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局企業工改調研報告

市糧食局

糧食局企業工改調研報告

企業工改,説起來十分重要,誰都不否認它的積極作用,誰也不否認它是整治企業的良方,每年列入工作要點,今年再次作為工作重點,但風吹過多遍,會開過幾輪,至今尚未破題。究其原因,存在四大障礙:

1、職工有“三怕”。一怕工資減少。部分職工想,最好別改,實在要改,也不能減我的錢,他們對企業的效益關心不多,對企業前途有些漠然。二怕拉開檔次。部分職工認為,工資檔次不能拉,各工種不能拉,各崗位不能拉,不管對企業貢獻大小不能拉。三怕丟面子。少數職工認為內部分配改革,自己原有崗位可能貶值,少了錢丟了面子,不想看到別人比自己拿錢多。

2、領導有“三慮”。一慮話説不響。企業工改,領導一般不會減錢,部分領導怕職工説是為領導而改,怕職工起鬨提意見。二慮造成不安定。改革是件難事,難免會出現一些波動,部分領導寧可維繫暫時的平靜,寧肯讓企業潛伏着危機,不想通過改革求得長遠的安定。三慮工作難做。改革肯定是難的,將有大量的思想工作要做,將有很多麻煩問題要處理,部分領導害怕改革“自找麻煩”。

3、原有工資底盤大。企業這幾年來連續多次進行了工資調整,但是仍然帶有齊步走的痕跡。原先崗位技能工資改革所產生的效果,就被後來一次一次的檔案工資的調整淡化了,抵消了。在分配問題上,逐步向平均主義倒退。致使工資基數越加越大,給工資改革增加了難度。

4、固有差距帶入重組企業。由於原先的企業效益不一,工資水平相差兩倍,成了一家人後,差距依然存在,原來高的自然降不下來,原來低的一心想趕上去,很難統一認識。

針對這些問題,可從四個方面入手:

1、企業領導於部要從思想認識上徹底解決問題。不會搞分配就不會當幹部。工資改革不是你想不想辦、願不願辦、能不能辦的問題,而是必須辦好的問題。改革如同大家坐公共汽車。車上人滿了,有坐着的,有站着的,坐着的就是既得利益者。那麼現在要讓大家統統下車,然後再重新上車,坐着的不願意,站着的很願意。再上來以後,坐着的就不一定再有座位了,所以他希望維持現狀。改革就是要普遍地使大家的收入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高,但有相當一部分職工要相對地降低。人們在心理上有可能容忍得了絕對的貧困,但容忍不了相對貧困。大家都窮的時候,只要我比你好一點點,我就感到很高興,很滿足了;但是都富了,富的程度不一樣,你比我更富,我就受不了。這一次分配製度改革肯定有一部分職工的既得利益受到衝擊,所以難度就非常之大。如果説有阻力的話,不是來自工人,而是來自現在手中掌握一定權力的人,來自那些能夠或多或少地影響我們這次分配製度改革的同志。所以領導的認識必須統一,沒有企業領導的積極性,分配改革就無從談起。

2、搞好宣傳發動。改革要一杆子到底,不留死角,一定要擁有最廣泛的羣眾基礎,要讓我們的幹部、職工理解為什麼企業要這樣做。不改革行不行,企業能否生存下去。通過改革,儘管大家所得多少不一樣,但收入都增加了。讓一部分技術人才、經營管理人才的收入上去,並不是以損害你的利益為前提,相反,它能給你帶來更大的經濟利益,更長遠的經濟利益。這個道理請務必給大家講清楚。絕不能籠統地、簡單地把其理解為調工資,那樣就會使改革的意義受到很大的侷限。這樣的話改革就是能成功,其效益也要打折扣。

3、科學制定改革方案。對改革的有關措施千萬不要機械、教條地生搬硬套,要創造性地來實施。要充分地、認真地結合本企業實際情況搞一個實施方案,確保改革萬無一失。一是幅度適度範圍廣。工資改革從整體來講增幅要適度。同時,改革涉及到的範圍要廣,雖然每個人增的多少不一,但要保證人人都有得增,人人都是受益者,改革方案才會有廣泛的羣眾基礎。二是拉大複雜勞動和簡單勞動在分配上的差距。複雜勞動者,主要是指從事生產經營、管理工作的這部分人和從事經營銷售和技術這部分人,也就是指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從某種程度上講觀念決定效率,我們要進行工資改革必須先轉變觀念,尤其是要轉變對複雜勞動的認識。三是擴大工資中“崗位”的含義。所有的工作都可視為崗位,掃地也可以視為崗位,當經理主任同樣也是崗位。你從事什麼崗位的工作,就拿什麼崗位的工資。就是説這個崗位,不論誰來幹,不管你是高工還是助工,不管是博士還是文盲,誰能幹好這個工作,誰就來拿這份相應的工資。四是適當地兼顧年功工資,也就是説老的工資被部分保留。由於現有企業趨於老齡化,不考慮年功工資,有些幹部職工心理上不好接受,但是佔的比重要小一些,可放在每年10——15元,這是一種妥協。從另一方面講也考慮了一個人在企業裏連續工作的年限,年功工資的保留也有積極意義。五是實行績效考核,或者分設效益獎和效率獎。所謂效益獎,簡單地講就是賺不賺錢,這是針對經理主任的。效率獎是隻對工人,並且必須是對工人的,其它的輔助人員不享受,科室管理人員也不享受,因為輔助人員和科室管理人員的獎金已經包括在工資裏了。比如門衞,工作量與企業效益好壞沒有直接關係,你不能説企業效益好,他就一天開六次門,企業效益不好,他一天就開一次門。再説管理人員,比如會計,不能因為企業盈利就記四百個數字,企業虧損就只記二百個數字,也就是説其工作量的大小並不會因為企業效益的好壞而有很大差別。

4、建立組織保障機制。明確企業法人代表為內部分配改革第一責任人,黨、工密切配合。內部分配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一把手不親自組織就無法完成,所以要明確一把手的責任,而且是第一責任,這樣才能使工作得以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