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網絡文明意識調查報告範文(精選6篇)

學生網絡文明意識調查報告範文 篇1

一、熱能專業

大學生網絡文明意識調查報告範文(精選6篇)

1、畢業生設定的目標或願景

1)對未來的設計或願景:畢業生未來選擇的大體方向是考研、就業兩個,共佔72%,其中選擇就業的佔51%。特別注意到有9%的同學選擇了自主創業,11%的同學選擇出國留學。對於選擇考研的理由,多數人是因為研究生畢業能獲得更高的收入、學術深造。擇業觀念方面,82%的同學選擇先就業再擇業、一步到位,很少有人選擇考研。25題中,15%的同學堅決不接受最差的機會。

2)就業前的準備情況:有13%的同學有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其餘都沒有明確的目標,甚至沒有考慮過。

3)與是否專業對口方面:逾八成的同學以找到工作為第一目標,對於專業對口性不很關心。

4)地域意願:北京、天津、上海是同學們的首選,其餘依次為東部沿海、生源地,有11%的同學沒有固定意向。對於地域的選擇,同學們的首選標準是工作待遇和發展機會要大。

5)對用人單位的意願:性質方面,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是同學們的首選,其他選擇比較平均,沒有人選擇自主創業。對於首份工資75%同學選擇1500--3000,沒有人選擇800--1000。

2、信息獲取方面:就信息獲取的程度,對於我校就業政策很瞭解的人佔15%,不關心的佔5%;就信息獲取的方式,不同的同學有不同的選擇並且方式很多樣,其中通過學校就業網站和網上信息獲取信息的人最多,各佔17%,其它方式如輔導員老師通知、學校就業網站、就業市場招聘廣告等都有人選擇,但人數不多,平均在10%左右。

3、畢業生對就業以及外部環境的認知:有21%的同學認為自己有實力找到工作。

4、應屆畢業生就業實際情況:有52%的同學沒有簽約任何單位,只有6%。

5、應屆生的反思、經驗:對學校,25%的同學需要職業生涯規劃輔導,30%的同學需要區域與行業發展形勢報告,只有28%的同學需要就業常識和應聘技巧或求職心理輔導,有37%的同學認為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意義不大;對自己,不同的同學認為自己欠缺的素質不同,分佈很平均,其中最主要的素質是交流表達能力、改革創新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對於想要自主創業的同學,四成認為需要資金36%認為需要能力和經驗。大多同學講畢業生就業不順利的原因歸為就業人數太多、金融風暴、實踐經驗少。

二、環境專業

1、畢業生設定的目標或願景

1)對未來的設計或願景:有七成同學選擇就業,擇業觀念方面,69%的同學選擇先就業再擇業,沒有人願意一步到位,雖然很少有人選擇考研,但很多考研的同學渴望更好的教育環境。25題中,八成的同學可以接受最差的機會。

2)就業前的準備情況:有21%的同學有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

3)與是否專業對口方面:選擇各個方面的同學人數很平均。

4)地域意願:北京、天津、上海是同學們的首選,高達61%,其餘依次為東部沿海、廣州深圳,沒有人願意回到生源地。對於地域的選擇,同學們的首選標準是更好的學習機會,其次則是崗位多元化和工作待遇。

5)對用人單位的意願:性質方面,國有企業、民樣大型企業是同學們的首選,其次是外企,政府部門、民營單位不被同學們看好。對於首份工資六成同學選擇1500--,沒有人選擇800--1000。

2、信息獲取方面:就信息獲取的程度,對於我校就業政策很瞭解的人佔17%,不關心的佔11%,瞭解比較少的共有74%;就信息獲取的方式,不同的同學有不同的選擇並且方式很多樣,其中通過網上相關信息獲取信息的人最多,佔19%,其它方式如輔導員老師通知、學校就業網站、學員就業網站等都有人選擇,但人數不多,平均在15%左右。

3、畢業生對就業以及外部環境的認知:72%的同學認為當前就業形勢嚴峻,而且只有14%的同學認為自己有實力找到工作。

4、應屆畢業生就業實際情況:有81%的同學沒有任何簽約單位

5、應屆生的反思、經驗:對學校,五成的同學需要區域與行業發展形勢報告,有32%的同學需要就業常識和應聘技巧或求職心理輔導,因而有49%的同學認為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意義不大;對自己,不同的同學認為自己欠缺的素質不同,分佈很平均,其中最主要的素質是信息收集、彙總、分析、處理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和自我學習提高能力。對於想要自主創業的同學,五成認為需要資金五成認為需要能力和經驗。大多同學講畢業生就業不順利的原因歸為在校參加技術鍛鍊機會少、沒有適合自己的崗位、實踐經驗少。

三、建環專業

1、畢業生設定的目標或願景

1)對未來的設計或願景:畢業生未來選擇的大體方向是考研、就業兩個,共佔78%,其中選擇就業的要略高一些。特別注意到有10%的同學選擇了自主創業。共有43人選擇考研,對於選擇考研的理由,多數人是因為緩解就業壓力、學術深造。擇業觀念方面,83%的同學選擇先就業再擇業、一步到位,很少有人選擇考研。25題中,九成的同學可以接受最差的機會。

當代大學生面臨着相當嚴峻的就業形勢,零八年的持續經濟危機不僅影響了世界各國的經濟,還導致即將走向工作崗位的各校大學生帶來了相當大的影響,面對危機我們應該何去何從呢?

對此我利用寒假的時間對這個令人煩惱而大家又不得不面臨的問題作了一次深入的調查。

全國大學擴招後,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已經是一個不爭的現象,且有可能使大學生就業走向越來越難的趨勢。大學生就業難主要表現在:

1.供與求平行上升,供求矛盾並不突出。從總體情況來看,零九年第一季度的全省人才市場供需兩旺,其中提供的職位數達到了二十四萬餘個,創歷史新高。而在第一季度,全省各地人才市場接待、登記的求職人數更是達到了七十七萬餘人次,這個數字裏面雖然存在着有重複登記和已經就職而想跳槽的在職人員等情況,但仍明顯反映出了零九年我省的就業壓力巨大。

為了促進廣大求職者特別是高校畢業生的就業,作為政府所屬的各級人才服務機構將在今年開展一系列的就業服務活動,包括每季度在省內上召開的全省人才市場共同舉辦的高校畢業生網絡招聘會和每年開展的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活動,組織各類企事業用人單位進入高校開展校園招聘會,組織實施一村一大、三支一扶、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專項計劃,開展高校畢業生創業活動等系列服務舉措。而高校畢業生則應該更進一步的提升自身就業能力,積極主極的參加各種就業培訓、就業指導、見習實習活動,同時更深層次的轉變就業觀念,特別是轉變擇業地區觀念,面向基層、面向大量急需人才的困難地區就業,爭取成功的邁出自己職業生涯的第一步。

2.量與質逆向而馳,量穩質降十分明顯。缺少訓練良好的畢業生,將會妨礙我國經濟的增長和發展更高層次的產業。由於我國許多大學畢業生缺乏實用技能和糟糕的英語口語能力,妨礙了我國發展服務型產業,儘管我國大學大量擴招,每年生產出大量畢業生,但從我國現在的製造型模式轉向服務和研究型產業所面臨的諸多困難。隨着跨國公司在我國不斷擴展業務,它們將面臨着招聘高質量工作人員的困難。豐裕的大學生中存在匱乏的知識,大批量的畢業生,很少有人能夠遊刃有餘地在出口服務行業工作。

我國學生的教育模式使他們難以學到跨國公司所需要的實用技能和團隊精神。大學教育採用的是理論化的、侷限於書本的和老師傳授的方法,英語教學對話能力也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

我認為,我國教育應當提高大學與企業之間的聯合機制,讓畢業生能夠學到公司所需要的各種技能,我國需要在這個問題上想出對策。當然作為大學生自己也應該寬泛的發展自己的見識。

3.冷與熱分佈不均,冷熱兩極反差強烈。臨近年底,大中專畢業生開始進入應聘高峯。我近日走訪部分中高職院校瞭解到我市內一些中高職院校現已開始積極籌劃零九屆畢業生供需見面會,但受經濟形勢變化及我市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今年的高職生就業出現了冷熱不均的情況。

首先,物流畢業生過半專業卻不對口。前幾年,物流專業火得不能再火,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物流專業畢業生就業應該是小菜一碟。然而物流專業往日風光不再,部分高職院校招生就業辦負責人坦承,物流專業已成就業最困難的專業之一。

去年某院首屆物流專業招生時共招了四個班兩百多學生,然而去年畢業之後,據某院流專業畢業生順利畢業走向社會,當初第一屆物招生就業辦統計,目前仍在從事與物流相關的職業的學生已不到四十人。為此,他們今年在招生的時候,僅僅只招了一個班。

物流專業畢業生就業困難,一方面受金融危機影響,不少物流企業業務量萎縮,為了節約經營成本,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量較往年大幅縮水;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前幾年物流專業大熱,不少院校根據專業設置緊貼市場需求的原則,大量招收物流專業學生,幾年之後導致物流專業人才太多,而市場需求不多。對於已經在物流公司就業的畢業生來説,物流公司的待遇普遍偏低也是導致大部分已就業的畢業生轉行的重要原因。不少在物流公司上班的畢業生,工資待遇各方面與一般的普工幾乎沒有差別,且大部分物流公司規模偏小,一些畢業生甚至淪落為倉管員、搬運工等,因此一些畢業生紛紛轉向市場營銷等領域。另外中高級焊工供不應求。在物流專業就業遇冷的情況下,部分新興專業的畢業生卻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例如機械製造、模具設計等專業,基本上學校培養的人才每年都被企業提前預訂。

據我調查市場瞭解到,一個模具專業培養出來的焊工,經過在企業半年到一年的實操訓練,熟悉工作流程之後,收入比其它專業要高很多,如果考取焊工證,他們的月工資最低不會低於三千元。而這類人才一直頗受格蘭仕、長虹等企業的歡迎,而隨着廣船等大型央企落户我市這類人才的需求將會更加旺盛。

隨着我市產業結構的調整,房地產、生物製藥等新興產業在我市的興起,無疑需要大量人才為其服務,為此,我市中高職院校紛紛根據市場需求調整專業設置,培養相應人才以滿足市場需求。

其他燈飾專業人才一將難求。但是在燈飾人才集聚方面,確實無法與它燈都的身份相稱。日前,我市有十餘所中高職院校,但是目前基本沒有一所學校培養專業的燈飾專業人才,這不能不説是一個遺憾。

據我瞭解,在部分中職院校中,與燈飾比較相近的專業就是五金電子類,但是基本上沒有燈飾外形設計等方面的專業。在各種畢業生專場招聘會中,往往設置有五金電子類、燈飾照明類招聘專區,但是燈飾照明類應聘畢業生與企業招聘專業的燈飾人才存在着較大的差距。

畢業即失業已成為當今不少大學生的口頭禪。其實,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關鍵原因除了就業形勢嚴峻以外,很多大學生不願為生存而打工、寧願為理想而待業的思想觀念也是造成就業難的一大因素。目前,高校畢業生大多扎堆於城市,就業不均衡的現象依然嚴重。

當下,教育部等有關部門已將引導和鼓勵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作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應該適時調整心態,降低就業期望值,到農村去,到西部去,到人才緊缺的地方去,努力實現自我價值。現在,最讓我們擔心的是,自己如果選擇到基層工作,以後是否還有選擇其他職業的機會,對於家庭經濟比較困難的畢業生,政府能否出台相應的政策。

所以我又特地從市人才交流中心瞭解到,今年十月,為全面推動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我市政府結合我市實際,特別制訂了我市高校畢業生就業攻堅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方案中制訂的多項優待政策為大學畢業生就業提供了良好平台。各部門及教育機構也將加強高校就業指導機構建設,幫助畢業生了解就業政策,提高求職技巧,調整就業預期。政府支持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崗位就業,對於到農村基層和城市社區從事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工作的高校畢業生,符合就業困難人員條件並在公益性崗位上就業的,經勞動保障部門審核、財政部門複核後,將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和公益性崗位補貼。社會保險補貼標準,按實際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及失業保險單位繳費部分之和計算。對於到農村基層和城市社區其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就業的,給予相應薪酬或生活補貼。另外,對於到城市社區基層崗位就業並已服務期滿的高校畢業生,參加市、縣級公務員錄用考試或事業單位招聘的,筆試成績加五分;對到農村基層崗位就業並已服務期滿的高校畢業生,參加市、縣級公務員錄用考試或事業單位招聘的,筆試成績加十分;對經考試或考核到縣以下農村基層單位就業並服務滿四年的高校畢業生、應徵入伍服義務兵役的高校畢業生給予相應的學費補償和助學貸款補償。這個方面和國際經濟形勢有很大關係,另一方面和中國經濟結構體制和教育改革落後於市場就業有關,更和當今大學生的就業觀滯後有關,提供幫扶與補貼。

據我最近調查瞭解,截至目前,對於尚未就業的我市高校畢業生可在户籍所在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辦理失業登記手續,領取就業失業登記證。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將按照相關規定將其納入本地失業人員統籌管理,享受國家關於失業人員就業的優惠扶持政策。

我市人事、勞動保障、教育部門和高校將把家庭困難高校畢業生及長期失業、殘疾人等就業困難的高校畢業生列為重點幫扶對象,積極為其提供就業援助,並由人才服務機構負責建立困難畢業生信息庫,組織力量實施職業指導。通過向用人單位重點推薦、利用政府購買的公益性崗位進行託底安置等多項幫扶措施,有效促進困難高校畢業生順利就業。

大學生網絡文明意識調查報告範文 篇2

一、 調查目的:

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互聯網正日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它能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人們對它的依賴程度與日俱增。當代大學生可以説是互聯網最普及的人羣,互聯網為學生得瑟學習和生活帶來了各種便利。但是有一個問題也不容忽視——有部分大學生沉迷於網絡不能自拔,不能合理安排學習,娛樂時間,甚至嚴重影響到自身的身心健康,國內不少研究表明,大學生過度使用電腦和網絡給他們的身心健康帶來不小的負面影響,會引起或加劇如眼睛疲勞甚至視力下降,腰痠背痛,精神焦慮緊張,睡眠差等“電腦綜合徵”的發生,更嚴重的發展到網絡道德淡泊,網絡犯罪等狀況。而廣東商學院的大學生們的網絡使用情況又是怎樣的呢?本着探討廣東商學院大學生網絡使用狀況的目的,為了全面、準確地掌握當前廣東商學院大學生使用網絡用於學習、工作、遊戲、娛樂等各方面的時間分配;使用網絡的初衷、現狀,電腦對身心的危害;網絡犯罪等一系列問題,我們小組在廣東商學院進行了《大學生使用網絡使用狀況調查》,為大學生合理利用網絡提供依據,使大學生正確和積極地利用網絡。

二、調查時間:

20xx年5月20日至20__年6月2日

三、調查的對象及範圍

廣東商學院數學學院大一大二學生

四、小組組員

小組組員:樑銘芬、樑曉敏、林嘉欣、李月蘭、林海華。

五、調查方法:

1. 問卷調查(後附問卷)

2. 走訪宿舍面對面交流

3. 在校園論壇上發表投票帖子

六、調查內容

學生上網的比例、頻率、上網學生網齡、上網地點、主要目的、上網主要活動、上網花費、瞭解新網站的途徑、個人主頁情況、下載信息情況等,以及未上網同學對上網的態度及主要原因。

七、小組分工步驟或安排:

5月25號:組內討論調查報告的主題和對組員進行分工;

5月26號:寫提綱草稿並徵求小組廣泛意見提出修改;構思調查問卷

6月2號:到一部分宿舍派發問卷,回收調查問卷並進行整理數據;組內討論分析,完成分析報告;

八、注意事項:

討論時各小組成員要積極參與,踴躍發言,集思廣益;

調查過程中各小組成員應認真對待自己所負責的工作,並團結一致,互相幫助; 調查問卷的構思要合乎情理又不老套,涵蓋範圍廣;

注意問卷即使收發,按時完成各項任務;

統計分析應本着公平正的原則,詳細周密的進行總結。

九、 調查過程

前期準備:確定小組成員,選擇實踐課題,討論確定各人分工,確定調查時間、調查對象、調查方式。

中期實施:在網絡百度貼吧進行網絡問卷調查,並通過網絡收集有關大學生網絡使用狀況的資料。設計調查問卷,並隨機分發調查問卷並回收,統計數據。走訪寢室,調查大學生對網絡使用的切身感受與體會。後期總結:對所收集的各項數據進行統計歸納,製作表格。針對調查結果,在小組內展開討論與分析,並從網上了解有關大學生網絡使用的現象與觀點。總結出《大學生網絡使用狀況調查》課題的結論,提出對大學生網絡使用的建議,並對今後網絡使用的發展趨勢提出自己的見解。

十、 調查問卷情況彙總(調查問卷附後)

説明1:此次調查我們共發放調查問卷200份(大一年級100份;大二年級100份),回收有效問卷199份。

十一、調查數據分析

1、 電腦、網絡普及程度非常高,據瞭解廣東商學院有超過90%的學生有自己的電腦

2、大學生上網內容分析

大學生不僅是一個求知的羣體,而且因為其本身由眾多青年人組成,所以又具有許多不可預測的特徵,尤其是在當今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之中。這一點在大學生上網查詢的內容上就有明顯表現:30.5%的大學生是為了“自我調劑,緩解緊張的學習和生活”,也有15.3%的同學表示上網是因為“學習上的需要”,當然,還有24.4%的同學表示上網是為了“滿足精神上的需要”,另有18.6%的同學則是“打發時間,沒有目的”。 可見,隨着網絡技術的不斷髮展,大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與網絡的聯繫日漸加深。這也説明, 上網的大學生羣體中,很多人並不是因為學習的需要而被動地接觸網絡。接觸網絡、掌握網絡知識完全是大學生們自己的主動行為。

3、網絡對大學生學習、生活的影響分析

學習方面,在傳統的教育方式下,學生學習知識主要依靠老師、書本等有限的資源。並且,就在這有限的資源裏還往往存在着很多與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相對過時的、無用的知識,而網絡正好可以大大拓寬大學生學習知識的來源,甚至隨着時間的推移,很有可能會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在這次調查中,就有40.7%的大學生認為網絡對自己學習影響最大的是增加了學習資料的來源,還有27.4%的人認為網絡對自己的影響是改變了自己的學習方式。當然,也有31.9%的人承認上網已經影響了自己的正常學習。

網絡對生活的影響,網絡讓大學生獲得了許多知識,47.7%的學生有疑問會進行網絡搜索。網絡也是拓展了大學生的業餘生活。有50.3%的大學生在網上漫遊休閒娛樂,值得注意的是有53.3%的大學生使用QQ聊天,網絡改變了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模式這是與大學生可以常常通過QQ等聊天工具、E—Mail、網上聊天室等網絡媒介與外界聯繫溝通的緣故。調查中還發現,幾乎所有的上網大學生認為自己並沒有時常受不良信息的影響,這説明中國現在的網絡空間還是相對淨化的。

4、大學生對網絡利用率不高

網絡的應用對於學生而言,主要應放在查找資料、開闊視野等層面上,一些學生也承認,在沒有接觸到網絡之前,在他們的意識中,網絡應該是學習的輔助。但是事實上,真正使用網絡來查找資料幫助專業學習的同學非常少,即使有也是偶爾寫論文,甚至是直到交作業時,才到網上找找。調查表明,上網玩遊戲的佔13.1%,35.7%大學生在網上進行聊天或交友,也就是説,大部分學生在網絡裏從事與學習工作無關的活動。

5、絕大部分大學生都能夠做到文明上網,但不道德現象不容忽視

調查表明,大學生對於文明上網是非常認同的,對網上罵人、盜用他人賬號等不文明現象深惡痛絕。在調查中,有90.1%的大學生稱沒有接觸過不良網站;有9.9%的大學生從來沒有盜取別人的賬號;有75.6%的大學生對語音聊天室存在的罵人現象“非常反感”,只有少數大學生在網上的言行隨意放縱。調查還表明,曾經使用過或想嘗試用非法手段進入或者攻擊他人網站的佔4.9%,有過盜取別人的賬號的經歷佔10%也就是説,上網不文明行為確實存在,少數大學生在網絡上不能夠約束自己,從而隨心所欲。因此,大學生進行網絡道德教育是必要的。像盜取賬號這樣的行為需要較高的網絡技術才能實現,因而這種有違於道德與法律的行為只可能發生在少數學生身上,即便如此,它的危害仍是巨大的。

十二、分析總結

網絡的普及給人們的日常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利用網絡資源來填補現實生活中的不足。然而,網絡卻是一把“雙刃劍”。人們享受網絡便利資源的同時,另一方面也受到網絡不良信息的侵蝕。網絡對於今天在校的大學生來説,就像是課堂之外的第二個空間,網絡開闊了他們的視野,幫助他們瞭解更多的未知領域,掌握大量的需求信息和網絡資源,促進學業的發展。他們可以藉助網絡虛擬空間,開展廣泛的對外交流。網絡環境下大學生的思維方式也相應發生變化,他們能夠客服傳統思維方式的狹隘性,增強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然而我們卻不能忽視大學生網絡成癮問題,20__年2月27日,武漢某大學計算機學院21歲的大一學生唐某上午課程結束後,顧不上吃午飯,便和同學直奔校門外的一家網吧打遊戲。連續上網5小時後,突感頭疼,口吐白沫,繼而昏迷,最終導致“腦死亡”而離開了人世。20__年浙江大學開除了120名學生,他們大都沉迷於網絡不知歸路,考試多門“大紅燈籠高高掛”。某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大三學生江科進學校時曾拿了新生入學一等獎學金,但是後來江科沉迷於電腦遊戲,曠課成了習慣,現在已經有10多門功課不及格,面臨退學的危險。近年來,網絡犯罪不斷增加,有關大學生在網上“玩火”出事的例子也屢見報端。因打遊戲而導致腦死亡等這樣的事在大學校園已不鮮見。網絡劇烈地影響和改變着我們的生活。但正如“水能載舟,也能覆舟”一樣,利用好網絡,我們的生活受益無窮,錯用了它也會讓我們掉入無底的深淵。在中國的6800萬網民中,在校大學生佔着很大一部分比例,而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因為網絡加入宅男宅女的隊伍,視網絡為紅顏知己,這麼樣的後果就是認知麻痺和消化不良、網絡迷失、網絡依賴、網上越軌等,信息氾濫讓他們無從選擇而長時間的接觸更是讓他們變得麻木,跟親人的接觸時間越來越少而將其花在網絡聊天上,勢必會造成情感荒漠,更可怕的是依賴心理一旦形成,如若離開網絡就會有流浪漢無家可歸的感覺。這些是政府亟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大學生網民要克服的問題。

我們小組一致認為:減少對網絡的依賴,把網絡當成服務性的工具,它旨在幫助我們更好的生活,而不要把它當成唯一,當成豐富我們生活的全部。網絡有利有弊,而我們堅信利大於弊,大學生使用也要趨利避害,這樣網絡就會成為以為稱職的全能服務人員。

十三、對策和建議

1、引導和增強大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學校儘量開展有關於如何正確上網的講座,要加強對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幫助學生意識到沉迷網絡遊戲的危害,引導學生做好職業規劃。要重點培養大學生判斷是非的能力,讓大學生在多元化的價值觀體系下學會選擇、學會鑑別,避免各種困惑、失落與盲從,減少大學生網絡人際交往的危險因素。

2、充分利用網絡載體,不斷豐富校園文化生活鑑於有許多同學和老師用課上課和學習,所以學校要大力加強各種網絡教室、網絡平台的建設,加大網絡硬件投入和軟件開發,創設各種文化空間,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社團主頁、師生個人主頁等網絡媒介校園文化,把學生的興趣從沉迷網絡拉回校園。

3、加強網絡監管力度,培養大學生的網絡道德加強對大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經常化、制度化管理,關閉各種有害信息的進出路徑,對大學生的網上行為進行及時有效的監督,對在網上發表違規文章和散佈不良信息的大學生要及時給予警告,嚴重的要追究其法律責任。要教育大學生懂得遵守網絡行為規則,維護網絡社會的秩序。

4、開展網絡心理輔導,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目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開展的諮詢主要為面對面諮詢,這極有可能阻擋了一部分有顧慮的同學,而網絡的隱匿性、快捷性的優勢,恰恰能夠解決這一問題。開設網上在線心理諮詢,進行網上行為訓練的指導,將有助於大學生及時擺脱心理困擾,自覺調整網上行為,有效防止不良事件的發生。

5、進一步加強校園網建設學校應重視和加強校園網建設,進一步採取措施改善網建工作中的薄弱環節,使校園網成為教學、科研、學習、生活、娛樂的重要平台。可根據大學生髮展的特點設立對他們具有吸引力的版塊。此外,也可以在網上建設一些優秀社區,在社區內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大學生的人格、身心朝着健康的方向發展。

大學生網絡文明意識調查報告範文 篇3

【調查小組】

【調查對象】

x學院經濟管理系在校大學生

【調查內容】

主要調查在校大學生對網絡的使用狀況,以及網絡對大學生活的一系列影響。

【調查方式】

調查問卷

【調查結果】

一、上網時間

關於從何時開始上網這個問題,各有45人是從高中階段和高中之前開始上網,只有5人是在大學期間開始上網的。可見大學生在上大學之前就已基本接觸了網絡。

關於上網時間,一個小時以內的有5人,一個小時到三個小時的有12人,三個小時到五個小時的有25人,五個小時以上的有8人。

二、上網目的

關於上網的主要目的大多數人是出於學習、聊天、娛樂和看新聞,還有部分的是出於購物和出於無聊打發時間。

Ⅰ)查詢資料

關於從網絡上獲取學習資料信息和網絡新聞信息,有大多數人認為其原因是方便、快捷和實時,只有少部分人認為來自網絡的信息可靠;在被調查的人中對於網絡信息獲取量佔信息總獲取量的比例,有7人是在20%一下,20%到50%的有25人,50%到80%的有14人,只有4人佔到了80%以上。從中可以得到大多數大學生的信息來源並沒有侷限在網絡裏。

Ⅱ)遊戲娛樂

關於網絡娛樂方式大多數人是利用網絡看電影和聽音樂,一部分人是玩網絡遊戲和看網絡小説等等,而關於利用網絡進行娛樂的頻率,在被調查的大學生中超過50%的人是經常的甚至是頻繁,不足50%的人是偶爾,只有一人從不進行網絡娛樂。在被調查的人當中有不到50%的人玩過網遊,而在沒玩過網遊的人當中大概有三分之一有玩網絡遊戲的意向,從中可看出網遊在大學生中的吸引力雖不能用很強來形容,但是也具有足夠的吸引力來擴張網遊在大學生這個羣體中的市場。

而且大多數大學生覺得在網絡遊戲世界中可以實現在現實世界中無法比擬的自我價值感,從中可以暢所欲言。

Ⅲ)網上購物

在被調查的人當中有90%的人有過網購經歷,看來網購在大學生中已經相當普及,只有10%的大學生沒有在網上購物的經歷。在有過網購經歷的被調查人中大多數人選擇網購的原因是因為物品豐富、易於貨比三家和價格便宜。而在網購人羣中大多數人是不定期的進行網購,網購金額一般都在300元以內,購買的物品大多數是文體用品、服飾和數碼產品。在被調查而又有過網購經歷的人中有51.7%的人有過不愉快的網購經歷,主要是因為實物與描述的不符、買到假冒偽劣產品、運送問題和賣家態度等等原因。大多數人認為如果更加理性還有不要相信天下掉餡餅就可以避免不愉快的購物經歷。在沒有過網購經歷的人中大多數人認為未來會嘗試進行網購,而不會嘗試進行網購的人大多數是出於對產品質量的考慮,少數人出於對網絡安全的考慮。

【調查分析】

通過這次調查發現網絡使用對大學生有種種影響包括身心健康、學習、社交能力等等。

一、對身心健康的影響

大學生正處在身心發育階段,一些學生網上游戲或聊天時間過長,導致睡眠嚴重不足,或因上網而不按時就餐,極易形成心理錯位和行為失調,更嚴重的導致網絡心理障礙,如情緒低落、睡眠障礙、自我評價降低、社會活動減少等。這些心理障礙會直接導致學生學習成績下降,甚至放棄學習,不想與人交往等。

二、對大學習的影響

利:調查顯示,大多數學生對網絡持肯定態度,認為網絡為自己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學習空間,大大拓寬了求知途徑;

弊:不過,網絡的使用也影響了大學生的學業。表現為:一部分數同學上網只為打遊戲或聊天、看影視劇。被調查者中,有部分同學表示自己無法控制上網時間,一些同學曾有過晚上過度玩電腦影響第二天學習的經歷。

三、對社交能力的影響

利:網絡技術的發展為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帶來了便利,也豐富了其內容。通過網絡交往,增進了彼此的友誼,豐富了自己的人生;

弊:虛擬的“人際交往”無形間使得一些大學生失去了與他人、社會直接接觸的機會,這對人生的發展是不利的。

【意見與建議】

一、加強引導

引導和增強大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要加強對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幫助學生意識到沉迷網絡遊戲的危害,引導學生做好職業規劃。要重點培養大學生判斷是非的能力,讓大學生在多元化的價值觀體系下學會選擇、學會鑑別,避免各種困惑、失落與盲從,減少大學生網絡人際交往的危險因素。

二、合理利用網絡

充分利用網絡載體,不斷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大力加強各種網絡教室、網絡平台的建設,加大網絡硬件投入和軟件開發,創設各種文化空間,通過網絡將豐富多彩的大學社團活動以及雙學活動,團日活動展現給所有大學生,讓他們感覺到校園更精彩的一面。

三、加強監督

加強網絡監管力度,培養大學生的網絡道德加強對大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經常化、制度化管理,關閉各種有害信息的進出路徑,對大學生的網上行為進行及時有效的監督,對在網上發表違規文章和散佈不良信息的大學生要及時給予警告,嚴重的要追究其法律責任。要教育大學生懂得遵守網絡行為規則,維護網絡社會的秩序。

四、進行心理輔導

開展網絡心理輔導,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目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開展的諮詢主要為面對面諮詢,這極有可能阻擋了一部分有顧慮的同學,而網絡的隱匿性、快捷性的優勢,恰恰能夠解決這一問題。開設網上在線心理諮詢,進行網上行為訓練的指導,將有助於大學生及時擺脱心理困擾,自覺調整網上行為,有效防止不良事件的發生。

總之,我希望每所大學都要進一步加強校園網建設,進一步採取措施改善網建工作中的薄弱環節,使校園網成為教學、科研、學習、生活、娛樂的重要平台。可根據大學生髮展的特點設立對他們具有吸引力的版塊。此外,也可以在網上建設一些優秀社區,在社區內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大學生的人格、身心朝着健康的方向發展。

大學生網絡文明意識調查報告範文 篇4

【調查過程】

本次調查問卷調查為主、文獻研究為輔的方法,針對重慶郵電大學不同專業不同年級同學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範圍是大一至大三的學生,問卷總共下發300份,回收289份,回收率為96.33%。其中無效問卷4份,有效率為98.62%。問卷由20個問題構成為了體現調查的全面性,本次調查採取男女比例平衡調查。在資料收集方法本次問卷的收集方式送發問卷。在進行收集資料時,根據客觀題的選項和主觀提的回答來判斷調查對象的主要觀點。

【調查情況】

調查發現更多上網選擇娛樂,滿足一時的身心放鬆。但這也不是説我們對娛樂的態度應該一見就嗤之以鼻,適當的娛樂是必要的,畢竟娛樂能放鬆一個人的身心,它的作用不是其他東西輕易能替代的。但世事萬物都遵循着一條不變的道理,那就是過猶不及,娛樂不應該佔主導,這就像網絡並不是單單為娛樂而發明的,我們始終都得記住網絡存在的意義是為了方便生活,方便信息交流。

從比列上網聊天已成為現代大學生與人交流的重要方式,網絡交友已經被大多數人所接受。調查顯示半數以上大學生有6個以上的網友,而有兩成被調查者有多達20以上的網友,可以稱這些被調查者已經在網絡這個虛擬社會建立了一個不簡單的人際網絡。大家似乎對交異性同齡網友情有獨鍾,而大齡網友只佔4%,非常的稀少。總體上網聊的話題與實際生活中相似,但也存在胡扯與對罵等不文明現象,雖然它們所佔比例較少,但反映的問題仍不可被忽視。

【調查結論】

一、 以“思”為主,正確認識網絡

網絡作為新興的傳播媒體具有多方面的功能。由於社會制度、價值觀念以及個人的情趣愛好不同,再加上互聯網上的各種信息良莠混雜,這就需要對大學生上網進行正確地引導。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主動參與,走進網絡,開展豐富生動的形勢與政策宣傳活動,引導學生創辦他們喜聞樂見的網站、網頁,設立理論學習園地、“兩課”輔導與答疑、心理健康諮詢、學生生活服務等專題。通過這些途徑把大學生的興趣吸引到繁榮校園文化上來。在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上,通過精心設計的網站和網頁,給大學生提供一個積極向上的網絡環境,以提高大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強他們的辨別能力。

二、 以“導”為主,遵守網絡文明公約

加強網絡教育,引導上網者對巨量的網絡信息持揚棄的態度,特別應該在德育課中增加“網風”與“網德”教育。網絡是一個自由的傳播媒體,上網者具有很強的自主性,這就給人的道德自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通過積極引導使廣大大學生網民做到自我塑造、自我約束,最終做到文明上網。

引導學生處理好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關係,休閒娛樂與學習的關係。指導學生將時間和精力用到學習和創造當中去,讓學生從被動的接受各種信息轉為主動的將精力用到學習網絡知識技能,或利用各種網絡學校學習各學科知識。學生上網的時間用在基礎學科的.學習上,杜絕瀏覽不良網站,消除不良信息給學生造成的影響。讓學生體會網絡的平等性、開放性和互動性的特點,寓教育於樂,引導學生收集有用的信息,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網絡技能和網絡道德。

三、 以“堵”為輔,共創和諧網絡環境

重點講授讓學生學會如何訪問一個網站並學會瀏覽該網站的相關信息。我網絡上很多不文明的行為,如垃圾郵件、帶病毒的文件,含有不健康內容的郵件、虛假信息的發佈,欺騙或用不文明語言攻擊他人等等對大學生造成一定的暗示作用:網絡可以為所欲為。真得可以為所欲為嗎?不,針對這種現象,做為信息技術教師有責任、有義務對大學生進行必要的網絡道德意識培養,使他們懂得淨化網絡環境的重要性。

通過此次調查,我們對信息時代這個大潮流下大學生的網絡生活作了初步瞭解。這其中有意料之外的結果,也有情理之中的答案;有令人擔憂的滯後,也有使人欣慰的進展。總體來説,網絡生活之於大學生利大於弊,大學生對待網絡生活的態度積極向上。網絡還在繼續的發展與完善,就像當代大學生還在不斷的學習和進取。有調查的結果應該也説服了不少網絡威脅論者,此次的調查如果能增加大家對於網絡的信心,也是我們所樂於看到的。

【結語】

此次大學生網絡調查的目的在於瞭解到大學生對於網絡的關注程度,喜好取向、欣賞程度,總體上勾勒出大學生的網絡生活狀況,發覺某些存在的問題,以便更好規範大學生網絡生活。這次活動時間倉促,人手不足,樣本帶有局域性,且參照了相關數據資料,調查方面具有片面性,而評論難免具有推測性質,見諒。

大學生網絡文明意識調查報告範文 篇5

隨着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互聯網作為傳播的新媒體,已成為大學生獲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網絡信息資源的豐富和交流的便捷,深得同學們的關注和喜愛。然而由於種種原因,網絡也成為一些不法分子散佈謠言、歪理邪説、乃至傳播色情信息的工具。為了更好的調查大學生網絡道德情況,本人暑期在校期間製作併發放了《大學生網絡道德問卷調查》200份。共15道題,涉及到了網絡的信息,管理和利用等諸多方面。在接受調查的學生中,大一學生佔22.3%,大二佔30.2%,大三佔47.5%(大四學生已離校)。從調查情況看,網絡已走入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包括學習知識、查看新聞、查找資料、聊天、交友、滿足個人愛好以及瞭解國內外的.各種形式。同時,也有的學生在互聯網這個並不是很純潔、健康的虛擬天地裏墮落了。絕大多數學生認為實行網絡道德教育勢在必行,認為大學生應該具備“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範,要把這種道德風尚反映到網絡當中,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

在本次調查中,大學生的網絡現狀具體表現在以下六點:

一、電腦、網絡普及程度非常高

有39.7%的同學配有電腦,35.7%的同學每天一般花1—2小時在電腦上,有42.6%的同學為3—4小時。從上網同學的比率可以看出,網絡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的日常工具之一。基本上所有的同學都感受到網絡的存在對現代社會生活的影響以及在日常和工作上的重要性。從各年級的分佈來看,並不象一般認為的:大一同學因為對計算機本身的瞭解中國範例及使用比較陌生,因此決定了對網絡的應用率也比較低。事實上,計算機的使用已經低齡化,很多同學在高中已經接觸到了計算機,雖然對軟件、語言等並沒有熟悉的應用,但一提到上網,大多數同學還是非常熟悉的。大二、大三經常接觸網絡的同學比較固定。也就是説,不常上網的有一部分,經常上網的也總是保持着一定的數量。分析原因在於有些同學由於自己沒有電腦,或是專注於學習,有其它事情纏身如打工、談戀愛等,所以沒有時間涉足於網絡;而有些同學則因為擁有個人電腦,用起來特別方便,或是時間較為寬鬆,所以有較多時間留駐於網絡。總體而言,經常上網的學生是比較固定的,佔全體同學的40%左右,同學總是與網絡保持着比較密切的關係,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已經迷上了網絡。

二、大學生中對網絡的價值利用率不高

網絡的應用對於學生而言,主要應放在查找資料、開闊視野等層面上,一些大一的學生也承認,在沒有接觸到網絡之前,在他們的意識中,網絡應該是學習的輔助。但是事實上,真正使用網絡來查找資料幫助專業學習的同學非常少,即使有也是偶爾寫論文,甚至是直到交作業時,才到網上找找。調查表明,上網聊天的佔34%,上網玩遊戲的佔28%,上網查資料的佔38%。也就是説,有62%的學生在網絡裏從事與學習工作無關的活動。提及聊天,必然要提qq,在調查的200個學生當中,全部都至少有一個qq號。

三、“信息污染”嚴重

網絡上獲取知識的方便、快捷、全面的特點,給大學生求知帶來極大的方便。從某種程度上來説,網絡不只是為大學生打開了知識世界的一扇窗,而且也為他們創造了另一個求知的廣闊空間。但是一些不健康的網站總是屢禁不止,並且呈現出增多的趨勢,一些黃色甚至反動的網站也接近着學生。在本次調查中,有46%的學生承認接觸過不文明網站,這説明“信息污染”現象還是十分嚴重的。

四、網絡文明不理想

在本次調查中,上網時受到過別人惡意攻擊的佔44%,由此可見,網絡文明建設形勢比較嚴峻。有86%的學生認為提倡網絡道德文明教育是勢在必行的或是有必要的。幾乎所有的學生認為在網絡裏要用文明語言是大學生必備的網絡道德,由此可見大學生仍具有一定的道德水平。

五、網絡管理不力

互聯網的全球特徵,使各類信息充斥網絡空間,包括淫穢、色情、暴力、各種人造謠言都在網上廣為傳播。而目前我國互聯網上信息管理力度還很薄弱,可見加強網絡建設、網絡管理的任務還是十分緊迫的。1996年2月國務院頒佈的《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管理暫行規定》是目前為止有關計算機網絡管理方面效力最高的法規,其它的主要法規有《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國際聯網管理辦法》、《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管理辦法》、《中國互聯網域名註冊暫行管理辦法》、《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等等。但是,網絡立法工作相對於日益嚴重的網絡犯罪顯得較為滯後,不能有效及時地阻止網絡犯罪的發生。幾乎所有的同學對公安機關打擊網絡犯罪活動的力度都不滿意。

大學生網絡文明意識調查報告範文 篇6

在校大學生佔中國網民的近四成,也是網絡信息安全管理的重點所在。隨着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大學生因為網絡信息安全防範意識不高,防範技能不足而被騙甚至被害的現象明顯增多。分析問題,診斷原因,採取有效的措施,因此成為了高校學生管理和信息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

為了準確掌握我校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意識現狀,為分析原因、加強防範、堵塞漏洞提供依據,我們在部分學生中專題開展了網絡信息安全意識問卷調查。從調查反饋的情況來看,我校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意識相對有一定的基礎,但總體仍不夠強,值得我們深入分析研究並採取有效對策,及時全面提高學生的防範意識和防範能力,在充分享受互聯網和信息社會帶來好處的同時,嚴防網絡信息違法犯罪現象和受騙受害現象的發生。具體報告如下:

一、調查概況

本次調查對象為東校區學生,採取隨機確定的方式,共發放問卷300份,收回291份,回收率達97%。調查的主要方式是實際接觸被調查者,交談了解基本情況,要求被調查者獨立填寫不記名調查問卷。調查得到了同學們的積極支持,大家普遍比較認真地回答了每一個問題,並且比較真實地表述了自己的情況、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二、數據分析

本次問卷調查共15道題目,以多選題為主,佔三分之二;另有單選題5道。內容主要涉及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知識的掌握、對本人及他人信息安全的認知態度等多個方面,具體分析如下:

1)網絡信息安全知識瞭解情況。291名被調查大學生中,有93人表示經常有意識地瞭解網絡信息安全知識,佔31.96%;有84人表示非常少;有65人表示偶爾瞭解;有49人表示從來沒有了解。説明大學生普遍還沒有及時掌握必要的網絡信息安全知識。

2)個人信息安全的認知情況。291名被調查大學生中,有98人次認為個人信息安全是指在使用計算機時個人信息不泄露或不會被他人獲取;有74人次認為是信息網絡的硬件、軟件及其系統中的個人數據受到保護,不受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的運行,信息服務不中斷;有63人次認為是日常生活中個人信息不被他人知道和竊取;有80人次認為是一切與個人有關的信息的保護。可見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對個人信息安全的概念仍不清楚,不知道個人信息安全與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發展密切相關。

3)利用網絡搜索他人信息情況。291名被調查大學生中,有110人表示經常會利用網絡搜索他人信息,因為想解他人;有145人表示僅在有需要的時候偶爾會利用網絡搜索他人信息;有36人表示從不這樣,因為很無聊。三者比例分別佔37.80%、49.83%和12.37%,説明大學生網搜他人信息行為總體正常。

4)網絡安全問題認知情況。291名被調查大學生中,有53人次認為破壞分子作偽裝繞過安全檢查屬於網絡安全問題,有128人認為網絡服務器因斷電停機屬於網絡安全問題,有83人認為因病毒導致系統癱瘓屬於網絡安全問題,有61人次認為偽造IP地址騙取其口令獲取對計算機的訪問權限屬於網絡安全問題。説明有近一半的大學生對網絡安全問題內涵不太清楚。

5) 遭遇過哪些網絡安全問題。291名被調查大學生中,有121人次反映遭遇過垃圾郵件侵擾,有89人次表示受到過病毒攻擊,有119人次表示信息曾經被盜,有76人次表示遇到過其它形式的網絡安全問題。説明侵犯網絡信息安全的現象已經較多地影響到大學生。

6)個人信息泄露原因。291名被調查大學生中,有83人認為個人信息泄露最主要的原因是網絡普及管理不規範,有112人認為是法律不健全,存在個人信息買賣市場,有72人認為是學生個人信息安全意識薄弱,有69人認為是電腦病毒、木馬橫行。總體上表明大學生對個人信息泄露原因是有思考的。

7)對校內個人信息安全建設的滿意度。291名被調查大學生中,有182人對校內的個人信息安全建設表示滿意,有109人表示不滿意。説明校園個人信息安全建設儘管得到大部分大學生的認可,但仍有值得加強的地方。

登錄口令過於簡單等現象。大學生信息安全防範知識和操作能力有待加強,儘管因為新聞宣傳、課堂教育等因素對防火牆、病毒等基本知識比較瞭解,但比較完全的網絡信息安全管理和防範知識知之不多,一些學生不會安裝操作系統、配置防火牆,不知道需要定期升級病毒防治產品, 不懂得如何更好的配置自己的計算機,也沒有掌握保護自身信息安全的基本防範技能。

8)對學校信息安全保障的期待。291名被調查大學生中,關於學校應當採取哪些措施保障個人信息安全,有114人次提出應該建設個人信息安全平台並綁定個人,137人次提出應該加強後續處理監督,121人次提出應該加強對於學生信息安全教育。應該説學生們的期待是建立在關心信息安全基礎上的合理要求。

9)網絡安全信息技術瞭解情況。291名被調查大學生中,瞭解網絡信息安全技術的情況不太樂觀,有97人次表示知道密匙管理技術,有103人次表示知道數字簽名和認證技術,有141人次表示知道網絡入侵檢測和防火牆技術,有107人次表示瞭解電子商務安全技術。

10)獲取網絡信息安全知識的途徑。291名被調查大學生中,有131人表示從網絡獲得相關知識,107人表示從書籍上獲得,146人表示從課堂上獲得,123人次表示從新聞媒體上獲得。應該説大學生獲取信息安全知識的途徑是多方面的,基本上不存在獲取不到的困難,主要是看不看的問題。

11)提高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的辦法。291名被調查大學生中,有121人次建議開設講座,97人次建議開主題班會,27人次提出發宣傳單,101人次提出通過網絡視頻。應該説,大家對提高網絡安全意識是有期待的,也希望有更多的渠道來加強個人信息安全保障。

綜合以上數據進行分析,調研組認為,我校大學生信息安全意識有待提高,儘管越來越多地利用網絡、自媒體進行交流、娛樂和學習,但主要精力花在如何從網上得到信息, 較少考慮如何在網絡環境下保護自己的信息。交談得知,不少學生會將自己的真實材料發佈到網上, 碰到過QQ 密碼會被盜, 登錄口令過於簡單等現象。大學生信息安全防範知識和操作能力有待加強,儘管因為新聞宣傳、課堂教育等因素對防火牆、病毒等基本知識比較瞭解,但比較完全的網絡信息安全管理和防範知識知之不多,一些學生不會安裝操作系統、配置防火牆,不知道需要定期升級病毒防治產品, 不懂得如何更好的配置自己的計算機,也沒有掌握保護自身信息安全的基本防範技能。

三、對策建議

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準備就業已經越來越離不開網絡,網絡的發展對當代大學生的思維方式、行為模式、心理髮展、價值觀念和政治趨向等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越來越多地參與網上購物,使用網上銀行等網上商務活動的過程中,涉世不深的大學生也日漸成為網絡信息盜取和網絡詐騙、網絡盜竊等違法犯罪行為的獵物,一些不良商家也通過盜取信息來達到不正當競爭的目的。作為學校要重視和提高大學生的網絡綜合素質,加強學生的網絡素質、網絡技能、實踐運用網絡綜合能力和網絡安全意識的培養,督促提高安全上網意識,學會使用殺毒軟件及防火牆,學會為別人也為自己提供一個安全和諧的網絡空間。具體有四個方面的建議:

1)加強大學生網絡法制教育。網絡安全教育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是思想教育,這其中最重要的是法制教育。目前網絡犯罪是十分常見的包括網絡欺詐、網絡謠言的散播等。網絡的匿名性特點給了許多人一種“漠視法律的理由”,認為沒有具體監管就不算犯罪,其實不然。這體現的是網絡法制教育的缺失,所以教育學生們什麼在網絡上是可以做的、是合法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是違法的是十分重要的,對維護網絡安全運行也是有重要作用的。

2)充分利用課堂教育普及網絡安全知識和技能。建議在計算機普及課程中除講授常用軟件知識外,增加計算機網絡安全知識,讓學生了解系統管理用户、文件和其他硬件資源的安全機制。對網絡安全的基本理論知識和系統安全策略,如加密解密算法、防火牆的工作原理與作用、系統漏洞及修補方法、硬盤保護卡的工作原理與使用方法也要多加講授。同時,要加強對大學生的網絡安全法制教育,提高學生的網上自我約束能力、自控能力,不利用網絡散播其它同學和老師的私密信息,不參與網絡信息違法活動。

3)積極拓展課外空間,開展形式多樣的網絡信息安全防範活動。可以定期開設網絡安全知識專題講座,就課堂教學中不能深入講解的問題或薄弱環節,如網絡行為規範、個人計算機安全策略、計算機病毒的新動向、病毒查殺軟件的使用,引導有興趣、有需要的大學生深入學習並積極參與防範。建議每年舉辦網絡安全知識大賽、網絡安全知識調查、網絡安全主題漫畫比賽等,豐富大學生的業餘生活,實現以生教生,在校園中普及網絡安全知識,構建網絡安全防範的羣防羣治機制。

4)建議成立校級的信息安全管理機構。主要負責校園網的日常安全與管理工作,及時瞭解本校學生的網絡使用情況;定期發佈最新的網絡安全信息,讓大學生及時瞭解網絡不安全因素的動態。現代大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的接班人,有責任與義務充分意識到網絡安全隱患,在經濟全球化,網絡快捷化的浪潮裏,不被外界因素迷失本心,努力做到規範上網,不觸犯法律法規,提高網絡安全意識,做一名合格的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