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化與小城鎮建設調研報告

今年10月,縣委十一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提出,力爭用3~5年時間,重點抓好官莊、xxxx溪、七甲坪、借母溪、明溪口、麻溪鋪、筲箕灣、二酉、馬底驛、楠木鋪等10個鄉鎮集鎮開發。結合xxxx實際,我縣該如何在小城鎮開發熱潮中乘勢而上,利用自身優勢推動產業化與城鎮化,實現經濟社會協調持續發展,對此,我們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產業化與小城鎮建設調研報告

小城鎮建設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規劃與實際脱離,城市功能不夠完善。一是規劃欠長遠。規劃立足不夠長遠,考慮不夠周全,隨着社會的快速發展,無論是羣眾生活還是地方發展都對城市功能提出新的要求,規劃很快就呈現相對滯後,導致城市功能短缺,制約了地方發展。比如,鄉鎮的停車場問題,下水道。二是規劃不統一。城市建設規劃與產業發展規劃脱離,與交通、土地、水利、生態環保等規劃銜接不夠,土地、衞生、交通、治安等未形成一個協調統一的綜合管理體系,導致城市功能佈局散亂,城市管理呈現出低效、無序和分散。三是規劃難執行。由於鄉鎮的城建國土部門缺少正在意義上的行政執法權,面對違法建築、違規用地等行為只能下達書面停工通知卻不能進行行政處罰,對違法違規行為缺乏必要的威懾力,違法建築、違規用地等行為屢禁不止,導致規劃編制無法落實、形同廢紙。一旦遇到重大項目需要徵地用地,就要花大力氣進行拆遷和補償,既增加了工作難度,造成社會資源和行政資源的嚴重浪費,也給社會帶來了不穩定因素。

二、資金短缺,基礎設施嚴重不足。一是交通環境不佳。交通建設遠遠落後於交通量的增長,交通對於城市就如同血管對於人體,交通不暢不僅使居民的生產生活不便,更抬高了整個城市的運行成本,導致城市對外資缺少吸引力,使招商引資、產業發展遇到“血栓”;二是環境污染嚴重。垃圾集中處理處於初始階段,處理能力十分有限、處理工藝過於簡單,垃圾無害化處理基本未啟動,環境污染還比較重;三是生活資源匱乏。商貿物流不夠發達,產品集散功能有待提高,醫療、教育、文化等資源稀缺,難以滿足公眾需求;四是投融機制尚未完善。城市基礎建設的多元化投融機制尚未完全形成,資金短缺成為困擾小城鎮建設的核心問題,一些關係民生和產業發展的重要設施無法配套,城市功能不齊全,阻礙了小城鎮建設整體水平的提高。

三、城鎮化與產業化脱離,城市建設缺乏活力 。一是小城鎮建設缺乏產業帶動。對小城鎮建設的內涵缺乏準確理解,單純追求城市規模的擴張,簡單的通過“建房修路、圈地為城”來搞小城鎮建設,忽視產業化對城鎮化的帶動作用,致使城市發展漸顯乏力。二是產業化缺少基礎支撐。在設施配套、功能佈局、優化服務等方面對人居環境考慮多,為產業發展謀劃少,產業發展缺少必要的基礎支撐,制約了地方支柱產業的形成。三是小城鎮建設與產業化未形成統一佈局。產業區和生活區劃分不合理,廠房與住宅散亂交叉,生產受阻礙、生活受干擾,沒有實現土地的集約高效利用,亟需建成統一的產業園區。

對小城鎮建設的思考與建議

一、以規劃為先導,合理配置城市功能。一要立足長遠。根據自身特點和發展條件,明確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及時調整和完善規劃,高起點編制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專業規劃,擴好工業、商貿、住宅、文化等小區詳規,提高城鎮建設水平。二要科學統籌。加強城市規劃與環保、交通、水利等規劃的相互銜接,統一縣、鄉、村三級規劃,強化中心城市功能,提高小城鎮集聚能力和建設水平,形成以城帶鄉、功能完善、佈局合理、整體協調的小城鎮羣落。三要強化執行。嚴格按照規劃進行控制,進一步規範城建、國土等部門審批程序,形成多部門聯動機制,強化執法力度。四要產城結合。依據資源優勢和產業結構,優化城市功能佈局,做好城市建設和產業發展整體規劃,將小城鎮建設作為培育產業的孵化基地,着力構築城市功能與產業發展需求相匹配的“宜產宜居”新型城鎮。

二、以產業為龍頭,推進小城鎮建設健康持續發展

近年,大量農村人口選擇背井離鄉到東部沿海發達城市打工,根本原因在於這些城市能提供大量的工作機會。小城鎮建設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就是城鎮化過程中如何創造足夠的城市就業崗位來實現農業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轉變。沒有產業就沒有就業,小城鎮建設要健康持續發展,就必須堅持以產業為龍頭,將引進、培育和發展符合地方實際的產業作為城鎮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目標,擴寬城鎮居民的就業渠道,促進小城鎮建設與產業發展的良性互動。一要突出抓好特色經濟。要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和比較優勢,抓好產業結構調整,圍繞礦產、竹木、旅遊、“兩茶一魚”等重點特色產業,打響特色產業品牌,促進農民增收,壯大小城鎮實力。二要加快繁榮第三產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大力發展小城鎮服務產業。主要發展以商貿、物流、交通等第三產業,發展商貿流通業,按照現代流通發展要求,搞好各種專業市場和集貿市場建設,大力開展邊貿活動。充分挖掘小城鎮的生態、自然景觀、人文等旅遊資源,發展休閒度假旅遊、生態農業觀光旅遊和民俗文化旅遊。三要培育壯大工業企業。大力發展工業小區,支持和鼓勵工業企業集中連片發展,並享受政府制定下發關於工業園區建設的各種優惠政策,開設“綠色通道”服務增強工業小區對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吸引,以小區的產業集聚帶動人口、市場等要素集聚。

三、以城鎮化為支撐,優化產業發展環境

產業化是城鎮化的持續動力,城鎮化是產業化的生長土壤,二者互為因果,不可分割。小城鎮建設過程中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就是要為農業人口從農村走向城市、走向更高水平的生活創造新空間。因此,小城鎮建設必須緊緊圍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服務經濟發展、改善生態環境三個方面目標和任務,達到“引進產業留住人”的效果。

一要集約高效地利用土地資源,完善產業配套設施,發揮好城鎮的產業集聚和商品集散功能,促進城鄉一體化,形成城鄉互為資源,互為市場的格局,提高城鎮的產業承載能力。

二要全力推進教育、醫療、商貿、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生態宜居城市,通過逐步推動基礎設施的延伸、公共服務的覆蓋及現代文明的輻射,吸引農民到城鎮從業、創業、居住,讓城鎮物質、技術、人才、文化及制度文明向廣大農村滲透和傳播,促進農村不斷髮展、農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

三要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堅持走市場運作,多元投入的經營城鎮的道路。一是抓住國家重視小城鎮建設的機遇,積極向上爭取。二是把國有土地資產和公共基礎設施有償推向市場,實現土地收益最大化;三是爭取銀行貸款;四是引導新上企業向小城鎮相對集聚,擴大城鎮規模。

四要加強環境衞生治理和文明創建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爭創文明城鎮,加強化小城鎮綜合管理。結合城鄉整潔行動開展生態型文明城鎮創建活動着力塑造整潔優美、秩序良好的城鎮形象,風氣端正、工作高效的形象,文明禮貌、精神振奮的居民形象和道路暢通、安全舒適的交通形象,形成由點到面、連線成片、全面推進的城鎮發展格局,實現城鎮面貌美化、居民素質優化、管理服務規範化、基礎設施配套化的目標。運用各種宣傳形式,對居民進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城鎮管理知識及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增強廣大居民的環境意識、公德意識和管理意識,引導居民積極支持、參與管理,逐步形成人人爭當文明居民,個個參與城市管理的良好社會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