師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工作環境,更陶冶了師生情操。

五、師生素質明顯提高 環境教育成果顯著

經過學校大力宣傳,深入教育,濉溪中學師生環保教育取得了顯著成績。同學們加深入了對環保問題和可持續發展思想的認識和理解,提高環境素養,並在實踐中學會關注自然,保護環境,造福人類,並對社區、家庭的環境教育併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學校後勤部門嚴格管理,節水、節電、節紙,提高資源利用率,從而節約了開支,減少了不必要的浪費。

部分教師在搞好環境教育的同時,積極撰寫論文總結,並獲得了不同的獎勵。如王立芹老師的論文“人口與教育”,萬景民老師的論文《寓於環境教育與化學教育之中》,楊立清老師的有關環境教學的論文等。原副校長呂介斌(已退休),周傳軍校長,吳志道副校長曾先後獲得縣“綠化先進個人”的光榮稱號。如今濉溪中學綠化面積10975平方米,生均佔有面積3.65平方米,達到合格標準。學生中也不乏獲獎者。王春龍同學在教育部舉辦的“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書畫比賽中獲得三等獎。另外,還有部分同學在團縣委舉辦的環保知識競賽和書畫比賽中獲得不同獎勵,幾年來,理化生實驗室被評為一類實驗室,學校先後被評為省級人口教育先進學校,省級文明單位等。

我們堅信在上級領導和主管部門的熱情關心和大力支持下,濉溪中學領導和教職工面對日趨惡化的自然環境,將秉承熱愛自然、愛護地球家園的理念,加強環境教育,提高師生素質,面向未來,造福人類,擔負起黨和政府賦予我們的神聖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