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領導幹部要樹立正確的利益觀

1、必須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和地位觀

黨員領導幹部要樹立正確的利益觀

對於黨員幹部必須樹立正確的權力觀的問題,我想強調的是,解決好權力觀和地位觀的問題,對於黨員幹部樹立正確的利益觀的重要意義。

我認為,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是緊密相連、相互制約的關係。對於黨員領導幹部來説,權力觀是基礎,有什麼樣的權力觀,就有什麼樣的地位觀和利益觀。道理很簡單,試想,一個人的權力觀是扭曲的甚至是錯誤的,你能指望他具有正確的地位觀和利益觀嗎?肯定不能。同樣,如果一個人的利益觀是錯誤的,他的權力觀也決不會是正確的。可見,要樹立正確的利益觀,就必須解決好權力觀並進而解決好地位觀的問題。有的黨員領導幹部把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當成私有財產,利用職權謀取私利。如原市鄉鎮企業局地方工業總公司經理馬振君,為了給自己搞一套好傢俱,利用公司買辦公設備的機會,夥同他人用6萬元公款給自己買了一套高級傢俱,並以建築材料的名義在公司報銷;為了給女兒買汽車,以修路費的名義把錢打入下屬煤礦,然後再提出現金來;為了給兒子買房子,將十二萬元煤款據為己有,還利用職權迫使別人出具發票,自以為做的天衣無縫,實際上經不起檢查,案發後被判處無期徒刑。還有原石景山區房地局局長尚貴,把460萬元公款借給老同學經商,當班子裏有人提出不同意見時,尚貴説:“我是局長,在我的一畝三分地裏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單位的錢我想怎麼支配就怎麼支配。”最後造成了200萬元的損失,尚貴也受到了黨紀國法的嚴厲制裁。

什麼才是我們所要樹立的正確的權力觀呢?對此,江澤民總書記在中紀委七次全會上的講話中作了精闢的論述,他説:“領導幹部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必須正確認識我們手中權力的性質。只有把這個問題真正搞明白了,我們才能正確地看待和運用手中的權力。必須認識到:第一,我們黨在革命戰爭時期是代表人民並領導人民去奪取政權的,革命勝利以後則要代表並領導人民掌握和行使好國家的各項權力。第二,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社會主義國家的一切權力,都是來自於人民的。領導幹部手中的權力説到底都是人民賦予的。第三,領導幹部必須運用人民賦予的權力為國家的安全、發展和富強服務,為人民羣眾的團結、富裕和安寧服務。一句話,必須始終用來為國家和人民謀利益,而絕不能把它變成謀取個人或少數人私利的工具。第四,一代一代的領導幹部都必須始終信守為人民掌握和行使權力的正確原則,同時要始終自覺地接受黨和人民對自己行使權力的監督。二是我們手中的權力是人民給的;三是我們手中的權力必須用來為人民服務;四是權力的行使必須置於黨和人民的監督之下。一個黨員幹部如果能清醒地認識到上述幾點,樹立正確的利益觀問題也就不難解決了。

2、必須保持和發揚艱苦奮鬥的光榮傳統與作風

以貪圖享受、鋪張浪費為特徵的享樂主義,是資產階級利益觀的典型表現,要樹立正確的利益觀,就必須同享樂主義作堅決的鬥爭,就必須保持和發揚艱苦奮鬥的作用,堅決反對奢侈浪費的惡習。

艱苦奮鬥的思想是毛澤東同志早在井岡山時期就提出來的,正是靠這種精神,我們黨才一步步壯大起來,最後取得了全國政權。中國革命勝利前夕,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清醒地認識到,創業難,守成更難。1949年3月,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主席高瞻遠矚地説:“這一點現在就必須向黨內講明白,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此後的情況證明,毛主席的這番話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和預見性,1951年便發生了劉青山、張子善案件。毛主席針對這個問題説:“治國就是治吏,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將不國。如果臣下一個個都寡廉鮮恥,貪污無度,胡作非為,而國家還沒有什麼辦法治理他們,那麼天下一定會大亂,老百姓一定當李自成。國民黨是這樣,共產黨也會是這樣。”今天,我們重温毛主席的這些話,仍舊具有振聾發聵的作用。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們黨開始領導人民進行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鄧小平同志又反覆強調要堅持不懈地提倡艱苦奮鬥精神,他説:“艱苦奮鬥是我們的傳統,艱苦樸素的教育今後要抓緊,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們的國家越發展,越要抓艱苦創業。提倡艱苦創業精神,也有助於克服腐敗現象。”這就告訴我們,黨員幹部手中都掌握着權力,社會環境複雜,領導幹部受到外界各種消極的東西的影響會日益增多,在這樣的情況下,不樹立正確的利益觀,就難免犯錯誤,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而要樹立正確的利益觀,絕對離不開保持艱苦奮鬥的傳統作風。但總有那麼一些人不相信這樣的道理,他們不惜揮霍浪費,一門心思地追求安逸和享受,車子越坐越小,房子越住越大;什麼東西都敢要,什麼地方都敢去,什麼人的錢都敢拿。北京市有一個國有企業,本來就已經很不景氣,許多職工下崗回家,可是這個企業的領導卻花59萬元買了小汽車,當上級機關去處理時,企業的領導還認為自己不超標,覺得委屈。真不知道他委屈在哪裏,假如要讓他不委屈,我們的企業和羣眾又該受多大委屈啊!

玩物足以喪志,奢侈必將失德。黨員幹部想奢侈享樂多了,想黨的事業必然就少了;離燈紅酒綠近了,離人民羣眾必然就遠了。久而久之,不犯錯誤才怪呢?正因為如此,我們的黨員幹部一定要在保持艱苦奮鬥作風上下一番功夫。一要加強思想修養,防止享樂思想的滋生;二要注重防微杜漸,保持嚴謹的生活態度;三要強化監督意識,把自己置於黨組織和羣眾的監督之下;四要發揚奉獻精神,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3、黨員幹部需要正確處理的幾個關係

當前,領導幹部要樹立正確的利益觀,必須正確對待和處理以下幾個關係:

(1)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關係

改革開放是一個揚棄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勢必要涉及到各種利益調整、利益分化、利益分配等諸多利益矛盾,這些變革會影響到全社會的每一個成員的個人利益。個人利益的實現固然與自己的努力奮鬥有關,但更重要的是要靠社會的全面發展進步。因此,個人利益應當服從社會的整體利益,這一點對於黨員幹部來説尤為重要。這是因為黨員幹部手中執掌着各種權力,在資源與利益分配中佔據着有利地位,屬於強勢羣體,如果能夠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關係,真正做到為人民謀利益,就能形成一種放大效果,影響和帶動一片,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否則,不僅有害於改革開放大業,也有害於黨員幹部個人。原大興區氮肥廠廠長劉集森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由於這個企業不景氣,很長時間發不出工資,由此引發數百名職工多次集體上訪。作為廠長的劉集森,卻利用職權大肆貪污公款,還用貪污所得買了小汽車,最後被判處七年徒刑。同志們想一想,如果容忍這樣的事情氾濫,人民羣眾能答應嗎?

是不是黨員幹部就不能有任何個人利益呢?當然不是。我們從來不否定包括黨員幹部在內的個人利益,但必須在保證和發展社會整體利益的前提下,擺正國家、集體、個人之間以及不同羣體之間的利益關係。也就是説,個人利益必須服從於整體利益,服從於黨和人民的利益。在改革開放、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進程中,黨員領導幹部,應該比其他社會成員和一般黨員更自覺地顧全大局,做到一切以黨和人民的利益為重。

(2)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係

當前,改革已經進入攻堅階段,隨着改革的深入,一些改革措施的出台會直接觸及人們的切身利益。比如,與羣眾生活密切相關的住房問題,特別是城市危舊房改造、拆遷、安置暴露出來的矛盾與問題;城鎮職工的醫療、養老保險、失業救助等社會保障問題;下崗失業和再就業問題;子女教育問題;農村中的村級財務、農民負擔、農村幹部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