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縣殘疾人保障工作的調研報告大綱

殘疾人是我國社會中的一個特殊弱勢羣體,關愛、扶助、保障殘疾人事業的發展,是各級黨委、政府以及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當前,我國經濟社會各方面正處於快速發展時期,科學合理地構建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對於貫徹落實“xxxx”重要思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關於我縣殘疾人保障工作的調研報告大綱

一、我縣殘疾人社會保障工作的現狀

目前我縣共有殘疾人2.8萬名,佔全縣總人口的6.36%,涉及全縣五分之一的家庭。近年來,我縣殘疾人事業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導、殘聯協調、部門合力、社會參與的全方位殘疾人社會保障工作格局。主要表現在:

(一)殘疾人組織建設不斷完善。我縣殘聯成立於1991年,現已建有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所、縣康復服務指導站和用品用具供應站3個下屬單位。同時,在縣委、縣政府的關心下,全縣24個鄉鎮、6個社區以及殘疾人較多的村都配備和選聘了專兼職殘聯幹部,較好構建了縣級殘聯“四位一體”、鄉鎮殘聯“三位一體”的組織框架,為我縣殘疾人事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組織保證。

(二)殘疾人康復事業取得進步。近年來,我縣殘聯充分調動社會力量興辦殘疾人康復事業,先後開展了“助聽工程”、“盲人復明工程”等各項活動,共投入資金60餘萬元,為632名白內障患者施行了復明手術,為32名智殘兒童進行康復訓練,為260名殘疾人免費安裝假肢,為30名聾人免費安裝助聽器,為264名下肢殘疾人捐贈輪椅,為251名盲人捐贈盲杖,為27名低視力者配上助視器;為4649名殘疾人辦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支付保險費53316元。同時,還成立了縣殘疾人康復指導中心(縣慈愛醫院),殘疾人康復事業有了較大的發展。

(三)殘疾人教育工作效果明顯。“十五”期間,我縣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從70%提升到97%。開辦各類殘疾人技術培訓班13期,培訓殘疾人598名,使部分殘疾人掌握了種植、養殖、修理、電腦、縫紉及盲人保健按摩等技術,為殘疾人拓展就業門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四)殘疾人就業工作穩步推進。我縣認真貫徹執行《殘疾人保障法》,先後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做好殘疾人勞動就業工作的通知》、《xx縣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徵收辦法》等文件,使我縣殘疾人按比例就業工作得到較好落實。近五年來,全縣共徵收殘疾人就業保障金近1000萬元。同時,落實集中安置殘疾人就業96名,按比例分散安置殘疾人就業369名,異地安置殘疾人就業86名,扶持殘疾人個體就業44名。

(五)殘疾人扶貧工作措施有力。近年來,縣政府將殘疾人扶貧工作納入全縣扶貧總體規劃,統籌安排,對殘疾人採取特別的扶助,先後開展殘疾人“脱貧工程”、“小康(致富)工程”和“萬户安居工程”等活動,取得了良好效果。據統計,96名殘疾人得到小額貸款,6個殘疾人扶貧基地得到700萬元康復扶貧貸款,81户貧困殘疾人得到修建住房補貼,320名貧困殘疾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全縣社會各界共與1085名貧困殘疾人幫扶結對。

(六)殘疾人維權工作紮實有效。XX年5月,在縣政府的關心支持下,縣殘聯與縣法律援助中心聯合創辦了縣殘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建站以來,共為殘疾人承辦法律援助案件145件,為殘疾人挽回直接經濟損失50餘萬元,較好地維護了殘疾人的合法權益。

二、我縣殘疾人保障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雖然近年來我縣殘疾人保障工作確實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效,但總體來説,殘疾人經濟上的貧困性、生活質量上的低層次性和承受力上的脆弱性,仍未得到根本改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與困難:

(一)殘疾人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再就業壓力依然存在。一是廣大農村殘疾人由於各方面因素的制約,大多缺乏職業技能和實用技術培訓,就業機會少,就業難問題更加突出。二是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困難大。據瞭解,全縣分散安排殘疾人就業人數僅369人,遠遠達不到規定的1.5%比例。三是企業改組、改制、減員增效、下崗分流中殘疾人首當其衝,下崗殘疾人越來越多,殘疾人再就業壓力增大。四是殘疾人職業培訓和就業服務機構相對缺乏,不能滿足為殘疾人開展就業服務的實際需要。

(二)殘疾人社會救助和保障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一是救助範圍不夠寬。目前,我縣對殘疾人的救助和保障主要以低保劃線(農村家庭月人均收入150元以下,城鎮家庭月人均收入248元以下)。這種以低保劃線的做法,使得一些處在低保標準邊緣的殘疾人很少獲得有效的救助。二是救助金額偏低。現行的低保救助標準,農村低保對象每月不得低於50元,城鎮低保對象每月不得低於90元,只能解決吃飯問題,但對於殘疾人來説,與健全人相比,除了日常基本開支以外,還有一些特殊的開支,如康復醫療等。三是救助機構承擔的職能不夠完善。目前,突出的是鄉鎮殘聯機構配置與日益增多的殘聯工作業務不相適應。

(三)殘疾人無障礙設施建設有待進一步完善。一是目前我縣許多建築物以及公共場所沒有設計、安裝、建設無障礙設施,如一些重要的建築物根本沒坡道,電梯上沒有殘疾人專用按鈕;還有不少公廁沒有設置殘疾人專用位置等。二是現有的無障礙設施沒有得到很好地管理,如有的盲道成為停車和存放自行車場地,甚至被破壞;有的坡道變成了自行車或摩托車道;有的無障礙設施被攤位侵佔;有的建築物無障礙設施另作它用等,導致這些無障礙設施無法發揮應有作用,形同虛設。三是在一些重要新聞節目,如《xx新聞》沒有開通“雙語節目”,從而使部分殘疾人即使想了解xx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也只能是“充耳不聞”。

三、加強我縣殘疾人保障工作的對策

(一)進一步加大殘疾人就業工作協調力度,努力促進殘疾人就業。要根據殘疾人的特定情況,建立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網,在勞動部門指導下,堅持“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殘疾人勞動就業方針,開展殘疾人培訓、能力評估、就業登記、就業介紹等系列化服務工作。政府應出台更多的優惠政策和扶持保障措施,鼓勵和吸引更多的企業吸納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就業。要進一步落實好《xx縣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規定》等政策,依法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對安置殘疾人達不到規定比例的單位,應依法足額徵收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勞動保障部門應當加強對殘疾人勞動權益保障的監察,及時糾正用人單位在殘疾人權益保障方面的違法行為。

(二)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建設,確保殘疾人和健全人的脱貧工作同步實施。經過近幾年的努力,應該説我縣的殘疾人社會救助體系已初具雛形,但還需進一步的完善。一是進一步擴大救助範圍。建議政府出台特殊優惠政策,將目前收入稍高於低保標準、處在低保標準邊緣,生活中確實存在嚴重困難的殘疾人納入低保;將年邁體衰、喪失勞動能力的重度殘疾人納入農村五保供養體系;建立重度殘疾人“庇護所”,靈活採取集中供養或分散供養的方式,解決他們的生活實際困難。二是建立醫療保障體系。參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做法,採取政府財政補貼一點、縣殘聯從保障金中資助一點、殘疾人個人出一點的辦法,在殘疾人中單獨建立醫療保險體系,解決殘疾人就醫難的問題。三是加大殘疾人技能培訓救助力度。建議由政府補助一定的啟動資金,開展適合殘疾人特點的勞動技能培訓,讓他們掌握一技之長,努力使其自食其力。

(三)進一步加強殘疾人無障礙設施的建設和管理。一是縣殘聯應參與建築物設計圖紙的審核,嚴把無障礙設施建設審批、驗收關。相關職能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縉政辦〔1999〕6號《關於在我縣推行無障礙設施的實施意見的通知》精神,使無障礙設施應配盡配,為殘疾人的生產、生活提供便利。二是強化公民道德宣傳力度,增加公民對無障礙設施保護的意識。職能部門要切實加強無障礙設施的管理,自然損壞的應及時修復,對佔用、移用無障礙設施的行為應及時糾正和處理,確保無障礙設施的安全實效。三是宣傳部門要在《xx新聞》等重要節目中配上手語翻譯,至少在“每週要聞選播”時間配有手語同步播出,使聾啞人也能關心政治時事、瞭解社會動態,為他們走出家門、走上社會開闢一條有效的信息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