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國中調查報告十五篇

2023年國中調查報告 篇1

一、調查概況

2023年國中調查報告十五篇

字正腔圓的漢字一直是中國人的驕傲,算得上國粹類的傳統文化。但是長時間以來,國中語文淡化字詞教學,導致學生易寫錯別字甚至提筆忘字、亂用詞語的現象層出不窮。隨着電腦時代的到來,人們逐漸淡化漢字的讀寫,越來越多的人“提筆忘字”已逐漸成為一種流行趨勢,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對於廣大中國小生而言,作業書寫潦草、作文裏錯別字大量充斥、網絡語言盛行竟然也漸漸演變成時尚與潮流。尤其是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學生還受到少數民族語言、地方方言的影響,此現象已成為國中生學好語文以及國中語文老師教學中面臨的十分嚴峻的問題之一。

在國中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在處理課後生字詞時,往往就顯得無足輕重了,大部分老師無非就是讓學生讀上兩三遍,然後抄過三五遍了事,猶如蜻蜓點水,絲毫達不到會讀會寫會會用的目的。所以不少國中生對於字詞的積累就靠吃國小階段的一點老本。而在少數民族地區,學生在國小中的語文基礎相對比較差,對漢語普通話的學習能力也相對較弱,因此越到後來錯別字越多,用詞、造句也跟着變差。究其原因,我們認為主要還是中學階段,特別是國中階段的字詞教學環節薄弱了。

因字生詞,由字組詞,連詞成句,正確理解與運用詞語與否,是學生綜合素質高低的表現。學生對於詞語的運用,能否達到正確理解詞義、能否寫對每一個字形、讀準每一個字音,都值得研究與推敲。學生作文裏表現出來的文意乾澀、沒有文采、亂用詞語、詞不達意等問題,都得引起我們的關注與擔憂。

因此,本課題組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國中生的字、詞、句的使用情況進行調查研究。我們以景洪市五中七年級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從七年級十個班中抽取一箇中等班級8班和一個平行班7班作為對照參考,其中8班學生漢族佔大部分,而7班學生少數民族佔大部分。另一方面,結合近三個月以來在景洪市第五中學實習期間所擔任過的幾個班級語文教學工作的情況,並根據作業、作文等方面的實際資料的收集、分析、整理而得出調查結果。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通過調查研究活動,瞭解本區內學生對字詞句使用的基本狀況,加強規範使用漢字的思想意識及在字詞句學習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2、通過調查研究活動,掌握學生學習使用字詞句的基本情況,明確在以後的社會生活中漢語的作用,瞭解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社會用字的規定,正確使用漢字。能夠曾強使用規範字的自覺性,認識到使用規範用字的重要性。

3、培養學生積極學習漢語使用漢字的精神。通過學校學習、日常生活的使用從而從根本上提高漢語字詞句的使用。

4、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為規範社會用字作出貢獻。

(二)調查方法

我們採取問卷調查、實地調研等方法蒐集材料,對景洪市第五中學國中生字詞句使用情況及學習漢語、漢字的情況,學生作業等進行調查並對其進行調研和分析。具體方法有:

1、學生問卷,內容涵蓋學生對普通話的使用情況、學習態度,及對字典、詞典等工具書的使用情況;字詞句能力測試卷,包括漢語拼音、生字、詞語以及造句寫話等方面。本次調查問卷調查在景洪市五中七年級7、8班進行,共發問卷100份,回收有效問卷96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2、現場問答,我們同時還對這兩個班的學生,進行抽樣調查。隨機抽取學生的作業本、作文本進行查看,並對他們進行現場問答。另一方面,三位主要調查人員也就是科任老師在10月20日到11月底的這一段期間,分別對所任班級七年級(3)班、(4)班、(6)班、(7)班、(8)班、(10)班的平時上交作業,例如字詞句的抄寫、注音以及作文等方面進行收集分析整理。

三、調查結果

(一)存在的問題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發現當地國中生的字詞句使用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普通話的使用及態度

調查顯示,在8班95%的學生在學校中使用普通話,而且除課堂

之外,在其他場合使用普通話的學生也較多;而在7班,只有40%的學生在學校中使用普通話,有30%的學生使用漢語方言,其餘學生都使用少數民族語言。而對普通話的學習及使用的態度上,兩個班的學生70%的學生都表示願意學習和使用普通話,但也有一個部分的學生表示很願意學習普通話。

2、漢語拼音運用能力

關於漢語拼音方面,調查顯示,在兩個班的學生中,75%的學生漢語拼音的能力都很差,其主要表現為:

(1)平翹舌音不分,很多學生受到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的影響,很難區分zh/z、ch/c、sh/s這三組聲母。

(2)前後鼻音韻母不分,測試卷結果顯示,兩個班85%的學生不會區分前鼻音和後鼻音韻母,如ing/in、eng/en、ong/on;同時,這其中還有很大一部分同學不會區分一些其他韻母,如,ei/ui、ui/iu、eng/ong等。

(3)四聲不分,測試中顯示,兩個班60%的學生都不能區分漢語拼音中的四個聲調,尤其是陰平和去聲、陽平和上聲、陽平和去聲。經向學生提問可知,學生的漢語拼音問題主要由於國小時基礎沒打好,同時該地區少數民族較多,學生大多數從小講民族語言,受到普通話的薰陶較少。

3、字、詞掌握及使用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兩個班學生中有75%的學生只是偶爾查閲字典、詞典等工具書,閲讀課外讀物。從測試題中可看出,兩個班60%的學生能夠寫出題目中的詞語和生字,而兩個班中,8班的學生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要比7班稍好,尤其是在少數民族學生中,8班的少數民

族學生對生字詞的掌握和漢族學生無較大差距,而7班學生中差距就比較明顯。在字詞使用方面,兩個班學生表現出的最大問題是:易寫錯別字,詞彙貧乏,課外生字詞的積累較少,不會將課本中的詞語學以致用。

4、造句寫作的情況

從測試中顯示,8班的學生中,75%的學生能夠按照題目的要求寫出一段話,語言比較通順,其中有40%的學生語言優美,生動形象,文采較好,但全班學生中,45%的學生的字數沒有達到題目的要求。在7班的學生中,30%的學生能夠按照題目要求寫一段話,其餘學生卻抄寫課文,不能用自己的語言寫出一段話來。在這30%的學生中,很對學生自述沒有達到要求。通過此次測試以及抽查學生的作文來看,兩個班學生在寫作文方面表現出的最大問題是:錯別字較多,易寫諧音、形近字;語病較多,很多同學語句不通順,方音較重;詞彙貧乏,語言直白、空洞,不會使用修飾語、修辭等寫作手法;對課外知識補充較少,視野不夠開闊。

2023年國中調查報告 篇2

一、調查背景與調查目的

文綜教學的對象在通常意義上主要包括歷史與思想品德,該學科有其本身固有而獨特的學科特點,在具體的國中文綜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有方法有目的的去實施每一個教育教學環節,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文科素養,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

但是就目前而言,文綜教育在學校乃至整個社會都是不受歡迎的,學好數理化走遍全天下的全民認識也曾經是那麼的“深刻”,這種現象一直在維持,文綜課程在很多的中學不受重視,文綜教育的意義和價值普遍受到了社會的質疑,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我想通過這樣一個“關於國中文綜教學”的題目,深入教學一線,積極去發現國中文綜教育在近年來所遇到的瓶頸,希望通過這樣一個調查活動,分析我們文綜教學教學模式中切實存在的問題,探討其下一步的改革之道。

二、調查時間:20xx.5.9---20xx.6.5

調查對象:藁城==中學文綜教師

調查方法:聽課;交流

三、調查結果

通過將近一個多月的聽課和當地文綜教師的交流,我發現就國中文綜而言,基本存在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國中文綜教師環境欠佳,氛圍頹廢。

我們在藁城九門鄉中學實習期間常常可以從身邊一些不愛坐下來思考的人的身上感受到他們對於文綜教師的不屑與輕視,這怎麼説呢,一方面可能真的咱們技不如人,文綜教育確實在最近遇到了不小的瓶頸,很多客觀存在的問題都不到有效解決,整個文綜課堂內容枯燥形式單一的現象很普遍,以至廣大文綜教師也深感壓力,整個文綜教師所處的社會環境和學校環境都不是特別理想,“哦,你是歷史老師啊”這樣的話語在某種意義上就有一邊呆着去的味道在裏面。所以説國中文綜教師環境欠佳,氛圍頹廢,沒有一個特別優秀的供大家作為楷模。

第二、文綜教學理念陳舊,視野不夠寬廣。

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一線教師不具備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相關理論知識,教學研究能力有限,自我發展的能力和意識較差,這當然可能跟他們所處的大環境有關,但我們知道文綜教師要有較為廣博的知識面,才能在組織課堂的過程中得心應手,引得學生的喜愛,如果一個文綜教師即沒有寬廣的知識面,又不具備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甚至課件也不能熟練掌握的話,這樣的文綜課堂我們是可以想象的。

第三、應試教育的消極影響仍在發揮作用。

應試教育指脱離社會發展需要,違揹人的發展規律,以應付升學考試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為,是教育工作所存在弊端的集中表現。但現在國中文綜教育中仍然存在應試教育的某些消極影響,甚至有些歷史課堂在講授新課時基本上是在劃知識點,留下時間讓學生自行記憶,這樣學習歷史乃至文綜的弊端在前面已經説過,到頭來學生只知道些零碎的知識點,學生背了很多,考的也不錯,但如果他不知道第二次戰爭與洪楊之亂的聯繫的話,這種教育基本上是失敗的,歷史首先需要我們從整體上去把握,最終迴歸到對這個整體的一個較為完整客觀的認識。

四、結果分析(建議)

面對發現的國中文綜教學中存在的上面幾個問題,我想廣大文綜一線教師要積極思考,擺脱困境,我個人有如下建議:

首先,要注意知識的系統性。系統性注重前後知識點的連貫,講究學生掌握知識的完整性,以歷史學科而言,歷史是對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行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記錄、詮釋和研究,這樣的學科定義裏面就已經強調了其系統性,因此在歷史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了解前後歷史事件之間的關聯性(儘管這種關聯性有直接和間接之分),這種關聯性有時間和空間之區分,如中國近代史,洪楊之亂與戰爭,甲午戰爭與戊戌變法,中國近代社會與世界社會,期間的歷史關聯性是必須予以關注的,古人有言“未得乎前,則不敢求乎後,未通乎此,則不敢志乎彼”,正是説明了這樣一個觀點,注意歷史事件前後聯繫的意義,一則使學生從總體上感知特定的一段歷史,二則有力的防止近年來文科教學中普遍存在的“死記硬背”説,增強文科教學課堂中的活力。

其次,要注重對學生答題技巧的訓練。基本的知識點掌握了,並不等於説就可以馳騁考場了,好的文綜成績除了有過關的基礎知識外,還必須在答題技巧上下功夫,這方面結合實際情況主要説兩點:

第一、矯正解題思路,規範試卷書寫。一般意義上,理科有解題思路,文綜也有,這次九門鄉中的思想品德考試中,我們注意到好多學生不會應用課本上的知識去解答擺在眼前的試題,一道關於家的材料分析題,學生看到後面的題目,他不去想這與我們

課堂上的哪一個知識點有關,應該從書本上的哪些方面去入手答題,而是憑着自己的理解胡亂解答,一道大題儼然成了一個作文題了,第一小題實際上在問家的功能,而學生的答案是“家是我們離不開的,我們每天生活在家裏”云云,而事實上關於家的功能課本上有相當精煉的描述,學生在課堂上也是能夠倒背如流的,只是他沒有“分析材料—剖析題幹—聯繫知識點”的解題思路,如果按這樣的思路,再加上規範的試卷書寫,乾淨利索,理想的成績則如探囊取物。

第二、關注時事動態,注重答案的層次性。答案要注意層次性,先應該説明什麼,什麼是這道題答案的關鍵,這是必須明瞭的,比如可以提醒學生從後面括號裏的分值來判斷該題大份量,從而確定怎麼去解答它,一道十幾分的題學生卻只寫了一句話,無論你的這句話如何的高度精煉高度概括,也是不符合出題人的意願的。所以説,注重答案的層次性,關注時事動態,擴展學生視野,是提高文科素養的有效途徑。

我記得我用過一個詞叫文綜素養,這個詞可能不是我們常常説的,但不代表它是不重要的,學了政治,學生在看是不是喜歡看新聞聯播了?能不能去客觀的分析其中的是非曲直?學了歷史,學生是否從心底裏對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有一種民族認同?在看電視劇《洪武大案》的時候是不是知道説的就是明朝建國皇帝朱元璋的雄才大略而與書本知識有一個更深的理解?這就是簡單意義上的文科素養,而國中文綜教育當以培養學生的文科素養為重。

國中文綜教育作為國中教育教學的重要有機組成部分,其課堂效果的優劣直接決定着國中教育教學的整體質量,但面對目前存在着的諸多問題,要求廣大文綜一線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積極探索勇於創新,我們也不呼籲學生學好文綜,學好歷史,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用錢穆的話説只是希望孩子們對自己所處國家以往歷史和現狀有一個瞭解,並對她懷有一種温存與敬意。

此次調查報告僅為一個在探索國中文綜教育中的一個簡單嘗試,希望能夠收到拋磚引玉的效果,使文綜教育真正在國中生健康成長道路上的發揮其原應有的作用。

2023年國中調查報告 篇3

隨着社會節奏愈來愈快,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不同階段都會發生,為了更好的摸清孩子的心理狀態,解決教育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有效地配合家長幫助孩子健康成長,我針對國中生逆反心理做了問卷調查。

為確保調查的成功,我特做了以下準備工作,首先隨機抽取調查對象為七年級一班和十二班的同學:

一百名同學,其中男生五十名,女生五十名;調查形式為固定時間統一進行無記名問卷調查。

第一步:

對青少年逆反心理進行初步認識確定調查問題,整理調查問卷;

第二步:

派發調查文件,收集調查結果;

第三步:

對所收集的調查文件進行整理研究,並進行分析討論總結歸納。再運用統計分類彙總表等統計工具進行數據加工處理,得出結論。

根據統計結果我們發現,七年級階段的學生百分之四十二有過逆反心理,關於造成學生逆反心理的因素父母與家庭、學校與學習佔了百分之六十八,其中因為自己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而產生的逆反心理佔百分之五十五,大眾傳播及社會文化對學生心理髮展影響達到百分之九十三,關於逆反心理對孩子的生活和成長很大影響的佔百分之五十九,學生對於逆反心理多采用和同齡人交流的方式來緩解的佔百分之八十六。

基於此我感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中學生逆反心理的工作:

第一,把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內因。調查結果顯示父母與家庭、學校與學習是造成孩子逆反心理關鍵因素,這兩個方面恰恰是學生成長的環境和見證人,老師的重要角色地位有着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調查結果顯示沒有孩子是因為老師產生逆反心理,

所以,老師應在這個環節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要做好孩子和家庭的溝通工作,做好關於學習興趣的提高工作,讓孩子學會感恩,感謝父母,感謝家庭,感謝學校,感謝同學,在感恩的過程中順便把消極的因素轉化為積極的因素;

第二,重視孩子的角色意識,尊重孩子。調查結果顯示接觸對象不尊重自己引來的逆反心理的佔百分之五十五,孩子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孩子是一個完整的個體,他希望在各項活動中得到別人的尊重,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應該儘可能給孩子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讓孩子在學習中找到快樂,找到被尊重的感覺。

在生活中教給孩子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別人這一理念,讓孩子在尊重中找到快樂成長的源泉,降低逆反心理造成的消極影響;

第三,正確引導孩子關注社會文化。社會文化對孩子的成長過程的影響達到百分之九十三,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正確引導孩子對大眾媒體所關注的事件的價值觀的正確取向,用正確的價值觀,是非觀教導孩子,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堅定人生信念。

在紛繁複雜的社會文化中教會孩子學會辨別、學會反思、學會揚棄、學會理解、融會貫通、學以致用。通過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達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讓孩子明白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在保持清醒的同時在學習中進步,在學習中發展,從而養成健全的人格,健康成長;

第四,開展活動,讓孩子在活動中交流、成長。

在家庭教育中對家長做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

第一,要順應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成長逐步改變教育方法,不要老是採用包辦為監護的方式。

第二,尊重孩子的獨立性,給他們一定的自主權力,與孩子商談,平等商討,不要用命令的口氣,粗暴,強制更是錯的。

第三,加強與孩子在情感上的交流。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要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應採用熱情關懷的態度,親切的語氣。

在學校教育中對老師做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

第一,傾注“師愛”,融洽師生關係。

第二,教師對待學生要公平、公正,處理問題應注意調查,尊重事實、並善於激勵。

因此,教師在對待學生處理具體問題時,一定要注意“一碗水端平”,無論是優生還是差生都應儘量做到一視同仁,不分厚薄。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一定要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去處理問題,在深入實際,調查瞭解,掌握真實情況的基礎上,作出公正合理的結論,並注重班級羣體輿論的正確引導,從而使教師處理的問題得到學生廣泛的贊同和支持。第三,教師的教育要嚴而有度,講究藝術,並善於運用“暗示效應”。

做為暗示的實施者和學生心目中的崇拜者――教師,應在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增強人際吸引力的同時,還應針對青少年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具體情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提出切實可行的要求,並靈活運用教育技巧,尤其應注意巧妙運用“暗示效應”,儘量少用命令方式提出要求。第四,對於已經產生“逆反”心理的學生,教師應對症下藥,因勢利導。

因為造成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調查結果顯示,當孩子有了逆反心理後多采用和同齡人交流的方式減緩這一情形的佔百分之八十六,作為教師我們應在工作中儘可能給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創意活動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在活動中孩子既可以培養合作意識,增加交流的慾望,還可以化煩惱於無形,自然而然的消除了逆反心理對孩子的不利影響。如原來舉行的讀書超市,書香晨會等,孩子們在讀書中收穫知識,收穫快樂,更收穫了友誼,活動是孩子健康成長中的一項不可缺少的快樂因素。

對學生的建議。

第一,學會理解。

學着從積極意義上去理解大人、父母的羅嗦,老師的批評。其實這均為善意的。老師、父母也是人,也有常人的喜怒哀樂,也會犯錯,也會誤解人。只要我們抱着寬容態度去理解,也就不會逆反了。

第二,把握自我。

常提醒自己,要虛心接受父母、老師的教育,遇是要盡力克服自己,要認識“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另外,要與他們常接觸,向他們請教,多多溝通。

第三,學會適應。

要提高心理上適應能力,多參加課外活動,在活動中發展興趣,展現自我價值。這樣,逆反心理也就克服了。

通過這次問卷調查,我明白了自己以後的工作方向,我們常説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是啊,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為了一切孩子,我會在以後的工作中,做出自己的綿薄之力,為了心中的教育夢想,我會更加努力!

2023年國中調查報告 篇4

一、調查目的

國中學生由於各種原因,出現了很多厭學情緒,有的逐步好轉,也有的厭學情緒逐步加深。強烈的厭學情緒,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影響很大。有的同學本來成績很好的,卻因為有了厭學情緒,而逐漸淪為成績差的學生。而有的同學開始成績不太好,卻由於樂學,能夠堅持學習,而逐漸轉變為成績好的學生。我們靈山中學的學生,生源質量不太好,為了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必須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瞭解導致學生厭學的真正原因和主要原因。為此,我們展開了一項關於國中生學習情況的問卷調查。我們想通過本次調查,更為深入地瞭解大多數同學的心理狀態。為以後採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手段,扭轉學生的厭學情緒,打開基礎。

二、調查對象及其一般情況

調查對象:靈山中學八年級年級16個班,抽取150名同學

一般情況:海口市靈山中學地處市郊區,所以,生源相對不太好。每個班裏都有比較多的同學在學習上存在困難。為了從整體上了解,接學生的學習成績抽取了一部分同學。

三、調查方式

這項調查採取的是問卷調查方式,把抽取出來的學生召集起來,給每個學生一份調查問卷,讓他們認真閲讀提示語,然後進行填寫回答問題,最後以無記名的方式上交。問卷有15道單選題。一共選了150名同學,發了150份問卷,收回了150份。其中一份由於答案全部選A,且答題時間極短,表現得極不認真,所以,認定為廢卷。有效問卷共149份。

四、調查時間

20xx年5月1日——20xx年6月10日

五、調查內容

調查問卷共設計了十五個問題,主要調查:學生對厭學情緒的歸因,有整體的,也有具體的;學生厭學情緒的發展過程;學生對老師和學校的情感。通過這些問題,可以更全面地瞭解,老師和學校平時的作為是否存在突出問題。詳細問卷見附件1。

為了瞭解學生的厭學情況,製作了調查表。對靈山中學八年級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果,共收回150份問卷。其中一份是廢卷,所有選項全部選A。有效問卷共149份。

六、調查結果

本課題小組對問卷的統計如下表

1、學生對厭學情況的整體歸因,選擇最多的是學生自己;這説明一多半同學還是願意從自身找原因的。但也有很多同學把厭學的原因歸於其他因素。説明老師、學校、家庭還有可以改進的地方,且對學生的影響雖不是最大,也是比較大的。國中階段,學生集中在學校的時間很長,與家長在一起的時間很短,所以,家庭因素對學生厭學情緒的產生起的作用不大,學校與老師在因素是外因中比較突出的。這符合實際情況。説明學生的回答是認真的,具有相當的可信性。

2、多數學生在學習中產生過快樂的情緒體驗,沒有快樂體驗的同學人數是0,説明只要教學方法得當,都可以吸引學生學習。但偶爾才有一點學習樂趣的同學所佔比例太大,出乎意料。説明學生學習內驅力不足,靠外部因素刺激學習的傾向明顯。如果每一個學生都靠自己的內驅力學習,可以經常獲得學習的樂趣,而不僅僅是偶爾。如果激發學生的學習內驅力,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3、學生自己想學好嗎?當然想了。有多強烈?非常想學好的只佔一半。這説明,既可以對一部分學生放心,讓其靠自己的努力去改變自己,又要對別一半學生嚴加督促,以防其放任自流。

4、學生上國中的目的是什麼?最多的學生回答不是提高自己知識水平,不是提高自己的素質,而是為了考重點高中或中專。考重點高中或中專當然是一個目的,但國中辦學的目的是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學生對待上國中,有着急功近利的心理。高素質的人才需要學什麼?知識是一方面,重要的提高各方面的素質。只有明白了素質教育比應該教育更重要,才能讓學生更自覺地把力量用到好習慣的培養方面。而不僅僅是讀呀讀,背呀背的。

5、學生的厭學情緒是普遍存在於各科學習中呢,還是存在於某些科目中呢?學生的回答是,某個別科目。所以,改變學生的情緒不需要普遍用力,只需要解決好個別學科老師的教學問題就行了。個別學科的老師要分析自己的教學情況,弄清楚自己的什麼表現使學生產生嚴重的厭學情緒。有重點是改正課堂教學,是最有效的教學改革。

6、學生對某學科有厭學情緒,為什麼會有厭學情緒?選擇最多的是學習起來吃力,學不會。讓學生學會是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要使自己的課淺顯易懂,不做過難的題目。等等。解決難學的問題是一個頭等重要的問題。其次,學生對授課老師的人格魅力還是有需求的。有的老師,不能夠讓學生喜歡,導致學生不喜歡這一門課。努力提高老師的儀容儀表,規範老師的言行,提高老師的人際交往能力也是改變學生厭學情緒的一劑良藥。

7、正面教育一直是教育家及教育理論中強調最多的。學生最反感的教學行為是批評學生。無論是合理批評,還是不合理批評,都會給學生帶去不良的心理感受。學生心情低沉時,學習起來自然沒有勁頭。所以,少批評,多鼓勵,仍然是一句需要經常提醒老師的話。

8、學生對班主任的工作是滿意的,班主任個人素質與勤奮程度都為學生所認可。

9、學生對學校的印象不太好的地方有兩個方面:學習壓力大和學校對學生生活不關心。學習壓力大,不是靈山中這所特有的,而是所有的國中共有的特徵。學校對學生的生活不關心,卻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多與學生交談,盡力滿足學生在生活中需要。或者定期讓學生反映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及時解決。

七、調查體會

從調查活動的各個環節,都可以看出,學生對於自己的學習問題,是非常重視的,也是非常認真的。學生有着樸素的求上進的心理,也願意為此付出努力,同時也要求學校、老師能夠給學生以幫助。學生非常歡迎來之老師方面的幫助,只要是有助於學生的事情,學生都積極配合。在此,非常感謝參與回答調查問卷的一百多個同學。

從分析調查問卷結果上看,有些突出的問題令人感到心痛:學生聽不懂,學不會;老師批評學生多,鼓勵學生少;學生願意得到幫助,渴望得到幫助,但卻不是經常得到幫助。這些問題需要所有的老師想辦法去解決。

根據本次問卷調查過程中的所有感受和對調查結果的理性分析,我們想提出以下幾點:

1、各學科老師要多與學生交流,瞭解學生的要求,瞭解自己的課堂不足,盡力去改正自己的不良教學行為;

2、進行更細緻的調查,用現代教育理論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各位老師要把規範自己的言行當作重要的事去做,與學生交往,話要經過大腦,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4、多幫助學生,教給學生好的學習方法,督促學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2023年國中調查報告 篇5

調查報告是人們對某一情況或事件;經驗或問題,經過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而寫成的文字材料。它反映了人們通過調查研究找出的某些帶有規律性的東西,以及提出的相應措施和建議,是社會調查實踐活動的成果。學習撰寫調查報告,有助於我們進一步認識社會、參與社會,把所學知識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因此,近年來調查報告型試題在各地的政治會考中頻頻出現。下面結合試題談談調查報告的撰寫。

試題:以艱苦奮鬥、勤儉樸素為榮,鋪張浪費、奢侈揮霍為恥,在全民族大力倡導艱苦奮牛的創業精神“為主題,以周圍同學為調查對象,根據他們的生活態度和表現,寫一篇調查報告,題目自擬。

這是某省的一道會考政治試題。要求考生以艱苦奮鬥為主題、以周圍同學為對象寫一篇調查報告。調查報告的撰寫;在格式和內容上一般包括以下四個部分:

1.標題。根據調查目的列出標題,有單標題和雙標題兩種。

(1)單標題,如上例可擬成《中學生髮揚艱苦奮鬥精神現狀的調查》

(2)雙標題,如上例可擬成《艱苦奮鬥的精神不能丟一xx中學學生生活態度表現的調查》,不管採用哪種形式標題,都要符合調查的主題。

2.引言。引言一般要説明的目的、對象、內容、方法等,如上例,調查目的是為了:幫助同學們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克服浪費奢侈的不良習慣;調查對象可以九年級年級的同學為主要對象;調查內容主要是瞭解同學們平時的生活態度和表現;調查方法可有觀察記錄、問卷調查、座談訪問等。

3.主體。主體是全文的主幹,它具體敍述調查的基本情況.列舉典型事例和數據,並恰當地議論和分析,概括出經驗或規律,是表現調查報告主旨的關鍵部分。主體部分的撰寫應注意三點:

(1)要把調查的情況寫清楚。這需要對調查得來的材料進行分門別類地歸納整理,如上例可歸納為兩個方面:一是“艱苦奮鬥、勤儉樸素”的表現有哪些,二是“鋪張浪費、奢侈揮霍”的表現有哪些,它們各佔多少比例等。

(2)要做到有敍有議,要運用所學知識對上述表現進行分析、議論,闡明自己的認識和看法。

(3)要通過分析找出規律性的東西。

4.結論和建議。這是調查報告的結尾部分,一般要對全篇的主要觀點進行歸納性説明,得出結論.並針對存在問題提出具體的建議。如上例。可建議學校在同學中進行艱苦奮鬥精神的教育,開展“勤儉樸素為榮.浪費奢侈為恥”的活動。

今天的內容就介紹到這裏了。

2023年國中調查報告 篇6

既然是社會調查,不一定和學校有關嘛~~

一、調查原因:

好不容易盼到暑假了,本想痛痛快快的玩一場,可媽媽又在催我去補習班,補、補、補,我暈。其實飽受補課之苦的又何嘗我一人呢?每到雙休日和假期同學們就趕集似的奔波於各個補習班,可又有幾人願意補習呢?為此我做了一個關於補課的調查報告。

二、調查結果:

我在補習班調查了63人,結果有56人説不願意補課,只有7人是自願的。我把同學們在補課班的表現歸為三類。

1、雲中漫步者 迷迷糊糊上學,稀裏糊塗放學。

2、地下工作者 老師上面講,他在下面玩。

3、逍遙逃學者 老師和家長稍有疏忽,他便溜之大吉。

三、調查分析:

同學們為什麼這麼反感補課呢?我分析了幾點原因:

1、家長不根據孩子的興趣需要出發,不尊重孩子的意願,強迫孩子去補習班。我認為這樣做對孩子來説是太殘忍了,只能讓孩子成為學習的機器,孩子享受不到學習的快樂,最後會喪失學習的興趣。

2、家長們送孩子去補習班,剝奪了孩子們玩的時間,讓雙休日、寒暑假變成了黑色假期。放假比上學還累,孩子們沒有一點自由時間,孩子們會受不了的。

四、調查建議:

1、家長們應還給孩子雙休日和假期,鼓勵孩子們多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這樣既拓寬了孩子們的視野,也讓孩子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采。

2、家長在為孩子選擇

補習班時,應尊重孩子的意願,從孩子的興趣出發,興趣是熱愛的前提,這樣才會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如果強行給孩子增加營養,反而會營養不良的。

家長們,好好反思一下吧,讓孩子們儘早從補課大軍中解放出來吧!還孩子們一個金色的童年。

為了完成這次調查報告,在20xx年的七夕節即將到來之際,我特意走上街頭去賣花,這樣可以讓我更好地完成這次作業,使自己的社會調查作業不必過於空洞,脱離實際。更可以讓作為一名學生的我親身體驗掙錢的不易與生存的艱辛,從而更加努力地學習。

調查內容:

情人節,這個西方社會的舶來品從20世紀末期開始為中國人所瞭解,並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得到了追求時尚、浪漫的新生代的鐘愛,迅速傳播開來,成為繼聖誕節之後又一在中國大受歡迎的西方節日。但是,人們對於情人節的瞭解程度卻不盡如人意:

90%的市民知道2月14日情人節,但僅有24%的市民同時知道2月14日和農曆7月7日為西方情人節和我國傳統情人節;83%的市民會選擇在2月14日送禮物給自己的愛人或親人;95%的孩子不知道“牛郎織女”的傳説;86%的孩子不知道“七月七日”要吃巧果……以上是我在調查中得到的結果。

就在我們已經將西方的情人節再也過不出新意的時候,竟然還有一半以上的人不知道,在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中,也有情人節,那就是每年的農曆7月7日。最早相傳:每年農曆七月初七,也就是中國傳統的七夕節,牛郎織女就會搭着鵲橋在天上相會……中國情人節所推崇的內斂性和含蓄性相比於西方情人節缺少了熱情開放和輕鬆刺激的內容,卻另有一番韻味。

“七夕”是我國最動人的神話故事之一,歷史悠久,但它的知名程度和熱鬧程度為什麼遠遠敵不過西方的“情人節”?它的原因又在哪裏?

西方情人節雖然是舶來品,但市民卻對它情有獨鍾,商場、花店、禮品店紛紛打造出了情人節時尚。年輕人對西方情人節趨之若鶩、對傳統情人節卻日趨淡漠,有人説,“七夕節”是因為宣傳力度不夠;有人説,洋節的特性商品更明顯,符合現代人的生活節奏;也有人説,七夕節太土了,不夠時尚;還有人説,洋節的盛行是不是有崇洋媚外的心理在作祟。

自身感想:商品經濟已經到來,經濟全球化的速度不斷加快,伴隨着這一時代的到來,西方商及文化在中國暢通無阻,經濟文化上的侵略,比起軍事侵略,更甚。這並不是閉關鎖國,而是,在全球經濟日趨一體化的今天,在東西文化不斷交融的今天,切記——我們的——根!

我是福建的所以我不知道

2023年國中調查報告 篇7

通過多年一線的語文教學實踐和和本次的網上學習。我作了一些調查並寫了報告,以下就是我的調研報告。

首先,我想先從教師的角度來談一下語文教的情況。通過調查我發現,現在的語文課堂教學,大多數老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是正確的,它符合教學的實際情況。很多語文老師在備課時,設計了很多的問題,以便上課時提問學生,達到和學生交流的目的。調查中有的語文老師對我説,現在的學生比較懶,對學習不是很重視,尤其是語文這門課,認為努力與否考試時都不會得太高的分,也不會得分很低,和其他同學不會有太大的差距,況且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績。因而,你讓他們回家預習課文的時候,大多數學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課要多提問題,這樣才能迫使他們課後去看。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多問個“為什麼”,這一方面可以使老師和學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進一步挖掘教材的有關內容。我自己在實習的教學中也採用了此方法,成績果然不錯。

同時,我也發現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在現在的中學語文教學中並不是很受歡迎,重要的原因就是採用這種教學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減少了師生互動的機會。以使用多媒體教學為例,上課時學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學生再看書本了。學生多愛看一些圖畫,對圖畫的記憶倒很清楚,但卻忽略了圖畫旁邊的文字。這種教學方法還使得老師變得懶惰起來,大部分老師在上多媒體課時很少板書,一些老師一節課下來,根本就沒在黑板上寫一個字,學生也就不作筆記了。所以在平時的授課中,很少有老師採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法,多是以講解為主,這樣更能夠讓學生很好地記憶。老師們只在要上公開課時才使用多媒體教室進行教學,學校多媒體教室雖然不多,只有四個,平時卻一直處於閒置狀態。

此外,老師們認為一個班裏的學生的語文成績有很大的差別,可以把學生分為幾個等級。一個老師要想讓所有的學生都把語文學好,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學生的具體情況,視個人的情況不同而對學生有不同的要求。對於成績特別差的學生一些老師就採取了放棄的態度,他們認為不能因為某個學生成績差而犧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樣是不值得的,而且老師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師們也承認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存有偏見,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有一個大學聯考的指揮棒在無形中束縛着他們。老師不能平等地看待學生,這一點老師們能很坦誠地同我講,確實是難能可貴的。

還有,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們對文言文教學工作要認真、仔細的多,因為考試時有一道大題是文言文,而且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也不是能夠很準確地把握。調查中,大部分的教師採用的文言文教學方法是讓學生讀課本,反覆地讀,以致於達到能夠背誦,然後疏通字詞,講解一些文言文常用的句法,句式等。而令我感受至深的是,在調查中我還發現有經驗的老師進行教學時,課堂氣氛總是很活躍。他們備課時不限於教參、優秀教案等書,能夠根據自己所教的學生的實際情況去發揮,這在我實習期間聽不同的老師講課時感受最深。有一個老師講授一篇很枯燥的文言文時,給學生補充了一些甲骨文字,引起了學生的極大好奇,激發了他們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很好地記住了難懂的字詞。他的語言也十分的幽默,還不時地做一些動作,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從中我們不難看出,瞭解及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情況有直接的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課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教育實習的調查中得到了驗證。

其次,我要從學生的角度來談一下語文學的情況。在調查中,部分學生對我公開表示他們對語文學習不感興趣,不想學語文。他們認為語文從國小一年級到現在一直都在學,每天説的也都是母語。特別是理科生,他們的這種想法更為嚴重,他們認為自己又不想成為作家,語文學的再好也沒有多大用,況且自己考試時得分也不會太低。現在的學生是多麼有個性,我想學好語文還是有不少好處的。畢竟在大學聯考時多得一分,人生道路不同,更何況以後踏入社會後,要進行人際交往,好的表達能力是很受人歡迎的,而溝通能力強的人往往更受用人單位青睞。

調查中發現,大多數的學生表示最不喜歡的老師就是對學生不公平的老師,無論是有錢人家的孩子還是貧苦人家的孩子,學生們對這一問題的看法是一致的。調查中有一個學生問我如何看待老師用有色眼睛來看待學生,還問我今後要是當老師的話會不會也這樣。我回答他們説:老師也是人,有時他們對學生看法有些偏見也是可以理解的,要是真有老師是勢力眼的話,你們有權利把這樣的老師轟出教室,因為這樣的老師是一個不合格、不稱職的老師,至少不配作老師,我以後會不會這樣,那只有等待時間的檢驗了。看來老師要用一種平等的心態去對待學生,這一點對於老師和學生的溝通很重要,好的溝通有利於老師更好地教學,也有利於學生更加愛學習你所教的那門課。

同時,有的學生還説學習語文時有的老師不能補充很多的課外知識,只是講課本上有的內容,其實這些他們都能看得懂,若老師總是這樣的話,他們就會認為這樣的老師不怎麼樣,水平低,進而也就不再理會老師的講解,這樣久而久之,學生的語文成績就會有所下降了。他們希望老師在課堂上能講些和當前社會有關的東西,多補充一些課外的知識。總的來説,大部分學生還是喜歡那種上課幽默,不愛批評學生,能夠和學生很好相處的老師,他們都希望老師能夠多關注自己,即使是成績差的學生也這樣,這種願望甚至比其他學生更加強烈。他們希望老師多瞭解他們的真實的想法,寬恕他們的叛逆心理,同他們做好朋友,而不是老師用一種居高臨下的氣勢去對待他們。而且,有的學生還喜歡關注老師,對老師的衣着,對老師日常工作中所發生的一些事情都感興趣。看來我們做老師的要好好和學生進行及時的溝通,以瞭解學生的真實想法,以便自己在教學中更好地開展工作。

因為我調查的對象多是高中生,所以他們普遍認為自己現在的學習壓力比較大,而且大部分的學生都是藝術生,對他們來説,平時不但要學好文化科,還要學好藝術科。甚至有的學生告訴我他們很少有玩的時間,參加的體育活動也比較少,大部分時間都放在作練習題上。針對這種情況我也問了幾個老師,老師們告訴我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一是現在的學生的學習多不自覺,二是學校每年的評優、評先工作還是看學生的考試成績,三是學生家長為學生選學校時看的也是學校的升學情況。這樣他們就只有在學生的成績上多下功夫。

通過以上的調查,我認為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老師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只有學生對他所學的科目提高興趣了他們才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績。老師可以多組織一些語文活動課,讓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叫學生在自己的參與中意識到學語文的重要性。上課時老師可以多舉一些生動、形象的例子,讓學生有個直觀的感受,而不僅僅是理論上的枯燥理解。例子最好能貼近生活,最好是當下發生的,人們關注的事情,這樣能更好地讓學生展開討論,進而使學生興趣更進一步。

二、對待學生要一視同仁,賞識每一位學生。無論學生的成績好與差,老師都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現在我們講尊重,不僅僅只是要求學生尊重老師,而且還要求老師尊重學生。另外,對於成績差的學生也要積極地鼓勵他去學習,這樣的學生只要一有進步,就應該及時表揚,表揚是促使差生進步的一種好的方法。在平時的教學中儘量少批評學生,以鼓勵為主,即使是批評學生時,也要注意方法,語言最好不要尖鋭刻薄,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三、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以外,我認為語文老師最好能多參加學生們組織的一些活動。在參與中同學生交流,瞭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對學生的組織成果給予肯定,這樣能和學生更好地融合。多主動同學生談心,做學生的好朋友,消除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鴻溝,促進教育、教學更好地展開。

總之,以上就是我在這次實習期間調查的有關情況。其中有些看法也許不盡正確,但畢竟這是我通過實際調查得到的結果,我會從中吸取一些優秀老師的做法,結合自己實際的水平應用到今後的教學中去。我想只要我能夠以積極的心態堅持下去,多瞭解當下的教學情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我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但願我的想法能變成現實。

2023年國中調查報告 篇8

學校實施高效課堂改革以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以進一步提升。但是長期以來,國中學生語文預習的方法比較單一,缺乏主動,只是機械的按照老師的要求做,課前預習效率低下。學生的預習是否落實?在落實中是否做到位?這兩個問題直接影響到我們能否培養學生的正確的預習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預習能力水平。基於此我們應該進行深度思考,積極尋求有效的途徑,及時做好對學生的預習情況的瞭解反饋工作,對學生預習方法進行有的效指導,最終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一、調查的目的和內容

目的:瞭解學生現在的預習情況,查找學生預習中存在的問題,為制定針對性策略提供依據。

內容:學生對預習的認識和態度,學生預習的主動性,學生預習的有效性及方法等。

二、調查對象與過程

1、對象:從本校三個年級選取三個班級,93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93張,收回率100%。

2.過程:本次採用的是問卷調查法,由10道題組成。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1.學生對預習的認識和態度

當學生對此事感興趣時,便會產生較為持久的動力。學生對課前有沒有必要預習是怎麼看的呢?見下表:

你經常進行預習嗎?

A、經常55%

B、偶爾21%

C、老師佈置的時候24%

經常會預習和在老師佈置的時候的人數佔到了78%,反映出大部分學生對預習比較重視,有22%學生課前就不預習。喜歡課前預習的佔52%,不喜歡的4%,一般的44%。大多學生還是認可預習的。

你覺得預習對學習新課有幫助嗎?

A、幫助很大67%

B、一般29%

C、基本上沒幫助

D、預不預習一個樣4%

學生普遍都能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並且也能參與到課前的預習中。

2.預習的主動性

你的預習是

A、老師的要求53%

B、自己的習慣47%

選A的佔53%,可以看出很多學生,是在為完成老師的任務而進行預習,這對培養學生良好自覺的預習習慣是不利的。選B的僅佔47%,可見有一半的學生在被動的預習或不預習。

3、學生在預習中常做的事情見下表

你是怎樣預習的?

A、看看書,畫一畫20%

B、做摘錄,做練習68%

C、提出問題12%

學生不講究預習方法。預習的內容偏重做課後練習,對獲取知識的過程不夠重視,隨便看看書的佔12%。更嚴重的是學生在預習時很少能主動提出問題,而沒有疑問的學生是沒有創新意識,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為此,在預習時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課前預習的內容及方法還是處於淺層次的。

4、預習的效果調查

你對即將上的語文課的內容

A、已全部掌握7%

B、已經認真預習42%

C、知道要學的內容39%

D、一無所知學合作12%

學生的預習效果不大,全部掌握知識的僅僅只佔到了7%,沒有預習一無所知的佔到了12%,而其他81%的學生只是淺層次的預習。結合“你能認真完成預習任務嗎”的問題,經常能的完成任務的僅僅只佔了37%,大部分學生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四、調查結論

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學生的課前預習存在以下五點問題。

1、對課前預習不夠重視。

絕大多數同學認為只要課堂上認真聽講,把老師講的內容記錄下來,認真練習就可以了,沒有必要提前預習。但是學生沒有意識到,這樣沒有主動去動腦筋,長期不假思索、分析地被動的接受一切,久而久之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難以發揮。

2、沒有養成預習習慣。

有些同學雖然也預習,但只是被動的去完成課前預習,他只是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走馬觀花,匆忙完成,根本沒有想着自覺的預習。例如:有些學生簡單地看看課文、畫畫詞語,沒有發散思維,沒有動腦思考。結果在課堂上聽講時無法理解重難點,小組合作時無法完成預設的任務,學習困難重重,逐漸對預習失去了信心。

3、預習方法不正確。

學生在預習課文內容時往往偏重基礎性知識,而對獲取知識的過程不重視。預習結束後,能主動去做課後習題進行自我檢查的學生較少,並且預習時採用的方法較單一。學生在預習時很少能主動提出問題,沒有疑問的學生是沒有創新意識的,他們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為此,在預習時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4、不善於合作學習。

學生在預習中出現問題不能通過同伴互助合作來解決,而是將希望寄託在老師的幫助以及藉助於資料,或千篇一律的抄資料。這種被動等待答案的學習方式使同伴之間缺乏合作交流,也難形成知識的碰撞,更難有思想的火花產生。

5、不注重預習質量。

有的學生雖然也預習,但預習時很多學生不善於思考,敷衍了事。對各種問題不鑽研、不歸納、不總結;有時採取的方法不合理,結果在課堂上聽講時無法理解重難點,小組合作時無法完成預設的任務,學習困難重重,逐漸對預習失去了信心。所以刻苦的鑽研精神和善於總結歸納的習慣是提高預習成效的關鍵,合理的預習方法和有效的思維途徑是預習成功的保證。

五、反思

1.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自己有能力完成的預習任務,教師絕不代替,同時引導學生不依賴資料,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解讀。

2.教師積極的創設課堂條件,讓學生體認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並進而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積極主動參與預習。例如:課堂上教師創設情景,營造寬鬆活潑的氛圍,激發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教師再給予積極評價。教師積極的創設激勵方法,激勵學生,提前預習,甚至超前預習。

3.教師指導學生預習時,要讓學生有明確預習要求和目標。預習應以讀為基礎,其他預習任務應在讀中完成。教師對讀的遍數要有要求,每一遍讀也要有任務,如讀通讀準、讀高讀流利、讀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讀出問題等等。

4.關注學生的差異。不同年級學生預習要求不一樣,同一個班級學生也有差異,要求也不一樣。因此教師可以分層要求,層層遞進,不斷鼓勵優秀學生和學困生戰勝自我。

5.注意與家長、班幹部的聯繫,發揮小組教育功能。學生很多預習工作是在課外或家裏完成的,因此會有一些貪玩的學生不能很好的完成預習,這時就需要家長和學生幹部監督。

2023年國中調查報告 篇9

一、調查目的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觀察和實驗是學習生物科學的基本方法。努力創造條件,開齊、開好教材規定的實驗,對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智力,提高學生的素質,形成科學的世界觀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現階段都在關注教育的公平問題,為了讓國內的教育工作者瞭解貧困山區的生物學實驗教學現狀,瞭解山區教學資源短缺;為廣大的生物教育者,尤其是貧困山區的教育者提供教學資源的參考讓他們根據本地資源的不足來設定生物實驗課和生物實踐活動課;同時,為山區的教育改革提供資料和理論依據。物教師師資匱乏,生物實驗教學資源過少,生物課外實驗活動幾乎沒有進行過,學生對生物實驗表現出的熱情不高,學校對本土資源利用不充分,實驗課後的報告和評價欠缺,但是學生對生物實驗的期望值很高。

二、調查範圍

1、調查時間:20xx年x月x日

2、調查地點:

3、調查對象:九年級(1)、(2)、(7)

4、調查方法:行動研究法

5、調查人:賀容容

三、調查結果

生物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實驗開出率較低,有的實驗效果較差教育質量的提高,實驗手段的改進,新課標的實施都離不開硬件的支持,目前農村國中在新課程實施中面臨着硬件“跟不上”的現象。雖然近幾年來政府大量投入學校項目工程建設,教育教學條件有了較大改觀,但農村地緣廣闊,學校眾多,相當一部分學校仍然缺少足夠數量的獨立實驗室和必配儀器,理化生合用儀器的現象普遍存在。尤其目前為了實現教育公平,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大量實施校點撤併,地處偏遠的農村國中迅速向鄉鎮靠攏,這樣一來,生源迅速集中,班級數及人數劇增。在這種情況下,實驗用房和需要新增的大量實驗設備、儀器都跟不上,部分學校的生物儀器裝備還停留在當年的“普實”水平上,少數實驗依然是原先的ⅱ類標準(四人一組),特別是新課程中的創新實驗的儀器更是缺口很大。教學儀器設備陳舊、缺乏與老化無法適應新課程的教學要求,教師無法進行必要的演示實驗,學生無法動手實驗研究、探索。由於缺少多媒體液晶投影儀等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師訓、教參提供的各種教學光盤和課件只

2、任課教師教學水平有待提高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着生物教學及實驗質量的提高。但從目前農村國中生物教師的構成上來看,呈現專業化教師偏少,課時負擔過重及知識能力與條件不相適應的特點,不少農村國中存在兼職教師。教師整體素質不高,些學校領導視生物課為可有可無.人人都可以教的副課。有生物專業教師任生物課的學校,生物實驗開出率較高,效果較好。在學校實驗條件差的情況下,他們想盡辦法搞好生物實驗教學,是農村中學生物教學的骨幹力量。一些沒有經過生物專業訓練的教師中,有的對生物課感必趣,勤奮學習,肯鑽研,有一定的生物基礎知識,而大部份這類教師對生物知識一知半解,甚至連國中生物課本上的內容都沒有搞清楚,缺乏獨立操作實驗和指導學生做實驗的能力。這部分教師中有的雖然學歷合格,但難以勝任生物教學工作。

3、實驗課堂實驗材料不足我縣屬貧困地區.教育經費投入不足,農村中學辦學條件差,在這種情況下,一些領導對用大量資金為一門升學不考的生物課添置實驗設施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有極少數學校的生物實驗室被挪作他用。因此實驗室和儀器藥品缺乏,使得實驗教學難以開展。加之一些學校領導不重視生物實驗,或實驗經費確有困難,使得大部分學校的實驗經費無保障,無力購買一些昂貴的實驗材料,尤其是動物實驗材料,使脊椎動物解剖和部分生理實驗難以完成。實驗設備無專人管理,實驗準備工作和實驗課後的收拾清理工作無專人負擔,全都落在生物任課教師頭上,教師負擔過重.這對開展實驗教學極為不利。大多數學校生物實驗室還存在管理不善的問題,有的學校生物標本被蟲蛀,或黴爛。

2023年國中調查報告 篇10

當前農村國中生學習心理的調查報告我們於xx年xx月~xx月,對漁峽口鎮的兩所國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瞭解,為準確地把握當前農村國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牼嚀迥勘曖⒂鎦傅際迪氨ǜ

1.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漁峽口鎮第一、第二初級中學進行,共發問卷1021份,回收有效問卷1004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2.座談會及個案調查

整個調查共召開了兩次教師座談會,四次學生座談會。這些座談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二、調查結果分析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師、學生座談結果顯示,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一)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農村國中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為了考中專和大學,16%的國中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農村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他們認為,農村青年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為高中熤兇ǎ牨弦瞪掙錢多,25%的學生認為國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為國小畢業生掙錢多,只有2%的學生認為文盲能獲得較高收入。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中專或大學”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繫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勞技學習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國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57%的學生認為“英語對於我們以後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3.學習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許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長”看做是“素質教育”的代名詞煻雜謖庖蝗鮮兜惱議性,不屬本文討論的範疇牎T詰韃櫓形頤欠⑾鄭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78%的學生希望在勞技課、活動課上學到較多的、實用的農業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後的工作有所幫助。

在對調查結果的整理中,我們得到了一組令教師們震驚的數據,52%的學生認為“學校老師能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48%的學生認為“學校老師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師指點”。對於這一結果,也許我們對信息的有效度產生懷疑,或者強調它的地域性特點,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教師行為滯後”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學生的認同,並越來越嚴重地影響着他們的學習。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對於國中畢業後的打算,55%的學生選擇讀高中或中專,18%的學生選擇就業,27%的學生還沒有考慮。有讀大學願望的佔37%。

國中學生對於“務農”的態度是我們調查的重要目標之一。調查結果表明,農村國中生大部分不願意務農,其比例隨年級變化,且該心態呈現出一種特殊的波動,其波動特點為:七年級為69%,八年級為58%,九年級為72%。

(二)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農村的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農門”,走向城市。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於追求大學教育。

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國中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我們知道,由於年齡和學識的制約,國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於:一是越來越多的中專生和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考中專或大學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國中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更為嚴重的是,我們在教師座談和學生家長訪談的過程中發現,由於對學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長和教師也失去了對教育的信心,厭學情緒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時滋生並蔓延,我們稱這一現象為農村教育的世紀迷茫現象。不可否認,這一現象所反映的是一種消極的教育價值觀。

2.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村國中生由於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國中畢業後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中專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他們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充分培養自己的特長,還要求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73%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們發現,學生的學習目的具有嚴重的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學生學習目的主觀性突出表現在:他們已經認識到了未來進入城市就業或在農村非農產業就業的艱難性,但有67%的學生卻表示不準備在農村務農。很明顯,如此大的一個羣體具有這個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此外,40%的學生希望自己以後在事業上能取得成功,但他們中48%的學生沒準備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準備讀高中中專,從而忽視了科學文化知識對於事業的發展所起的基礎性作用。學生學習目的的不協調性主要表現為思想與行動的不協調。調查結果表明,33%的學生將準備在農村務農,但這部分學生在上勞動技術課時並不認真,平時也很少接觸農業科技方面的資料。同時,37%準備考大學的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在學習上並沒有顯現出相應的積極性,而是呈現出一種消極等待的學習態度。

三、對調查結果的思考

(一)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成因分析

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

1.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

從宏觀角度看,農村國中生深深地感觸到了國家經濟發展的快步伐,欣喜於輝煌的經濟成就。調查結果顯示,98%的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嚮往,其中有82%的學生對“競爭”這一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瞭解較深。從微觀角度看,市場經濟在農村的逐步深入,使農業的生產結構、生產方式不斷變化,而轟轟烈烈的農民打工隊伍更使農村人的生活發生了質的變化。農村國中生對於這些變化極為興奮,因為他們享受到了藴藏其中的經濟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們不願生活在農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結束學業而外出打工。

2.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響

隨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將有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上大學的機會,以至於部分學生對考大學信心十足。但是,我國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製度的改革,對學生的負面影響也很大。調查結果表明,26%的學生認為家庭難以負擔未來讀大學的高額費用而放棄考大學的願望;52%的學生認為大學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從而在學習上漫無目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由於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製度改革的影響,使部分德、才兼備的學生感到迷茫和失望,並逐漸淡化了對學習的興趣,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

3.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影響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對於學生的積極作用,是使他們認識到了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從而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並自發地牴觸以考試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方式。其對於學生的消極作用,是使部分學生過多地追求學習的功利性,而忽視了學術性較強的文化課程的基礎性意義。

4.家庭教育的影響

當前,農村國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女,處於一種相對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備受家人的寵愛,他們一般表現為意志不堅強,缺乏進取精神,耽於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接觸眾多的學生家長後,發現很多家長對學生的要求較低,且大多數側重於紀律方面,而對學生提出考高中、特別是考大學要求的家長越來越少,從而在學習上對學生形成了一種內家庭鬆外學校緊的矛盾局面。

5.學校教育的影響

在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農村國中越來越重視特長教育和培養學生的個性。可是,由於資金和人才的制約,對於學生學習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無法滿足,從而導致學生需求與學校教育之間的矛盾衝突。

6.教師的影響

在諸多的影響因素中,我們認為,教師對於學生的影響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當前的問題是,由於教師行為滯後,所以使教師的教育和教學工作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制約和負面影響越來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對策

影響學生學習心理的因素非常複雜,因而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任務十分艱鉅。為了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的要求,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應積極地幫助農村國中生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

1.增加投入,創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

當前,農村學生已經感受到了社會進步的快節奏,初步瞭解了滲透於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學習中,他們接觸的卻是落後的儀器設備、簡陋的實驗場所、過時的科技知識,這種強烈的反差必然使他們感到厭倦併產生牴觸。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軟件的投入,使儀器設備、實驗場所、科技知識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才能對學生產生求知的誘惑和刺激。

2.幫助學生準確地瞭解和把握未來

由於主客觀方面的原因,農村國中生對國家市場經濟發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質教育實施等的瞭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專題報告的形式,向他們介紹國家市場經濟發展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難以及未來的美好前景;向他們介紹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學性,收費制度的公平性、保護性,分配製度的靈活性、公正性;向他們介紹素質教育實施的具體內容、價值和未來取向,以幫助他們明辨是非,消除誤導。

進行職業指導,幫助學生了解不同職業熤饕是務農牭奶氐恪⑾腫春頭⒄骨魘疲從而使他們在學習期間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在畢業時選擇自己適合的就業崗位。

開設心理輔導課程,對學生進行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能力、考試心理、學習適應性等內容的輔導是當務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滲透職業教育,使農村國中生成長為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的複合型人才

1986年,原國家教委等四部委聯合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農村教育“應該從辦學為了升學轉到以為本地區物質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為主,兼顧向高一級學校輸送新生這個方向上來”。我們可以嘗試在農村國中進行國中後職業教育——學期職業培訓或“3+1”制的培訓。但我們應該引以為鑑的是:傳統的也是落後的農村職業高中教育,當前步入了關、停、並、轉的惡劣境況。那麼,在農村國中實施職業教育,則必須致力於追求教學內容的科技化和教學方法的科學化。

4.緊扣素質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學的課程教學計劃和考核標準,主動適應學生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

為了真正體現素質教育的特點,在普教中滲透職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必須進行課程改革,相對均衡各學科在教學時間上的比重,淡化各學科考核的學術標準,以使學生具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各學科的均衡學習和最感興趣的學科的強化學習。

5.改善教師待遇,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解決“教師行為滯後”問題

發展經濟學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國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學習方法簡單和學習內容貧乏是與大多數教師能力差和缺乏主動性密切相關的,他們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工資,沒有興趣,也沒有機會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們的農村國中教育基本上是屬於這種情況。解決“教師行為滯後”問題的有效辦法:一是提高教師的工資水平,為他們提供接受繼續教育和進行終身學習的經濟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保證教師考核的公開性、公正性、科學性,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三是提高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的質量,改變當前繼續教育中的形式主義和低效局面。

※本文所研究的學習心理是指農村國中生在國家市場經濟發展、高等教育改革和基礎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等方面的影響下,對現實學習的態度和對未來教育產出的期望。

參考文獻

1蓖跎坡酢⒍龐紅、劉遠新煛段夜教育發展不平衡的實證分析》,載《教育研究》,1998.6牎S⒂鎦傅際迪氨ǜ婀

2繃豕光:《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理論若干問題》,載《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2.5牎S⒂鎦傅際迪氨ǜ

3焙匾瑞:《關於當前學校心理輔導的若干思考》,載《教育研究》,1998煟保牎S⒂鎦傅際迪氨ǜ

4癟章成:《中國的“三農”問題與農村職業高中發展研究》,載《湖北省職教學會農村職教專業委員會1997年年會論文》。

5.覃章成煛杜┐逯案呱的專業需求與教學需要的問卷報告》,載《農業高教研究》,1998煟保牎S⒂鎦傅際迪氨ǜ

6保懟稹ね寫錇蓿骸兜諶世界經濟發展》,452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2023年國中調查報告 篇11

摘要:一、問題的提出1、對逆反心理現狀作調查,是為更好的研究國中生心理髮展的需要,心理學家早就注意到兒童在國中階段心理上的特殊變化。前蘇聯心理專家達維多夫的研究結論指出,11-15歲是兒童產生急劇心理變化的年齡,這是個不可忽視的年齡階段,我們必須加強調研,進一步發現其中的規律,更好的指導這一關鍵時期兒童的健康發展。

關鍵:國中生逆反心理調查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1、對逆反心理現狀作調查,是研究國中生心理髮展規律的需要

心理學家早就注意到兒童在國中階段心理上的特殊變化。前蘇聯心理專家達維多夫的研究結論指出,11-15歲是兒童產生急劇心理變化的年齡,這是個“危機年齡”,兒童心理髮展存在着許多困難與不平衡。

處在國中年齡兒童的心理活動顯得激烈、動盪、身心發展不僅速度加快,還伴隨着質的變化與轉折,這給學校教育提供了重要機會。教育得好,國中生身心發展就可能非常順利,為將來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教育得不好,則可能會使國中生感到成人的干擾太多,管教太嚴,反感情緒就油然而生。從而漠視甚至抗拒成人的教育。一旦產生破罐破摔的逆反心理就會變得很難教育,給以後的發展造成困難,不少十分聰明,原本可望成才的孩子,就是因為在國中階段沒有得到良好的教育與疏導,不能順利度過“危機年齡”段而喪失成才機會的。這不能不引起教育者和家長的高度重視。因此,對國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現狀進行調查以便採取正確的疏導措施,幫助其度過“危機年齡”,正是國中生心理髮展的需要。

2、對逆反心理現狀作調查,是我校國中生心理現狀的需要

我校社區環境差,生源差。本學區國小升國中時,經過重點學校兩次篩選後進入我校。國小六年苦讀,未進入重點校,這本身便是一個不小的心理挫折。在這一挫折下產生逆反心理是現狀之一。此外,我校教師競爭意識強,總希望經過三年努力使自己教的學生在會考成績上能趕上重點校學生的會考成績。而這一目標又常常難以實現,於是在恨鐵不成鋼的心態支配下,則有可能產生教育方法的不恰當,導致學生受到新的挫折,這是國中生因受挫而產生逆反心理的現狀之二。因此,及時地調查國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現狀,以便有的放矢地進行有效疏導,這正是調查我校國中生心理現狀的需要。

3、對逆反心理現狀作調查,是我校心育課題研究的需要

我校心理教育課題是《國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現狀的調查及其疏導》,課題研究的核心是通過正確疏導,促進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轉。要進行正確疏導,必須通過調查瞭解其表現,分析其成因,才能據此選擇正確而有效的疏導措施,因此,對逆反心理現狀作調查,正是我校心育研究的需要。

二、課題的界定

從青少年逆反心理的類型來看,一般有自負型逆反心理,困惑型逆反心理,失落型逆反心理和受挫型逆反心理四種類型。本課題研究的是受挫型逆反心理。其內涵是通過對本校七年級學生心理現狀的調查,探索受挫型逆反心理的表現特徵及其成因,以便有的放矢地採取正確的方法進行疏導,促進受挫型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轉,預防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再度發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保證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為提高學校的全面素質教育質量從心理學角度提供有效的教育措施。

三、調查的目的、對象與方法

我們在課題研究中實施調查,目的是瞭解受挫型逆反心理的表現形式,分析導致此種心理的內外因素,為尋求受挫型逆反心理疏導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據並驗證初步疏導的效果。

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我們進行了兩次調查。

第一次調查為以下兩步:第一步,公開信調查和談話式調查。4月,我們向全校教職工宣講課題研究方案,在教師們充分了解課題研究內涵、目的和內容的基礎上發出公開信,由教師以書面形式提供可能屬於逆反心理的各種表現。同時,我們選擇了九年級的一個班進行談話式調查(話題是:三年來,你對教師或家長是否有過較強烈的反感情緒,你渲泄此種情緒的方式有哪些?),並由學生寫出自己渲泄反感情緒的表現形式。第二步,5月,課題研究中心組認真分析了第一步調查的資料,與濰坊學院前來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8名大學生一起研究設計了調查卷,然後選定9位教師進行問卷調查的培訓,對七年級(7個班)300餘名學生在同一時間內實施了問卷調查。

第二次調查:4月,在對學生和教師近一年的心理疏導之後,我們又設計了第二份調查卷,對原八年級195名(隨機抽取4個班)學生和新八年級新七年級各100名(隨機抽取4個班)學生實施了對比驗證調查。

四、調查的結果與分析

(一)、調查結果

1、公開信與談話式調查結果:

60封公開信調查反饋:認為學生存在着逆反心理的教師為100%,列舉出可能屬於受挫型逆反心理表現的教師為71%(43份)。談話式調查反饋:三年來對教師和家長曾有過較強烈的反感情緒的學生分別為48%和22%,其反感情緒的渲泄方式有10餘種(下文將作具體分析)

2、兩次問卷調查結果:

(1)抽樣本分析,我們從兩次調查問卷中隨機抽取100份樣卷作了分析,結果見下表:

統計主項(學生數)

第1次

第2次

1、自認為沒有受挫型逆反心理

2%

7%

2、認為教育教育不當引起逆反心理

87%

64%

3、認為家長教育不當引起逆反心理

38%

33%

(2)全樣本分析,我們對接受了兩次調查的195名學生的問卷作了全樣本分析,結果見下表:

統計主項(學生數)

人數

百分數

1、診斷受挫情形明顯減輕

106人

54%

2、診斷受挫情形未見減輕

45人

23%

3、診斷受挫情形有所加重

12人

6%

4、認為經疏導能把挫折轉化為動力

57人

29%

2、兩次問卷調查結果:

(1)抽樣本分析,我們從兩次調查問卷中隨機抽取100份樣卷作了分析,結果見下表:

統計主項(學生數)

第1次

第2次

1、自認為沒有受挫型逆反心理

2%

7%

2、認為教育不當引起逆反心理

87%

64%

3、認為家長教育不當引起逆反心理

38%

33%

(2)全樣本分析,我們對接受了兩次調查的195名學生的問卷作了全樣本分析,結果見下表:

(二)初步分析

1、受挫型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現:

從心理角度説,國中生正處於少年向青年過渡的重要時期,成人感較突出,但卻缺乏涵養,往往會過分地強調自我,表現自我。因此,在實際生活中,當他們的需要因不能滿足而感到受挫時,往往會採取懷疑和敵視態度看待周圍世界。而這種懷疑與敵視態度因其缺乏自控能力總會以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只是我們平時觀察不夠,未能發現或觀察到了卻未作細緻分析,常以“差”一言蔽之罷了。經調查分析,我們發現具有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學生,大多會在學習、交往、工作方面以下列表現渲泄反感情緒。

(1)學習方面:大多表現為興趣談化或喪失,經常走神,學得及其被動;有的表現為故作學態或抄襲作業,以逃避老師或家長的責備;嚴重的會在課堂上故意搗亂,轉移同學注意力,干擾教師教學;少數學生還會藉故遲到,早退甚至藉故負氣出走。

(2)交往方面:主要表現為對老師或家長敬而遠之,不理不睬,裝聾作啞,不説真話;有的會背後嘀咕或説長道短,甚至假傳教師意圖,離間師生關係;嚴重的會故意找茬或當面頂撞。

(3)工作方面:有的會在班級工作中敷衍了事,不負責任,以此渲泄內心的不滿;完全把自己當作局外之人。

2、受挫型逆反心理的主要成因:

導致學生產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根據我們的調查分析,我們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1)學校教育因素。

學校教師主要是通過教師的教育、教學和管理去實現的。如果教師在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中,忽視國中生心理髮展的需要,教育措施不適應國中生心理髮展特徵,加之在應試教育思想的支配下一味地以恨鐵不成鋼的心態去要求學生,則難免會出現不恰當的教學方法,從調查結果來看,在引起學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的諸因素中,教師的不當行為的確不容忽視。根據調查卷的反映,易導致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的教師行為有:重複哆嗦,隨意拖堂,教法陳舊,作業過量;諷刺挖苦,當眾訓斥,告狀揭短,秋後算帳;偏愛優生,漠視差生,隨意停課,體罰與變相體罰。此外,把男女生的正常交往誤作早戀看待也會引起逆反心理。

(2)家庭教育因素。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校周邊環境差,家庭教育方式的不當普遍存在。據調查卷的反映和觀察所見,易引起學生受挫型逆心理的家長行為有:嘮叨、貶斥、打罵;擅定考分指標;許諾不兑現;家庭糾紛,夫妻離異;此外,強行要求子女受家教或參加名目煩多的校外補習也會引起逆反心理。

(3)學生自身因素。

國中生身心發展速度加快,心理活動複雜而激烈,獨立意識不斷增強,常感到成人的干擾太多,管教太嚴,心理需求與現實的制約矛盾日趨突出,這是引起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內因之一。其次,現在的國中生都是獨生子女,衣食玩樂條件優越,缺乏磨練,感情脆弱,大多不能把外來挫折內化為前進動力,也是易產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內因之一。

五、主要疏導措施與初步效果

我校心育課題研究組在認真分析了第1次調查結果後,經反覆研究,決定採取以下措施對教師、學生進行必要的教育和引導,力爭在一年內使教育教學和管理方式有明顯改進,把學生的受挫型逆反心理現狀得到緩解。

1、轉變教育觀念、改進教育方法,融洽師生關係,最大限度地改善來自教師的使學生心理受挫的外部條件。

要實現上述設想,關鍵在於轉變教育觀念。為此,我們除了及時地與施挫教師談心外還利用政治學習經常地向教師通報學生的心理現狀,分析受挫型逆反心理的成因,及時對教師進行宣傳教育。此外,我們還成立了“青年教師讀書會”,以“讀書會”為陣地,引導教師們學習中外教育教學新經驗、新理念。據統計,38位讀書會成員一年來利用工作之餘讀了70餘部教育教學著作,寫了20多萬的讀書筆記。“讀書會”還以心理教育和創新教育為主題舉辦了17次講座。通過《逆反心理的成因》、《逆反心理的疏導技巧》、《焦慮心理的輔導》、《挫折心理》、《創新人格與心理髮展》、《創新潛能開發與心理髮展》等專題講座和討論交流,使教師逐步樹立起正確的教育觀,正確的師生觀,為教師在實際工作中改進教育方法,融洽師生關係奠定了思想基礎。據瞭解,過去那種因恨鐵不成鋼而發生的不當行為明顯減少了。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和諧的師生關係蔚然成風。

2、開放聊天室,開放聊天信箱,以心理諮詢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努力從學生自身角度出發改善形成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內部條件。

近一年來,心理諮詢室接待了數十名來訪學生,凡有來訪者,我校值班諮詢人員都能十分自然地拋棄自身價值和經驗參照體系,以“真實的自我”而非角色的朋友身份坦誠地面對來訪的學生,開試布公地與他們交流,幫助他們解開心結。並能以各種心理暗示技巧,提高他們對周圍世界的認識能力,增強他們的受挫能力。此外,我們還認真處理了數十封學生來信。每封信我們都仔細閲讀,揣摩心結所在,分析內外因素,及時回信,幫他們排憂解煩。

通過與來訪學生談心和書信往來,建立了良好的諮詢關係後,我們還對許多學生進行了跟蹤疏導並分類別進行了不定期的團體輔導,也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這一年來,我們把對教師和對學生的心理疏導緊密結合起來,把隨機諮詢與跟蹤疏導同集體輔導緊密結合起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造成受挫型逆反心理的主客觀條件,促進了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轉,取得了明顯的效果。這從前文兩次調查結果的對比中可見一斑,這裏不再贅述,我們的課題研究尚在中期,大量的工作有待進一步摸索,為了及時反饋課題進展情況,謹以此文向領導和專家彙報,並以此與心育課題研究同仁者交流。

當你關心他人的時候,你就在關心着自己!

當你幫助他人的時候,你就在幫助着自己!

2023年國中調查報告 篇12

近年來,雖然對於學校和老師補課一事罵聲不絕於耳,各地相關教育部門也做了很多工作,被電視曝光的,被報紙批評的,被處分的老師和學校領導也大有人在,可補課之風不但屢禁不止,反而愈演愈烈,且“形式多樣,內容含蓄”。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補課的形式都有哪些?而補課後的效果又是如何?帶着這些問題,利用近兩週的見習時間,對部分中學的學生進行了相關的調查。

一、學生為什麼要補課?

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大力提倡素質教育,倡導減輕學生負擔,三令五申禁止佔用學生課餘時間給學生補課,可為什麼這種現象呈越演越烈之勢呢?

1、目前教育體制的“產物”。雖然政府大力倡導素質教育,但惟“分”論英雄的事實普遍存在,而整個社會仍在為學校排名次,用升學率的高低來評價一所學校的辦學質量,另外我國目前的招生,入學,就業體系,以及官民子弟在待遇上的差別,使一些家長為了孩子不“享受”在上重點高中時因差一分而掏6000元錢的“待遇”,或者在將來找到一份好一點的工作,選擇了平時花“小錢”,給孩子補課,打“預防針”。

2、家長的“安慰劑”。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使學生之間的競爭隨之加劇,素質教育的呼聲越來越高,正説明應試教育的局面並未從根本改變。家長們不會空喊口號,“考入重點高中,上了名牌大學”才是硬道理。迫於此壓力孩子學習成績不好,自然就要要求補課,暫且不看結果如何,起碼能從心理上安慰自己,因為這是在給孩子“充電”啊!

3、學生的“鎮定劑”。有的學生因為一兩次考試成績不理想,或班級排名出現下降,產生焦慮急躁自卑等心理。於是上課外補習班,或是請家教,結果成績有所提高,從而帶來了巨大的心理鎮定。須知,學生在過渡時期成績一時跟不上,通過自身的努力,調整學習方法,一般都可以趕上。

4、老師的“新產業”。一些老師故意在正常的學校課堂對講課的內容有所保留,將精髓留在“私塾”上講,有的老師甚至故意在補課中向學生樓考試題,迫使學生加入補課的隊伍,顯然,這些教師是將補課作為一種“創收”的“新產業”。一個老師可以通過開設補習班,一個月賺到上萬元,這與每個月多元的工資相比,真令這些“誤人子弟之士”動心啊!

二、補課是以怎樣的方式進行的?

國家明令禁止學校利用雙休日,寒暑假等時間給學生補課,那麼學生是以怎樣的方式進行補課的呢?

1、學校設“新班”。一些學校為了能使自己的補課名正言順,不與國家相關政策唱反調,而開設課外提高班。説是學生自願選擇參加,而所謂的提高班只是提前講新課。一些沒有參加的同學到正常課堂上發現老師的進度是按提高班進行的。自己沒參加自然就跟不上了。所以也得“自願”的去參加了。

2、老師開“私塾”。在國家三令五申的禁止下,公開不可少了。然而老師家裏的“私塾”式的補課卻多了起來。在調查中,100%以上的學生或多或少參加了“私塾”是不可。不可時間一般都是擇在假期、週末或每天放學後,補課地點多是在老師家裏或歷史租借的房間,不可對象多是畢業班學生。

3、家長請家教。一些家長由於工作關係,沒有充足的時間來照顧孩子。但又不放心孩子能否獨立的完成作業。於是就請一些高小的大學生在週六、週日或每天孩子放學後到家裏,為孩子輔導。在調查中我們發現,78%以上的孩子都請過家教或正在請家教,且高年級學生佔大多數。以英語、數學為主。

三、補課後的結果如何?

家庭花了大量的錢,學生花了大量的時間來補課,那補課的結果如何呢?

1、學生的依賴強了。不少學生嘗試過請老師或上補課班的“甜”後,容易產生以來心理,要和家長繼續找老師補課,以保持自信和正常上課時的輕鬆感。一名同學在談到不可的好處時説:“可以學到但是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有補課即使上課走神了也不用怕。有時不開心不想聽課,有補課墊底就不聽。“

2、家庭的負擔重了。補課不但增加了學生是學習負擔,也增加了家庭的經濟負擔。在調查中瞭解到,各校老師一對一補課,一般每節課都要100元以上。如果幾個學生一起補,起碼要50元一節課。這樣一學期下來也要幾錢元錢。這對於普通中產階級家庭來説,是有一定困難。

3、老師的腰包鼓了。一些老師通過補課,經濟收入如股市“熊去牛來,”全線飄紅,買電梯房、開轎車、有的甚至專門買上一套價值不菲的商品房當作“補課基地”、“課外產業”從此進入了良性循環。

四.如何看待當前風行的補課現象?

迫於各種形式的壓力,學生們紛紛選擇了補課,補課已成為當前比較風行的一種現象,那這種現象究竟是否正常呢?

學生要求補課,希望獲得更多的知識,瞭解更多的信息,學到更多的技能,這似乎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現象了。但我們明白一般事情都有兩面性,而要衡量其本身的價值,這就要看是利大還是弊大。

中國自古有:“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之説,反觀現在的一些老師的行為,不免讓人寒心。在正常的課堂上把該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沒有給予學生,而留一手於課外的“私塾”。可見老師不是在“傳道授業解惑”,而是在“串道收業截獲”,至此,我想起來了餘秋雨先生所説的一句話:在每年九月十日人們慶祝教師節之時,老師們又沒有反思自己是否誤人子弟又一年。

任何事情都有其發展的規律,一切不切實際,與規律背道而馳的做法,都是不科學的,只會落得害人害己害國家。我們仔細算一下,現在學生一般早晨六點半從家走,下午五點半左右到家,如果有補課,又要上到晚上八九點鐘,回到家後還有學校的作業和課外補習班的作業需要兩三個小時,而他們的睡眠時間只有六個小時左右。對於中學生來説,這是違背其發展規律的,,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另外,這是的學生自我安排的時間少了,自主性減弱,而依賴性增強,如果有一天讓他們獨立的走向社會,他們能否挑起自己的那一份擔子,承擔起自己的那一份責任。這很值得我們去思考。

補課的背後事師德的淪喪和違背規律的發展,我不敢説這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但我肯定這是一種亞正常的現象。

而如何解決這種現象,則需要政府,輿論媒體,社會各界發揮各自的職能,履行各自職權,互相配合,共同面對,由於本人學識所限,不能一一俱談。懇切相關人士予以指教。

2023年國中調查報告 篇13

一、本課題提出的背景。

人的認知過程,是從具體到抽象,從簡單到繁雜,由淺入深的認識過程。在學習中要掌握好知識,認識過程的完善是至關重要的,無論對掌握概念和定理、公理都有相當重要的作用。特別是世紀之交,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過程中,認知過程的完善,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尤為重要。優秀的教師,無不把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作為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如,讓學生課前認真預習,設計思考題目;上課專心聽講,積極思考,提出質疑;課後及進複習,獨立完成作業,經常閲讀課本、看筆記,抓住課本概念,既是正確理解的體現,又能有助於準確地把握。反之,如果沒有養成完整理解數學概念的習慣,即使理解了數學概念,時間久了,也會模糊,進而影響後繼知識的學習。-傳統教學模式是學生接受學習,強調教師直接把知識傳遞給學生,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的教學形態,讓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教師便將教材提供的複雜知識體系變得淺顯而易懂,以便於學生所學知識的容易接受,但往往並不是預料的一樣,在對數學的認知過程和處理有關數學問題中,學生會不斷地出現某些誤區與偏差,某些誤區與偏差反覆多次後依然會發生。針對學生所出現的認知誤區,作為教師,應該先對認知誤區深入的瞭解,瞭解發生誤區的原因及其糾正這些誤區的方法與途徑,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是我們本課題提出的根本所在。

二、本課題的理論依椐。

第一、是教師的心理方面。

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優點是有利於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其弊病是:完全由教師主宰課堂,忽視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不利於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創造型人材的成長。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要求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這種模式往往忽視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和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還容易偏離教學目標的要求。教師要正視學生的認知誤區。教師害怕學生所出現的解題誤區,對錯誤嚴厲禁止的態度是司空見慣的。在這種懼怕的心理支配下,教師只注重教給學生正確的結論,忽視提示知識的形成過程,害怕因啟發學生進行討論而得出錯誤的結論。

第二、是學生的心理方面。

國小生進入國中,面對新的環境,新的老師以及新的教學方式,很多學生覺得難以適應和接受。在這個過程中,部分基礎較差的學生多數帶有自卑等消極情緒。學生雖然接受了正確的知識,但對錯誤缺乏心理的準備,看不見錯誤或看出錯誤但更改不了,甚至弄不清錯誤的原因。基於以上的原因,教師對待學生的認知誤區要採取寬容的態度是十分重要的,同時作為教師也要鼓勵和學生一起積極嘗試,找出認知誤區的前因後果,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解題意識,通過不斷的假設、修正假設、質疑、解疑,使學生對數學的認知水平不斷要提高,繼而趨於成熟。

三、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與理論價值。

國中數學的認知誤區調查研究的實踐意義,是在於提示認知誤區,是為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儘量減少錯誤。從某個意義上來説,認知誤區只不過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做的某種嘗試,它只是反映學生在數學解題的某個水平,而不能代替其最終的實際水平。學生在教師教學過程中學到的不僅僅是正確的結論,而是領略了探索、嘗試、自主學習的過程,這對學生的知識完善和能力的提高會產生有益的影響,使學生學會分析、自己發現錯誤、糾正錯誤。這就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水平。其理論價值是通過教學中給學生展示了這一嘗試修正的過程,使學生能夠做到獨立解題、正確解題的目標。完全符合新的課程標準的要求,全面衡量學生能否排除外界干擾,不跌入到認知誤區,從而達到正確解題的有效方法,在一定的程度上改變教師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成效。

四、探究國中學生出現認知誤區的原因。

學生能夠正確解題,是對知識的認識程度和處理問題能力強弱的重要體現,其表現在其觀察、分析問題,提取運用相應知識的環節上沒有受到干擾或者説能夠克服干擾。就國中認知誤區而言,造成錯誤的干擾主要來自以下方面。

1、國小數學的干擾。

在國小數學當中,解題的結果往往是一個確定的數。進入中學,母代數是由常量數學到變量數學轉變的開端。通過有關數、式、方程、函數等內容的學習,學生不但要掌握各種概念、運算法則,而且要學習各種代數變形的思想方法。通過代數學習,使學生的歸納、演繹、抽象、概括等思維形式都獲得發展。學生學習小數形式的某些認識會妨礙他們學習代數初步,使其產生認知錯誤。認知的錯誤可追溯到國小數學知識對其新知識的影響。國中數學知識的意義(如:用母表示數)、範圍(正數、0、負數)、方法(代數和、代數方法)與舊知識(具體數、非負數、加減運算、運算方法等)的不同,也極容易造成學生對新知識的干擾。

2、國中數學前後知識的干擾。

隨着國中知識的展開,中學生智力隨着年齡增大、年級的升高而迅速發展,其智力差異也日益顯著。國中數學知識本身也會前後干擾。學生在解決單一問題與綜合問題時就明顯表現出這一點。學生在解決單一問題時,需要提取、運用的知識少,因而受到知識的干擾相對少了,產生的錯誤可能性也較少;而遇到綜合問題,在知識的選取、運用上受到的干擾大,容易出錯。總之,這種知識的前後干擾,常常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出現困惑,在解題過程中選錯或運用錯的知識,導致認知錯誤的產生。從而跌入到認知誤區當中。

3、國中學生還受到以下幾方面因素的影響。

(1)學生的基礎知識不夠紮實。

一些學生對基本概念、定義理解不清;對定理、公式、法則沒有注意其適應範圍;基礎知識混淆;基本數學方面未掌握。學生解題時只注重運算結果,忽略優化運算過程,也嚴重影響着學生的思維。

(2)學生在數學基本技能未過關。

數學技能是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通過訓練而形成的一種動作或心智的活動方式。這些活動方式都是數學技能,學生可以按照一定的程序或方式一步步完成,每一步都是下一步的基礎,一步出現誤差就直接影響到下一步的運算與證明。

(3)學生沒有掌握基本的思想方法。

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知識發生過程的提煉、抽象、概括和昇華,是對數學規律更一般的認識,宏觀世界藴藏在數學知識當中,需要學習者的挖掘。

(4)解題過程中學生往往忽略了隱含條件。

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我們經常發現學生在解題時會因為忽略題目中的某些條件而產生錯誤的實例。忽略條件的主要表現為:忽略定義域;忽略概念定義中的限制條件;只看表面,忽略本質;沒有充分利用條件;迷戀公式定義的形式等。

除了學生的自身情況外,學生的認識誤區也會受到老師的關係影響的,主要表現為教師對教材研究不深,對每道例題的作用與地位認識不足,缺乏激發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的意識,缺少歸納總結知識,對知識的內在聯繫沒有充分利用因此與提示,因而學生很難形成一個系統的知識網絡。同時,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習慣“類型+方法”的教學,即針對一類型數學問題,歸納出一般的解題方法,讓學生模仿訓練,掌握解決這一類問題的通法。企圖以不變應萬變,但是由於學生缺乏過程優化意識,學生只能夠機械地遵循常規解法,常走彎路或迴路,捨近求遠。教師過於注重巧解、巧法,忽略了通解的最常規訓練,注意“巧”而忽視強調“巧”存在的特定環境與注意事項,學生學得一知半解,機械解題,結果反而錯漏百出。另一方面,教師在作業的批改、講評、試卷的分析中,缺少對解題過程的嚴格要求,缺少對解題策略、方法、技巧的評價和指導,久而久之,讓學生誤會理解為作業、考試只要做對就行了!

五、國中學生認知誤區的糾偏工作。

根據目前國中學生存在的突出問題,針對教與學所暴露出來的不足,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從而做好認知誤區的糾偏工作:

1、教師應該加強概念的教學。

加強概念的教學,尤其要加強新概念的首次認識。數學概念是建立在法則、定理的基礎之上,自然也是計算和證明的基礎,學生在學習上的許多毛病和錯誤常常與“概念不清”有關。注意概念的引入,先把概念講授的起點站在學生的生活經驗或已有知識之上,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揭示概念的抽象,概括過程,抓住概念的本質特徵,着重加強概念的直接應用,以加深對概念的理解,達到鞏固的目的。

2、教師重視定理、法則、公式的教學。

定理、法則和公式在教科書上展現在於學生面前的是一個經過千錘百煉“完美無缺”的邏輯體系,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揭示定理、法則、公式的發展過程和證明思路的探索過程,不僅要使學生記住定理、法則和公式的內容,更應使學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然,這樣才可以幫助學生從多個側面來理解知識。

3、教師加強例題的示範教學。

例題是經過專家精選的典型範例。國小的數學教學,都是從直觀引入,要使國小與中學的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課本一般都給出一種較好的分析和解答。如果教師就題論題,象“電影”一樣重演一遍,那麼例題教學的風采就被扼殺了。對於例題教學,我們應重在“引路問津”,認真分析例題解法的思路選擇,探究是否有其它更好的方法,同時要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思考一下課本為什麼要選用這種方法等,注意解題規範與合理運算,從而使例題起到示範的作用。

4、教師重視培養學生對公式的變形與逆用,加強變式訓練。

固定模式,固定位置的規範訓練固然重要,但問題解答的多方面需要變式處理。事實上,概念、運算法則、公式、性質等包含着自左向右和自右向左兩方面的含義。因此,對於解題教學,應對原題進行變式和改造,使問題形式靈活多樣。既注重正向思維又注重逆向思維的講解和訓練,避免由於問題的單一性,封閉性造成的認知錯誤,在教學中除了基本方法的熟練掌握之外,強調運算的優化意識,使學生擺脱固有模式,善於從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去思考問題,提高訓練效率,因為對一般學生來説,熟而不能自然生巧,還需要教師的有效點拔、引導。

5、注重培養學會歸納總結,探索出一般規律性。

在學完一章或一個單元之後,我們應引導學生認真進行歸納總結,其目的一是為了將知識歸納成系統便於記憶;二是讓學生進一步認識該部分知識之間的聯繫及其規律,並從中悟出新知識或新的數學方法,以達到增強思維深刻性的目的。

6、規範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頑強的學習毅力,一絲不苟、紮紮實實的學習態度等良好的學習品質。

為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解題效率,教師佈置家庭作業時除了對學生有量的要求,還應有質的要求,尤其是對解題的速度的要求。例如,在課堂上可以安排不同層次的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板演不同檔次的習題,這樣做,一方面可以鍛練學生臨場發揮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及時反饋教學效果,以便隨時調整教學速度,同時還能及時發現運算錯誤和學生知識上的障礙,有助於教師對症下藥,有效點拔,其效果遠遠超過課外批改。

7、教師上課前的準備要有預見性。

預防認知誤區的發生,是減少國中學生認知誤區的主要方法。講課前,教師應儘可能預測到學生學習本課內容時可以產生的錯誤,就能夠在課內講解時有意識地指出並加以強調,從而有效地控制認知錯誤的發生。因此在備課時,要仔細研究教科書正文中的關鍵眼、例題後的注意。小結與複習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等,同時還要揣摸學生學習本課內容的心理過程,授業解惑,預見學生容易出錯之處,防患於未然。如果學生出現錯誤而教師未察覺,沒有得到及時的糾正,則遺患無窮了,不僅影響當時的學習,還會影響以後的學習。因此,預見到錯誤並有效控制,能夠為揭示錯誤、降低錯誤而打下基礎。

8、教師課學堂內講解要有針對性。

課堂教學是實施教學的主渠道,教師必須面對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素質。在課堂上,要面對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對容易混淆的概念,要引導學生用對比的方法,弄清它們的區別和聯繫,通過提問,及時瞭解學生的情況,對學生的錯誤要分析其原因,教師與學生一起總結,給學生展示揭示錯誤、排除錯誤的手段,使學生會識別錯誤、糾正錯誤。

9、教師在課堂後要有總結性。

要認真面對學生作業中的問題,總結典型的錯誤,加以評述,進行適當的複習與總結,也使學生再一次經歷嘗試與修正的過程,增強學生識別、改正錯誤的能力。

六、調查報告帶給我們的思考。

通過對認知誤區的分析,學生從中發現自己產生的認知錯誤的原因所在,從而引起對解決問題的反思,找出思維的弱點,在容易出錯的地方加強訓練,這樣就需要學生多質疑,多問幾個“能夠嗎?”“為什麼?”。讓學生克服思維表面化,絕對化以及不求甚解的毛病,養成對問題的進行深入鑽研與思考的習慣,善於從複雜的事物中把握它的本質特徵,培養思維的嚴密性。在要領的學習中首先要抓住概念的本質特徵,其次要分清容易混淆的概念,在定理、公式、法則的學習中,要注意它的適用範圍,理解它的含義,切忌形式主義,不求甚解,生搬硬套。經過自己對解法的檢討與反思後,學生應該及時調整原有的思維過程與方法,靈活地運用有關的定律、公式、法則,並且要注意思維不應侷限於固定的模式,應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提高自己的解題靈活性。同時培養學生注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非常必要的,這就要求學生對平時的作業與檢測中所出現的錯誤並做好及時的查漏補缺。隨着學生自己的學科知識全面落實和良好的習慣不斷形成,學生自己的解題質量也就越來越高了。

2023年國中調查報告 篇14

隨着我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根據我國的婚姻法在不斷地更改,給更多的人們有了選擇的餘地,因此造成我國大量單親家庭,為了準備而又全面的瞭解清楚單親家庭逐漸增多的原因。以及人們因此對此的看法和認識與其評價,為了使我國人民更加和諧,青少年能夠在更好的環境下健康成長,我將以以下五個方面來進行研究。

一、單親家庭數量、比例

根據我國在南京調查結果,在740個調查樣本中。如下表:

單親家庭佔0.82%

離婚有子女家庭佔0.68%

未婚子女的佔0.04%

因此通過上表得出結果,單親家庭高出於離婚有子女的14%,現在社會的人們太多出於不負責任,在婚姻素質方面太過於低,在我國單親家庭大約佔我國人民20%,而且數量不定,有上升現象。

二、造成單親家庭逐漸增多的原因:

單親家庭有着諸多的原因和困難,離婚率的增高就是單親家庭的原因之一,例如:喪偶、分居、失蹤、惡意遺棄或虐待,未婚生育等,都是問題的原因所在,我國經濟和社會進一步升級,離婚率逐漸上升與其達到劇烈的程度。原因

(1):由於違背家庭規則和家庭成員的主觀意見讓家庭成為了一種被動狀態,在這種狀態佔我國單親家庭中的12.74%。

(2):家庭隨着時間而自然死亡,多半出於重組家庭,和年齡懸殊大,關係不符合,但這佔單親家庭增大不多。

(3):單親家庭的個我主觀性太強佔我國單親家庭的87.26%,其一由於家庭暴力,而讓另一方壓力太大而選擇自由,其二離婚雖普遍但造成這原因主要是第三者插足,這佔我國單親家庭的5%以上。總之,不管是在一個怎樣的原因下,都會不利單親同學的成長和產生的心理問題。

三、單親家庭與雙親家庭對比

單親家庭中的青少年肯定是沒有雙親家庭的愛要充足,總會少那麼一些什麼,單親家庭中的青少年總會覺得自己就像一個人生長在世界上沒有父母親的疼愛,留給他們的是那麼冷冰冰的房間和重重的責任,他們就像一根草一樣沒有人疼愛。而雙親家庭他們有充足的陽光和財富,他們有父母親給他的問候與其比單親家庭雙倍的愛。他們就像温室中的花朵,他們有着花工的照顧,所以單親家庭是永遠不能與雙親家庭能比的。他們需要我門社會上給的關愛,哪怕只是一點。

四、單親家庭給青少年帶來的傷害與其措施

單親家庭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性格孤僻、感情脆弱、敏感、親情觀淡泊、整體要比雙親家庭要灰暗一些和悲觀。覺得自己的人生與其自己本身的年齡不符,渴望父母父母親的疼愛。對待單親家庭的孩子我們應該多與他們説説話,談談心,少忽視他們,多聽聽孩子們的心聲,注意幫助孩子充實生活。

五、我們應該如何阻止單親家庭增多

家庭的穩定性是阻止單親家庭增多的原因之一,我們的家庭穩定性有了保證,那麼小孩的成長環境就有了保障了!我們應該減少家庭暴力和大男子主義讓家庭更加的和諧,我們雖不能阻止離婚率的增加,但我們可以讓這一現象從此不在有,我們應該改變父母對婚姻法的觀念加強他們對婚姻法的認識,解決他們的思想問題讓父母們對婚姻觀念更加正確一些。讓他們的是想得到改觀,解決他們的是想問題,説出他們對婚姻的想法和對單親家庭的意見。

六、結果

結果證明,我國的單親家庭逐漸增多是一把雙刃劍,既有好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單親家庭的逐漸增多我們應該有效控制,讓家庭更加和諧美滿,是我國人民更加的和諧美滿,是我國人民都走向幸福,不再出現單親家庭增多現象,而成反比,能讓我國青少年更加的健康成長。我們要多實行措施控制當前情況,我們應該重各個方面來發展,只有家庭的美滿,家庭的穩定,社會才會穩定,青少年才會健康的成長。

2023年國中調查報告 篇15

我於20xx年9月19日,來到xx市xx中學進行為期兩個月的教育實習,在這期間我積極地努力地工作,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順利的完成實習工作。 同時,我還在實習期間做了一次深入的調查工作,是針對數學這門課而言的。為 了發揚成績、彌補不足,對教學做如下分析:

一、成績分析

1. 教師的教學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平時的教學中基本上都能做到:

突出數學教學的基礎性、普及性、實用性和發展性,推崇“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 到不同的發展的理念”,使學生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成為教學中的組織者, 引導者與合作者。

2. 教師的教科研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在教學評估的推動下,通過課堂教學的“説、講、評”活動,我們教師的教科研能力有了提高,能夠在教學通案的 引領下,整合出適合自己的教學個案,並結合我校的學情,能夠在教學上重視發 揮學生的主動性,重視學生的參與、探究、體驗,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 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在備課、上課、檢測、批改、輔導等方面有了 顯著提高。

3. 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顯著提高,在課堂教學上注重激發學生興趣,如我校正在實施的“三元”教學法 ,對教學內容採用“三環-兩步—一展示”的模式展開,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與應用的過程,從而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的意義, 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發展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與能力,增強學好數 學的願望好信心。

二、 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原因

教學方面:

1.教學形式老化,學習方式單一,被動。

具體表現:

(1)教學過程教師講的多,就怕學生學不會。

(2)師生互動、課堂練習、作業佈置不能實現分層教學,不能顧及優、中、差各類學生的智能差異, 解決不了優生吃不飽,差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的教學問題。

(3)重結論、輕 過程,對一些數學公式、定理的形成過程沒有讓學生親身經歷質疑、判斷、探究 以及相應的分析、討論、概括的認識活動,忽視了學生的發現與探究,過分的強 調了接受和掌握。

(4)課堂教學中教師雖意識到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索過程的 重要性,但在心理上還不能完全放下,怕課時不夠,習題講少了影響成績。

2.合作學習有待改善

現在的教學形式都在提倡小組合作學習,都認為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能充分體現教學民主,能給予學生更多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相互交流的機會。而我從教學實踐中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