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總理答記者問心得體會

今年的温總理答記者問當中,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的問題在某種程度上是問出了很多國人內心的不安:規劃和未來是美好的,可是政策到底能夠貫徹幾分卻着實讓人擔憂,即所謂“知易行難”。正如該記者在提問中所提到的,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這個概念早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就一直提到今天,真正地貫徹落實,最難的地方在哪裏?

温總理答記者問心得體會

總理的回答誠懇而切中要害,其中提到的兩個比gdp更為重要的數字是應當引起我們深刻反思的。

“一是觀念;一是創新機制和幹部考核的標準。所謂創新機制,其實決定一個國家發展的主要在教育和科技。我一直強調,中國的振興不單在經濟總量,而根本在人才和科技進步,並且要建立和完善鼓勵科技進步、人才成長的機制。

通過改革促進產學研的結合,我以為有兩個數字比gdp更為重要,一是教育經費佔國民經濟的比重;一是研發經費佔生產的比重。這兩條就決定了我們這個民族和國家的創新力量,這才是最有力、最持久、最可靠的發展因素。“

中國經濟週刊2011年3月8日的時評中有一篇題為“教育經費佔gdp4%目標18年未實現 欠賬超1.6萬億”的文章,該文一針見血地指出:“比起對軌道交通、高速鐵路等,動輒萬億的‘慷慨’投資規模,10年來,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還未到4%。在捉襟見肘的經費面前,‘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的口號多少顯得有些力不從心。而根據世界銀行XX年的統計,在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日本、英國和美國等高收入國家公共教育支出佔gdp的均值為4.8%,而哥倫比亞、古巴、約旦、祕魯等中低收入國家公共教育支出佔gdp的均值為5.6%。”

眾所周知,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就是對教育的極大投入。我國的經濟總量已躍居全球第二,然而教育經費的增長目標卻歷時18年仍未完成,着實令人痛心。一個國家的形象,不僅僅是幾條高速鐵路,而是體現在每一個國民身上,教育則無疑是提高國民素質的最重要的途徑。在國家硬實力逐漸上升的同時,如何通過教育提升軟實力以塑造國家形象,擴大文化影響力,是我們應當深思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