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思政社會實踐報告

大學思政社會實踐報告

篇一:大學思政社會實踐報告

xx年暑假,我步入了淮陰工學院。來到學校後我沒有做家教或其他兼職,所以我的社會經驗肯定是不如其他同學的。而xx年大二暑假,“思政課”社會實踐讓我不得不去進行社會實踐了。這是大學生必修的實踐課,所以就同本村好友商量後一起進行了邳州市小樓村人民生活現狀調查研究。做這項調查,不僅鍛鍊了朋友之間的默契與合作,還增加了對當前農村人民生活的瞭解,更加豐富了自己的社會實踐經驗。這個暑假是充實的。

我們生活在農村,對農村情況本來就比較瞭解,這是我們選擇這個課題的原因。因為上了大學以來很少回家的原因,這次回去發現我們那小村變了。其實不僅僅是我們小樓村變了,我們這個鎮子都是一樣的。因為我們這個鎮子的特點:幹炒之鄉。根據圍着全村看過之後發現的變化我們下定了所要調查的幾個問題,這些問題足以體現農村生活到底怎麼樣了。

(一)村中的主路已經由石頭路修成水泥路。xx年8月1日,我們去村裏支部調查修路金額來源,原來是每户300元底線,在此基礎上任意捐助,其餘政府補貼。於是我們隨機到幾户鄰居家調查捐助金額,高的1000元,低的50,100。這就體現了農村貧富還是有差距的。俗話説,要想富先修路,路修好了,村中的轎車,貨車果然多了不少。

(二)每户人家都統一了廁所。原來的農村雖然也是綠數環繞,鳥語花香。但處處都有着這樣或那樣的廁所。這是農村一個不太好的現象,因為時不時的會飄過一陣臭味。現在,政府補貼,各家出資,為各家造了比較合適的廁所。xx年8月2日,我們調查了村民對政府這一政策的滿意度如何,除了幾個常年在外的村民,其他人全部表示肯定!

(三)村子邊緣空地開始建廠。由於我們鎮子是幹炒之鄉,有句話説:一把鏟子一口鍋,瓜子炒遍全中國。所以村中青年全都外出奔波,村中大多為老的少的了,所以留守兒童也是一大問題,這裏留守兒童的問題我們就不予調查了。xx年8月4號,我們通過父母帶領找到廠長,調查了建廠安排。這是在外奔波回鄉的成功人士,看到了本村優勢後決定回鄉自理。建好場子後,決定繼續幹炒,而這次就在村裏炒,本村農民就是工人。廠長還要我們繼續調查下村中願意不出去在村中幹炒的人數和滿意工資,並提供問卷,我們就一同到下發給村民調查。也許是村民不太敢相信在村子裏賺錢還是有自己的攤位,僅有30%的村民接受。要求基本上是50元每天並管一頓午飯。這也許就是農村的樸實,從來不講什麼基本工資+加成吧。我相信,這廠子辦的起來!

(四)政府補貼農民種地落實了。xx年8月6日到7日休息整理了兩天資料,去網上看了看政府對農村政策,決定調查下對農民種地補助情況。8日,我們對我們村第六,七組農户進行詢問,政府的補貼按畝下發,沒有拖欠,我們家也有收穫。雖然種上了樹,但畢竟也細心培育了嘛!還有村民説,不要錢已經很感激了,還送錢,明年多包兩畝。今年種大蒜就賺了5,6萬,比外出打工還強!

(五)最後,我們還想了解農村的一個問題,計劃生育問題。由於這個問題村民一般是不會告訴我們的,只有問至親之人了。農村的婦人還是很會閒聊的。我們瞭解到,雖然國家強制實行計劃生育策略,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等等較為理想的生育策略,但是我們發現真正做到的不能説沒有還是很少的。我們發現農村還是存在着重男輕女的陳舊思想,還是有很多家庭想要生個男孩。而且,農村家庭還是想要一男一女為最美。

xx年8月12日,為期12天的暑期實踐結束了。短暫的社會實踐,一轉眼就過去了,在這其中,讓我從中領悟到了很多的東西,而這些東西都將會讓我終生受用。雖然我們的調查普普通通,卻能夠體現農村現在的生活現狀。政策是國家下發的,是要下邊切實努力執行的,所以農村的搞好與否與農村領導幹部有很大幹系,領導幹部一定要選好。有的城鎮搞建房,全村農民組成泥水匠,司機等等到別的村子去建房屋,有的村子搞木材,他們的木材全國銷售,我們的村子就該搞起幹炒特色了。每行每業,形成自己的專業後就能賺錢,各個城鎮有各個城鎮的特色,把特色搞好就對了,散了,整個村子是達不到共同富裕的。雖然農村的整體文化水平不高,但是農村的家長比城市的家長更希望子女得到更高的教育,否則他們也不會沒日沒夜的在外打拼。所以,農村的文化水平會不斷的提高。每次回到家,爸爸媽媽都會問我進行的怎麼樣,都會説天太熱早去早回,都會問我還要多久結束。學校讓我們去社會實踐真的很有作用,會讓我們從中收益匪淺。社會實踐讓我知道了,掙錢真的很不容易,也明白工作的辛苦,以後再也不會浪費了。社會實踐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幹。社會和大學一樣也是一個學習和受教育的地方,在那片廣闊的天地裏,我們為將來更加激烈的競爭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篇二:大學思政社會實踐報告

一、 青木關基本情況

(一)地理位置:

青木關位於106°17′35′~106°19′45′e和2°47′~29°49′49′n之間,在地理單元上包括縉雲山中段、川東平行嶺谷區;在行政單元上包括重慶沙坪壩區青木關鎮、鳳凰鎮,北碚區歇馬鎮。

(二)自然地理狀況

青木關地區處於縉雲山背斜地帶,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多淺丘平壩,平均海拔225米,地勢北高南低,山峯與谷底的相對高差在200米—300米之間,地勢起伏和緩。屬於西南巖溶區,巖溶地質環境特殊。

青木關地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以温暖濕潤的氣候為主,多雲多霧。冬暖夏熱,氣温年較差大,多年平均氣温為16.5℃, 無霜期達360天,降水豐富,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250mm,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流域面積達13.4平方千米。

青木關地區多發育地帶性土壤黃壤和非地帶性土壤石灰土,植被主要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植被覆蓋率較高。自然資源豐富。

(三)人類活動狀況

青木關是重慶市小城鎮建設試點鎮,總人口3.5萬人,下轄兩個社區和五個村。農業主要有林業、水稻種植、以及蔬菜種植,實習過程中我們還看到了漁業。青木關鎮工業基礎雄厚,以摩托車、汽車配件為主導產業,有建築、建材、有色金屬鑄造、表面出理、紡織業等企業128家,各類技術型從業人員18932人,其中在鄉鎮企業的有6000人。鎮內文化、教育、醫療、通訊、交通、供水、電力、天然氣等基礎設施齊備,功能完善,交通便捷。319國道橫貫全鎮,湘渝線回龍壩火車站、國家渝懷鐵路西南編組站距該鎮僅10餘公里,渝隧高速公路、重慶外環高速公路在青木關鎮交匯。

二、 青木關地下水形成條件

青木關地區位於縉雲山背斜軸部,其中發育有斷距不大的橫斷層,在須家河組砂頁巖地區的單斜山地貌,發育了一系列次成谷和匯水窪地。地區內斷層區構造裂隙多,長期受溶蝕作用,形成了良好的下河管道系統。因此地下水多沿斷層分佈。該地區碳酸鹽巖分佈,水熱條件利於巖溶作用的發生,巖溶地貌大量分佈,易於地下水的賦存。須家河組砂頁巖一般呈中粒至細粒結構,質地疏鬆,裂隙多,利於蓄水。青木關地區全年降水豐富,利於地下水的蓄積。青木關地下水多以上升泉的方式出露,實習過程中,我們看到的地下水出露有風化裂隙水水井、遛公橋温泉水、青木關温泉游泳池、馬家灣溶洞、姜家龍洞等地。(見附頁調查區簡要地質地形圖)

三、 青木關地下水類型

(一) 裂隙水:實習中,我們首先看到的,是一口風化裂隙水井,該裂隙水發源於縉雲山背斜一翼上,存在於三疊須家河組砂巖中。該地下水賦存於巖體的風化帶中,水量較為穩定,但也隨降雨的變化而變化,有季節變化,夏季水量較大,冬季較小,且隨着壓力的抬升,滲透出地表。水呈酸性,離子含量較多,水質較好,當地居民有直接取水作飲用和生活用水。

(二) 承壓水:青木關地區承壓水多有出露,温泉水資源非常豐富,實習中主要考察遛公橋、青木關温泉游泳池、田坎間等處出露的承壓水。該地處於破碎斷裂帶上。由於構造運動的發生,存在於巖層空隙中的泉水隨着地殼的下沉而隨之下降,越下地温越高,泉水温度也隨之增高,在承壓作用下,便以上升泉的形式出露,形成温泉。温泉温度多在30℃左右,並不算高,水量較大,水中含硫較多,離子豐富。

(三) 巖溶地下水

青木關處於西南巖溶地區,考察地區又石灰巖分佈。實習過程中,主要考察了馬家灣溶洞中的地下河。溶洞中有落水洞,無卵石,可判斷地下河是從縫隙中流入溶洞。洞內多石鐘乳、石筍,有部分巖層可看出背斜構造。由於實習是在冬季,水量較小;據觀察,地下河曾淹沒溶洞內的河漫灘,因此判斷夏季水量較大,受大氣降水補給,水量年變化大。地下河循環較快,水質較好。

四、青木關地下水開發利用現狀

(一)利用現狀

青木關地下水資源非常豐富,風化裂隙水水井由於水質好,附近居民有部分取用,温泉水利用也較廣泛,如遛公橋處,居民用温泉水進行洗衣服等日常生活,另一處是將温泉水引出,修建游泳池。劉家灣地下溶洞也有人出入的痕跡,判斷附近居民也有取用地下河的水。

青木關地下水雖有利用,但利用得並不是很到位。比如風化裂隙水水井,曾經有人利用水質酸性的特點做豆花,現在已經沒有了,並且由於自來水的普及,除去少部分農民引水灌溉之外,風化裂隙水、地下河等已經少有人取用。温泉水開發利用也不到位,如温泉游泳池由於水温不高,修建環境不好等原因,客人並不多,盈利也比較微薄。還有許多地方的温泉水流入骯髒的小河溝,被污染了。

(二)建議

1、充分利用地下水資源,尤其是青木關豐富地温泉水資源。但要注意利用的適度。

2、積極治理水污染,保證地下水的水質。

3、植樹造林,恢復植被,涵養水源。

4、有關部門加強對地下水開發利用形式的探索,加強對地下水利用的監測。