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改善民生作為保增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摘要:民生問題涉及到經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保障和改善民生不僅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要求,而且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和途徑,它可以直接帶動投資、消費和就業,進而直接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此外,民生措施通過堅定市場信心、改善消費與投資環境,能夠有效構築經濟增長的長期動力。

把改善民生作為保增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關鍵詞:民生;經濟增長;居民收入;社會保障

中圖分類號:f126.1文獻標誌碼:a文章編號:1673-291x(XX)18-0001-02

中央提出把改善民生作為保增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體現了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為了人民、發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執政理念。把改善民生作為保增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既能使人民羣眾在保增長中得到實惠,又有利於實現保增長的目標,從而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一、改善民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

1.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以人為本,就要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關注人的生活質量、幸福指數,把發展的目的真正體現到滿足人民需要、實現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最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堅持以人為本,就要有效解決發展中“經濟長腿,社會短腿”的問題;就要把科學發展與和諧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在發展中努力縮小貧富差距、城鄉和地區差別,努力協調經濟社會關係、特別是各種利益關係,使發展成果不斷地惠及全體人民。堅持以人為本,就要把改善民生問題作為社會建設的重點,從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使人民的利益得到充分重視和體現[1]。

2.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只有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我們的社會才能和諧。社會和諧不僅僅取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還取決於社會建設的發展程度。沒有社會建設的良好發展,就沒有經濟建設的又好又快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的和諧社會。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既要重視經濟建設,還要重視社會建設,因為經濟建設過程中產生的許多問題需要社會建設去解決。黨的xx大提出以改善民生為重點推動社會建設,不僅抓住了當前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個主要矛盾,還提供瞭如何解決這個主要矛盾的金鑰匙。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搞好了,科學發展也才能落到實處。

二、保增長必須着力改善民生

1.改善民生是當前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的有效途徑。受到國際金融危機快速蔓延和世界經濟衰退的影響,中國出口明顯縮減,經濟運行困難不斷增加,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增多,保持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應對這些困難的衝擊,擴大內需成為了當務之急。擴大內需不僅要擴大投資,也要擴大消費。進一步改善民生,不斷擴大民生項目投資,增加居民收入和提高醫療、教育、住房等社會保障水平,將會明顯促進消費的擴大,不斷培育和發掘新的經濟增長動力,為促進中國經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創造更多有利條件。

2.改善民生,擴大內需,既是應急之策,更是長遠戰略。當前,國際金融危機進一步激化了中國經濟生活中尚未解決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消費結構失衡被進一步放大,居民收入水平較低、社會保障發展滯後等問題日益成為了制約消費增加的主要因素。有強烈消費願望的多數羣體尤其是數量龐大的城鄉低收入羣體消費能力不足。這就需要通過採取促進就業和收入增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提高教育、衞生、保障性住房水平等措施,減少居民消費的後顧之憂,改善居民消費預期,不斷提高人民羣眾的消費能力,使中國經濟社會在新的需求結構、需求增長中持續快速發展。

3.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關係,維護社會穩定,必須着力改善民生。目前中國仍有不少民生問題需要解決,去年突發的自然災害和國際金融危機給我國經濟帶來嚴重衝擊,給人民羣眾生活造成了不利影響,改善民生的壓力進一步增大。越是經濟困難的時候,越是要高度關注和改善民生。花大力氣解決涉及羣眾利益的難點熱點問題,在民生領域抓緊辦成一批人民羣眾熱切期盼的大事,事關民心向背和社會安定團結,關乎黨和政府在廣大人民羣眾心目中的地位和威信,直接影響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目標的實現。只有在改革發展的進程中,切實做好收入分配、社會保障等事關廣大人民羣眾切身利益的相關工作,才能讓廣大人民羣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信念和信心,激發人民羣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活力,維護社會穩定。

三、着力改善民生必須突出重點

1.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就業是民生之本。高度關注民生、改善民生,必須把擴大就業作為改善民生的重要環節,把擴大就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努力促進全方位就業。堅持以發展促進就業,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和重大項目帶動就業的作用,大力開發就業崗位;積極發展就業容量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商貿服務業、娛樂業和會展、旅遊、物流等新興服務業,增強各類經濟實體吸納就業的能力。堅持以創業帶動就業,積極開展全民創業活動,建立健全面向全體城鄉勞動者的政策扶持、創業服務與創業培訓相結合的創業工作機制,加強各級創業培訓基地建設,抓好創業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鼓勵各類人員自主創業,使更多的勞動者成為創業者。當前要高度重視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和因經濟減速帶來的農民工失業問題,千方百計拓寬就業渠道,為促進高校畢業生和失業農民工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提供便利條件和相應服務。

2.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改善民生的根本出路還在於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要進一步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提高職工工資水平,穩步增加居民特別是低收入居民收入,進一步提高撫卹和生活補助標準,調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增加城市和農村低保補助。進一步加大三農工作力度,全面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確保農民羣眾得到更多實惠。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農民組織化和農業機械化,做大做強農業傳統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積極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讓廣大農民羣眾在新農村建設中普遍受益。

3.加快完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社會保障是民生之福。要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加快建立社會保障、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相銜接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努力擴大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面,積極開展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儘快做好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工作,努力解決國有關閉破產企業、困難企業職工和退休人員、農民工等特殊羣體的社會保障問題。加強城鄉困難羣眾救濟工作,逐步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優撫對象的撫卹和生活補助標準。積極推進醫藥衞生體制改革,建立健全基本醫療衞生制度,加快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制度建設,為人民羣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衞生服務[2]。

4.繼續優先發展教育。教育是民生之基。堅持教育公平、教育公益的原則,積極推進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切實保障人民受教育的權益。堅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鞏固和發展“兩基”攻堅成果,深入實施“兩免一補”政策,進一步完善貧困家庭學生多元資助體系,絕不讓一個孩子因家庭貧困而失學。

5.大力加強社會管理。社會建設與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關。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註重社會建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積極推進社會管理體制機制創新,強化服務職能,最大限度地激發社會創造活力。進一步加強基層政權建設,鞏固和擴大基層民主,健全基層羣眾自治機制,統籌推進政務公開、村務公開、廠務公開,完善村民自治、社區民主管理和企業民主管理,切實保障基層羣眾的選舉權、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努力提高基層民主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進一步完善信訪制度,堅持開展“大接訪”活動,保證和尊重羣眾的利益訴求,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第一道防線”作用,有效預防和化解各類社會矛盾。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努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高度重視並切實抓好食品藥品質量安全和生產安全,建立權責利相對應的法律追究懲治體系,嚴厲打擊各種違法違規生產經營行為。

參考文獻:

[1]劉純銀.如何把改善民生作為保增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eb/ol].中國共產黨新聞網,,XX-12-12.

[2]劉錚,韓潔.國家把改善民生作為保增長促發展出發點和落腳點[eb/ol].中央政府門户網站,/content_,XX-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