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母親的美文:母親的芳華

本站:老一輩人都有着屬於自己的芳華歲月,那是一段無私奉獻的歲月,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母親的芳華》。

感恩母親的美文:母親的芳華

20xx年,著名導演馮小剛的一部電影《芳華》,喚起了一代人的回憶,掀起了一股尋芳熱,女人們翻出珍藏的老照片曬在朋友圈,寫回憶文章記述自己的青春過往和曾經的輝煌……我就在想,芳華,究竟屬於誰呢?歷史上那些享有盛譽的女性自不必説,諸如,年少成名的一代才女張愛玲,風情萬種、芳華絕代的陸小曼,曠世佳人、成就卓著的林徽音……她們的芳華無疑是舉世公認並已載入史冊的。平民百姓中也有無數的女性在各自的領域裏建功立業,彰顯才華,譜寫着屬於自己的青春樂章。而我們母親那一代普普通通的鄉下女人們,她們是否也有屬於自己的青春芳華呢?我久久地思索,在記憶中搜尋……

我小的時候,家中的炕櫃裏有一個柳條包(相當於現在的皮箱),裏面有兩件旗袍,那是母親的嫁衣。一件是墨綠色金絲絨旗袍,盤着蝴蝶釦子,做工十分精緻。另一件是咖啡色日本大和縐真絲旗袍,滾着黑邊,煞是好看。我想這一定是母親的心愛之物,可是我卻從沒見到母親穿過它們,我是母親的第六個孩子,記事兒的時候,母親也就是37.8歲的年紀,我問過長我八歲的二姐,她説也沒見過母親穿這兩件旗袍。母親原本是個小家碧玉,和父親結婚也是住在城裏,只是因為爺爺的原因,在我長兄兩歲的時候,母親跟隨父親搬到了鄉下,從此,母親成為了與辛勞貧窮相伴的農婦。勞作的辛苦,孩子的拖累,生活的重壓,讓母親把對美麗的追求置於腦後了。

前些日子在《江城晚報》博客看吧裏,看到本市作家李金龍先生的散文《媽媽的臂膀》,作者的母親,一位堅強能幹的鄉下女人,為了改變貧困的生活現狀,像一個男人一樣,和泥脱坯,砍樹蓋房,鋤田抱壟,養豬做飯,忍飢受凍,積勞成疾,待五個子女長大成人事業有成,母親已病入膏肓,她沒有享受到幸福的生活,過早地謝世了……讀完不禁潸然淚下!

上個世紀中期是我們國家歷史上物質和文化雙重匱乏的時代。那個年代出生和成長的人,誰沒有關於母親的辛酸記憶?是我們的母親,不顧白天勞作的辛苦,坐在煤油燈下,一邊縫連補綻,一邊不厭其煩地給我們講那些重複了千百遍的“瞎話兒”,也因而在那個是非顛倒、黑白不辨的年代,讓我們學會了如何辨別真假美醜,區分善惡忠奸;是我的母親,在食不果腹的年代,挖野菜,扒樹皮,讓自己的孩子不至於餓死;是我們的母親,在一碗米煮成一鍋粥的情形之下,每個孩子的碗裏尚有些許飯粒,而母親的碗裏,卻只有稀稀的米湯;是我們的母親,在我們躺在熱被窩裏面的時候,她們在滴水成冰、煙熏火燎的廚房為我們做飯……

我們母親那一代的鄉下女人,她們沒有享受到人世間的美食、美粧、美景,把大好的青春年華無私地奉獻給了她們的兒女。她們日漸黯淡的眼神中,只有看到了兒女的學業和事業有成時,才現出了光亮,看到了希望,而她們自己,卻被歲月的摧殘,過早衰老和離世,她們留給這世間的芳華,便是她們的兒女。

高爾基説,世界上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於母親。我們説,人世間所有的芳華都屬於母親!是她們用柔弱的雙肩,支撐着一個又一個家庭,一個又一個的家庭,構成了這個社會;是她們,哺育了一個又一個兒女,一個又一個的兒女,成長為社會的棟樑!我們的母親,她們不抱怨,不放棄,用堅忍與耐力,固守着眼前的苟且,卻給了兒女們詩與遠方。母親永遠與芳華同在!

謹將此文獻給默默無聞而又無私奉獻的所有母親們!

公眾號:咱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