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里區政府工作報告

道里區位於哈爾濱市區西北部,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道里區政府工作報告,歡迎閲讀!

道里區政府工作報告
道里區政府工作報告篇1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區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20xx年工作簡要回顧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區人大的依法監督和區政協的民主監督下,區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緊圍繞“兩區”發展戰略目標,搶抓機遇,全面深化改革,深入實施“五大戰略”,大力推進“五大工程”,加快“三大經濟帶和六大功能區”建設,圓滿完成區xx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綜合實力持續增強。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58億元,同比增長7%;完成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80101萬元,同比增長10.5%,增幅位列全市八個城區第一名。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30456萬元,同比增長11.8%,税收總量和增幅位列全市八個城區第一名。預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79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26.5%;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86億元,同比增長12%;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14616元,同比增長13%。在《人民日報》發佈的20xx年中國中小城市科學發展評價排行榜中,道里區入選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同時躋身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項目建設全面提速。全區實施大項目100個,總投資1312億元。其中,經濟建設類項目65個,社會事業類項目35個。投資100億元以上項目4個,10億元以上項目34個,1億元以上項目48個,全部開復工,完成投資339億元,佔年計劃的101%。猶太老會堂音樂廳等54個項目竣工。招商選資成效顯著。全年共引進項目551個。其中,引進簽約1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10個,1億元以上產業項目9個。預計實際利用國內資金128億元,同比增長25%;實際直接利用境外資金10643萬美元,同比增長20%。現代服務業日益壯大。“五大商圈”的輻射帶動作用明顯提升,海寧皮革城、遠大購物廣場等大型購物和專業市場相繼開業運營;“上海沙龍”商服休閒步行街區項目竣工;中央紅、聯強和蘇寧雲商中央大街超級店等電子商務快速發展。園區建設穩步推進。新榆園區新增80萬平方米用地指標徵收開始啟動,爭取到市政府園區扶持資金887萬元,完成園區排水工程建設。引進加西亞電器、紅旗森聯冷凍等項目,園區入駐企業達28家。太平空港經濟區申報獲得國家受理,引進中國飛機拆解基地和綠地空港城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扶持民企力度加大。市、區政府為13家科技創新型企業提供扶持資金950萬元,申報市級重大產業項目2個,5家中小企業獲得市級創業扶持基金420萬元。加大對北方威特等重點出口企業的扶持力度,提高出口企業市場競爭力,預計全區實現進出口總額3.78億美元,同比增長6%。文化旅遊繁榮發展。投資20xx萬元,對中央大街休閒區及輔街進行維修改造。開展以“迷人哈夏·時尚老街”為主題的老街音樂匯、首屆哈爾濱長嶺湖國際冬捕冰釣旅遊節等20項系列文化旅遊活動。中央大街在全省率先推出夏、冬兩季延時營業的“夜生活”消費,率先為遊客提供區域性免費“WiFi”服務,進一步豐富文化旅遊內涵。中央書店成功轉型為全省首家集購書、休閒、閲讀、交友于一體的時尚休閒書店;哈爾濱遊客服務中心落户中央大街。斯大林公園、九站公園等14個主題公園鏈接成的沿江景觀帶更富魅力。羣力文化產業園區初具規模,哈爾濱音樂廳投入使用,銀泰城東南亞風情街建設進展順利。道里區在全市旅遊文化時尚產業融合發展推進會上介紹經驗。現代農業提質增效。實現農業生產總值26.5億元,同比增長6%。投資3.3億元,實施哈爾濱天順園生態農業標準園、長嶺湖都市生態休閒漁業標準化示範園區等農牧業項目8個,新建棚室156棟,全區棚室總數達到7795棟,立業蔬菜基地被確定為全市農業物聯網試點;奶牛存欄2.4萬頭,生豬存欄8.4萬頭,家禽存欄180萬隻,魚養殖面積3500畝、產量1400噸;現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到8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310家,農村經濟穩步發展。建立土地經營權糾紛仲裁機構,完成農村土地、林地、草原、水面實測和確權工作。

——城鄉面貌明顯改善

棚改徵遷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敢於擔當,主動作為,完成棚改徵收徵地項目20個、442.5萬平方米,拆除違法建築583處、35.9萬平方米,建設棚改回遷安置房80萬平方米,回遷進户居民4278户,城鄉路舊城改造、機場擴建、民生尚都二期等一批省、市大項目如期實現淨地,煤五三號地塊棚改項目實現當年立項、當年徵收、當年淨地、當年開工,為改善居民羣眾居住條件贏得時間。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加強。完成《哈爾濱市道里區概念規劃》、《哈爾濱市道里西部地區城鄉統籌總體規劃》。維修改造道路10條、11.4萬平方米,臨街踏步1700餘處、1.4萬餘平方米,整治人行道11.6萬平方米。全市春季道路灌縫現場交流會在道里區召開。金山堡集中供熱源項目投入使用,覆蓋供熱面積800萬平方米。拆並小鍋爐56台,完成老舊管網改造41.2公里,全區集中供熱覆蓋率和物業投訴辦結率位列全市各城區之首。愛建立體停車樓項目投入使用。新建農村公路20.7公里,改造農村泥草房84户,新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8處。城鄉生態環境顯著改善。改造物業棄管小區20個,維修改造老舊住宅樓體121棟、棚户區171處、居民庭院1000餘個。綠彩化街路23條,綠化造林160畝,裸土地硬鋪裝、綠化覆蓋23.4萬平方米,新建和升級綠地57.2萬平方米,城市景觀亮化異彩紛呈。投資4000萬元,開展城鄉結合部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完成老機場路和哈雙北路沿線村屯道路維修、綠化、牌匾整治以及沿線房屋牆體粉刷。從20xx年開始,將每年1000萬元農村環境整治資金列入區級財政預算,建立健全城鄉環境建設一體化運行體系。精細管理水平明顯提升。深入開展愛國衞生運動、“五從五起五延伸”市容環境衞生綜合整治行動和“百街萬點促升級”活動,延長保潔作業時間,全區無積塵示範街路和廣場達到43處。在全國率先組建牌匾形象設計室,為1420户商家免費提供服務。投入3462萬元,增配各類作業車輛45台、電瓶封閉式垃圾三輪倒運車200台、垃圾箱10000個、果皮箱4000個,機械化清掃作業率提高到62%。清冰雪成效顯著,市政府在道里區召開了全市清冰雪工作現場推進會。開通“數字城管”官方網站和城市管理微信平台,及時處置城市管理問題,羣眾滿意率達99%。構建城管、園林、執法、公安、交通及小區“六位一體”聯動管理格局,城市管理水平邁上新台階。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教育資源均衡發展。着力改善城鄉辦學條件,投資8083萬元,維修擴建新建中國小校60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先後組織開展各類培訓280次、培訓教師6000餘人次,發放績效工資2181.3萬元,中國小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編輯《道里區公民意識教育讀本》,得到國務院婦兒工委的好評。承辦海峽兩岸學校特色體育交流研討會,6所省級示範幼兒園被指定為第四屆中國幼兒園園長大會觀摩現場。衞生計生工作再創佳績。啟動新建改擴建社區衞生服務中心5個,3000平方米以上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達到7個,位居全省首位。投資3.5億元、佔地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9萬平方米的全省區級最大的醫療衞生服務中心建成並投入使用。“雲醫療”衞生信息化平台建設穩步推進,探索建立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人民日報》頭版給予報道。新農合參合人數、參合率再創歷史新高。道里區成為全國區級唯一承接國家級“嬰兒胃腸道常見問題篩查干預”科研項目研究單位,安靜安和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榮獲全國羣眾滿意的社區衞生服務機構稱號。全市流動人口計生協會服務管理現場會在道里區召開,道里區被確定為全國流動人口計生服務管理項目試點區,榮獲全國人口計生宣傳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文體工作長足進步。圓滿完成全國先進文化區複檢工作;新安裝健身路徑23套;開展文化下鄉、“唱響中國夢”等系列主題活動800餘場(次);組織1141人齊奏葫蘆絲表演,創造吉尼斯世界紀錄;區駐館團隊榮獲奧地利維也納世界“合唱節”金獎、全國第六屆“愛我中國”老年春晚最佳組織獎和東北三省合唱節金獎等稱號。社會保障更加有力。加大公共服務保障投入,健全城鄉社會保障體系,認真貫徹落實各項救助保障政策,高標準完成創業就業、醫保擴面、低保救助等工作,為百歲老人每人每月發放敬老費700元,發放標準全省最高。全國“暖心工程”社區服務站試點達到6家,道里區作為全國試點城市唯一代表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的全國“暖心工程”年度總結大會上作經驗介紹;啟動建設全國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區級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道里區榮獲全國殘疾人之家稱號,在中國青年志願者助殘“陽光行動”啟動會議上作典型發言;出台《道里區婦女兒童法律援助暫行辦法》,成立社區“兒童之家”116個,在全省率先實現了全覆蓋。社區建設實現突破。新建1000平方米以上“中心社區”2個,全區“中心社區”達26個;通江街道紅專社區、太平鎮太安村榮獲國家級綜合示範社區稱號,道里區榮獲全國城鄉一體化幸福社區建設示範單位榮譽稱號;道里區“中心社區”建設的成功經驗被民政部編入《中國特色社區建設理論與實踐創新叢書:中國特色社區建設 哈爾濱市道里區經驗》全國發行推廣。村“兩委”班子換屆選舉工作穩步推進。文明創建亮點紛呈。深入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等各類文明創建活動,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開展以“八大環境”、“十項重點工作”為主要內容的創城活動,創城考評在全市綜合評比中多次名列第一,圓滿完成國檢測評任務;道里區95歲老人彭雲鬆和雷鋒車隊欒景通被評為全市“十大傑出老人”和“十大孝星”,兆麟街道榮獲省級道德模範示範點稱號,道里區作為全市唯一試點單位在全國中部地區志願服務工作推進會上作典型發言。建立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的“三位一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網絡,建立完善社區(村)家長學校158個,道里區未成年人教育工作連續兩年在全市測評中名列第一,連續五屆榮獲全市先進區。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堅持“三條線”抓信訪,集中開展進京非正常訪“百日”會戰專項行動,化解信訪積案74件,辦理上級交辦信訪案件1117件,辦結率達100%,進京非訪排序退出全省前20名,實現區委、區政府提出的“減量退位”的工作目標。太平鎮“楓橋經驗”在全市推廣。深入推進“強基工程”建設和“平安道里”創建工作,加大對各類犯罪行為打擊力度,全區8類主要案件下降11.6%。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回頭看等專項行動,嚴格落實“四個責任”,安全事故數、死亡人數、傷人數和經濟損失四項指標分別下降17%、48%、55%、32%。成立了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加大食品藥品生產經營和安全監管力度,道里區食品安全工作在全市考評中獲得優秀檔次。

——政府自身建設全面加強

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依法行政,依法履職,行政能力明顯提升。自覺接受人大的依法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辦理三級人大代表建議155件、政協提案86件,辦復率達100%。依法規範政府行政行為,處理行政複議案件12起。暢通社情民意訴求渠道,通過區政府門户網站公開各類政務信息3069條,辦復“民生民意”網帖1366份。開展“千名幹部下基層·化解矛盾保穩定”主題實踐活動,調解案件871件,成功率達97%。深入開展“六五”普法工作,受理法律援助案件422件,為困難羣眾挽回經濟損失373萬元,道里區被評為全國“六五”普法中期檢查先進集體和全國依法治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工作作風明顯轉變。深入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嚴格落實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省委省政府“九項規定”、市委“十項措施”和區委相關要求,清理清退公務用車60輛,局級領導辦公用房6間、90平方米;壓縮“三公”經費347.58萬元,同比下降41%;查擺整改區政府黨組“四風”問題65個,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組織開展作風建設突出問題“五個專項整治”行動,會風、文風和工作作風明顯改觀。嚴格落實政府績效考核辦法,出台《道里區重點工作行政問責辦法》,公務人員的辦事效率明顯提高。廉政建設不斷加強。嚴格貫徹執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和《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大力倡導艱苦奮鬥、勤儉節約之風。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履行“一崗雙責”。出台《道里區關於從嚴監督二級班子黨政正職權力運行的若干規定(試行)》,開展公款吃喝等檢查910次。加大項目招投標、徵地拆遷、政府採購等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監管力度,查處違法違紀案件50件。

國防、人防、民族宗教、僑務、外事、審計、統計等工作成效顯著。為民興辦的“十件”實事全部兑現。

各位代表!道里區政府20xx年取得的工作成績,得益於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和科學決策,得益於區人大的依法監督和區政協的民主監督,得益於全區廣大幹部羣眾的敢於擔當和攻堅克難,得益於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和駐區單位、離退休老同志以及所有關心道里區發展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和無私奉獻。在此,我代表道里區人民政府向所有關心支持道里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產業發展不均衡,高端服務業比重小、規上工業實力不夠強;二是各項剛性支出增多,城鄉社會保障壓力較大;三是信訪形勢仍然比較嚴峻,一些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四是“四風”問題依然存在,個別工作人員“慵、懶、散、玩、浮、拖、推”現象還沒有杜絕,違法違紀現象時有發生,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今後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20xx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任務

20xx年是全面完成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也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我們面臨的繁重任務前所未有,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機遇前所未有。內外形勢複雜多變,機遇和挑戰交相併存,國際經濟復甦緩慢、國內經濟進入新常態後“三期疊加”、市場需求持續低迷等外部因素的影響沒有明顯改變,加之我們自身發展內生動力不足,結構不盡合理,保持全區經濟在較高起點上持續快速發展的難度較大。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發展的潛力和機遇,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紅利逐步釋放,黨的xx屆四中全會作出《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國務院出台35條政策支持東北振興,黑龍江省出台65條措施、哈爾濱市出台45條措施促進經濟穩增長,特別是隨着國家“一路一帶”戰略的實施,黑龍江省“五大規劃”的深入推進、建設東部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和哈爾濱市對俄合作戰略的全面升級,必將為我們加快發展、科學發展、率先發展創造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隨着城市西擴和空港經濟區的開發建設、地鐵2號線和3號線等重大基礎設施的啟動建設,必將為全區招商選資、上大項目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多年來招商選資和大項目建設,積澱跨越發展的後發優勢,也必將成為推動全區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的強勁動力。

20xx年區政府工作總體要求是:以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區委部署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大力實施“東部大提升、西部大開發”戰略,以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為動力,以產業項目建設為牽動,以新“四化”為載體,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根本,以全面依法治區為保障,全力打造“高端服務業承載區、臨空經濟核心區、文化旅遊引領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幸福和諧首善區”,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努力在全省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xx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左右;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8%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7%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2%左右;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0%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0.5‰以內。

一、保持經濟平穩健康增長,着力提高區域綜合實力

(一)深入實施項目牽動戰略,夯實晉位跨越新基礎。堅持把大項目建設作為“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總開關”,調動一切力量抓項目,一年四季引項目,跟蹤服務落項目。計劃實施大項目100個,投資100億元以上項目4個,10億元以上項目35個,1億元以上項目47個。其中,經濟建設類項目65個,社會事業類項目35個,總投資1481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40億元。繼續實施“一個產業項目、一名區級領導、一家牽頭單位、一套推進方案、一以貫之全程服務”的項目建設推進舉措,重點推進羣力財富中心、銀泰東南亞風情街等大項目建設,力爭洽談項目早簽約、簽約項目早開工、開工項目早竣工、竣工項目早達效。圍繞閒置資源、優勢產業和承接平台,重點引進一批對產業結構調整具有導向和牽動作用的大項目,從根本上優化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走可持續發展的路子。深入落實國家和省、市一系列促進企業穩增長的政策措施,把握投資導向,優化發展環境,搞好產業對接,用好、用足、用活各項優惠政策,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努力建設經濟發展強區。

(二)深入實施商務興區戰略,提升產業發展新層次。進一步發揮“五大商圈”的輻射帶動作用。按照《中央大街20xx—20xx年業態發展規劃》,加快推進歐柏林音樂酒吧廣場、哈爾濱維美戴斯酒店等項目建設,全面提升中央大街區域業態水平。充分挖掘兆麟地區潛在發展優勢,着力優化發展環境,重點推進新透籠二期、萬泰國際等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卓展二期、愛建新城商服等項目建設,啟動地鐵2號線通江街核心區規劃,引進地鐵2號線項目公司總部,謀劃旅遊服務區和現代服務業集中區,促進中央大街商圈與愛建商圈一體化發展。加快推進哈爾濱工業品博覽城、匯智時代廣場、盛澤國際廣場等項目建設,進一步提升顧鄉商圈的影響力。積極主動與哈西辦溝通配合,重點推進投資超百億的銀泰城和星光耀項目,以及招商貝肯山、匯智金融企業總部等項目建設,着力打造高端現代服務業升級版。加大對民營企業扶持力度,優化調整傳統服務業,鼓勵支持物聯網電子商務發展,將道里區建設成為立足全市、服務全省、輻射東北亞的現代服務業核心區。

(三)深入實施園區開發戰略,拓展產業承接新平台。加快新榆工業園區80萬平方米徵地工作和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大力推進中丹智能節能循環產業園區項目,加快加西亞電器、暢普管業等項目建設。調整空港經濟區60萬平方米用地指標,重點推進哈爾濱機場擴建、中國飛機拆解基地、綠地空港新城、哈爾濱空港國際物流增源區、哈爾濱綠色農產品及糧食交易中心等項目建設。深入開展科技服務“十百千”走基層活動,舉辦第二屆道里區科技項目對接洽談暨科技成果展覽會,着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扶持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型企業發展壯大。

(四)深入實施文化旅遊強區戰略,培育經濟增長新能極。圍繞“一帶三區”旅遊文化發展格局,進一步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加快沿江堤頂路項目的申報工作,建設松花江濱水景觀帶。做足“老街音樂匯”等系列旅遊文化活動的大文章,彰顯歐陸文化和異域風情;發揮羣力文化產業聚集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力爭把海寧皮革城晉升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全力打造長嶺湖、天順農業生態園、太安村、新江村運糧河口等特色旅遊景點,完善鄉村旅遊休閒度假區。組織開展好第二屆哈爾濱長嶺湖國際冬捕冰釣旅遊節活動。推進工美集團、陳金時尚綜合體育館等文化產業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羣力文化產業集中區的服務功能。加快兆麟演藝娛樂文化產業集中區和中央大街歐陸文化產業區的建設,打造文化旅遊強區的新亮點。

(五)深入實施新型城鎮化引領戰略,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新進程。以“四個一體化”為目標,“四輪驅動”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快推進新發鎮建國社區建設,完善各項配套設施,確保農村居民安居房順利回遷。積極推進新農鎮新型城鎮化和“美麗鄉村”試點項目建設,組織實施太安村18萬平方米新型社區建設。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深化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穩步推進集體土地確權頒證工作,加快土地流轉交易平台建設,探索建立財政轉移支付、社會保障等向農村傾斜的體制機制。大力發展“菜、奶、菌、花、果”五大特色主導產業,推進立功都市現代農業莊園、榆樹鎮高標準基本農田土地整治、紅旗森聯冷凍鮮配送項目、先富空港高標準露地蔬菜核心區等涉農項目建設。組織申報綠色蔬菜基地科技示範項目,進一步擴大萬順花卉基地規模,繼續扶持天順園集團、中央紅集團、祝旺良種豬繁殖基地等農業龍頭企業發展,推動種養業向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生態化發展。闢建蔬菜交易市場,構建農產品產供銷一體化的生產經營體系。

二、全面加強社會建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大力推進公共服務惠民工程,加快民生事業發展。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以創建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為統領,加強機關幹部、校長、教師和教研員四支隊伍建設,建立健全績效考評、師德獎懲、教師流動機制,大力開展“高效教學年”活動,推動優勢資源向教學一線傾斜,進一步擴大名校、名師的帶動效應和影響力,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探索多元化、集團化辦學模式,整合公辦學校資源,鼓勵社會資本興辦高水平的民辦學校,提高整體辦學水平。大力實施“雲教育”項目,加強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突出專業教學特色,形成各類教育均衡優質發展局面。着力改善城鄉辦學條件,全年新建中國小校9所、抗震加固14所。進一步優化醫療衞生資源配置。完善區醫療衞生服務中心功能,新建、改擴建社區衞生服務中心6個;開展“醫養結合”特色服務,成立社區“醫療養老”試點2個;進一步加強慢病管理體系建設,完善家庭醫生簽約式服務;健全“雲醫療”衞生服務體系,積極推進“醫聯體”建設,完成病區結算、異地結報等6項醫療雲軟件互動平台建設試點區建設任務。認真做好國家計生協流動人口計生服務管理項目驗收工作。大力發展文化體育事業。強力推進羣力新區圖書館主體工程項目建設,協調推進區綜合體育場館的規劃落實工作;建設社區公共電子閲覽室分館3處,提檔升級全省首家(區縣級)數字圖書館;全力做好區文化館“國家一級館”複檢工作;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和傳承,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組織開展魅力道里藝術節等系列品牌活動,豐富城鄉羣眾文化生活。大力推進社區基礎設施建設。新建中心社區2個,創建市級“五星級社區”2個,進一步拓展社區綜合信息服務平台;擴大社區服務範圍,提高服務水平,完善以便民、衞生、文體、教育、為老、平安等為主要內容的15分鐘社區生活服務圈。

(二)大力推進城市建管升級工程,建設生態宜居城區。以“乾淨、整潔、有序、靚麗”為目標,深入開展愛國衞生運動和“五從五起五延伸”市容環境衞生綜合整治行動,牢固樹立精細化、人性化和智能化的城市管理理念,不斷完善城市功能。重點推進綠地中央廣場、匯智時代廣場、五洲國際等8個市重點項目徵收徵地工作,棚改回遷安置房開工面積55.53萬平方米;繼續保持拆違工作高壓態勢,對私建濫建零容忍;維修道路15萬平方米、人行道12萬平方米;維修改造老舊小區庭院300個、巷道20條,提檔升級街區燈飾小品、樓體亮化;實施綠彩化項目41個,補植道路行道樹209條,新增綠化面積14公頃。實施居民庭院封閉式管理。進一步夯實街道辦事處環衞作業精細化管理基礎,強化無積塵示範街區管理。構建區級物業供熱、環境整治應急事件快速反應平台、應急處置機制和應急反應隊伍,構建統一領導、便民高效、綜合聯動城市管理新格局。統籌推進城鄉環境一體化建設,健全長效管理機制。全力以赴抓好綠色清冰雪,實現“首場必淨、場場乾淨”目標。強化物業供熱監管,繼續加大拆爐併網、老舊管網改造力度,紮實推進西部熱源廠項目建設。

(三)大力推進社會保障工程,增強人民羣眾福祉。建立健全覆蓋城鄉的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服務體系,實現就業再就業1.5萬人,培訓1.1萬人次。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推進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建設,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加快城鄉社會救助一體化建設,最大限度保障城鄉困難羣眾基本生活。健全完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積極推進全市首家綜合性社會福利中心建設。加快推進區級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建立農村殘疾人產業扶貧基地,實現農村殘疾人規模就業。切實保證殘疾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穩步提高各類社會保障待遇標準,切實保障婦女和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全面完成道里區婦女兒童發展規劃各項指標任務。

(四)大力推進平安建設工程,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堅持“三條線”抓信訪,加大積案化解工作力度,依法解決羣眾合理訴求,實現信訪工作“減量退位”的目標,確保社會和諧穩定;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管行業必須管安全工作的“一崗雙責”原則,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大對人員密集場所、危房棚户區、高層建築、道路交通等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的監管力度,構建長效監管機制,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城市創建活動,強化監管,嚴厲打擊食品藥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保障食品藥品安全;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突出羣防羣治,提高社會治安防控能力;抓好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節和社區矯正、安置幫教工作:大力推進“天網”工程建設,進一步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堅決遏制各類刑事犯罪活動。

(五)大力推進文明城區創建工程,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建設;鞏固拓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紮實推進各類文明創建活動,建立完善文明城市長效管理機制;依託市民學校、家長學校等陣地,廣泛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等活動,健全完善志願服務“13810”機制,不斷提升志願服務影響力;全面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實現未成年人活動陣地建設全覆蓋。全面完成為民興辦的實事。

三、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着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一)堅持依法行政,規範執政行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xx屆四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強化法治思維;堅持重大事項報告制度,自覺接受人大的依法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堅持民主集中制,嚴格履行政府議事規則,將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作為大項目建設、重大行政決策的法定程序,充分發揮政府法律顧問在行政決策中的諮詢服務作用,做到依法、民主、科學決策;深入開展“六五”普法活動,教育引導廣大人民羣眾自覺地學法、懂法、守法、用法,讓法律權威成為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強化執法監督,嚴格落實執法責任追究制,促進規範公正文明執法。

(二)堅持為民勤政,提高辦事效率。深入學習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三嚴三實”要求,切實加強作風建設,着力解決“中梗阻”和服務羣眾“最後一公里”問題;嚴格落實首問負責制和限期辦結制,大力倡行“一線工作法”,努力提高辦事效率;深化審批制度改革,優化審批流程,縮短審批時限,實施一站式、“保姆式”服務,提高企業和居民羣眾滿意度,以優質高效服務取信於民、造福於民。

(三)堅持科學理政,增強發展動力。遵循經濟社會和自然發展規律,切實把政府管理納入科學化軌道,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社會的關係,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以較低的管理成本實現較優的工作目標,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建立健全社會組織參與城市管理和社會服務的體制機制,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最大限度地激發各類社會主體活力,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凝聚推動全區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強大動力。

(四)堅持從嚴治政,強化責任擔當。加大對政府公務員特別是領導幹部的教育管理力度,始終保持整治“四風”問題的高壓態勢,着力剷除“四風”滋生蔓延的土壤;建立並實施政府權力清單制度,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堅決消除權力尋租空間,切實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堅持開門納諫,廣開民意渠道,深入推進政務、村務和廠務公開,切實增強政府工作透明度;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強化績效管理,嚴格行政問責,狠抓工作落實,切實解決行政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偽作為等損害羣眾利益和服務羣眾不到位的問題;大力弘揚“五敢五不怕”精神,牢固樹立責任擔當意識,營造敢於擔當、勇於負責的行政環境。

(五)堅持廉潔從政,樹立良好形象。深入貫徹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認真履行“一崗雙責”,堅決做到“四不為、四管住”;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省委省政府“九項規定”、市委“十項措施”和區委相關要求,認真執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強化辦公經費預算管理,嚴控“三公”經費支出,降低行政運行成本;加強政府投資項目管理,嚴肅查處違法違紀行為,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各位代表!夢想承載希望,奮鬥開創未來。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全會描繪了改革發展和依法治國的宏偉藍圖,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領導下,在區人大的依法監督和區政協的民主監督下,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敢於擔當,戮力同心,真抓實幹,為努力在全省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共同譜寫道里區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奮鬥!

道里區政府工作報告篇2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區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和建議。

“”時期和20xx年工作簡要回顧

“”時期是道里區發展歷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面對複雜多變的外部經濟環境和艱鉅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領導下,在區人大依法監督和區政協民主監督下,區政府團結帶領全區人民,認真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實施“兩部”發展戰略,全力以赴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圓滿完成“”時期各項目標任務,獲得國家級榮譽22項、省級榮譽20項,譜寫了道里區科學發展新篇章。

“”時期,是綜合經濟實力顯著提升的五年。五年來,我們堅持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狠抓招商,大上項目,經濟總量和效益邁上新台階。“”末,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05億元、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0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1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56億元,年均分別增長9.2%、13%、31.5%、13.7%。20xx年、20xx年道里區連續入選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和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

“”時期,是城市空間大幅拓展的五年。五年來,我們加快推進羣力新區、哈西羣力聯絡空間開發建設,城區面積由24平方公里擴大到50平方公里,城市基礎設施和城鄉環境面貌明顯改善,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空間支撐和要素保障:“五大商圈”集聚輻射帶動效應進一步凸顯,城市承載和吸納產業的能力不斷提升,形成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的產城融合發展新格局。

“”時期,是改革創新步伐持續提速的五年。五年來,我們全面深化改革,新農鎮、太平鎮獲批全國發展改革試點鎮,完成農村土地確權登記工作;深化人事、教育、衞生、行政審批等重點領域改革,完成部門改革整合,成立了市場監督管理局和衞生計生局,實現企業登記“四證合一、一證一碼”:“中心社區”建設模式在全國推廣,“雲醫療”模式開創全省先河,全區專利授權超過3000件,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7.5%。

“”時期,是人民生活明顯改善的五年。五年來,我們堅持民生優先,持續加大民生項目投入力度,區級財政用於改善民生事業的資金達95億元,佔財政支出的69%。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預計分別達到32615元和16214元,年均增長13.2%和15.6%。城鄉困難羣眾、低保人員和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實現應救盡救、應保盡保、應發盡發。教育、文化、衞生計生工作亮點紛呈,學前教育、職業教育、社區建設、社區醫療、殘疾人工作、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等工作走在全國前列,人民羣眾的幸福指數和滿意度大幅提升。

“”時期,是凝心聚力鋭意進取的五年。五年來,我們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緊緊圍繞“”確定的目標任務,保持戰略定力,堅定發展信心,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區委的決策部署,解放思想勇創新,攻堅克難敢擔當,依法治區嚴問責,拒腐防變守底線,一張藍圖繪到底,一門心思謀發展,一以貫之抓落實,開創了政府各項工作新局面,政府的執行力和公信力顯著提升。

20xx年是“”規劃的收官之年,我們主動適應新常態,突出目標和問題導向,保持工作定力,確保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重點推進以下工作。

(一)轉型升級,着力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千方百計招商選資,強力推進產業項目建設。年初確定的100個大項目全部開復工,完成投資348億元,佔年計劃的102%;納入省市重點的50個產業項目全部完成年度目標,完成投資139億元;引進項目403個,實際利用國內資金172億元,同比增長30.1%;實際利用外資1.45億美元,同比增長23.2%;紅星美凱龍、陳金體育館等項目開工建設,飛機拆解基地、民生尚都二期等項目實現徵拆淨地;改造升級傳統商貿業,加快推進總部經濟、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制定出台全區“互聯網+”和扶持電子商務發展相關政策,區財政拿出20xx萬元扶持電商園區和企業發展,建立了全市首家日用品跨境電商交易平台——“東北亞電商產業園”,蘇寧、聯強等骨幹企業拓展電子商務步伐加快,中央紅“沃沃購”被商務部評為“電子商務示範企業”;啟動建設哈爾濱創新性金融示範區,首期規劃的互聯網金融交易中心建設工作已經全面展開;中航資本、正德人壽、華夏銀行等8個總部項目成功落户:“龍門科技”“創富匯”“左岸創咖”等創業創新科技孵化器、眾創空間相繼建成,全年新增企業4360户、個體工商户8258户,規模以上企業發展到80家;傳統農業加速向優質高效都市現代農業發展,提檔升級天順農業園區、順意養殖園區等農業園區10個,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5個,規模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增加至12家,建成休閒採摘園區10家,全區標準化蔬菜生產棚室發展到7337棟,無公害、綠色、有機標識認證發展到133個。

(二)提檔升級,着力改善城鄉環境面貌。完成民主棚户區、哈站北廣場等區域棚改徵收徵地淨地項目13個,完成回遷安置房建設5萬平方米652套,拆除臨空經濟區、羣力外灘區域等違章建築51.5萬平方米,為省市重點產業項目落地建設創造了條件;維修車行道197條、人行道256條;維修改造物業棄管小區、老舊住宅42萬平方米、居民庭院31個,拆並小鍋爐33台,完成老舊管網改造20.55公里,新增供熱面積160.5萬平方米,全區集中供熱覆蓋率達94%,居全市之首。完成城區彩化建設項目34項,全年新植樹木4.86萬株,新增綠地31.2公頃,維修改造羣力新區金河公園等8處燈飾亮化及噴泉景觀;健全城區市容環衞作業精細化、常態化管理機制,全區無積塵示範街路和廣場達到43處,綠色清冰雪工作實現“首場必淨、場場乾淨”目標;加強村屯基礎設施和環境整治,改造泥草房55户,新建農村道路10.9公里。

(三)普惠民生,着力提升人民羣眾福祉。全年財政用於民生事業支出29.9億元,佔全區一般公共預算80%。投資1.4億元,配備教育教學設備,新建及加固改造校舍16所;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中大學聯考、職高競賽成績再創新高;優化教師隊伍結構,面向全省選調骨幹教師101名,以全省最高分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創建工作檢查驗收。社區醫療工作繼續領跑全省,道里區被選為全省唯一一個區級全國健康促進示範區;區級綜合醫療衞生服務中心整體功能提檔升級,“雲醫療”衞生信息化平台全面鋪開應用;3000平方米以上的智能化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增至10個,位列全省首位。道里區取得第三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資格,投入300萬元對區文化宮進行擴建改造,開展“老街音樂匯”等20項品牌特色文化旅遊活動,海寧皮革城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城鎮新增就業2.02萬人,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4.67萬人次。新建1000平方米以上“中心社區”2處,“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創建工作通過民政部終期評估;引進全國“華齡健康365”工程,國家級“暖心工程”試點社區服務站達到16個。發放廉租房補貼20xx餘户714萬元,實物配租713户,審核通過公租房申請7810户。婦女兒童發展規劃(20xx—20xx年)的各項指標全面達標,為民興辦的實事全部兑現。

(四)創新方式,着力提升社會治理能力。開展區域交通環境綜合整治及消防安全專項整治,消除清河灣危化品等一批重特大安全隱患,全區安全事故數量、受傷人數同比分別下降7%、27%,全區安全生產形勢基本穩定。強化應急管理工作,開展各類應急演練200餘次,快速有效處置顧鄉大街地面塌陷等突發事件12起,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深入開展食品、藥械、農資等專項整治行動,切實維護市場秩序和消費者權益。紮實抓好信訪工作,開展信訪工作百日專項行動攻堅戰,全年化解信訪積案51件,辦理上級交辦信訪案件303件,辦結率達100%,實現信訪工作“減量退位”目標。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嚴密防範懲治違法犯罪活動,打掉黑惡勢力團伙4個,命案破案率達100%。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省級文明創建先進集體、十星級文明户達到76個,榮獲全市第四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突出貢獻單位”稱號。

(五)提速增效,着力提升自身建設水平。堅持問題導向,強化“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嚴格按照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履行法定職責,組織開展“五個專項整治”行動,出台《道里區重點工作行政問責辦法》,政府工作人員作風明顯轉變。大力推進依法行政,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辦理三級人大代表建議265件、政協提案164件,辦復率達100%。發佈政府行政權力清單2155項,圓滿完成“六五”普法各項工作任務,受理辦結法律援助案件276件,幫助困難羣眾挽回經濟損失484萬元,道里區榮獲“全國法治城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稱號。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大政府投資項目招投標、徵地拆遷、政府採購等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監管力度,查處各類違紀違法案件98件,有效淨化行政服務環境。

國防、人防、民族、宗教、僑務、外事、地方誌等工作也都取得了顯著成效。

各位代表,道里區過去五年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堅強領導和科學決策的結果,是區人大依法監督和區政協民主監督的結果,是全區廣大幹部羣眾攻堅克難、團結奮鬥的結果,是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和駐區單位、部隊官兵、公安幹警、離退休老同志以及所有關心道里區發展的各界人士鼎力支持和無私奉獻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全區人民,向所有關心支持道里區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感謝並致以崇高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我區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與城區差距較大,基礎設施較為薄弱,城鄉二元結構矛盾較為突出;二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任務繁重,拉動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高端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還不快,促進財税可持續增長的動力不強;三是老城區部分區域改造任務艱鉅,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四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與人民羣眾的期待還有較大差距;五是政府效能尚需進一步提升,一些幹部觀念、能力和作風與加快發展的新要求不相適應,少數幹部缺乏擔當意識和實幹勁頭。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在今後工作中高度重視,並採取有效措施認真地加以解決。

“十三五”時期的發展目標和主要工作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期,是引領經濟新常態的關鍵期,也是我區在全省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做好“十三五”工作意義重大,責任重大。

“十三五”時期我們所面臨的國內國際經濟發展形勢仍然複雜多變,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必須準確研判形勢,主動把握戰略機遇,直面挑戰,勇於擔當,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區委的戰略決策部署,努力在破解難題中奮力開創道里區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十三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5%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0%以上,實際利用外資年均增長10%,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長8%以上。到20xx年,居民收入提前2年比20xx年翻一番;到20xx年,地區生產總值提前1年比20xx年翻一番。

“十三五”時期必須全面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着力實施“兩部”發展戰略。必須堅持創新發展。要始終堅持把創新發展的理念貫穿於各項工作的始終,充分發揮區位、資源和產業優勢,完善創新孵化配套政策體系,積極發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空間,鼓勵和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快推進創新型社會和創新型經濟體系建設,着力培育新的發展動能,切實將我區打造成為創新創業新高地。必須堅持協調發展。要始終堅持把協調發展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建設的結合點,進一步優化城鄉發展格局,合理配置人口、資源、環境等公共資源,協調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產業協調發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努力開創新型城鎮化建設新局面。必須堅持綠色發展。要始終堅持把生態建設放到經濟社會發展首位,科學確定區域功能定位和產業空間佈局,加快推動節能減排,加強污染治理和生態建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加快推動綠色轉型,增強綠色發展能力,切實把我區建設成為生態文明、美麗宜居中心城區。必須堅持開放發展。要始終堅持把開放發展作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動力,搶抓龍江陸海絲路帶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重大機遇,積極融入我市對俄合作中心城市建設,我們要以臨空經濟區為統領,依託新榆開發區,搭建對外開放的新平台,積極引進國內外企業入區發展,全面提升對外開放的層次和水平。必須堅持共享發展。要始終堅持把提高人民羣眾的生活水平作為政府工作的第一目標,進一步完善政府公共服務體系,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大力實施精準扶貧工程,讓改革發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百姓,讓發展更有温度、讓幸福更有質感、讓人民羣眾更有獲得感。強力實施“兩部”發展戰略。“東部大提升”要依託東部區位優勢、文化特色、空間佈局和產業基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保障水平和綜合承載能力。優化產業佈局,加快發展高端服務業,提升經濟發展層級和水平,促進東部地區整體提檔升級,展示中心城區形象,提升競爭力。“西部大開發”要以羣力新區為牽動,以新型城鎮化為依託,藉助西部良好的地緣、資源優勢,加快小城鎮建設,增強城鎮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集散。着力提升新榆開發區、臨空經濟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發展新型工業、臨空經濟、都市現代農業和沿江生態旅遊業,進一步拉開城區發展骨架,實現西部崛起,促進城鄉統籌發展。

20xx年主要工作任務

20xx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是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起步之年。我們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統一部署,解放思想,攻堅克難,主動作為,狠抓落實,為實現未來五年宏偉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20xx年區政府工作總體思路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及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按照省、市、區委戰略部署,大力實施“東部大提升、西部大開發”發展戰略,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創業創新為引領,以產業項目建設為牽動,以城鄉統籌發展為重點,以增進民生福祉為根本,以加強政府自身建設為保證,全力建設臨空經濟核心區、高端服務業引領區、創業創新先行區、文化旅遊展示區、生態宜居樣板區,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勝利。

20xx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以上,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2.5%左右,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增長8%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為實現上述目標,20xx年重點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抓招商,上項目,加快推進經濟轉型升級

今天的招商項目就是明天的發展後勁,今天的項目結構就是明天的產業結構。20xx年,我們將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經濟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和着力點,以加快“五區”建設、構建“四大板塊”為引領,抓招商、上項目、調結構、穩增長。深入開展“產業項目建設年”和“招商年”活動,充分發揮全區招商和項目建設工作推進委員會作用,暢通綠色通道,全力推進項目建設和招商選資。全年計劃實施大項目100個,總投資146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63億元。重點推進綠地中央廣場、飛機拆解基地、哈爾濱外灘等大項目建設,千方百計擴大有效投資,壯大總量;加大對龍頭企業扶持力度,拉長產業鏈條,推動重組併購,盤活存量;緊緊依託中央大街業態調整、哈西聯絡空間改造、臨空經濟區開發建設、新榆開發區提檔升級、小城鎮建設等平台和載體,實施精準招商、產業鏈招商和產業集羣招商,招大引強,優化增量。一是優先發展現代服務業。大力推進哈爾濱創新性金融示範區建設,重點發展互聯網金融、消費金融、融資擔保等新型金融業態,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水平。加快發展文化旅遊時尚產業,圍繞打造“中國歐陸文化之窗”、國際旅遊時尚名街,優化購物環境,大力引進國際一線品牌商和高品質服務業項目,進一步提升中央大街等五大商圈商業業態和旅遊產品層次。舉全區之力,高標準規劃建設哈爾濱外灘和松花江沿岸景觀長廊,穩步推進長嶺湖及周邊生態休閒度假景區建設。發展壯大總部樓宇經濟,瞄準500強及省內外各行業龍頭企業,開展總部招商。重點依託尚志大街、友誼路和羣力地區,着力打造一批税收億元以上的特色總部樓宇。二是積極培育創新型產業。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和“互聯網+”計劃,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工業設計、文化創意、現代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構建“產學研,銀政企”合作體系,鼓勵和支持“龍門科技”“創富匯”“左岸創咖”等眾創空間建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以“雙創”助推中小企業發展。三是聚焦工業發展。優化新榆開發區空間和產業佈局,明確產業功能定位,逐步淘汰低端落後產能,重點發展智能製造、低碳環保、循環經濟、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完善道路、給水、排水等基礎設施配套水平,着力提升承載能力;加快推進美巢項目、鑫鑫種業、彩格智能製造、博實智能傳送線等項目開工建設。力爭利用五年時間,把新榆開發區打造成為產業特色鮮明、高效集約的臨空經濟產業支撐區,形成二、三產業協同拉動,三次產業協調發展的新局面。

二、抓特色,謀突破,大力推進城鄉統籌發展

西部農村是道里區乃至哈爾濱市未來城市發展、產業建設的重要承載區,是道里區的優勢所在、潛力所在、希望所在。20xx年,我們將充分發揮近郊臨江優勢,以推進產業項目建設為牽動,大力發展都市現代農業。一是建設綠色優質農產品集散中心。大力發展優質、綠色、高效種植業,充分發揮立業、天順等國家、省、市科技園區輻射帶動作用,新建温室150棟、大棚400棟,打造4個萬畝蔬菜、水稻生產基地,推進種植業產業結構升級;加快發展特色養殖業,推動養殖業向企業化、專業化、集團化發展;積極推進新發鎮紅旗村哈爾濱綠色農產品及糧食交易中心項目建設工作,鼓勵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構建產供銷於一體的農村產業體系,形成“一村一品,一鎮一特色”的產業佈局。二是建設西部生態休閒旅遊度假目的地。依託松花江、運糧河、長嶺湖“一江一河一湖”,積極發展休閒觀光農業、養生養老度假產業,重點建設太安村休閒度假區、新江村運糧河口濕地度假莊園,開發建設沿江旅遊項目,謀劃建設特色旅遊小鎮,提升沿江鎮村農業採摘園知名度,推進長嶺湖風景區生態恢復建設。三是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發展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進軍農業;依託全國最大的“土流網”構建區域土地流轉平台,促進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培育發展壯大農村新型經濟。四是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加快新發鎮、新農鎮、太平鎮國家級小城鎮試點建設,進一步完善農村道路、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投資1.26億元,實施17.8公里的道里區鬆幹治理工程,提高堤壩防洪能力,計劃投資4000餘萬元,建設農村道路7條、27公里,新建改造飲水工程28處,解決3.4萬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問題;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全面推廣生物菌發酵技術,降低養殖生產污染,探索農村污水處理新途徑,着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全年完成50%的行政村達標建設,打造精品示範村5到8個。

三、抓建管,重提升,不斷完善城區承載功能

創造優良人居環境是城市工作的中心目標。20xx年,我們將牢固樹立“精細、精緻、精品”的城市管理理念,營造更加宜居、更加宜業、更加宜遊的生活環境。一是進一步提升城市承載功能。全力推進金山堡、龍唐集中供熱工程項目、靜態交通項目及人防地下停車場項目建設,完成新陽路沿街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工程;擴大老舊小區及臨街踏步整治範圍,計劃維修庭院500個,大中修道路10條,維修養護道路15萬平方米,整治人行道板9萬平方米;做好羣力新區建管交接工作,完善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提升管理水平,展現羣力新區新面貌;推進紅專街休閒區等特色街區提檔升級,新建和升級中央大街等旅遊景區公廁9處,新建改造城區公廁37座。二是進一步加強城區市容環境整治。探索建立城區環衞保潔市場化運行機制,深入開展市容環境衞生綜合整治和愛國衞生運動,集中整治沿街門店、商亭、報刊亭等店外經營、外擺外掛等違法行為,重點規範一、二類街路及機場景觀大道户外牌匾廣告,推進通達街汽配城和田地街金屬材料市場等老舊市場整治工作,依法查處違法建築,嚴控新增違建;實施綠彩化建設項目36個,升級改造沿江公園景觀設施,全面補植街路行道樹,打造優美和諧的人居環境;深入實施垃圾淨化工程,加大清掃保潔收運頻次,升級作業標準,打造精品示範街路及“百街萬點促升級”示範街路60條;全力以赴抓好綠色清冰雪工作,切實提升城市環境百姓滿意度。三是進一步提高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健全完善城市治理“互聯網+”模式,將城管、園林、執法、公安、交通及小區的信息化管理手段有機結合,構建數字化、多層次、全方位的動態管理體系;強化網格化管理,啟動“四級平台進社區”工作,開展區三維地理信息勘查、編制和數據錄入等項工作,構建覆蓋全區的三維地理信息系統。四是進一步推進棚改徵收徵地拆違工作。大力推進哈站北廣場二期、地工街打通工程、臨空經濟區基礎設施配套、工業博覽城等10個重點項目徵收徵地工作,為大項目落地建設創造條件;重點推進田地街、工農大街98號等6個棚改項目土地掛牌及回遷房建設工作,全力做好松江電爐廠、菜庫街等棚改項目回遷安置工作,改善低收入居民居住條件;加大監督檢查巡視力度,繼續保持拆違工作高壓態勢。

四、抓保障,強服務,持續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讓改革的成果惠及全區百姓,是我們執政為民的內在要求和職責所在。20xx年,我們將深入實施公共服務惠民工程和精準扶貧工程,保基本、兜底線、促公平。一是穩就業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升級改造道里區創業就業指導中心,制定出台道里區引進人才扶持政策,建立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四位一體”的創業創新載體,組織開展少年兒童創藝大賽和各類創業創新比賽,營造濃厚的創業創新氛圍;計劃全年創業就業人員培訓1.1萬人次,實現新就業1.5萬人。二是強保障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深入推進“五個一批”精準扶貧工程,實現800個低收入家庭精準脱貧;大力推進“救急難”試點工作,設立專項救助資金,對遇突發事件、意外事故、罹患重病的貧困居民提供託底救助;加快推進區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選址論證工作,強化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進一步拓展殘疾人康復途徑,推動殘疾人事業發展;完善社會福利服務體系建設,實現社會化養老服務全覆蓋。三是重均衡提升教育發展層次。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實施學校辦學水平綜合評價與目標管理機制,促進教育優質協調公平均衡發展;全面推廣優質教育資源集團化辦學模式,引進國際民辦學校,強化師資隊伍建設,設立教師發展中心,引進、招聘一批優質師資,培養一批名優校長和骨幹教師,提升教學隊伍整體素質;深入推進“雲教育”工程,打造智慧學校試點校20所;竣工交付使用學校4所,開工學校6所,加固維修改造學校48所,進一步改善城鄉辦學條件。四是廣覆蓋優化衞計服務。大力開展全國健康促進示範區創建工作,加強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基礎建設,完成羣力家園、建國及通江尚志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建設任務;拓展農村醫聯體信息共享平台,擴大“雲醫療”服務範圍,提升衞生計生信息化水平;探索“醫養護”結合的醫療新模式,完善村衞生室、鄉鎮衞生院和區人民醫院間的三級雙向轉診制度,做好家庭醫生簽約式服務工作。五是全方位完善文體設施。紮實推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工作,力爭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全部達標;協調推動區文化體育中心選址工作,並做好開工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區圖書館爭創國家一級圖書館。六是高水平加強社區建設。持續推進“中心社區”和“智能社區”建設,新建中心社區1處,改造社區辦公用房3處;健全社區准入制度,探索居站分設機制,完善社區公共服務清單,提升社區建設水平;做好第五屆社區居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編制好婦女兒童發展規劃(20xx—20xx年)。七是優服務激發社會組織活力。率先在全市建立社會組織孵化園(公益園)3個,培育公益類社會組織10家;採取公益創投或招投標等方式,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服務和公益事業。

五、抓穩定,促和諧,全力提升社會治理能力

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是我們加快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保障,也是廣大人民羣眾的所期所盼。20xx年,我們將堅持以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目標,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深入開展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載體的各類文明創建活動,着力抓好有序交通、文明旅遊、志願服務制度化建設,推動創城工作常態化。強化安全發展新理念,加快安全生產“六大體系”建設,確保安全工作規範化、常態化、法制化建設,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深入推進市場主體誠實守信體系建設,落實“四有兩責”要求,構建覆蓋全區的食品安全網格化管理體系。成立區信訪事務調處服務中心和涉法涉訴受理中心,加大積案化解及非訪打擊力度,實現“減量退位”工作目標。深入推進“平安道里”建設,繼續實施“天眼”工程,完善立體化治安巡邏防控體系,始終保持綜合治理和懲治犯罪的高壓態勢,確保人民羣眾的生命財產不受侵害。

繼續做好國防、人防、民族、宗教、僑務、外事、地方誌等工作。

六、抓法治,正風紀,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傾聽人民呼聲、迴應人民期待,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是加強政府自身建設的基本遵循。20xx年,我們將着力加強“五型”政府建設,展現新作為、弘揚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一是建設學習型政府。全體公務人員要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堅持把學習作為提升素質和執政能力的有效途徑,不斷提高政治理論素養、政策法規水平和業務能力,弘揚嚴謹端正、求真務實、學以致用的學風,凝聚改革發展共識,着力提升領導科學發展和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二是建設法治型政府。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謀事幹事,提高依法決策水平;認真執行人大的各項決議決定,全力做好人大代表建議意見和政協委員提案的辦理工作;堅持重大事項報告,重大決策集體討論、專家論證,自覺接受各方監督;健全完善政府部門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加快推進行政程序規範化建設。三是建設務實型政府。執行力是考量政府工作績效的標尺,務實是提高執行力的前提和關鍵。要進一步轉變作風,狠抓工作落實,確保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決策部署到哪裏,工作就落實和執行到哪裏;要大力倡導馬上就辦、辦就辦好、實抓快辦的工作作風,以敢於擔當的勇氣,鍥而不捨的韌勁,持之以恆不懈怠,咬定青山不放鬆,確保各項決策部署落地生根,取得實效。四是建設責任型政府。大力倡導敢於擔當、主動作為的精神,認真履行法定職責,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強化監督考評和績效管理,發揮企業訴求投訴受理中心的平台作用,建立問題解決、責任追究等工作機制,着力解決庸政、懶政、怠政、為官不為的行為。五是建設廉潔型政府。廉政建設是政府工作的底線和生命線。要認真貫徹執行《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加大“一案雙查”力度,落實“兩個責任”,嚴肅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和損害羣眾利益、破壞經濟發展環境的各類問題,做到有紀必執,有違必查,使紀律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

各位代表,夢想承載希望,奮鬥開創未來。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描繪了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宏偉藍圖,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領導下,在區人大的依法監督和區政協的民主監督下,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敢於擔當,真抓實幹,為在全省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共同譜寫道里區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奮鬥!

道里區政府工作報告篇3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

“”時期和20xx年工作簡要回顧

“”時期是我區發展歷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五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的依法監督和區政協的民主監督下,區政府團結帶領全區人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等不利因素影響,努力超越自我、奮勇爭先,開拓創新、紮實工作,圓滿完成了“”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經濟社會繼續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全區地區生產總值由“十五”末的155.6億元,增長到“”末的344億元,年均增長15.2%。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由“十五”末的5.8億元,增長到“”末的15億元,年均增長24.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由“十五”末的53.4億元,增長到“”末的272.3億元,年均增長38.5%,是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的五年。三次產業結構由“十五”末的3.6:32.7:63.7調整到“”末的2.6:28.9:68.5,是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的五年。國企改革、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累計實現國內經濟技術合作資金到位額166.7億元、實際使用外資額1.7億美元,是改革開放明顯加快的五年。棚户區改造、結構性路網改造、居民庭院、特色街路等城鄉建設與管理取得突破性進展,是城鄉面貌發生明顯改觀的五年。累計安置就業再就業8.2萬人次;農民人均純收入由“十五”末的5141元,增長到“”末的9003元,年均增長12%;教育、文化、衞生和社會保障等各項事業全面發展,是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明顯提升的五年。

20xx年是“”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區實施新戰略、謀求新跨越的起步之年。這一年,道里區經濟社會取得突破性進展,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分別增長15.5%、35%和42%。我們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緊緊抓住發展第一要務,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

大項目建設取得新突破。抓住全市“項目建設提速年”契機,啟動實施大項目144個,完成投資172億元。17個項目列入全市“中興”計劃,5個項目列入市級重點項目建設計劃,完成投資13.9億元。引進盛和置業、東北高速、大連高登集團等10億元以上項目15個,新大發、新透籠購物廣場等超億元項目67個,是歷史上項目數量最多、投資額最大的一年。

現代服務業繁榮發展。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235.8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8.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7%和20%。“五大商圈”聚合力和影響力得到提升。中央大街輔街提檔升級和商業延伸速度加快,金安歐羅巴成為全省最大的旅遊商品集散中心。愛建商圈卓展購物中心一期等項目建成開業;龍江銀行、錦州銀行等7户知名金融企業相繼入駐,友誼路——上海街“金融街”初步形成。兆麟、顧鄉、羣力商圈建設邁出新步伐,曼哈頓三期、凱德嘉茂廣場、羣力文化產業園區、哈爾濱銀行、哈藥集團等項目成為商圈新的經濟增長點。房地產開發、信息、法律等服務業迅速發展。

工業經濟聚集升級。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3.5億元,同比增長20%。園區發展取得新突破,20平方公里哈高開區迎賓路集中區拓展區,全部納入“南拓”政策區,對工業項目承載力和吸引力進一步提高。起步區——新榆園區入駐企業已達27家,龍網電力等5家新入駐企業開工建設。完善區級投融資平台建設,為21户民營企業落實貸款7200萬元。完成22户廠辦大集體改制工作。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到97户,超億元工業企業達到9户。

農業經濟鞏固提高。實現農業增加值9.65億元,同比增長15%。全區實際播種面積36.8萬畝,其中糧食麪積29.4萬畝,蔬菜面積7.4萬畝。克服了畜產品市場價格波動等不利影響,奶牛、生豬、蛋雞分別存欄3.44萬頭、9.61萬頭和270萬隻。高科技示範園區和蔬菜基地村發展到42個,全區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認證品種達到116個。

二、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城鄉一體化建設步伐加快

小城鎮建設實現良好開局。啟動新發鎮國家級小城鎮試點和太平鎮商貿型小城鎮試點建設工作,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編制完成。重點推進羣力鄉整鄉城市化,“鄉改街”取得積極進展,建成遠大都市明珠和宜居家園社區。核准土地“增減掛鈎”指標800畝,完成土地流轉3250畝。完成佔地25萬平方米新發鎮農副產品交易市場項目土地規劃申報工作。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投資8000餘萬元,維修農村路面6.5公里,完善排水設施12.7公里;新打、維修農機井和抗旱井110眼;完成大型沼氣工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6處。改造農村泥草房442户。完成立功水庫、四方台塌岸和蘇家塌岸消險加固應急度汛工程。

惠農措施全面落實。家電、汽車摩托車下鄉和種糧、農機購置補貼等各項惠農政策落實到位,農民直接受益2353萬元。實行農村義務教育學生“兩免”和住宿生、高中貧困生補助,受益學生達1.2萬人。新農合參合農民達到9.7萬人,參合率居全市首位。不斷開闢農民就業新途徑,轉移農村勞動力3.75萬人。為32個村6480户農户發放“四證”,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覆蓋率達到51%。在區鎮兩級建立了“三資”委託代理服務體系,實現了信息適時監控。

三、全面落實“中興”戰略部署,城鄉面貌明顯改觀

獨立作戰能力明顯提升。堅持“自己出題自己答”,啟動138個“‘中興’在道里,城建大提速”項目。投資2.1億元,完成老機場路一期10公里改造;投資3100萬元,改造江南中環路2.68公里,打通了西部發展大通道。啟動36.82平方公里長嶺湖新區規劃,完成引水渠修復工程,並向東西湖注水300萬立方米。堅持依法、陽光、和諧徵地拆遷,提前40天完成羣力西區126萬平方米保障型易地安置徵地任務,如期完成哈西客站編組站等93.6萬平方米徵地任務,保證了全市重點項目按期開工。

城市建設步伐加快。多元投入1.38億元,結構性升級改造、維修安發街、北安街等道路130餘條,在中央大街輔街建成全國首個智能化靜態交通管理系統,城區道路通行能力大幅提升。啟動實施9片棚改項目,總面積達155.68萬平方米。安置房竣工128萬平方米,回遷居民8100户。落實經濟適用住房中號家庭237户、廉租房實物配租290套。城市集中供熱覆蓋面積達到57.6%。市區聯手完成既有建築節能改造20萬平方米,高標準打造5.13公里迎賓大道,對兩側樓體實施法式風格整飾改造。

環境綜合整治“三大戰役”效果顯著。投資1.2億元,實施裸土地面整治,完成市政道路、庭院硬化綠化鋪裝60.2萬平方米;改造居民庭院100個,建設休閒廣場10處;廢品收購站點集中整治及何家溝(道里段)整治在全市率先告捷。愛國衞生、清冰雪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投資2600餘萬元,改善清掃保潔設備,一、二級區域機械化清掃率達88%。深化環衞作業市場化改革,實行清掃保潔精細化分級管理和網格化管理模式,全市現場會在我區召開。

生態建設持續加強。籌資3000萬元,新建愛建地區景觀路燈,升級改造標誌性樓體燈飾景觀,打造了全市一流休閒景觀區域。投資1000餘萬元,對公路大橋、霽虹街、地段街等重要節點和街路進行燈飾亮化、小品景觀升級改造。全區新植樹木14.5萬株,新增綠地143.09公頃,新造“三北”防護林1327畝。

四、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社區服務功能全面提升。多元投入1500萬元,資產整合置換1.07億元,改(擴)建、聯建使用面積300平方米以上、全功能達標社區25處,其中建築面積4900平方米的撫順社區成為全國一流的標準化社區。投入1300萬元,建成農村社區服務中心13處。重建、升級改造鄉鎮衞生院和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站)14處,全市規模最大、就醫條件最好、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的安和安靜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投入使用。建立和完善物業屬地化管理新機制,協調解決物業糾紛400餘件。

就業再就業、社會保障和助殘濟困工作得到加強。全年培訓下崗失業人員4056人,安置城鎮就業再就業1.66萬人,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為零。提高城鄉低保標準,發放低保金5800萬元,實現應保盡保。城鎮居民醫保擴面7.2萬人,發放城鄉困難羣眾大病救助金531萬元。創新“家庭式聯合養老”連鎖新模式,投入200餘萬元,每月為90歲以上老人發放100元服務券,開創全省先河。為584名(户)殘疾人實施家庭康復訓練、無障礙設施改造和白內障、腦癱患兒手術,榮獲全省殘疾人扶貧工作先進區。

教育、文化、體育、衞生等工作取得新成效。投資1.65億元,新建、維修改造學校38所。公開招聘99名教師,其中農村返鄉大學生45人,穩定了農村教師隊伍。成立“名師工作室”,會考成績創歷史最好水平。學前教育成效顯著,榮獲全國學前教育先進區。闢建城鄉文化活動場所,建成農村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完善社區圖書室功能,建設體育示範社區和特色園區。中央大街成為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街。啟動全省唯一市轄區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成立“民營醫療機構協會”。創新基本公共衞生服務屬地化管理新模式。被評為全國首批“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區”。強化計劃生育信息化管理,實施“惠家工程”,人口素質不斷優化。順利完成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為民興辦的21件實事全部完成。

五、不斷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執政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化。政府機構改革基本完成,政府工作部門精簡為23個,部門內設機構精簡為123個。用人制度創新完善,招聘政府僱員及衞生系統事業單位人員120名。財政體制改革不斷深化,農村公益事業獎補資金納入參與式預算,在全市率先開展預算單位公務卡消費試點。財政支出結構優化,全年用於民生支出達11.6億元,增長24%。

社會安全穩定工作全面強化。發揮信訪大廳“一站式”綜合調處作用,初信初訪結案率提高到85%以上。採取“三條線”推進信訪穩定工作,投入和協調資金883萬元,解決重點信訪問題42件。進京非正常訪明顯下降,在全市4個主城區中排在最後,被評為全省信訪工作先進單位,實現了“減量退位”目標。強化安全生產監管,事故死亡人數下降6%。籌資近1000萬元,實施“3531”工程,提前一年完成“天眼”工程全部安裝任務,全區社會治安物防、技防水平和刑事案件破案率進一步提高。強化應急管理預案,開展人防演練,最大程度減少了人防險情和自然災害等方面損失。

民主法治和廉政建設得到加強。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主動報告和通報工作。認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工作,辦理人大代表建議109件、政協提案102件,辦結率均為100%。完善政務信息公開發布機制,發佈政務信息150餘條;辦理民生民意網上意見建議962件,辦結率達100%。推進“五五”普法工作,成立殘疾人法律救助站和老年人維權站。依法完成第三屆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工作。落實廉政準則,加大對重大項目建設的監督檢查力度,保證重大項目廉潔推進。投資300餘萬元,建成全省首條集教育、觀賞、休閒於一體的“道里區廉政文化街”。強化效能監察,對行政不作為、亂作為和違法違紀案件開展專項治理,共查處違法違紀案件16件。

各位代表,回顧過去的工作,我們深深感到,這些成績的取得,不僅得益於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得益於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離退休老同志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更得益於全區廣大幹部羣眾同心同德謀發展、一心一意抓落實。在此,我代表區政府,向一直關心和支持道里區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立區大項目少,現代服務業層次還不夠高,綜合經濟實力還不夠強;城市基礎設施欠賬依然較多,城市管理還存在薄弱環節;政府職能轉變還需要加快,部分工作人員主人翁意識還不夠強,作風還不夠紮實,執行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時期主要目標任務

“”時期,我區仍處於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建設全省、全市“商務門户區和宜居先行區”關鍵期。機遇與挑戰並存,機遇大於挑戰。我們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落實中央、省、市全會和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區委九屆六次全會要求,堅持科學發展,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以招商引資、上大項目為牽動,以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為重點,以改善和保障民生為根本,緊緊圍繞建設全省、全市“商務門户區和宜居先行區”戰略目標,深入實施“沿江開發、沿路拓展,城區提檔、商圈升級”戰略舉措,努力把道里區建設成為高品質的旅遊區、高品位的宜居區、高標準的商務區、高效率的政務區、有特色的現代都市農業區。“”時期,要通過我們的不懈努力,力爭完成以下目標任務。

——人民生活達到新水平。堅持以人為本、富民優先,深入實施惠民行動。力爭到20xx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5萬元。新增就業崗位8萬個,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城區四環內棚户區改造全部完成,農村泥草房改造基本完成,中低收入羣體人均住房建築面積不低於15平方米。高中入學率97.7%。社區衞生服務覆蓋率100%,城鎮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率99%;農村新型社會養老保險覆蓋率95%。

——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堅持把現代服務業作為調結構的主攻方向,大力發展現代金融、現代物流、休閒旅遊和傳統商貿業,提高服務業比重,提升服務業層次和水平。堅持把新型工業作為調結構的關鍵領域,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區級財政科技支出比重達到1.5%,提升工業經濟規模效益。堅持把都市農業作為調結構的重要基礎,大力發展綠色、特色農業和旅遊觀光農業,建成面向全市、輻射全省的現代都市型農業基地,力爭到20xx年三次產業結構調整到2:25:73。

——經濟發展躍上新台階。堅定不移地實施“兩區”總體戰略,推動全區經濟更好更快更大發展。力爭到20xx年,地區生產總值年遞增13%;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遞增16%。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遞增30%。

——改革開放實現新突破。堅持引進來、走出去的方針,內增活力,外借助力,全方位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壯大非公有制經濟。力爭到20xx年,實際利用外資達到2.7億美元,國內經濟技術合作資金實際到位額194億元。

——城鄉建設邁出新步伐。深入落實“中興”戰略部署,推進城鄉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顯著提升城鄉環境承載力和吸引力。到20xx年,老城區功能將進一步完善,羣力新區形成規模,小城鎮建設取得明顯進展。

20xx年主要工作任務

20xx年是實施“”規劃的開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對全面完成“”規劃目標,推動全區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統一部署及我區未來五年總體思路,進一步突出重點,開拓創新,真抓實幹,為實現未來五年的宏偉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20xx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3%,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按可比口徑增長16%,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5%,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0.7‰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圍繞實現上述目標,20xx年重點做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堅持抓項目帶全局,保持投資拉動強勁態勢

千方百計謀劃項目。落實市“招商引資項目落實年”要求,深度研究和把握中央、省、市的政策調整和投資導向,主動融入全市戰略佈局,重點圍繞機場路新興產業帶、友誼路總部經濟帶、松花江休閒旅遊帶“三大經濟帶”,長嶺湖新區、小城鎮示範區、太平空港經濟區和迎賓路高新技術拓展區“四大功能區”,謀劃一批產業關聯度高、投資強度大、能夠提升城區載體功能的好項目、大項目。力爭全年新謀劃十億元以上大項目10個、億元以上項目30個。

優化環境落實項目。優化項目審批流程,把營造多功能、全方位、高效快捷的服務環境作為項目落實的重要保障,大力開展園區招商、產業招商、以企招商和節會招商,努力吸引大企業、大集團來我區投資興業。對哈西客站北廣場高檔酒店、高端寫字樓等一批已簽約的大體量項目,統籌做好各項前期工作,在資金、土地、税收等方面給予支持,保證項目落地不受指標影響、項目開工不受手續制約。

強化督辦推進項目。嚴格落實大項目包保責任制,全面推行“一個項目、一個班子、一套人馬”的工作推進方式,實施全程跟蹤、督辦考核,把項目建設與幹部選拔任用有效銜接。着力抓好哈爾濱汽配城、新榆建材市場等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力爭哈爾濱國際汽車博覽中心一期、哈爾濱二手車交易市場等在建項目早竣工、早達產、早見效。

二、堅持抓三產提檔次,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

傾力打造“五大商圈”。優化商圈經營業態,拓展商圈功能,提升商貿優勢,努力構建面向全市、輻射全省的商務中心。按照“非”字形佈局開發改造中央大街輔街,打造紅專街休閒區;支持投資2億元的中國黃金珠寶玉石展覽館建設,進一步擴大中央大街商圈影響力和吸引力。加快新透籠商廈、曼哈頓三期、索菲亞廣場商業街等項目建設,提檔升級兆麟商圈。以建設全國知名的“愛建·上海商業街”為目標,培育壯大卓展購物中心、三江美食城等新建項目,進一步完善愛建商圈高端服務業態功能。做優顧鄉綜合服務區,重點發揮新大發國際廣場龍頭牽動作用,促進顧鄉商圈家裝建材、食品和小商品集聚發展。配合推進哈爾濱銀行、中信金融機構、哈藥總部、西林鋼鐵集團、羣力文化產業中心等項目建設,加快培育羣力商圈。

做優做強總部經濟。以友誼路總部經濟帶為牽動,重點推進總部經濟三大重點區域建設。整合尚志大街、中央大街閒置樓宇,建設以金融、商貿為主的尚志大街總部聚集區域。整合愛建周邊樓宇資源,加快建設搜狐A、B座項目,初步形成愛建總部聚集區域。整合羣力新區房地產開發、金融等樓宇資源,建設企業總部聚集區域。

加快培育新興產業。鞏固擴大傳統消費,把現代服務業作為戰略產業來抓,扶持旅遊、文化、金融、信息、物流等服務業加快發展。深度挖掘中央大街旅遊資源,堅持硬件與軟件同步建設,爭創國家4A級旅遊景區。整合建築藝術博物館、羣力文化產業中心和地段樂器專業街等文化資源,加速發展文化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友誼路——上海街“金融街”,提升金融產業競爭力。

三、堅持抓園區調結構,激發工業發展活力

加快推進園區建設。把太平國際機場擴建作為西部發展有利契機,實施老機場路二期14.4公里道路綜合改造工程;哈雙北路爭取立項,啟動一期工程12.1公里,提升兩側園區雙向物流能力。新榆園區重點搶抓土地升值機遇,確保收儲土地1平方公里,力爭達到2平方公里。太平空港物流園區啟動臨空經濟發展總體規劃編制工作,適時開展道路、給排水等基礎設施建設,為發展航空物流業、臨空型現代製造業奠定基礎。創新園區管理模式,制定園區扶持政策,增強園區自主發展能力。

加速發展優勢產業。改造提升生物醫藥、機械製造、食品加工、傢俱等4大優勢產業,加快推進松江電爐、世亨藥業、美華生物等行業龍頭企業技術改造步伐。重點引進和發展高新技術、綠色食品、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加快推進道里區高科技創業中心建設,積極引導中小企業逐步向科技型、集約型、效益型轉變。

加強企業協調服務。落實扶持政策,對納税大户在用地、融資、技改貼息等方面給予重點傾斜,促進企業擴量提質。放手、放膽、放量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加強銀企合作,搭建小額貸款等融資平台,扶持企業做大做強。加快節能減排技術推廣應用,逐步降低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

四、堅持抓“三農”重統籌,強力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促進特色都市農業發展。壯大菜、奶、菌、花四大主導產業。落實全市“一圈兩帶”蔬菜基地建設部署,重點推進太平鎮國家級蔬菜標準園建設,無公害蔬菜面積達到10萬畝,綠色蔬菜面積達到2萬畝。推進標準化、規模化養殖,千頭奶牛養殖小區發展到13個,奶牛規模飼養量力爭達到1萬頭。發揮嘉峯食用菌龍頭作用,帶動二場村、立權村食用菌基地上規模、上水平。加快發展花卉產業,支持金山村、城西村等花卉基地做大做強。完成國家牧區節水灌溉和玉米膜下滴灌示範項目。

全面推進小城鎮建設。從編制完善規劃入手,用足用好土地“增減掛鈎”試點政策,推進村莊資源整合,加快工業向園區集中、農民向城鎮集中、土地向用地大户集中,建設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鎮。啟動實施新發鎮國家級小城鎮試點,用好800畝起步區指標,建設農民回遷新居,回遷居民20xx户;同步推進經濟和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建設新發鎮農產品交易市場,徹底解決我區西部農村有市無場問題。積極發展太平鎮商貿型小城鎮,加快建設農民住宅新居,配套建設供排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推進村屯撤併,力爭收儲土地2平方公里,落實南華集團萬畝農業園區項目。榆樹鎮重點結合新榆園區建設,力爭土地流轉1500畝。新農鎮重點引進戰略投資者,推進農牧業規模化生產經營,力爭市場化流轉土地2萬畝以上;全面完成新江村市級農村人居示範村建設。羣力鄉結合羣力新區建設,積極推進“鄉改街”、“村改居”工作。

開發以農業觀光為主的旅遊產業。按照“沿江開發”總體思路,啟動東至斯大林公園、西至太平鎮的沿江50公里產業帶規劃建設,科學佈局,突出重點,培育品牌,梯次開發,逐步形成旅遊發展新優勢,保護開發長嶺湖自然資源,完成長嶺湖新區規劃論證。啟動農業科技示範園、太安村航港度假村、閻家崗農場等現代農業休閒旅遊觀光項目,闢建葡萄果蔬採摘,花卉、食用菌觀賞,長嶺湖現代農業園區休閒度假等西部旅遊線路,打造城市後花園。

五、堅持抓建管推“中興”,加快建設宜居先行區

提升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配合市政府做好哈站北廣場、哈西客站等項目拆遷徵地工作,實施霽虹橋沿線路網改造。提檔升級河鬆街、安固街等10條道路,維修改造工農大街、工廠街等63條道路,努力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加強鄉鎮道路建設,力爭新建改造各類農村道路10公里。

提升羣眾居住水平。啟動朝鮮屯二期、中央大街輔街等棚改項目,拆遷114萬平方米,回遷安置房開工建設160萬平方米,竣工80萬平方米,回遷居民5700户。落實廉租住房實物配租60套,發放3300户廉租住房家庭租金1700萬元。改造農村泥草房400户。繼續做好供熱和小區物業監管工作,切實提高物業管理水平和供熱保障能力。進一步改善羣眾居住和休閒環境,整治、提檔升級居民庭院100個,建設社區休閒廣場10處。

提升城區精細化管理水平。廣泛深入開展愛國衞生運動,全面實施環衞清掃保潔分級管理和垃圾收運,力爭一、二級區域機械化清掃率達100%。健全數字化、網格化管理機制,加大對市場攤區、沿街燒烤的清理整頓力度。做好清冰雪工作。持續扮靚城區,高標準建設友誼路沿江風景線,對公路大橋、中央大街、沿江公園等重點街路和節點實施綠化彩化,全區綠化覆蓋率達44.7%。

六、堅持抓民生促和諧,提高人民羣眾生活水平

加強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結合“星級和諧社區”創建活動,建設使用面積300平方米以上城鄉達標社區30處。重點實施愛建社區服務中心等5個千米以上社區服務中心及羣力新區萬米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項目,其中5000平方米的兆麟社區服務中心建成後將成為全省最大的社區。以建設特色養老服務社區為依託,着手建設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26處。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認真落實就業再就業扶持政策,完善街鄉勞動保障平台,加強大學生就業創業服務指導工作站建設,爭取安置就業1.2萬人,辦理下崗失業人員就業補貼2萬人,創業培訓100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55萬人。努力擴大醫療、失業、養老保險覆蓋面,做好城鄉低保工作。完善社會救助體系,為基本生活出現暫時困難的家庭提供臨時救助,提高城鄉困難家庭救助覆蓋面。繼續為殘疾人家庭實施無障礙改造和入户康復指導,開展殘疾人助學、救助腦癱兒童站立康復行動,努力創建全國殘疾人工作示範城區。

提高醫療衞生工作水平。完善基層醫療衞生服務體系基礎設施建設,全面落實社區衞生服務和基本公共衞生服務屬地化管理模式,加快公共衞生服務均等化步伐。建設正陽等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站)5處,社區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達90%以上。加快推進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衞生監督體系建設,做好傳染病綜合防控和衞生監督工作,創建省級衞生應急示範區。深入推進醫藥衞生體制改革,力爭在公立醫院、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新農合制度等方面實現突破。完成婦女兒童“兩個綱要”國家終期評估迎檢工作。

認真抓好教育、文化、體育等各項事業。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創辦“道里區嬰幼兒早教中心”、省學前教育資源中心,扶持規範民辦幼兒園發展,做精學前教育;加大中國小標準化建設力度,推進57中學、金馬國小等學校建設工程,做優做強中國小教育;整合現有校企資源,培育職業教育品牌,做大職業教育。完善教師培訓機制,着力解決中國小教師結構性缺員問題,努力提高全區教育教學整體水平。積極承辦第七屆亞洲藝術盛典等大型文化示範性活動。新建區兒少活動中心並投入使用,繼續推進城鄉圖書室建設。發揮道里文化宮功能,健全文化體育活動協會,開展豐富多彩的城鄉文化體育活動。繼續抓好人口和計劃生育、物價、統計、審計、國防等工作落實。

深入做好社會和諧穩定工作。加大重點疑難信訪問題解決力度,切實將拆遷、徵地、企業改制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保持信訪工作“減量退位”的良好態勢。做好“六五”普法啟動工作,依法做好第九屆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繼續深化安全生產專項治理,堅決遏制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建立完善治安防控體系,繼續推進“3531”工程建設,不斷提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防範和管理能力。進一步完善綜合應急救援體系,規範應急事件處理流程,確保及時有效應對突發事件。

七、堅持抓服務樹政風,增強超越自我、推動發展的能力

建設奮發有為、敢於負責的政府。貫徹落實市委十二屆十次全會精神,以“做主人、敢擔當,謀發展、惠民生”為主題,開展學習討論活動。通過學習,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增強為民服務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勇於超越自我,認真謀劃發展,努力改善民生。敢於擔當不迴避,不斷提高獨立作戰能力,解決好制約發展的土地、資金、項目、資源、技術等問題,把困難和挑戰轉化為加快發展的機遇。

建設以人為本、為民謀利的政府。始終把為民謀利作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更加註重體現人文關懷,更加註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取消街道辦事處經濟考核指標,推動街道辦事處職能向服務企業、服務居民、服務社區、服務社會轉變。更多的政府財力向改善民生傾斜,對百姓關心的大事,定一條是一條,條條算數;對百姓關心的難事,做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實;向百姓承諾的實事,説一項是一項,項項兑現,真正實現利為民所謀。

建設高效運作、求真務實的政府。積極開展“政風建設年”活動,深化機關效能建設,着力解決政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多一些實幹舉措,少一些形式主義,多一些有效服務,少一些繁文縟節,努力在政府幹部中形成“憑工作業績説長短,以發展成果論英雄”的良好政風,切實增強政府工作人員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努力打造一流發展環境。

建設依法行政、風清氣正的政府。緊緊依靠區委的領導,自覺接受區人大的法律監督、區政協的民主監督和社會各界的輿論監督,全面執行人大及其會決議,認真辦理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加強反腐倡廉宣傳教育,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廉政準則,加強對部門預算、政府採購、土地招拍掛、工程招標等領域和環節的審計工作,嚴肅查處違法違紀案件,以清正廉潔的政府形象取信於民。

各位代表,今年是“”規劃一年管五年的關鍵之年,我們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事業崇高而神聖,前景光明而美好,責任重大而光榮。讓我們緊緊團結和帶領全區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超越自我,奮勇爭先,頑強拼搏,團結奮進,為“”規劃開好頭、起好步,為開創經濟社會更好更快更大發展新局面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