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寧波、温州、台州考察報告

辦公室有關負責同志組成的考察組一行18人赴浙江寧波、温州、台州,就三市經濟發展特別是招商引資及項目工作情況進行專題考察。所到市對這次考察活動給予了大力的支持配合,召開了3場專題座談會,並安排我們現場參觀了5個開發園區、十幾家知名企業及部分城市建設項目。這次考察雖然時間短暫,情況瞭解不夠全面深入,但一路所見所聞,讓我們感觸很深、受益匪淺。

浙江寧波、温州、台州考察報告

一、總體感受

這次浙江之行,所到三個城市都屬浙江經濟發達地區,讓我們感受最深的是,這裏的幹部羣眾思想活觀念新、經濟發展勢頭猛實力強、城市建設起點高手筆大,確實令人耳目一新。

一是經濟發展速度很快。寧波市XX年完成生產總值2100億元,增長15%,財政總收入151.7億元,增長29%,實際利用外資21億美元,進出口總額241億美元,其中出口總額165億美元,城市綜合競爭力已連續兩年進入全國大中城市前10位。温州市XX年實現生產總值1402.9億元,增長14.1%,財政總收入182.4億元,增長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2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202元,分別增長10.6%和11.8%。台州去年實現生產總值1173.8億元,財政總收入102億元,工業總量近3000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1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008元,城市經濟實力位居全國大中城市第38位。

二是民營經濟實力雄厚。改革開放後寧波民營經濟從無到有,逐步壯大。目前寧波市個體工商户、私營企業和其他混合型企業在內的民營經濟實體佔全市企業總數的91.5%,9家企業進入全國私營企業500強,8家企業進入全省私營企業50強。民營高新技術產品產值佔全市高新技術產品總產值的三分之一。不少私營企業已走出了傳統管理模式,完成了從粗放型到集約型、從家庭式管理到現代企業制度的轉型。温州市民營經濟是以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經濟為代表的,經過20多年來的不斷髮展,目前已呈現出集團化、區域化、集約化的新趨勢。全市現有企業集團170多家,湧現出正泰集團、德力西集團、天正集團等一批年銷售額達數十億的無區域性全國大型企業集團。台州是我國私營企業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支撐台州經濟發展的是3.3萬家私營企業,7.6萬名投資者,個體、私營企業佔企業總數的98%以上,私營企業產值佔工業總產值的98.7%。

三是產業集聚效應顯著。寧波市目前有145個省級塊狀經濟區,佔浙江全省519個塊狀經濟區的27.9%,其中產值超億元的86個,超5億元的50個,超10億元的9個。温州市的城鎮經濟實力非常雄厚,多數重點鎮的發展,是伴隨着產業集羣企業的發展而壯大起來的。目前温州市已形成一批全國聞名的區域性產銷基地,柳市鎮、橋頭鎮成為全國最大的鈕釦生產和銷售基地,市區的服裝、鞋革、燈具、打火機已形成規模型支柱產業,塘下鎮是全國汽車配件主要生產基地,柳市鎮已成為全國最大低壓電器城,低壓電器產銷量佔全國的三分之—。台州是浙江製造業的重要生產基地,形成了極具地方特色的塊狀經濟和產業集羣。目前是中國重要的汽車及配件和摩托車及配件生產基地,具備年產30萬輛轎車、年產200萬輛摩托車的生產規模,國內市場佔有率達10%,僅吉利、錢江集團就帶動汽車、摩托車及配件生產企業4500餘家;是中國大陸最大的服裝機械生產和出口基地,工業縫紉機佔世界市場的50%,家用多功能縫紉機佔世界市場的10%,寶石、飛躍集團帶動縫紉機及配件生產企業100多家。其他諸如模具製造、塑料製品、家用電器、閥門泵類產品、罐頭食品加工等產業集聚效應也都很明顯,規模都居國內行業之最。

四是品牌優勢十分明顯。浙江省是品牌集中的區域,品牌優勢在我們這次考察所到之地顯得尤為明顯。在寧波,波導、雅戈爾、杉杉、太平鳥、帥康、羅蒙、方太、大紅鷹等重量級品牌享譽海內外,114種工業產品在全國列單打冠軍。在温州,擁有正泰、德力西、大虎、康奈、奧康、紅蜻蜓、長城等一大批國內知名品牌,全市已形成27個“國”字號特色產本稿件版權屬於517878祕書網業基地,擁有9箇中國馳名商標、16箇中國名牌產品、65個全國免檢產品、246個省級著名商標和名牌產品、8個品牌成為XX年中國500個最具價值品牌,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名牌產品擁有量在全國同類城市中名列前茅。台州市擁有錢江、吉利、飛躍、星星、海正、蘇泊爾等一批大企業和國內知名品牌,共有中國名牌產品5個、中國馳名商標4個、國家免檢產品6個、浙江名牌產品65個、台州名牌產品94個,共有48個工業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居國內(外)第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寧波、台州的特色農業也很具規模,寧波市通過認定的國家級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15個,台州市共擁有37個國家綠色食品標誌產品,12個特色農產品獲“中國特色之鄉”稱號。這次我們專程考察了被聯合國授予“全球生態500佳”的奉化滕頭村,這裏的生態農業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個村堅持生態建村,“農”“遊”結合,積極利用即種子種苗、綠色農業、花卉苗木基地、觀光農業四大工程和村莊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旅遊、休閒和農業觀光旅遊文章,走上了一條以農業為龍頭,以“遊”養生態,以生態促旅遊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五是城市建設日新月異。1999年,寧波市提出了城市東擴的戰略構想,明確了“擴大規模、完善功能、優化環境、提高品位”的建設方針,加快城市建設步伐。幾年來,寧波的建成區面積擴大了60%以上,人居環境達到較高水平。温州在全國最早運用級差地租原理,進行土地有償出讓,籌集建設資金,把基礎設施由公益型轉變為經營開發型,建立有效的投資回收機制,運用“bot2”、“tot”、“政府特許經營”等融資形式搞建設。政府還通過控制土地—級市場、建立城市建設投資開發公司,籌措建設資金,實現城市建設滾動發展,建成一批對温州形象和發展有重大影響的基礎設施,目前温州市區建成區面積已從六年前的27平方公里,發展到現在的100平方公里。經過XX年的發展,台州市目前城市化水平達47%,市區建成區面積由35平方公里擴大到70平方公里,城市框架進一步拉大,實現了以分散的小城鎮為主體向以中心城市為龍頭的城市發展格局轉變,城市新區規劃科學,景觀豐富,建設檔次很高。

二、做法和特點

一是注重發展理念的創新。在謀劃發展方面,這三個城市的思路很活、辦法很多,許多領域都是超常規的。温州人憑藉敢為人先、特別能創業

的精神,在改革開放中創造了許多全國第一:第一個實行金融利率改革,第一個制定私營企業條例,第一個實行國有土地有償轉讓,等等。台州是全國股份合作制經濟的發祥地,全國第一家經政府工商部門註冊的股份合作企業和第一個支持股份合作企業發展的政策文件都誕生在台州,如今台州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股份合作制的大膽創造和推廣。在經營城市方面,他們體現了非常靈活的運作方式,善於通過啟動民資,實現城市建設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如寧波市把13項單體投資過百億的重大市政和基礎設施項目向民營經濟開放,其中世界最長、全長36公里、總投資160億元的杭州灣跨海大橋,讓民資控股了51%。

二是注重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温州市、台州市都以紅頭文件形式明確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來抓,突出項目帶動,重視發展開放型經濟。温州市明確提出今年實際利用外資增幅要達到50%,在發展戰略上提出由原來的“在温州之外再造一個温州”,轉變為將長期民營資本輸出地轉化為資本吸納地。新年伊始,市委市政府就召開了規模宏大的全市招商引資動員大會,對各縣(市、區)領導幹部和市級機關負責人全面下達了年度招商引資目標責任書,各縣(市、區)長還當場與温州市長簽下了招商引資“軍令狀”,掀起新一輪招商引資熱潮。同時還採取了依託國外華僑組織,國內各地温州商會,市政府駐外辦事機構建立温州招商引資聯絡機構的方法,不斷拓寬對外招商引資的渠道。賦予93個社團組織對外招商引資工作任務,增掛温州招商引資聯絡處的牌子,市政府根據招商引資的結果給予獎勵。台州市將開展“工業服務年”和“項目推進年”活動作為今年工作的主抓手,特別加大了對招商引資工作的考核獎勵力度,專門制定了《關於利用外資社會中介獎勵辦法》,以及縣(市、區)、經濟開發區和市級單位和駐外辦事處利用外資考核辦法。温州、台州都把市幾套班子和市直部門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的成效,與税收增長提成和獎勵措施掛起鈎來,重獎重罰,突出實績,真正體現了圍繞項目抓發展和“以獎促引、鼓勵爭先”的外引內聯工作導向。

三是注重民營經濟的發展。在政策扶持方面,寧波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加快個私經濟發展的政策文件,全市32個與個私經濟發展有關的部門相繼制定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實施意見,在全市進一步形成了適合個私經濟發展的氛圍。温州市在個私企業的税收徵收上採取了先發展,發展後再徵税補税的政策,藏富於民,鼓勵民間投資。針對民營經濟整體素質不高,管理水平低,企業規模小、產品檔次及科技含量低等問題,温州市提出了“四個創新”,即:“創新制度”,鼓勵個私企業相互兼併聯合,走混合所有制的路子;“創新管理”,推行所有權和經營權相分離,面向全球引進高級管理人才;“創新技術”,鼓勵企業加大投入,培植品牌,爭創名牌,政府每年拿出100萬元資金鼓勵獲得全國馳名商標的企業等等;“創新政策”,實行環境整治,切實治理“三亂”,依法保護個私企業利益,反對歧視性做法,做到“六個平等”,讓民營經濟在企業登記、税收管理、金融貸款、市場準入、部門服務、規費徵收等六個方面與其他企業享有平等的權利。台州市一方面積極引導個私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提高自身素質,另一方面通過開展上等級、上水平,創建工業明星鄉鎮等舉措,着力培育大企業集團,發展規模經濟。

四是注重品牌的塑造宣傳。品牌意識強是寧波、温州、台州三個城市從政府到企業、商家都具有的共同的特徵,他們都堅持把品牌作為一個重大戰略來實施,以品牌促發展,以品牌提水平,以品牌樹形象,強勢的品牌效應帶動了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們所參觀的市或知名企業,都建有檔次很高的產品展示中心,全方位地向客商介紹城市或企業的發展面貌。台州市還專門建有台州品牌展示中心,集中展示了台州各個行業特別是製造工業的知名品牌產品,效果很好。與此同時,他們也注重對城市品牌的塑造和宣傳,寧波市就專門設立了城市建設展覽館,建築和設計理念都很新穎,成為寧波城市品牌宣傳推廣的一個重要窗口。

三、啟示和建議

1、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要先行。通過這次考察,我們感到,與發達地區相比,三明在經濟發展速度和質量上還存在較大差距,但根本還是在於思想觀念滯後於人,缺乏他們那種真正敢拼、敢闖、敢試的膽氣和硬氣,缺乏在市場經濟中善於應變的能力和魄力,缺乏搶抓機遇、跨越發展的大思路、大氣魄、大手筆。由此建議,市裏在適當的時候組織市、縣幾套班子領導分赴廣東、浙江、江蘇等經濟社會發展較快的地區進行專題學習考察,拓展視野、更新觀念,汲取經驗、為我所用。在全市展開創新發展理念、拓寬發展思路的專題討論,動員全社會共同為促進三明發展獻計出力,掀起新一輪解放思想、與時俱進,致力發展、謀劃發展的熱潮。

2、招商引資工作要強化。建議加大政策推動力度,在完善、兑現“抓項目、增後勁、促發展”競賽活動考核獎勵辦法的基礎上,採取更為有力的“以獎促引、鼓勵爭先”的考核獎罰措施,對招商引資工作有突出貢獻的,無論是社會組織,還是領導幹部、各界人士都給予相應的物質獎勵,可以採取根據實際到資或上繳税收數按比例進行一次性獎勵或一定幾年獎勵的辦法,以利於更好地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更好地挖掘社會各個層面的潛能。

3、民營經濟規模要壯大。從這次考察的三個城市看,民營經濟的優勢決定了城市綜合的優勢。因此要充分認識到,堅定不移地發展壯大民營經濟是加快三明發展的活力所在和潛力所在。當前,一定要牢固樹立抓民營經濟發展就是抓發展這個第一要務的認識,正確處理抓國有經濟、外資經濟與抓民營經濟發展,抓大企業、大項目建設與抓千家萬户發展的關係,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發展民營經濟的良好氛圍。建議要繼續加大對民營經濟的政策扶持力度,最大限度地放寬市場準入,並從戰略上引導發展集羣經濟,加快構建特色板塊,通過“小題大做”,促進形成小商品大市場、小配件大配套、小產品大行業、小企業大協作、小資本大集聚的民營經濟發展格局。

4、狠抓落實的機制要健全。必要的激勵機制是推進工作落實的關鍵,有利於充分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建議對市委、市政府確定的今年十項重點工作特別是關係三明發展全局的問題,如項目帶動、做大做強做優中心城市

、發展壯大產業集羣、提升民營經濟規模質量、發展特色規模經濟等,要實行一個項目組建一個專門班子抓協調、抓督促,抽調一批相應部門的有關同志抓服務、抓落實,形成一套相應政策措施促推進、做保障,一個一個項目落實,一個一個重點突破,環環緊扣,一抓到底,確保見效。要按照工作的情況論功行賞,激勵先進,鞭策後進。

5、城市建設水平要提高。城市化水平是區域經濟的重要衡量標誌,寧波、温州、台州三個城市的城市化進程都很快,城市建成區面積都是成倍地增長,而反觀我市中心城市的建設相對滯後,特別是近年來,城市建成區的面積一直難有大的突破,已經成為中心城市發展壯大的最大瓶頸。因此,建議在受自然條件因素制約較為嚴重的情況下,應切實加快市區與沙縣城市一體化的進程,把相對擁有較大發展空間的沙縣及早納入三明城市發展範疇,加緊確定總體規劃方案,儘快實施一批先導性的基礎設施項目,如市區至沙縣的快速通道等,並逐步將沙縣的城市建設規劃權收歸市級統一管理,為今後的發展奠定基礎。同時,要更加重視城市品牌的塑造,建議組織專門力量,加大對三明城市形象的策劃、包裝的宣傳工作,特別是要盤活現有資源,可以考慮將三明市精神文明建設展覽館改建為三明市展覽館或三明市三個文明建設展覽館,集中反映三明城市發展、經濟建設及三個文明建設的成就和特徵,集中宣傳一批三明的知名企業和地方名優產品。要充分借鑑發達地區展館的設計理念,提升建館的檔次和水平,使之真正成為展示三明形象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