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調查報告4篇

本文目錄2018年新農村建設調查報告關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調查報告新農村建設調查報告範文大學生關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社會實踐活動調查報告

xx村位於紹興市新昌縣西南45公里處,地處澄潭江源頭,與東陽、嵊州、磐安三地交界。建村310多年,全村共有158户,總人口為501人,其中少數民族婦女30人,分別為白族、苗族、傣族等10個少數民族。山地面積有6500畝,茶園面積1500畝,茶葉總產值400多萬。茶葉成為農村的主要經濟收入,XX年村人均收入為15950元。

新農村建設調查報告4篇

新農村建設第一步:修通村公路,沈省長八上xx。

過去的xx不通公路,自然條件非常差,外出只有兩條路,一條“打石路”,一條“五崗路”,但兩條路行走都特別困難。1991年,村支書林金仁提議建一條環山公路,初步計算,工程浩大。為籌集資金,村支書一年裏跑了86趟縣政府。經過XX年的努力,共耗資600萬元,其中xx村承擔了150萬元,最終修通了通往縣城的公路。這是xx村新農村建設邁出的第一步。

新農村建設第二步:發展有機名茶,提升村經濟實力。

村委審時度勢,整合資源,把發展村集體經濟作為開展工作的立足點,想方設法發展集體經濟,從而走出一條與村實際相結合的發展新路子。村裏開始組織茶農們參加名茶炒制技術培訓,並引進改良茶苗萬株;新建了名茶炒制規範化示範點,進一步普及和提高了名茶炒制技術;XX年xx村有機茶合作社被評為紹興市“十佳農民專業合作社”,被浙江省評為“省級示範性專業合作社”,並註冊了“xx”龍井商標;XX年9月,全村1500畝茶園全部通過了有機產品認證。到XX年全村茶葉面積由1991年的96畝增加到目前的1500畝,茶葉總產值由原來的2萬元增加到356萬元,茶葉人均收入已達到5200元。通過新農村經濟建設,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新農村建設第三步:團結共創辦實事,村級建設出成效。

如今的xx面貌一新:公共廁所、抽水馬桶、垃圾房、路燈、自來水一應俱全。村容村貌也有了極大改善,投資305萬元,對全村的道路進行硬化;已建垃圾房5間,完善保潔制度,配備一名清潔工每天定時打掃,使村子每天都保持整潔乾淨;已建成了村辦公綜合大樓,配備了有線電視與電腦,並進一步完善了村黨支部活動室,村老年協會,村計生活動室,資料閲覽室等黨員羣眾文化活動場所的配備設施,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並根據xx村多民族情況,增設了民族文化室。XX年,完成新農村建設中的“四改一拆”,投資26萬,拆除露天糞坑83只,已建公廁2所,拆除舊房350平方米。XX年,投資45萬元的360平方米的多功能活動中心。通過對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改善村民的生活條件,提高生活質量,讓村民充分享受現代文明,促進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的改變。

新農村建設的四步:村情診斷興產業,增加羣眾收入。

xx村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及保存完好的古建築,是紅軍路徑之地,還是新昌獨一無二的少數名族村,這些都是xx得天獨厚的資源。為大力發展旅遊,已建了三處涼亭和XX米長休閒道、牌坊、路廊、古村尋根、民族聚居、民俗博覽、紅色足跡、珍貴記憶、綠色創業,同時進行了路段加闊、停車場和民俗博覽建設。通過聯接大佛寺,穿巖十九峯,形成旅遊一條線,一個“一路風光一路情”的“民族村”農家樂方案投入實施運營。計劃通過3-5年的努力,打造“江南民族第一村”的旅遊品牌,成為省內外知名的鄉村度假旅遊地。

通過本次調研活動,我們瞭解到xx村發展致富的歷程,汲取經驗,為其他地區的新農村建設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信息。

關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調查報告2018年新農村建設調查報告(2) | 返回目錄

ⅹⅹ鎮地處ⅹⅹⅹ三縣交界處,幅員面積ⅹⅹ平方公里。耕地ⅹⅹ餘畝,森林面積ⅹⅹ畝。共有ⅹⅹ個行政ⅹⅹ個村民小組,ⅹⅹ户,ⅹⅹ人。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xx年達到ⅹⅹⅹ元,比xx年增加ⅹⅹ元。ⅹⅹ個省級扶貧村。  

二、發展現狀  

“十五”期間,全鎮農村經濟出現四大變化:一是農業結構調整效果明顯。二三產業、養殖業、林果業產值佔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逐年增加;二是農作物品種結構逐步優化。優質糧油、蔬菜、三元雜交豬、肉羊新品種改良率逐年增加,林果業高接換優等新技術全面推廣;三是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較快。xx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ⅹⅹ元,比xx年增加ⅹⅹ元;四是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從李橋鎮的鎮情出發“夯基礎,增後勁”圍繞“修路、治水、改網、建集鎮、興旅遊”的思路,完成了ⅹⅹ餘萬元的公路硬化和ⅹⅹ萬元的渠系配套設施和投資近ⅹⅹ萬元的光纖電視工程,農網改造ⅹⅹ個村,新增變壓器ⅹⅹ台,改井打井ⅹⅹ多口,ⅹⅹ自然風景區已完成規劃設計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這次調研的情況看,ⅹⅹ鎮新農村建設,總的形勢較好,部分農民比較富裕,房子比較漂亮,農村也比較穩定。但同時也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而又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

1、村級經濟實力薄弱,牽引力不大。近年來,由於鎮村兩級加大對重點產業發展、公益事業建設、基礎設施配套及文教衞生等項目的投入和建設,使鎮村兩級債務沉重,全鎮負債總額ⅹⅹ萬元,僅村級債務就多達ⅹⅹ萬元,大部分村少則數萬元,多則上十萬、幾十萬。村級經濟實力薄弱,發展經濟包袱沉重,使經濟發展難以形成牽引力、向心力。

2、傳統農業難以拓展,支撐力不強。ⅹⅹ鎮是一個典型的農業、林業大鎮,農業資源、林業資源、畜牧產品是其三大經濟支柱。但是,現在由於受氣候、品種、市場等因素的制約,農業產業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小,除了進一步調優、調精、提高單產外,發展的潛力似乎不大。同時,傳統農業還受自然災害、市場供求等因素影響,處在一種靠天吃飯的極不穩定的狀態,對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撐十分有限。

3、加工產業規模偏小,帶動力不足。近年來,各村都相繼建設了一批為民服務的小型加工房。但由於資金有限、投資規模小、市場風險大、經濟效益差,這些企業自身的生存發展還十分困難,更不用説帶動農業和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4、農民增收門路狹窄,增長點不多。在深入基層調研中,我深深地感到:農民增收門路狹窄,產業結構調整任務艱鉅。傳統農業只能解決農民的“吃飯”問題,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他們的“致富”問題。大部分農民把增收的希望寄託在外出打工上。雖然收入相對較高,但受羣眾觀念、農民素質、就業門路所限,盲目性大,流動性強,難以穩定就業,也不是長遠之計。  

四、對策和建議  

1、要堅持富民為先,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體是農民,根本是發展農村經濟,重點是增加農民收入,難點是構建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的長效機制。儘管“十五”期間,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ⅹⅹ元,個別村初步具備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條件,但農民收入渠道不寬,增收基礎並不穩固,靠天吃飯、靠農業增收的現狀並未根本改觀,偶遇自然災害,稍遇市場波動,增幅就會大起大落,陷於徘徊。因此,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我們要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振興全鎮經濟的中心任務,擺在一切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跳出農業發展農業,跳出農村致富農民,採取“內外抓、綜合抓、重點抓”,既向農業的廣度和深度進軍,把農業和農村內部的文章做足,又要繼續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在農業和農村外部尋求增收途徑;既要抓好面上增收,全方位開闢農民就業和增收的渠道和途徑,又要分類指導,突出重點,着力解決好農村貧困人口等特殊困難羣眾的生產生活問題,做好扶貧救助工作;既要立足當前採取見效快的具體措施,又要着眼長遠尋求解決農民增收問題的治本之策,建立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的長效機制,多途並進,多管齊下,不斷開拓農村經濟發展的新空間,不斷開闢農民增收的新途徑。

2、要抓住農業結構調整這條主線,鞏固和發展增收基礎。着力培育特色支柱產業,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一是優化品種結構,加大示範帶動。結合本鎮實際,在穩定種植業的基礎上,鞏固發展好筍材兩用竹、黑山羊、生豬生產。二是要依靠科技,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要以巖區為重點,認真做好中藥材ⅹⅹ畝、薑黃ⅹⅹ畝、香樟ⅹⅹ畝的栽植。以壩區村為重點的蔬菜基地ⅹⅹ畝、青蒿種植ⅹⅹ畝,撐綠竹種植ⅹⅹ畝,着力推進種植業從單一的糧食生產結構向糧、油、飼、林、果、蔬多元結構轉變。

3、要創新機制,加強和培植市場主體。一是扶持種養大户,培植農業生產主體。積極發揮ⅹⅹ種豬場,ⅹⅹ養場的帶動優勢,通過對一些市場意識強、科技素質高的種養大户,採取政府扶持支部引導、農户投資的辦法,大力發展規模養殖,使他們不僅是科學種養致富的典型,而且成為農村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二是扶持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培植科教、流通、農資服務的主體。要引導農村大户、運銷能人、龍頭企業、基層幹部和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創辦領辦農村專業服務組織和專業協會,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提高農村經濟的自主發展能力

4、 要以點示範,凸現新農村建設新亮點。要緊緊藉助中央、省、市、縣新農村建設的強勁東風 ,以ⅹⅹ村、ⅹⅹ村兩個示範村建設為主體,全力提升示範村以點帶面示範引導的作用。一是要超前規劃。二是要高起點建設,進而推動全鎮新農村建設進程的加快。

5、要轉移農民,拓寬增收領域。近幾年,ⅹⅹ鎮農村勞動力向外轉移的速度呈加快趨勢,務工經商收入成為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從調查情況看,xx年全鎮縣內外轉移輸出已達一萬人,農民在縣內務工的年收入一般在ⅹⅹ元左右,縣外務工特別是在沿海發達地區務工的年收入一般在ⅹⅹ元以上,文化層次較高又有一定技能的農民,年收入超過萬元。因此,圍繞新農村建設,今後幾年要繼續重視農村勞動力資源開發。一是加強外出務工的組織引導。我鎮農村勞動力外出主要依靠親幫親、鄰幫鄰的方式,就業的盲目性較大。要注重加強同縣勞務市場和勞務中介組織的聯繫,為農民工提供及時的勞務信息和維權保障服務,讓農民出得去、能就業.。二是大力發展非農產業。為農民務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為農民增收開闢新途徑。三是大力提高農民工素質。通過“陽光培訓”和扶貧培訓工程提高外出務工農民競爭能力。通過發展特色農業消化一部分,發展非農產業吸納一部分,發展外出打工輸轉一部分,大力提高剩餘勞動力的轉移率,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人力和物力支持。

根據常委會工作安排,今年3-5月,市人大農經委、農經工作室會同研究室和政府有關部門圍繞全市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期間,調研組召集市發改委、財政局、農業局、林業局、水利局、交通局、勞動局、畜牧辦、統計局等有關部門負責人進行了座談;先後到長清、平陰、商河等5個縣區聽取政府部門工作彙報,並通過實地察看、調查問卷、走訪交談等形式,深入6個鄉鎮、14個村、30餘户農户開展調查,廣泛瞭解情況,認真聽取意見;部分縣(市)區人大根據市的統一安排,實行上下聯動,在本區域內開展了調研活動,並提出調查報告。4月中旬,常委會領導和部分駐會委員也專門到章丘市和濟陽縣進行了調研察看,提出了加快推進我市新農村建設的意見和建議。現綜合調研情況,提出如下報告:

一、工作基本情況

黨的xx屆五中全會和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今年以來,在市委的領導下,我市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破解“三農”問題的總抓手,認真貫徹中央指示精神,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統籌城鄉發展,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採取有力措施強化“三農”工作,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社會事業加快發展。

1、領導高度重視,各方面齊抓共管,新農村建設開局良好。各級都把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擺在突出位置,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加強工作的組織領導,大力營造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齊抓共管、全社會積極參與的環境氛圍。市和縣(市)區相繼召開工作會議進行動員部署,研究制定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實施意見,逐級明確任務目標、工作重點和保障措施。政府各有關部門認真落實會議精神,從各自職能出發,深入農村開展調研,針對羣眾所思所想制定扶持政策,建立工作責任制,狠抓措施落實,積極支持和保障新農村建設。章丘市把推進工作作為“一號工程”,書記、市長親自抓,黨委、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部署,制定了一系列促進發展的政策文件,按照“十化”階段性目標,實施“五大建設”,建立完善領導、指導督察和包村工作等保障體系,並確定投資2億元,選擇10個示範村和100個建設村開展樣板試點,通過典型引路,實現整體推進。目前看,各縣(市)區都在集中力量進行摸底調查、制定政策、研究規劃、開展試點,各項建設正在有序展開,推進工作開局良好。

2、農村經濟穩定發展,農民收入持續增長,新農村建設的基礎得到加強。今年,我市繼續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優化,在保障糧食生產的基礎上,重點發展高效種養業,蔬菜、畜牧、林果等主導產業保持了較快的增長勢頭;加大政策扶持和招商引資等工作力度,農村二、三產業發展步伐加快,龍頭企業對縣域經濟的帶動力進一步增強;繼續實施“6521”工程,採取多措並舉,促進了農民增收。歷城區依託科技進步,主攻蔬菜、林果、花卉、奶牛“四大優勢產業”, 濟陽縣堅持以工促農,實施骨幹企業帶動,加快食品、紡織、機械、電子、化工產業聚集,商河縣立足實際,號召農民突出發展集約規模養殖業,今年一季度,這三個縣區農民現金收入大幅度增加,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14.5%、15.0%、15.3%。截止3月末,全市完成生產總值431.5億元,增長17.0%;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0.49億元,增長25.6%,其中縣區財政收入完成16.76億元,增長34.35%;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615元,增長14.1%。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對新農村建設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3、加大投入力度,強化基礎設施,新農村建設的物質條件明顯改善。近年來,為了改變農村落後面貌,我市各級政府按照“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方略,大幅度增加了對“三農”方面的財政投入,先後圍繞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特別是對“路水電醫學”和社會保障等項目,實施傾斜政策,盡力保障資金支持,積極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推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xx年市財政支農投入總額達到6.1億元,全市村村通“路、水、客車、廣播電視”率分別達到95.8%、62.6%、99.3%、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助標準提高,農民參合率達到86%,鄉鎮敬老院完成階段建設任務,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取得顯著進展。今年市級財政預算安排“三農”方面的投入5.6億元,比上年預算數增長15.11%,其中税費改革轉移支付1.29億元,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資金3.56億元,農村社會事業發展資金0.75億元,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4、加強民主法制建設,提高精神文明程度,新農村建設的治理機制日趨完善。近年來,各級政府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把農村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不斷創新思路、強化措施、培育典型,推廣經驗,取得了良好效果。積極組織“五好家庭”、“十星文明户”等形式多樣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倡導健康文明新風尚,激發農民羣眾勤勞致富的積極性。大力開展普法教育,建設“平安鄉村”,不斷提高農村幹部羣眾的法律觀念,努力創造農民安居樂業的社會環境。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健全村民自治機制,堅持民主議事,認真落實“四民主、兩公開”制度,維護了農村社會的穩定和繁榮。

調查認為,我市新農村建設已經進入實施階段。但由於多種原因,目前推進工作還面臨一些實際困難、矛盾和問題。一是有些地方動員教育還不夠廣泛深入,部分幹部羣眾對新農村建設重大意義認識上存有偏差,一些條件落後的鄉鎮、村莊存在等靠要思想和畏難發愁情緒,致使推進工作起步慢、發展不夠平衡;二是建設資金不足,缺乏長效投入機制,是基層幹部普遍反映的主要問題。當前推進新農村建設需要上的項目較多,但縣鄉政府財力有限,多數村級組織集體經濟薄弱、運轉困難,因此辦事缺錢的難題亟待破解;三是傳統農業仍是多數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目前生產成本持續攀高,市場風險逐步加大,農民依靠種養業實現增收面臨着途徑少、空間小,缺乏可靠的保障機制等困難;四是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滯後是羣眾關注的熱點。調查問卷中,農民認為當前“上學貴、看病難、社會保障差”是最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五是多數村鎮發展缺乏規劃,農民住宅佈局散亂、建設無序,村容村貌和羣眾居住環境髒亂差的現象十分突出等。對這些問題應當高度重視,採取積極有效措施,加快解決步伐。

二、主要建議

1、充分認識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長期性、艱鉅性,增強責任意識,提高推進新農村建設的自覺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事關農業和農村的長遠發展,事關建設和諧社會、全面實現小康的大局,是一項艱鉅的歷史任務。要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會黨的xx屆五中全會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大意義,樹立長期奮鬥的思想,增強做好工作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強工作的組織領導,健全完善推進保障體系,建立目標責任制,定期檢查考核,逐級抓好落實。各有關部門要把推進和保障新農村建設擺在突出位置,作為首要任務來抓,按照職能分工,選準切入點,加強協調配合,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要加強對新農村建設的調查研究,及時瞭解新情況,研究新問題,探索新辦法。當前要處理好試點示範與整體推進的關係,既要注意抓好典型,探索經驗,樹立樣板,同時也要重視面上的發展建設,特別是對貧困村鎮要加大幫扶力度,實現抓點帶面,整體推進,平衡發展。新農村建設是宏大的社會系統工程,要紮紮實實地搞好宣傳教育,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統一思想認識,引導各行各業積極支持三農,動員全社會踴躍參與建設,大力營造齊抓共管的環境氛圍,保障新農村建設順利健康發展。

2、全面發展農村生產力,努力增加農民收入,夯實新農村建設的經濟基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始終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全面加強農村生產力建設,增強經濟實力,提升發展水平。要繼續推進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在保護耕地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前提下,把結構調整的着力點放在壯大主導產業,培育知名品牌,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進一步做大做強高效種養業,積極發展特色農業、綠色食品和生態農業,加快開發與旅遊、觀光、休閒相結合的都市農業,強化產業支撐,增強農業的整體競爭力。要加快構建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強化自主創新能力,依靠科技進步改造傳統農業,積極探索經濟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技術密集的現代農業發展路子。要把農業產業化經營作為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採取有力措施,扶持有條件的龍頭企業加快發展,加強農村中介組織建設,鼓勵企業與農民採取多種形式建立起利益聯結機制,大力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和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要廣闢渠道,多措並舉,努力實現農村勞動力充分就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在這方面,政府有關部門應當發揮好引導和保障作用。要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特別是注重發展就業容量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和服務業,更多地吸納農民就近就地轉移就業。健全城鄉一體的就業服務網絡,積極組織農村富餘勞動力進城務工經商,取消一切限制性規定,為農民工提供平等的待遇和政策環境。要加強對農村勞動力的培訓,提高科技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能,為農民轉移就業、增加收入創造方便條件。

3、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強化對“三農”的投入力度,增強新農村建設的發展動力。對待“三農”要始終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落實傾斜政策,調整財政支出結構,不斷增加支農投入。要按照公共財政的原則,建立支農投入的長效機制,着力提高對農村公共產品、公共服務和公益性事業的保障能力,擴大公共財政對農村的覆蓋範圍。各級政府安排支農預算要切實做到“三個高於”,已確定的各項投入措施要紮紮實實地抓落實,確保財政支農支出逐年穩定增長。當前對新農村試點資金,各級財政應當重點保證,及時足額撥付。要進一步增加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和社會保障支出,盡力支持農村改善生產生活條件,促進各項事業協調發展。繼續加強扶貧開發工作,加大對薄弱縣鄉的轉移支付力度,促其加快發展步伐。對各項支農資金的使用,有關部門要跟蹤問效,加強審計監督,保證專款專用,提高投資績效。從長遠看,要積極整合各項支農資金,合理配置財政資源,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切實解決多頭投入、使用分散、效能不高、難以形成合力等問題。推進新農村建設,要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農民的關係,合理劃分投入責任,充分發揮政策引導和財政資金示範帶動作用,吸引社會資金增加對“三農”的投入,調動農民投資建設的積極性,不斷拓寬農村投融資渠道,逐步形成以財政資金為引導的多元化投入機制,為推進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4、統籌安排各項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為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創造條件。新農村建設要堅持科學規劃,突出重點,統籌安排,協調發展,要從解決好農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抓起,選準突破口,紮實穩步推進,讓羣眾得到真正的實惠。根據基層的反映,建議政府部門注意抓好以下方面:一是要進一步加快農田水利、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步伐,鞏固已取得的成果,提升質量標準和管理水平,爭取儘快解決羣眾在“路水電醫學”等方面存在的困難,使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顯著改善。二是要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把社會建設的重點放到農村,引導公共服務向農村發展,着力推進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切實加強農村社會事業和社會保障,促進農村社會全面進步。近期應下氣力解決羣眾“看病難、就學難、養老難”等社會熱點問題。三是遵循立足當前、着眼長遠、因地制宜、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等原則,抓緊制定村鎮建設規劃,使之成為行動的準則、發展的規範,保障新農村建設有序進行。四是要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推進整治村容村貌和居住環境“髒亂差”工程。在這方面, 要吸取過去的經驗教訓。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不圖虛名、不增加羣眾負擔,防止一刀切、強迫命令、大拆大建、急功近利等片面傾向,促進新農村建設健康發展。

5、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健全民主監督制度,大力營造推進新農村建設的環境氛圍。進一步加強農村“兩委”班子建設,切實搞好黨員幹部隊伍的教育培訓,充分發揮黨員、幹部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模範帶頭作用。要大力加強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完善村民自治機制,堅持“一事一議”、村務公開等民主監督制度,保障農民的民主權利。要進一步加強農村的法制建設,加大普法宣傳和綜合治理力度,提高農村基層幹部運用法律手段管理基層事務、處理矛盾糾紛的能力,增強農民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性。要深入廣泛開展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認真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形成健康文明、積極向上的農村風貌,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

新農村建設調查報告範文2018年新農村建設調查報告(3) | 返回目錄

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最近我們就全市新農村建設情況進行了調查。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市新農村建設基本情況

年初以來,xx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農業和農村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推進新農村建設,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全市糧食喜獲大豐收,預計今年糧食總產達到195.6億斤,比上年增長18.1%;比“十五”期末增長66.8%。糧食產量創出了歷史新高。預計實現5331元,比上年增長11.6%,比“十五”期末增長117.1%。

1、科學規劃,提高新農村建設整體質量。根據xx市農村生產力發展實際情況,各地堅持因地制宜、尊重羣眾意願的原則,採取從易到難、分層次推進、分類指導的方式方法對新農村建設進行科學規劃。一是對市區及城鄉結合部進行重點規劃建設。充分利用城市公益基礎設施的輻射帶動功能,幫助周邊鄉村率先建成新農村。如富拉爾基區抓住省“千村試點”工程機遇,在長青鄉實行整鄉推進,XX年投入資金2100多萬元,使全鄉6個村實現了道路全硬化、亮化、綠化,消滅了泥草房,建起了農村別墅和扶貧公寓,基本上達到了城市普通居民生活標準。通過對另一個鄉實行整鄉推進,有望今明兩年在全區建成新農村。二是選擇規模較大、交通便利、基礎條件好的鄉(鎮)建設小城鎮。龍江縣景星鎮是省級重點小城鎮之一,全鎮總人口7、2萬人,城鎮人口1、8萬人,佔到25、3%。通過發展二、三產業吸納安置農村人口3000多人。三是結合並村撤屯規劃建設中心村。如依安縣依龍鎮豐林村有240户,只有7户磚瓦房。XX年他們抓住省級示範村的機會,多方籌集資金3370萬元,建成四棟農民公寓20413平方米,使240户農民全部搬進新居,並建成1、2萬平方米文化廣場。在其帶動下,二期、三期再建18700平方米農民公寓,將相鄰的自強、奮鬥兩個村遷入豐林村,真正建成小城鎮式的中心村。僅此一項即可以為兩個村節省基礎建設配套資金XX萬元,又騰挪土地3200多畝,為新農村建設開闢了新的融姿渠道。全市按照“一個縣抓一個小城鎮,一個鄉抓一箇中心村”的思路,積極探索了自然屯建設中心村和並村建設小城鎮撤併自然屯建設中心村和並村建設小城鎮,並大力發展主導產業促進農民增收建設新農村的模式,全面提升新農村建設標準和水平,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今年建設中心村65個,撤併自然屯41個,騰出土地2.23萬畝。建成農民公寓樓79棟,建築面積19.1萬平方米,吸納農民1.2萬人。

2、打造亮點,建成多條省級新農村示範帶。注重試點,為推進新農村建設積累經驗。從XX年起,按照全省統一部署,xx市第一批選擇127個示範村進行試點,XX年已全部通過驗收。XX年xx市保留和新增示範村、試點村總數達到120個。通過一年努力,120個試點村實現糧食總產14.65億斤,同比增長11%,高於全市3.38個百分點;農村人均收入5680元,增長18.9%;。共完成公路硬化148.17公里,村內街路硬化94.71公里,自來水入户9813户,有線電視入户8280户,四旁綠化91.4萬平方米,新建磚瓦房面積33.67萬平方米,新建節能房1736户;新建村衞生院所8個;新建農村村級文體活動場所55處,極大的豐富了農村文化生活。同時,在我們還打造出5條示範帶,一是以鐵鋒區查哈諾村、昂昂溪區俄式風情園、碾子山區漂流為主的生態旅遊示範帶;二是以甘南縣興十四為主的科技園區示範帶;三是富拉爾基區、建華區為主的城鄉一體化示範帶;四是以依安縣豐林村、拜泉縣自治村、整潔村為主的整村推進示範帶;五是以依安縣依安鎮、富裕縣富路鎮、泰來縣江橋鎮為主的小城鎮示範帶。

3、發展生產,為新農村建設積攢後勁。近年來,各級黨委和政府都把發展生產作為新農村建設的第一要務。一是積極推進土地規模經營。全市上下堅持“依法、自願、有償、互惠”的原則,通過政策扶持、培植典型、擴大宣傳等措施,推廣種植大户、合作社、家庭農場、涉農企業、村集體經濟組織、聯合經營、場縣共建7種經營模式,並制定《xx市土地規模經營標準》,在經營規模、載體、模式、機制、方式、效益六個方面進行規範,加快了土地規模經營的進程,使土地、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實現了優化配置,給全市農業和農村經濟帶來了可喜的變化。今年全市土地規模經營面積達到1013萬畝,佔耕地面積的30%,比上年增加137萬畝,比上年增長15.6%。。二是加大“四個換位”推進力度。通過招商引資,引進11户國內外500強企業和有實力的戰略投資者,投資65.9億元,新建了一批玉米、乳業、生物能源、拖拉機制造等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現代化加工企業。其中中國一拖興建的黑龍江現代農業裝備基地建設項目,總投資23億元,達產後年可實現銷售收入50億元,上繳税金6億元,安置就業3000人;中糧集團投資興建的玉米深加工項目,一期總投資17億元,達產後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7億元,上繳税金1.3億元,帶動農户12萬户,户均增收XX元。現在全市規模以上龍頭企業達到178户,到年末可實現銷售收入145億元,上繳税金5.6億,同比增長12%和4%,比“十五”期末分別增長92.6%和93.1%。我們把勞務經濟作為農村“第一經濟”來培育,推動勞務產業的發展。預計到年末全市轉移農村勞動力107萬人,佔資源的53%,實現勞務收入76億元。三是加快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綠色有機食品種植面積發展到1200萬畝,同比增長33%,比“十五”期末增長88%。全市綠色畜禽飼養量達到690萬頭(只)。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面積XX萬畝,佔總播種面積的62%。全市綠色、有機、無公害“三品”認證數量達到11大系列、1400個產品。克山馬鈴薯、大豆、拜泉芸豆、梅里斯油豆角、洋葱、泰來大米、訥河馬鈴薯、龍江小米和甘南葵花籽等9個產品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三品”年加工量發展到142萬噸,實現銷售收入5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和10.7%,比“十五”期末分別增長98%和143%。今年成功舉辦了第十屆綠博會,總交易額達127億元,比上屆增長16%。

4、突出重點,加快社會事業發展。一是繼續推進公共衞生服務均等化。截止目前,為全市農村地區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檢查,做到應檢必檢;為農村居民建立健康檔案118.65萬份,達到農業人口的37.88%(未含試點縣甘南),甘南做為試點縣完成農村居民建立健康檔案26萬份,建檔率100%。XX年,全市參加新農合農民達256萬人,比XX年增加9.6萬人,參合率平均達到99.8%。二是加快農村公路建設步伐。“xx”期間,xx市共建設農村公路15709.9公里,總投資58.8億元,超過規劃目標9374.5公里67.5%。農村公路的建設,有效改善了農民羣眾的出行條件,促進了農民羣眾收入的增加,拉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XX年10月,齊泰、齊嫩、大齊3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齊甘高速公路主體通車。在全省公路建設三年決戰中,xx市境內建設4條高速公路,建設里程446公里。三是着力解決農村飲水問題。全市共爭取資金1.36億元,打井配套安裝自來水431處,解決了20.86萬人的飲水困難。“xx”期間,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共完成投資3.45億元,其中國投資金為1.95億元,地方配套資金1.5億元,共建1274處飲水工程,使66.93萬人飲水不安全得到解決並吃上了自來水。

5、動員力量,率先對省級試點村進行幫建。從XX年起,我們組織市直48個單位對省級試點村進行對口幫建,並選派新農村建設指導員住村幫建。僅據XX年統計,省、市幫建單位落實資金、物資3950、4萬元,其中已落實省級幫建資金物資3730、4萬元,市級幫建資金物資220萬元。

6、強化管理,提高村集體自我建設能力。結合抓基層組織建設,各地都把新農村建設納入村幹部目標管理,全面實行四議兩公開,並與年度工資、獎勵、公務員考錄掛鈎,調動了基層幹部的建設熱情。鐵鋒區查哈諾村黨總支書記王國祥,堅持幾十年如一日,民主理財,民主管理,實行四議兩公開制度,積極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村級集體經濟積累已達到3000萬元,羣眾全部住上了磚房,村民普遍享受“七補貼”和“八免費”,農户户均銀行存款已達13萬元,完全具備了自我建設的能力。

雖然新農村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還存在幾個共性問題:一是重基礎建設,輕生產發展。凡是生產發展較好,羣眾生活較富裕的地方,新農村建設效果就特別明顯;凡是生產發展相對滯後的地方,農民主體投入能力就不強,新農村建設就缺乏後勁。據對XX年120個省級示範村建設情況統計,全年共投入資金30150萬元,其中:各級財政投入14500萬元,佔48、1%;部門幫建3950萬元,佔13、1 %;村級集體投入7100萬元,佔23、5%;農民個人投入4200萬元,僅佔13、9%;其它投入400萬元。二是有近期建設規劃,無長遠規劃佈局。據有關部門統計,xx市農村目前有11646個村民小組,7877個自然屯,其中不足50户自然屯有近2600個,約佔30%。按每個自然屯路、水、電、房最基礎建設投入500萬元計算,共計需要投入75億元,按現有投入水平,要全面完成新農村建設任務至少需要50年。三是等靠政府投資建設,缺乏羣眾熱情參與。四是試點村變化大,面上新農村建設相對滯後。從面上看,有相當一部分村新農村建設發展滯後。目前還有近900個村屯內主街沒有修建,4215個屯沒有吃上自來水,38.4萬户農户沒有解決泥草房。需要我們給以高度關注,採取切實可行措施進行全面推進。五是項目建設與後期管護脱節。一些地方新農村建設不配套、重建輕管問題也普遍存在。提示我們有必要認真學習城市公益事業的管理經驗,積極探索符合農村實際的管理機制。具備條件的地方要將城裏的管護體制逐步向下延伸,讓更多的農民羣眾共享改革開放成果。

從xx市實踐看,抓好新農村建設應注意處理好以下幾個關係:

1、必須處理好生產發展與改善生活條件的關係。按照黨中央關於新農村建設的方針,發展生產是新農村建設的第一要務。從xx市實踐看,凡是生產發展較好,羣眾生活較富裕的地方,新農村建設效果就特別明顯;凡是生產發展相對滯後的地方,農民主體投入能力就不強,新農村建設就缺乏後勁。據對XX年120個省級示範村建設情況統計,全年共投入資金30150萬元,其中:各級財政投入14500萬元,佔48、1%;部門幫建3950萬元,佔13、1 %;村級集體投入7100萬元,佔23、5%;農民個人投入4200萬元,僅佔13、9%;其它投入400萬元。

2、必須處理好當前建設與長遠規劃佈局的關係。尤其是在撤鄉並村減少自然屯規劃方面,要與新農村長遠規劃有效對接,發揮新農村建設資金的整體效益,防止出現盲目建設和重複建設問題。據有關部門統計,xx市農村目前有11646個村民小組,7877個自然屯,其中不足50户自然屯有近2600個,約佔30%。按每個自然屯路、水、電、房最基礎建設投入500萬元計算,共計需要投入75億元,按現有投入水平,要全面完成新農村建設任務至少需要50年。

3、必須處理好政府倡導與羣眾自我建設的關係。各級政府是新農村建設的倡導者,農民羣眾才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要教育引導農民羣眾更新觀念,自覺克服等靠要、盲目攀比和消極畏難等思想傾向。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宣傳依安縣豐林村農民依靠自己雙手建設美好家園的先進典型。使農民自覺認識到,新農村等不來,靠不來,更要不來。必須樹立勤勞、自立、互助精神,激發廣大農民參與新農村建設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全面提升xx市新農村建設的擋次水平。

4、必須處理好試點與面上整體推進的關係。省級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大部分是基礎條件較好的村。通過近幾年集中建設,儘管xx市湧現出象甘南興十四、鐵鋒查哈諾、依安豐林等一大批新農村建設先進典型,其他試點村也確實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就xx市面上看,有相當一部分村新農村建設發展滯後。目前還有近900個村屯內主街沒有修建,4215個屯沒有吃上自來水,38.4萬户農户沒有解決泥草房。需要我們給以高度關注,採取切實可行措施進行全面推進。

5、必須處理好項目建設與後期管護的關係。從實踐看,新農村建設項目多,效果好,取得了一大批成功經驗。但一些地方新農村建設不配套、重建輕管問題也普遍存在。提示我們有必要認真學習城市公益事業的管理經驗,積極探索符合農村實際的管理機制。具備條件的地方要將城裏的管護體制逐步向下延伸,讓更多的農民羣眾共享改革開放成果。

二、下步新農村建設的初步構想

1、科學規劃,認真落實省會議精神。根據全省新農村省級重點示範村建設工作現場會議精神,xx市對城鎮和農村的重新佈局進行規劃,在抓好省級重點示範村的同時,每個縣再抓一個整鄉推進的典型,原則上每個鄉鎮再確定一個整村推進的典型。具體運行體現“一併、一合、一撤、兩建”上。一是並鄉建設小城鎮。按照xx市實際,對人口3萬人以下,耕地面積不足20萬畝的40個左右小型鄉進行合併,重點建設小城鎮。同時,要研究制定一整套優惠政策,鼓勵農民向中心鄉鎮、縣區結合部、市區靠攏。引導農民羣眾到城鎮居住建房。既有利於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又可以減輕新農村建設壓力。二是重點建設中心村。鑑於xx市行政村規模狀況和新農村建設實際投入能力,進行科學規劃。按照方園直徑不超過15公里計算,大體在3個村左右建一箇中心村。全市1255個行政村規劃建設418箇中心村。對於納入規劃的中心村,要在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給予重點傾斜。其它村基礎設施建設應緩批或不批,並創造條件逐步向中心村靠攏。三是儘量裁併自然屯。據統計全市有2600個不足50户的自然屯,約佔自然屯的30%。要採取堅決措施逐步撤併,這樣既可以節省建設建設成本,又能夠騰挪出土地,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四是在提高建設質量上下功夫。在新村選址上儘量依山、傍水、近林,構建具有農村特色的生態園林農莊。在户型選擇上堅持多種樣式供農户自主選擇,避免結構過於單一。新農村建設還要儘量採用新型材料和清潔能源,讓農民羣眾享受城市同等的生活水平。全市計劃用1-3年時間重點抓好16個整鄉推進的示範鄉鎮,127個整村推進的示範村。合併248個行政村,其中:6個村合併一起的1個,5個村合併一起的3個,4個村(場)合併一起的12個、3個村合併一起的33個、2個村合併一起的40個;撤消467個自然屯。同時,結合xx市實際情況,擬將富拉爾基區建成整區推進示範區。

2、結合深化農村改革,重點發展四大產業,破解農民增收難題。一是穩步發展優質高效糧食產業。建設以規模經營為主導的糧食產能基地。通過發展農機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户等途徑,推進土地規模經營,確保糧食持續增產、農民持續增收。二是做大做強畜牧產業。重點發展專業小區、專業大户和專業牧場,促進牧業向養殖能人集中,農户零星養殖向專業化區域性養殖轉變,建設一批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生產基地,加快現代畜牧業發展進程。三是夯實農村勞動力轉移產業。找準定位,明確轉移方向;加大陽光培訓力度,提高農民職業技能;發展中介組織,提高市場化程度;搭建服務平台,創造轉移條件;制定優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四是全力打造綠色食品產業。要通過優化發展環境、政策扶持、實行定向定位招商,引導各類資本向農畜產品加工的重點領域投入,儘快形成一批對縣域經濟拉動力強的龍頭企業羣體。重點發展一村一品、一鄉一業區域性養殖,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生產基地。竭力打造19個乳、肉、禽、米、豆、薯、糖、葵、稻等產品品牌,提升品牌的價值和產品附加值。全市規劃新上市級龍頭企業10户,銷售收入增長10%以上。

3、結合農村環境綜合治理,抓好涉及民生方面的八件大事。一是農村安全飲水問題。目前全市還有4215處飲水安全問題沒有解決,今年計劃新打飲水井150眼,解決農村7.6萬人吃自來水困難問題。二是農村公路建設。目前已基本實現村村通,還有900個村內主街沒有修建,今年計劃解決200個,力爭建成通村公路4786公里。三是泥草房改造。今年完成3.7萬户,使農村住房磚瓦化率提高5個百分點。四是農村沼氣建設。今年計劃建設户用沼氣5000户,大中型沼氣18處。五是農村醫療保障體系建設。今年計劃參合人數達到333.2萬人,參合率達到97%。六是農村教育建設。完成當年中國小危房改造任務。七是農村扶貧開發工程建設。實施好第五批140個村(其中革命老區17個村)扶貧開發整村推進。八是具備條件的地方要做到村屯綠化、廣場亮化、路面淨化。

4、結合貫徹省“千村試點”工程,着力打造示範亮點。繼續加大對省級試點村特別是省級重點示範村的項目建設扶持力度,集中精力打造甘南興十四、依安豐林等多條示範帶,充分發揮典型村的示範帶動效應。同時,xx市選擇20個市級示範村進行整村推進。各縣(市)區也都要確定一批縣級示範村,集中建設沿城、沿路、沿景點的新農村建設示範帶、示範區,逐步形成省、市、縣三級新農村建設推進新格局。

5、結合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建立健全村級民主管理。在充分調動基層幹部積極性的同時,進一步探討規範化民主管理制度。繼續實行“四議兩公開”制度,在建立新農村長效機制上實現新突破。 “四議”即黨支部會提議、“兩委”會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大會決議,“兩公開”即決議公開、實施結果公開。通過這種規範的程序來實現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有機統一,進而保證新農村建設重大事項決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大學生關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社會實踐活動調查報告2018年新農村建設調查報告(4) | 返回目錄

調查對象:省市區鎮村和村部分村民

方式:在村委會幹部的協助下,我對自己所在的村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查訪和統計,而對城前村的調查主要是通過對一些親戚、朋友以及他們的家人進行個別詢問來進行。

長期以來,三農問題一直是決定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進程的關鍵性問題,也是關係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問題。沒有農業的牢固基礎和農業積累與支持,就不可能有國家的自立和工業的發展;沒有農村的穩定和全面進步,就不可能有整個社會的穩定和進步。只有近八億農民全員加入現代化進程,實現可持續發展;只有廣大農村的落後面貌明顯改變,才能實現更大範圍、更高水平的小康。

在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之前,我並未真正體會過“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內涵,現在終於明白了。“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指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反映一定時期農村社會以經濟發展為基礎,以社會全面進步為標誌的現代化農村建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發展經濟,增加收入。這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得前提。要通過高產高效,優質特色,規模經營等產業化手段,提高農業生產效益。二是建設村鎮,改善環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處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莊綠化等內容。三是擴大公益,促進和諧。要辦好義務教育,使適齡兒童都能入學並受到基本教育;要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使農民享受最基本得公共衞生服務;要加強農村養老和貧困的社會保障;要統籌城鄉就業,為農民進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農民,提高素質。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倡導健康文明的社會風尚;要發展農村文化設施,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強村級自治組織建社,引導農民主動有序參與鄉村建設事業。

具體而言,所問的“新農村”包括五個方面,即新房舍、新設施、新環境、新農民、新風尚。這五者卻一不可,共同構造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範疇。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設各具民族和地域風情的居住條件,而且房屋建設要符合“節約型社會”的要求;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道路、水電、廣播、通訊、電信等配套設施要具全,讓現代農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態環境好、生活環境優美。憂其是在環境衞生的處理上要體現出新的時代特徵;使農民具備現代化素質,成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四有農民”;要移風易俗,提倡科學、文化、法治的生活觀,加強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總體狀況及分析

總的來説,近幾年來,隨着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重視力度不斷加大,農村的文化建設也在蓬勃地發展和繁榮,農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豐富化、多樣化。就我調查的範圍和人羣來説,農民對當前的情況是基本滿意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農業生產情況。本村耕地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四個級別。主要種植玉米、馬鈴薯、甘蔗、大蒜、花生等經濟農作物,基本上達到多元化農業。

畜牧生產情況。畜牧生產方面以養雞業較具規模,兩村有15户以公司+農户為模式的養雞基地,配套設施完善,每户養雞數量在~10000只不等。養豬主要以家庭散養為主,部分養殖户已打算開春二月擴大養殖規模,但相對現代化的養豬企業尚具有很大差距。

基礎設施建設情況。村主要道路的硬化率較高,巷道尚有大部分未能硬化;一條河流流經村西,是村裏的主要灌溉水源。以後均未進行硬化處理,年久失修,人飲工程方面,,隨着新農村建設工作的開展,村委在相關部門的關照下,通過專項資金(材料)下撥和村民自籌資金對原有管道進行改造和完善,已有大約98%村民自願安裝自來水。通訊方面,全村移動電話和有線電話的總擁有率已達80%,絕大數都安裝有衞星電視接收機,100%的家庭都能看到信號清晰的電視節目,電腦網絡的運用正在申請安裝。

公共設施建設情況。村委辦公樓在政府專項資金的扶持下已經在去年完成改造,煥然一新。村黨支部李書記説,原有辦公樓不算很舊,專項資金有限,而且村裏為了減輕村民負擔,沒有集資重建,只是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了整修。

村民的年收入情況。本村農民的經濟來源主要以常規農業種養收入以及外出打工收入為主,全村外出打工流動人口四百多人,佔全村人口的四分之一。

取得的成效

1.人們的就診途經很便捷,讓他們對突發情況的處理不至於出現措手不及。

2.村中孩子們的九年義務教育學費減免情況落實的比較令人滿意,讓家境貧窮得孩子重新留在校園,圓自己的求學夢。

3.村中關於給予農民補助的情況基本得到落實,讓農民真正感到正策益處,感受到中國共產黨的温暖。

4.農民的收入在一步步的穩定提高。

不足之處

1.村中不經常組織勞動技能的培訓,如果多培訓就相當於用技術來武裝農民,避免農民在生產中走彎路。

3.村中目前的綠化比較亂,根據村中得綠化計劃,形式上是沿路線綠化,沒有集中的綠化用地。

4.在調查中發現村中的垃圾亂堆放嚴重,基本上是沿路放置或者是在閒置的宅基地堆放,這嚴重影響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形象。

隨着社會主義經濟得發展,農村也會越來越富有,人們的家園保護意識也會越來越強烈。這樣下去,城市所向往的那種濃濃的鄉村氣息也會被混凝土的冰冷所代替。所以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更多的公共活動場所。再規劃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村中的一些空地,把他變成鄰里交往的熱土。

一點建議

1.道路綠化:村、組、團綠化和家庭綠化相結合。在綠化上要充分利用空地,路邊以樹木、花草綠化為主並和庭院得樹木綠化相結合,創造美麗的鄉村風光。

2.增加村中的公共廁所。崔西溝村是一個開放的村莊,平時人員流動量很大,而且陌生人很多,所以公共廁所是必不可少的。

3.合理規劃垃圾的回收利用系統,搞好環境衞生。

4.因地制宜,作好排水系統規劃。

5.做好村中產業調整,爭取是產業不那麼單一,使村子在經濟狂飆的現代有一定的綜和調整能力。

總之,我國是一農業大國,只有農民富了,才是農村的真正進步。中國才能算是真正富裕起來了,才是走進了現代化。所以我們要做更多的實踐與調查工作,掌握農村的真實情況,以便採取相應的措施,使我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進程加快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