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工作調研報告(精選16篇)

2022年工作調研報告 篇1

20xx年以來,按照縣委、縣政府關於開展駐村聯户扶貧工作的工作要求,我工作小組創新思路,強化措施,積極動員縣**局、縣幹部職工深入開展包村聯户工作,努力為*鎮*村辦好事、做實事、解難事。現將今年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2022年工作調研報告(精選16篇)

一、高度重視,強化組織領導

為切實加強對駐村聯户包扶工作的組織領導,**局與將包扶工作列為重要議事日程,周密籌劃,紮實推進。成立了*村駐村聯户扶貧包扶工作領導小組,其組成人員如下: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村駐村聯户扶貧包扶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一領導、安排部署、組織協調全局包村聯户工作。小組辦公室設在縣 辦公室,負責處理小組工作的日常事務。

二、認真細緻,做好包村工作

(一)加強調度,做好包村工作。

建立健全包村聯户工作調度機制,領導小組領導定期對工作推進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採取召開調度會議、聽取部門彙報、深入基層走訪等形式,認真研究,及時解決。

(二)深入基層,做好聯户工作。

堅持把包村聯户工作作為密切黨羣、幹羣關係的重要途徑,重心下移、關口前移,及時瞭解羣眾所需、所急、所盼,對羣眾反映的問題千方百計幫助解決。本着辦一件實事,暖一片人心,結合我工作小組工作特點,主動為農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三)駐村蹲點,做好幫扶工作。

為積極響應上級的號召,我小組共安排兩名技術骨幹到*村駐村蹲點,主動為羣眾排憂解難、真幫實促,努力做好村民的貼心人。按照精準幫扶工作要求,結合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基層組織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結合我工作小組的實際情況,從*局、共抽調* 名幫扶人員,要求每個幫扶責任人每週至少到村到户1次,認真摸清幫扶貧困户基本情況,找準幫扶辦法,制定幫扶脱貧計劃,按照“不脱貧不收隊”的工作要求進行幫扶。通過扶貧工作隊進行實地調研、進村入户走訪、分析致貧原因並找準幫扶突破口,結合實際認真制定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方案。

(四)真抓實幹,為包扶村做實事。

20xx年以來,我工作組嚴格按照規模分解、初選對象、公示公告、結對幫扶、制定計劃、填寫手冊、數據錄入、聯網運行、數據更新等九個步驟,按照相應的時間節點,完成*村*户*人和建檔立卡工作。

今年以來*局已向*村發放村委會維修改造費用**元;添臵價值*元辦公桌椅*套;過節期間,前往*村慰問貧困户併發放慰問品。現已將*村*組、*村*組 、*村* 、*村*組 納入 規劃當中,日後將結合 具體情況逐步實施。

機關工委今年已向*村發放幹雜果建設費用**元;村容村貌政治費用**元;為*村發放科技讀物、報刊**餘份;慰問該村困難户併發放慰問品;在村內開展黨務工作培訓3次。

三、20xx年工作打算

20xx年,我局將立足本職,加大投入,真抓實幹地開展好包村聯户包扶扶貧工作,讓所包扶村和所聯繫貧困户充分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温暖。

(一)要加大投入力度,搞好技術服務。

我局將堅持促農增收、富民優先,進一步加大包村聯户的投入力度,強化先進技術扶持,跟蹤幫扶貧困户的生產生活,以實際行動做好包村聯户工作,深入推進包村聯户工作有序開展。

(二)要注重實際成效,建立督查機制。

強化效能督查,落實考評制度,將督查考評結果作為幹部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逐步構建“事事有人抓、件件有督促、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最新工作調研報告範文篇2:檔案管理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檔案信息在推動我區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快速發展、保障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發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發展三大經濟,構建和諧西湖”奮鬥目標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加快推進檔案管理工作,是我區處在城市化快速推進、經濟社會加速發展重要歷史時期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工作內容。日前,根據區人大會工作安排,區人大教科文衞工委在區人大會盧華英副主任的帶領下,就我區20xx年以來檔案管理工作情況進行了調研。此次調研走訪了鄉鎮街道、部門及重點工程項目等共計16家,分別與政府相關部門及鄉鎮街道分管領導、相關工作人員、村(社區)幹部、部分企業事業單位相關人員進行了座談,廣泛聽取了各方面的情況介紹和建議、意見。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 基本評價

20xx年以來,區政府能夠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和《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辦法》,努力完善檔案機構建設,推進檔案軟硬件條件改善,做好檔案管理日常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建立檔案管理機構和工作網絡。區檔案局於20xx年4月正式掛牌成立,新增對本區域內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檔案工作的監督指導職能;區、鎮街、各部門建檔單位成立檔案協會,並劃分協作小組,定期開展活動;各鎮、街道及部分職能部門成立了檔案管理領導小組,有些單位還將檔案管理責任明確到具體科室及個人;部分政府職能部門和街道實現了將檔案管理網絡向下延伸,如區勞動保障局已將檔案管理網絡延伸至村(社區)勞動保障室一級,區教育局也建立了局、校二級管理網絡,檔案管理實現系統化;55個城市社區檔案管理基本達到四有標準(有制度、有人管、有庫房、有實體)。

2、檔案管理工作逐步規範。一是建立了各項制度。區、鎮兩級政府及職能部門都相應建立了有關檔案保管、利用、歸檔、保密等一系列工作制度,進一步明確了檔案管理的基本工作要求,確保了檔案管理的規範化和制度化。二是規範檔案管理職責。區各相關單位都制定相應的檔案人員崗位責任制度,部分還納入了機關崗位責任制考核。區內各檔案館室的檔案人員基本都能認真做好檔案的日常收集、整理、管理工作,大多數建檔單位能做好檔案借閲和利用情況的登記。三是加強考核創建。區政府把檔案工作納入全區年度目標管理考核範圍,每年通過單位自查、組內互查、檔案局抽查等方式開展檔案年檢;部分單位還在系統內部開展檔案工作自查和考核,通過職能部門各科室檔案工作考核評比,提高檔案管理整體水平;指導建檔單位創建達標,目前全區檔案工作達省級標準的有25家單位,達市級標準的有35家單位。

3、檔案利用工作有所推進。一是檔案利用率有所提高,20xx年以來檔案利用人次增加約40%,共接待查檔利用1600餘人次,提供案卷20xx餘卷、件。二是信息化建設有所推進。區檔案館建立了文件級檔案檢索系統,館藏中重要全宗及查找利用率高的檔案已錄入電腦,開放檔案案卷目錄在西湖區檔案館網站上公佈;20xx年區檔案局開展專題培訓,在全區推廣新型檔案管理軟件即檔案檢索系統;部分涉及民生檔案的職能部門信息化工作走在前列,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查詢系統和電子化檔案管理系統,如區城管辦的數字城管管理系統,區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的應屆畢業生檔案管理系統,區婚姻登記服務中心的婚登檔案管理系統等,進一步開發了檔案信息資源,提高了檔案的社會利用率,較好地服務了羣眾。

二、 存在困難和問題

檔案作為特殊的信息載體,有着原始性、真實性、完整性、嚴肅性和長期性的特點,檔案的收集又涉及到各項工作的全領域和全過程,具有很強的程序性、規範化和權威性要求。雖然我區的檔案管理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我區當前完成區劃調整、重大工程項目推進,社會體制改革力度加大、基層組織民主自治水平提升,社會穩定要求提高的特殊時期檔案管理現實要求還存在相當的差距。

1、檔案管理意識不夠強。

一是部分領導幹部對檔案管理工作缺乏應有的重視和關注。對本職範圍內檔案工作職責不明確,較少過問檔案工作,對有關檔案的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瞭解不深,導致許多單位的檔案管理問題得不到解決,人、財、物保障不足。二是部分單位之間檔案管理工作不平衡。目前,我區的各類檔案管理工作主要是根據業務線上的台帳要求來開展,各級各部門的檔案管理標準不統一,除業務線上較重視的公文、財務、執法檔案相對規範外,如科技類(包括科學研究、設備儀器、基本建設、產品資料等)、文化類(包括各類文化活動、歷史資料、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及經濟活動檔案(如合同、會議紀要等重要文書)在現階段發揮重要作用的檔案管理問題較多。各級各部門檔案管理水平高低不均,差距較大,並且有相當一部分領導和單位還沒有意識到差距存在,沒有及時落實措施加以改進,導致全區檔案管理工作發展不平衡。三是檔案工作宣傳方法較少。檔案管理是一項默默無聞的工作,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工作,很難在短期內體現出業績和作用。由於宣傳的活動和載體不多,相關知識和新聞很少出現在各類媒體、簡報上,宣傳力度不強、氛圍不濃。機關幹部欠缺檔案概念,自覺管理、依法收集的意識比較淡薄,全員參與和支持檔案管理的良好氛圍尚未形成。

2、檔案管理體系不夠完善。

一是檔案管理組織網絡不夠健全。據瞭解,區檔案局尚未完全擔負起對全區檔案工作實施監督指導的職能,與基層聯繫不多,有些部門甚至不知道檔案館已經變成檔案局;部分單位的檔案管理網絡沒有建立到具體科室和工作崗位,部分村(社區)還未落實兼職檔案管理人員,組織網絡未能到底到邊;各級各部門的檔案管理的指導協調職責還不明確,管理職能難以落實。二是檔案管理隊伍缺乏應有的專業知識和精力。檔案管理作為一項具有專業性、系統性的工作,從業人員必須具備強烈的工作責任心,相應的專業知識,花費大量的工作精力。但目前,檔案員隊伍不穩定,變動頻繁,有些單位一兩年一換;檔案員兼職過多,精力不足;檔案員的業務素質和專業化水平總體不高,在調研單位中除一兩個鎮街外,其他單位的檔案員都未經過專業培訓後持檔案管理證件上崗,檔案業務知識培訓很少,近兩年來絕大部分檔案管理員參加的業務培訓不超過一次,特別是針對基層村(社)檔案管理人員的培訓指導幾乎沒有。三是檔案收集、管理規範和標準不夠明細。一方面,區級層面缺少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檔案分類方法和歸檔範圍標準,各級各部門雖然有歸檔的意識,但對哪些要歸檔、如何歸檔沒有具體的標準。另一方面,省、市制訂的許多專業檔案管理規範、標準未能得到貫徹落實,鎮、街道和村(社)領導、檔案管理人員不知道規範存在,或是沒有完全按照這些規範開展工作。更重要的,特殊時期、臨時機構和重大建設項目的檔案管理缺乏指導性意見。當前我區正處在完成重大行政區劃調整,城市化建設開發大幅推進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機構變動大、人員流動頻繁、臨時機構多、資料依據性強、工作要求高,本身就存在着許多不利於檔案收集管理的困難問題,同時,這些特殊時期和重大項目檔案與政府、羣眾利益密切相關、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保存要求,但目前,政府對這些檔案管理還缺少明確的管理規範標準方面的要求,已經出現有的重要資料遺失,有的重要資料收集不全,有的交接制度不明確,有的檔案資料收集程序缺失等種種問題,工作隱患嚴重。如,有的重大工程項目由於缺少必要的檔案資料接收程序,致使建設檔案中部分承包單位的資料不齊全,且補充完善的難度較大,直接影響了工程後期權證的辦理等。

3、檔案管理硬件建設還難以適應工作需要。

隨着檔案庫存量的急劇增加,館室緊張、建設簡陋的問題在全區各個職能部門都普遍存在,這已經成為影響和制約全區檔案管理工作發展的突出問題,具體表現在:一是庫房容量不足。目前區檔案館庫存檔案已經飽和,收集工作受到影響,如行政區劃調整後原轉塘、龍塢、周浦、袁浦等鄉鎮街道的檔案按規定應當收入區檔案館,但現階段只能留在原單位,其他單位和職能部門也普遍存在庫房緊張的問題。二是檔案館室建設不規範。有的檔案室建設不標準、不規範,三室不分,基礎條件很差,如區人才交流服務中心9個平方的檔案室內存放了四千餘份人才檔案,地方小、通風差,八防措施無法落實,存檔、閲檔、整理、辦公同室,完全不符合人事檔案管理標準;有些單位因辦公條件限制,無法落實專用檔案庫室,有些部門檔案分散在各職能科室,如區人事局各類工作檔案與全區工資統發系統計算機中心機房、複印室及其他雜物同室,既不符合檔案管理要求,也不符合統發工資中心機房安全管理要求。三是村(社區)檔案室建設滯後。隨着城市化推進和體制的調整,村(社區)經濟活動越來越多、村務公開要求越來越高,與股民、村民利益密切相關的檔案資料也越來越多,村(社區)檔案已經成為維護基層社會穩定的重要依據。但目前,絕大多數行政村和撤村建居社區的資料保管,多半是憑着村(社區)領導或者會計的個人判斷,或者是遇到實際問題後才注意收集,基本未實現集中、規範化管理,檔案分散、不健全,沒有專門的管理人員和庫室,有些重要資料甚至是由村書記自己保管的,或是分散在各個崗位或工作人員手中。

4、信息化檔案管理工作相對滯後。

檔案信息化建設是提高檔案管理效率、整合檔案管理資源的重要手段,今年政府計劃設立信息公開中心,檔案信息化建設的任務很重、時間也很緊。但由於檔案信息化管理軟硬件配置不到位、標準不統一,信息化工作量巨大等原因,各級各部門的檔案信息化程度不高,發展較為緩慢。同時,隨着電子政務的推廣,非紙質檔案也越來越多,如人事、城管、勞動保障等部門都通過大型數據庫開展工作,部門間通過OA辦公系統完成公文往來,工程建設、重大活動、文化藝術類等工作以影像資料形式保存,如何實現這些特殊載體檔案的長期保存和有序管理,迫切需要探索和加強。

三、 建議意見

為了進一步做好我區的檔案管理工作,促使檔案工作跟上我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步伐,併為全區各項事業實現“走在前列、爭當示範”作出積極貢獻,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1、進一步提高對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視和關注程度。

一是要切實加強對檔案工作的領導。要將檔案事業的發展和檔案軟硬件建設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擺入各級各部門的重要工作議程,從人、財、物方面給予保障。二是要切實轉變檔案管理工作觀念。牢固樹立檔案管理法制觀念,加大依法治檔力度,從法律層面提高領導幹部對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視和關注程度。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適應新形勢下的發展要求,要從單純注重文書檔案管理轉變為同時注重其他門類檔案管理,從注重機關內部檔案工作轉變為同時注重所屬單位檔案工作,從注重檔案實體管理轉變為同時注重檔案信息管理,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況, 解決新問題, 不斷地把檔案事業推向前進。三是要切實加強對檔案工作的宣傳。充分利用新聞媒體、櫥窗、展板、傳單、手冊、教育基地、學術交流、法律宣傳活動等載體和形式,向廣大幹部羣眾普及檔案法律和業務知識,還要根據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人羣,如領導幹部、各業務部門、具體工作人員、廣大人民羣眾等開展有針對性地宣傳教育,通過多形式、多載體、多層面的檔案工作宣傳,着力提高全民檔案意識。

2、進一步完善檔案管理體系。

一是完善檔案管理組織網絡。區檔案局要加強自身建設,密切與基層單位的聯繫,切實承擔起監督指導的重要職能;將網絡延伸到基層村(社),明確各村(社)的兼職檔案管理人員,將他們納入全區檔案管理網絡體系中,定期組織培訓教育,提高基層檔案管理水平;完善各鎮、街道和職能部門內部組織網絡,檔案收集管理職能要明確到具體科室、具體個人,為檔案工作全員參與營造氛圍,打好基礎。二是儘快完善檔案管理相關規範。認真梳理現行各類檔案管理具體規章制度和行業標準規範,有針對性地組織相關單位、基層機構學習掌握這些規範標準,進一步推動檔案管理規範化;儘快制訂出台區級層面的檔案收集管理規範標準,特別要對鎮、街道及村、社區的檔案收集管理範圍標準加以規範;進一步完善區檔案局開展檔案管理監督、檢查、指導的相關制度,加大考核獎懲力度,調動檔案工作人員積極性;儘快明確在行政區劃調整、機構變動、人員調整等重點時期、區內各類臨時機構、重大建設項目的檔案收集管理、移交機制,確保重要檔案類目收集齊全、整理規範。三是加快硬件建設步伐。結合各單位辦公場所的調整、重建,超前謀劃、提前介入,切實做好各類新建檔案庫室的規劃建設工作;改善設備、整合資源,有效緩解現存庫室緊張、保管條件差的突出矛盾,對明顯不符合檔案管理標準的庫室,要及時調整修繕,確保檔案安全;高度重視基層村、社區檔案庫室的建設,力爭做到全區所有村、社區檔案庫室全覆蓋。四是切實加強檔案管理隊伍建設。及早落實檔案局三定方案,充實檔案局人員力量,切實擔負起對全區檔案工作的指導、服務、監督職責,保障檔案工作順利開展;積極採取措施,穩定各級各部門檔案管理人員隊伍,保證兼職檔案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工作時間,確保檔案工作的延續性、嚴肅性及權威性;切實加強對各級各部門檔案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和教育,不斷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

3、進一步推動檔案信息化建設

按照區政府設立信息公開中心要求,根據實際發展需要,配備和更新必要的信息化設備;進一步推進檔案管理應用系統建設,實現區和鎮、街道以及村(社區)檔案信息化管理系統互通,資源共享;進一步提高檔案庫房和各種類型檔案的智能化、規範化管理程度,特別要加強對電子類、數碼影像類等新型檔案載體保存規範的研究探索,保障新型檔案保存的長久性和安全性;充分利用檔案信息資源,切實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化建設,利用信息技術,進一步提高政務公開力度,豐富專題彙編和編研成果,發揮檔案部門參政、資政職能。

2022年工作調研報告 篇2

為使我校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取得實效,7月初,我們通過座談、個別訪談和抽樣調查等方式,對我校黨建工作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教職工黨員中,具有教授或正高級職稱的52人,佔教職工黨員總數的4.0%;具有博士以上學位的18人,佔教職工黨員總數的1.4%;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394人,佔教職工黨員總數的30.7%。教職工中現有19名流動黨員,其中外出學習半年以上的黨員13人,在外單位工作的黨員6人。從總體上看,我校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的主流是好的,廣大共產黨員立足本職、勤奮工作、開拓進取,在教學、科研、管理和服務各項工作中,在重大事件、突發事件和關鍵時刻的考驗面前,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為學校改革發展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湧現出了一批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和先進基層組織,得到了廣大師生的認可和好評。廣大師生普遍反映:“學校建設、發展、改革與學校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的努力是分不開的。”“湖北工業大學能有今天,除了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外,學校黨委、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功不可沒。”

二、主要成績

2、領導班子建設得到加強。20xx年下半年,學校進行了新一輪機構、人事和分配製度改革。通過公開選拔、競爭上崗,一批能力強、水平高的年輕幹部走上了學校中層領導崗位,增強班子活力。今年6月,學校召開了黨代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黨委和紀委,一批政治強、作風正、思想解放、視野開闊的同志進入學校領導班子,整體素質明顯提高。

3、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力明顯增強。近些年來,學校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成績顯著,共有10個先進基層黨組織、100多名優秀黨員和黨務工作者先後受到上級黨委的表彰,學校連續兩屆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最佳文明單位”稱號。

4、黨建的制度體系基本完善。先後制定了《黨建責任制》、《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發展黨員工作細則》、《黨委(總支)工作條例》、《支部工作條例》、《黨委會議事規則》、《黨政領導工作規則》等一系列規章制度,逐步形成了較為完備的黨建制度體系,為我校的黨建工作規範化奠定了基礎。

5、作風建設明顯進步。學校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貫徹落實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積極推進決策民主化和科學化,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改革創新意識進一步增強,辦學思想進一步端正。在工作中堅持黨的羣眾路線,為師生排憂解難,解決師生員工普遍關心的問題。

6、保持了學校的持續穩定。學校黨委高度重視穩定工作,切實加強領導,健全工作責任制,及時排查不安定因素,妥善處置各種突發性事件,保持了學校的持續穩定,為改革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也為社會穩定作出了貢獻。

7、促進了學校教育事業快速發展。98年以來,學校辦學規模逐步擴大,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師資隊伍得到加強,多學科協調發展格局初步形成,教學和科研水平穩步提高,校園環境建設成效明顯,校園文化活動生機勃勃,校內管理體制改革,辦學體制改革取得較大進展。20xx年5月,學校通過國家教育部評審,成功更名為湖北工業大學;今年學校博士學位建設工作通過省教育廳專家立項評審。學校正在向全國一流地方多科性大學的目標邁進。

三、基本經驗

多年來,我校黨建工作的實踐使我們深切地認識到,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黨對高校的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把思想建設放在首位,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自覺地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工作;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適應新形勢、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與時俱進,不斷探索加強和改進高校黨建工作的新路子;必須始終不渝地圍繞學校的根本任務和中心工作加強黨的建設,促進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必須始終不渝地把維護高校穩定放在壓倒一切的位置,及時化解各種矛盾,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動權;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黨的羣眾路線,切實維護師生的合法權益,全心全意依靠廣大師生員工辦好學校。

四、主要問題

調研表明,我校黨建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是在理想信念方面,有些黨員理想信念動搖,黨員意識淡薄,帶領羣眾前進的能力不強,不能很好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學校有些黨員,還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動搖,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生偏差和錯位的現象。有的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迷茫,信心不足;有的遵守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工作紀律意識不強,個人主義、自由主義嚴重;有的放鬆對自己的要求,把自己混同於一般羣眾;有的大局意識不強,不能正確對待改革發展進程中出現的利益調整,斤斤計較部門和個人得失;有的對國家大勢看不清楚,對一些現實問題看不明白,甚至不想當黨員等等。

二是在基層組織方面,少數黨的基層組織凝聚力、號召力、戰鬥力不強。個別黨的基層組織不能緊密結合中心任務開展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比較薄弱;少數班子不團結,不能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在黨內生活中不能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有的對黨員缺乏有效的教育管理,使個別黨員長期遊離於組織之外;有的黨組織活動形式呆板,內容單調,效果較差等等。

三是在幹部素質方面,有的黨員領導幹部思想理論水平不高,依法辦學和解決複雜矛盾的能力不強。有的黨員幹部履行職責不力,上崗後的表現與競聘時的承諾差距明顯,工作成績不理想;有的幹部大局意識淡薄,本位主義和部門意識較濃;少數快到退休年齡或提拔空間不大的幹部,思想鬆懈,不求進取,工作缺乏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有的黨員幹部不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不從實際出發,不按客觀規律辦事,盲目決策、盲目拍板;有的黨員幹部缺乏依法治校、依法行政的意識,不遵校紀校規,不按規矩程序辦事,為人不正、處事不公。

四是在校風方面,有些黨員幹部事業心和責任感不強,思想作風不端正,工作作風不紮實,存在脱離羣眾的現象;少數黨員教師育人意識不強、為人師表不夠,部分黨員學風不端正。有的黨員缺乏政治意識、責任意識,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能力不強;有的人缺乏事業心,精神萎靡不振,不思進取,安於現狀,得過且過;有的人工作拖拉、方法簡單、效率不高,遇到矛盾就上交,見到困難繞道走,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差;有的人宗旨意識不強,羣眾觀念淡薄,一事當前,先替自己打算,有的甚至以個人為中心,為己不為民;少數黨員教師還沒有真正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工作中不理解、不尊重學生,生活上不關心、不幫助學生的現象還不同程度地存在;在科研工作中還存在違背學術規範,侵佔他人勞動成果的不端行為;少數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自由散漫,成天得過且過;部分學生壓力不足,應付考試,對社會人才競爭的嚴峻形勢認識模糊,缺乏競爭意識;一些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意識淡薄、能力不足,主動學習、自我學習的能力較差,學習方法尚不能完全適應大學學習的特點和要求;一些學生黨員不講誠信,不嚴格要求自己,考試舞弊和惡意欠費等現象還不同程度地存在;等等。

這些情況,反映了在我們的黨建工作中還存在着一些差距和問題,需要進一步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五、原因分析

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外部環境的影響。近些年來,國際國內形勢發生的深刻變化,使得高校廣大黨員幹部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精神文化需求和生活方式也發生了深刻變化。在社會財富增加、生活質量明顯改善的同時,高校的一些黨員幹部產生了崇尚個人價值的實現、追求學術地位的提高、重視物質利益的獲取,輕視政治方向、政治態度、思想覺悟和自身品德修養等現象。與此同時,一些黨員幹部的價值取向也發生了變化,逐步呈現出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的特點,自由主義、分散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利己主義等不良傾向在高校黨員幹部中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和體現,出現了一些模糊認識。高校的一些黨員幹部習慣於以社會為參照系,總認為自己各方面還好,對自己要求不嚴格。所有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校廣大黨員幹部的作風建設,影響了我校的黨建工作。

二是深化改革出現的問題。98年以來,學校先後進行了三次以機構、人事和分配製度改革為主要內容的管理體制改革,同時積極推行職稱評審制度改革、學科調整、後勤社會化制度改革等等。這些改革措施打破了學校原有的平衡,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少數師生員工沒有及時從心理上適應過來。所有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我校黨的建設。

三是理論學習動力的不足。少數黨員認為思想作風、學風建設是軟任務,提高學術水平是硬任務,缺少理論學習的內在動力和自覺性,存在先“專”後“紅”的思想。即便是理論學習時也不能把理論學習與思想實際緊密結合起來、與改造主觀世界結合起來,把理論束之高閣。理論脱離實際與實際脱離理論兩種傾向均不同程度的存在。少數黨員由於放鬆了對自己的思想改造,“四信”發生動搖,導致精神支柱、精神動力出現偏差,意志衰退,思想空虛,對馬克思主義心存疑慮,對社會主義前途產生疑惑。個別學生黨員學習目標不明確,動力不足。

四是黨內生活的鬆懈。由於客觀條件所限,少數學院領導班子黨內民主生活會制度不健全,要求不嚴,質量不高,有的甚至把黨內民主生活會當成了一般性的學習和工作通氣會,缺乏針對性,成員之間思想交流不夠;一些黨支部不嚴格執行黨內組織制度,民主生活會不按時召開,或者只走過場、搞形式,降低了生活會的質量;一些新任支部書記工作經驗不足,不能有效開展黨內生活,民主生活的創造性不夠,效果較差。

六、工作建議

先進性教育活動是我校本年度黨建工作的中心任務。在全校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既是對全校黨員黨性觀念、大局意識的一次檢驗,也是對全校各級領導班子、領導幹部領導能力、領導水平的現實考驗。同時也有利於我們集中一段時間和精力,通過強化教育,解決學校黨組織和黨員隊伍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廣大黨員對此給予了高度關注,並對我校先進性教育活動提出了許多好的建議,主要有:

1、要建立領導機構,落實領導責任。廣大黨員認為,先進性教育活動能否取得實效,關鍵在領導。各級黨組織都要成立先進性教育活動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明確主要負責人為本單位先進性教育活動的第一責任人,其他黨員領導幹部要結合分工情況抓好分管(聯繫)部門(單位)的先進性教育活動。基層黨組織負責人作為先進性教育活動的直接責任人,要切實負起責任,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良好的精神狀態,紮紮實實地組織好學習動員、分析評議、整改提高等各個階段的工作。各單位、各部門的主要負責同志要拿出足夠的精力,精心組織,不能有絲毫懈怠。要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層層抓落實。

2、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大家認為,基層黨組織既是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具體組織者、實施者,也是先進性教育的工作重心。先進性教育工作能否搞好,關鍵在於廣大黨員積極參與,關鍵在於各級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和戰鬥堡壘作用,關鍵在基層黨組織負責同志很好地履行職責。因此希望學校各級黨組織的負責同志,要提高思想認識,把握工作要領,盡心盡責地把中央、省委、高校工委的精神,學校黨委的工作部署落到實處,把先進性教育活動搞好。

2022年工作調研報告 篇3

一、基本情況

(一)基層規範化管理

1.領導重視,措施得力,基層建設水平不斷提高。規範化管理工作落實在基層,關鍵在於領導的重視程度。應該説我係統各級班子對基層規範化工作高度重視,在近兩年税收形勢緊張,任務艱鉅的情況下,能夠合理制定工作規劃,轉變“重任務、輕管理”、“重硬件、輕軟件”的思想,充分認識規範化管理對税收各項工作的基礎作用,突出工作重點,強化基礎管理,加大基層投入,如遵化市局兩年來投入基層建設資金150餘萬元,使基層分局的面貌有了較大的改觀。

2.環境整潔,管理規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調研中發現,各單位的共同亮點是高標準的環境衞生和內務管理。如,遵化新店子分局在市局突訪的情況下,仍能做到辦公場所整潔明亮,物品擺放整齊有序,內務管理井井有條。豐南區局徵收分局按照總局的標準統一標識,劃分功能區,便民服務設施齊全、管理有序。

3.因地制宜,注重特色,基層規範化管理與地税文化建設有機結合。經過幾年來的探索,各單位在做好徵收管理、美化環境、創造優良秩序等共性管理工作的同時,因地制宜,以地税文化建設為載體,加強人員隊伍建設,促進規範化管理工作上水平。如灤南縣局基層建設方面各分局各有所長:長寧分局注重納税環境建設,設立地税文化宣傳站,為納税人提供了良好的税收知識學習平台,提高了納税意識;柏各莊分局注重廉政文化建設,該分局的文化展室及地税文化網頁成為一大亮點,在20xx年被評為全省地税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先進集體、全縣廉政文化進機關示範點等稱號;胡各莊分局以其獨特新穎的“宿舍文化”形式,深入淺出的“木桶理論”理念,將個人追求與團隊精神有機融合;扒港分局提煉出“爭先、創新”的精神主線,確定了“制度約束、文化薰陶、精神激勵”三方面表現形式……各分局的各項工作都圍繞税收徵管這一中心工作,在20xx年税收形勢非常嚴峻的情況下,圓滿完成了全年各項工作任務。

(二)地税文化建設

1.地税文化建設推動了税收中心工作。先進文化是凝聚人心、振奮精神、推動各項工作前進的動力。建局20xx年以來,從最初的“四愛”教育,到“爭一、爭旗”的地税精神,從創建學習型組織到今天的地税文化建設,其實質都是文化作為加強税收中心工作的有效載體,不斷在強化提升。應該説各級領導班子注重情感投入,通過各種形式的文化灌輸和責任意識培養,有力地促進了領導與幹部職工之間互動式的交流,確保了“收好税,帶好隊”,幹部職工的氣平、心穩、勁足、積極性高。這樣的治局理念,帶來了和諧、文明、高效、廉潔的良好局面。

2.税收文化推動了幹部隊伍建設。灤南縣局在文化建設中提煉總結出了“以德治局文化強局”的核心理念,建成文化展室、税收史料展室,20xx年在職工中開展“四德”教育,邀請專家做了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為主要內容的知識講座,在全局形成了積極、和諧、向上的工作氛圍。組織編印了報紙《税苑》,培養人才,鍛鍊隊伍,促進工作,在全局上下形成了濃厚的文化氛圍。

3.地税文化營造了良好的徵納雙方關係。服務社會是地税文化建設一個特性,也是基本宗旨。豐南區局徵收分局在地税文化建設中突出服務文化建設,他們推行“一窗式”服務,把地税文化建設過程,變成為納税人提供文明、優質、快捷的服務過程,變為税務形象的塑造過程,從而打造出良好的地税“品牌”,最終營造良好的徵納雙方關係,實現“聚財為國、執法為民”的目的。

(三)幹部隊伍現狀

二、調研中發現的問題

(一)基層規範化管理方面

一是抓管理不到位。目前我係統的基層建設硬件設施已基本到位,可以説在全省處於領先地位,但在管理工作中部分單位還屬於粗放型管理,管理標準不高,要求不嚴,死角不少,如有的單位環境衞生還有死角,後院物品擺放雜亂,宿舍和食堂的管理漏洞相對較多;有些單位還存在着個別幹部着裝不規範、不掛牌上崗的現象,臨時人員尚未做到統一着裝。上述問題的存在暴露出基層日常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和漏洞。

二是地税文化建設與基層規範化管理的結合還不夠緊密。個別單位滿足於現狀,缺乏創新的精神,不能隨着形勢發展,對規範化管理的內容、範圍和標準進行新的定位;不能把地税文化建設與基層規範化管理很好地結合在一起,滿足於一次性投入和建設,滿足於維持現狀。個別單位侷限於自己的小圈子,缺乏爭先創優意識,導致了工作的止步不前。

三是基層分局網絡建設亟待進一步加強。省、市、縣、分局四級聯網,分局建有自己的獨立網站,一直是我局在全省地税系統基層規範化管理工作中領先於其他市局的一大特色。但調研中發現,個別單位的網站日常維護不到位,不能做到及時更新;有些分局網站和縣(區)局網站的內容重複,缺乏自身特色;還有一些縣(區)局由於網站更新,造成分局網站鏈接不上。

(二)地税文化建設方面

從地税文化建設的發展進程來看,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為文化四個層面的文化建設中,物質文化建設發展最為迅猛,基層分局的辦公環境、辦税服務廳建設均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設也都找到了着力點,但通過座談我們感到,一是一些基層分局對文化建設的認識還不到位。普遍對地税文化建設缺乏理性認識,甚至將地税文化簡單化、形式化,主要表現在將税務文化建設簡單的等同於環境的佈置、開展文體活動、辦攝影展等,忽略了税務文化尤其是精神文化和行為文化在地税事業發展中的核心靈魂作用。二是地税文化建設的目標、方向、內容還不明確。沒有形成一個包括基本目標、即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在內的目標體系,導致了地税文化的發展缺乏延續性,出現了大量的短期行為。

(三)幹部隊伍建設方面

三、下步工作目標和打算

(一)對基層規範化管理工作要抓好檢查督導。檢查就是對基層規範化管理工作成效進行衡量和評價,督導就是對在檢查工作中發現存在的問題,督促採取相應糾正措施的過程。省、市局已經對基層規範化管理工作制定了“有形”的標準,我們可以採取跟蹤檢查督導和階段檢查督導相結合、典型檢查督導和普通檢查督導相結合的方法,開展此項工作。我們計劃在5、6月份組織各單位主管局長和政工科長開展縣區互查,使他們相互之間借鑑經驗,縮小各縣區管理工作差距,為全面提升我市整體規範化管理水平打基礎。

(二)更新理念,以軟環境的提升促進規範化管理工作整體再上新水平。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樹立科學、現代的管理理念是推進税務基層管理規範化的前提條件。我們計劃在下半年繼續與揚州税院合作,組織一期分局長培訓班,通過學習研討,拓寬視野,更新管理理念,為實現税收工作科學化、精細化打下思想基礎。

(三)豐富載體,開展多形式的文化創建活動。今年我們將有重點、有針對性的對縣區局創建活動進行指導,形成各具特色、羣芳爭豔的創建局面。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寓教於樂,不斷增強税務幹部的創建意識,通過營造健康向上的氛圍,使税務幹部產生歸屬感,進而激發團隊創造力,提高幹部隊伍的凝聚力、向心力。

(四)突出重點,注重地税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在地税文化建設中,要把地税文化理念真正與我們的管理、執法、服務、廉政等有機地結合起來,明確指導思想,規劃總體思路,充實文化內容,完善整體框架,形成一套有鮮明特色的地税文化體系,從而規範、引導、約束幹部的行為和工作,使地税文化真正起到美化環境,淨化心靈的作用,真正成為發展税收事業的精神支撐。

(五)狠抓落實,提高幹部隊伍整體素質。按照總局提出的幹部教育培訓五年規劃,目前我們結合我局當前工作和幹部隊伍實情,已制定了《唐山市地方税務局20xx―20xx年大規模培訓幹部工作的實施意見》,這是一個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系統培訓規劃,目的就是要下大力氣抓好人員素質再造工程,開展大規模的教育培訓,提高整體業務素質,力爭用兩到三年的時間使全系統幹部隊伍綜合素質有明顯改觀,儘快適應新時期税收工作要求。

2022年工作調研報告 篇4

一、我縣鄉鎮民政辦現狀

從總體上看,近年來,在各鄉鎮黨委、政府的重視下,我縣鄉鎮民政工作得到一定加強,民政助理員隊伍結構得到一定改善,基層民政幹部的綜合素質逐步提高。大部分民政助理員工作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安心熱愛本職工作,整個民政幹部隊伍基本穩定。但是,隨着民政業務的深化發展,以及民政信息化建設的推進實施,面對民政工作量的不斷增加,民政辦規範化水平不對稱,民政助理員人員數量不足、整體力量薄弱,與民政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不適應等問題日益凸現。這些問題如不及時解決,將影響和制約整個民政事業的發展。從調查瞭解情況看,目前在鄉鎮民政辦規範化建設方面主要存在以下情況:

(一)專職民政助理員配置不足,兼職情況比較突出。

(二)民政幹部隊伍結構不合理,出現“四偏”現象。

(三)民政幹部隊伍的素質與民政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不相適應。

一是部分幹部缺乏改革創新意識和開拓進取精神,工作思路和方法陳舊,習慣於老一套的思路和方法,對新形勢下民政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缺乏研究和思考。對民政的地位、職能和任務停留在以前狹義的認識上,適應並融入現代民政反應比較緩慢。特別是隨着民政信息化建設的推進,難於適應用現代手段做好民政工作,30%以上的助理員由於各種原因還不會操作使用電腦,60%以上的助理員不會網上辦事,大部分鄉鎮民政幹部無法較熟練使用電腦辦公。二是少數幹部工作責任性不夠強,主動性不夠。“上為國家分憂,下為百姓解愁”的民政宗旨和愛崗敬業精神不夠牢固,個別不安心本職工作,怕繁、怕難、怕苦的情緒時有流露,作風不紮實,造成工作質量的不穩定。三是少數幹部由於年齡、自身學習、身體狀況等因素,加上大部分民政助理員沒有參加系統的民政業務培訓,對民政有關法規、政策和業務知識缺乏鑽研,掌握瞭解不深;面對面廣、量大、實打實的民政工作,無法經常性入村入户瞭解實情,在及時完成任務方面有些力不從心,難於勝任其工作。

(四)鄉鎮民政辦辦公環境普遍較差,與民政對象的需求相差較大。

3、鄉鎮民政辦制度上牆情況。有7個鄉鎮沒有做到制度上牆。有上牆的鄉鎮,除才溪鎮外,其他絕大多數鄉鎮只簡單張貼工作職責、沒有辦事程序,且不少還是80、90年代上牆的制度,既不整齊,又不規範,影響辦公場所環境美觀。

2022年工作調研報告 篇5

目前全鎮已有3000多家牛仔服裝及相關配套企業,80000多名從業人員,1000多個已註冊的牛仔服裝品牌、產品遠銷中國香港,俄羅斯,美國,歐盟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新塘鎮榮膺為"中國牛仔服裝名鎮"、新塘國際牛仔城是以牛仔服裝,紡織品類貿易為主,集交易中心,信息中心,物流中心,設計中心,創新科技中心為一體的大型商貿城、新塘國際牛仔城佔地面積50萬平方米,設有商鋪位3000多個、它是中國目前規模最大,檔次最高,品種最齊全的牛仔服裝,紡織品商貿城、新城國際牛仔城商場是經營牛仔服裝,紡織品類的理想大型商場、商20xx個人工作總結:場兩座佔地面積10000平方米,首層,二層鋪位共800多個,第三層為商務辦公中心,第四層為鋪位租户倉庫、商場內通道寬敞,備有中央空調,自動扶梯,貨運電梯,電話通信及完善的消防系統、商場附近設有大型停車場和發往各地的大型貨運場,為客户提供良好的經商環境。

新塘國際牛仔服裝城商場的優勢:

1、市場專業、全國最大的牛仔服裝專業批發市場。

2、政策支持、增城政府重點扶持。

3、價格便宜、廠家直銷。

4、規劃合理、市場環境優美,集生產,貿易,科研,居住,20xx個人工作總結:旅遊為一體。

5、規模宏大、營業面積50萬平方米,商鋪3000多個

新塘國際牛仔服裝城商場的劣勢:

1、交通地理較偏、地處增城新塘鎮

2、經營時間較晚,知名度不高、市場20xx年開始興建,20xx年8月開業、廣告傳播力度不夠致使市場知名度不高、增城新塘板塊:以新塘國際牛仔服裝紡織城為重點新塘國際牛仔服裝城商場目前仍不旺的原因:

2、廣告力度不夠,知名度不高、新塘國際牛仔服裝城商場只在增城等地做了少量的招商廣告以及在一外地電視台做了少量的廣告,而且時間在晚上十點鐘,這樣的時20xx個人工作總結:間導致了傳播效果更差,因而,整個服裝城廣告傳播效果差,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

3、經營方式特殊、新塘國際牛仔服裝城商場主要是看樣定單,服裝城業主的服裝產品主要是用來展示給客户看的,每套服裝只有一件,沒有現貨供應,客户只需選中自己需要的版式,然後下單給經營户、經營户在服裝企業生產後再通過汽車託運和火車託運給客户,因而,在商城內很少看見打貨理貨的熱鬧場景。

虎門服裝批發市場板塊

虎門鎮雄踞珠江東岸,毗鄰廣州,深圳,香港,珠海和澳門,南臨伶仃洋,面積1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5萬,外來人口約5020xx個人工作總結:多萬、虎門擁有上規模的服裝企業1,000多家,還有織布,定型,漂染,拉鍊,刺繡等配套廠100多家、全鎮年產服裝逾億件/套,年銷售額逾100億元、虎門不僅是堅實的生產基地,而且是龐大的服裝市場、有着名聞遐邇的富民商業大廈,龍泉商業廣場,黃河時裝城等17個現代化時裝商場,8,500多家商鋪,形成了一個方圓一平方公里的時裝城、虎門不僅成了全國最活躍的服裝批銷中心,而且成為出口東南亞,歐美,西亞各地的重要基地,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中國服裝協會授予"中國女裝名鎮"稱號、虎門服裝市場名牌薈萃,精品如雲、迄今為止已成功舉辦過八屆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和四屆"虎門杯"國際青年設計(女裝)大賽,成為服裝界聞名遐邇的矚目盛事、

(一)富民服裝批發市場

市場概況:富民服裝批發市場是由專注於批發市場開發與管理的虎門富民服務公司投資興建,在投資富民服裝批發市場之後,陸續開發了富民童裝城,富民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富民鞋業市場,富民布料批發市場,富民第二市場,富民夜市,富民皮料皮具批發市場,富民進出口公司和富民時裝網,富民服務公司擬投資建一座佔地3000畝的富民物流中心,其中包括首期佔地500畝投資20億元的富民商貿城,使富民成為華南地區擁有傳統與現代物流相結合的商業航母。

富民服裝批發市場的優勢:

1、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

2、經營品種齊全。

3、有着豐富的市場資源、服裝城所在地處在全國聞名的服裝生產基地——虎門鎮、在虎門擁有上規模的服裝企業1,000多家,還有織布,定型,漂染,拉鍊,刺繡等配套廠100多家,全鎮年產服裝逾億件/套,年銷售額逾100億元、這些都為服裝市場的經營提供了貨源。

4、有效的經營管理。

5、濃厚的商業氛圍、市場周邊是虎門鎮重要商業繁華區,商業氛圍及其濃厚。

6、客流量大、每天的人流量達到十萬人次以上。

7、實現了品牌經營、在富民服裝批發市場的市場基礎上,已經形成了富民童裝城,富民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富民鞋業市場,富民布料批發市場,富民第二市場,富民夜市,富民皮料皮具批發市場等專業批發市場。

8、廣告宣傳手段多樣、富民服裝批發市場廣告宣傳有網絡廣告,電視廣告,廣播廣告,户外廣告,內部刊物,DM等,富民還建立了自己的專門服裝網,不僅宣傳企業形象,還發布服裝市場信息和各種跟服裝有關的市場知識,管理技巧等。

9、經營時間早,管理經驗豐富

富民服裝批發市場的劣勢:

1、周邊服裝批發市場正在瓜分經營份額。

2、租金偏高、比黃河時裝城的租金明顯偏高。

(二)黃河時裝城

市場概況:黃河時裝城位於服裝名城--虎門、坐落於太平繁華商業中心,南貫通虎門大道,西臨銀龍路及虎門廣場、黃河時裝城是黃河集團公司屬下開發的,集時裝批發,超市百貨,商貿,證券,娛樂,餐飲,休閒度假於一體的綜合性商貿中心。

黃河時裝城集傳統服裝批發商場經營管理之精華,注入現代企業管理的精髓,獨創了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發展和虎門本土文化經濟的經營管理模式、公司秉着:營造大市場,搞好大流通,推動大生產,帶動大繁榮的經營理念。榮辱與共、經營目標:創建全國性至大服裝批發貿易中心,成為"南派時裝"的代名詞。在變化中搶佔先機,在競爭中創造優勢。

黃河時裝城的優勢:

1、地理位置優越、市場坐落於太平繁華商業中心,南貫通虎門大道,西臨銀龍路及虎門廣場。

2、交通便利、商場南臨太平中巴站,虎門貨物託運總站、,擬在商場東北側建中巴站,在廣州,深圳等火車站,機場設立黃河商業城辦事處,運送顧客及貨物。

3、起點高,規劃合理、市場一至三樓是時裝商場,四樓是香港時裝城,六樓是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主會場,七樓是南方證券,黃河集團,黃河時裝城辦公室,八樓是高級時裝寫字樓,大型時裝表演中心。

4、市場定位準確、黃河時裝城集時裝批發,超市百貨,商貿,證券,娛樂,餐飲,休閒度假於一體的綜合性商貿中心。

5、經營富有特色、每年都在時裝城舉辦虎門國際服裝節,在四樓設有香港時裝城,這是所有廣東省各批發市場最具特色的服裝市場類型。

6、大型停車場、在時裝城地下有大型停車場,能夠滿足客户車輛停靠需要,並能解決大型服裝節停車需要。

7、人流量大、由於時裝城大廳前有通往全省各地的客運站,客運站能夠帶來巨大的人流。

8、攤位面積大、在時裝城內攤位面積從8—30平方米都有,但主要是18—30平方米的為主,明顯要比其它市場攤位面積大。

2022年工作調研報告 篇6

隨着“兩區”建設的深入推進,我縣城市面貌進一步改觀,城市環境進一步改善,城市形象進一步提升。與此同時,城市交通秩序混亂、違章建築、佔道經營等各類“城市病”日益顯現。

為此,我縣先後開展“兩違”整治、城區交通整治、城市管理“三亂”等專項行動,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客觀來説,人民羣眾對城市管理的新期待,仍有較大差距。為全面提升我縣城市管理工作情況,近期,根據我局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安排,就加強我縣城市管理工作進行了深入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城市管理工作發展現狀

隨着城市建設的快速推進,我縣城市管理面臨的執法考驗越來越多、承擔的執法職責越來越廣、承受的工作壓力也越來越重,但城管工作仍然任重而道遠。

1、工作強度大。隨着我縣沙田新區的建成,城市規模將進一步擴張,工業園區納入城區管理,人口不斷積聚,“兩違”管控、市容市貌等城市管理工作任務將更加繁重。

2、輿論關注多。城市管理工作涉及社會方方面面,羣眾對此高度關注。大量城管負面報道見諸報端,城管幾乎成為負面形象代言人,給城市管理工作造成巨大壓力。

3、人員流失快。按照城市發展的需要,我縣城管執法人員不足極大的影響城市管理工作順利推進。目前,縣城管局城管大隊事業編25人,聘用編50人,聘用人員財政下撥人員工資1000多元/月,由於收入入水平和社會地位較低,嚴重影響了城管隊伍的穩定性和積極性,人員流失嚴重,每年也有近10人相繼離職。

4、社會理解少。城市管理主要對象往往是失業人員(含下崗工人)、失地農民、進城農民工以及孤寡殘等弱勢羣體,為維持基本生活需求,在人員密集場所、集貿市場等場所擺攤設點、沿街叫賣,往往對城市管理工作不理解、不支持,甚至產生牴觸情緒。這些原因都不同程度地給城管執法帶來較大困難。

5、文明意識差。從城市發展情況來看,我縣新增的城區人口主要來源於拆遷安置、進城務工等人員,大部分自身素質有待提升。受生活習慣、思想觀念等影響,市民亂倒垃圾、亂停亂放、亂搭亂建等不文明行為隨處可見,甚至有些市民還在小區綠化帶種植蔬菜。這些不文明行為不僅破壞了城市環境,影響了城市形象。

二、當前城市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

城市管理是一項非常細緻而繁重的系統工程,隨着我縣城市管理工作不斷深入,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和矛盾逐漸暴露出來,一定程度上影響着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具體來説有以下幾個方面:

1、管理體制尚不健全。我縣城市管理部門存在職能配置不盡合理,城市管理涉及的違章建築、市容市貌、環境衞生、園林綠化、市政設施、佔道經營、流動攤販、車輛亂停亂放、户外廣告及公共場所管理等職能,分散在城管局、建設局、規劃局、交管大隊等部門,職能過於分散,造成職責不清、多頭管理,極大地削弱了城市管理功能。此外,部門、街道、村(居)委間缺乏溝通銜接和監督機制,相互推諉和扯皮的現象時有發生,出現“有利就爭,無利就推”、“批而不管,罰款了事”、“能管不管,想管無力管”的現象,管理和執法難以形成合力,造成城管執法工作脱節,甚至貽誤工作時機。

2、市政設施相對滯後。我縣城區停車場建設相對滯後,從而導致部分車輛佔用城區道路現象發生,不僅增加城區交通壓力,也對市政道路造成極大破壞。城區主要商業網點停車位不足,無法滿足私家車快速攀升,城區現有9處集貿市場,部分存在衞生狀況較差、管理不夠規範、規劃佈局不盡合理等現象,難以滿足市民的日常生活需要。

3、執法手段單一落後。當前,國家對城市管理還沒有出台一部系統完整的實體法,對許多影響市容市貌和市民生活的行為缺乏處罰治理的法律依據。城管在日常工作中面對最多的往往是糾正違法行為,在勸説、警告無效的情況下,執法手段只有暫扣物品和處罰,沒有有效制約違法違規行為的法律效能,造成執法方式單一,行政執法成本過高。

4、執法環境亟待改善。城管執法的場合往往是馬路執法、一線執法,而執法的對象成份複雜,又大多是弱勢羣體,城市管理執法環境相對特殊。一些市民受同情心驅使,盲目同情違章經營者,一定程度上助長了被管理者的牴觸情緒,致使阻撓執法、抗拒執法的事件不斷髮生,甚至發生暴力抗法事件。

5、隊伍建設有待加強。2019年我縣正式成立城市管理局,編制為正科級事業單位,而不是參照公務員管理單位。這種定性不具備執法資格,仍面臨身份、執法合法性等爭議,目前,九江地區僅九江市執法局為參公單位,具有執法權。與此同時,城市管理隊伍素質有待提高,城管隊伍人員整體年齡結構偏高,文化水平不高,法律專業人員缺乏,較難適應新形勢下城市管理工作。

三、加強城市管理工作幾點建議

管理好城市,創造良好的創業發展和生活居住環境,是廣大市民的共同期盼和要求。對此,我縣必須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城市管理的新途徑、新方法,破解影響城市管理髮展瓶頸,切實做到敢為人先,勇於突破,實現城市管理精細化、規範化、常態化。

1、理順體制,健全機制。高規格的成立城市管理委員會,作為高層次議事協調機構,定期研究城市管理的重大事項,加強對相關部門的綜合協調,着力解決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問題。整合城市管理資源,將涉及到城市管理職能統一劃歸城管局,進一步提升城管綜合管理和執法水平,從根本上解決了機構重疊、職能交叉、扯皮推諉、效率低下的弊端,着力構建“大城管”的綜合管理體制。

2、廣泛動員,全民參與。市民是城市的主體,也是決定城市管理水平的關鍵因素,抓好街道、村(居)委、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聯動,充分調動團委、婦聯、志願者、義工等組織作用,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城市管理工作;利用各類媒體曝光不文明行為,通過正反典型教育,激勵和引導廣大市民理解、支持、參與城管工作,引導廣大市民文明行車、文明走路,提高文明交通參與意識。

3、整合力量,聯合執法。城管、交警等部門要強化一線執法,將更多警力、隊員部署在街頭巷尾,建立24小時聯合巡查制度,重點治理各類機動車、非機動車亂停亂放以及佔道經營行為。公、檢、法等部門都應為城市管理提供有效保障,形成城管執法、公安護法、法院司法“三位一體”的城管行政執法機制,提高行政執法機關移交案件的處理效率和質量,及時處理暴力抗法問題,對不法分子予以嚴厲打擊。

4、創新思路,科技先行。積極探索政府出資向市場購買專業化公共服務,將亂張貼清理、停車管理、綠化保養等具體管理、服務業務推向市場,引入市場化競爭機制,通過招投標選擇有實力專業公司進行維護,形成統一管理、多家經營、有序競爭的運行機制,進一步提高管理績效,降低管理成本。發揮城管指揮中心指揮調度作用,整合城管、交警、交通優勢資源,對城市管理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做到第一時間發現、制止、處置。實現城市管理指揮智能化、監控可視化、管理網格化。

5、內強素質,外塑形象。全面提高執法人員自身綜合素質和執法管理水平,對城管隊員實行準軍事化管理,建立嚴格獎懲考核機制,嚴肅工作紀律,樹立良好執法形象。積極爭取上級主管部門支持,將我縣城市管理局列為參公單位,切實解決參照公務員管理的問題,使城管隊員具備執法資格。

6、疏堵結合,常態管理。根據城市發展的需要,發揮規劃引領作用,規劃建設便民小商品市場、農貿市場等專業市場,妥善解決流動攤販、困難羣眾的生計問題。

2022年工作調研報告 篇7

加強農村黨組織建設,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xx大精神的重要舉措,是新時期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執政能力的有效途徑,是促進農村改革、發展、穩定,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決定性因素。搞好以村黨支部為核心的基層黨組織建設是一項具有偉大戰略意義的工程,任重而道遠。伴隨第一書記幫包村的不斷深入,村幹部的思想政治素質進一步提高,工作作風進一步轉變,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得到明顯增強。近期,市局組織人事科對如何加強曹店村黨支部建設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曹店村的現狀

曹店村村委成員由5人組成,加上第一書記,現有6人。該村班子2019年選舉上任,村“兩委”合二為一,村支書兼村主任。該村共有黨員17人,其中正式黨員16人,預備黨員1人。年齡結構:60歲以上13人,40歲-60歲2人 ,40歲以下1人。學歷結構:高中以上1人—該村村支部書記曹軍,高中以下16人。

曹店村村級班子總體情況良好,在全鎮是一個相對團結、高效、快捷的團隊。以黨支部為核心的班子隊伍整體素質較好,能夠識大局,緊扣發展、和諧兩大主題,開拓創新、鋭意進取,帶領廣大幹部羣眾一心一意謀發展,凝心聚力促和諧,使全村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該村建立了《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及崗位職責》等規章制度,設有簡易村務公開欄,通過該窗口欄目,基本能做到不定期向村民公開村務、財務收支及計生工作情況。該村以農業生產為主,地理環境優越,交通便利,水源充足,適於種植糧食作物,便於機械作業。該村以老年人為主,青壯年勞力95%在外打工。目前,全村農民收入穩步提高,人均純收入達到4000元。廣大羣眾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水電路視訊等基礎設施大大改善,文化教育科技衞生等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村容村貌得到改觀,社會治安狀況得到改善。

二、曹店村班子隊伍中存在的不足

(一)發展黨員力度不大,黨員隊伍老齡化現象嚴重

該村黨員年齡偏高、文化程度偏低,發展黨員力度不大,導致該村黨員隊伍和領導班子出現青黃不接、後繼乏人的情況,影響了該村黨組織的活動,削弱了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和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

(二)活動內容陳舊,無創新

黨員教育僅滿足於政治説教,對新形勢下如何抓好農村黨建工作思路不清,辦法不多,工作效果不佳,無法創出特色。

(三)教育設施不齊全,學習開展無成效

村活動室設備少,户外文體設施、户外活動場地還是不完善。黨員居住分散、居住距離遠,不便於集中開展教育學習。村黨組織的圖書未能起到提升黨員素質的作用。

三、曹店村班子隊伍建設對策和措施

(一)制定該村黨員發展規劃,建立健全發展黨員工作責任制,大力推進發展黨員工作,把能夠帶領羣眾發展經濟的致富能手、生產技術能手、農村女青年、村組幹部、共青團及返鄉的知識青年和退伍軍人等吸納到黨組織中,使他們積極向黨組織靠攏。

(二)加強該村黨員隊伍建設,提高黨員羣眾致富發展能力。通過教育培訓、圖書室功能的發揮,逐步提高黨員羣眾的文化科技水平,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為抓好新形勢下的黨建工作打下堅實基礎。要建立健全黨員幹部教育培訓的長效機制,認真抓政治理論、業務知識、電腦、經濟以及實用技術、技能的培訓,多形式的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三)農民工在外打工的同時,學習到了一定的技能與知識,也擁有了參政議政的意識。搞好返鄉創業農民工的黨建工作,既充實了我們帶頭致富隊伍,又在農民當中樹立了典型,將促進該村黨建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在學習教育的活動方式上,注重靈活多樣,除了規定性的動作以外,多搞一些看得見、摸得着,黨員、羣眾喜聞樂見且願意參加、熱情參與的活動。比如搞好文娛活動、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從而使黨建工作豐富多彩,既可以使大家受到教育,又能陶冶情操。

2022年工作調研報告 篇8

為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關於精準扶貧的決策部署,推動雙聯行動和扶貧攻堅行動融合聯動,充分發揮雙聯行動在精準扶貧中的平台和載體作用,不斷加快全縣扶貧攻堅進程,近期,X縣人社局安排人員入駐X鎮X村,開展了為期一週的駐村幫扶調研工作。本着要幹事先了解村情的原則,在該村村幹部和鄉鎮包村幹部的帶領幫助下,採取走門串户瞭解情況、實地查看基礎設施建設、查閲相關村級資料、與村“兩委”班子座談交流等多種形式,逐户逐人開展調研走訪活動,瞭解該村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進一步摸清了該村的基本情況和存在的問題。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X村是X縣的貧困村,屬X縣人社局“雙聯”幫扶村,縣人社局50名幹部聯繫64户貧困户。該村位於X鎮西南部,全村轄4社102户373人,其中,貧困户33户129人,低保户12户37人,殘疾人14户16人,五保户2户2人,貧困面33%,16週歲以上60週歲以下有勞動能力有234人;中共黨員27名,高中文化程度20人,國中文化程度151人,國小以下(含國小)文化程度196人,退伍軍人3人。全村耕地面積3132.5畝,主要作物以小麥、玉米、油料(胡麻)為主,户均種植小麥3.6畝,平均畝產660斤,户均種植玉米3.8畝,平均畝產1000斤,户均種植胡麻1.3畝,平均畝產200斤。全村牛存欄171頭,其中牛存欄5頭以上的10户。X年全村人均純收入為3124元,貧困户人均純收入1815元。

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一)X縣人社局“雙聯”幫扶情況。

20xx年“雙聯”行動開展以來,X縣人社局圍繞“助農增收、為民富民”這一目標,送政策、送技術、解難題,深入推進“雙聯”行動紮實有序開展。及時修訂完善了《X縣人社局聯村聯户》等6項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了聯村聯户工作長效機制。加強調查研究,對《X村小康發展規劃(20xx-20xx)》、《X縣人社局幫扶工作規劃(20xx-20xx)》和《個人幫扶貧困户脱貧致富計劃(20xx-20xx)》進行了修訂完善,確定了牛果產業、勞務、技能培訓等10個方面的幫扶措施。舉辦黨的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宣講和種養殖知識講座4期,培訓羣眾483人(次),發放培訓教材760多份,召開“雙聯”行動羣眾會4次,徵求幫扶對象意見建議12條,排查化解鄰里等糾紛9起,維護了和諧穩定。結合X村適合發展核桃種植的實際,在新莊、黃灣、楊坪3個社新建480畝核桃示範園,建成後向農民定補資金5000多元。優先推薦幫扶村貧困家庭勞動力轉移就業,已向華煤集團、電廠等企業輸送農民輪換工23人,人均勞務收入達到8萬多元。班子成員帶頭落實幫扶責任,組織黨員幹部利用節假日休息時間,先後進村入户開展幫扶36次,為13户貧困户送去慰問金、太空被、食用油、大米、麪粉等物資,總價值5000多元;捐款1000多元,幫助1名貧困學生實現了大學夢,投資1000多元修建了5口水井,向村上捐贈辦公傢俱20多件、惠普打印複印一體機一台,有效緩解了村部辦公設施緊張的局面。堅持每月深入聯繫村開展一次幫扶,紮實開展“六個一”活動的同時,積極推行“雙聯”工作圖表式管理模式,確實把幫扶責任落到了實處。

(二)經濟發展情況。

X年,X村人均純收入3124元。經濟結構較為單一,還是以傳統的種養業為主,主要經濟來源為小麥、玉米、胡麻(菜籽)等種植、家庭養殖、勞務輸出等收入。

一是種植業,以小麥、玉米作為口糧只能解決全村的吃飯問題,X年全村小麥種植372畝,人均1畝;玉米種植388畝,人均1.04畝。

二是養殖業,全村現牛存欄171頭,養殖5頭以上的有10户;羊飼養量68只;兔飼養量30只。

三是勞務輸出,富餘勞動力長期外出務工116人。其中,在縣外務工的54人,在家門口就近務工的62人。

(三)教育事業發展情況。

X村全村義務教育適齡青少年、兒童共20人,入學率100%。其中,上幼兒園6人,上國小14人。目前在校大學生6人。

(四)社會保障發展情況。

全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373人,參合率達到100%;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適齡參保對象234人,參保率100%。全村60歲以上老人51人,全部享受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

(五)醫療衞生事業發展情況。

村上有醫療衞生室一間,配備了基本的醫療救護藥品,有鄉村醫生1名,但鄉村醫生為半路出家的赤腳醫生,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學習,醫務水平低,村民認可率和就醫率偏低。

(六)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一是村級辦公場所需要改善。現有村部為20xx年修建的3間磚混結構平房,條件所限,沒有配備專門的文化室、閲覽室、活動室、遠程教育室等功能室。

二是交通基礎設施有待提高。黃灣社至吊溝嶺社、黃灣社新農村村社道路未硬化,路面凹凸不平,彎曲狹窄,部分路基常年失修,雨天難以出行。村民出行主要靠摩托車、三輪車等,全村有摩托車50輛,三輪車21輛,拖拉機9台。

三是人畜飲水問題需要解決。該村未接入自來水,人畜吃井水的有47户,長年吃山泉水的有30户(所謂山泉水就是在山坡較低的地方挖一個坑,靠雨水和地表滲水聚集而成)。

四是通訊設施質量不高。全村電、電話、衞星電視接收設備均入户,手機信號網絡雖然已覆蓋,但吊溝嶺、楊坪兩社手機信號時有時無,且遇雷雨大風天氣時常伴有短時間的手機、電視信號中斷現象。

(七)精神文明建設和村容村貌情況。

村民的文明程度和民主意識、法制觀念有待加強。羣眾文化娛樂方式單一,主要是參加集市活動。村容村貌、羣眾精神面貌、衞生面貌較差,牛、豬、雞到處跑的現象較多,遍地豬牛糞的不衞生狀況和羣眾砍樹燒火的習俗在該村比較普遍。

(八)村級組織和黨組織建設情況。

一是村“兩委”班子成員情況。現黨支部班子有成員5人,其中支部書記1人,村委主任1人,支部委員3人;村委會5人,其中村委主任1人,村委委員4人。平均年齡42歲,其中國中文化程度4人,大專文化程度1人。

二是村“兩委”班子開展工作情況。目前,村“兩委”建立了學習、工作、政務公開等制度,重大問題能集體研究。班子內部較為團結,關係比較融洽,能夠保證村裏工作的正常開展。村幹部作風較為務實、正派,多數羣眾對村幹部比較滿意。

三是黨員隊伍情況。全村現有黨員27人,其中有女黨員3人,黨員年齡老化。

三、制約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困難和問題

近幾年來,X村在X鎮黨委、政府和縣直幫扶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全村人民齊心協力,加快發展,羣眾的生產生活有了較大的變化。但由於自然條件惡劣,村民居住分散,基礎設施建設滯後,與全縣同等村社相比,該村人民羣眾生活還比較貧困,生產生活中存在很多困難和問題。

(一)羣眾思想認識還有偏差。

該村羣眾普遍文化素質偏低,思想觀念落後,勞動技能單一,少數羣眾的主體意識不夠強,對自家脱貧致富沒有好的打算、計劃,對相關部門組織的技能培訓參訓積極性不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在脱貧致富方面主要依靠鎮上和縣直幫扶單位投資及一些惠農資金的補貼。

(二)新農村建設規劃比較滯後。

由於該村受地理環境所限,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村莊整合規劃、產業發展規劃仍不夠完善。村社大都房屋佈局零亂,人畜混居,露天廁所、廢棄水坑(塘)仍然較普遍,傢什、柴火亂堆亂放,村莊“差、亂、髒、臭”現象較嚴重,村莊整治工作難度大,新農村建設規劃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基礎設施薄弱。

一是通村道路雖然已經硬化,但現在有些路面已經破損,沒有很好的養護。村社道路有些為泥土路面,路面凹凸不平,雨天羣眾出行困難。

二是人畜飲水比較困難。該村自來水未通村,人畜飲水主要為井水和山泉水,衞生安全難以保障。

三是羣眾缺乏文化生活基礎設施。該村沒有羣眾文化閲覽室及文化學習室,沒有羣眾文化休閒娛樂活動設備及場所。四是危房改造任務艱鉅。由於羣眾收入來源少,投入到住房建設資金非常有限。雖然這幾年實施了危房改造工程,逐步修繕解決了部分羣眾的危房,但全村還有27户農户居住在簡易土木結構的房子或危房中,這些房子多建於上世紀,大部分已嚴重傾斜,均屬於危房,安全隱患大。

(四) 農業產業結構單一。

一是X村長期以來都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輔以種植胡麻、菜籽、荏等油料作物,產業結構單一,產量低,農民羣眾增收困難。該村户均耕地面積達30畝以上,但多為山地,羣眾每年户均種植農作物不到10畝,其餘耕地多為閒置撂荒地,沒有很好的利用。

二是果樹栽植業沒有很好的發展。該村果樹基本為核桃樹,除X縣人社局今年幫扶集中栽植的480畝核桃園外,有少數羣眾早年零散栽植的核桃樹,不具規模且品種不良,經濟效益不顯著。

三是養殖業發展徘徊不前。養殖業主要以牛為主,家禽為輔,但大户少、品種雜、科技含量低,主要是散養放養,現在户均存欄數少,沒有上規模的養殖户。有一户養殖獺兔,但缺乏技術指導和防疫技術藥品,成活率低,經濟效益不明顯。

(五)勞動力素質不高,務工技能水平還有待提高。

該村勞動力總數約為234人。目前,為增加收入來源,大部分青壯年勞動力都外出務工,在家門口煤礦等企業就近就業的,相對收入較高,但在外地務工的,大多數因文化水平低,掌握技能少,且缺乏組織性,外出就業途徑少,門路窄,導致收入水平不高,務工技能水平還有待提高。

(六)基層組織建設有待加強。

一是黨員隊伍老化嚴重。由於優秀青年外出務工比較多,黨員吸收工作難度大,現有黨員老齡化嚴重。據統計,全村黨員共27名,50歲以上老黨員有17名,30歲以下的黨員僅1名。

二是辦公條件有待改善。現有村部辦公場所已不能滿足正常工作需要,嚴重影響到村“兩委”的辦公、開會、學習以及農村農技培訓等活動,另外村部還存在辦公桌椅陳舊、辦公設備老化等問題。

三是村幹部需要進一步轉變作風。村“兩委”班子和村幹部帶頭髮展、帶頭致富的後勁明顯不足,村“兩委”班子對全村整體經濟社會發展缺乏中長期規劃和目標,只僅限於上級安排的正常性工作。村主任在外長期經營一個小工程隊,自家收入較好,但對村上的發展關心謀劃不夠。

四、破解制約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面對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的特點和精準扶貧新要求,結合當地實際,在認真分析存在問題的基礎上,現對制約X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問題和困難提出如下意見和建議:

(一)加強宣傳教育,改變羣眾傳統落後思想觀念。

要採取召開村民大會、座談會、印發宣傳資料等方式,詳細講解黨的政策,詳細瞭解村民致富的願望,宣傳各地新農村建設經驗,增強視覺衝擊力,讓農民明白“新農村建設要依靠我們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團結互助”的道理;引導農民破除“等、靠、要”思想,自主參與農村基層政權組織的民主管理和自我管理,增強農民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要通過開展養殖致富、種果致富等各種競賽活動,培養一批種養大户、致富能手、科技標兵等發展農村經濟的典型,充分發揮典型引路的作用,激發農民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熱情與活力,最終達到“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效果。要結合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和普法教育,開展和諧家庭、和諧村組創建和“五好家庭”、“衞生家庭”、“ 文明村”創建及好鄰居、好婆媳評比表彰等一系列羣眾性的精神文明活動,引導農民崇尚科學,抵制迷信,移風易俗,破除陋習,在農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會風貌。

(二)立足長遠發展,科學制定發展規劃。

幫扶人員要摸清聯繫户基本情況,分析致貧原因,指導聯繫户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方案或計劃。幫扶單位要協調指導村“兩委”班子根據該村村情實際編制好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同時,針對貧困户要制定扶貧脱貧方案。做到一户一策、户户有方案,村上有整體方案,並確保按期落實。

(三)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切實改變羣眾生產生活條件。

抓住雙聯行動和精準扶貧行動這一大好發展機遇,千方百計向上爭取投入,通過整合各部門扶貧資金,重點解決好行路、飲水、上學、就醫、羣眾文化生活等與羣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基礎性建設,切實改善羣眾的基本生產和生活條件。

一是加快村社交通道路建設,解決阻礙扶貧進程的關鍵因素。通過積極爭取銜接交通部門,儘快對現有入村道路進行修繕,對黃灣社至吊溝嶺和黃灣社新農村道路進行水泥硬化,解決羣眾出行困難的問題。

二是加快人畜飲水工程建設,徹底解決人畜飲水困難。通過積極爭取銜接水務部門,力爭1-2年內對人員居住較為集中的新莊、黃灣兩社接入自來水,先期解決部分羣眾人畜飲水問題。

三是做好危房改造和移民搬遷工作。由X鎮政府牽頭,統籌安排,對現居住在簡易土木結構房子或危房中,有條件的農户實施危房改造,對較偏遠的吊溝嶺社山上現居住1户農户實施移民搬遷,集中解決住房、吃水等問題。

四是修建改善村部辦公場所。積極爭取上級相關部門支持,按照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標準,選址新修建集村辦公場所、羣眾文化活動室、圖書室、閲覽室、衞生室和户外休閒娛樂場所為一體的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徹底改變該村的村容村貌。

(四) 加快農業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一是繼續大力發展種植業。重點應以玉米種植為主,小麥、胡麻等為輔,根據玉米種植產量高、經濟效益好的特點,採取科技種植,大力發展雙壟溝播、地膜覆蓋等技術,立足改良品種和加強種植技術培訓,促進玉米規模種植。

二是大力發展特色養殖。X村現有養殖專業户普遍存在養殖規模小,養殖技術落後等現象。應積極爭取蓄牧部門支持和鼓勵有意向的養殖户擴大規模改進技術,引進其他特色養殖項目,通過示範,帶動全村養殖業發展。

三是充分利用現有核桃園及閒田增收。要加強對已栽植和新栽植的510畝核桃園管理,定期邀請縣林果業部門技術人員進行指導培訓,實行農户自主經營管理,全面落實修剪、追肥、覆膜、病蟲害防治等標準化管理措施,力爭在3-5年後實現較大經濟效益。同時,要加強對閒置撂荒田地的農業綜合開發,鼓勵土地流轉,實行大户承包經營,拓寬農民收入渠道。

(五)加大教育培訓力度,提高羣眾的勞動技能和致富本領。

一是要積極引導初、高中畢業生等“兩後生”接受職業教育,增加勞動技能,提高農村勞動力就業收入。

二是由縣人社局組織開展技術培訓和轉移就業。針對該村情況,制定以X村為主,輻射周邊村社具有規模的培訓計劃,力爭培訓全覆蓋,使培訓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通過開展勞動技能培訓,使得大部分農民掌握1-2門致富技能。同時,依託該村地域優勢,積極聯繫銜接附近煤礦企業,引導剩餘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

三是積極落實相關政策,發展培育創業典型。針對個別羣眾思想活躍,致富積極性高,指導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提供政策、技術和婦女貸款及小額擔保貸款等資金支持,培育創業典型,起到示範帶動作用。

(六)加強村級組織建設,提高帶領羣眾發展致富的能力。

重點加強村級班子建設,從致富能手、外出務工返鄉農民工、高校畢業生中選拔優秀村幹部,改善村幹部的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吸收有知識、有能力、有責任心的年輕入黨積極份子,爭取每年發展黨員不少於1人。認真抓好黨員培訓工作,學理論、學科技,充分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促進農業生產等各方面的有序發展。

2022年工作調研報告 篇9

黨的以來,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中央對扶貧工作作出重大戰略調整,提出建立精準扶貧的工作機制。為適應扶貧工作的新要求,進一步摸清貧困人口底數,瞭解致貧原因,找準扶貧的有效路徑,增強決策的針對性和科學性,根據縣委縣政府安排,6月30日—7月13日,縣發改局和會儀鎮組成聯合調研組,深入村組户,通過召開座談會、查閲扶貧檔案、現場交流、入户走訪、實地調查等多種方式,開展了為期14天的精準扶貧工作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現狀分析

(一)基本情況。會儀鎮位於綏江縣境東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季,平均氣温18攝氏度,鎮轄國土面積100.89平方公里,轄箭頭社區和會儀、和平、黃坪、三渡4個村民委員會,29個自然村、109個村民小組,18個居民小組,全鎮有7040户24801人,其中農業户4985户19633人,佔79.16%,屬典型農業鎮。有勞動力12648人。耕地面積24394畝,其中有效灌溉面積7500畝。林地面積5000公頃,其中退耕還林面積20xx公頃。20xx年,鎮內生產總值2.0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543元,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的49%。

(二)產業分佈。會儀鎮轄區內有6家企業,可吸納勞動力400人,貢獻產值4000萬元。產業以種養業為主,主要覆蓋4個村。有養殖大户46户,其中養羊18户、養牛9 户、生豬養殖7户、養兔4 户、養雞 3 户,養鴨2 户、梅花鹿1户、其它2户,有專業合作社10個。種植業以經濟林果為主,主要種植李子、核桃,李子種植14060畝,核桃4000 畝,種植大户55户,有專業合作社25個,主要分佈在和平村、三渡村、黃坪村。

(三)貧困現狀。根據20xx年登記確認,全鎮有貧困行政村2個,分別是和平村和黃坪村,特困自然村29個,有貧困户2468户,貧困人口12463人,其中五保人口數115人,低保人口數2794人,少數民族人口數91人,殘疾人人口數562人。貧困人口占總人口的50.25%,這些貧困人口,55%以上集中分佈在貧困行政村。加快減貧脱困,確保2468貧困户12463貧困人口在20xx年如期脱貧,到20xx年與全國全省全市全縣同步實現小康的目標,扶貧工作任重而道遠。

二、抽樣摸底情況分析

會儀鎮有貧困户2468户12463人,其中建檔立卡2051户8854人,按30%的比例要求,應抽查摸底615户。此次抽樣摸底從發改局和會儀鎮抽調20人組成,分內業組和外業組,內業組主要負責村委和片區的大面座談交流,並撰寫調研報告;外業組主要負責入户填表,彙總分析。通過14天的實地調查,共摸底640户,涉及4個村29個片區2852人。通過選取交通條件較差、貧困面較大、致貧原因複雜的區域開展調查,抽樣摸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抽樣情況。

一是貧困户屬性分類:一般貧困户222户,五保户7户,低保貧困户411户。二是貧困户致貧原因分類:因病致貧370户,佔抽樣摸底户數的57.8%;交通條件落後致貧295户,佔抽樣摸底户數的46%;因殘貧困125户;災害造成貧困120户;上學造成貧困108户;缺土地造成貧困120户;缺水17户;缺技術100户;缺勞力貧困175户;缺資金貧困20户;缺可持續發展產業84户;其自身發展動力不足貧困10户。三是貧困户生活條件分類:飲水困難172户;缺糧239户;通路不通暢289户;居住危房205户。

(二)存在問題。

一是對精準扶貧的“五結合”、“五精準”、“三到位”理解還要進一步提高,對到20xx年實現“兩不愁、三保障、三基本”的小康目標認識還要進一步深化。二是由於政策原因,實施過整村推進項目的村不能列入貧困行政村,而昭通市出台的關於精準扶貧的行動計劃有些是針對貧困行政村和特困自然村的,但事實上,有些村雖然實施整村推進項目,但仍然未能大面解決貧困問題,這種政策上的劃分,使得有些貧困村和自然村在脱貧過程中,政策和項目上會受到一定影響。比如三渡村,20xx年實施了省級整村推進項目,目前該村仍有貧困户354户貧困人口1945人,現有衞生室也屬危房,迫切需要改建。三是竹產業的發展不容樂觀,受道路交通差、運輸成本高、收購價格低等因素制約,竹產業未能實現較好的經濟效益。比如,和平村16、17隊,羣眾種植8000餘畝竹子,但2個組未通公路,竹子不能實現經濟效益,羣眾種竹積極性受影響,對通過竹產業發展脱貧致富信心不足。四是掛鈎幫扶不到位,幫扶措施乏力,更多是開展走訪慰問活動,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掛鈎對象的貧窮問題,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精準扶貧。五是建檔立卡的數據與此次抽查摸底的數據有出入,一方面,有貧困户未建檔立卡,另一方面,人員或是致貧原因等欄目與實際不符。六是留守兒童現象,會儀鎮現有留守兒童842人,佔總人口的3.4%。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這一大批留守兒童是未來農村建設的主力軍,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留守兒童的學業、心理、健康以及前途問題,也無法實現脱貧目標,甚至若干年後,會成為社會發展的另一個問題。

三、致貧原因分析

(一)基礎設施薄弱。主要體現在2個方面,一個是道路交通不便,這是造成貧困的主要原因。會儀鎮和平村、黃坪村和三渡村3個行政村沒有通硬化公路,鎮內鄉村公路193.5公里, 27個自然村未通硬化路,和平村馬家溝和三渡村雷家2個自然村未實施過通達工程。一是由於山區環境惡劣,鄉村公路晴通雨阻現象突出,加之管護機制不健全和維護經費不足,導致會儀鎮境內已有鄉村公路有效使用率只有30%左右;二是由於不通公路造成邊遠山區房屋改造成本增加,農民手中有錢也不願進行房屋修建或是改造;三是由於不通公路,運輸成本增加,現有資源得不到有效開發利用,不能產生經濟效益。在會儀鎮四個村均存在這種情況;四是生活居住地與生產土地之間道路不通,比如三渡村西平片區。另一個是水利設施陳舊,一是由於原有的溝渠年舊失修,灌溉用水受限,制約產業發展,比如,和平村羣眾想通過發展果蔬產業增收,但當地生產用水缺乏,只能靠天吃飯,羣眾對發展擔憂,信心不足。二是飲用水無保障,比如,會儀村水排片區安全飲水未全覆蓋,現在實施的“愛心水窖”補助為3000元/口,部分羣眾不能湊足其餘資金,項目實施難度大;再比如,黃坪村茶林片區和三渡村雷家片區部分貧困户未通自來水。

(二)文化低觀念落後。調查結果表明,貧困農户的勞動力文化素質普遍偏低,貧困人口中高中以上文化所佔比例很小,貧困人口平均受教育時間大大低於全縣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由於這部分勞動力文化素質相對較低,發展家庭經濟缺計劃、缺技術、缺管理能力,即便是外出務工,收入也與非貧困户有很大差距。加之貧困户思想觀念落後,小農意識根深蒂固,“等、靠、要”的思想嚴重,凡事都等國家和社會的救助,更有甚者,寧願守着土地受窮,也不願加入產業化經營,撿小利失大利。比如,和平村部分羣眾小農意識明顯,思想上依賴性重,土地閒置,自身能力有限發展不起來,但又不願意參與土地流轉,讓有能力的人發展產業,寧願閒置。

(三)子女上學致貧。有部分貧困家庭收入只能維持日常生活,一旦子女進入高中或是考上大學,需要支付一大筆學費和生活費,無形中加重了經濟負擔,對於尚未脱貧的農民更是苦不堪言。據抽樣調查瞭解,因供養子女讀書而致貧的,他們佔抽樣貧困户的17%,一個高中生每年需支出9000-10000元,一個大學生每年要支出15000-20xx0元。這類貧困户隨着子女成長,讀書畢業和就業後,一般都能擺脱貧困,通過採取幫扶措施也容易見到成效。

(四)因災因病因殘返貧。一是自然災害。有的家庭本來經濟狀況差,主要收入又源於自給自足、靠天吃飯的農業生產,若遇旱、澇、風、雪、雹或是蟲害、疫情等自然災害,無法抵禦,導致種植業減產減收,養殖業遇瘟疫,就可能造成貧困或是返貧。二是突遇重病。貧困户家中若有長期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又或者是突遇勞動力死亡傷殘的,不僅不能通過勞動獲得收入,高昂的醫療費用,導致一些農民債台高築,甚至重新返貧。三是基本醫療服務條件差,看病貴看病難,和平村、黃坪村無衞生室,三渡村衞生室屬危房,對貧困農户來説,生病以後不能及時治療,往往是扛、拖,久拖成大病,治療費用就成了更加沉重的負擔。

(五)缺錢缺項目缺勞力缺土地。一是缺資金和缺項目,此類貧困户經濟狀況相對較好,幫扶措施主要從提供增收項目,提供產業扶持以及提供資金、信息方面給予幫助,使其儘快擺脱貧困。二是缺乏勞動力,此類家庭中有殘疾人、體弱或年老喪失勞動能力的成員,不僅對家庭沒有收入的貢獻,反而還增大支出,導致家庭長期陷入貧困之中,難以脱貧。這類家庭要給予重點關注。三是缺少土地,有部分外遷人口到本地結婚組建家庭,由於要照看老人孩子不能外出務工,自己又沒有土地,無法增收創收。在此次抽樣摸底調查中,缺土地户數所佔比例在18.8%。

(六) 現有項目實施難度大。隨着青壯年勞力大量流入城市,農村常住人口大都剩下留守婦女、兒童、老人,加之有的項目需要農民自籌部分資金,在農村實施項目過程中就出現勞力緊缺和自有資金短缺問題,導致有的項目無法實施,就算勉強實施,後期項目管護人員和資金不到位,也不能有效解決農村基礎條件。比如,三渡村20户相對集中的農户飲水問題,上級項目資金配套到位,當地羣眾無法自籌剩餘資金,導致有項目也實施不了。

(七)特殊羣體貧困。鎮內留守空巢老人的基本養老方式就是土地養老、社會保障養老,有的連生活自理都很困難,養老問題令人堪憂。由於務工子女收入低,又要供養學生,不僅敬奉父母的生活費很少,而且很少回家探望,致使留守老人經濟能力非常微弱,同時內心還承受着對子女的思念。

四、精準扶貧計劃

圍繞到20xx年實現“兩不愁、三保障、三基本”的目標,認真落實精準扶貧要求,通過交通水利等基礎項目的實施以及勞動力的培訓等措施,帶動實現大面脱貧,努力做到貧困行政村“四通四有”,貧困自然村“五通一有”,貧困農户“十有一保障”。初步測算,需要投入資金20808.5萬元,其中:交通需要投入資金14360萬元(行政村硬化公路1260萬元,自然村硬化路8600萬元,通户間路4500萬元);解決安全住房上級補助資金964萬元,特殊貧困户60平方米,安全住房資金500萬元;學校改擴建1020萬元;衞生室建設60萬元(上級補助30萬元,整合資金30萬元);解決衞生自來水需3000萬元(爭取中央資金1200萬元,省級補助 1200萬元,地方配套600萬元);高穩產農田建設需要326萬元;勞動技能培訓需要資金150萬元;文化活動建設需要資金405萬元;廣播電視通訊資金17.5萬元(上級補助資金12.5萬元,縣級配套5萬元);行政村小超市上級補助資金6萬元。

(一)解決行政村通硬化路、特困自然村通公路、貧困户通硬化户間道問題  全鎮3個行政村未通硬化公路,27個自然村中未通硬化路,和平村馬家溝和三渡村雷家2個自然村未實施過通達工程,貧困户硬化户間道情況不容樂觀。

按照貧困行政村通硬化公路、特困自然村通公路、貧困户通硬化户間道的總體要求,20xx年,全面完成3個貧困行政村14公里通村公路硬化建設,共需投入資金1260萬元;完成29個自然村172公里通硬化路建設,共需投入資金8600萬元;完成特困自然村通硬化户間道757公里,共需投入資金4500萬元。解決道路交通共需資金14360萬元。

(二)解決貧困户有安全住房問題  全鎮29 個特困自然村中,有 804户羣眾需要解決安全住房問題。其中有779户居住在D級危房中,有24户居住在C級危房中。  按照解決貧困户安全住房的總體要求,到20xx年,全鎮計劃改造D級危房779户、C級危房24户,共需補助資金964萬元。同時,全鎮約有100户特殊貧困户需整合各類建房補助3至5萬元,合計500萬元,修建60平方米安全住房,建議採取災後重建幫扶模式,縣鎮村組聯合,“一户一策”解決住房問題。

(三)解決行政村學校建設和貧困户的上學問題  全鎮現有學校8所,校舍面積9408平方米,在校生1484人。  到20xx年,在校學生1800人,校舍面積應達到12808平方米,共需改擴建大河國小、蓮花國小、大田國小、新橋國小等4所學校建築面積 3400平方米,需投入資金1020萬元,可確保貧困户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基本完成九年義務教育。

(四)解決貧困户有病能醫治問題

黃坪村、和平村無村衞生室。三渡村衞生室屬危房。20xx-20xx年建設行政村衞生室3個。每個衞生室建設資金不少於10萬元,面積在120—160平方米。共需投入資金60萬元,其中爭取國家資金30萬元,整合投入資金30萬元。同時,加大農村醫療保健體系建設的推廣力度,實施中醫入户、健康普查、能力建設等五項工程,多渠道解決羣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五)解決行政村和特困自然村通衞生自來水問題  全鎮4個行政村所在地有2所學校未實現集中式供水,集中居住農户20户以上的地方集中式供水未全覆蓋,11個自然村已通衞生自來水,18個自然村未通衞生自來水,但部分羣眾建有水窖。  到20xx年農村人口飲水問題得到全部解決。新增蓄水20xx0立方米,安裝管道800千米。其中行政村新增蓄水1500立方米,安裝管道150千米;特困自然村新增蓄水18500立方米,安裝管道650千米。共需投入資金3000萬元,爭取中央資金1200萬元,省級補助 1200萬元,地方配套600萬元。

(六)解決特困自然村產業建設問題

特困自然村中,有5個村人均純收入達到5000元以上,有6個村人均純收入達到4000至5000元,有8個村人均純收入達到3000至4000元,有10個村人均純收入還處於3000元以下,農民普遍處於貧困狀態。

到20xx年,建成以特色畜牧業(豬、牛、羊、雞、兔等)為特色的養殖示範村6個,建成以特色種植業(核桃、李子等)為特色的種植示範村8個。最終保障貧困行政村,村村有特點,村村有產業,户户有飯吃。

(七)解決特困自然村高穩產農田建設問題

全鎮耕地面積24394畝,其中:中低產田地面積19515畝。按照特困自然村到20xx年建檔立卡貧困户達到户均有1畝以上高穩產農田的要求,還需要建設高穩產農田1631畝,需投入資金326萬元。

(八)解決特困自然村農户致富技能培訓問題

20xx年底,全鎮特困自然村29個共計5015户1978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8854 人。共有農村勞動力9428人(男5186人,女4242人),其中,國小及以下文化5057人、國中以上文化4371人,掌握務工技能的2357人。外出務工3772人,佔勞動力總數的確40%;年務工總收入6500萬元,農民人均年務工收入1.7萬元。總體上看,特困自然村勞動力素質偏低、技能缺乏,務工比例不高,務工工資偏低。

到20xx年在會儀鎮 4個行政村29個特困自然村培訓培養農村勞動力3000人,投資按500元/人計算,合計150萬元,力爭特困自然村實現户均1人掌握1門致富技能,不斷推進剩餘勞動力轉移就業,保障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穩定增加,實現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九)解決行政村和特困自然村有文化場所問題。

文化活動場所包含以下幾個方面:文體活動室、文體活動廣場、農家文化大院和農家書屋。目前黃坪村和會儀村有文化活動場所,特困自然村有5個文化場所。  到20xx年需完成行政村文化活動場所2個,特困自然村文化活動場所24個,共需投入資金405萬元。

(十)解決行政村和特困行政村通廣播電視問題

已有4515户安裝了廣播電視直播衞星“村村通”、“户户通”和接收設備。目前,29個特困自然村500户未通廣播電視。到20xx年,採購、安裝廣播電視直播衞星“村村通”、“户户通”設備500套,總投資17.5萬元。擬向上級爭取資金250元/户,縣級財政補助100元/户。

(十一)解決行政村有小超市問題

已通過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成小超市(農家店)的行政村有1個,其餘3個行政村沒有小超市。

按照貧困行政村“四通四有”中有便民實惠小超市或小賣部,能基本滿足當地羣眾日常生活所需的總體要求。到20xx年,需建設行政村小超市3個,共需補助資金6萬元。

(十二)解決行政村和特困自然村通通訊的問題  到20xx年,到行政村通訊覆蓋需提升改造建基站4個,到特困自然村通訊覆蓋需建基站18個,實現全鎮移動網絡全覆蓋。

五、保障措施和建議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精準扶貧工作事關全局,意義重大。要抓好這項工作,必須從長遠考慮、從現實出發,上下聯動、統籌推進,強化措施、健全機制,確保精準扶貧工作取得實效。

(一)轉變思想觀念,堅定脱貧信心。我國扶貧開發始於80年代,通過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輝煌成就,但是由於扶貧制度設計存在一定缺陷,不少扶貧項目屬於粗放式“漫灌”,針對性不強,更多的是在“扶農”而不是“扶貧”。於是頂層設計,明確提出建立精準扶貧機制,切實解決扶貧工作存在的“漫灌”問題,改“漫灌”為“滴灌”。

雲南省、昭通市相繼召開會議,安排部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因此,當前主要是轉變思想觀念,準確把握精準扶貧的內涵,在精準識別後如何精準幫扶,精準管理。一是建議縣級儘快召開全縣精準扶貧工作推進會議,把廣大幹部職工思想行動統一到縣委縣政府關於精準扶貧的決策部署上來,並通過廣大幹部職工把如期脱貧全面建成小康的信心傳遞到羣眾中。二是儘快印發關於精準扶貧的工作手冊,全面掌握貧困行政村“四通四有”、貧困自然村“五通一有”、貧困農户“十有一保障”的標準。

(二)規範識別機制,解決“要扶誰”的問題。一是在已全面完成扶貧建檔立卡任務的基礎上,駐村工作隊和鎮村幹部要通過走村入户的舉措,再次核實做細有關工作,特別是全面掌握貧困户人口、耕地、致貧原因等基本情況,以便下步提出精準扶貧具體措施。二是建立完善扶貧信息網絡,對扶貧對象實施規範化和動態化管理,扶貧對象穩定脱貧後從台賬中退出,返貧的重新納入台賬管理。三是建立返貧防禦機制,有些貧困户在脱貧後又會因災等返貧,因此有必要建立防禦自然災害的扶助機制,重大疾病救助機制,子女就學援助機制,通過日常的防禦和應急的防禦手段及運用文化科學知識,控制脱貧農户返貧,以鞏固和發展扶貧成果。

(三)實施分類政策,解決“怎麼扶”的問題。一方面是對貧困户分類化解,由於貧困原因和程度不同,貧困户扶持需求也不盡相同,有的喪失了勞動能力,需要依靠社會保障維持基本生活;有的因病因災致貧,但尚有勞動能力,可提供打工就業機會或扶持農業生產。總的來説,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要緊扣貧困成因、貧困程度梳理分類,然後因人而異分類施策。另一方面是對時間分步實施,從20xx年到20xx年共計5年時間,建議把貧困村的幫扶分為三輪實施完畢,兩年為一輪,第一輪20xx—20xx年,幫扶50%的貧困村和貧困户,使之率先脱貧;第二輪20xx—20xx年,幫扶40%的貧困村和貧困户,穩定先前脱貧羣眾;第三輪20xx—20xx年,幫扶剩餘10%的貧困户以及因災因病等原因又返貧的羣眾。

一是通過改善基礎設施大面脱貧一批。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是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必然要求。要加大向上彙報力度,積極協調爭取項目落地,整合項目資金,幫助貧困村和特貧自然村實施一批農田水利、交通運輸、電力通訊、公共服務等事關當前和長遠發展的基礎設施項目,切實改善貧困羣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增強貧困村自我發展能力。建議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除了以村或以自然村為單位實施外,還可以通過劃分資源稟賦相近,地理位置相鄰和致貧因素相似的小片區,採取跨村跨區域實施的辦法,這樣既可以整合資源,也可以解決非行政貧困村或特困自然村資金項目少的問題。

二是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對有勞動能力、可以通過生產和務工實現脱貧的貧困人口,通過加大產業培育扶持和就業幫助力度,因地制宜發展一些貧困人口參與度高的區域特色產業,擴大轉移就業培訓和就業對接服務。比如,發展種養業、鄉村旅遊、農村電子商務,推進“互聯網+”與特色農業的深度融合等。針對調研中竹產業發展信心不足的問題,建議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解決竹的銷路問題;通過技術創新增加竹的附加值;儘快改善交通降低運輸成本。

三是通過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對喪失勞動能力、無法通過產業扶持和就業幫助實現脱貧的貧困人口,特別是低保特困户、智障殘疾生活不能自理、因大病大災生活困難無法翻身的人,要通過社會保障實施政策性兜底扶貧。

四是通過醫療救助扶持一批。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要通過調整民政救助政策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完善大病保險政策,增加大病報銷比例和救助力度,發揮醫療救助保障對防貧、脱貧的重要任用。建議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個人信用檔案,實現信用信息共享,解決“先有錢才治病”和“治了病才報賬”的矛盾,對信用等級高,評估其經濟償還率高的大病家庭,試點推行“先看病再給錢”模式,逐步緩解看病難問題。

五是通過移民搬遷安置一批。對居住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方的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搬遷,將這部分人搬遷到條件較好的地方,從根本上解決他們的生計問題。比如,和平村三節田,黃坪村馬馬丘在“十三五”期間,規劃實施易地扶貧搬遷。

六是通過教育和科技培訓減少一批。一方面,保障貧困户子女受教育權利,杜絕少年新文盲的產生,認真實施“兩免一補”政策,實施好“特困學生關愛基金”項目,資助輟學的貧困生復學,幫助貧困家庭子女完成學業。另一方面,加大對勞動力的科技培訓,結合勞務輸出、移民培訓等項目的實施,整合縣內培訓資源,建立扶貧培訓基地,採取羣眾“點菜”、政府“下廚”方式,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使大多數貧困人口掌握1至2項實用技術和操作技能。

七是通過思想教育扶志一批。對於那些不思進取、好吃懶做,自身動力不足的貧困户,一方面從思想教育、考核導向等方面入手,讓掛鈎幹部做到真正用心扶貧、潛心扶貧;另一方面做好對羣眾的正面宣傳、教育、培訓和組織工作,實施“扶志工程”,引導貧困户樹立“崇尚致富、脱貧光榮”的理念,讓貧困户真心想脱貧、真心想致富,充分激發自身“原動力”。

(四)堅持規劃先行,解決“扶什麼”的問題。建議在《雲南省烏蒙片區綏江縣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20xx—20xx年)》中,就精準扶貧工作提出工作措施,相關部門擬定行動計劃。會儀鎮根據縣級規劃結合實際制定實施方案,列出任務清單,排出時間表。一是目標精準。緊扣全鎮2468户12463貧困人口穩定脱貧的總目標,立足鎮情實際,注重與脱貧摘帽、同步小康指標相銜接,實事求是制定各項扶貧目標,不提好高騖遠的指標數據。二是思路精準。在推動羣眾脱貧致富的同時,提高全鎮經濟發展水平,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和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素質和村風文明程度,着力“三化”興“三農”,在產業鏈上創新扶貧模式。三是措施精準。針對會儀鎮的自然條件,尊重羣眾發展意願,重點在產業發展路子和措施上作出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安排。同時台賬的內容和實施舉措要具體細化到每家每户。四是保障精準。要求根據規劃迅速分解責任,注重加大調度、督導力度,抓好任務落實。

(五)建立融資機制,解決扶貧資金的問題。一是建議全縣對涉農資金進行科學規劃和統籌使用,由縣政府協調,設立專户,鄉鎮組織實施,縣直部門提供技術指導,整合資金集中連片打造。二是要加大財政投入,將財政專項資金和必要的工作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逐步增加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投入。三是要把扶貧開發政策與財政金融政策要機結合起來,引導信貸、保險等金融資源到貧困地區去,適度提高貸款額度,增加貼息比例,延長貼息週期,積極探索有效緩解貧困農户資金困難的新途徑。建議縣級研究制定出台金融扶貧的相關政策措施,進一步增加金融資金對扶貧開發的投放。四是強化扶貧資金“陽光化”管理,建立完善透明的財政扶貧資金管理制度和常態化、多元化的監督檢查機制,嚴肅查處違紀違規問題。

(六)強化宣傳動員,發揮羣眾主觀能動性。一要做好羣眾宣傳動員工作,利用好“1017”扶貧日,注重通過會議動員、入户引導、參觀學習等形式宣傳政策、發動羣眾,使脱貧致富、建設美好家園成為羣眾的自覺行動,增強自我求變、自我發展的志氣和信心。二要準確把握羣眾需求意願,切實瞭解貧困羣眾的意願與期待,從羣眾最迫切的需求着手,在基礎設施、轉移就業、教育培訓、社會保障、種養業方面優選排列其幫扶需求。三要體現羣眾主體地位。尊重羣眾意願,順應羣眾期盼,迴應羣眾關切,將知情權、決定權、管理權交給羣眾,對產業發展、公益事業建設等扶貧項目,均由村民通過“一事一議”議定建設內容並自行組織實施。四要出台脱貧“摘帽”激勵機制,制定相關優惠政策,對提前脱貧“摘帽”的,原定扶持政策不變、投入力度不減,並給予適當獎勵。

(七)加強基層組織,發揮模範帶頭作用。農村的脱貧致富,“領頭雁”很重要。一是要積極探索“黨建帶扶貧,扶貧促黨建”的新模式,把扶貧開發同基層組織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抓好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的村組織配套建設,選好配強村級領導班子,鼓勵和選派政治堅定、民主作風好、工作能力強、熟悉農村工作、願意為羣眾服務的優秀年輕幹部、高校畢業生到貧困地村工作。二是要強化鎮黨委書記、農村黨支部和致富帶頭人培養建設,真正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帶領羣眾脱貧致富的堅強戰鬥堡壘。三是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新農村指導員的作用,進一步激發和調動廣大貧困羣眾的內生動力和積極性。

(八)細化管理考核,確保精準扶貧實效。着力健全完善管理機制,做到“四到位”。一是掛鈎幫扶到位。認真落實幹部直接聯繫服務羣眾制度,每一户貧困户明確一名責任人,建議由掛鈎單位對掛鈎村派駐扶貧工作組,主抓精準扶貧工作。同時,積極爭取東部發達城市對口支援我縣,鼓勵企業、社會組織及愛心人士參與扶貧,引導農村致富帶頭人以“傳幫帶”的方式幫助貧困户脱貧致富。二是措施管理到位。幫扶單位要根據扶貧專項規劃以及工作方案,細化幫扶措施。同時,建立幫扶工作進展和措施落實情況反饋機制。縣級層面也要建立督促檢查機制。三是成效管理到位。建立監測評估體系,對各類扶貧資源到村到户、貧困村經濟社會發展、扶貧對象教育培訓就業增收情況、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等情況進行監測評估,準確反映扶貧成效。四是責任管理到位。建立精準扶貧考核管理辦法,對各級幫扶單位和結對幫扶責任幹部定期進行考核。考核內容包括精準扶貧責任落實情況、計劃推進情況、扶貧效果、結對幫扶幹部管理情況和羣眾滿意度。

(九)關愛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確保社會和諧穩定。在貧困人口中有一部分家庭面臨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甚至兩者都有的現象。不解決好這一現象,不僅對脱貧目標的實現有影響,也會給社會和諧穩定帶來影響。一是要對這一部分特殊羣體建立信息檔案,摸清底數,掌握基本情況。二是將關愛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工作納入社會管理創新之中,由政法委綜治辦牽頭、教育局、民政局、婦聯、共青團、關工委等部門加強協作,從教育教學、扶貧助困、公共衞生、心理輔導、法制宣傳、預防犯罪、權益保護等多個領域,紮實開展工作。三是要發展志願服務,充分利用好社區志願服務隊伍,倡導和組織有愛心的志願者,到這部分家裏瞭解情況,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四是鼓勵和引導社會愛心人士開展以經濟幫扶為主導的關愛行動。

總之,構建精準扶貧,就是要通過建立既具體、細化,又全面、系統的工作制度,引導廣大幹部把羣眾當成與自己慼慼相關的親人,把羣眾的困難疾苦當成自己的痛,對貧困羣眾用真心、動真情、出真招,做到真幫真扶;為羣眾的“致富夢”和“小康夢”攜手努力、合力幫助貧困羣眾加快脱貧致富、同步小康步伐,早日過上美好生活。

2022年工作調研報告 篇10

計劃生育是國家之基本國策,而計生辦最主要的職責之一即是認真貫徹執行計劃生育的政策法規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任務。如何貫徹好執行好計劃生育的政策法規,這是一個值得認真對待的問題,從計劃生育開展以來,社會各界褒貶不一,人們對計劃生育的理解也各不相同,這就要求我們在向羣眾宣傳計劃生育法規政策的時候,要切身以國之大義為出發點,做好此項工作。 先在此解釋一下關於計生工作的各個部門的名稱解釋:縣級計生部門的名稱為XX縣計劃生育委員會,簡稱XX縣計生委;鎮級計生部門的名稱為XX鎮計劃生育辦公室,簡稱XX鎮計生辦;鄉級計生部門的名稱為XX鄉計劃生育指導所,簡稱XX鄉計生所;他們都是國家計生部門的正式單位,可以在轄區內辦理相關業務。我屬於鎮計生辦,其主要工作為:

1.認真貫徹執行計劃生育的政策法規,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任務。

2.向羣眾宣傳計劃生育政策、法規、避孕節育、優生優育 、生殖健康等知識、幫助羣眾樹立文明、科學、進步的婚育觀,保證宣傳資料發放到每家每户,主動向計生對象做好説服、動員等工作。

3.掌握育齡羣眾結婚、懷孕、生育、節育和生殖健康動態情況,按時發放避孕藥具;做好每季度的查環查孕的組織工作,動員應落實節育措施或計劃外環孕對象落實節育措施或補救措施;做好育齡對象術前及術後隨訪、慰問工作。

4.督促,協助村(居)民及時辦理獨生子女優待證,生育證,流動人口婚育證明和養老保險等有關手續和證件。

5.協助街道徵收社會撫養費。

6.做好統計工作,按規定真實、準確、無誤地做好各類數據的統計。依時上交,並確保卡、冊、表的清潔整。

計生工作的路在何方了?幾年,所有計生工作者飽受非議,受盡白眼和歧視,這是不公平,儘管我知道這世上不公平的事情很多,但是我還是得説一下,人們對於計生工作者的想法是不公平和畸形的,之所以產生這麼多誤解,關鍵在於一點——計劃生育一票否決制度,沒有一票否決制度,就不會出現各個計生部門的怪現象,每到檢查,各個主管領導就心急如焚,鞭笞着下面的所有人去抓人女扎,去把計劃生育外的人趕出去,種種種種,都在不同的方面反映了一個問題,計劃生育是國策,是護住官帽子的大策。計劃生育這一政策我無意去評判其好壞,它也確實起到了很大的積極作用,但是隨着計劃生育三十年以來,有些問題也接踵而來,比如:低生育水平不穩定。中國的低生育水平是在社會生產力不發達、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羣眾文化水平不夠高的情況下,主要依靠行政制約手段實現的,羣眾的生育意願與國家生育政策之間還存在距離,低生育水平存在着反彈的壓力。 地區發展不平衡。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的生育率降低,但是在農村特別是中西部地區農村生育水平還比較高,計劃生育工作的難度還很大,不少貧困地區“越窮越生、越生越窮”的狀況還沒有得到根本扭轉。總體工作水平還不夠高。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管理機制尚未完全建立; 四是計劃生育隊伍素質還不適應新形勢和新任務的要求,不少地方仍然主要依靠行政強制來推動工作;面對羣眾不斷增長的需求,不會服務、服不好務的現象比較普遍,優質服務的觀念還沒有完全樹立。 不少地方的黨政領導和計劃生育幹部存在着盲目樂觀、消極畏難的情緒。

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推行劃生育中使人口的增長同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相適應,政府決策必須高瞻遠矚,在制定人口政策方面應該有長遠的預見性。因為人口問題有很大的慣性。當前中國人口已面臨拐點,全國範圍勞動人口的緊缺以及大學聯考人數的大幅下降標誌着人口紅利的結束。適時調整人口政策刻不容緩。

人口問題是大問題,針對以下問題: 首先就是發展安全。由於老齡化程度加深,社會總撫養比增大,用於老齡人口養老、醫療等的費用增多,將使國民收入中用於消費的部分增加,而用於投資的部分將不得不減少,使支撐國家長遠發展的財政能力受到制約。如果中國因此發生經濟停滯,今天中國人熱衷説着的“大國崛起”、“偉大復興”等等,將不過是鏡花水月,一廂情願。

二是軍事安全。近20餘年來中國國家利益日益拓展,對軍事安全的需求不斷增多。但在國民收入三部分:消費、投資和防務中,由於用於消費的部分增多,投入到國防的國民收入,將來也可能不得不壓縮或受到很大限制。一個老齡化的社會必然在心理上總體趨向保守和防禦,公眾對於良好社會保障的壓力會使國家不可能將更多財富用於國防建設。這一問題目前在中國還不明顯,但再過一二十年,情況就有可能發生顯著變化。

在中國國家利益日益拓展的情況下,如果沒有足夠的財政能力支撐足夠的軍事能力,這不僅影響軍事安全,也影響發展安全。

同時,一個獨生子女佔勞動力主體、老齡化程度日深的社會,也將侵蝕一個國家防範和進行戰爭的能力。在獨生子女家庭佔中國家庭總量幾乎一半的情況下,整個社會對戰爭的承受能力將完全不同於以往。

三是社會安全。目前,中國尚未初步建成完善的全民社會保障體系,特別是在社會保障上城鄉分別明顯,中國兩種社會和人口———城市社會與農村社會、城市人口與農村人口間的對立,今後也可能加劇,從而影響社會安定。

中國人口正由傳統農業人口向現代工商業人口轉換,大量農業人口進入城市後,一旦城市經濟發生危機,很多人就將會在城市成為流民或遊民。從一些國家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商業社會轉型的情況看,人口轉型同樣產生過嚴重的社會問題,甚至由此引發過革命。

還有一點不能忽視,大量適婚男性將因男女比例失衡而無法組織正常家庭生活,這將不僅誘發販賣人口現象的增多,而且可能加劇黑社會活動及其他危害社會安定因素。

四是文化安全。中國近些年來日益突出的信仰危機、價值觀問題,很大程度上也與上世紀70年代以來人口結構的變化有關。中國傳統儒家文明的繼承是靠中國特定的生育文化來支撐的。然而,獨生子女羣體不僅在改變人口結構、社會結構,也在改變文明結構。有調查顯示,獨生子女在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集體意識、合作精神和犧牲奉獻觀念等方面,與以往多子女家庭出身的人羣相比,有顯著差異,在這一代人身上,中國傳統價值觀的色彩更為淡薄。

由人口變遷所帶來的國家安全問題,有些已處於逐漸爆發期,有些還處於積累期,現在來看還不是特別嚴峻,但未來會對中國的發展形成重大影響。為此,中國的人口政策應該做出一些相應的調整。

該做出何種調整了,只能拋磚引玉,説幾句無傷大雅的意見: 一是最關鍵的問題,取消一票否決制度,這個問題無論是報紙還是雜誌期刊上,都有過此話題的討論,當然取消一票否決制度不代表取消計劃生育,關鍵還是要將此納入政府政績考核中,但是不能實行一票否決,以免造成計生工作的諸多怪現象。

二是提高計生工作人員素質,提升技生工作人員待遇,據調查,鄉鎮計生工作人員任務重、壓力大,工作環境差、待遇低,人心思走。由於計生工作作為“天下第一難”的局面並未改變,從上到下層層下達考核指標,加大檢查考核的力度,省下達的考核指標大多脱離工作實際,面對過多過濫的考核指標,鄉鎮計生幹部疲於應付。出於“七不準”和依法行政的要求,上級業務部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沒有搞好工作要挨批評,穩定出了問題又要追究責任,在雙重標準的要求下,他們基於處於“自己想招自己用”、“自己做事自己兜”、“自己有苦自己吞”的境地,上級機關和社會缺乏對他們的瞭解、理解和支持,工作往往是吃力不討好,兩頭受氣,因而分管領導不願分管,計生幹部人心思走,這樣的比例有五成以上。

以上兩點僅為個人意見,我相信,終有一天,計生工作會更好的開展,會對人民會對國家有更大的貢獻。

2022年工作調研報告 篇11

從近幾年信訪情況來看,各種非正常信訪尤其是進京非訪和羣體性事件增長勢頭猛、影響惡劣、處置難度大,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的不穩定因素。如何破解非正常信訪這一難題,成為當前社會管理創新中亟需解決的現實問題。筆者對連雲港市非正常信訪問題進行了調查研究,並探尋瞭解決該問題的對策建議。

一、我市信訪工作的基本情況

(一)我市信訪工作總體形勢

近年來,我市信訪工作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績,信訪形勢多年來保持總體平穩,沒有發生影響較大的信訪問題和羣體性事件。但同時和全國一樣,我市也正處於社會矛盾的凸顯期,由於改革的深入和利益衝突等原因,在加快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多,不可迴避的矛盾多,需要解決的問題也多,信訪總量仍在高位運行。從20xx年到20xx年,各級信訪總量連續攀升。

(二)我市非正常信訪有關情況

我市赴京非正常上訪處於多發頻發態勢,20xx年度,我市進京上訪實際發生量385批689人次,同比批次上升26、2%、人次上升18、8%。其中非正常上訪239人次,同比上升54、2%,重複非正常上訪現象比較突出。

我市在處置赴京非正常上訪工作中,按照中央聯席辦總體要求,通過採取及時勸返接回赴京非正常上訪人員、認真規範處置工作、促進解決問題、落實責任追究等一系列措施,使絕大部分赴京非正常上訪得到妥善處理,基本做到了有理的解決到位,無理的疏導教育到位,生活困難的幫扶救助到位,違法的依法處置到位,多數非正常上訪人員沒有發生迴流現象,沒有發生惡性的影響大的赴京非正常上訪問題,較好地維護了我市和首都重要地區和敏感部位的秩序和社會大局穩定。

二、連雲港市非正常信訪的特點分析

綜觀我市非正常上訪反映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社保福利、土地徵用與流轉、涉軍人員、民間借貸、涉法涉訴、房產糾紛等方面。其行為呈現出三個特徵:

(一)頻率高發,人數批次明顯增加,連鎖反應明顯。今年非正常上訪同比上升54、2%,而且出現了此類問題解決又引發其他問題的現象。如前幾年我市通過多種渠道解決了企業軍轉幹部問題後,又連續出現退役士官、復員軍官等其它涉軍人員反映待遇等問題。

(二)規模較大,手段方法靈活、行動組織性強。隨着上訪次數的增多,上訪人在跟政府有關部門“打交道”的過程中,也積累了一些“經驗”。為達目的,他們往往想盡辦法,嚴密組織,統一口徑。如民辦教師、涉軍人員、“殘疾車主”,“銀行協解人員”串聯、抱團集體上訪的傾向非常明顯。

(三)行為過激,對抗性明顯增強,社會影響大。有些上訪人不管自己反映問題是否有理,就直接到天安門、中南海、使館區等場所,拉橫幅、靜坐、圍堵大門、攔截車輛等行為進行上訪。

三、非正常上訪形成的原因

(一)上訪人心理因素加劇進京非訪

隨着利益格局調整、收入差距拉大,不患貧而患不均的心理在廣大羣眾中顯得尤為突出。上訪羣眾心理心態偏激失衡,片面理解政策法律,過分強調自身利益形成一些錯誤心態:主要有“官本位”心理,認為“誰的官大就找誰”;“人治”要比“法治”管用;“不鬧不解決,大鬧大解決”的投機心理;“盲從”、“賭氣”、“盲訴、盲訪”心理等。再加上現實中確有一部分人以訪謀生,因訪得利,從而導致非正常上訪逐年增多。

(二)體制的負面效應誘引進京非訪

1、勸返機制的負面影響。對非正常上訪,隨有隨接,隨接隨返,對減少正常上訪總量效果明顯。然而從實踐中看,上訪人產生了去北京上訪管吃、管住、管送,“零成本”逛北京的負面效應,形成越接越多,越接越去的惡性循環。

2、考核通報制度存在一些不足。發生非正常上訪後一級通報一級,為降低數量,後移名次,基層就會採取“攔”、“堵”、“截”等手段,這就給上訪人造成基層黨委政府怕去北京上訪的錯覺,以此要挾責任單位滿足其過高訴求或不正當要求。

3、責任劃分中存在不合理成份。《信訪條例》規定解決信訪問題應“屬地管理,分級負責”,但在特殊時期、敏感時節,涉及到三跨三分離、涉法涉訴等信訪問題時,強調讓户籍所在地穩控,有時迫於壓力,為完成穩控任務,就可能答應了一些不該答應的條件,一定程度上放大了羣眾通過非法上訪能解決問題的想法,導致工作越做越被動。

(三)政府職能缺位助推進京非訪

非正常訪反映的問題,有相當一部分是在基層受理過。但鄉鎮、村基層組織功能弱化,力量薄弱,處理信訪問題的能力水平有限,致使“依法、及時、就地”解決問題成為一句空話,導致矛盾上行。同時基層幹部在接待、處理羣眾來信來訪過程中,確實存在方法簡單、工作拖沓、推諉扯皮的現象,小事拖大,大事拖“炸”,進而羣眾情緒失控,採取進京上訪。

(四)法律遏制不力致使老户肆意非訪

1、在適用法律上有難度。《信訪條例》內容欠缺,導致上訪秩序混亂。首先,《信訪條例》沒有對上訪案件做終結的法律規定;其二,對正常上訪和非正常上訪缺乏明確的法律界定;其三,對纏訪、鬧訪、無理訪等行為缺乏剛性的管理措施。由此,降低了《信訪條例》的法律約束力,導致上訪秩序混亂。處置非正常上訪人的違法犯罪行為的有關法律依據分散規定在《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多部法律法規中,且多屬缺乏可操作性的原則性規定。

2、依法處置非正常上訪的主體不明確。非正常上訪行為違犯了《信訪條例》、《治安管理處罰法》和《刑法》等法律法規,本應由公安處置的違法行為,但由於“三個慎用”的出台,導致公安機關不敢處置,信訪部門無力處置。尤其是勞教制度取消後,老户活動更加頻繁,組織更加嚴密。7月1日那天在北京參與非訪的將近1萬,對於這些老户如何教育疏導,沒有什麼好的對策,導致加入非訪隊伍的人員不斷增加。

四、我市處置非正常信訪的做法及存在的問題

(一)我市處置進京訪的一些做法

1、領導重視,組織健全,構建應急處置小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駐京工作,專門成立接訪二處,主要負責羣眾進京上訪的應急協調和處置工作。

2、精心組織,快速反應。駐京工作組成立以來,按照“遇有情況,快速反映,提前布控,靠前化解”的處置原則,發現人員失控進京,主動對接有關部門,主動到敏感地區布控,果斷處置,迅速勸返。多次成功勸返,如海州區張某等6人多次進京,有兩次在中南海帶出,蘇紅酒業一批33人次進京被成功勸返。

3、全力協調,多措化解。每次發生非訪以後,市駐京工作組在第一時間向省駐京工作組及國家信訪局等部門及時彙報,爭取理解和支持,儘可能地核減。同時,對於事發單位發函交辦,跟蹤問效,及時化解矛盾,防止因處置不力再次迴流非訪。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儘管我市在處置非正常信訪問題上,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也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

1、非正常上訪人員的勸返接回、穩控和處理工作難度大。一是接回難。如果上訪人在北京沒有違法行為,或者不願意返回,信訪部門無權採取強制措施將人接回。二是穩控難。非正常上訪人員在北京發生違法行為之前,任何執法機關對他們都不能拘留、關押,採取人盯人、死看死守的方法穩控也存在限制人身自由之嫌。三是處理難。由於法律依據和證據不足,即使公安機關對非正常上訪人做出拘留、勞教等處理,被處理的非正常上訪人若對處理不服,就會提起公訴,而公安機關往往會被裁定為敗訴,還要對非正常上訪人進行賠償,致使許多公安機關不敢依法處理。

2、現有的信訪終結機制不健全。按照《信訪條例》第三十五條第三款之規定,問題確已解決並且已經三級終結的信訪案件,“信訪人對複核意見不服,仍然以同一事實和理由提出投訴請求的,各級人民政府信訪工作機構和其他行政機關不再受理。”而事實上,只要上訪人不息訴,上級就交辦,原來的終結隨之成為一紙空文。尤其是對已經法律程序終結的無理非正常信訪,缺乏相應的終結機制。

五、遏止非正常信訪的對策思考

針對非正常上訪的行為表現、發展趨勢和產生的原因,筆者結合在實踐中化解非正常上訪的探索,提出如下對策:

(一)創新體制,整合資源,構建一元化“信訪大格局”。

化解信訪矛盾的理想路徑是把信訪資源的整合與政府機構改革結合起來,把信訪與監督結合起來,建立起統一、權威的社會矛盾處理機制。

從目前組織架構來看,市級黨委政府應該轉變觀念,優化信訪的社會環境及運行機制,根據市情,加強統一領導,建立黨、政為主導、有關部門各司其職、社會各種力量積極參與、信訪部門適時協調的信訪新格局。如有的地方成立了羣眾工作部,以羣眾工作統領信訪工作,發揮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管理體系的優勢,全社會共同擔起維護羣眾合法權益的職責。

(二)創新機制,完善功能,構建一體化“社會大協同”。

社會協同是創新社會管理的核心內涵和化解信訪矛盾的主渠道。隨着社會網格化管理創新模式的不斷推行,結合信訪矛盾網格單元化解方式的運用,可以構建以來訪接待為主軸、法律諮詢解答與心理諮詢為輔佐的“一軸兩翼”接訪模式。

一是在“規範”、“暢通”中推進有序上訪。嚴格按照新《信訪條例》的規定,改“批示立案”為“法定立案”,凡是符合法定條件的上訪申訴,沒有領導批示也能立案;不符合上訪條件的上訪申訴,即使有領導的批示也不能立案,嚴防接訪中的隨意性。

二是在“治本”、“控源”中消減信訪矛盾。注重政策的跟蹤評估以及政策執行效果的反饋,妥善處理信訪問題。對因政策原因引發的信訪問題,要注重執法監督。檢查政策執行中執法者不當行政原因造成信訪問題時,信訪工作機構要大膽行使《信訪條例》賦予的行政處分建議權,制止不當行政執法行為。

三是在“調處”、“化解”中提升社會協同效能。要建立起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有利於迅速化解矛盾糾紛工作的機制。探索民間組織參與信訪,讓非政府背景的社會組織承擔起社會弱勢羣體與政府及司法機關間溝通、協調的功能。成立第三方中介機構,組織相關專業人員、法律援助人員、社會志願者共同參與,綜合運用諮詢、教育、協商、調解、聽證等方法,如社會義務工作者對各類信訪人羣的義務心理疏導、法律援助、政策諮詢和社會關懷等,以形成現代法治社會所需要的人民羣眾社會基礎。

(三)創新方法,包容並蓄,構建科學化“依法大息訪”。

在信訪工作中,要善於運用“源頭治理、動態管理、應急處置”的社會管理機制,綜合體現情理交融、敬畏人民、和貴包容、法治保障相結合原則。

一要以“評”控訪。要“建立健全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認真研判有關信訪問題的嚴重性、危害性、誤導性等潛在風險,既要防止大信訪問題處置不當引發羣體性事件,也要防止忽視小信訪問題而演變為大事端。特別是對事關羣眾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要科學、慎重決策,儘可能減少因決策、政策不完善和行政行為不規範產生的矛盾糾紛,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信訪問題。

二要依“法”息訪。建議建立公開聽證信訪制度和必要的信訪終結制度,對“兩級終審”、“三級終結”的案件進行最終認定,推廣無理上訪户終結制度,把信訪聽證與規範信訪秩序結合起來,實施無理上訪老户終結制度。

三要依“規”懲訪。面對惡意非正常上訪行為,一要慎用警力,二要依法處置。慎用警力不是不用警力,從法律上界定非正常上訪行為表現後,對那些在非正常上訪行為中違法人員,公安機關就可以依法處置,要在全社會形成一種違法必究的導向。讓上訪人知道非正常上訪不僅無助於解決問題,還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從根本上扭轉當前的被動局面。

(四)明確導向,多元評價,構建科學化考評機制。

當前信訪事項解決率偏低,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幹部考核評價制度不完善造成的。因此,要用好乾部考核“指揮棒”,在考核幹部政績時,加大民生指標的分值設置,讓幹部更加註重與羣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社會建設,真正做到“羣眾最關心什麼,幹部就該考慮什麼”。

1、考評內容從注重“數量”轉向“數量與質量兼顧”,以有效結案率為考核的重要指標。信訪工作要立足於解決問題,不能單純地把上訪人數多少、上訪重大事件多少作為考評官員的依據,而應對各地的上訪情況進行有效監察和掌握,督促各地積極解決上訪所反映的問題,以問題最終解決的數量和質量,來考評。

2、創新過錯追究機制。過錯追究,就是對因幹部違法亂紀、該作為不作為而引起的羣眾上訪,要嚴格追究幹部的責任,並對單位實行嚴格的扣分處理。但應明確,屬於改革帶來的陣痛,以及涉法案件的上訪,只能是讓各級幹部儘量做好思想工作,不應該追究幹部的責任;屬於別有用心聚眾鬧事的,應該嚴厲打擊,不應該追究幹部的責任。實行嚴格的過錯追究制優點體現在:一是各級幹部心裏服氣,氣順,工作也有積極性;二是個別違法亂紀的幹部也會有所收斂;三是不會再出現因上面的壓力太大,領導幹部向無理取鬧的人妥協、讓步,使別有用心、聚眾鬧事的人有機可成,形成“愛哭孩子多吃奶”的惡性循環局面。

隨着我國各項改革的全面推進和社會利益格局的逐步調整,各類複雜的社會矛盾日益顯現,信訪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信訪矛盾不能靠“堵”更應重視“疏”。因為“堵”只能將“橋樑”變“鴻溝”,“疏”則能把“天塹”變“通途”。要建立良好、正常、規範的信訪秩序,形成文明、有序、理性、合法的信訪氛圍,讓信訪問題得到更快更好的解決,需要社會各方齊抓共管,共同支持與努力。解決信訪問題任重道遠,信訪工作制度、社會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都需要一個過程,我們不能消極等待制度完善,而是要在這個過程中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深入探討研究信訪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認真做好新時期,新形勢下的信訪工作,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2022年工作調研報告 篇12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根據院黨委的工作部署,黨委組織部就如何進一步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行了專題調研,研究提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我院大學生黨建工作的思路和對策,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統一思想明確任務,“三項工程”相得益彰

——三年來我院大學生黨建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績

隨着學院黨委“關於加強和改進黨的組織建設工作的若干意見”文件的頒發和大學生黨建工作會議的召開,目前我院已基本構建成大學生黨建的科學管理機制,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委組織部、黨總支分級負責,黨委學生工作部、共青團協調配合,學生黨支部貫徹實施,專兼職組織員共同把關的工作格局。在這樣一個統一領導,分級負責,步步落實的管理模式下,三年來,通過“三項工程”建設,我院的學生黨建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1、抓隊伍建設工程,落實三個明確:思想明確、目標明確、對象明確

20xx年3月,學院召開大學生黨建工作會議,從培養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明確我們黨建工作的指導思想: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深入學習和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黨的xx大精神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引領,堅持以人為本,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以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發揮為重點,以學生黨支部組織建設為實破口,以主題教育活動為載體,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建設一支有理想、有覺悟、有作為、有榜樣作用的大學生黨員隊伍,為學院的改革、發展與穩定提供堅強有力的保證,為黨和人民培養高素質的社會主義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鑑於生源的原因,開展學生建黨工作是一件非常繁重的任務。黨委組織部根據院黨委的要求,以樹根立魂為根本,以育人為本為工作宗旨,以我院大學生黨建工作會議為契機,適時提出了發展黨員的梯次結構和工作重點,明確工作目標和任務,提出“一年級着力培養銜接、重在選苗;二年級着力主動發展、重在育苗;三年級着力全面考察、重在教育”的工作思路,各系部黨總支根據“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適度均衡”的十六字方針,積極、穩妥地做好組織發展工作。目前,已基本實現一年級有黨員、二年級班班有黨員、三年級班上有黨小組的工作目標。

三年來,共發展大學生黨員375名。其中,是55名,是114名,是206名。的發展數與相比翻了近兩番。

2、撫“育苗”工程,建立三項保障:制度保障、機制保障、程序保障

在學院層面,制定了《中共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委員會發展黨員工作實施辦法》、《關於推薦優秀團員青年作為黨的發展對象的通知》、《關於建立入黨積極分子三級培訓機制的通知》、《關於建立專兼職組織員隊伍的通知》等一系列制度性文件,這從制度上保障了大學生黨員育苗工作的落實。同時不斷強化工作機制和組織機制,以來,我院實現了黨的組織在學院內做到全覆蓋,完善了組織體系,配備了專職從事學生工作的黨總支副書記、專職黨員輔導員、以及專兼職組織員。在系部層面,各黨總支結合自身特點,制定了《發展對象聯繫人制度》、《黨章學習小組制度》、《組織生活規章》、《組織談話制度》等。建立了黨支部聯繫團支部,黨員輔導員聯繫學生黨員,學生黨員聯繫入黨積極分子、學生團員的包圍式機制。通過不斷完善“公示制度”、“答辯制度”、“徵求羣眾意見制度”的方法,進一步促進發展黨員工作制度化、透明化、公開化,有效地提高了廣大學生對發展黨員工作的瞭解、支持以及對黨的信任和擁護。目前,在育苗工程建設上已初步形成:啟發—選苗—培養—再選苗—重點培養的工作流程。

按照“早播種、早選苗、早培養”的方針,各系部建立了黨章學習小組、業餘黨校,並同學院黨校,基本構建了三級黨校的培訓網絡。通過制定廣泛教育、重點培養、適度發展的黨員發展“三步走”的工作方式,實現了從普通學生到入黨積極分子到發展對象到預備黨員每一個環節環環相扣的培養教育的體系。

三年來,黨校共培訓學生、學生黨員4132人次。其中,是842人次,是1334人次,是1954人次。參加黨校學習的學生為歷年之最。

在黨校的日常管理上,我們注意“兩頭沉”,即一頭重新生的啟發教育,一頭重畢業生黨員的離校教育。並建立了黨校學習全程考核制度。為此,當一名普通學生成為中共正式黨員,一般情況須經過黨校三次學習。達到了對黨的理論、黨的歷史、黨的根本任務的認識、掌握、體驗,黨校的學習成為大學生的人生導航站......

2022年工作調研報告 篇13

在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的推動下,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規模不斷擴大,勞務經濟已成為農民致富的重要途徑,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為改變生存狀況外出務工。但由於種種原因,許多外出務工人員將子女留在農村,由此產生了一批特殊羣體,即 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是指其父母一方或雙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鄉,並需要其他親人照顧,年齡在十六歲以下的兒童。即沒有能夠跟隨外出務工的父母前往城市接受教育,而是被留在家裏,在當地農村上學的農村流動人口的子女。

孩童時期是人的身體發育、性格養成、知識積累的關鍵時期,缺乏父母關愛與呵護的留守兒童,由於沒有得到正確的教育和引導,他們極易在心理、生理、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產生很多偏差性的問題。雖然國家在近些年加大了對留守兒童的關注力,也出台並實施了一系列的有效政策與措施,加強文化與心理的教育與引導力度、保護留守兒童的合法權益等以改善留守兒童的現狀,但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已經覆蓋了整個社會,而且留守兒童的數量持續增長的趨勢。因此,在留守兒童中所出現的一系列問題,無論是新出現的還是已有的,均亟待解決。

大觀鎮留守兒童現狀

據新華網發佈的全國婦聯的最新研究報告給出的最新數據指出:目前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約有5800萬人。四川農村留守兒童人數高達230餘萬,佔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的比例最高,達到11.34%,而且在各地分佈很不均勻,凸顯教育失衡問題。南溪區作為宜賓市全域開放的橋頭堡,經濟發展和市民素質需要並駕齊驅,而留守兒童過多的問題勢必影響未來南溪的全面發展,所以對南溪區留守兒童的關注與關愛必不可少。

(1)調查基本情況

本次選取南溪區相對發展較好的大觀鎮進行留守兒童的調查,對包括大觀鎮中心校、長慶九年制學校在內的十所國小採用統計學中分層抽樣、整羣抽樣、全面調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調查結果真實可信,後期數據分析相對可靠。此次調查的國小有大觀鎮中心校、牟亭國小、菜花國小、勝利國小、飛馬國小、民康國小、興旺國小等八個國小,地理位置均衡,學校規模層次明顯。調查分為學生調查問卷(附件一,包含數據統計)、教師調查問卷(附件二,包含數據統計)、學校概況瞭解等幾部分構成,年級橫跨4至6年級,共涉及近1500餘名學生,近百名教師,回收有效學生調查問卷150份,教師調查問卷17份。

(2)數據簡析

在這次學生調查問卷統計中,父母均在身邊的學生有33(22%);父母一方在外打工的學生30人(20%);雙親均在外打工的學生81人(54%);其他情況學生6名(4%)。其中,女孩有68人(45.33%)、男孩80人(53.33%)、未填寫2人(1.33%)。父母不在身邊時,98人(65.33%)與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父母超過一年以上不回家的學生91人(60.66%)。家庭主要經濟來源依靠外出打工的學生75人(50%)。每月花銷在100元以內的學生107人(71.33%)。

在這次的教師調查問卷統計中,認為留守兒童與外出打工父母聯繫的主要方式是電話聯繫的老師有17人(100%)。留守兒童有心事的時候,主要向老師傾訴,共9人(52.94%)。相對其他學生,認為留守兒童偏內向的老師有10人(58.82%)認為無差別的老師有7人(41.18%),認為留守兒童學習有一定差距的老師有15人(88.24%)。走訪調查的老師的班級內留守兒童人數多、佔比例大。當學生感到孤單或不開心的時候,多數老師能做到主動找學生談心。

支教隊員在走訪調研過程中,通過與幾所學校的老師溝通交流,得知為了增收致富,外出務工農民越來越多,隨之留守兒童的比例也將逐年增高。對於這些留守兒童的心理、性格、生活的關心與引導刻不容緩。

(3)存在的主要問題

留守兒童比例過高。

雙親均在身邊的只佔總數的五分之一,學生主要構成是留守兒童,這一羣體人數在農村相當龐大、影響範圍很廣,監護人對留守兒童監護弱化。這些留守兒童的監護主要依靠單親或者隔代監護,甚至是其他監護人對其監護。留守兒童的教育、親情培養、安全都不能得到有效保證,對其成長十分不利。

心理、性格問題。

心理問題是農村留守兒童最值得關注的問題。留守兒童與父母溝通很少,無法像其他孩子那樣得到父母的關愛,家長也不能隨時瞭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變化。這種親情的缺失使孩子變得內向、孤僻、抑鬱,甚至有一種被遺棄的感覺,嚴重地影響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班級中留守兒童人數過多,任課教師一般不能及時照顧到每位留守兒童的思想動態,使得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心理健康、健全性格得不到有效引導。

2022年工作調研報告 篇14

胡在黨的xx大報告中指出,必須堅定不移地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須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這兩大任務與民政工作緊密相關,既是黨和國家站在全局高度所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也是對新時期民政工作提出的更新更高要求。民政工作的根基在基層,工作的重點也在基層。鄉鎮身處民政工作的第一線,是全部民政工作的重心和基礎,是反映黨和政府執政形象的前沿窗口。為全面瞭解我縣鄉鎮民政工作機構現狀,近期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筆者對我縣鄉鎮民政工作機構現狀進行了一次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有關情況綜述如下:

一、我縣鄉鎮民政工作機構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長期以來,我縣鄉鎮民政隊伍秉承“上為黨和政府分憂,下為羣眾解愁”的工作理念。牢固樹立“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工作宗旨;牢牢記住“解決民生、保障民權、維護民利”的核心職責;牢牢把握“維護穩定、促進和諧”的核心任務。,認真履行社會行政事務管理服務職能,提高社會保障效能,在化解社會矛盾、穩定農村社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受到了人民羣眾的尊重與好評。進入新世紀以來,隨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民政職能的增加,基層民政工作不僅沒有得到應有的加強,反而隨着鄉鎮政府機構改革受到了嚴重的削弱。主要表現在:

一是機構建設缺位,基層力量薄弱。我縣轄22個鄉鎮,總人口80餘萬人。XX年鄉鎮機構改革前,我縣普遍設置了鄉鎮民政辦公室,領導、人員、經費、機構全部到位。伴隨着XX年鄉鎮機構改革,全面取消了鄉鎮民政辦公室,改設鄉鎮民政助理員一職,且多為兼職。如我縣北部山區鄉鎮名曰“鄉鎮民政(扶貧)助理員”等等。止目前全縣鄉鎮有專兼職民政工作人員26名,女性6名,其中行編14名,事編12名。全縣配備1名的有18個鄉鎮,佔鄉鎮總數的81.8﹪;配備2名的有4個鄉鎮,佔鄉鎮總數的18.2﹪。全縣鄉鎮民政工作人員平均年齡40.42歲。40歲以上13人、其中59歲以上3人,。30歲及以下的僅3人。

二是人員調整頻繁,業務知識匱乏。據統計,目前全縣鄉鎮民政工作人員,從事民政工作時間平均4.1年。5年以上9人,1年以下達6人、佔鄉鎮民政工作人員總數的23.1﹪、佔鄉鎮總數的27﹪。有兩個鄉鎮五年時間調換了三位民政工作人員,縣民政局事前不知情,鄉鎮民政工作人員角色難適應,這在全縣還不是獨例。熟悉和準確掌握民政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是幹好民政工作的基礎和關鍵。據統計,全縣鄉鎮民政工作人員有17人蔘加過縣及以上專業知識培訓,未參加過任何形式培訓的有9人、佔鄉鎮民政工作人員數的34.6﹪、佔鄉鎮總數的27﹪,形成了“上面守營房,下面流水兵”。儘管縣民政局每年花費很大精力組織各類培訓,培訓的速度遜色於鄉鎮調換的力度。鄉鎮民政工作人員頻繁更換,業務知識匱乏,鄉鎮民政工作無連續性,其結果必是“一年忙到頭,萬事理不清”,嚴重影響了我縣民政工作的正常運轉。

三是民政職能增多,隊伍兼職過多。民政是為民之政,和諧之基。進入新世紀後,民政職能逐漸增多,尤以社會保障任務繁重。今年省級政府實施的28項民生工程,由鄉鎮民政直接承辦的有7項,協助相關部門辦理的有3項。至目前,我縣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近萬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3萬餘人,五保供養對象近萬人,重點優撫對象近萬人,此外還有因自然災害造成生活困難羣眾,年均在2萬餘人。正常年份服務對象近8萬人,鄉(鎮)均服務對象近4000人,最高鄉鎮近萬人。年均發放各類民政優待撫卹、定補救助款物5000餘萬元,鄉均200餘萬元,最高鄉鎮近600萬元。隨着社會保障措施的到位,民政服務對象、各類款物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而眼下鄉鎮民政工作人員普遍兼任殘聯理事長,還有兼職鄉鎮司法所長、黨政辦主任、文化廣播站長、村支部書記······,兼職可謂五花八門。此外還要住村參與各項中心工作。人員過少,任務加重,兼職過多,勢必對鄉鎮落實民政有關政策法律法規的深度和廣度帶來嚴重影響,工作質量和工作效果註定大打折扣。

二、加強鄉鎮民政機構建設是實踐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必然要求。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民政工作的對象是廣大人民羣眾。民政所涉及的社救、優撫、低保、婚姻登記、殯葬改革、村民自治、社區建設業務,事關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事關社會管理,民主政治建設。全面加強鄉鎮民政機構建設,高度重視和關心鄉鎮民政工作,是實踐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的現實需要,是加強社會建設,抓好民生工程實施的有力保障。

(一)加強鄉鎮民政機構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民政工作是和諧之基,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做好城鄉低保工作,能有效保障城鄉困難居民的基本生活權益,解決城鄉困難羣眾基本生活問題,促進社會公平和利益關係和諧;做好雙擁和優撫安置工作,對於鞏固國防,保持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促進軍政軍民關係團結和諧意義重大;加強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工作,依法推進村(居)民自治和和諧社區建設,有利於進一步完善基層服務和管理網絡,對於擴大基層民主,維護社會穩定發揮着重要的作用;通過推動慈善事業發展,有利於弘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促進人際關係和諧。

(二)、加強鄉鎮民政機構建設,能進一步密切黨羣幹羣關係。鄉鎮民政工作直接面對廣大人民羣眾。民政的每一項工作都與廣大人民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息息相關,每一項工作體現着黨和政府對人民羣眾的極大關懷。黨和政府的愛民之情,利民之意,惠民之舉,很多方面是通過民政工作來實現的。在當前,各種社會羣體利益分配格局不斷調整變化的形勢下,鄉鎮民政工作的任務越來越繁重,要求越來越嚴格。要從解決人民羣眾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問題出發,切實履行解決民生、落實民權、維護民利的基本職責,落實人民羣眾的基本權益和民主管理權益,切實保障困難羣眾、特殊羣體的基本生活,解決低收入羣體的實際困難,讓他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三)、加強鄉鎮民政機構建設,有利於轉變鄉鎮政府職能。民政工作在政府的職能轉變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民政工作的基本職能是解決社會問題,調節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公平,發展社會民主,維護社會穩定。社區建設村民自治與民間組織管理等工作,都屬於社會管理職能範疇。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社會救濟、優撫安置、社會福利等工作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份。可以説,在政府提供的社會保障服務中,民政社會保障佔有極重要位置。此外,如婚姻登記、收養登記、殯葬管理、社會救助管理、行政區劃、地名管理等工作都是社會管理的基礎,也是政府為廣大羣眾提供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

總之,民政工作是各級政府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是政府必須堅持和強化的主體責任。總理在第十二次全國民政工作會議上深情地説:“作為總理,應該是最大的民政部長,是一個最直接的民政工作者”。這句話充分反映了加強民政的重要性。我們必須從踐行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來認清加強鄉鎮民政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全面加強鄉鎮民政機構建設,進一步把鄉鎮民政工作抓實抓好。

三、全面加強鄉鎮民政機構建設,努力提高民政服務羣眾的能力和水平。

總體思路是:按照充實、完善、規範、提高的基本思路,借鑑我省池洲、宣城市加強基層民政工作的好做法,建立健全鄉鎮民政辦事機構,加強人員配備,改善工作條件,從體制機制上構建鄉鎮民政服務平台,全面承擔起為民服務的職責。

2022年工作調研報告 篇15

鄉村公路是鄉鎮人民對外聯繫、發展經濟、交流文化的紐帶。近幾年,我縣鄉村公路建設發展較快,全縣交通狀況得到較大改善,但是對於鄉村公路的管理養護問題,卻沒有從根本上得到妥善解決,長期需要上級投入。沒有投入,公路質量就逐年下降,致使很多鄉村公路無法正常發揮作用。為解決這一問題,xx鄉、xx鄉結合產業發展,探索鄉村公路建設、管理、養護機制,改變了過去鄉村公路建設難、管理難、養護難的狀況。

兩鄉交通概況

xx鄉地處渝鄂邊境,原有12個行政村,1968户,6996人,地域面積75平方千米。境內公路,1981年建成,當時作為省道,路況較好,國家每年撥付專款,統一組織道路的養護。1990年後國家不再統一組織維護,鄉政府缺少資金,公路養護便無法落實。經年累月,致使該段公路路面大坑套小坑、大槽套小槽,過往運煤、運貨車輛都帶着鋤頭、被子、方便麪,司機開一段車,又下來用鋤頭填幾個坑,陷車、斷軸、破胎或堵車就卷着被子在車裏睡覺,37公里路車輛正常行駛就需11個小時,如遇堵車,常要三五天才能疏通。

xx鄉位於縣城東部渝鄂交界處,原有7個行政村,1870户,6700人,地域面積48平方千米,素有 煤炭之鄉 之稱,以前只有唯一一條通往縣城的公路,全鄉的煤炭都是通過這條路顛簸45公里,運至縣城碼頭,再借助長江水道輾轉到其它地方。為降低運輸成本,1979年,鄉里決定打通zz至長江邊一渡口的出境幹道,鄉里召集民工修建了3公里後,由於技術方面原因而擱淺。1985年,鄉里再次召集村民民工建勤修路,在原有基礎上延伸了8公里後不了了知。1990年,鄉里又一次牽頭修路,將原來的測設方案完全否定,重新進行了勘測,修至11公里左右,因為資金、技術等因素的制約,再次擱淺。1999年,在有關部門的幫扶下,xx鄉第四次實施長紅公路的修建,歷經兩年,終於實現了初通,但路基不牢、路況極差、無人管護, 下雨一身泥,天晴一身灰 便是對它的真實寫照。並且鄉政府還欠下160多萬元的債,攤下一大堆遺留問題。

二四層法 化解公路建管難題

xx鄉和xx鄉境內都藴藏着豐富的煤礦資源, 近幾年,兩鄉以煤炭為主導的產業得到迅猛發展,交通運輸量大幅度增長。去年,xx鄉原煤產量達到12萬噸、烤煙4500擔,xx鄉原煤產量達到25萬噸。隨着兩鄉產業的快速發展,本就癱瘓的公路,已成為制約兩鄉經濟發展的瓶頸。為打破這一瓶頸,鄉黨委、政府一般人在對轄區已形成規模的煤炭企業經營現狀進行深入調查、論證後認為,從產業發展角度,兩鄉道路最大的收益户是煤炭企業,解決道路管養問題,可以探索企業參與的路子,改善企業只用不管的道路建管現狀。於是,兩鄉提出了由政府統籌,煤炭企業出資的辦法,着手開始鄉村公路建管各項工作。並從統一思想認識、精心制定方案、認真組織實施、進行長效管護四個層面探索出鄉村公路建、管、養的長效機制。

第一層:統一思想認識。讓企業自願拿出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錢,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針對這一困難,兩鄉分別成立主要領導為組長、鄉鎮幹部全部參加的思想工作小組。從煤炭產業發展、煤炭企業發展的角度,從為羣眾辦好事的角度,進行宣傳發動,與企業負責人交心談心,耐心的同企業老闆計算道路整修後運輸成本降低、產量提高、企業效益的增加值,對比分析整修公路投入與實際產生的效益比,讓企業認識到整修公路是企業發展的需要。xx鄉採取主要領導與分管領導一人一礦,分片發動,據介紹,為做通某煤炭企業的思想工作,負責該礦的鄉領導曾連續三天在煤礦吃、在煤礦住。zz鄉黨政主要負責人則實行白天工作,晚上登門的辦法,開展這項工作。

動員企業的同時,鄉鎮幹部還走村入户,以院壩會等形式,進行公路整修宣傳,結合鄉里煤炭、蔬菜、烤煙、藥材、農產品運不出去,生活、生產物資運不進來,過往司機和行人談 路 色變的道路狀況,給羣眾分析公路整修後帶來的好處,讓羣眾知道修路不僅是政府的責任,企業的需要,更是惠及自己的大事,使廣大羣眾積極支持道路的整修。

功夫不負有心人,兩鄉煤炭企業後悔自己沒有及早重視運輸道路建設,影響了效益,思想很快統一到鄉黨委、政府的認識上來。羣眾也對鄉上的這些行動拍手稱快,表示一定積極支持。

第二層:精心制定方案。在煤炭企業同意自願出資後,兩鄉庚即成立政府主要負責人為組長,出資企業負責人為副組長,鄉鎮幹部、村社幹部為成員的公路整修領導小組,制定公路整修具體方案。一是決定公路整修統籌協調工作和資金的管理由鄉政府負責;二是制定整修公路的規模、工期、工程質量、青苗損失、安全措施、獎懲辦法等,如xx鄉要求整修的公路背水溝要暢通、鋪三米寬的碎石、路面不準有大於10釐米的坑;三是落實各煤炭企業出資比例,xx鄉由境內的四家煤炭企業承擔道路整修資金。zz鄉由兩企業負責公路的整改資金及zz鄉政府在原公路建設過程中的債務償還。

制定方案的過程中兩鄉還重點抓住三個環節:一是在總體規劃的前提下,廣泛聽取出資企業的建議,儘可能的尊重企業的意願,xx鄉曾四次向企業印發意見徵集書、兩次組織企業討論規劃,xx鄉曾三次召集企業負責人對規劃進行討論;二是強化村社幹部大局意識和為公路整修的服務意識,使村 兩委 主動配合公路整修;三是廣泛聽取羣眾對公路整修的意見和建議,並通過村社 一事一議 ,完善公路整修過程中有關羣眾損失補償的辦法。

第三層:認真組織實施。為確保公路整修的順利進行,xx鄉和xx鄉成立了統籌協調組、財務管理組、材料採購組、質量安全巡查組、矛盾糾紛調解組和公路整修組,實行統籌協調、分組作戰。統籌協調組由鄉黨委書記任組長,企業負責人和村社負責人為成員,重點負責公路整修過程中各組之間的工作協調、與鄰近鄉鎮在整修過程中需要進行的協調工作。財務管理組由鄉長任組長,企業代表為成員,負責公路整修的經費管理。材料採購組由一名副鄉長為組長,企業代表為成員,負責炸藥、石子、水泥等材料的採買。質量安全巡查組由鄉政府與企業代表組成,全天進行安全和施工質量巡查,對發現的問題責令施工隊現場整改。矛盾糾紛調解組由鄉和村社幹部組成,負責對施工過程中沿路植被、農民莊稼被損等可能發生的糾紛進行調解處理。公路整修組由鄉政府、企業負責人組成,負責組織具體整修工作。在實施過程中,兩鄉還強化 三公開 ,一是公開經費的開支,設立公示欄,隨時公佈開支情況,每月由出資企業負責人集體對開支情況進行審核。二是公開材料採買,各項材料的價格由政府、企業負責人按照 質中求廉 的要求共同決定。三是公開質量巡查情況,做到每天一公佈,每半月一評比。

交通改善促進產業發展

通過 四層法 ,xx鄉投資110萬元,完成37公里的公路整修,原來車輛正常行駛需11個小時,現在只要2個小時;xx鄉投資310萬元,完成全長18公里的公路整改,政府在公路建設過程中的債務全部償還,運煤里程比原來減少27公里,每噸煤炭運費降低6元,過去一天跑一趟,現在每天可跑兩趟。公路建設大大改善了投資環境,擴大了兩鄉對外經濟技術和物資交流,加快了優勢資源開發,在去年基礎上,今年xx鄉原煤產量增加5萬噸、烤煙產值增加177萬元,xx鄉原煤產量增加5萬噸。長效管護機制的建立為兩鄉產業結構調整,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供了基礎條件保障。

2022年工作調研報告 篇16

近年來,隨着農發行業務的不斷髮展,企業對開户網銀的使用也日益廣泛。網上銀行又稱網絡銀行、在線銀行,是指銀行利用Internet技術,通過Internet向客户提供開户、銷户、查詢、對帳、行內轉帳、跨行轉賬、信貸、網上證劵、投資理財等傳統服務項目,使客户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夠安全便捷地管理活期和定期存款、支票、信用卡及個人投資等。

網上銀行使金融服務從櫃枱延伸到網絡,具有無紙化交易、服務方便、快捷、高效、可靠、經營成本低廉、簡單易用等特點,為社會經濟活動帶來了很多便利。同時,網上銀行業務所特有的便捷性、隱蔽性、虛擬性、複雜性和跨國性,也為不法分子的洗錢活動提供了可乘之機,使反洗錢工作面臨着諸多問題,給金融機構反洗錢帶來了嚴峻的挑戰。農發行有網銀業務,因此也存在相關風險。 網上銀行反洗錢工作存在的隱患和問題如下,

1、網上銀行缺乏法律法規的保障

網上銀行是經濟金融活動的一部分,它離不開法律的規範和保障。目前,我國仍然沒有一部完整的關於網上銀行的法律規章制度,缺乏對網上銀行嚴密有效的監管措施,並且,現有的反洗錢法律法規主要針對的是金融機構或特定非金融機構的傳統業務,很難規範網上銀行業務的發展。法律法規的缺失給不法分子添加了更多的便利,增加了反洗錢的難度,使網上銀行的經濟金融活動不能正常有秩序的進行。

2、網上銀行無紙化交易增加了監查可疑交易的難度

網上銀行業務採用的是無紙化交易,客户通過互聯網可以隨意自主地匯劃資金,無須註明用途,沒有原始單證,只有業務流水和分户賬。在傳統支付交易的辦理中,客户需要到銀行櫃枱上填寫相關票證,寫明交易的時間、金額、用途等要素,並簽名確認,一筆交易要經過多個相關工作人員的經辦、授權、審查才能辦理,在如此嚴密的業務流程控制下,多次、頻繁發生的大額交易很容易被察覺。與傳統的業務辦理流程相比,在無紙化交易的過程中,銀行更難對其資金進行監控和分析,這也就增加了對可疑交易監查的難度,更利於洗錢犯罪行為的滋生。

3、客户身份識別問題

客户身份識別是金融機構反洗錢工作的第一道關口。金融機構通過確認客户的真實身份,及時發現涉嫌違法犯罪的可疑客户,從而在源頭上預防洗錢犯罪,有效保護金融體系的安全和穩定。但是網上銀行業務的隱蔽性和虛擬性嚴重妨礙了客户身份的識別。現在,許多網上銀行的信息交流和業務辦理,都可以在幾乎匿名的方式下進行,匿名的方式導致無法辨別客户的真實身份,這為洗錢者提供了方便之門。

4、交易機制不夠嚴格

客户通過網上銀行辦理支付轉賬等業務時,沒有相關機制對其交易進行限制,例如在實際操作中,有的行對個人網上銀行客户單筆支付金額和每日累計金額不予以限制,任憑資金自由進出,這種寬鬆的交易機制無疑為洗錢等非法分子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網上銀行業務不斷完善,業務量持續增加,怎樣持續穩健的發展網上銀行業務,防範打擊利用網上銀行業務洗錢等非法犯罪行為,已成為廣大金融機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以下提出幾點關於網上銀行反洗錢的建議,

1、建立和完善網上銀行反洗錢法律法規

加強和完善網上銀行相關方面的法律法規,實施對網上銀行支付交易嚴密有效的監管,是預防和打擊洗錢活動的重要措施。我國網上銀行發展迅速,而相應的法律法規無法滿足網上銀行目前迅猛的發展現狀。所以,必須及時建立和完善網上銀行反洗錢法律規章制度,以便規範網上銀行業務,避免網上銀行監管出現紕漏。 2、完善交易紀錄信息的保存由於網上銀行採用的是無紙化交易,對於交易紀錄信息的保存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銀行很難對其資金進行監控和分析。因此,必須對交易記錄信息保存作出明確規定,完善網上銀行業務交易紀錄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實性,確保核查時能夠及時還原交易信息,防止洗錢行為的發生。3、做好客户身份識別工作相關條款規定,金融機構利用網上銀行為客户提供非櫃枱方式的服務時,應實施嚴格的身份認證措施,強化內部管理程序,識別客户身份。所以,網上銀行業務在進行客户身份識別時,應該做到嚴格執行客户網上銀行業務准入時的身份認證,確保客户身份真實,金融機構應通過實地調查等措施,掌握客户的真實情況,以此來防範客户利用虛假材料開户、交易,規避洗錢犯罪的發生。

4、完善網上銀行交易機制

寬鬆的交易機制會給不法分子更多鑽空子的機會,所以應該改變過於寬鬆的交易模式,設置一些限制來杜絕洗錢犯罪行為的發生。例如在網上銀行業務引入現金管理有關規定,對單位客户網上業務設定累計金額限制等等。此外,還應該完善網上銀行交易監控技術手段,對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進行自動、及時監測和記錄,使數據甄別分析智能化,使反洗錢工作逐步規範化、科學化,為異常交易的識別提供基礎信息,提高網上銀行洗錢活動的敏鋭度、時效性和準確性,為打擊網上銀行洗錢犯罪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總而言之,我們要重視和打擊洗錢等非法犯罪行為,通過不斷的探索、實踐,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反洗錢預防體系,切實提高反洗錢防控水平,將洗錢活動阻止於發生的源頭,維護廣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不受侵害,保證國家金融經濟體系持續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