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孝道的美文欣賞:盡孝,父母在堂正當時

本站:孝道是我國的最重要的傳統,盡孝要趁着父母還在的時候,不要子欲養而親不待啊,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盡孝,父母在堂正當時》。

有關孝道的美文欣賞:盡孝,父母在堂正當時

中元節(俗稱鬼節)將至,許多人正忙着購買祭祀用品,擬在農曆七月十五悼祭亡靈。這使我想起三年前經歷的一件往事。

20xx年11月1日中午,那是一個星期天。

七八位老朋友相約小聚,唯有一位朋友遲遲未到,電話一催再催,他都是一句話,你們先進行,我晚一會兒才能到。一個小時後,他急匆匆趕來,本來不喝酒的他,端起杯子先罰自己一杯,然後作了解釋。聽完他的解釋,在座朋友不僅毫無怨言,反而個個深受感動。短暫沉默之後,由一位將軍打頭,我們逐一向他敬酒,以表達對他的敬意。

這位朋友是我的一位新聞同行,名叫許建華,曾任中央電視台駐成都軍區記者站站長、成都軍區錄像室主任,現年62歲,已退休。他告訴我們,他的老父親已經92歲、老母親亦有81歲高齡。他有兄弟三人,若干年前就協商形成一項制度,週末及節假日攜妻帶子輪流回家看望父母,陪父母聊天,為父母做飯、洗衣、打掃廳堂衞生,這項“家規”已相沿成習,年年堅持,雷打不動,二老為此甚感欣慰,因為笑口常開,至今身心康泰。今天,正好由他輪值,故此姍姍來遲。

建華兄弟三人個個事業有成,家裏已請有鐘點工照顧父母,再由兒女輪值伺候父母是否多此一舉呢?談到這個問題時,建華袒露了他們兄弟的初衷:父母為兒女操勞一生,當他們進入晚年行動不便時,兒女們理所應當盡孝堂前,回報父母養育之恩,這是其他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而且,能在父母健在的時候獻出孝心,這對父母是莫大的安慰,也是做兒女的一片誠心。

建華的話讓我受益匪淺。我以為,他們兄弟的孝心行動,其意義已經超出事實本身,實際上正在給自己的下一代傳播一種理念:盡孝,父母在堂正當時!

“百善孝為先。”兒女盡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一種文化。中國孝文化是在歷史發展中積澱而成的,它在增強國家凝聚力、促進人際關係和諧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

杭州城隍山城隍廟門口有一副對聯,上聯描寫夫婦關係:夫婦本是前緣,善緣、惡緣,無緣不合;下聯説的是兒女問題:兒女原是宿債,欠債、還債,有債方來。最近,確有人撰文指出,説父母與兒女純粹就是一種債務關係。我想,如果這個命題成立的話,那麼,這種債務關係不應該只是父母對兒女單方面的,而應該是雙向的,從人類繁衍本能上講,父母養育子女是“宿債”,子女孝敬父母那就是“還債”,所以,兒女盡孝天經地義。

在我們家鄉,有一句俗話發人深思:“在生不孝,死後變豬叫。”這是對某些兒女的深刻諷刺,他們在父母活着的時候不懂得珍惜,父母死了又感到惋惜,這時候才想起盡孝,燒錢化紙、頂禮膜拜毫不吝嗇,甚至還燒靈房、靈車、靈傢俱以寄託哀思。其實,這有什麼意義呢?人死如燈滅,你燒一座金山又怎麼樣,父母還能享受到嗎?

有一種現象你也許並不陌生,每年的清明節,都市男女蜂擁而出,到郊外給逝去的親人掃墓,弄得各大出行通道車流滾滾,擁擠不堪,交警出動大批警力疏導車輛,社會各方為此忙得不亦樂乎,然而,只要到各大公墓轉一圈你便能看到,公墓裏邊紅男綠女嘻嘻哈哈遊興正濃,絕無悲慼傷感之意,分明是把掃墓當作了春遊項目在進行。這還不説,近來網上推出一種“代人掃墓”新業務,價格三五百元不等。也就是説,只要肯花錢,掃墓也可以請人代勞!見到如此專業的“孝子賢孫”,不知那些親人的在天之靈作何感想?

英語語法中有過去進行時、現在進行時、將來進行時之分,兒女盡孝首推“現在進行時”。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子欲養而親不待”,就是説一些子女想孝敬父母的時候,父母卻不在了,那是多麼令人遺憾的事啊!所以,趁父母還健在的時候,盡其所能給予父母以關愛,使他們能夠心情舒暢安度晚年,這才是最好的盡孝!

盡孝提倡“現在進行時”,一些兒女或許馬上會説,我要上班,我工作忙,哪裏抽得出時間?沒錯,父母年大體弱時,兒女正當創業時,時間對他們來説的確緊張。但是我深信,只要有心,經過科學合理安排,時間還是可以擠出來的,像建華兄弟那樣,他們個個都有事業和家庭,不也數年堅持下來了嗎?

扛攝像機的許建華一輩子都把鏡頭對準別人,沒想到今天被朋友聚焦,收穫贊聲一片。同桌的原成都軍區副政委段祿定中將對他做了這樣的評價:“年紀大了愛心還在,掙錢多了良心還在,頭髮掉了孝心還在!”我們一齊鼓掌,共同為建華兄弟的孝悌行為及良好家風喝彩!

公眾號:天府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