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工作報告

地方要優化整合扶貧資源,實行精準扶貧,確保扶貧到村到户。下面是本站小編為你搜集的精準扶貧工作報告,希望你喜歡!

精準扶貧工作報告
精準扶貧工作報告篇1

一、xx鄉的基本情況

全鄉轄8個行政村,1個社區,40個村民小組,5459户、20725人(其中:農業人口17778人),耕地面積17814畝。經篩選識別,全鄉貧困村識別4個,分別是太白村、金壇罐村、和平村、峯頂山村,貧困户識別867户、2444人。按貧困屬性分,全鄉因病致貧的貧困户628户、1713人;因殘致貧的貧困户15户,42人;因學致貧73户、95人;因技術致貧71户、230人;因缺勞動力致貧65户、204人;因缺資金致貧57户、134人。20xx年全鄉已脱貧118户、325人,20xx年全鄉預脱貧88户、275人。

二、市區幫扶亮點

1、熱心走訪羣眾。以同親人拉家常的方法,市駐村組多次深入和平村、峯頂山村、太白村、金壇罐村走訪老黨員、困難羣眾、殘疾人、五保户家中瞭解他們的困難和意願。同時多次召開座談會廣泛徵求羣眾意見和建議,進一步掌握羣眾關心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因地制宜,制定幫扶計劃,落實幫扶責任,明確工作時限,實現結對幫扶工作常態化、制度化。

2、主動爭取項目 。在深入摸底調查的基礎上,駐村工作組針對貧困村的氣候、區位和地貌等條件,因地制宜,在和平村種植優質水稻11773畝;在金壇罐村新栽植塔樂科血橙120畝;在和平村、重勝寨村種植萬源優質秋洋芋500畝;在和平村新發展青脆李500畝,優質魔芋300畝,核桃200畝;在重勝寨成片種植晚秋蔬菜300畝,新建了江友蔬菜專業合作社。同時抓好重勝寨村500畝蔬菜基地和50畝葡萄基地、高石口村150畝獼猴桃基地鞏固發展和太白村、金壇罐村和萬家觀村850畝烏梅的管護。主動抓好畜牧業發展,在太白村新建梨園養殖專業合作社1個,實現年銷售雞10萬隻。在金壇罐村和重勝寨村建立畜牧小區2個,鞏固和培育生豬養殖大户15户,全年生豬出欄可達到3000頭,牛出欄100餘頭。

3、加強基本公共工程建設。駐村幫扶部門針對所駐村農民羣眾在生產、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從農民羣眾最關注的事情抓起,從農民羣眾最希望辦又無力辦的事情做起,在交通、水利、教育、文化等基本公共工程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自20xx年以來,共引進、投入資金1500餘萬元硬化村社道路39公里,全面實現了社社通水泥路,在太白村、萬家觀村、碉樓村新修泥碎石路6條共計5.7公里。整治金壇罐村和重勝寨村公路危橋2座,修建便民橋9座,新修生產路1.6公里,整治病害堰塘25口,整治維修渠道9條共計8000餘米,投資18.5萬元在金壇罐村新建提灌站1處,市交通局投資20萬元,對太白村村組道路進行硬化,市教育局投資110餘萬重新翻修了和平村國小。同時,規劃新建渠道7.7公里,新建飲水工程4處,新建清水池5口,和平村、金壇罐村、太白村共1600畝土地整理項目也在今年開始實施。

4、狠抓教育培訓。市農業局和區農業局多次到我鄉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重點圍繞“現代農業創業指導、水稻新品種及機插秧技術、當前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技術、商品有機肥及有機糧生產、農產品質量安全與現代化生產技術”等實用知識開展系統培訓。自20xx年以來我鄉有20xx餘人參加了農業技能培訓。

三、我鄉工作措施

1、建檔立卡到户到人。我鄉按照“建檔立卡”工作的要求,全面開展了貧困家庭的調查摸底,建立了貧困家庭檔案867户2444人,完善扶貧對象動態識別機制,通過項目規劃到户、資金扶持到户、產業發展到户、素質提升到人、幫扶責任到人、檔案建立到人,確保扶貧到户政策全面落實。為實施分類扶貧、制定幫扶計劃和措施、確定扶貧內容、方法、途徑和落實各項惠農政策提供可靠依據。

2、結對幫扶到村到户。按照“六個到村到户”精準幫扶要求,結合“走基層、解民憂、聚民心”活動和“走基層、結窮親、交富友”活動,在工行達州市分行對峯頂山村進行幫扶,區直工委對太白村幫扶,市紀委和區紀委幫扶對和平村和金壇罐村進行幫扶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從鄉機關、鄉屬各單位、村(社區)選派鄉村幹部、醫生、教師、黨員等共267名幫扶人員,組建了8個駐村工作隊,每名幹部至少幫扶3-5人,形成結對幫扶機制。嚴格幫扶工作制度。制定出台了《達州市達川區xx鄉精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要求每個幫扶責任人必須掌握貧困户的基本情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找準幫扶辦法,制定幫扶計劃,做到“不脱貧不收隊”。

3、加大對非貧困村社扶持力度。成立了以鄉長為組長的非貧困村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非貧困村的扶貧工作,並按照貧困村的標準制定實施方案,落實幫扶政策,明確責任人。

4、強化監管,確保扶貧資金專項到位。我鄉嚴格執行國家扶貧專項資金管理措施和項目資金縣級報賬制的規定,在資金使用上,嚴把“選項、立項、申報、審批、發放、效益”六道關,實行扶貧項目資金公示、公告制度,做到“四不一公開”(即不準挪用、不準擠佔、不準截留、不準優親厚友,堅持上榜公開);在資金管理上,實行扶貧資金專户管理,建立健全報賬制,確保專款專用;在資金監督上,實行項目資金動態管理,鎮鄉村及各扶貧項目均指定專人負責,總結資金使用情況,發揮財政監督審計和社會監督的作用,杜絕擠佔、挪用等違規違紀行為發生,保證了扶貧項目資金的合法、合理、有效使用。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年以來雖然我鄉的精準扶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着一些問題:一是基本公共工程依然相對薄弱。從基本公共工程上看,我鄉地處偏僻山區,自然條件惡劣,自然災害較多,貧困人羣的生產生活水平差,如交通不便、水利設施老化失修、抗旱排澇條件不足,抵禦自然災害能力較弱。近年來,雖然通過扶貧項目建設,基本公共工程有所改善,但仍不能滿足當前及今後的發展需要。二是人口素質較低。在走訪農户中發現,貧困人口普遍接受教育程度低,觀念陳舊,科技認識不強,缺乏致富能力和發展門路,脱貧難度較大。三是扶貧資金投入仍顯不足。目前,我鄉的扶貧資金主要是依靠扶貧辦項目資金和各市、區直幫扶單位的支持,貧困村籌資較為困難。四是返貧現象比較突出。目前我鄉仍然有相當數量的貧困人口,另外,每年都會出現一部分已經脱貧的人羣,由於脱貧基礎不穩,因病、因災、因學等原因又重新返貧。

五、下步措施

1、加大項目建設。繼續扶持扶貧重點村開發項目建設,使重點村的基本公共工程得到進一步完善,產業得到進一步發展,經濟收入和生活質量得到增加和提高。

2、增強貧困羣眾自我發展能力。大力開展貧困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和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充分利用民生工程新型農民培訓,認真做好貧困人口的職業教育、務工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確保達到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脱貧一户的目標和培訓一門技術,振興一項產業,致富一方羣眾的目標。

3、加大資金投入。由於公路等基本公共工程建設和救災減災投入巨大,歷史債務較重,用財力不足,要靠自身力量還清歷史債務極為困難,建議能綜合考慮鄉級擔當能力,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分別給予幫助支持,化解歷史債務。

精準扶貧工作報告篇2

一、基本概況

XX鎮位於XX縣的東部,最高海拔3657米,最低海拔1200米,氣候屬温帶氣候,降雨量在900至1000毫米之間。全鎮轄12個行政村,91個村民小組,全鎮幅員面積為468.23平方公里,總户數5834户,22235人。鎮境內居住有彝、漢等8種民族,是XX縣右所片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XX縣金鐵礦業集團位於XX鎮境內,省道S307公路橫穿全境,是XX縣的東大門。全鎮耕地面積22969畝,出產水稻、馬鈴薯、玉米、蕎麥、小麥,種植業以核桃、青(花)椒為主,養殖業以豬、牛、羊、雞為主,礦產資源主要有鐵礦、銅礦、煤礦等。

二、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

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是確定貧困村和貧困户的基礎,為認真落實XX縣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關於印發《XX縣建檔立卡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一是加強領導,組建工作機構。我鎮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組長,鎮長為副組長,包村幹部為成員的“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領導小組”;二是結合實際,制定實施方案。經鎮黨委政府召開會議討論研究,按照精準扶貧對象識別的工作要求,制定了《XX鎮精準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工作實施方案》;三是規範程序,識別公開民主。堅持實事求是、科學識別;堅持分級負責、分類指導;堅持嚴格程序,公開公正的基本工作原則,採取農户申請、村民主評議小組評議的方式進行推選,真正把決定權交給羣眾。四是廣泛宣傳,培訓到位。貧困户識別期間,我鎮舉辦各級培訓班4期共112人次,進村入户開展識別工作20餘次,極大地推動了我鎮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順利開展;五是加強督查,確保實效。為確保識別對象不錯位、不缺位,鎮領導、駐村工作組成員深入貧困村督查指導共23次,對貧困户名單及相關檔案進行抽樣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給予指出糾正,確保做到公開、公平、公正。

通過以上工作,根據XX縣扶貧移民局所定的規模進行了總量控制,按照“一高一低一無”的貧困村識別標準,識別出了11個貧困村。按農民年人均純收入低於2736元的標準順利識別出貧困農户788户,貧困人口數3274人。省上下達任務,縣扶貧移民局要求將20**年我鎮享受彝家新寨的23户貧困户107人,在系統中進行刪除處理,最後錄入系統貧困户數為765户,3152人。

三、精準扶貧工作

通過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識別出的貧困村和貧困户,我鎮結合各村實際及區域特點,紮實認真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一)制定扶貧計劃,落實扶貧措施。

積極和“掛、包、幫”單位銜接,我鎮和幫扶單位共同為各貧困村、貧困户制定了幫扶計劃,明確掛鈎幫扶責任人,確定幫扶具體目標、任務,做好了幫扶台賬、幫扶措施和脱貧計劃等工作。

(二)積極爭取項目,加大基礎設施建設。

在“掛、包、幫”部門和各職能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共同協調安全飲水資金82.3萬元,惠及8個村23個村民小組。協調投入通村通組修路資金610.6萬元,惠及10各村26個村民小組。投111萬資金修建橋樑8座,惠及5個村。對3個貧困村開展彝家新寨建設。投入資金100萬元用於1個貧困村實施整村推進項目。縣電力公司對10個貧困村實施了農網改造。

(三)大力發展扶貧產業,助農增收。

一是大力發展核桃產業。通過上級部門的扶持和指導,截止20**年年底,全鎮共種植核桃65885畝,改良嫁接36800畝,受益掛果核桃逐年增多。二是大力發展青(花)椒產業。我鎮二半山的貧困村特別適合種青(花)椒種植,截止20**年度,全鎮共種植青(花)椒15240畝,受益面積逐年增多。三是在3個貧困村發展特色烤煙,共有種植面積700畝,共2100擔,可創造經濟效益270多萬元。四是大力發展養殖業,在我鎮二半山以上貧困村開養殖業,在上級部門扶持下,近兩年投入50萬元用於購買種豬、種羊發展畜牧業。

四、今後的工作思路和打算

一是進一步貫徹省、州、縣扶貧政策,爭取上級扶貧資金,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的投入,為經濟增收創造條件。

二是繼續扶持產業建設,增強種植業、養殖業的技術支持,開發農產品深加工,為農產品的產、供、銷提供保障。

三是加大對貧困村和貧困户的種植、養殖、務工等技能技術的培訓。

四是以雅礱江沿江經濟開發為契機,加大農業產業、旅遊業的發展帶動貧困村經濟發展,助農增收。

精準扶貧工作報告篇3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中央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和扶貧開發總體思路,根據省委三加十扶貧攻堅組合拳,結合“三嚴三實”等專題教育活動,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自力更生、開發扶貧”的方針,堅持“工作到村、扶貧到户”的工作格局,以貧困村、貧困户、貧困人口為工作對象,以增加貧困農户的收入和改善貧困村發展環境為目的,調動全社會的力量,實施扶貧開發“規劃到户、責任到人”工作責任制,着力改善貧困羣眾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貧困人口的自我發展能力,改善發展環境,加快脱貧致富奔小康步伐。

二、工作原則

注重把握“五個結合”主攻方向和“五個一批”的消貧路徑,統一領導、統一思想、統一部署、統一行動。全鄉幹部要把思想統一到縣委、縣政府的工作部署上,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的問題,嚴格按照工作方案,落實工作計劃,找準路子,建好機制,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功夫,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確保精準扶貧工作協調有序開展。

三、現狀及原因分析

我鄉共4個村11個村民小組,600户3000人,幅員面積103.5平方公里,20xx年底,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9000元。20xx年底我鄉按國家標準精準識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為142户510人,截止20xx年12月31日,共清退31户,123人,新增16户52人,脱貧83户296人,最終核定貧困户44户,143人。其中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户,人;無勞動能力户人。

貧困村和貧困户呈現出如下共性即是三弱三難:

一是自然環境弱,基礎設施建設難。11個村民小組中仍有5個組未硬化,田間作業道基本為零。羣眾出行難、行路難、運輸難的狀況還未從根本上得到改變。電:4個村600户人原有的分户線路有所老化、停電現象隨時發生,存在用電難的問題,電網還需進一步改造。通訊:目前我鄉4個村均沒有廣播、寬帶,羣眾在信息吐納方面嚴重滯後。水:目前通過百千萬及安全飲水工程生活和灌溉用水已基本解決,但由於各村都沒有排污系統,加之地形地質複雜,全鄉各村都存在或大或小的地質滑坡(共22個點),嚴重破壞土地、房屋等,但困於治理資金和難度大,只能長期監測。

二是產業發展水平弱,羣眾增收難。農業是全鄉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客觀來説,我鄉在種養殖方面都沒有真正形成產業,存在盲目跟風趕不上趟的現象,別人種青脆李就種青脆李、別人種核桃種核桃,而且管理粗放,沒有明顯的區域和產品優勢;旅遊業也還未形成氣候,吃住行、遊購娛要素保障跟不上,外部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不夠優化的問題,農户普遍存在觀望態度,信心不大,辦法不多;集體經濟4個村均是有骨無肉,黨員幹部雙帶能力差。三是社會事業發展弱,人口質量不高,享受公務服務難。社會事業發展落後,貧困户普遍缺文化、缺技術、缺政策、缺人才、缺保障,導致社會問題多,綜合素質偏低,是我鄉致貧的深層次原因。全鄉貧困人口中青壯年人無一技之長,就業難、創業更難;全鄉種養殖方面的專業人才潰乏,全鄉沒有專業的農技人員,服務農業發展困難;還有因風俗習慣、教育教養等原因,在貧困村養老敬老良好風氣尚未形成,產生一部分貧困老人。

綜合分析我鄉開展扶貧工作中的主要矛盾是:貧困需求多,扶貧資源供給少;鄉鎮編制項目科學化不高、針對性不強,導致扶貧項目粗放,項目發揮的效益不明顯;產業化、組織化不高;涉農資金上級要求與基層需求有效對接差,上級都是按照行業需求和規劃安排鋼性使用資金,基層無權因地制宜進行調整,導致不夠精準和有效;齊抓共管合力不強,導致政府主唱,羣眾觀望,社會組織、企業等參與度不高,缺少外力驅動。

四、目標任務

根據縣委縣政府的要求和部署,從20xx年起實施精準扶貧,我鄉計劃用2年時間,對上述建檔立卡貧困村和貧困户實施精準幫扶。採取精準扶貧措施,到20xx年底穩定實現中央提出的貧困對象“兩不愁、三保障”,省委提出的“四好兩富”,為我鄉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打下堅實基礎。

通過精準扶貧幫扶到户的實施,使貧困對象有自我發展和穩定收入的主業,並實現穩定脱貧;在全鄉達到“六確保”目標:一確保貧困户家庭危房完成改造;二確保符合條件的貧困户家庭被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參與農村合作醫療保障;三確保考上大中專院校的貧困家庭學生能夠順利完成學業;四確保符合條件的貧困户勞動力能參加免費職業技術培訓;五確保每一貧困户學會一至二門種養技術或者手工加工技術,提高種養勞動技能;六是確保每個村有集體經濟收入。

五、工作內容

(一)精準識別

1、紮實做好建檔立卡

(1)核准底數,精準識別。按照省州制定的統一的扶貧對象識別辦法,在摸清底數的基礎上,根據致貧原因和發展需求,科學劃分扶貧開發户、扶貧低保户、政策兜底低保户三類貧困户。按照10對比8排除,對20xx年建檔扶貧對象進行再次摸底識別,並納入扶貧信息網絡管理系統。嚴格審核各村上報的貧困户名單,確保做到識真貧。

(2)完善系統,建檔立卡。完善貧困村、貧困户建檔立卡資料,建立互聯互通扶貧信息系統平台,做到“一户一網頁、一户一對策、一户一幫扶、一年一結果、一年一核查”,做到信息互通,資源共享。

(3)動態監測,分級管理。按照脱貧出、返貧進的原則,以年度為節點,以脱貧目標為依據,逐村逐户建立貧困幫扶檔案,及時進行數據更新,做到有進有出、逐年更新、分級管理、動態監測。

2、建立幫扶制度。對家庭沒有勞動能力的農村生活困難户,根據有關政策切實做到政策兜底或醫療救助(共户人)給予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扶持,對有勞動能力和勞動意願的低收入户(共户人)要明確具體的到户幫扶措施和年度目標,按照四個一批採取各種扶貧開發方式和方法,紮實開展針對性的幫扶。

3、建立幫扶台賬。各村要建立駐村幫扶的結對幫扶台賬,幫扶台帳要有幫扶責任人、幫扶措施、年度目標、幫扶投入、實施過程、實施結果和扶貧對象户收入變動等內容和指標。

(二)精準施策

1、精心組織實施基礎扶貧。

(1)完善道路和交通設施的提升工作。

xx期間,我鄉四個村的村道硬化已全部完工,但因受環境和政策的侷限性,村道延伸較差,一部分村民出行難的問題還未得到根本解決。需硬化組道20公里,分別是小河壩村5公里、耕讀百吉村12公里,巴地五坡村3公里;需建設田間道120公里,分別是小河壩村5公里,藹紫關村5公里,耕讀百吉村6公里,巴地五坡村4公里。需建設安保工程13.2公里,其中小河壩村3公里,巴地五坡村4公里,耕讀百吉村3公里,靄紫關村3.2公里。

(2)改造提升農村電網和通信。

需對一村、二村、四村的變壓器進行更換,對線路進行升級改造。對4個村,10個組的廣播、户聯網進行安裝。

(3)完善羣眾安全飲水工程。

通過“百千萬”工程的實施,全鄉四個村灌溉用水已基本解決,但羣眾安全飲水存在一定困難。主要表現在小河壩村小河壩組夏天生活用水困難,泥沙多,必須要到小寨子拉水吃,計劃投入資金10萬元左右。(實際以工程實物量計算)。

(4)完成地質災害治理和危房改造。

一是全鄉各村都存在地質滑坡,在縣國土資源局建立的地災點數據庫中達22個,各村村道路基多處塌陷,空虛,都存在不同程度安全隱患,共計需修堡坎400餘方。最為嚴重的是巴地五坡村村道,通而不暢,約需修堡坎200餘方。二是巴地五坡村山體滑坡嚴重並日益加巨,治理難度較大,具體情況已專題報告縣政府和縣國土局。三是部分羣眾房屋因地災成危房,需改造户人。四是結合地災治理和旅遊產業發展考慮,需對河進行整治,共計6公里,預計資金400餘萬,

2、精心組織實施產業扶貧。

(1)培育一村一品的主導產業。

請農業技術人員,根據各村自然、生態條件和產業發展特點,重點推廣種養殖(牛、羊、中蜂)、林果(青脆李、)食用菌(羊肚菌)、羌文化旅遊(羌族旅遊產品開發、生態文化旅遊)、蔬菜(萵筍、無莖豆)、中藥材6個產業,良種繁育與栽培、品種改良與養殖、羊肚菌栽培、中藥材種植4類技術。通過一批先進實用技術的推廣應用,培育主導產品,提高特色產業開發效益。較大幅度地提高產量、品質和市場競爭力,增加貧困户收入,增強貧困村可持續發展能力。各村有計劃培養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一方面加強科技培訓,普及推廣先進適用、農民易學易懂易用的技術;另一方面,要從實際出發,讓貧困農民參加具體的科技扶貧項目,從實踐中接受鍛鍊,增長致富本領。

(2)探索建立產業發展帶動機制。對全鄉的致富人才進行摸底建庫,搭平台,提要求,一方面引導他們在鄉創業致富,將有勞動意願的貧困户和他們“聯姻”,轉變貧困户觀念,面貧困户以資金、勞力、資源等入股,激發貧困户內生動力。積極引導承包土地向專業種養大户、農民合作社流轉,增加貧困户財產性收入,推行“公司十合作社(基地)+貧困户”等模式,提高貧困户的組織化水平,讓貧困户從產業發展中獲得更多利益。

3、實施能力扶貧。

對有勞動能力和勞動意願的扶貧對象,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採取以獎代補、提供種苗,以及提供信息、技術、服務等方式,有針對性地引導和幫助貧困户發展產業、學習技術、落實就業。同時,縣下達的扶貧專項資金,主要用於扶持貧困户能直接參與、直接受益、穩定增收的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服務項目和技術培訓。

4、積極開展就業扶貧

(1)實施“訂單”培訓。大力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積極與縣就業局對接,開展訂單式免費技能培訓。

(2)提升就業技能。提升貧困家庭勞動力創業就業技能;對貧困户家庭未能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參加職業教育實行免費學習。

(3)積極探索政府購買公益性崗位就業方式。協調勞動就業部門加大就業推介力度,通過購買城市新增的城管、環衞、園林等政府公益性就業崗位,用於扶持貧困人口就業。

5、大力實施保障扶貧。

(1)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和醫療救助制度。逐步提高低保、“醫療救助補助標準,擴大低保覆蓋面,對符合農村低保條件的貧困羣眾做到“應保盡保”,減少因病致貧或返貧的發生。

(2)完善臨時救助制度。積極推進“救急難”工作,對因病、因災、因殘等支出型特殊原因致貧的困難家庭實施臨時特別救助,並引導社會力量加大幫扶救助力度,幫助渡過難關。加大對殘疾人和無人監護兒童的救助力度。

(3)加快危房改造。因巴地五坡村屬地質災害較嚴重區域,故將建檔立卡貧困户全部優先安排危舊房改造指標。

6、培育壯大集體經濟抓扶貧。

一是開展村企結對共建活動。按照“自主自願、互惠互贏”原則,積極引導我鄉林麝養殖基地與貧困村結對共建,利用資本、技術、信息等優勢,幫助貧困村發展村級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二是建立村委+合作社+農户”、各村以發展果園、養殖、林權抵押、林地流轉等模式,小河壩村土地流轉、藹紫關村林地流轉、耕讀百吉村發展犛牛養殖、巴地五坡村種植上藥材,增加村集體收入。

六、工作要求

(一)強化領導,落實責任。鄉黨委、政府成立全面推進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鄉黨委書記和鄉長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鄉駐村責任人、村委負責人為成員。每個村的駐村領導是每個村的幫扶領導小組組長,村兩委負責人為副組長、省、縣、鄉派駐的聯繫幫扶人員、駐村幹部均為成員。按縣委政府要求,鄉領導小組組長要同駐村負責人、幫扶幹部、第一書記簽訂責任書。

(二)建強隊伍,竭力幫扶。各村幫扶領導小組組長要負責統籌協調該小組成員的工作分工,要把精準扶貧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及時與村以及幫扶對象取得聯繫,摸清底數,找準“貧”因,主動深入,開展幫扶工作。要堅持抓好本村內扶貧開發重大問題的研究、難點問題的協調,推動精準扶貧取實在推進。

(三)密切配合,強化協作。鄉領導小組要認真履行職責,銜接縣直部門從人才、資金、技術、項目、信息等方面為貧困村、貧困户提供扶持,確保幫扶措施和任務的落實。要切實加強溝通協作,鄉精準扶貧辦要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確保精準扶貧工作順利開展、全面推進。

(四)科學評價,強化考核。科學制定考核細則和扶貧開發考評辦法,從建檔立卡到脱貧,確保每一步有檔案記載,將扶貧開發工作納入年度績效考核,實行一月一寫實,一年一考核;落實督查問效制度。對在扶貧開發中工作突出、減貧效果明顯的給予表彰和獎勵,對扶貧工作重視不夠、推進不力的嚴格進行責任倒查,視其情況給予警示提醒、組織處理或者紀律處分。

(五)加強宣傳,營造氛圍。加大對精準扶貧的宣傳力度,特別是要注重選樹典型,注重宣傳勵志脱貧,加大能人致富宣傳力度,營造濃厚工作氛圍。鄉黨委、政府每年將評選“先進幫扶幹部”,予以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