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郎口考察報告範文

200X年5月16日,教育局組織部分學校領導赴杜郎口中學考察、學習。杜郎口中學座落在魯西平原,位於茌平縣城以東,是一個邊遠的鄉鎮中學。近一天的考察學習,杜郎口中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思考的收穫。

杜郎口考察報告範文

關注生命——我的課堂我作主

杜郎口中學堅持“以人為本、關注生命”的教學理念,追求“快樂學習,幸福成長”的教學境界,“走向自主”是杜郎口中學教學模式的核心要素。預習、展示、反饋三大模塊在一起,形成了杜郎口中學自主學習模式的主體。當我們走進杜郎口的教室,去體驗杜郎口的課堂,眼前的情景,着實讓我們驚訝:六組豎排擺放的桌椅,牆壁上寫滿密密麻麻的字跡的黑板,成羣結隊的觀摩老師,旁若無人的投入學習活動的學生。只見他們或蹲、或坐、或站,圍繞着某一問題激烈地辯論。這是八年級的一間教室,這兒正在上地理反饋課,學生正在進行關於台灣地形、氣候、特產等方面知識的反饋交流。從學生的講解、答問、爭辯等情況觀察,學生不但熟練掌握了課本上的相關知識,而且與之相關的信息、知識大部分學生也都瞭然於胸。“亂”像層生的課堂,竟然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讓我們感到震憾,心中頓生些許疑惑:這樣好的教學效果,怕是課前做了許多功夫吧?深入考察,我們知道杜郎口的學生是經過預習、展示兩個環節的學習,反饋過程的精彩也就是自然的事了。杜郎口這些普通的老師,普通的學生在用他們自己的行動詮釋改革成果的同時,也一步步地走向了成功,真的了不起。接下來的一節閲讀欣賞課,更是讓聽課者由衷地折服。

杜郎口人用自己的汗水、智慧和膽識踐行着“我的課堂我作主”的勵志豪言,向參觀者日復一日地展示着自己原生態的課改成果。我們堅信,杜郎口這顆種子,在中國教育的沃野上,一定能成長為一顆參天大樹!

大膽改革——置之死地而後生

崔其升説:為什麼改革那麼難?關鍵是校長缺乏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決心,其次是校長的權威。崔其升剛柔相濟的管理謀略,是成就杜郎口的關鍵。崔其升的改革從學校的秩序入手,抓制度建設,不折不扣地執行:對於嚴重的違紀行為嚴肅處理,停職、落聘,決不手軟;創立“預習——展示——反饋”的教學模式,從課堂結構的“10+35”模式到矯枉過正的0+45模式到迴歸理性的10+35模式,剛性推進,決不含糊,這樣十年磨一劍,走上了成功的征程。獎罰嚴明無疑是推進改革的保證。對改革者獎,對不改革或“回潮”者罰,改革中主要採取了“一説二警三停”甚至“誅連”等嚴厲措施;創造性地建立了學校立體、交叉的管理體制,每個崗位上的人都有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管理效益實現了最大化。考察中,有兩件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杜郎口中學對於課堂的反思與評價制度,可以説在卓有成效地執行,驗評組對於老師的評估、打分、切中要點,公之於眾,接受監督;綜合樓的走廊裏供教師自我反思、相互交流、探討教法的黑板,幾乎每人一塊,一字擺開,內容十分充實;大廳裏供中層管理人員對教師課堂教學等方面評估、打分、指導的黑板也分排在兩邊,向參觀者展示杜郎口中學管理的精細與實在。其次杜郎口管理的細化是無與倫比的,雖然沒見到文本材料,但教室前學生值勤的分工表分明讓我們解讀了杜郎口中學管理的精細,讓責任的落實與追究操作起來更加規範。杜郎口中學教師點名會上略顯粗糙的才藝展示,毫不避短的教學闡釋,課間老師們來去匆匆的身影,……這一切,也在向參觀者展示杜郎口中學改革的成功和員工的自信!

“杜郎口模式”的思考與打算:

杜郎口歸來,原生態的課堂模式,實實在在的改革成果時時縈繞心頭,學習杜郎口,我們該做些什麼?簡單地複製杜郎口模式對於國小來説無疑是行不通的,國小生的年齡、學科、認知結構等特點以及現有的辦學條件都要求改革者要有理性的思考。一、二年級的小朋友如何適應這種模式?國小英語學科怎麼辦?一個班內70多名學生的分組學習如何展示與反饋?改革的剛性推進如何實施?杜郎口中學每天12節正課,大容量的教學信息衝擊、反饋、消化,無疑是提高學生成績的關鍵,國小生每天5—6小時的在校時間,如何完成教學任務?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在學習、實踐中找到答案。

杜郎口的改革把着眼點放在學生自主參與、自主發展、個性發展上面,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訓練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這樣無論是對學生的長遠發展,還是對升學考試都有很大的作用。鑑於目前教育現狀,我認為應該認真組織教師學習杜郎口經驗,讓杜郎口經驗滲透到教師的教學實踐中去,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引導學生走向自主。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探索,選擇優秀的教師、班級、學科進行實驗,有了第一手成功的經驗,進行總結、完善,拿出適合國小生特點的“杜郎口模式”,制訂相應的獎懲措施,大範圍推開,以期取得最佳的改革成效。杜郎口中學的管理機制實際上是敢於碰硬的剛性管理,我們要通過自己的改革實踐,逐步建立適合改革的管理機制,獎優懲劣,以保證改革的順利進行。

杜郎口歸來,所見所思還處在一個淺表層面,相信以後的教學實踐,會讓我們對杜郎口的模式和經驗有更深刻的認識。不到之處還請領導、專家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