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清明的美文欣賞:梨花風起正清明

本站: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古時也叫三月節,有20xx多年歷史。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梨花風起正清明》。

關於清明的美文欣賞:梨花風起正清明

清明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8天。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西漢《淮南子·天文訓》中説:“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淨之風。《歲時百問》則説:“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雖然作為節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為時序標誌的清明節氣早已被古人所認識,漢代已有了明確的記載。

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清明節國定假日,也叫做民族掃墓節。20xx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將清明節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到了清明,氣温變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所以清明對於古代農業生產而言是一個重要的節氣。農諺説: “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正是説的這個道理。東漢崔寔《四民月令》記載:“清明節,命蠶妾,治蠶室……”説的是這時開始準備養蠶。其中的“清明節”還只是一個節氣,不是節日。

古人對清明“三候”的説法:“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鵪,三候虹始見。”

“一候桐始華”。從清明開始,田野裏的桐樹就開始開花,一樹樹粉紫的小喇叭,吹響了春天的號角:春天這次是真的來了,快揉揉眼起來開花吧!

“二候田鼠化為鵪”。田鼠怎麼可能變成鵪鶉呢?中國人向來有一種詩意的不求甚解,他們相信螢火蟲是草變的(《禮記·月令》:季夏之月,腐草為螢),而有的蟲子捕捉別的蟲子是為了收養它做孩子(《詩經·小雅》:螟蛉有子,蜾蠃負之)。到了清明節,乾脆就連陰暗的老鼠也會長出翅膀,變成了可愛的鵪鶉!也有另一種説法,是説變成了鴿子。不管是哪一種,都是由討厭的老鼠變成了可愛的小鳥——真是一個奇妙的節氣!

“三候虹始見”。就是説陰霾的日子從此結束,風雨過後,天上開始能看到彩虹了!一場風雨之後,彩虹掛在天上,真是美麗!

清明節氣,全椒除了掃墓,還有踏青、植樹、盪鞦韆、放風箏、插柳、吃清明螺、鬥雞等民間習俗。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並相傳至今。

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全椒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踏青由於清明上墳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餘,順便在明媚的春光裏飽覽春回大地、萬物爭榮的美景,也算是節哀自重轉換心情的一種調劑方式。因此,清明節也被人們稱作踏青節。

“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全椒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做“植樹節”。清明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在風箏下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説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古時全椒清明節氣的夜晚,民間還有放孔明燈的習俗,以祈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盪鞦韆。鞦韆,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清明節插柳是全椒民間古老習俗。全椒民間諺語説:“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後變黃狗。”、“清明不戴柳,來世變豬狗。”傳説清明戴柳有辟邪功用,又象徵青春之義,表現出對青春年華的珍惜與留戀。

吃清明螺。清明時節,全椒民間還有采食螺螄的習俗,因這個時節螺螄還未繁殖,最為豐滿、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鵝”之説。螺螄食法頗多,可與葱、姜、醬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熗,無不適宜。若食法得當,真可稱得上“一味螺螄千般趣,美味佳釀均不及”了。

鬥雞。古代清明,全椒民間還盛行鬥雞的習俗。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為止。中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清明節氣是多種慢性疾病易復發之時,如關節炎、哮喘、精神病、高血壓等,因而有慢性病的人和有傷口的人,需忌食“發物”,如羊肉等,可適當吃些涼性食物,因此“寒食節”也有一定的養生道理。低鹽清淡,多吃時令蔬菜水果,可適當飲用青茶、菊花茶。清明節之後要早睡早起,晚睡將是耗損陽氣,晚起將是扼殺陽氣,同時要睡子午覺。食季節蔬菜,少食肉,逐漸的向素食過渡。此季節是高血壓疾病的高發期,要多參加户外運動,保持心態平穩、心情舒暢。

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繼承着許多約定俗成的習慣和活動,催發着無數詩人騷客的詩情雅興,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大詩人杜甫也曾與友人於清明之日到長安郊外遊春,目睹踏青掃墓的行人,詩興大發,寫下了《長安清明》一詩:

“早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正芊芊;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閒分白打錢。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鞦韆;遊人記得昇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詩人用簡潔的語言把當時清明的風俗習慣、美好的自然景象、人們的衣着打扮等,都如實地反映了出來。

另一位著名詩人杜牧在擔任池州刺使之時,也於清明之日出遊,並採用純白描手法寫下膾炙人口的《清明》一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作者未寫清明節掃墓踏青的盛況,只是截取清明節中的一個特定場景進行描寫,使人產生豐富的聯想,情趣盎然。語言雋秀,意境俏美,情景交融,生動描繪了古代江南的清明風景,令人讀後如臨其境,如聞其聲,詩篇意境迷濛,自然流暢、通俗易懂、餘味無窮,具有動人的藝術魅力,不愧為膾炙人口的佳作。

“南國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歐陽修的這首《踏青》動靜結合,勾畫出人們遊春的動人場面。而宋代詩人吳惟信在《蘇堤清明即事》一詩中寫道:“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此詩形象地描繪了西湖春天美妙的景色,以及人們傾城遊春的生動場景。

唐代詩人韋莊在《麟州寒食》三首中寫道:“滿街楊柳綠絲煙,畫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簾花樹動,女郎撩亂送鞦韆。”“雨絲煙柳欲清明,金屋人間暖鳳笙。永晝迢迢無一事,隔牆聞築氣球聲。”詩中把“盪鞦韆”“蹴鞠”(踢球)等活動遊樂的情形寫得有聲有色。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唐代詩人韓翃的《寒食》詩則別有意味。春天的長安城中,熱鬧繁華,處處飛花,寒食節東風吹拂着御柳。傍晚,漢宮傳送蠟燭,賞賜王侯近臣,裊裊的輕煙飄散到五侯的家中。處處“飛花”,不但寫出春天的萬紫千紅、五彩繽紛,而且確切地表現出寒食的暮春景象。暮春時節,裊裊東風,柳絮飛舞,落紅無數。融融春意,含蓄自然;富有情韻,意趣深長。

公眾號:天府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