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羚羊的保護措施

藏羚羊,被稱為"可可西里的驕傲",我國特有物種,羣居,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嚴禁貿易的瀕危動物。以下是本站小編整理的資料,僅供參考,歡迎閲讀。

藏羚羊的保護措施

藏羚羊的保護措施

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祕書處和中國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的共同倡議下,1999中國西寧藏羚羊保護及貿易控制國際研討會在西寧召開,來自中國、法國、印度、意大利、尼泊爾、英國等7個國家的代表們經過深入討論和充分醖釀正式發佈了《關於藏羚羊保護及貿易控制的西寧宣言》。 宣言詳盡地闡述了藏羚羊分佈國、過境國和貿易消費國在保護和控制藏羚羊絨貿易中所承擔的責任,呼籲《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締約國和非締約國為制止這一非法活動提供嚴厲的法律保障。

這份宣言的正式發佈,標誌着國際間合作打擊藏羚羊、制止藏羚羊絨製品非法國際貿易活動的局面初步形成,這對保護藏羚羊資源將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此外,中國政府還在藏羚羊重要分佈區先後劃建了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疆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藏羌塘自然保護區等多處自然保護區,成立了專門保護管理機構和執法隊伍,定期進行巡山和對藏羚羊種羣活動實施監測。

據不完全統計,自1990年以來,中國森林公安機關共破獲盜獵藏羚羊的案件100餘起,收繳被獵殺的藏羚羊皮17000餘張、藏羚羊絨1100餘公斤、各種槍支300餘支、子彈15萬發、各種車輛153輛,抓獲盜獵藏羚羊的犯罪嫌疑人近3000人,擊斃盜獵分子3人。

下一步,中國森林公安機關將進一步加大在藏羚羊分佈區的機構建設和執法力度,並更加關注流通領域非法交易活動,以便更加有效地保護藏羚羊。

藏羚羊作為青藏高原動物區系的典型代表,具有難於估量的科學價值。藏羚羊種羣也是構成青藏高原自然生態的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國政府十分重視藏羚羊保護。1981年中國加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鑑於藏羚羊為附錄I物種,中國政府嚴格禁止了一切貿易性出口藏羚羊及其產品的活動。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頒佈後,中國國務院隨即批准發佈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將藏羚羊確定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嚴禁非法獵捕。此外,中國政府還在藏羚羊重要分佈區先後劃建了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疆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藏羌塘自然保護區等多處自然保護區,成立了專門保護管理機構和執法隊伍,定期進行巡山和對藏羚羊種羣活動實施監測。

為保護好藏羚羊,在藏羚羊分佈區,還開展了廣泛的宣傳教育,培養了一批保護管理和科研人員,組織資源調查和科學研究等。對十分猖獗的盜獵藏羚羊、走私藏羚羊絨的違法犯罪活動,中國原林業部(現國家林業局)予以特別關注,並進行了專門調查;中國各有關部門和當地政府組織森林公安機關等執法力量,在藏羚羊分佈區、重要運輸路線及加工點、重點海關及邊境線,連續多年實施了嚴厲的打擊行動。

藏羚羊的生活習性

藏羚羊的活動很複雜,某些藏羚羊會長期居住一地,還有一些有遷徙習慣。雌性和雄性藏羚羊活動模式不同。成年雌性藏羚羊和它們的雌性後代每年從冬季交配地到夏季產羔地遷徙行程300公里。年輕雄性藏羚羊會離開羣落,同其它年輕或成年雄性藏羚羊聚到一起,直至最終形成一個混合的羣落。

每年四月底,公母羚羊開始分羣而居,未滿一歲的公仔也會和母羚羊分開,到五、六月,母羊與它的雌仔遷徙前往產羔地產仔,然後母羚又率幼仔原路返回,完成一次遷徙過程。早晚覓食,善於奔跑。夏季雌性沿固定路線向北遷徙,6-7月產仔之後返回越冬地與雄羊合羣。有少數種羣不遷徙。性情膽怯,常隱藏在巖穴中,或者在較為平坦的地方挖掘一個小淺坑,將整個身子匿伏其內,只露出頭部,既可以躲避風沙,又可以發現敵害。藏羚羊善於奔跑,最高時速可達80千米,壽命最長8年左右。藏羚主要在清晨和傍晚覓食。

但在食物條件比較貧乏的冬春季節,其覓食時間就延長,所以白天經常可以看到它們在四處活動;而在食物充裕的夏秋季節,則中午都在湖邊、河岸或較低凹處休息。早晨和黃昏出來活動,到溪邊覓食禾本科和莎草科的雜草等,苔蘚、開黃色小花的針茅草和拓荒先鋒地衣之類的低等植物是它們的美味。平時多結成3-5只,或者10只左右的小羣活動,逃逸時雄獸在前,依次跟隨,很有次序。但有時會突然出現發瘋似地狂奔亂跳,這是因為有蠅蛆鑽入了它的屁股內。它的寬大的鼻腔有利於呼吸,所以能在空氣稀薄的高原上奔跑,時速可達180公里,常使狼等食肉獸類望而興歎。

另外,當狼突然逼近的時候,藏羚羣體往往並不四散奔逃,而是聚在一起,低着頭,以長角為武器與狼對峙,也常常使狼無從下手,只得作罷。冬末春初為交配季節,雄獸處於興奮狀態,食慾減退,身體消瘦。每隻雄獸大約控制10-20只雌獸,嚴格看守,不讓一隻雌獸溜走或者被其他雄獸奪走。如果發現有其他雄獸靠近,便會便挺身而出,低首發出叫聲,並以角猛擊。有趣的是,失敗者往往掉頭逃跑一段後,又慢慢地尾隨過來,直到多次失敗以後,才不得不放棄。還有的時候,雄獸會以肛門指向雌獸們,並且用蹄擊地,曲尾低首,發出輕蔑的叫聲,表示不再願意統領它們。雌獸們就可以自動解散,尋覓其他雄獸去了。

藏羚羊的概況

藏羚羊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分佈於青海、新疆、西藏、四川四省區海拔3700~5500m的高原地區,分佈總面積有60多萬平方公里,其種羣數量曾達到100萬隻。這些區域植被稀疏,氣温較低,許多地方年被雪覆蓋期超過6個月。在青藏高原獨特的自然環境中,為尋覓足夠的食物和抵禦嚴寒,使藏羚羊形成了集羣遷徙的習性,身體也長有一層保暖性極好的絨毛,因此從70年代起一直遭遇盜獵問題,現存藏羚羊數量僅為7萬至10萬隻。因為藏羚羊身上有的被稱為「軟黃金」的羊絨 ,而需要三四隻藏羚羊身上的絨毛才能製成一件“沙圖什”披肩。於是一些不法商人和盜獵者為了謀取暴利不惜大肆宰殺藏羚羊(特別嚴重的是在青海的可可西里區),甚至在藏羚羊的繁殖季節獵殺懷孕的母羊,之後將皮毛賣往克什米爾地區加工,經由新德里等地通過飛機運往西歐。 為保護藏羚羊,青海省治多縣委副書記傑桑‧索南達傑組建了中國第一支武裝反偷獵隊伍——西部工委。但在1994年1月18日,在押送二十名被捕的盜獵分子時中槍身亡。之後以“野犛牛青年隊”打擊這類非法勾當最為稱頌,深受國外國內支持。

1996年5月,中國民間第一民間保護站——索南達傑自然保護站奠基。但是由於資金匱乏,楊欣(綠色江河現任會長)便把自己的長江源探險經歷寫成一本書——《長江魂》,用義賣書的錢購買建築材料,並招集志願者,於1997年可可西里東側的崑崙山腳建立起索南達傑自然保護站,作為可可西里反偷獵工作的最前沿基地。

藏羚羊是一種遷徙性很強的動物,但是對認人為活動適應力特別弱。80年代建成的青藏公路橫穿藏羚羊的遷徙路線,成為它們遷徙過程中的一道天塹。在荒涼的青藏高原上自由馳騁的藏羚羊,當它們踏上公路的瀝青路面上時,卻萬分驚恐,只能顫顫巍巍地往前挪動,羊羣穿過一條十幾米寬的公路要用一個多小時,中間隨時可能被來往的車輛衝散,甚至有生命危險。

為了讓藏羚羊能安全地完成遷徙,綠色江河的志願者在藏羚羊穿過公路的時候站成一排攔住過往車輛,懇請司機為了藏羚羊停上一個小時,並分發藏羚羊圖案的中國結和青藏高原野生動物貼紙。令人欣慰的是,大部分司機都欣然同意,並人請志願者進他們的車來躲避高原刺骨的寒風,還有司機也希望加入志願者的行列。

隨着志願者和政府的不斷努力,藏羚羊種羣得到了一定的保護。

時至今日,偷獵者依然猖獗,但保護藏羚羊的志願者還是一直站在第一線抗爭,去保護青藏高原上跳躍的精靈,希望社會能投入更多的關懷和幫助,支持他們的行動,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拒絕野生動物產品,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