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孝道的文章:孝行天下

本站:孝於人類具有一種永恆價值,孝是子女對父母的最基本義務,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孝行天下》。

有關孝道的文章:孝行天下

孝,是一個內涵豐富的漢字。中國古代最早的辭典《爾雅》解釋:善事父母為孝;賈誼《新書》稱:子愛利親謂之孝;許慎在《説文解字》中説:孝乃善事父母者,從老、從子,子承老也。可見,孝字包含了子女與父母、老者與少者的關係,而孝是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所產生的一種情狀。這是中國古代社會普遍存在的倫理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華文明歷來崇尚孝道,有了“孝”,家庭親情才得以維繫,民族精神才得以凝聚,社會歷史才得以促進,道德風氣才得以盛行。正是因為“孝親敬老”“百善孝為先”的傳統幾千年來代代相傳,“孝道”才貫穿於中國的歷史,孝,方大行於天下。

“孝”是以道德為基礎的。道德,是一個人不悖常理,不違人性,順乎自然、社會和人類客觀規律的行為準則,是人文精神的一種傳播。人有道德,方知自省,方知敬畏,方知感恩,方知廉恥;方能承其親、尊其長、愛其友、順其情;方能推及一切皆加禮敬、善待與親近,從而化育眾生,使得事態更順意,生活更舒心,人民更友愛,社會更和諧。

“孝”是以行為為核心的。孔子曰:人之行,莫大於孝。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高級動物,人的行為承載着人的意志。孝需要人支配自己的行為去實踐、去完成。行為是孝義顯現的載體,是核心。元代郭居敬編錄的《二十四孝》故事,就是記載中國歷史24個孝子從不同環境、不同角度,用不同行為、不同方法行孝的典範。

“孝”是以大義為前提的。孝親尊老,是晚輩之於長者的一種行為風範。而這種風範卻有順親與諫親之別,此必以“義”作為首要條件。孟子説:子女對父母的過失,違背道義的行為不怨,不諫,甚至盲目順從,就是不孝。也就是説,父母若有錯,子女可以用委婉的語氣進行勸諫,以免陷父母於不義。可見,在大義面前,不愚孝、不盲孝,是非常重要的。

“孝”是以仁愛為內容的。是基於人的報恩觀念而產生的,是以仁和、敬愛為其精髓的。烏鴉尚且反哺,羊羔亦知跪乳,作為萬物靈長的人,最要懂得知恩圖報,示尊者以愛敬,示親者以仁和,這是為人之根本。

“孝”是以立身為目標的。孔子説過:“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所謂孝,是有標準的。它要求在個人品性上,能夠嚴於律己,不做不仁、不義、無信、無禮的事,以德修身,唯善向上,並在立身行道方面有所建樹。因而,孝應以修身立德、抑惡揚善、積極向上為終極目標。

總之,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她已深深浸潤了中國人的心靈,已積澱和內化成了最具炎黃特色的文化基因,成為中華民族一種普遍的道德倫理和恆久的人文精神。孝不立,世風則不存,民族則不興;家將不家,國將不國;人民缺少親情,世道沒有秩序,社會無以保障。有了孝,人間就有了愛,社會就有了情。奉孝之行,居可致敬,養可致樂,病可致憂,喪可致哀,祭可致嚴。正所謂:報本有其名,感恩有其實,立世有其道,修身有其則。

所以説,孝行天下,善莫大焉。

公眾號:富川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