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增收 要靠農村經濟的多元化發展

改革開放近30年來,中國農民的收入有了較高的增長,但近年來卻增幅超緩。1997-200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分別比上年減少4.9、0.3、0.5和1.7個百分點,連續幾年下降,雖然2001-2003年出現了一定幅度的恢復性增長,但基礎很不牢靠。今年,黨中央、xx針對農民增收問題~遠矚地出台了《中共中央xx關於促進農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見》即一號文件,就農民增收問題頒發中央文件,是建國55年來的第一次。然而,如何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真正促進農民增收呢?筆者認為:在現階段,促進農民增收應多元化發展農村經濟。 一、以市場為導向,積極有效地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民生產性收入 加入wto後,我國農產品將面臨國外農產品的強有力競爭,依靠提高農產品價格增加農民收入已不現實。增加農民收入最根本的途徑是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而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必須以市場為導向。從我市山多、地多,農村人口多的特點看,在全面發展農、林、牧、副、漁業的基礎上,一是把糧食做為產業種好,提高糧食作物品質與產量;二是注重農產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延長農業的產業鏈條,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如建寧的蓮籽產品的精深加工,既調動農民的種蓮積極性,又吸納了富餘勞動力就業,還帶動了獼猴桃、黃花梨等相關產業發展;三是注重以市場為導向,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名、特、優、新的產品。我市已提出了發展七個特色產業目標,要緊緊圍繞七大產業整合資源,做大做強,使資源優勢轉化成市場優勢、產業優勢,成為高創匯產品,不斷提高其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二、加快城鎮化進程,實現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合理轉移,增加農民務工性收入 世界銀行的數據表明,高收入國家的人口城鎮化率為78%,中等收入國家為49%,世界平均水平為46%,而我國的城鎮化率僅為32%,我市還不到30%。這説明,我市農村人口轉移到城市務工的潛在空間巨大。因此,通過工業化帶動城市化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實現農村人口的大規模轉移,增加農民務工性收入就成為現實選擇。其主要途徑是:1積極發展小城鎮,盡最大可能地把那些居住在自然條件差、交通不便的山民轉移到城鎮,同時,不斷引導鄉鎮企業向城鎮集聚,加強市場管理,規範市場秩序,完善市場體系,就近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2加速城鎮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積極探索有利於促進農村人口城鎮化的新户籍管理制度,建立開放式的户籍制度,尤其是在縣市級城鎮更不應受地區和户籍制度的限制,應允許自由遷移及定居。3降低農民進入城市的門檻。進城農民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穩定職業或生活來源,就應該享有長久居住權,享有城鎮居民同等待遇。4加快農村富餘勞力轉移步伐,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農村勞動力和農業人口轉移的若干意見試行》,大力組織和引導農村勞動力向非農業轉移。建立和完善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為農村勞動力到城鎮從事非農業和跨地區流動創造良好的環境。按照“公平對待,合理引導,完善管理,搞好服務”的方針,建立鄉鎮勞動力轉移指導站或勞動保障事務所,開設農村勞動力職業介紹窗口,切實做好農民工的服務和管理,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流向小城鎮,同時,合理組織農村勞動力向城市、沿海經濟發達地區轉移,加強對境外勞務合作的服務與管理,拓展農村勞動力就業空間。 三、積極創辦龍頭企業,發揮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引領作用,增加農民工業化收入

農民增收 要靠農村經濟的多元化發展

龍頭企業外聯市場,內聯農民,是農產品生產的終端,也是產業化的重要載體。龍頭企業的基本作用有兩個,一是可以開闢市場,促進農產品流通,解決農民“賣難”,實現農民的生產目的;二是可以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農民收入。為此,各地都應依託本地自然資源和經濟條件,大力創辦或通過招商引資創辦農產品加工型、流通型龍頭企業;沒有條件的,要主動依託社會上已有的龍頭企業,發展農產品生產。通過龍頭企業,發揮引領農村經濟發展的作用。 四、大力發展農村各類合作經濟組織和中介組織,增加農民流通收入 發展合作經濟和經紀人隊伍,做好農產品流通工作是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的關鍵環節,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一是要搞好農產品信息服務。發揮農產品信息中心網絡的作用,建立農產品信息發佈和跟蹤制度,對影響農民增收的大宗農產品做好預測預報;加強同國內外、省內外農產品大網站的聯絡,及時捕捉市場信息,準確、及時把農產品的銷售信息傳播到農户手中,真正幫助農民瞭解市場、參與市場、掌握市場,促進農產品銷售;二是要大力發展農村中介組織。引導行業協會加強行業自律,搞好信息服務,維護成員權益。逐步建立和完善優勢產業的市級行業協會,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以名牌農產品主產地為依託,引導農民在自願的基礎上,發展各種新型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培育和扶持營銷、信息等各種農村中介組織和流通大户、農民經紀人隊伍。充分發揮市場流通中介組織、專業隊伍、農民營銷經紀人的作用,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創造性,更好地為農民提供市場信息、生產資料供應、技術指導、產品收購、加工儲運等多種經營服務,不斷搞活農產品的流通,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三是千方百計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通過舉辦和參加各類農產品的展銷會、訂貨會、品嚐會和促銷會等活動,擴大農產品知名度和影響力,提高農產品的市場佔有率。要大力實施“走出去”的戰略,鼓勵支持營銷協會、專業合作社、農民經紀人赴省內、外參加全國性的農產品展銷活動,推銷農產品,搞活市場流通。 五、強化科技興農,發展高效農業,增加農民科技收入 為適應農業發展新形勢的要求,必須充分發揮全國農科教結合示範區的作用從強化科教興農入手,繼續推廣和創新十種科教興農模式,使農業發展農民增收逐步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一是積極推進農科教結合。建立健全良種引進、繁育、推廣體系,加強農業各類優新品種的引進、繁

育、開發,提高農產品質量。積極推進農副產品信息中心、“農業155”和“村會協作”等農業科技信息服務網絡和服務體系建設,搞好省級、市級農業現代化示範園區建設,推動農科教結合示範區的建設;二是加強農業標準化體系和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圍繞大宗農產品及名特優農產品,制訂和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農業生產技術標準和檢驗檢測標準。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加大實施農產品名牌戰略力度,積極參加國家、省級優質農產品品牌和綠色食品標誌的申報,積極推行優質農產品註冊商標,通過品牌戰略,促進名牌產品產業化,增強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三是搞好農業現代化示範園區建設。圍繞“提高省級農業現代化示範園區檔次,壯大市級農業現代化示範園區規模,發展縣級農業現代化示範園區數量”的目標,加快我市農業現代化示範園區建設步伐,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集中力量高檔次、高標準地搞好園區的道路、水利、農田等基礎設施建設,特別要在提高耕地有效灌溉面積,建設防洪排澇工程等方面下功夫,提高農業抗禦自然災害能力。 六、要激勵全民創業,加快民營經濟發展,增加農民資本和經營性收入 創業是富民之基。浙江的農民之所以比較富裕,主要就是因為他們是全民創業,有一大批大大小小的老闆。要從根本上促進農民增收,使農民致富,就必須儘快把生產性農民、務工性農民向經營性農民轉變,把農民以勞動收入為主向資產性、經營性收人為主轉變,努力走出一條讓民眾通過誠實勞動、艱苦創業得到更多實惠的創業發展之路。 七、加強國家對農業的扶持和保護,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政策性收入

我國農業的弱質、弱勢性,在市場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決定了它在國家宏觀調控中是需要加以保護的產業。政府要在wto規則下,加強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1建立農業結構調整支持體系,由農户承擔費用轉向政府財政補貼。2建立農業收入保障體系,由農產品價格補貼轉向農民直接收入補貼。3減輕農民負擔,認真落實涉農價格和收費公示制度,開展農業用水、用電、農機服務等農業生產性項目價格和收費專項治理,對農民建房收費進行專項檢查,實行涉及農民負擔案件責任追究制度,堅決查處因加重農民負擔引發的惡性案件和羣體性事件。4對農户購買農業生產資料進行適度的政策性補貼,每年農業生產資料需求旺季,除要出台一些降低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的政策外,還可根據農民購買的數量給予統一直補,切實調動農民生產的積極性。 作者為##市供銷社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