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讀書的美文欣賞:淡忘的書香

本站:在煩躁的社會裏靜下心來安安的讀一本書,讓書的香氣漸漸的淨化我們的心靈,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淡忘的書香》。

關於讀書的美文欣賞:淡忘的書香

許久沒有時間靜下心來坐在書房裏讀書享受一下翰墨飄香的雅趣了,只是偶爾打開書櫃透風,才聞到那股卓爾不羣的書香氣。那股氣息一下子把我帶到了先前那個清苦、單純的歲月……

那時我愛書,愛買書,愛讀書;所以最大的希望是有一個像樣的書櫃,一個屬於自己的書房。後來書櫃有了,而且裝滿了書;書房也有了,卻沒了讀書的時間和心情。那些書籍幾乎成了字典,我只是要用某個內容或查實一段資料時才去翻翻它。曾經愛書如命、讀書如痴的我也變得如此“急功近利”。

社會浮躁了,人也浮躁了。許多人都像我一樣,怎麼也靜不下心來讀完一本書,充實一點知識。如今一些有權人和有錢人把書當作一種擺設,雖然從不讀書,但辦公室卻擺着一個裝滿書籍的大書櫃,以表示自己有知識和尊重知識。讓人啼笑皆非。

甚至於有人竟把古人的教誨“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演繹成黃色段子來講,把讀書人當呆子來戲弄,你看這五花八門的世界,有誰來為讀書正名呢?

有,但不是在中國。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項調查,以色列這個500萬人口的國家把讀書放在首位,全國的報刊多達890種,他們的圖書館,人來人往,絡繹不絕,閲覽室裏總是座無虛席。猶太人把書本視為珍寶,至今還保留着一個沿襲下來的傳統——把書櫥放置牀頭,以表示對書本的頂禮膜拜。

正因為如此,這個民族哺育了馬克思、愛因斯坦、弗洛伊德、柴門霍夫和門德爾鬆等許多傑出的科學家和思想家,著就了聞名於世的《聖經》,歷屆諾貝爾獎中,他們獲獎者都佔有驚人的比例。不僅如此,他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在一半是沙漠的狹窄國土上,神速創造出了世人矚目的經濟奇蹟而成為世界最富裕的國家。

還有冰島、法國、日本等國家,他們愛書和讀書的習慣也各有千秋。冰島人把書本看作是自己的心愛之物,並以喜歡讀書而享有盛名。只有24萬人口的冰島,20xx年12月就售書40萬冊,平均每一個人在一個月裏買了近兩本書,創了世界最高記錄。

據日本讀賣新聞社對全國的讀書情況的一次調查反映,在日本有六成人讀書成風。一個月裏讀了十多本書的人有3%,讀三本的為11%,讀兩本的佔16%,在日常生活中,想多讀一些書的人有64%,佔一半以上。

在法國,許多人都有讀書的好習慣。在人流較多的公交車候車亭或書報亭旁,大都有一兩個報刊架,上面放滿了最新免費報刊,行人隨手可取。隨處可見一邊排隊一邊閲讀的金髮碧眼男女,閲讀成了人們一種習慣。

有篇文章介紹説:“在地鐵裏、公園內、高速火車或飛機上,人們都可以看到法國人專心致志地讀書、看報的身影。在咖啡館或酒館,有人以一杯咖啡或一瓶啤酒,就能“煲”好幾個小時的“書粥”。讀書成為大多數法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

説到這裏,肯定有人擔憂,中國人現在為什麼不愛讀書了呢?你看,就與鄰國相比,有人統計,中國人年均讀書0.7本,與韓國的人均7本,日本的人均40本,俄羅斯的人均55本相比,中國人的閲讀量少得可憐。

看到這些資料,作為中國人,我心裏也很愧疚,中國古代先人可是讀書的典範啊!祖先勤學苦讀的美德在我們這裏丟失了,我們愧不如人,愧對祖宗啊!

想想中外先賢們教導:“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孔丘)“喜歡讀書,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孟德斯鳩)“和書籍生活在一起,永遠不會歎氣。”(羅曼・羅蘭)先賢的教誨啟示我們,“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托爾斯泰)開始讀書吧,不能做歎氣的人,讓我們從頭開始……

三月的陽光照在窗前,映射在我的書桌上,柔情而温暖。我看看窗台前竟相爭豔的紅花綠葉,頓感花草方知爭春,何況人呢?我不能忙得丟掉了最寶貴的財富啊!

我又開始了我的讀書生活,一天,兩天,一年,兩年,一本書,兩本書;我決心像從前一樣孜孜不倦地堅持下去,那樣我天天都能聞到我喜歡的書香。

讀書的感覺真好。我現在儘管沒有太多時間坐在書房裏讀書,但時間像海綿裏的水,可以擠。從一點一滴開始,文學的,歷史的,哲學的……在知識的海洋裏遊弋,方知自己知識的貧乏。

因而我要更加努力,我們中國人都要努力!每個人從“我”做起,從一本書讀起吧!那書香會温馨你的一生……

公眾號:車都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