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自治工作的調研報告

村民自治工作的調研報告

村民自治工作的調研報告

近年來,崑山市全面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實行以“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為主要內容的村民自治,採取多種方式規範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有效促進了農村各項社會事業的健康發展。1995年、1998年和連續三次被國家民政部命名為“全國村民自治模範市”,初被全國村務公開協調小組命名為“全國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市”。

一、加強領導,完善制度,提升工作水平

一是強化領導,抓考核。市委、市政府把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作為農村基層民主建設的重要內容,專門調整了村民自治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和職責,黨政統一領導,民政部門組織協調,市紀委、市委組織部、農辦、婦聯、共青團、計生委等有關部門共同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得到進一步完善。同時,還把此項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綜合目標之中進行嚴格考核,保障了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有力有序深入開展。

二是培訓動員,抓基礎。村務公開民主管理是“三農”工作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堅持對村“兩委”班子成員及其配套組織開展全面系統的培訓,緊緊圍繞《村委會組織法》、村民自治、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四個重點內容組織脱產培訓,及時組織學習“四議兩公開”等基層民主管理的有效方法,大大提高了村級幹部的民主管理意識,在廣大村幹部中築牢了正確的自治觀念、理財觀念和民主管理觀念。同時,在全市各村,利用村民大會、村民代表大會和走家串户方式向廣大村民廣泛宣傳村務公開民主管理意義、方法和程序,提高羣眾參與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的意識。同時,充分發揮市、鎮兩級機關幹部作用,開展“基石工程”活動,下派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的機關幹部脱產下村指導各項工作,為村務公開民主管理“薄弱村”治理工作打牢了思想基礎,提供了人才支撐。

三是完善制度,抓落實。崑山市抓住村黨組織班子調整,村委會換屆選舉後的有利契機,根據市委、市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見》,修訂《崑山市村務公開目錄》,指導各村及時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等31項制度、明確村務公開監督小組和民主理財小組職責。指導各村在醒目位置設立了村務公開欄,公開面達到100%。一些條件較好的村利用現代遠程教育設備,實施村務“即時公開”,建立村務公開電子檔案,定期向村民或村民代表播放。在崑山市,只要是涉及“三農”工作的相關會議,市、鎮領導都要進一步強調中辦發[]17號文件精神,做到幹部清楚,村民明白,從而使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走上了日趨民主、規範的道路。

二、突出重點,加大投入,優化工作平台

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任務,將村民自治工作與“法治崑山”建設、實施“懲防體系”、基層黨建“三級聯創”活動和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結合起來,與增加農民收入、減輕農民負擔等各項發展與改革措施結合起來,使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自始至終成為解決實際問題、為羣眾辦好事辦實事的過程,實現村級民主管理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提高村民依法有序參與民主實踐的能力和素質。在此過程中,立足“四個着眼點”紮實開展工作。一是着眼於農村工作大局,在發揮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強基固本作用上下功夫;二是着眼於農民羣眾的切身利益,在認真解決農民羣眾最關心的問題上下功夫;三是着眼於充分發揮農民羣眾的主體作用,在提高農民羣眾參與度上下功夫;四是着眼於推進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的規範化和程序化,在加強制度建設上下功夫。

在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規範化建設過程中,崑山市將全面搭建村級公共服務平台作為豐富服務內涵、提升服務水平、實現服務零距離的有效途徑。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指導下,在鎮、村兩級的努力實施下,村級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實現了全覆蓋。在資金扶持政策方面,全市的農村社區公共服務中心建設資金由市、鎮(區)、村按4:4:2比例負擔,經濟薄弱村由市鎮兩級財政各50%比例負擔。在建設標準方面,市委出台《關於加快完善城鄉公共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昆發【】2號文件,規定集中居住型的農村新型社區公共服務中心面積必須達到平方米以上;新建的農村社區公共服務中心面積必須達到1200平方米以上;通過改造的農村社區公共服務中心面積必須達1000平方米以上。公共服務中心建設標準的提高,為村民開展自治工作創設了更好的條件。在軟件提升方面,昆發【】2號文件明確了社區服務中心的六大功能,即行政管理服務、日常便民服務、文化體育服務、醫療保健服務、社會安全服務、黨建活動服務,全力提升城鄉公共服務水平。同時,加大服務的覆蓋面和擴展面,在文藝活動、體育活動、教學活動等多方面繼承和發揚民間傳統,打造特色品牌,不斷培育村民的自崑山教育、自崑山服務、自崑山監督的意識。

三、創新形式,抓住熱點,保障村民權利

一是以村務“點題公開”為形式,確保村民的“知情權”。村幹部是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的主要執行者,為了使村幹部真正有壓力、受觸動,崑山們實行了村務“點題公開”的辦法,凡是村民對村級事務有疑問、有異議,都可直接向村幹部提出質詢,要求村幹部公開村民應該知道而又不知道的村級事務,通過點題,摸清村民的想法和要求後,由鎮、村兩級組織限期公開和解答,提高了村務

公開的實效性。在實行村務“點題公開”的同時,市、鎮兩級領導不定期地深入各村,參加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或村“兩委”聯席會,督查指導“點題公開”工作,並與村幹部、村民一起聽點題,一起研討解決問題的辦法,還建立了村民反映的熱難點問題交辦反饋制度,把許多矛盾化解到了基層。

二是以“民主日”活動為形式,保障羣眾的“參與權”。崑山市在全市各村普遍實行了“民主日”制度,即:各鄉鎮、村根據本地情況,每月或每季度固定一天時間為村民民主議事日,召集村民代表參加“民主日”活動,由村幹部彙報本月或本季度“兩委”工作情況,公佈財務收支情況,把需要決策的村級事務提交“民主日”會議研究討論後再做決議,同時,認真聽取村民對村“兩委”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並將“民主日”活動開展效果同村幹部效益工資掛鈎,採取季度督查,半年考核,年終彙總的方法,提高了村幹部對“民主日”活動的重視程度,使羣眾的“參與權”得到有效落實。

三是抓住村級重大事項決策這個熱點,保障村民的“決策權”。近年來,在村級決策中,村級土地、發包、集體資產管理、村級基礎設施建設、農民動遷等重大事項成為村民關注的熱點和村級管理的難點。崑山市對農村這些熱點、難點問題認真調研,在這些方面引入民主管理機制,有效推進“六步決策法”,強化了村民代表的職能,增加了民主性、科學性,減少了隨意性,深化了民主監督。同時,全市100%的村委會在村務決策中引入民主聽證制度。,全市各村共舉辦聽證會319場次,參加聽證的村民代表和黨員代表9485人次,聽證工程項目設計金額達到8.79億元。

四是抓住村級財務管理這個熱點,保障村民的“監督權”。為了管好村級財務,崑山們在堅持村級財務由鎮“錢帳雙代管”的基礎上,制定了更加具體和嚴格的操作程序,市委農辦相繼出台了《關於開展創建“農村集體財務規範化管理合格鎮、村”活動的通知》和《關於調整村級財務公開內容的通知》,進一步強化了各級的監督職能,有效提高了村級財務管理水平,村民監督權得到落實。

四、崑山市村民自治工作面臨的困難和主要問題

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崑山市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得到進一步提升,為全市農村科學發展、和諧穩定作出了積極的貢獻。與此同時,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和村民的新需求、新願景,崑山市的村民自治工作也面臨着新的挑戰。

一是村級民主建設發展不夠平衡。通過調研發現,村級集體經濟積累較多的村,羣眾參與民主管理的積極性較高,反之則較低。產生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基於各地經濟、文化、交通、發展等方面的不平衡。

二是農村民主選舉工作面臨新挑戰。隨着農村政策和農村工作重心的變化,外出務商人員和本地經商人員對選舉誰的關心程度不夠,對村級組織的依賴性降低;同時部分村民受法律意識,文化等諸方面的制約,對民主選舉的認識不夠,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村委會選舉的質量。同時,隨着民主進程的不斷加快,無候選人直接選舉的面日益擴大,增大了選舉的難度。

三是村務公開制度化建設有待加強。作為民主管理的有效形式和載體,個別村務公開欄的硬件建設不夠規範,一些村的村務公開資料信息更新不及時。

四是村級組織自身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一些村在換屆後新老班子工作交接上不夠及時;村級管理的各項制度雖然上牆,但是有的制度的執行效果不是很好;村級組織開展工作的統籌性、規範化有待進一步加強。

五、完善村民自治的對策與建議

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是黨領導廣大農民羣眾在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領域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制度建設和實踐活動,是崑山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崑山市農村實際,應採取有效措施,紮實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

1.加強領導,形成齊抓共管新局面。充分認識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性。各級黨組織要從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實現“兩個率先”的高度,深刻認識加強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形成村民自治領導小組成員部門互相配合、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時,充分發揮村民自治領導小組的職能作用,建立健全例會制度。經常深入基層,及時瞭解並研究農村民主政治建設的新情況、新特點,全面掌握工作動態,及時總結經驗,堅持典型引領,切實加強指導力度。

2.強化監督,促進村務公開新提升。進一步完善村務公開制度,規範村務公開的工作程序。在村務公開中要切實把羣眾最關心、與羣眾利益息息相關的問題作為村務公開的重點,對公開事項、公開時間、公開地點、受理意見、審核辦法等作出具體規定,做到“一事一議”;同時要進一步健全並落實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的實施細則,以保障村民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使羣眾監督由村務活動結果的監督延伸至村務決策及其整個執行過程的監督。同時,加大行風監督員的隊伍建設。在農村中聘請一部分老黨員、老幹部擔任村級勤政廉潔的監督員、巡視員、加強對農村經濟發展和勤政廉潔監督,確保村級經濟和社會各項事務的發展。

3.加強引導,實現村級組織建設新突破。一是採取多種形式的教育培訓,提高村幹部的自身素質和社會管理能力,建設一支素質高、能力強的村幹部隊伍。二是完善激勵機制。由於村級經濟發展的不平衡,鎮黨委及各部門要繼續關心經濟薄弱村幹部的生活經濟待遇,促進和激勵他們全身心地投身到新農村建設;帶領村民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同時把幹部的考核與激勵相結合,把工作實績與各項政治、經濟待遇相掛鈎,對有實績、有能力、有經驗、有學歷、有才能的優秀幹部推薦到上級領導崗位上,給他們一個展現才能的空間。

4.加大宣傳,樹立正確的村民自治新觀念。農村幹部羣眾是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實施主體。可以通過每年定期舉辦各類村幹部培訓班,宣傳黨的強農惠民政策、村民自治的法律法規;通過各農村社區市民學校,舉辦各類教育講座,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和相應的法律法規;通過新聞媒體的廣泛影響,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堅持正面宣傳和典型教育相結合,報道村民自治的典型事例,營造全社會尊重和支持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