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戀觀調查報告3篇

本文目錄婚戀觀調查報告最新中國男女婚戀觀調查報告:70後很奔放 90後更加保守中國男女婚戀觀調查報告

XX年,中國男女結婚率不斷下滑,離婚率卻逐步攀升,“男神”、“女神”被妖魔化,“90後”也步入被催婚的行列,傳統的婚戀觀再次受到新觀念的嚴峻挑戰。2月10日,國內最大的婚戀交友運營平台世紀佳緣正式發佈了《XX-XX年中國男女婚戀觀調查報告》,報告針對中國單身男女的戀愛觀、性愛觀、生活狀態及習慣進行了深入剖析,全面展現了當代中國男女的婚戀觀狀況。

婚戀觀調查報告3篇

本次報告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兩部分,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西安、蘇州、廈門、瀋陽等城市舉辦了20多場單身座談會進行定性研究,邀請各地單身男女典型代表,深入瞭解他們的生活方式、擇偶態度、及擇偶經歷,同時利用世紀佳緣與中科院心理專家聯合開發的、國內首個婚戀智能匹配系統——懂你婚戀智能匹配系統進行定量分析,截至XX年12月31日,共有1605214人蔘與測試,通過嚴格的審核,最終共抽取128982個樣本進行分析,樣本規模在國內首屈一指。

90後“偽奔放” 70後“偽保守”

“非主流”、“任性”、“垮掉的一代”、“奔放”……這些都是貼在“90後”身上的標籤,談起90後的愛情,很多人也許會脱口而出“早熟”、“不負責任”,但世紀佳緣調查發現,跟70後、80後相比,90後的愛情觀卻最為保守,90後的奔放屬於“偽奔放”。

在能接受閃婚的羣體中,佔比最大的不是以“任性”、“奔放”著稱的90後,而是以70後和70前的年齡羣體為主,其中70後單身男女接受“閃婚”的比例最大,男女佔比分別達到63%和55%,其次是70前佔比分別為58%和47%,排名第三的是80後,90後同意閃婚的比例最小,只有29%的單身男和18%的單身女能接受“閃婚”。

不僅對待“閃婚”問題謹慎,同樣對待性的態度,90後也是最為保守的羣體。世紀佳緣對單身男女性愛觀的調查中發現,年齡越大的男性對性的態度越開放,越希望配偶在性方面“經驗豐富”,其中90後在“希望配偶在性方面擅長和開放”的問答中所佔的比率最小,特別是單身男性僅佔17%。在對待婚前性行為的看法上,男女差異較大,男性贊成婚前性行為的比例普遍高於女性,近80%的男性贊成婚前性行為。按年齡段來分,無論男女,年齡越大越開放、越贊成婚前性行為,其中90後對婚前性行為的贊成比例最小,相比於70後近50%的單身女性贊成婚前性行為,90後單身女性只有28%贊成,90後男性贊成的比例也大大低於70後和80後。

看似“任性”、“叛逆”的90後,對待“閃婚”和性的問題表現的最為謹慎。對此世紀佳緣情感專家張佳芮表示,90後的愛情觀是最為保守的,與其説90後“奔放”、“任性”,不如説90後對待感情成熟,“90後是被標籤化的羣體,網上對90後的評價大多都是表面的並不能代表真正的90後精神”張佳芮説,“90後的任性表現在感情裏就是敢愛敢恨,90後的心態相比於70後和80後的確更為開放,但他們也有自己堅守的底線和原則,在對待閃婚問題和婚前性行為的看法就證明了這一點,90的戀愛觀更為保守,因為他們愛的更為純粹、不隨便”。

“宅”成單身罪魁禍首 收入越低越愛“宅”

“宅男”、“宅女”是近幾年流行起來的網絡詞彙,何謂“宅”?網上最新的解釋是:除了工作之外,基本足不出户,生活圈子狹小,很少與人面對面交流,通俗點説就是吃、喝、拉、撒、玩全在家裏進行的人。網上所説的宅男宅女多是單身男女,而世紀佳緣調查報告顯示,“宅”正是廣大單身男女被剩下的主要原因。

據報告顯示,約5成的單身人士都是“週末愛宅族”,總的來看女性比男性更愛“宅”,單身女性喜歡週末“宅”在家的比例高達51%,男性比例為45%。不僅女性比男性更愛“宅”,報告還發現,年齡越大越不愛社交、學歷越低、收入越低越愛“宅”,其中收入在XX元以下單身男女“休息日宅在家”的比例分別高達53%和64%,而收入在2萬—5萬的羣體“宅在家”的比例男性只佔36%、女性佔44%。按學歷來分,學歷越低越愛“宅”,其中中專學歷的單身男女中,喜歡“宅”的比例分別達到51%和60%,而碩士及以上學歷的僅為42%和48%,可見學歷和收入跟“宅”與“不宅”也有很大關係。

收入越低學歷越低越愛“宅”主要是經濟上的原因,社交是需要一定費用的,收入越低能負擔的社交費用就越少,這也會導致低收入、低學歷人羣喜歡“宅”在家。

來自北京的小李今年29歲,至今沒有女朋友,被同事稱為“技術宅”,小李是從事軟件開發工作,平時上班時每天都是對着電腦寫代碼,下班也沒什麼興趣愛好,朋友也不多,只能呆在家上網,“去年國慶一週的假,除了跟家人出去吃過一頓飯之外,就再也沒有邁出家門一步,看着同事紛紛子朋友圈裏秀旅遊的照片,自己心裏也很羨慕,但自己一個人好像已經習慣這種生活,一時半會改不過來”,談起自己的“宅”生活,小李説道。

對此張佳芮表示, “喜歡宅”並不是技術男的專利,大多數單身男女都有這個特點:“死宅”,週末或假期一個人呆在家裏上網,不願出去參加任何活動,甚至連吃飯都叫外賣,不會主動去結交朋友,“因為單身所以宅在家”這是很多宅男宅女的藉口,“宅”才是導致單身的主要原因,“想要脱單,宅男宅女們首先要走到陽光下來,要多參加户外活動,結識新的朋友,這樣才有可能遇到適合自己的人,這是實現脱單的第一步”,張佳芮説。

男人不愛女強人 男神、女神新畫像出爐

看見自己心儀的對象,人們免不了會大呼一聲“男(女)神”,但“神”的形象到底如何?是長髮飄飄、笑容迷人的萌妹子,還是風度翩翩、温文爾雅的長腿歐巴?在感情的世界裏,就算你顏值爆表也不能任性的自封“男神”“女神”,世紀佳緣調研數據為“男神”、“女神”畫了一幅新的畫像,顛覆了傳統“男(女)神的形象。

調查報告顯示,有52%的男性喜歡直爽的異性,32%的喜歡個性安靜的女孩,65%男性希望配偶會做飯,64%期待女性在相處中是“主動型”,同時近50%的男性希望配偶是“有點小個性”的可愛女孩,49%的男人希望找“出得廳堂下得廚房”的完美妻子,28%男性希望找温柔賢惠顧家的配偶,且收入越高越想找顧家的妻子,而對於能幹、有魄力的女強人類型,多數男人表示“不喜歡”。數據分析發現,大部分男性喜歡直爽、安靜、有點小個性的可愛女人,而對於長相、身材的關注並沒有預期中的高,婚姻裏,顏值高不代表就是女神,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好的性格。

男神的畫像也不同於以往的形象,此次在“女生最喜歡的男人”選項中,直爽、愛運動、會做飯的男性被封為“男神”,其中80%的女性喜歡性格直爽的男性,70的女性希望另一半會做飯,80%女性希望找重事業、重家庭,出外能賺高工資,進家能換尿不濕的完美男人,7%的女性希望找居家好男人,而對於那些長相英俊的長腿歐巴,在現實的婚姻中並沒有那麼受歡迎。“兩人結婚還是更看重對方的性格一些,身高長相畢竟只是外在的東西,年輕時也許會對帥哥犯花痴,但結婚還是要找個踏踏實實過日子的人”,來自江蘇的徐小姐説道。

張佳芮表示,婚姻遠遠不是兩個人的事情,而是兩個家庭的結合,婚姻不像戀愛,需要面對的是柴米油鹽的平淡日子,“外貌在婚姻中並不起決定作用,男人女人都不會找個花瓶當伴侶,同樣的女人也不需要找個花瓶當老公,在婚姻裏,不論長相如何,只要滿足自己條件的,都是男神女神”。

離婚率逐年上升 80後不善“修補婚姻”

根據XX年中國民政局統計數據顯示,XX年結婚對數1347萬對,離婚對數350萬對,粗離婚率為2.59‰,粗結婚率為9.9‰,離婚對數呈逐年遞增的態勢,增長勢頭超過結婚對數的增幅,預計XX年結婚對數1317萬對,離婚對數357萬對,XX年的結婚對數將低於XX年,離婚人數卻直線上升,其中80後最不善“修補婚姻”。

從XX到XX,“一生一世”的流行語寄託了人們對白頭到老的祝願和期盼,然而離婚數卻逐年遞增。世紀佳緣調查報告顯示,離婚的人羣中80後成為了主力軍。如今,80後漸漸都步入而立之年,走向婚姻的殿堂,可他們對待婚姻的態度與老一輩不同。他們自立、自強,個性鮮明,對於工作壓力以及日常的家務瑣事等方面的處理都特立獨行,也正因為如此,一些“80後”的離婚理由也很雷人:女方不會做家務;男方過度沉迷於網絡遊戲;“閃婚”之後發現相互瞭解不夠……世紀佳緣情感專家張佳芮分析,伴隨着城市化發展進程的加快,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婚姻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感情破裂、性格不和、第三者插足成為離婚的三大原因。

“現在的年輕人對待婚姻中出現的問題,不是解決而是逃避,跟我們這一代完全不同,婚姻出了問題要修補而不是扔掉。”剛剛和老伴慶祝了30年結婚紀念日的認為瀋陽劉先生説道,“現在的年輕人應該對婚姻抱有更嚴肅態度”。

對於結婚率下降,張佳芮則表示這主要與人們的婚戀觀變化有關,由於社會的進步,人們整體的素質有所提高,思想也更為開放,“晚婚族”、“丁克族”逐漸增多,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大多20多歲才從進入社會,迫於車子、房子的壓力也會選擇晚婚晚育,“進入XX年,第一批90後已經慢慢進入晚婚晚育族了,晚婚晚育的觀念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整體的結婚率”,張佳芮説。

來自湖北的小亮,是90後的小夥子,現在獨自一人在北京打拼,至今仍是單身,當被問及婚姻問題時,小亮顯得很坦然:“我今年已經25歲了,家裏人也會逼婚,但我有自己的規劃,我才剛畢業兩年,工作都還不穩定,沒有能力和資本去成家,我希望等到30歲左右結婚,那時候也能給對方一個幸福安穩的家”。

北京單身屌絲男pk優質女 廈門單身小資“臉”傳統“心”

此次調查發現,各地區的婚戀觀特色鮮明,地區差異較大。北京單身人羣中,屌絲男和優質女居多,廈門看似小資情調濃厚,婚戀觀卻最為傳統,深圳在快餐文化的影響下,女性普遍缺乏安全感,西安男女結婚最講究門當户。

北京,一座高速發展的城市,工作生活的壓力使得剩男剩女的比例逐年上升,晚婚晚育在北京這種大城市是普遍現象,但據世紀佳緣此次的調研發現,北京單身男女的質量卻有很大的區別:北京的單身男性目前生活大多比較單調,安逸,雖然空閒但是卻沒錢,十分“屌絲”,“休息時間要麼一個人去外面逛,要麼在家玩電腦”是大多數北京單身男的真實寫照,相對而言,北京單身女性則十分優質,她們大多是公司白領階層,有較高的學歷和獨立的經濟能力,興趣廣泛,對自己的生活有精心的安排,單身男女差異較大。

北京單身男士目前最大的期待就是希望通過交友,使生活充實豐富一些, “一天忙忙碌碌,回家可以有人陪着一起吃飯,閒的時候有人一起出去玩兒,旅旅遊,不用老是一個人抱着電腦玩遊戲” ,來自北京的28歲單身小夥小磊説道。而北京單身女性,雖然自身條件比較優越,對現在的生活狀態沒有什麼不滿意,但是在考量未來時,她們有着比男性更多的來自父母、生育、精神追求上的顧慮,“追求從容、優雅的生活,該享受的享受,該努力的時候努力,但現在感覺就是哪一步都差一點”,在北京一家大型上市公司工作的劉小姐在談到未來時,充滿憂慮。

同樣作為東部沿海發達城市的廈門,婚戀觀也很出人意料,廈門的單身男女生活看似小資新潮,但骨子裏卻相當傳統,婚戀觀較為保守,對廈門的調查數據分析發現,先成家再立業的觀念非常強烈,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都表示剛邁出校門,通常家裏就開始催促和逼婚,“特別是閩南一帶,一畢業家裏基本都會催着結婚”,因此適婚年齡明顯低於其他城市,廈門的單身男女也更加年輕化。對此張佳芮表示,閩南地區雖然經濟發達,但家族觀念相對比較強 ,而且傳統的婚禮習俗保持的比較好,訂婚到結婚,男方都要給不菲的彩禮,加上廈門高消費高房價的現狀,讓男性有着非常大的壓力,因此雖然在一個女多男少的城市,身邊有着不少小資優雅的女性,但大多數單身男性仍然毫無優越感。

世紀佳緣每年定期採集中國最有代表性的婚戀羣體,對當下婚戀熱點話題的觀點進行研讀分析,同時引用“佳緣大數據”和“懂你”系統形成系列報告。截止XX年中國男女婚戀觀年度調研報告已連續6年成功發佈,調查樣本量大,涵蓋範圍精確,包含各年齡段、各社會階層有婚戀交友需求的男女,他們的婚戀價值觀也具有廣泛代表性。

最新中國男女婚戀觀調查報告:70後很奔放 90後更加保守婚戀觀調查報告(2) | 返回目錄

XX—XX年中國男女婚戀觀調查報告顯示

其實,70後很奔放,90後更保守

XX年,中國男女結婚率不斷下滑,離婚率卻逐步攀升;連“90後”也步入被催婚的行列,傳統的婚戀觀再次受到新觀念的嚴峻挑戰……2月10日,國內最大知名婚戀網站世紀佳緣正式發佈了《XX-XX年中國男女婚戀觀調查報告》,報告顯示,一向被冠以“任性”、“奔放”的90後,與衷情“閃婚”的70後相比,愛情觀是最保守的。而男神、女神在眾多單身男女眼裏,顏值並不是第一位,“會做飯”才是他們的“標籤”。記者在隨機採訪南寧市的80後、90後發現,在不少90後女孩眼裏,“暖男”、“大叔”等更像她們眼中的男神,而90後男孩對“閃婚”的認可度比女孩稍隨意。

90後其實更保守?

大多不願閃婚

不贊成婚前性行為

“非主流”、“任性”、“垮掉的一代”、“奔放”……這些都是貼在“90後”身上的標籤,談起90後的愛情,很多人也許會脱口而出“早熟”、“不負責任”,但世紀佳緣調查發現,跟70後、80後相比,90後的愛情觀卻最為保守,90後的奔放屬於“偽奔放”。

在能接受閃婚的羣體中,佔比最大的不是以“任性”、“奔放”著稱的90後,而是以70後和70前的年齡羣體為主。其中,70後單身男女接受“閃婚”的比例最大,男女佔比分別達到63%和55%。其次,是70前佔比分別為58%和47%,排名第三的是80後。90後同意閃婚的比例最小,只有29%的單身男和18%的單身女能接受“閃婚”。

不僅對待“閃婚”問題謹慎,同樣對待性的態度,90後也是最為保守的羣體。報告顯示,在對待婚前性行為的看法上,男女差異較大,男性贊成婚前性行為的比例普遍高於女性,近80%的男性贊成婚前性行為。按年齡段來分,無論男女,年齡越大越開放、越贊成婚前性行為,其中90後對婚前性行為的贊成比例最小,相比於70後近50%的單身女性贊成婚前性行為,90後單身女性只有28%贊成,90後男性贊成的比例也大大低於70後和80後。

南寧市民族大學大二學生小覃和同宿舍的3姐妹,都是比較理智。説起“閃婚”,她們認為,這也“太沒頭腦了,結得快離得也快,不然就天天吵架。”因為她就沒見過身邊那些“閃婚”的表哥表姐,哪對是恩愛的。至於婚前性行為,受訪的10個90後女孩中,有4個反對,有4個表示如果真要結婚了也不是很反對,有2個表示無所謂。

中國男女婚戀觀調查報告婚戀觀調查報告(3) | 返回目錄

女性對前任態度更決絕 分手恢復期6個月是個坎

一部《前任攻略》引起了不少人對前任的回憶,的確,雖然人們的戀愛觀越來越開放和自由,但俗話説,“前任是現任卡在喉嚨裏的一根刺”,縱然感情已經成為過去式,但前任仍是不能提起的“雷區”。在現實生活中,男女對前任的態度有何區別?前任的“愛情遺物”你會保留嗎?分手多久才能徹底走出失戀的陰影?有多少人又會主動問起伴侶的前任?

12月22日,國內最大的互聯網婚戀交友平台世紀佳緣發佈了第八期中國男女婚戀觀調查報告,報告聚焦了中國男女對“前任”的看法及態度。此次報告採用在線調研方式,並結合與中科院聯手打造的 “懂你”系統數據,對全國32個省份的男女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女性對前任態度更決絕:再見=再也不見

愛情本就是喜憂參半的過程,戀愛的過程有多甜蜜,分開後的痛楚就有多強烈。“與男友分手後,還是希望能做朋友”,來自北京的張女士説,張女士是為數不多願意分手之後還與對方做朋友的女性。世紀佳緣最新調查顯示,大部分人分開後都不會跟前任保持聯繫,其中女性分手後與前任斷絕聯繫的比例遠遠高於男性,對許多女性來説,再見往往等於再也不見。

數據顯示,在對待前任的態度上,只有14%的男生和6%的女生認為“分手後可以做朋友”,17%的女性和11%的男性會選擇“老死不相往來”。當與前任分手原因在自己時,男性對前任會更加難以忘懷,其中36%的人會接受分手後還能成為朋友,更有19%的男性會對前任一直難以忘懷。同樣的情況發生在女性身上時態度卻並沒有好轉,僅有16%的女性在分手責任在自己這方時能夠接受前任成為朋友,僅有8%的人會對前任難以忘懷。當在公共場合巧遇前任時,71%的男性會選擇和前任打招呼,而有46%的女性會選擇“儘量避開”或“裝作陌生人”, 可見女性對待前任的態度更加決絕。

對此,世紀佳緣情感專家張佳芮表示,女性在面對感情時,一向比男性要感性,與前任分手後,女性很難將朋友和戀人的界限完全分離去看待,而男性則不一樣,男性對待感情更理性,很多男性覺得,雖然兩人之間沒有愛情了,但依然可以是朋友,兩種身份並不會產生矛盾。 “而且對於男性來説,不管是在談戀愛還是分手之後,許多男性都不太善於拒絕女性,這也是男性能接受跟前任做朋友的一個原因。”

分手恢復期6個月是個坎

前兩年一部大熱的都市愛情電影《失戀33天》中,主人公黃小仙在意外分手後的33天裏,整個人經歷了從震驚—憤怒—怨念—回憶—不捨—挽留—醒悟的一系列過程,引發了諸多都市白領在遭遇“分手”這一殘酷問題上的共鳴。而現實中,一段戀情結束後,究竟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真正恢復過來?分手後又該如何排解傷痛?男女表現各不相同。

雖然失戀恢復時間受到戀愛長短、用情深淺等因素的影響,但據世紀佳緣調查顯示,對於分手恢復期而言,半年是個分界線,47%的男性和50%的女性都認為需要6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來讓自己恢復,且隨着年齡層的增長,這一比例也在不斷增加。

而在“被分手”後如何排解傷痛的問題上,男女表現有很大的區別,男性在遭遇“分手”後首選“旅遊”來平復心情,40%的男性認為旅遊是最好的療傷藥,其次則分別是“找朋友傾訴”和約朋友k歌喝酒。而女性調研者有48%會選擇“找朋友傾訴”,選擇“旅遊”的佔43%,而選擇“吃東西”和“購物”的女性也不在少數,分別佔據22%和27%的比例。

張佳芮表示,在面對“分手”這一情感問題時,“轉移視線”是一種迅速讓自己走出分手負面情緒的方法。“旅遊”可以讓自己離開當下的視野和狀態,在一個全新的環境中改變自己的心境。“吃東西”和“購物”相對是一種宣泄式的方法,而尋求友人傾訴則是對情感負面因子的直接抒發,通過在朋友面前做情感的深度暢聊可以讓自己得到有效的寬慰。在分手的情感恢復週期上,6個月相對是個比較穩定的節點,可以在這個週期內讓自己的情感從當下的負面轉向接受,同時在接受的狀態中讓自己慢慢適應沒有前任的生活,繼而讓自己以全新的狀態迎接新的情感生活。

男性更懷舊女性更現實

説分手可能只是一瞬間的事情,但分手後面對前任留下的物品該怎麼處理卻是個難題,是狠心扔掉還是用心保存?世紀佳緣調查顯示,對待那些留有前任印記的物品上,男女有很大的區別,男性更懷舊,女性更現實。

數據顯示,有4%的男性和女性會選擇全部保留有前任印記的物品,另外有21%的女性在“有前任印記”的物品中會選擇保留價值比較高的,而有45%的男性會保留一些有紀念意義的物品,而不會去在乎其價值。“我至今還保留着前女友給我織的一條圍巾,雖然手法拙劣,我也不會再去戴它,但覺得很有意義”,來自廣州的李先生説道。

對此,張佳芮表示,在“有前任印記”物品的處理上,需要看對物品的保留是出於“記憶儲存”還是“實用價值”。女性選擇“保留價值較高”的比例高於男性,這表明分手之後,女性更在乎的是實用價值,而男性更多選擇“保留有紀念意義”的,在於男性更多從一種人生經歷的大視野來看待這份情感,而每一份情感經歷本身就是人們愛情觀組成的一部分,無法抹殺和剔除,應該理性看待。

“前任是現任卡在喉嚨的一根刺”:不問不代表不介意

不管前一段感情怎麼濃烈和不捨,既然分手了,就應該慢慢放下,而不是讓前任繼續左右你的情緒,影響你跟現任的生活。俗話説,“前任是現任卡在喉嚨的一根刺,咽不下,卻隱隱作痛”,也許你現在的ta不會去過多的追問,但請記住,現任不問並不代表不介意。

世紀佳緣報告顯示,76%的男性和84%的女性“介意伴侶與他的前任來往”,而這一比例在不同年齡層中有一定反差,其中80後和90後“介意伴侶與他(她)的前任來往”的比例最高,70前最低。而面對會否詢問現任有關“前任“的問題時,71%的女性表示希望瞭解,其中27%女性會直接詢問,更有44%的女性等伴侶主動告知。而男性這一比例有所不同,僅有14%的男性會直接詢問,近五成的男性表示“不會過問”。

張佳芮表示,面對“伴侶的前任”問題,女性比男性更為敏感,大多數男性選擇“不會問”表明他們不希望“伴侶的前任”問題成為當前情感的羈絆,同時也表明了不希望“自己的前任”成為現任的困擾。而女性更願意“等伴侶主動”告知,希望通過這種坦誠來給自己安全感。男女性對前任這個問題上的偏差也是情感過程中矛盾出現的集中點,戀愛中的男女應當明白一個道理,現任不問不代表不介意,關於前任的話題都需要雙方謹慎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