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能力調研報告

導致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能力不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大學生本身的原因,也有家庭和社會的原因,但是通過以四川六所高校行政管理本科專業大學生為對象的實證調研發現,高校是否積極作為則是一個根本原因。在當前,要真正有效地提高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能力,需要高校承擔其應有的責任,積極努力作為。樹立全程全面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意識;加快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體系建設,不斷強化社會實踐教學;加強隊伍建設,培養業務強、素質高的職業指導教師;加強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制度化建設,是各高校履行提高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能力之責的四大根本行為。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能力調研報告

積極做好對在校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提高其職業規劃能力是各高校的一項重要任務。但是,現實中各高校大學生職業規劃能力狀況如何、成因何在、怎樣應對?針對這些問題,我們以四川六所高校行政管理本科專業大學生為對象進行了實證調研,客觀把握了其基本現狀,簡要分析了高校之因,為高校履責提出了一些對策建議。

一、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能力的現實狀況

為了客觀地掌握我省各高校大學本科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能力狀況,我們選取了四川大學、西南民族大學、西南科技大學、西華師範大學、四川理工學院、宜賓學院等不同類型、層次、地域的六所院校的大一至大四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生為調研對象進行了問卷調查。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xxxx份,實際回收xxx份,有效問卷為xxx份,有效率達xx%。本問卷共設計了xx個選擇題,分別涉及大學生對自身的瞭解、對當今就業形勢的把握,以及對就業信息的掌控和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相關知識的掌握等。調查問卷統計及分析情況如下:

(一)大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不強。在回答“您確知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嗎?”,僅xx%的學生回答“很清楚”,而xx%的學生回答“不太清楚”,xx%的學生回答“完全不清楚”。在回答“您知道自己的性格、興趣、能力等適合報考公職人員(選調生、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等)嗎?”,僅xx%的學生回答“很清楚”,而xx%的學生回答“不太清楚”,xx%的學生回答“別人考,我也考”。通過上述兩個關於自我認知的核心問題調查,我們發現被調查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普遍不強。

(二)大學生的專業認知能力不強。學生在回答“您清楚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嗎?”一題中,回答“很清楚好”佔xx%,回答“不太清楚”佔54.5%,回答“不清楚”佔xx%。參與調查學生在被問到“您認為您現在所學的專業前景如何?”時,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不同的學生作出了不同的回答。不分年級總體情況則是認為行政管理專業“很有前途”的佔xx%,“較有前途”的佔xx%,“很無前途”的佔xx%,“不清楚”的佔xx%。在回答“您是否後悔選擇了行政管理專業?”一題中,有一半以上的學生選擇了“是”。在回答“您願意放棄自己的專業,選擇一個能夠解決就業問題的工作嗎?”一題時,xx%的學生選擇“是”,xx%的學生選擇“否”,xx%的學生選擇“不知道”。通過問卷的上述統計分析,我們發現在六所高校行政管理專業學生中,還有較大比例的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缺乏明確認知,自我定位模糊,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動力不強。

(三)大學生的就業認知能力和職業規劃意識不強。對於“您認為當前的就業形勢如何,就業前景如何?”,xx%的學生回答“形勢嚴峻,就業難,就業前景不樂觀”,xx%的學生回答“形勢較好,就業前景樂觀”,只有1.8%的學生回答“就業形勢不知道,就業前景也不知道”。對於“您是否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過規劃?”,xx%回答“是”,xx%回答“否”,xx%回答“正在考慮”。這實際上反映出學生缺乏明確的就業認知和積極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

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能力不強的高校之因

雖然造成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能力不強現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大學生本人的原因,也有家庭和社會的原因,但是我們認為更多的原因則在於高校。就目前情況來看,導致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能力不強的高校之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高校對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意識不強。在我們所調研的六所高校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對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各高校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常體現在校領導的口頭、總結報告的紙上、教師的講稿中,“重形式,輕實效”。在實際工作中則是投入不足、師資不強、模式單一、方法簡單。

(二)高校專家化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教師缺乏。在所調查的六所學校中,個性化的輔導比較欠缺,其成因之一就是專業的師資力量嚴重不足。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教師不僅需要具備紮實的理論功底,而且需要有一定的實踐經驗。但是,從調研的情況來看,各高校專門從事生涯輔導理論研究的工作者很少,從事職業生涯輔導的人員或者是就業指導中心的教師臨時擔任,或者是學生工作人員和輔導員在從事學生工作的同時兼做生涯規劃指導工作。繁忙的事務性工作,使他們無法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系統地進行涯規劃的理論學習和實踐研究,缺乏相應的知識儲備和實踐技能,因此,不能很好地向大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輔導和諮詢服務。

(三)高校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體系和有效的操作模式欠缺。在目前,絕大多數高校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體系不科學,缺乏針對性。不僅如此,由於各高校還沒有很好地與社會各企事業單位加強聯繫,面向市場、內外結合、整體聯動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模式還未形成,因此各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操作方式基本上都以課堂教學和大班講座為主,而以個別諮詢為輔。

(四)高校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實踐性不足。各高校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由於主觀認識的偏差和自身條件的限制,大多以理論教育為主,而實踐教育為輔。各高校大都沒有很好地做到在引導大學生學好專業基礎知識和掌握專業基本技能的同時,還應積極鼓勵和引導學生們通過各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來進行積極的職業生涯規劃實踐和體驗。因為各高校唯有通過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修正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增強職業認知、提高職業素養與職業能力,才能縮短自己的社會適應期,加快自身的社會化進程,進而提高自己的職業行為能力。

三、提高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能力的高校之為

既然當今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能力不強的很大原因在於高校,那麼高校則應義不容辭地承擔起相應責任,通過自己的積極作為來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能力的提高作出貢獻。具體而言,當前各高校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能力提高中的積極作為主要包括:

(一)樹立全程全面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意識。各高校在轉變思想觀念和提高思想認識的前提下,必須樹立全程全面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意識,從學生一入校就進行職業規劃教育。實際上,對於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有學者提出了高等學校應構建基於“全面——:全程—重點”的三維立體體系。我們認為,高校應在一年級時就讓大學生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要讓學生加深對本專業的認識,形成初步的職業生涯規劃;二年級要使學生了解本專業的職業選擇範圍,幫助學生正確進行自我認知,進一步思考和修正自身的職業規劃;三、四年級主要對大學生進行就業心理、就業技巧等方面的專題輔導,引導他們對選定的專業進行實際的嘗試,做好職業目標修正和完善。

(二)加快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體系建設,不斷強化社會實踐教學。(1)加快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體系建設。對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建設是核心。學校可以針對不同的專業,編寫具有不同專業特點的就業指導教材,設置職業生涯規劃理論與實踐課程。課程的設置要具有前瞻性和實用性,縮國小校教育與社會需求之間的差距。(2)不斷強化社會實踐教學。要強化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方面的社會實踐教學,可以思考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着手:第一,積極與地方人事部門合作。針對大學生就業的嚴峻形勢,很多人事部門(特別是省屬人才市場和市屬人才市場)對於應屆大學畢業生實行免費入場、免費推薦等方式促進大學生就業。對於各地人事部門都大力支持大學生就業的好時機,各高校則應主動積極地與地方人事部門合作,以此為契機來提高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職業生涯規劃能力。第二,主動尋求與企事業單位合作。各高校可依託政府政策支持、校友資源優勢,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加強與各類企事業單位的交流合作,建立校企(事)合作項目、校地合作項目等平台,為在校大學生提供更多的見習實踐機會、職業生涯規劃機會和就業機會。第三,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就業服務公益活動”。為了提高在校大學生的擇業實踐能力和增加畢業生的就業機會,各高校可積極鼓勵在校大學生積極參加各類“就業服務公益活動”。比如推薦學生參加地方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組織的人事政策宣講會、人才招聘會等活動,招聘學生擔任“校園畢業生雙選招聘會”志願者,使其在具體的活動中受教育、長見識、增才幹。

(三)加強隊伍建設,培養業務強、素質高的職業指導教師。專業化的職業生涯規劃師資隊伍是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有力保障,但是由於對職業生涯規劃的錯誤認知,我國大多高校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主體僅僅是就業指導部門或學生工作隊伍,沒有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教師隊伍。因此,要加強就業指導教師的專業技能培訓,使他們掌握職業規劃的相關知識和技能,增加他們的知識含量,不斷向專業化的方向發展。同時還可以從社會上引進專業人士充實到職業指導教師隊伍中,切實提高職業指導教師整體的能力與水平。

(四)加強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制度化建設。職業生涯規劃的制度化是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順利實施的有力後盾。美國是較早在學校中進行職業生涯教育的國家,曾兩次專門以政府法案的形式改革職業生涯教育;澳大利亞制定了“職業發展綱要”,對職業成熟程度、職業指導的內容、考試及評估等方面都做出了具體的規定。西方國家的做法可以成為我國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實踐的借鑑。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性質、地位、人財物保障等必須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