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調研報告4篇

本文目錄2020年税收調研報告磚窯行業税收調研報告税務:區縣重大建設項目税收管理存在問題調研報告關於度市級非税收入徵收管理工作的調研報告

重點税源管理是組織税收收入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税務機關通過各種方式,調查分析、跟蹤監控重點税源企業收入增減變動,及時掌握應徵税款的規模和分佈情況,準確預測重點税源的發展變化趨勢,對於有針對性地改進徵管措施,強化税收管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税收調研報告4篇

一、重點税源管理現狀

(一)以武漢市東湖開發區地税局為例

**年,武漢市東湖開發區地税局的重點税源企業有333户,與XX年前相比,範圍有了明顯擴大。為此,東湖開發區地税局及時瞭解税源變動情況,通過強化重點税源企業監控管理,進一步增強税收收入預測準確度,掌握組織收入主動權,為圓滿完成税收任務提供有利保障。

重點税源户的管理工作中,按照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以日常監控為重點,以彙算清繳、税源分析、納税評估為手段,實行“一户式”監控管理。對重點税源户的生產經營、資金週轉、財務核算、涉税指標(收入、成本、費用、利潤、應納税所得額、應納所得税額)等靜態和動態數據情況進行適時跟蹤。並根據監控需要,及時採集重點税源户的相關涉税信息,準確掌握企業相關情況。

通過加強對重點税源户管理,及時、全面地掌握企業納税申報數據的真實性;通過對重點税源户生產經營變化的深入分析,準確把握經濟税源的變動情況;通過税源變動因素分析,預測税源發展變化趨勢,提高税收分析預測的準確性;編制和分配税收計劃中,通過抓住重點税源管理,提高税收計劃編制和組織收入工作的科學性;税收計劃執行過程中,通過抓住重點税源,發現和及時解決組織收入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確保税收計劃任務順利完成。XX年,列入監控範圍的年納税50萬元以上重點税源企業實現税收收入313294.66萬元,佔同期税收收入總額的68.49%,同比增收107264萬元。同時,通過加強重點税源户的管理,降低了税收徵管成本,提高了税收管理質效。

二、重點税源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税源信息不對稱,税源監控水平較低

在重點税源監管工作中,由於納税人實際財務信息與税務機關掌握的信息不對稱,致使納税人上報的財務會計報表和納税申報表所反映的税源狀況真實性難以確認。“隱匿收入,少報收入”的現象時有發生,税務機關按納税人提供的相關納税信息徵税,往往會造成税收流失、税源失控。

(二)報表種類繁多,工作效率不高

目前,重點税源企業向税務機關報送的報表除重點税源的“企業表”外,還必須報送納税申報表、附列報表、企業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分配表)等多種資料,眾多的報表讓企業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加之,許多指標在各類報表中存在重複填列、重複報送的情況,不同程度地增加了納税人的牴觸情緒,對報表的質量以及報送工作效率造成了一定影響,税源管理機會成本增加。

(三)受管理水平制約,監控數據分析利用度不高

目前,對於重點税源涉税數據採集的利用大多僅停留在就數層面,深入分析利用度不高。主要表現在:分析方法較為簡單、數據分析應用內容相對單一、重點税源監控數據的分析應用面較窄三個方面。

三、加強與完善重點税源管理的建議

(一)合理確定重點税源管理範圍

重點税源的確定應根據地區經濟條件的差異,合理確定數量;重點税源企業既可以根據其規模合理劃分,也可依照行業劃分。如房地產行業、建築安裝行業等實行集中管理。重點税源企業確定後,可以根據企業特點將企業分為若干種類型,並針對特殊企業和相關事項,實行不同層次和不同深度的税源管理。對於税收徵管薄弱環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強化;同時要突出管理重點,帶動税源管理整體向精細化和規範化推進。

(二)實行個性化、信息化的重點税源管理

由於重點税源個體化差異的客觀存在,因此需要因地制宜不斷創新管理方式,填補非常規性管理的空白。同時,由於重點税源是一個層次結構複雜、經營範圍廣泛、內部運作緊密的系統,需要充分運用信息網絡技術,建立和完善以信息手段為支撐、規範管理為原則、嚴密監控為體系的綜合性管理,實現專業化的重點税源管理。

(三)綜合運用多形式的管理手段

充分運用日常管理、預警指標、納税評估等重點税源户管理的手段,及時發現重點税源管理中存在的難點、疑點和問題。通過強化日常税收管理,對重點税源户的生產經營情況進行深入瞭解。如納税所得和税前扣除,是否享有扣除或列支的政策許可;投資利息、技術轉讓費、特許權使用費等的分攤,是否相符相關政策的規定;佣金的收取比例及支付方的列支,是否符合相關規定標準;母、子公司控制與受控的關聯程度如何,是否存在轉移利潤等問題。通過預警指標的運用,對税收、税負與資產、存貨、收入、費用、人員工資等比例關係的進行分析,掌握納税人的税款納税情況。通過納税評估,對納税人的納税申報情況進行有效的監督,確保納税申報的真實性。只有綜合運用多種方式進行深層次的税收管理,才能確保重點税源的有效管理和監控。

(三)強化社會化的重點税源監控體系

充分利用社會協税網絡,進一步強化重點税源管理。強化與工商行政管理、公安、街道辦事處的協作,避免漏徵漏管現象的發生;強化與金融、海關等部門的協作,及時掌握重點税源納税申報情況;強化與審計、公檢法等部門的協作,對重點税源税款繳納情況進行有效監督。同時,通過建立税收違法事件有獎舉報制度,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羣眾協税護税的積極性。

(四)完善科學的重點税源管理績效考核評價辦法

落實崗位責任體系,力求重點税源管理考核精細化。針對重點税源管理不到位的現象,建立與之相配套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結合執法責任制和過錯追究制內容,按照重點税源管理工作的目標和要求,細化工作標準,量化管理內容,明確崗位職責;按照統一的税源管理工作評價標準和辦法,堅持定期考核制度,獎勤罰懶,進一步增強税收管理人員對重點税源管理工作的責任感。為此,要分階段制訂重點税源管理的階段目標,層層分解至各個税收管理崗位。按照科學的工作流,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及時、準確記錄税收管理人員的工作進程,對各個崗位的工作績效進行實時監控,並依據記錄的績效給予獎懲,確保重點税源管理目標順利實現。

磚窯行業税收調研報告2020年税收調研報告(2) | 返回目錄

調研文章

磚窯行業是石廟鎮傳統支柱性產業,也是地方税收收入的重要來源,將近佔到全年税收任務的三分之一。認真開展對磚窯企業的税收調研,對確保完成全年税收任務、促進企業健康良性發展、提高企業成本管理水平和依法納税意識都具有重要意義。

現有的磚窯廠都是從原先的鄉鎮企業或村辦集體企業改制而來。有的磚廠被個人或合夥承包,有的被買斷成為個人獨資企業或合夥企業,成為發展民營經濟的先頭兵。這些企業的共同特點是:財務會計制度不健全,帳簿設置簡單或混亂,或僅有一個流水帳,沒有按規定建帳記帳,查帳徵收難以實現。針對這一問題,石廟地税分局成立專門調查組,組織田有銀等資深專管員對此類企業展開調查。他們從企業基本情況和基礎徵管資料入手,對磚窯整體規模、窯室大小及出磚數量、點火形式、磚機型號、塊磚耗土數量及成本測算數據等情況做了詳細的調查和記錄。

據調查,磚廠窯室一般在20——38個之間,一個窯室裝磚0.7——1.1萬塊。點一把火的磚廠窯室20——26個,日出磚量在5萬塊左右;點二把火的窯室34——38個,日出磚量在9萬塊左右。

資源税方面。一般的磚廠年生產8個月左右,出磚量在1000——XX萬塊之間,銷售額80—200萬元左右。一實立方米的黏土製造480快磚,一虛立方米的黏土製造350塊,一虛方黏土相當於70%多的實方黏土。按資源税一方黏土1元的徵收標準,一般的磚廠需年繳2—4萬元的資源税。

成本利潤及所得税方面。按一千塊磚計算,黏土原料款10元,內燃和外燃耗煤細砂36元,電費7元,直接人工費即磚機操作人員和裝窯、出窯、點窯人員費用22元,低值易耗品如草苫子、塑料布等5元,間接費用如管理人員工資、耗用柴油等製造費用10元,各項税費8元,總上數據,一千塊磚的成本高達98元,而這還不包括一部分折舊和半成品等損耗。近2年每千磚的價格卻在95——110元之間徘徊,已是夕陽產業的磚窯廠進入微利或保本時代。管理好的企業可以實現部分利潤,管理差的剛剛保本或者乾脆虧損,個人所得税徵收有一定難度。但是,以上分析數據僅是依照建帳標準而調查測算出的,由於企業不符合查帳徵收標準,我們只能參照以上數據,按照税法有關規定對企業實行應税所的率徵收方式。按照銷售額80——200萬元的幅度,乘以最底應税所的率5%,再乘以相應個人所得税率,計算出税額在0.8—2.8萬元之間。通過這種徵收方式,既可以保證所得税的徵繳入庫,避免税收流失,也促使企業儘快建立健全財務會計制度,加強帳簿、憑證管理,加強成本核算能力,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納税信譽等級。税收徵管逐步實現由核定徵收向查帳徵收轉變。

其他地方税方面。按照國税歷年徵收增值税情況,每年在3——5.5萬元,這樣,地税徵收城建税、教育費附加0.24——0.44萬元。此外,車船使用税、印花税徵收0.03萬元。

綜合以上分析,磚廠的税負在3——7萬元是比較科學合理合法的。石廟分局整是基於以上調查分析,根據各個企業的具體情況,按照法定程序,採用合理的徵收方式、方法核定税額,分解到每月,實現税款的均衡入庫,從而保證了税收任務的順利完成。今後,我們將一如既往,認真開展調查研究,掌握新情況,開拓新思路,把各項税收工作做得更好。

石廟分局

XX.11.10

税務:區縣重大建設項目税收管理存在問題調研報告2020年税收調研報告(3) | 返回目錄

近年來,隨着經濟社會的快速健康發展,國家不斷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力度,重大建設項目隨之此起彼伏地出現。重大建設項目,因其天文數般的投資額和功能巨大的“輻射作用”,既是邊遠山區縣經濟騰飛的“催化劑”,也是地方税收的最重要來源。抓好重大建設項目税收管理,對地方財政特別是邊遠山區的地方財政收入來説,可謂非常重要。筆者結合凌雲縣的實際,就邊遠山區縣重大建設項目税收管理問題談幾點粗淺看法。

一、邊遠山區縣重大建設項目税收管理存在的問題

地情況介紹(此處省略)

1.税管人員嚴重不足。目前中國的行政體制,要求上級單位有什麼業務部門,下級單位就需成立相應部門對接。邊遠山區縣地税部門人員本來就少,如此一來,能夠安排在徵收一線管理重大建設項目的人員就更少了。以凌雲縣地税局為例。目前,凌雲縣共有144個在建重大建設項目,其中,市級層面36個,其他層面108個。然而,重大建設項目税收管理員僅2名,其中1名還兼負責“基層建設年”“和諧建設年”活動日常工作。如此一來,每名税管員平均需負責72個項目,工作量非常大,人手嚴重不足。

2.電腦水平亟待提高。國地税分設時,大部分年輕人都進入地税部門工作。彈指一揮間,十七年過去了,當年的年輕人如今已邁入不惑之年甚至知天命之年,而近些年新招錄進地税部門的人員又比較少,年齡斷層現象比較嚴重。導致當前身處重大建設項目税管員崗位的,多是年齡50歲左右的人。這部分人,受時代和年齡的限制,接受新事物速度比較慢,電腦操作水平比較低,在重大建設項目管理要求精細化、專業化、信息化管理的今天,其所掌握的電腦知識就顯得捉襟見肘了。這在報送相關税收統計數據報表等資料時就顯得更為明顯。

3.徵管軟件尚需完善。在廣西,重大建設項目税管員主要使用的軟件有2個,分別是“廣西地税信息系統”和“建築業房地產業項目管理系統”。由於邊遠山區的納税人受電腦技能及經濟條件所限,無法進行自助開票,重大建設項目納税人申請代開發票時,皆需税管員錄入相關涉税信息。據不完全統計,在正常情況下,當納税人就某個項目第一次申請代開發票時,税管員需要在以上兩個軟件中錄入5個版塊共49項以上涉税信息,耗時8分鐘左右。其中,2個軟件之間以及同一軟件的不同版塊間存在信息重複錄入現象。可以説,需錄信息過多,所耗時間過長,給納税人辦税帶來了不便。

4.信息來源過於單一。在日常管理中,受限於人手不足等因素,重大建設項目信息主要來源於各級發改部門和納税人的主動申報。當發改部門的項目責任表出台後,税管員便按圖索驥地到項目施工地巡查採集涉税信息。然而,發改部門的項目責任表出台時間受多方面因素限制,出台時間不定,如XX年凌雲縣的項目投資責任表,因恰逢領導換屆選舉等直到6月30日都沒有正式出台,導致地税部門無法及時全面地掌控全縣的項目投資建設情況。

5.税收分析質量不高。按照現行的“二級聯動四位一體”税源監控和税收分析工作制度要求,每個月月初,都需對重大建設項目進行税收入庫預測分析。然而,因未與相關項目業主單位真正建立涉税信息交換制度,導致税管員只能採取實地查看和電話詢問兩種方式,獲得項目工程進度等信息,然後據此作出當月税收入庫預測分析。由於項目工程進度款的撥付受較多因素影響,如領導的籤速度、項目審計速度等等,導致很多項目的月度税收預測得不到落實。

6.統計口徑值得商榷。根據自治區地税局的規定,所有自治區級層面和市級層面推進的重大建設項目,皆需嚴格按照發改部門提供的涉税信息錄入“建築業房地產業項目管理系統”進行日常管理,並上報相關數據。然而,由於統計口徑的不同,發改部門提供的項目建設信息如重點項目的數量、開竣工情況、資金到位率、實際完成應税投資情況等,與地税部門實際需要的信息有較大差距。特別是項目總投資額,發改部門提供的數據幾乎都大大超過實際投資額,項目累計完成投資額與年度計劃投資額也出現類似情況。更有甚者,一些項目僅處於前期準備狀態,與承建方僅達成初步合作意向或僅是項目業主自己的計劃,變化性還很大,如把這些項目也納入日常管理,不僅增加税管員的工作量也不能產生任何税收,意義不大。據發改部門的數據,XX年凌雲縣擁有市級層面的重大建設項目36個,然而,真正能夠產生地方税收的僅有16個。

另外,一些地方的發改部門採取合併同類項的方法,把眾多小項目合併成一個重大建設項目。如按照發改部門的信息來管理,就需要在“建築業房地產業項目管理系統”中的建設方版塊錄入該重大建設項目涉税信息後,再在建築業版塊分別錄入該重大建設項目包含的所有子項目涉税信息。對於一些項目來説,工程量非常大。如凌雲縣XX年的市級重大項目“凌雲縣地頭水櫃工程”和“凌雲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都是由各鄉鎮的農户自己建設,並以各農户的名義申請代開發票。換句話説,這兩個重大建設項目都是由幾百個子項目組成,每個子項目僅有幾千元左右投資,然而,按照要求,在建築業版塊中仍需分別錄入這幾百個子項目信息,並進行日常管理,工作量非常大。

二、做好邊遠山區縣重大建設項目税收管理的對策

1.整合機構增加人員。在做好招錄新員工工作同時,整合縣一級特別是邊遠山區小縣地税局局機關機構,合併業務聯繫緊密的股室,降低行政管理人員比例,增加基層徵收一線特別是重大建設項目税管員數量,做到部門分工明確,員工各司其責,不斷提高工作質量與效率。

2.搞好培訓傾向年輕。各級重大辦經常開展針對性培訓,着重傳授重大建設項目錄入程序與報表填寫上報等業務知識,不斷提高税管員綜合素質。同時,在税管員人選選擇上,向工作熱情高、電腦水平好、業務知識強的年輕人特別是剛畢業大學生傾斜,擁有豐富經驗的老同志則主要安排在行政管理崗位,做到人盡其才,各發其光。

3.精簡數量完善軟件。不斷研發和完善徵管軟件功能,實現不同軟件間和同一軟件的不同版塊間涉税信息共享,杜絕項目信息重複錄入現象,力爭做到僅使用一個軟件的一個版塊即可完成重大建設項目的全部信息錄入,減少項目信息錄入時間與程序。同時,全面考慮納税人需求,圓滿解決代扣代繳單位用自己本單位帳户替納税人申請代開發票納税問題。在此基礎上,税管員還應該有提前介入意識,通過走訪項目業務和施工地現場或羣信息,提前把相税信息錄入徵管軟件,以便納税人首次申請代開發票時可馬上辦理,無需等待。

4.拓寬信息來源渠道。在加強與發改、交通、國土等部門協作獲取建設項目信息的同時,拓寬信息來源渠道,主動走訪項目工地,積極關注媒體動態,善於從各種媒體上特別是網絡上獲取最新項目建設信息。同時,搞好內部門協作,及時從各種税務稽查與舉報案件中,發現的新的重大建設項目信息,並立即將其納入管理範圍。

5.切實推行綜合治税。重大建設項目税收預測分析存在誤差的原因,主要在於部門之間未真正建立健全涉税信息交換制度。對於邊遠山區縣來説,重大建設項目的項目業主主要是政府各部門,只要這些部門能按時提供真實的月工程款撥付計劃,就可確保重大建設項目税收預測誤差值逐漸趨於零。因此,地税部門應積極爭取當地黨委政府支持,切實搞好社會綜合治税工作,建立健全涉税信息交換制度,並由政府出台涉税信息交換工作考評細則,增強各部門參與社會綜合治税工作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6.出台地税統計口徑。參照發改部門數據,研究制定出符合地税工作實際的重大建設項目認定標準,確保重大建設項目税收管理的切實可行與高效便捷。如把已實際產生税收即真正開工建設了的項目作為認定是重大建設項目的前提條件之一,把擁有幾百個子項目且每個子項目投資額都比較小的重大建設項目納入零星項目管理,同時以項目審計結算價款為總投資額,以工程進度款實際撥付總數為實際完成投資額等等。

關於度市級非税收入徵收管理工作的調研報告2020年税收調研報告(4) | 返回目錄

非税收入作為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税收收入形成互補,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資金來源。今年7-8月,市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就20xx年-20xx 年上半年市級非税收入徵收管理情況,先後深入到市財政局、市非税局、市國土局、市規劃局和市交警支隊等相關單位,通過聽取彙報、實地座談等方式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市級非税收入徵收管理情況

自20xx年《湖南省非税收入管理條例》頒佈實施以來,我市緊緊圍繞“依法徵收、應收盡收、納入預算、統籌安排、規範管理”的總體目標,積極探索、鋭意進取,在創新非税徵管、規範執收行為等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與實踐。

(一)堅持依法徵收,健全公共財政體系。一是加強制度建設。近年來,市政府以及相關部門研究制定了20多個管理制度,涉及非税收入的徵收管理、資金管理、支出管理、票據管理等方方面面。二是創新徵管模式。全面推行“單位開票、銀行代收、財政統管、政府統籌”的徵管模式,為規範非税收入管理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將所有非税收入趕進財政籠子,有效籌集了一定規模的財政性資金。三是推進財政改革。20xx年實行部門預算改革,將非税收入納入預算編制範圍,由財政統籌安排,推進國庫集中支付、政府採購等財政改革,有助於構建覆蓋政府所有收支的完整的公共財政體系。

(二)堅持應收盡收,增強地方財政實力。一是依託票據,實現了源頭管收。在全省率先提出票據精細化管理的理念,XX年以來在全市範圍內逐步推行,較好地實現了以票管收。目前,市本級除現場執收單位以外,均使用電腦票據,電腦票據使用率達98%以上,遠遠高於全省平均水平。二是依託科技,實現了系統控收。開發實施了學校電子信息化收費、市本級基本建設項目一體化徵收、非税信息綜合管理系統等系統,大力推行批量代收、pos刷卡、網上銀行等現代電子化收繳方式,建立了非税徵管、國庫集中支付、財政專户管理信息共享機制,實現了信息動態共享和實時在線監督。三是依託稽查,實現了查漏補收。堅持日常稽查與專項稽查相結合,通過對徵管系統跟蹤、票據核銷、票據年檢發現問題,及時對單位串票、超標準超範圍收費、資金未及時繳存等不規範行為進行督促整改。

(三)堅持開源增收,支持經濟協調發展。一是注重一體化徵收。XX年開發實施了基本建設項目一體化徵管系統,對市江北城區基本建設項目報建環節所有收費項目實行打捆徵收,較好地實現了“以證控費”。二是注重挖潛增收。狠抓土地儲備、徵拆管理和土地出讓,保持了國有土地出讓收入的穩定增長。規範和加強了停車泊位、河道採砂等國有資源有償使用。

(四)堅持規範徵收,構建文明和諧社會。一是實行陽光徵收。定期對所有收費項目、收費標準進行全面清理,對保留的收費項目及標準實行政務公開;將45家執收單位的收費納入政務大廳辦理,積極推行集中收費,有效防止亂收亂罰等,促進了依法徵收、便民利民。二是加強政府統籌。實施全口徑預算等規範管理方式,對非税收入形成的可用財力實行統籌安排,全面實行收支脱鈎和收支兩條線管理,執收單位收取的政府非税收入全額上繳財政,執收單位履行職能所需支出,通過編制部門預算由政府統籌解決,解決了預算單位之間苦樂不均的問題。三是規範監督管理。實行收繳分離,從源頭上遏制了腐敗行為。建立財政、監察、審計、物價等多部門參與的大監督格局,強化對重點單位、重點項目的監督檢查。暢通信訪舉報渠道,及時查處非税收入不作為、亂作為的行為,有效防治亂收濫罰、坐支挪用、貪污浪費等腐敗行為,優化了經濟發展環境,促進了社會和諧。

二、存在的問題

隨着非税收入管理工作的進一步規範,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也日益凸顯,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認識有待提高。受傳統的“誰收誰用、多收多用、多罰多返”等慣性思維影響,隨着市級非税收入管理逐步規範,經費保障能力逐步提高,部分非税收入徵管部門執收工作“不作為”現象有所抬頭,應收不收、應罰不罰,致使行政事業性收費、罰沒收入等非税收入出現非正常下降,削弱政府對財政收支的管控力度。

(二) 制度有待完善。非税收入的取得必須以法律、法規為依據,依法行政、依法徵管。目前,制度建設仍需加強。一是制度建設滯後增加了非税收入管理的阻力。目前全國沒有統一的非税收入徵管法律體系對徵管範圍、票據使用、資金管理做出權威而具體的法律界定,對違法違紀行為沒有嚴厲而具體的處罰措施。二是制度設計欠合理影響了非税收入管理的積極性。目前非税收入分成體制不夠順暢,部分非税項目省級分成比例過高,市級分成比例過低,部分留歸市縣的分成收入不足以補償其徵收成本,且部分非税項目省級分成後未補助市縣。三是制度缺失延緩了非税收入管理的進度。部分非税收入項目因制度缺失導致徵管工作推進阻力較大,非税收入難以足額徵收到位。如國有資本經營收益、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徵拆項目地上附着物殘值收入等。

(三) 徵管有待加強。一是國有資本經營收益與其他市州有差距。由於市級國有企業改制較早,國有企業還需進一步支付改革成本。與岳陽、衡陽、株洲、郴州等同類市州相比,我市的市級國有資本經營收益是“短腿”。二是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徵收力度欠佳。受國家對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等因素的影響,開發商競拍土地的熱情明顯減退,土地成交量和市場價格不斷走低,部分出讓土地拆遷遺留問題難以處理,導致開發商繳納土地出讓金不及時,國土收入徵收乏力。三是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未能足額徵收。從20xx年非税收入預算看,部分單位門面等國有資產的租金收入普遍較低,與當前市場價格不匹配,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對國有資產管理的積極性不高,未做到應收盡收。四是行政事業性收費仍有潛力。如環衞有償服務收費項目標準過低、手段乏力;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徵收標準過低、繳費方式不合理;人防工程異地建設費繳納少、尾欠多。

(四)考核有待優化。經濟增長能帶動非税收入適度增收,但其關聯度並不十分緊密。沒有重大收費政策調整和偶然性收入變化,非税收入的增減幅度一般是比較穩定的。但目前財政收入及其增長比例是地方政府績效考核的重要指標,使得市級非税收入增長速度較快,納入公共財政預算管理的非税收入佔地方財政收入的比例較高。

三、對策與建議

為進一步加強我市非税收入管理,做大財政收入總量,提高財政收入質量,推進非税收入徵管的制度化、規範化和科學化,現提出如下對策與建議:

(一)創新徵管思路。非税收入具有“所有權屬國家,使用權歸政府,管理權在財政”的財政屬性,要多角度深層次寬領域宣傳非税收入徵管政策,為非税收入徵管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市級各單位要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做到依法行政,公正執法,強化執收責任。要進一步完善政府績效考核方式,衡量經濟增長的核心指標主要是税收總量及其增幅,對非税收入考核時增長速度不宜過快,佔公共財政比例不宜過高。建議以税收收入作為考核財政收入的重要指標,對非税收入的考核應着重在規範管理上做文章。

(二)完善徵管機制。一是規範徵收辦法。應進一步完善非税收入“徵、管、查”的相關制度,抓緊出台規範和加強非税收入管理的辦法,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出租車經營權有償出讓收入、户外廣告經營權出讓收入等管理辦法。二是明確徵收主體。對部分文件政策衝突導致多頭部門管理的問題,建議由政府進行調研,理順體制,規範管理。同時要規範應税收入的票據管理,非税收入徵收管理機構與地税部門要明晰職責,密切配合,確保應收盡收。三是理順分成體制。非税收入屬於地方財政收入,其分成結算必須堅持財權與事權相匹配的原則,建議非税收入分成儘可能向基層傾斜,省級分成應少分或不分,讓非税收入留歸市縣統籌安排使用。四是推進預算改革。財政部門要合理核定非税收入年度預算與徵收成本,逐步將非税收入全部納入預算,形成公共財政預算、基金預算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三位一體的預算管理體系。

(三)挖掘徵管潛力。只要是依據政府權力、政府信譽、國有資源、國有資產和提供特定公共服務或準公共服務取得的收入,都要納入非税收入管理範疇。一是對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應收盡收。要嚴格依據中央、省、市相關政策,進一步加強國有土地出讓收入徵收、使用等方面的管理,依法嚴厲打擊欠繳土地價款的行為。加強車輛線路經營權、出租車經營權、户外廣告有償使用等收入的管理。二是提高國有資產管理效益。重點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對外出租、出借、處置等收入的管理。建議政府組建專門機構,對市直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經營進行統一管理,統一招拍掛,實現國有資產收益最大化。三是加強國有資本收益的徵管。建議政府在調查研究、摸清家底的基礎上,參照《湖南省省級企業國有資本收益收取管理暫行辦法》,及時出台市級企業國有資本收益收取管理辦法。要逐步將國有資本經營收益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實現國有資本經營收益由每年財政補貼轉變為持續增長。四是強化行政事業性收費的徵管。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是政府職能的體現,市級各單位要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收費範圍和標準執行,確保收入不流失。

(四)構建監管體系。一是加強部門聯動。市監察、審計、財政、物價等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能加強政府非税收入徵收工作的監督管理,組織開展年度監督檢查工作,對非税收入的違法違規行為要依法依規嚴厲懲處。二是嚴控減免行為。執收單位應當依法徵收非税收入,嚴禁擅自緩徵、減徵、免徵。要嚴控新開緩減免口子,嚴格執行緩減免程序,嚴查違規緩減免行為。三是加強信息化建設。對具備一體化徵收條件的非税收入項目,市政務服務中心、財政、電子政務等相關單位要積極搭建平台,適時納入一體化徵收,提高徵管效率,用信息化手段加強非税收入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