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習作:傾聽每一朵花開的聲音

在遙遠的山谷裏,有一片新生的草地。林木森森,鳥鳴嚶嚶。周圍是一片寂靜。小草們開始竊竊私語。東邊的小草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發現自己的對方並沒有什麼不同,大家都睡眼惺忪,按捺不住心裏的的好奇,想窺視這個世界。“我是誰?”“我從哪兒來?”“我將會變成什麼樣子呢?”這些疑問漸漸地在它們腦海中生根發芽。這時候,不遠處的雜草聽到了它們的談話。於是,雜草們説:“你們的世界就是你們現在所看到的,看!我們就是你們未來的樣子,只要適應這片土地就好了。”

優秀習作:傾聽每一朵花開的聲音

與此同時,西邊的小草也在想着那些問題。這時候,蒲公英撐着小傘飛了過來,晃晃悠悠,在空中跳了支迴旋舞。它們聽到了小草們的心聲。於是,五彩斑斕的世界由蒲公英帶給它們。在遠方,不僅有叢生的草,還有形態各異的花,形狀不一的樹……説完這些,有些蒲公英便紮根在此處,繼續向它們描繪着世界的圖畫,而另一些蒲公英一直向遠方飛去。

哇,原來世界上還有那麼美好的事物!它們想象着自己想成為的樣子。有的想變得潔白空靈,有的想變得嬌豔欲滴,有的想變得高潔優雅……一旦有了夢想,每株草都煥發出新的光彩,訴説着自己未來的樣子,它們的葉子微微顫動,體內藴藏着無限的力量。大地聽到了它們的願望,它願意為它們提供養分,同時,它們的根扎得更深;陽光聽到了他們的聲音,也願意為他們灑下光明;而雷雨也聽説了這羣孩子的願望,它在空中發出巨響,灑下雨水,而小草們毫不畏懼,迎接新世界的洗禮。與此同時,東邊的小草卻瑟瑟發抖,忍受不了這暴雨的衝擊,全都無精打采的。

短短數月,時光老人慢慢地走過這座山谷,一切彷彿都和往年一樣,只是,他隱隱地嗅到了一絲不一樣的味道,那樣地陌生卻不可思議。天哪!他驚呆了。在他面前的,是一座五彩繽紛的花園:百合微微頷首,寂靜歡喜;薔薇熱情地跳舞,活力四射;蘭花在風中優雅地舒展她的身姿,還有許許多多的蒲公英,準備乘風起航……它們眼中都含着昨夜的露水,不!那是幸福的淚水——訴説着每株小草獨特的成長。

讓時光老人不解的是:為什麼在東邊還是那一片平淡無奇的雜草呢?

這個故事的靈感來源於另一個故事——《心田上的百合花》。那個故事最讓我感動的是一株百合的努力創造的奇蹟,它本來就是一株百合,並且強烈地渴望開花,在外界的壓迫下終於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開出了花。這讓我開始思考,為什麼外界不能給這小小的夢想提供一些助力呢?於是,就有了這個故事,訴説着我眼中的教育。

在這個故事裏,蒲公英、土地、陽光、雷雨都充當了一個教育者。蒲公英幫助新生兒們塑造了一個具有多樣性的世界觀,並間接幫助它們塑造自己獨特的人生觀。夢想的種子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被種下,接下來它需要的是養分。在這個故事中,蒲公英自己也留下來和孩子們共同成長,要能夠去教育他人,首先自己就要像蒲公英一樣有一顆飛翔的心,有一顆傾聽的心,有一顆期待的心。而雷雨就扮演了人生路上的挑戰與機遇。“雷雨”們有一顆愛才的心,因此更願意它的人生能夠迎接更多的挑戰。

許多人年幼時是一個冒險家,一旦找到一個心儀的彼岸,即便如象牙塔般遙不可及,也會毅然前往,就算它並不是那麼偉大,但是在一個人的心裏,全世界也不過如此。我們一開始都不過是個平凡的小孩,只不過是接觸了一些自己喜歡東西,就變得自己都佩服起來。教育可以是在我追求夢想的道路上的領路人,如果是我,我希望得到不敢説是幫助,有時候更多的是一份基本的尊重。

記得一位日本媽媽問她的兒子:“你長大後想做什麼呀?”小男孩的眼中馬上閃爍出熠熠光輝:“我想做一名鐘錶匠!”媽媽微微笑着撫摸他的頭髮,説:“真是一個超級棒的夢想呢。”如果是我身邊的家長,一定會強烈地譴責她的孩子不務正業吧。然而什麼才是“正業”呢?許多家長最喜歡規劃孩子們的夢想,將他們放入一個自認為十分安全的“牢籠”中,殊不知他們的孩子失去了生命的意義——成長。沒有熱愛就沒有成長,這時候,教育應該為這份開花的心情提供一些助力,有時候只要是一點點理解與支持,就能拯救一顆行將枯萎的心。

有時候我在想:為什麼我越長大越不敢表達了呢?小的時候我敢於在任何地方表達自己,完全不會在意外界的眼光,長大以後,我會有顧慮,退縮到一些自認為安全的地帶,説一些自認為符合大眾的卻不一定正確的言論。我相信一定有一部分人也是這樣的,從小學生活躍的課堂與高中生甚至是大學生死氣沉沉的課堂氛圍中可以對比出來,現在很多人已經不敢或是不會“發聲”了。故事中為什麼西邊的植物們可以得到外界的諸多助力,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是表達,然後被傾聽。如果他們開花的心情沒有表達出來,或者是表達出來卻沒有感動人心的作用,外界是不會有絲毫反應的。所以,我覺得教育的另一個目的是幫助每個人擁有表達自己的衝動和能力

一部兒童文學作品《窗邊的小豆豆》中有一個片段是:校長讓每個孩子在午飯前輪流在眾人面前“説話”,其中有一個孩子説不出話來,校長用循循善誘的做法讓這個孩子“有話可説”主人公小豆豆被其他學校退學了,在她去巴學園“面試”的時候,她在校長面前足足説了四個小時,她感覺把自己從出生到現在的經歷都説了個遍,多麼暢快!校長接納了她,是否與她非同尋常的表達能力有關呢?試問有哪一位成年人能做到如此耐心地聽一個小孩子喋喋不休地講四個小時的話呢?在成長的過程中,我不希望變得越來越沉默,或者言不由衷,相信大部分人都不想這樣,所以每個人都有權利從小就擁有一種説話的自信,這也許有一部分取決於個人,但是教育的引導作用是不可忽視的——那個巴學園的男孩子,因為學會了表達,以後的人生大不相同,而小豆豆如果繼續被老師所不理解,缺乏一個傾聽者,也許她的天才會被埋沒。

僅僅會説話還不夠,一個人也許會用他的花言巧語去迷惑、去欺騙、去阿諛,這時候説話就成了罪惡的幫兇,如何讓一個人説的話是有價值的、是良善的、是睿智的,更是教育亙古不變的追求。這種感覺就像是一株開花的樹,人們來到樹下,嗅到的是沁人心脾的芬芳。所以,泰戈爾的詩中所描寫的“生如夏花般燦爛”着實是對生命的美好寫照。

更多時候,我不是那個有資格去對教育或是某一專業領域侃侃而談的那個人,而只是一名學生,循着自己的腳步,追逐着自己的理想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假設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絕不做那些“雜草”,告訴別人世界應該是怎樣的,他們應該怎樣做,尊重每個人的獨特性與不可替代性,將是我的出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