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社會調查報告範例

1、對某市居民的購物方式進行調查的結果,超市以其3倍的優勢取代了商場成為了某市人購物的首選場所,寒假社會調查報告

寒假社會調查報告範例

90年代初,超市以其自由的購物環境、方便的結帳方法和實惠的商品價格博得了老百姓的青睞,並迅速佔領了市場,這是一項成功的嘗試,不僅給顧客也給商家帶來了“豐收”。

當然,商場作為傳統的購物場所,還是以“老大哥”的身份佔據着排行榜的第二位,但以1:3的差距輸給超市,是否應該好好想想該怎樣重新吸引客源呢?!

也有很多人選擇電視購物和網上購物,但大多數是年輕人以及白領。這説明人們對這種新型購物方式瞭解還不是很普遍。希望未來它能為人們帶來更方便、更快捷的生活。

2、對某市居民在購買商品時最注重因素的調查結果:質量是人們在購物是最注重的因素,這與我預想的相同。可見在做不到“價廉物美”的時候,人們寧可選擇“物美”。

其次便是“個人喜好”,佔到總數的1/4還要多,由此説明某市人對“個性化”的需求越來越高,購物已成為一種享受而不是經濟和精神負擔。“買自己所愛,愛自己所買”已成為新購物時尚。

再次人們的品牌意識漸漸樹立,有1/5的被調查對象説他們對名牌商品的質量、信譽比較放心,所以寧可價格稍微貴一點,只要用得放心也就無所謂了。

另有5%的人選擇了服務,這與以前看售貨員臉色買東西的時代大不同;現在哪個營業員敢對顧客不客氣,顧客一投訴,那個營業員輕則該月獎金報銷,重則被“炒魷魚”。這不僅是為了提高信譽以增加客源,更是對顧客的一種尊重。

3、對某市居民購房方式的調查結果。有39%的的被調查者屬於保守派,選擇了攢夠了錢再買,這是中國人傳統的消費觀念,不過有人為了買一所屬於自己的房子奔忙一輩子,到老了買了一所房子卻沒等享幾天福便撒手人寰了,而那所辛苦一輩子得來的屋子便必然轉到了其兒女名下,這難道説不是一種悲劇嗎?

其次是選擇首期付款+公積金貸款+按揭貸款,選擇該項的大部分是年輕人,他們相信自己賺錢的能力,所以這輩人就享受上了,早早地有了私房,住膩了就出租或是轉手,得來的錢再買更新的更大的。

其中只有13%的人選擇了向親友借錢購房,這與中國傳統的“在家靠父母,再外靠朋友”的俗語大相徑庭。在現代社會向父母借錢説不出口,畢竟他們養了你二十幾年,花的錢和情是你一輩子都換不清的,你還好意思伸手向他們要錢?由於計劃生育,親人也少得可憐,到時候還不了錢,他們又不好意思上門要債,結果弄得雙方都很尷尬,再説朋友,也都是這年紀,這經濟水平,能有什麼錢?

4、對某市居民度雙休日方式的調查結果。從上圖可以看出,有34%的人在雙休日裏做着我未曾預想到的事,一問才知,他們在雙休日裏仍要工作或學習,我不得不感歎現代生活真的如此繁忙嗎?

接下來,有1/5的人選擇了整理家務,選擇該項的以中年人居多,他們平時工作繁忙,兒女又正於讀書階段,雙休日他們便在家陪孩子,做家務,補補睡眠等。

還有16%的人選擇了上街購物,這和以前的趕集很像,是中國人傳統的渡假方式。

另有10%的人選擇了用上網來度過雙休日,這其中有九成以上是十幾、二十幾的年輕人。

各有6%的人選擇了文化消費和健身運動,這在前幾年看來還是浪費時間的事,但根據調查結果來看,精神文明以及全民健身已經深入到尋常百姓家了。

只有5%的人選擇了走親訪友,這樣的人情關係是不是過於淡泊了?

5、對某市居民對“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念的評價。

有93%的人選擇了“沒有過時”或“應賦予新的內容”。其實這兩項的意義大致相同,當問及對於應賦予新的內容的理解時,其回答相仿:該花的時候就花,毫不心疼;不該花的時候一分錢也不浪費。

我本以為生活在現代都市裏人們,賺得多花得也多,會認為“勤儉節約”是老一輩人才恪守的道德觀念;這代人會認為學習上一代人的的生活習慣和思想觀念是有違於新新人類“捨我其誰”的準則的。而這次的調查結果實在叫人高興,我看到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很好地得到了延續。

6、哪項消費佔您個人收入的比重最大

一半以上的被調查對象選擇了生活必需品,這類人走向兩個極端——離退休人員和剛剛步入社會的打工者。

其次是選擇文化娛樂健身的,説明老百姓的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再次是有15%的人選擇了子女消費,其年齡在25~35歲和35~50歲兩個段之間,正於青黃不接之際。而選擇應酬交際的4%的人的職業都是私營業主。

7、您會花多少錢在“包裝”自己上

有八成以上的被調查者用於化粧品以及服裝、首飾等包裝物上的錢佔了個人收入(或零花錢)的30%或以下,本小組成員認為這是最恰當的用法。當然不乏因為工作需要或個人喜好特別注重外表的,這些人花一半甚至更多的錢在“包裝”自己上。沒有人選擇用90%的收入去裝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