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部能力建設教育調研報告

“圍繞增強執政意識、提高執政能力,創新培訓方法,提高培訓質量,大規模培訓幹部。”深入貫徹xx屆四中全會的這一精神,抓緊抓好青年幹部隊伍的能力建設是關鍵。近年來,溧水縣堅持把能力培養作為教育培訓青年幹部的突破口,一手抓理論培訓,一手抓實踐鍛鍊,全面加強青年幹部的黨性修養,提高青年幹部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全縣三個文明建設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幹部能力建設教育調研報告

一、加強理論培訓,是青年幹部能力建設的重要基礎

我縣針對部分青年幹部缺乏系統理論教育的實際,堅持把理論培訓放在教育培訓工作的首位,通過精選培訓內容、創新培訓方式、合理利用資源、加大管理力度,全面加強青年幹部的黨性修養,不斷提高他們的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為青年幹部的能力發展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1、精選培訓內容。我們從青年幹部的自身特點出發,結合實際工作需要,以“夯實理論基礎,增強黨性原則,提高知識水平,強化工作能力”為主線,精心選擇培訓內容。一是在理論教育方面突出系統性,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中心內容,結合學習科學發展觀和中央的重大方針政策,使青年幹部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實際工作中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二是在黨性教育方面突出政治性,重點進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教育、黨的先進性教育、黨的傳統作風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等,使青年幹部進一步接受黨性教育,堅定政治立場。三是在知識更新方面突出開放性,結合國際國內和縣內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新變化,安排當代世界和中國經濟、政治和科技等方面的教學,邀請縣領導和部門鄉鎮領導進行縣情教育和研討,使青年幹部開闊視野、提升知識層次,逐步培養起面向未來、面向發展的眼光。四是在工作能力方面突出實踐性,強化業務知識、管理知識和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訓,使學員在今後實際工作中能成為行家裏手,大膽創新,開拓進取。

2、創新培訓方式。一是集中培訓與分類指導相結合。我們對青年幹部培訓既有統一的標準要求,又根據不同對象分層次、分類別開展培訓,舉辦了青年後備幹部培訓班、青年人才培訓班、黨外青年幹部培訓班、新上崗領導幹部培訓班等不同班次,避免了學非所需、補非所缺的弊端。在青年後備幹部班培訓中還創出了特色,形成了制度,辦出了成效,多次在省市黨校或組織工作會議上作經驗交流。二是理論學習與專題研討相結合。為增強感性認識,我們結合所授內容列出一些專題,組織學員外出參觀考察調研,拓寬視野,學習他人經驗,促進自我發展。如我們安排01屆青幹班學員赴温州考察非公有制企業黨建情況,學員們都寫了考察報告,組織進行專題研討交流。三是課堂教學與模擬社會實踐相結合。針對青年人思維敏捷、活潑好動的特點,我們採取情景模擬、案例分析、對策研究、雙向交流等多種方式,並在課程設置上有目的地增加定性分析、模擬決策、調查研究等與實際工作相接近、操作性較強的內容,在教學中讓學員們自己當教員,自己當決策者,從而增強實踐性鍛鍊。

3、合理利用資源。培訓中我們十分注重優化、合理利用好各類培訓資源,逐步形成佈局合理、分工明確、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培訓資源,使有限資源發揮出最大的效益為培訓服務。一是着力建設好黨校這一干部教育培訓主陣地。近年來,我縣對黨校軟硬件建設投入資金近300萬元,有效地促進了黨校整體水平的提高,每一屆青幹班的成功舉辦均得益於此。二是優化組合縣內其它培訓資源。按照黨管人才原則,成立縣人才培訓中心,由黨校統一實施對縣內各級各類人才的培訓,青年人才全部進中心接受培訓。三是建立縣外培訓基地。利用駐外招商的形式,在駐外招商點建立培訓基地,有組織、有計劃地組織青年幹部到基地受訓,目前,已在廣東、浙江、上海建立了3個培訓基地,共培訓青年幹部180多名。四是開闢網上培訓新資源。充分利用“溧水黨建”的網絡資源優勢,開展網絡教學和為青年幹部在線學習提供服務,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4、加大管理力度。我們對各類青年幹部的培訓,都十分重視管理工作,尤其是在青幹班培訓中建立起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一是建立了“三位一體”管理機制,形成調訓單位、施教單位、學員黨支部(班委會)“三位一體”的管理格局,制定了管理細則,使各單位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同時又相互配合、相互協作、齊抓共管。二是規範培訓操作流程,使主體班次的培訓有章可循。從主體班次培訓的辦班前的調研、可行性分析、列入計劃,到辦班中的教學管理、實踐安排、後勤保障,再到對學員的學習考核、跟蹤管理等,都明確責任單位,落實責任制,使培訓工作穩步推進。三是建立和完善了考勤制度、評選推優制度、培訓誡勉制度、辭退學員制度、幹部學習檔案制度等各項班級管理規章制度,為提高培訓質量提供了有力保證。

通過上述措施,廣大青年幹部的各方面能力在理論培訓中得到有效的培養和提高。在培訓內容的設計上,通過強化理論武裝和黨性鍛鍊,提高了他們的理論素養和黨性修養;通過強化業務知識和工作技能,增強了他們的業務工作能力;通過強化知識更新和領導科學,拓展了他們的世界眼光和管理能力;通過強化縣情教育和發展意識,提升了他們參與中心工作的能力。培訓方法的精心選擇、培訓資源的充分利用和培訓過程的嚴格管理,都有利於青年幹部最大限度地在培訓中增長本領、增強能力。

二、注重實踐鍛鍊,是青年幹部能力建設的根本途徑

近年來,我們在加強理論培訓的基礎上,還努力為青年幹部創造實踐鍛鍊的機會,打造施展才華、發展能力、成長成才的平台,“四派”活動就是我們為青年幹部實踐鍛鍊精心提供的一個重要舞台。

1、“四派”活動的具體做法。一是上派跟班學習。即鄉鎮派員到縣級機關部門,縣級機關派員到省市對口部門進行跟班學習。目前,我們從縣級機關和鄉鎮中選派了34名優秀年輕幹部分兩期到省市級機關跟班學習各6個月,有8個鎮的12名優秀年輕幹部分別到縣委辦、縣政府辦、縣委組織部等縣級機關部門跟班學習,有些表現特別優秀的已被留在所在部門工作。二是下派基層實踐。即選派機關部門優秀年輕幹部到鎮村、社區居委會等基層單位掛職鍛鍊,熟悉基層情況,學會做羣眾工作。我們選拔*屆青幹班42名學員及以前的部分青幹班學員下到94個村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掛職鍛鍊,選拔03屆青幹班51名學員下派到全縣9個鎮(區)的企業和社區居委會擔當黨建工作聯絡員,今年又選拔18名入黨積極分子到鎮和開發區擔任黨建工作員,對全縣的黨員檔案、人事檔案進行統一規範,對鎮村鄉土人才進行仔細梳理,使他們在提高全縣基層黨建工作基礎的同時得到鍛鍊。三是外派招商取經。即選派優秀年輕幹部外出到沿海發達地區開展駐地招商鍛鍊,讓他們到經濟工作一線去經受考驗,在激烈競爭中增長才幹。目前已組織了180名優秀年輕縣管副職領導和機關幹部,分三批赴廣東、浙江、上海等地進行駐外招商,取得了顯著效果。四是委派關鍵崗位鍛鍊。即根據縣內重點企業、重要項目的發展需要,從縣級機關中篩選出合適人選委派到重點企業、重要項目進行跟蹤服務。目前已有26人被委派到重點企業、14人被委派到重點項目進行跟蹤服務。被委派的幹部大多能獨擋一面地開展工作,在重大項目推進工作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2、“四派”鍛鍊的主要特點。一是選派範圍廣,確保人員素質。至今我縣“四派”幹部有554人次,主要從全縣85個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中選出,先後到17個省市級機關、14家企業、105個村(居)委會掛職鍛鍊。這些選派幹部年輕有朝氣(平均年齡33歲),政治素質好、理論水平高,有開拓創新意識,掛職後能較快適應環境,充分發揮自身政策熟、信息靈、思路寬、聯繫廣、頭腦活、辦法多和上下協調等優勢,及時向羣眾提供技術、信息服務,為經濟發展獻計獻策。二是有針對性選派,確保專業對口。上派基本保持系統對口,如果相關部門沒有年輕幹部,也可根據需要選派其他單位年輕幹部上派掛職。下派基本以需求為主,如社會治安差、治安任務重的村,選派法律專業的幹部;經濟發展緩慢的村,選派懂經濟的幹部;農產品出售難的村,選派熟悉市場、懂經營的幹部等。外派主要選派一些具有一定外交能力的年輕幹部。委派主要選派綜合部門的年輕幹部。三是雙向掛職鍛鍊,上下聯動管理。我們對掛職幹部的管理、培養,實行省市、縣、鎮、村上下聯動,齊抓共管,以上級部門鑑定和縣委組織部的全面考核為主的管理模式。單位對掛職幹部以“駐村幫扶”等為載體,要求他們着力為基層解決困難;各鎮對掛職幹部實行幫帶制度,定期組織他們學習提高;村級組織直接負責對掛職幹部的管理,解決他們生活困難,交給他們工作任務,每個掛職幹部都聯繫有一個組或幾項具體工作,形成了“選派一個人,帶動一條線,走出一條路,發展好一方”的局面。

3、“四派”鍛鍊的實際效果。“四派”活動的廣泛開展,極大地提升了青年幹部的工作能力。外派招商取經,遵循幹部成長規律,緊貼經濟建設中心,把他們選派到經濟主戰場和基層進行摔打磨鍊,有利於他們解放思想,磨鍊意志,增強“野外”生存能力;上派跟班充電,有利於他們在更高層次上提高自身專業素質、綜合協調能力,幫助他們“登高望遠”,開闊視野,提高工作規範性和層次性;下派掛職補課,有利於他們瞭解熟悉基層情況,使他們“耳聰目明”,增強羣眾觀念,從而找準工作切入點,提高工作針對性和有效性;委派關鍵崗位考驗,有利於培養他們獨立自主開展工作的能力,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在“四派”過程中,縣委組織部全過程地對幹部進行考核監督,全面掌握年輕幹部在關鍵崗位、關鍵時期的現實表現,以實幹求能力,以能力求作為。到目前為止,已有39名“四派”幹部得到提拔任用。

三、創新培訓機制,是青年幹部能力建設的關鍵措施

我們對青年幹部加強理論培訓,開展“四派”鍛鍊,在“靠得住”和“有本事”上下功夫,不斷提高青年幹部的能力和綜合素質,促進了優秀人才不斷脱穎而出。同時,我們圍繞“出人才”的目標,創新育人機制,完善相關制度,為青年幹部的能力建設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一是建立了“述學、評學、考學”三位一體的督學機制。對年輕幹部進行重點督學考學,考學情況歸入幹部學習檔案,對考試不達標、考核不過關、政治理論水平不合格的不予提拔,督促年輕幹部自覺加強學習。

二是健全了實踐鍛鍊跟蹤管理制度。我們建立了教育培養工作台帳,制定了年輕幹部實踐鍛鍊計劃和跟蹤管理卡,實行微機化管理,每年進行一次全面調查摸底,掌握年輕幹部實踐鍛鍊中的思想動態和實際效果,及時加以引導和督辦,增強教育培養的針對性,提高實踐鍛鍊的實效。

三是實行了教育成果轉化運用制度。我們規定,年輕幹部在教育培訓期間要聯繫思想和工作實際撰寫1篇以上的調查報告或理論文章;教育培訓之後,所在單位黨組織要求他們運用所學理論改進工作,並對思想作風和工作實績進行考察考核,引導其真學真用,增強創新能力。幾年來,全縣年輕幹部有10多篇調查報告、經驗材料等在市級以上報刊採用或被業務部門推廣,有多條意見建議被縣委縣政府決策時採納。

四是堅持了幹部教育與使用結合制度。在年輕幹部的使用上,我們認真落實《幹部任用條例》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先培訓後上崗、先考學後提拔制度,把幹部教育培訓情況作為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之一。我們規定,優秀年輕幹部優先培訓,成績優異能學以致用的、實踐鍛鍊表現突出的優先提拔;凡是未經過正規培訓的、未達到規定學歷要求的年輕幹部不準提拔,未經過相應實踐鍛鍊的不準提拔。自1998年舉辦首屆青幹班以來,全縣共有67名青年幹部走上了領導崗位,使訓用結合制度得到有效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